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之友网》关注李英强和“乡村图书馆”行动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48:06 | 只看该作者
流动图书的启蒙路http://gd.news.sina.com.cn 2011年07月04日
  摘要:□李英强
  □李英强(南方都市报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2008年3月开始,我专门为初中生读者开设“周末选修课”,第一门课讲的是《中学经济学》。一周一次课,每次4小时,每课讲一个经济学概念,如选择、交易、竞争、成本、价格……等等。来听课的学生大约20人,其中就有小海。他不是每次都来,但每次都听得非常认真。
  后来,他开始对经济学发生兴趣,经常借立人图书馆的经济学书籍去看,周其仁、茅于轼、薛兆丰等人的书,他都读过,还越读越起劲。(南方都市报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中考前一个多月,小海突然托人给我带信,说他去了某座山上自学。据他后来讲,那座山挺高,爬上山得两三个小时,他住在山顶的一座庙里,每天自己看书。他的班主任很开明,虽然为他着急,但能体谅他年少冲动,未按旷课处分他,只算他请假。
  几天之后,小海还是下山回校,为中考备考。而我也在2008年5月下旬就奔赴河南去筹备立人的第二分馆。之后又去四川。
  这期间,我曾几次回到黄侃图书馆,我的老家就在图书馆所在的青石镇的一个村里。和小海见面不多,他倒是给我打过几次电话。他到县城读高中,学校每周只放半天假,为此他经常利用这半天时间回图书馆借书。像他这样的高中生,在其他几所学校里还有几位。阅读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后来,我们将这些高中生的借书权限从1本或2本提高到5本。再后来,我们通过这些积极的高中读者,在几所高中设立了流动图书站,每位负责管理图书站的同学每次可以从图书馆借25本或50本书,带到自己的班级、学校,与喜欢读书的同学分享。小海是流动图书站的第一批学生义工之一。
  我离开黄侃图书馆之后,先后由几位专职义工接手管理。小海和每一位专职义工都很熟,几乎参加了每一次的冬令营和夏令营———也是因为他和另外几位高中读者,使得我们开始尝试面向高中生的各种服务,比如流动图书站,冬夏令营的高中生专场。(南方都市报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2010年黄侃图书馆开展夏令营活动,在小学组的活动中,专职义工何珂安排了一个“特别节目”:请小海为小学生做经济学讲座。我没有赶上这场讲座,但从两个题目《海绵宝宝的启示》、《从男寝302买蚊香风波说起———税收常识》可以清晰地看到小海所走的“经济解释”的方向。据说,这活动还挺受小学生的欢迎。
  2011年春天,我开始在黄侃图书馆和学校合作开设阅读课。这之后和小海见面的机会又多起来。今年7月,我们将在这里开始立人大学暑期学校的尝试,邀请了刘瑜、熊培云、秋风、郭宇宽、刘业进、李子旸等学者为高三毕业生和大学生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的常识,核心议题指向“应该怎样读大学”。
  那天,几个专职义工在讨论暑期学校的日程时,一旁的小海说:“我建议把后勤这些事情完全交给学生来负责。”大家都认为这主意甚妙,既让青年们可以练习公共事务的参与决策,又省掉组织者大量繁琐的工作。
  我坚持在乡村建设立人图书馆,正是期待有更多青少年像小海一样,因为阅读推开一扇窗,可以看见一个辽阔的世界。(立人图书馆是一个民间教育公益组织,以乡村地区为工作范围,以青少年为主要服务对象)
  (作者系立人图书馆总干事)(南方都市报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征稿
  无论您是公益行动者,还是观察者、热心人士,都请您将心得、经验、思考等写下来与大家分享。《新益思》是一个分享的平台,希望大家在分享中获得启示。字数千字,稿件请发至邮箱xinyisi8888@ 163.com,稿费酬谢。 (南方都市报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4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49:23 | 只看该作者
传知行杯·第三届立人乡村作文比赛参赛手册 2010年03月23日
来源:立人图书馆和讯博客






