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邓维拍摄的30个新闻瞬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6 18:36: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术“炮火” 靶子邓维
——“失误与遗憾:邓维拍摄的30个新闻瞬间”摄影展览纪实
2009-03-24  编辑:功夫熊猫编辑
      这是一个你没听说过的摄影展览;这个展览没有开幕式和剪彩;没请嘉宾;许多观众都到了,展览的作者本人很晚才来,所有的观众都“背着”他对每一幅参展照片“口诛笔伐”,毫不留情;不仅如此,大家意犹未尽,又坐下来开了研讨会,当着作者的面继续“炮轰”;许多没有受到邀请的外地影人也赶来了,仅山西日报摄影部就来了十位记者,而且是朝至夕返,紧紧张张。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展览呢?怎么感觉那么“另类”呀。
展览作品:
飞驰在10月1日(未见报)
    199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大庆。庆典开始前,参加游行表演的轮滑少年在金水桥前做疾驰练习。
      邓维自述     摄影记者,谁都想在“同场竞技”时拍出与众不同的照片。采访50周年大庆时,我知道正式开始后规定我所站的偏远位置不大可能拍到打眼的照片,就特别留意庆典开始前的机会。这个镜头拍到后,我以为拍到了好照片,但报纸没有采用,挺郁闷。还是那句话,照片没有拍到让人过目难忘的程度,就别怨这怨那。
      已经50岁了,现在主要做图片编辑工作,我最大的愿望是拍出一张好的新闻图片,然后,歇了。
没忘记过去  更憧憬未来
       无锡市电镀表厂,青年们举办“毛主席诗词朗诵会”。这位女青年并未特意地打扮自己,她念完“不爱红装爱武装”的诗句后,很轻松地走下台来。消费,从来都脱不开时代特征。30年前对“红装”“武装”的看法,人们并没有太大的歧义,而今天追求生活中的美,大家也觉得是极自然的事。(刊于1992年6月3日《经济日报》)
      邓维自述    这张照片刊出后,当时新闻摄影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我是带着“新时期思想教育工作特点”的任务去采访拍摄的,一种意见认为我对新时期的理解太出格,照片所表现出的味道有问题;一种意见认为照片真实可信,将比较抽象的思想教育较鲜活地表现出来。
       事后我仔细想了想,就这张照片而言,之所以引起那么大的争议,至少说明我并未找准报道这类题材的最佳点。考虑新闻图片的社会效果作为记者是当然的责任,我不会因教条而拍摄“宣传画”,但也不能将探索仅仅看成是个人的事。
目击回归:英军降旗 (未见报)
      1997年6月30下午,香港皇后像广场,驻港英军举行了最后一次降旗仪式。从7月1日起,这里每天升起的,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  
      邓维自述     作为经济日报摄影记者,我采访过许多重大事件,自己也很想记录好这些历史瞬间。这张照片当天发回后,报社未予采用,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照片未好到令编辑爱不释手的程度,证实力与感染力仍有缺陷。
急不可得要相机
      “快点,快把照相机递给我,马上要宣布本次大会闭幕了,我得记录下这历史的瞬间。” 摄于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刊于1993年4月1日《经济日报》)
       邓维自述    这张照片的问题出在说明文字上。中国青年报摄影部贺延光的批评意见是:隔着那么远,拍摄者怎么能听到被拍摄者说什么?难道是“合理想象”?原本真实生动的东西现在却令人质疑。