传知行杯·第三届立人乡村作文比赛
参赛手册




本手册内容包括:
1、立人乡村图书馆简介
2、立人乡村作文比赛简介
3、参赛对象和参赛形式
4、比赛注意事项
5、奖金和奖品
6、初赛题目






本手册内容将以公告形式在各参赛学校公开张贴,参赛学生也可以自愿购买并收藏。






传知行杯·立人乡村作文比赛由立人乡村图书馆和北京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共同举办,其宗旨在于:
播文明之火,识改变命运,动改变生存。
本活动在立人乡村图书馆设立分馆的湖北蕲春、河南淮滨、四川巴中三地同时举行,三地初、高中学生均可自愿参加。
本比赛聘请国内一流的作家、编辑记者和人文学者担任终审评委。评委会的不完全名单包括:
吴晓东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陕西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


中国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杨汝清
北京国际青年研修大学文化交流中心主任
陈玉明
新华社记者






参赛的主要注意事项:
1、本次比赛鼓励参赛者体察自己及周围的生活,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真实的故事、抒发真情实感,反对假话、空话、套话,但凡远离真实的编造、虚构(即使是科幻小说,也不是虚假的编造),皆不得进入优秀作品行列。
2、本次比赛采用命题作文形式,参赛者需根据《传知行杯第三届立人乡村作文比赛参赛手册》的要求,利用课余或周末时间自写一篇或两篇文章参加初赛,通过初赛的同学可以参加复赛。
3、若作文一经发现有抄袭现象,永远取消其参赛资格。若在评奖之后发现抄袭现象,取消其获奖荣誉,并追收奖金奖品。
4、本项比赛不收任何参赛费。参赛者请自留底稿,请注明所属学校、班级和姓名,稿件一律不退。凡参赛者均被视为自动同意本启事之各项约定。


1、立人乡村图书馆简介

立人乡村图书馆(China Rural Library)是一个乡村教育公益项目。由李英强、杨民道、余世存、张大军、薛野等一群记者、作家、学者、经济界人士于20079月在北京发起。
我们的宗旨是:以图书为载体,以教育为内容,立足乡村,连接城市,推广国民阅读,促进乡村教育革新。
我们的目标是:改良乡村地区的文化土壤,为今天出生在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的乡村青少年成长为具有现代理念和世界眼光的新一代公民打开一扇思想和知识的窗户。
我们的全部行动,是要在乡村地区找到一些不屈的向上的灵魂,慰藉他们的孤独,温暖他们的心灵,为他们的成长和自我完善打开一扇门,并为其精神发育提供必备的精神食粮。
我们的行动可以概括为两个字:立人。其根本指向只有一个,那就是“人”。

20079月起,我们已经在湖北、河南、四川建成四个分馆,分别是:
第一分馆:黄
侃图书馆,位于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青石镇;
第二分馆:张国栋图书馆,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固城乡;
第三分馆:唐仲容图书馆,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石城乡;
第四分馆:晏阳初图书馆,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茶坝镇。
在各界热心人士和心平公益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四个分馆已经实现平均每馆藏书6000册(含杂志)。截至20099月,四个分馆共计办出约1400个借书证,平均每月阅览和借还书约15000人次。每个图书馆都成立了义工小组和读书会,学生参与图书馆日常管理,并组织形式多样的以阅读为中心的课余活动。

我们以图书馆为基础,在乡村地区开展的文化教育活动,以“乡村青少年成长计划”为核心。该计划包含以下具体内容:
1核心书目。人类思想文化的精粹大多以书籍承载。我们遴选了一批高品质的图书,帮助乡村青少年打开视野、正视人生、认识社会、寻找意义和方向。
2读书会。团体生活,相互激发。涵养精神,改变风气。通过读书会来聚集地方文化精英,建设地方化的文化氛围和文化传统。
3电影欣赏。领略艺术,开阔视野。好电影是教育的好材料。

4访问学者。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我们不定期邀请优秀的学者造访乡村图书馆,进行文化交流和思想激发,让乡村青少年感受思想的魅力。

5作文比赛每年一度的立人乡村作文比赛,一方面可以从各地发现人才,以便因材施教,另一方面也可以调动青少年读书的积极性,还可以部分检验图书馆的工作绩效。
6冬令营/夏令营冬令营和夏令营是专门为乡村青少年中的活跃分子和优秀分子准备的,开阔其视野,振荡其心魂,促其立志,助其成人。
7选修课。利用课余时间,开设各式各样的选修课,如《中学经济学》、《<常言道>中的人和事》等等。
在管理方面,我们的行动是与乡村深深契合的,以当地历史文化名人(第一、三、四分馆)或捐资者意愿(第二分馆)来命名图书馆,并成立本地理事会,共同参与,为图书馆长期发展整合各种资源。
我们每开一个分馆,至少要派驻一名专职管理员长期住在当地,主持图书馆日常事务,并为图书馆长期发展而开展各方面活动。
立人乡村图书馆各分馆均致力于成为一个的乡村图书馆,成为当地的学习中心和教育基地,文化中心和精神家园,交流中心和公共平台。


2、立人乡村作文比赛简介
传知行杯·立人乡村作文比赛由立人乡村图书馆和北京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共同举办,其宗旨在于:
播文明之火,识改变命运,动改变生存。
本比赛已于2007年和2008年分别举办两届,今年是第三届。第一届立人乡村作文比赛仅在湖北一地举行,共有1400多名初中生参加初赛,其中144人参加复赛。第二届的参赛范围扩大到湖北和河南两地,共有约4000名初高中学生参加初赛,其中约300人参加复赛。今年本活动在立人乡村图书馆设立分馆的湖北蕲春、河南淮滨、四川巴中三地同时举行,三地初、高中学生均可自愿参加。
本比赛将聘请国内一流的作家、编辑记者和人文学者担任终审评委。评委会的不完全名单包括:
吴晓东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陕西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


中国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杨汝清
北京国际青年研修大学文化交流中心主任
陈玉明
新华社记者

● 立人作文与平时的应试作文有什么不同?
学生写应试作文的目的是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获得高分,这个统一标准的存在和作文的创造性属性之间是有内在矛盾的。而立人作文的宗旨是考察学生的创造性,并在这个过程中尝试自己的创造性并体会其中的乐趣。立人作文的本性就是创造性的,这和应试作文的宗旨是很不相同的。
应试作文弊端有如下一些:形式呆板(起承转合的结构,凤头猪肚豹尾),只接受单线条的思维(我爱……),不关注学生自身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学生的个性化语言没有施展的空间,评卷老师就是一个判分机器而不是交流的主体。
针对这些缺陷,同时考虑了我们在立人作文比赛中试图考察的素质(如思考能力,情感敏锐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意识),我们在命题方面进行了创新。在立人乡村作文比赛中,学生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 立人作文比赛的命题是怎样从乡村青少年角度出发的?
第一,怎样看待议论文这种文体?
根据我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在信息几近真空的环境下,农村青少年们的辩证思维能力一般是很弱的,他们的新想法一般是很少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很难写好议论文,也因此不爱写,觉得无话可说,只能把一些空话、大话、套话拿来充数。因此,我们尽量少出议论文题目,即使出了,也会给予一定的引导。除非你很擅长写议论文,或者对某个议论文题目很有感觉,我们建议你最好不要选择写议论文。
第二、写一篇长作文还是写数篇短小的作文?
一般情况下,青少年们的很多有意思的想法是以片段的方式存在于他们的脑海的,是灵光一现的产物。他们可能有一个新奇的比喻,但是写不出好的起承转合的作文。我们在判作文的时候像吃火锅一样,要的是干货,而不是火锅的汤。作文篇幅太长的话,学生往往没有那么多的干货,只能添汤,而且添的很可能还不是汤,而只是水。
因此我们出了两组题目,其中一组作文以小而碎的形式出现,专门要参赛者把干货亮出来。对于有的题目200字可能都略嫌坠余,不如就写100字,150字。只要把自己最想说的东西以最拿手的方式说出来就好。
三、题目的多样化到什么程度?
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你写作文,而是了解你的个性和创造性。既然如此,如果你用绘画来表达自己也未尝不可。