虽然这张照片的图片说明并不是我写的(发稿时我正忙着处理其他照片,版面编辑为照片配写了说明),但认真反思,版面编辑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他觉得“邓维风格”不是追求个人风格吗,这样写不是很生动吗。我从未责怪过这位好心的编辑,但这至少说明所谓“邓维风格”肯定有必须不断改进与完善的地方,因为无论何种风格,必须符合新闻规律,必须得到读者的认同。
穿在春天
       3月31日北京国际饭店。一场春季服装展示表演刚刚结束,参演的两位小朋友却迟迟舍不得走下台,因为孩子们仍在为这么多人来看好看的衣服而兴奋。随春天而至的服装专场展示在京城已有多场,第六届中国国际时装服饰博览会近日也将在京开幕。专家预测,首都服装市场看旺。(刊于1998年4月1日《经济日报》)
       邓维自述    在整个展示表演中我几乎没按快门,因为模特表演司空见惯,不是新闻。当这个情节出现时我兴奋了一把,觉得有了足够的新闻由头与瞬间细节。结果却有些出乎意料,无论是图片编辑还是同行们,谁也没有看中这张片子。
      可见,自我感觉是一码事,照片是否真正具备了感染力是另一码事。自信膨胀到“王婆卖瓜”就可悲了,真的好,自有公论。

言犹未尽
      1992年4月25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中国科协首届青年学术年会在这里举行。
      年过七十的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协主席朱光亚致辞,发言完毕走下主席台时,朱老还掂量着手中的讲稿,似乎言犹未尽。(刊于1992年4月26日《经济日报》)

      邓维自述    这是我最遗憾的照片之一。照片所报道的这个会,汇集了国内及从海外专程回国赴会的最优秀的青年科学家。但是,由于没有足够级别的官员与会,会场内的照明灯只开了不到三分之一。每年在人民大会堂采访那么多会议,我还头一回见到会场竟是这么“黑乎乎”的。我当时赶紧将400度的胶卷设定为1600度,手忙脚乱地拍下了已走到主席台口、但似乎仍有话要谈的朱光业的这个镜头,然而我知道,这张照片无论如何也表达不出当时那种令人心里发紧的感受。“尊重科学”“尊重人才”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这幅照片本来可以在提醒、促进全社会真正重视这一问题上起到些作用,但因为照片拍得太一般,只能在这里放“马后炮”了。
有难处  有信心 (连载之一)
    有“购物天堂”之誉的香港,目前商街上减价销售商品的广告此此皆是,这当然与亚洲金融风暴带来的影响有关。不过,国际商界一向重视香港的那一双双眼睛并未移到别处,因为香港的商贸地位并未动摇。(刊于1998年2月22日《经济日报》)
      邓维自述    1997年香港回归后不久,亚洲金融危机便袭向香港,使香港经济面临巨大压力,内地各界对此十分关心。金融危机稍缓后,我去那里采访,发回了这组“有难处,有信心”。照片见报后,反响不错,唯独对这张有个较一致的批评意见,认为何必用那么大的女人头像作背景,有媚俗之嫌。
      开始我还想解释,后来一声没吭。你不可能向每个读者逐一解释你的想法与用心,只有照片本身拍得切实到位才最有说服力。用镜头说话是摄影记者的基本功,说得好不好,说得精不精,是反映摄影记者业务素质的镜子。
      我经常照这镜子,看顺眼的时候不多。
惊人一跳(未见报)
      1994年9月8日摄于北京第六届“远南”残疾人运动会赛场。
      邓维自述    这张照片发稿时,本报体育记者何东宪的见解说服了我,撤销发稿。
      何东宪认为,照片使人看了很不舒服,不能单纯用拍摄正常人竞技体育的眼光拍摄残疾人运动员。残疾人运动员当然是竭尽全力去比赛,但拍摄肢残运动员、脑瘫运动员时应尽量避免过度展示伤残的部位及伤残程度,这样才是真正尊重残疾人运动员,才是应有的人道、人文理念。
群英荟萃炮火猛烈
内容:邓维25年新闻摄影失误与遗憾研讨会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4号兆维工业园A2区1门三层国务院新闻办图片库