3、参赛对象和参赛形式
参赛对象:
湖北蕲春、河南淮滨、四川巴中三地各中学学生(自愿参加
参赛形式:
比赛分初、复赛,设立初中组和高中组,分别评选。
初赛采用命题作文形式,参赛者需根据《传知行杯•第三届立人乡村作文比赛参赛手册》的要求(《参赛手册》为自愿购买,仅收工本费2/本,可以多人共买一本,也可以不买),利用课余或周末时间自写一篇或两篇文章参赛。
初赛由各校自行负责组织参赛,由黄侃图书馆负责组织湖北蕲春赛区的初赛评审,张国栋图书馆负责组织河南淮滨赛区的初赛评审,唐仲容图书馆负责组织四川巴中恩阳赛区的初赛评审,晏阳初图书馆负责组织四川巴中茶坝赛区的初赛评审,初赛优胜者参加复赛。
在学校没有组织的情况下,学生也可以自行投稿参加比赛,请就近将稿件交到立人图书馆相应分馆。
复赛由立人乡村图书馆各分馆专门设立考场举行。复赛作品现场收起后集中送往北京评审,获奖者从三省各校复赛参加者中综合评比产生。
初赛截稿日期:2009111日。复赛时间另行通知。

4、比赛注意事项
1)本次比赛鼓励参赛者体察自己及周围的生活,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真实的故事、抒发真情实感,反对假话、空话、套话,但凡远离真实的编造、虚构,皆不得进入优秀作品行列。
2)本次比赛采用命题作文形式,参赛者需根据《传知行杯•第三届立人乡村作文比赛参赛手册》的要求,利用课余或周末时间自写一篇或两篇文章参加初赛,通过初赛的同学可以参加复赛。
3)可以引用其他书籍,但要注明,否则视为抄袭。
4)作文比赛题目中规定的字数只是建议,可多可少。
5)鼓励用彩笔书写,但不加分。请尽量书写工整,帮助阅卷老师顺利评阅。
6若作文一经发现有抄袭现象,永远取消其参赛资格。若在评奖之后发现抄袭现象,取消其获奖荣誉,并追收奖金奖品。
7)本项比赛不收任何参赛费。参赛者请自留底稿,请注明所属学校、班级和姓名,稿件一律不退。凡参赛者均被视为自动同意本启事之各项约定。

5、奖金和奖品
初中组和高中组各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鼓励奖50名。
一等奖奖金300元,二等奖奖金200元,三等奖奖金100元。鼓励奖奖励图书一本。
获奖作品将向报纸、网站推荐发表。
立人乡村图书馆各分馆组织的冬令营和夏令营在选拔营员的时候将优先考虑本次比赛的获奖者。


6、初赛题目

传知行杯·第三届立人乡村作文比赛初赛试题


试题分为两类,A类为小作文,B类为大作文。你可以从A类选择两个题目写两篇小作文,也可以从B类选择一个题目写一篇大作文,大作文字数不得少于600字。除题目有要求外,均自拟标题。

A类:
1、张三和李四两家的责任田相邻。有一条小河先流经张三家的地,又流经李四家的地。有一天,张三把自己田里的河水截断了,蓄起了一个渔塘。李四的庄稼没有水浇灌,很快就要枯萎了。他找到张三,让他把小河恢复原来的样子。张三说:河水流经的是我家的地,我在自己的地上建渔塘,这都是我的自由!你没有权利干涉我的事。老实的李四觉得张三说的也有道理,一时间哑口无言。如果你处在李四的位置上:
     1)如果你觉得张三的话有道理,你会怎么在现有的状况下解决庄稼缺水的问题?
     2)如果你觉得张三的话没道理,你会怎么反驳他?

请以李四的口吻回答上述问题中的一个。可以设想张三对李四的回答,以使得对话完整。也可以设想题目没有给出的其他情况。



建议字数:200-400字。
2、描写自己的一次心理活动,如快乐,孤独,矛盾,兴奋,内疚。可以结合引起这次心理活动的事件来写,也可以是单纯的描写。

要求1:以选择要描写的心理活动作为短文的题目,除此以外通篇不得再出现这个词。如名叫《快乐》的短文里不许再出现快乐这个词。

要求2:文章里要有至少三个比喻,并用笔(最好为彩色)把你认为最好的三个比喻用括号标记出。



说明:本题旨在考察同学们观察自己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平时留心体味自己的种种情感。说到这里,立人乡村图书馆提醒你:记日记是个很不错的习惯喔~



建议字数:200-400字。
3、细致地描写一个你见到过的场景,如日出,集市,城市街道,家里吃饭,吵架。可以写出看到这个场景的感情、体悟,也可以不写。



说明:可以写出看到这个场景的感情、体悟,也可以不写。



本题旨在考察同学们观察事物的能力。观察别人的一举一动,猜测他们的所思所想,这不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么?



建议字数:200-400字。
4、生活中,即使我们喜欢的人和事,我们也会发现他有很多缺点。比如我的女朋友,她聪明又美丽,但是不喜欢运动。比如涮羊肉虽然好吃,但我们在吃肉的同时,也就杀死了一只羊,而羊的生命也是有价值的。而即使是我们不喜欢的人和事,也总归有他们美好的一面比如蛇虽然样子可怕又很危险,但它们吃掉了很多地里的田鼠,使得田鼠不至于危害庄稼,它们也是所有生物中不可缺少的一种。

请以《我喜欢……》为题,写一篇200字短文。其中省略号部分可以用任何词替代,如我的父亲,隔壁班的班主任,同桌的女孩儿,玩扑克,看电视。

然后再以《我不喜欢……》为题,写一篇200字短文。其中省略号部分的替代词要与上面省略号部分的替代词一样。
说明:这两篇短文都要求同学们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能编造。
本题旨在考察同学们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我们希望同学们看到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希望同学们对待事物随便改变自己的态度。对于那些美好的东西,我们永远都应该坚定不移地热爱。
5、下面有三组词,请选择一组,用300-400字把该组九个词串起来,编一个完整的故事。
1)火星
钥匙
游泳
剪纸
除草
大方
狭窄
权利
蚊子
2)下棋
恐龙
制度
送别
食堂
流行
不安
清香
快乐
3)闪亮
追求
石灰
草原
冷漠
潜伏
合作
糊涂
选举
6、回忆一次独特的读书经历。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读的是什么书,不一定必须是严肃深刻的,也可能是有趣、好玩的。

请用400字把自己的体验生动的表述出来。
7、很多时候,一句话或者一件事看似很平常,但事后看来,它们在不经意间对你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写下对你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几句话(可以是你自己写的话)或者几件事,并做简要说明。
8、有一种方法依照成绩划分学生,把他们划分成3类:成绩优秀的好学生,成绩中等的普通学生,成绩差的问题学生。不管你被划分入哪一类,你和两外两类学生有交往吗?是如何交往的,有过怎样的接触、交流、关系和友谊?

请根据上述参考写一篇关于同学关系的小文章,可以是叙事,可以是议论。
9、假如现在你是一位中学教师,你会如何对待自己的学生?或者假如你是一位爸爸或妈妈,你将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

请任选一个角色,据此写一篇作文。
10、从a,b,c,d,e,f,g中任选一个题目。
   a,写一首或数首诗,总共二十行以上;
   b,写十句你自己想出来的有哲理的话或者俏皮话,并可以简单说明,如自己是在什么情景下想到它们的,或者它们为什么有哲理或者有趣;
   c,幻想20年后,一件让你尴尬的事,200;
   d,写一篇观后感或者读后感,300字;
   e,写三个你自己编出来的笑话,并简单说明;
   f,画一幅画,配上一段文字。
   g,你想写的任何东西!
说明:本题旨在考察同学们的创作力。有什么才华就请你们尽情展示出来吧



B类:
1、在你十几年的生活里,根据你的观察,在你的周围,那些人和事与物,包括你自己,有哪些东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是如何变化的?变化之前和之后分别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变化?等等。
请选取一个你认为其变化对自己触动最大的事物,可描述其变化过程,前后的形态,变化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
2
设想你在田野里遇到了一个外星人,你把他(她)带回家,向他(她)介绍你自己,你的家,你的家乡和我们这个地球。
3
如果不上大学/高中,我将做什么?
4、现在最让你苦恼的事情是什么?它为什么让你苦恼,它是如何发生的,又是如何对你产生影响的?你是如何思考如何面对它的?
请写下你对它的分析,要求条理分明,逻辑清晰。
5、假如你是图书馆馆长,你将怎样建设图书馆?你将如何管理图书馆?
6、你意外地进入了时光隧道,能够改变过去的事情,但是只能是一件事,你会去改变什么?(标题自定)
7、有一天,你意外得到一个时间加速器,可以任意加速时间;但是你不能把时间再退回去.请描述你会怎样使用这个时间加速器?你的生活会因此有什么变化?
8、如果你现在有足够的自主权和经济条件,你会如何安排你个人的成长教育计划,请例举日常一天的安排,和每月目标,年度目标。
9、为自己写一篇传记