与会“炮手”:蒋 铎 王文澜 于文国 许 林 解海龙 兰红光 刘占坤黄 文 李洁军 糜洪恩(小梁让小尹查一下,他是新京报图编,名字对不对)等
     下午2:50,主人公邓维终于现身展览现场。他是特意晚来的,以便让那些熟悉和不熟悉他的人能够在看展览的时候可以不留情面地为每一幅照片留下批评的话语。看到每一个来到现场的人,他都要致谢,一脸的虔诚。记者感慨地望着这位拥有影坛显赫声名的人,今天他甘愿拿自己当靶子,他的内心一定很纯静,很清静,很冷静。
      下午3点,为这次展览所举行的研讨会如期开始。这一天,大家等了十年了。早在10年前,中国青年报的摄影记者刘占坤就撺掇邓维搞个展,理由是你这么大腕不个展后面的人怎好意思搞呀。邓维终于“不负重望”,一鸣“惊”人,这一惊不打紧,让人惊的是本展览不是展示自己的成就,而是公布自己的失误;这一惊,惊出了自己的真诚,也惊来了一片真诚的“炮弹”――所有炮手们有感于邓维之于新闻摄影发展的良苦用心,不遗余力地发射着炮弹,为他助阵。
      关于邓维作品,或曰“邓维现象”的研讨会共举行过三次,头两次是1987年,本次已事隔18年。与头两次有褒有贬,褒大于贬不同,今天各位炮手“贬意十足”,有些被贬的甚至是18年前被褒过的。看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还真就看出了中国新闻摄影快速发展的土壤和原因。
作为好友,也作为同一时代的同行,王文澜兼作主持人,率先叫阵――
      王文澜:今天,咱们大家济济一堂,还有很多朋友是从外地赶来的,这么远都来了,这让我非常感动。邓维的意思是怕大家不好意思给他提意见,一开始还不露面。其实这是多余的,他在,大家伙也能给他轰一轰啊,不敢轰就挠挠痒痒啊,咯吱咯吱啊,这都可以啊。因为我们现在拍照片的人缺乏这种气氛,就如中国摄影报刘宾他们曾经搞了个栏目,谈失误,谈了谈也觉得痛苦。今天,邓维先把自己摆到了遗憾和失误这个地步。我想,每个拍照片的人都觉得我们拍照片都会有失误,充满了失误,各种各样的失误。他经历的失误我们都有过。摄影本身就是遗憾的艺术,拿起相机就会面临着本质的东西,理论的东西还是留给蒋老、许老等说吧。今天由我和黄文来主持这个研讨会,大家伙都说说,咱们把理论落落定,使大家伙通过这场特殊的研讨会都有收获。邓维自己拿出30个瞬间,我们自己也在解剖。
      说到这里,王文澜将话筒传给了黄文。邓维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探索新闻摄影新的表现方式的时候,黄文还是学生,她和她的同学们是看着邓维的片子完成学业的,但今天,黄文却说开了“风凉话”――
      黄文:前些日子在西安开会时,邓维在会上散发请柬,我当时说了“风凉话”,这是好玩儿,但究竟能起多大作用?我其实是对摄影批评持怀疑态度的。中国新闻摄影每向前发展一步,是很艰苦的,其实人们是对批评的愿望比对鼓励的愿望少得多,而一旦事做成了以后,你要想批评它,就得掂量掂量。邓维是把自己的失误拿出来让大家批评的。以前行里有句话,叫“骄傲是要有本钱的”,但今天又想到了一句话“虚心也是需要本钱的”。敢让批评是特别有本事的事儿。而且邓维脾气也好,大家怎么捶打他,他都能禁得住。我觉得办遗憾与失误展览这是一件很好的事。如果办一个“邓维25年摄影精品展”你敢拿出来吗?(邓维连声说“不敢不敢”)。我认为邓维的那些失误与遗憾其实不是一些拿不出手的东西,是有可取之处但又没有达到完美,有些东西的确是可以斟酌的,我的一些意见了写到纸上了。我觉得有些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好事,这个气氛特别好,我们可以商量可以探讨。我觉得邓维作为中国新闻摄影界一个25年的老新闻摄影工作者,他能够主动拿出自己的作品作为靶子,让大家来品评,让大家来批判,这是开一个批评的先河,不管这事能够产生多大的影响或者效果有多大,我还是要为这一开端喝彩。希望今天在坐的老师、同行还有各位朋友能够多说两句。
黄文“检讨”完对这事的“心路历程”,王文澜迅速将邓维推到前台,他只得率先“发言”――
      邓维:在发请柬时,我没有通知外地的,因为今天正好是周末,我不想让外地的朋友们奔波。但今天到场的外地朋友,是听说了这事后专程赶来的,有山东的,山西的,连云港的,浙江的,广州的。这让我很感动。我想要表述的都在图片下方的文字里了,我希望所有的来宾都能将你们的看法和意见都写在照片下面专门准备的纸上,不管你的意见有多尖锐,都是为事业,为新闻摄影的发展的。我做这个展览就是为了这个。
      邓维话毕,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刘占坤按捺不住,抢先谈了自己的感受――
      刘占坤:我和邓维是同行也是朋友,10年前我就建议他搞个展,给后面的人带个头。他却把失误和遗憾当作主题!可是谁又能没有失误与遗憾呢?实际上我的失误跟遗憾比他还多,而且今天年看了他的照片以后,许多新闻的现场我当时也在,我的照片也有拍得好的,也有拍得不好的,这作为一个摄影记者来说说是很正常的,但是我觉得可贵的一点是邓维能把这些失误与遗憾总结出来,除了自己在心理上得到一种安慰和回顾,给我们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这是邓维今天所做的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儿。我知道邓维最早是从文字记者改行干摄影记者这一行的,一开始他就比我们思考得多,在照片的拍摄过程中有很多内涵的东西。在我看来,他所谓的失误是瞬间欠点儿火候,但那个时候的眼光是一种,现在的眼光又是一种,当时的照片能发出来就是好的,今天我看了展览中所有的照片,我认为它们是好的,虽然它们有失误。
      这时一位面孔较生的年轻人拿起了话筒。问过别人,方知他就是新京报的图片编辑糜洪恩。他用今天一个图片编辑的眼光点评了25前到现在的几幅作品,代表年轻人掌了一把“话语权”――
      糜洪恩:看了这些照片,我觉得在几方面都有受益,邓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他驾驭上的失误,发稿上的失误,技术上的失误,准备上的失误,以及理念上的失误,很有借鉴意义;但是也有突破,尤其是文字上的突破,画面上没有提到的,他在文字上提到了,这在我们今天的工作当中是一种启示。说说我的观后感吧。“小保姆的心事”光看画面以为是亲人,主题很好,展示出农村人内心世界什么样。但图片说明与画面内容有了歧义,这样的照片多了,会让读者感到不好;“惊人一跳”属于画面的价值观判断问题,邓老师自己给毙掉了。
      新华社记者蓝红光也是看着邓维照片长大的,对邓维的感受颇有相同之处。谈起邓老师此举,蓝红光充满深情――
      这30幅照片让我感到亲切,它们时代的烙印很强。邓维的失误我们也有过。我们都是俗人,都有错误。邓维是一个有勇气的俗人。他的失误有时是败在编辑的心态。当时拍时是一种情况,现在反思时是一个样,关键是读者想知道什么,咱给读者提供了什么。摄影职业是很自我的,新闻摄影是这样,这在商业和风光摄影上更明显。今天邓老师的反思,给我们共勉:新闻摄影是自我性很强的职业和行为,如果能忘掉自我,失误与遗憾会更少。
      自己的同事说完,黄文又是一番感慨颇深――
      黄文:在新闻摄影的探索过程中,谁走在前面,谁的见险就大,邓老师是用自己的代价换取了我们的安全和规避失误。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蒋铎在中国新闻摄影界德高望重,多年来他恪守着一位摄影记者的业务准则,兢兢业业,无论是新闻摄影实践还是理论建树颇丰。些番前来观展、“炮轰”,都十分认真。他在每一幅作品前伫足,细品图片和文字,并留下了真诚的评语。听听他在研讨会上是怎么说的吧――