1)可以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写。

2)可以真实记录,也可以虚构,为自己的人生做一个大胆的设想。
10、下面是作家狄马的一段话,请结合身边的事例谈谈你的感想。
中国的文人学士喜欢把一切问题都“泛道德化”。一座偌大的城市十里不见厕所,市民忍耻到墙角排泄,论者归结为“素质低”,而全然不管市政当局的不作为;一个乡村教师三十年如一日,省吃节用,自费买砖,亲自手提肩背,将一座学校背上山,媒体高度赞扬“刘老汉”的“主人翁精神”,而只字不提教育部门的失职对一个老人的身心摧残;一个云南乡村的女邮电员工资不够坐车,步行穿山,独自往返数百公里,好多地方要靠溜索穿越,记者采访完毕,只是一个劲地称赞她的任劳任怨……这种冷血文化培养出的冷血道德鲁迅称之为“瞒和骗”。“瞒和骗”的要诀在于,闭上眼睛,绕开真实人生,把一切需要改良的现实问题转化成一个无私奉献的道德自律问题,然后用形而上的空洞抒情代替形而下的技术改进,苦难和苦难的制造者就这样一起消失。
4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50:16 | 只看该作者
立人乡村图书馆(第四分馆-晏阳初图书馆)简介
2010-04-11










立人乡村图书馆是一个民间教育公益组织,成立于2007年9月,总部位于北京。清华大学教授程洁、著名作家余世存、中国书刊业发行协会非工委主任薛野、新华社记者陈玉明、青年儒学专家杨汝清、渣打银行投资经理杨民道、著名学者张大军、博客中国总裁王俊秀、南方周末记者何忠洲、语文出版社编辑高全军等18位各界精英人士为立人图书馆理事会成员。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为立人乡村图书馆题写馆名。
立人图书馆的发起人和总负责人是李英强,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曾在北京《新青年?权衡》杂志社担任编辑部主任,在北京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和副所长。
2007年11月,立人图书馆的第一分馆——黄侃图书馆在湖北省蕲春县创立。此后,立人图书馆又在河南信阳市淮滨县、四川巴中市巴州区、云南昭通市巧家县建成第二至第五分馆。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立人乡村图书馆已经成为国内比较有影响的教育公益组织。
媒体中的立人图书馆
● 2008年4月,北京《香格里拉》杂志报道立人图书馆。
● 2008年10月,《出版人?图书馆与阅读》杂志刊登立人乡村图书馆整版公益广告。
● 2008年10月12日,上海《新闻晨报》刊登两个整版的关于立人乡村图书馆的报道。
● 2009年1月,《美国读者文摘》中文版转载刊发《新闻晨报》报道。
● 2008年到200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财富星空”节目多次报道立人图书馆。
● 2009年2月,《全球通》杂志刊发对立人图书馆的专访。
● 2009年12月,《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刊登对立人图书馆的长篇专访。
● 自2007年11月到2010年2月,立人乡村图书馆博客共发表600多篇文章,共有154000人次访问。
在Google和Baidu中搜索“乡村图书馆”,自2007年10月以来,立人乡村图书馆始终排名第一。

立人图书馆的影响
◆ 截至2009年12月,共计办出约1500个借书证,平均每月阅览和借还书约15000人次。
◆ 截至2009年12月,共有110人次捐款,总金额为25万多元。
◆ 截至2009年12月,共有220人次捐书,共收到图书杂志10000多册。
◆ 截至2009年12月,共组织3届作文比赛,参加比赛的学生约12000人次。
◆ 截至2009年12月,共邀请11位学者作为访问学者到访各地分馆,举行报告会、座谈会20多次。
◆ 2009年1月5日,“第三届全国民营书业评选”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立人乡村图书馆获得“乡村贡献奖”。