      蒋铎:在中外新闻摄影史上,这样的自我否定式的摄影展览还是头一回。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邓维现象”就引起过中国新闻摄影界的关注。邓维现象是时代产物,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没有范敬宜这样的总编辑的工作环境,是产生不了邓维对新闻摄影的探索的。对邓维今天展出的片子,我的印象是一是题材反映改革,十是生活气息浓,没有矿难、跳楼、血腥,全部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现场。如果说有不足,80年代时圈内也有议论,文字拐弯抹角,看图像费力。这毛病很多人都有。新闻摄影是看的东西,成功与否不是最刺激人的,最刺激人的是摄影人不自今,但是太自信了也不行。许多年轻人不大注意想不足和改进。邓维的有些照片不一定错,是编辑错了。当然,邓维的片子也有对焦不准,曝光不足的,但是他善于和勇于反思。每个人都要多反思,这样者能进步。
      炮手李洁军来自都市报新闻摄影开拓创新的前沿广州新快报,一副宽边眼镜架在鼻梁上,颇有几分文气。他一张口,就透出了钻研的气息――
      李洁军:邓老师的片子有的是用望远头拍的,焦点对着后面,那近影就虚了;用广角头拍的实,影深范围大嘛。那时要是有数码相机,这些失误对任何人来讲都可以避免。摄影记者在年龄结构上有老中青少,都市类的报纸年轻记者多,的确充斥着蒋老所说的火灾、跳楼这样的题材。一些年轻摄影记者拥有着当今最先进的数码器材,但他们却是低能化的,在新闻题材上追求边缘化,只能坐等突发新闻。邓老师的片子折射出的是思考型记者的思想。在我们这个年代,在我们所服务的读者方面,快餐大餐都应该有。许多记者不会对社会转型期进行思考,报道没深度,拥有最先进的器材,却居然出不了精品。年轻记者的影像感的确超前,超越了前辈摄影记者,那么片子呢?超越了吗?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大众日报摄影部主任钱捍也专程从济南赶来热心面精心地“批判”邓维――
      钱捍:俺和邓维是同时代的人,为什么这些片子他能拍到,俺们拍不到?原因是经济日报当时开了新闻摄影在表现方式上的先河,推出了邓维。现在邓维主动把自己的失误推到前台,让我们思考,再好的片子了有失误。这个展览的启示在于:认识失误吧,失误是成功之母;新闻摄影是一个过程,要在事件开始前、发生当中、开始后都要留意重要的瞬间。贺延光那幅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就是在事件以前抓拍的。吴仪那张照片,邓维在那个年代就这样思考了,难得。摄影记者要细心观察、耐心等待事件故事性的瞬间。
      人民日报高级编辑许林多年来从事新闻摄影理论研究,对从邓维身上显示出的新闻摄影理论的发展变化感慨良多――
      许林:我这是第三次参加邓维的研讨会,前两次都是在1987年,那时邓维已经在拍摄带有思考性的照片。邓维今天又给我们作出了一个榜样,他对所拍照片全过程全面思考。他20多年没变不停地思考,不光总结成绩,还有失误。会思考才能成为优秀摄影记者。“小模特”那张照片视觉上没抓住中心视点。作摄影记者,要时刻想到我们片子编辑怎么看,读者怎么看,同行怎么看,这就是巴金所说的“把心交给读者”。
      炮手于文国想说的话太多,决定日后写一篇专文谈感受,但还是忍不住透露了三点意见――
于文国:第一,本展览历经十年才现身,却具有很大的现实价值――新闻摄影又发展到了一个节点上,要倡导什么?第二,邓维从事新闻摄影到现在,他在自我解析,对他的解析我有同意的也有不同意的。第三,作为职业摄影师或记者,要能从道德角度评价自我,邓维能拿出自己的失误与遗憾示人,他的“自我牺牲”在给别人充当铺路石,这事本身就是一件道德意义上的事。
      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秘书长解海龙最后做了总结发言――
      解海龙:邓维的30幅画面都有遗憾,他毫不留情地把自己解剖开来。摄影本身就是遗憾的艺术,老让人觉得可惜和追悔。邓维用本身的教训给人当经验,这是何其珍贵的!在摄影艺术的众多题材中,新闻摄影是旗帜,它谈的是思想内涵,记录才是摄影的本质,是摄影的第一属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4 05:33 , Processed in 0.15192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