立人第四分馆为什么要叫“晏阳初图书馆”
晏阳初是巴中市人,生于1893年,卒于1990年。他虽然不是在金钱和权力的竞争中证明了自己成功的强人,但是作为一个大巴山之子,他远赴重洋获得耶鲁大学学位,终身扎根乡土从事平民教育,以自己的生命证明了一个人的生命可以何等坚强、丰富和灿烂,以自己的人生证明了无论在怎样的物质贫瘠中人都可以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以自己97年的丰富历程证明了一个卑微的血肉之躯可以成长为怎样一个巨大的精神存在。
晏阳初终生致力于改变中国人“愚、穷、弱、私”的状况,这与立人图书馆“恢复人的尊严,发扬人的价值,帮助人成为健康、正常的人”和“拓宽本地文化视野,更新本地精神生活”的追求高度一致。
立人第四分馆以晏阳初前辈的名字来命名,不是因为晏阳初前辈的家人亲戚捐了钱,而是希望本地的青少年能继承晏阳初前辈的为人、治学精神,将来在自己的领域内能做出突出贡献,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
晏阳初图书馆在茶坝都做了些什么
晏阳初图书馆于2009年4月上旬开馆接待读者,为茶坝中学师生提供免费的图书阅读服务;从河北、江苏、湖南等地过来的大学生、研究生,作为立人图书馆的专职义工,不从茶坝拿一分钱,将尽心尽力地为茶坝的青年服务,教给他们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打开他们的眼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获得成功的人生而辛勤努力。
在今天这个时代,单纯的“考高分”“上大学”已经不能让青少年应对未来生活中的激烈竞争(何况总有一部分学生考不上大学,或者上不了好大学),为了让图书馆的读者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晏阳初图书馆不仅带给他们最好的书来读,还将在多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1、成立义工小组。让那些有爱心、有奉献精神与责任意识的学生得到锻炼机会,让他们参与图书馆的日常管理,欢迎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的同学报名参加;
2、成立读书会。给那些喜欢读书的学生以更多的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欢迎热爱读书的同学们报名参加;
3、邀请访问学者,进行文化交流,让那些只能在报纸和电视上才能见到的教授学者走到我们的生活中来,和我们面对面进行交流;
4、开展作文比赛。每年一度的全国立人乡村作文比赛,为有才华、有思想的青少年提供与全国同龄人同台竞争的机会,茶坝中学去年有些同学参加了第三届全国立人乡村作文大赛,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希望今年有更多的同学参加第四届全国立人乡村作文大赛。
5、举办冬令营和夏令营。每到寒假和暑假,专门为乡村青少年中的活跃分子和优秀分子开办冬令营和夏令营,开阔其视野,振荡其心魂,促其立志,助其成人。迄今为止,立人图书馆已经在全国各分馆举办过12次这样的假期活动,吸引了北京大学、汕头大学等著名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外籍学生作为志愿者,为参加活动的学生提供了特别的学习机会,今年暑假我们计划在巧家举办第一届夏令营;
6、利用课余和假期时间,我们今年打算开设立人选修课:《英语听说课》,培养同学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课程不要说在乡村地区的中学少见,即使在大城市的中学也不一定会有。
我们做这些事情,主要是为了让茶坝青少年能有更好的成长环境,能在精神发育的最为关键的几年中接触到最好的资源,未来能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官方网站】                         【官方博客】                           【QQ群:52048303】
www.xctsg.org                          http://xctsg.blog.hexun.com









4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50:57 | 只看该作者
蕲春三日 拜访立人乡村图书馆

  • 马贡多 发表于:11-08-30

  • 引子



    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儿童因贫困无法上学的情形不再普遍。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带来了乡村人口空心化和留守儿童现象。原本贫瘠的文化精神生活并没有和农民物质条件同步改善,反而趋于恶化。现有的应试教育体系无法给予青少年学生所需的精神滋养和人格塑造。




    李英强这个北大经济系
    的硕士,2007年底不再在“北京的空调房间里坐而论道”,和妻子回到家乡湖北蕲春青石乡创建了一个独立的民间教育公益组织
    立人乡村图书馆3年多来通过志同道合者的共同努力,已在全国建了10个有专职义工驻守的县乡公共图书馆,通过图书借阅,开办读书会,放映电影,组织学生冬,夏令营和作文比赛,邀请访问学者,提供阅读和选修课等系列服务产品,帮助乡镇青少年培养人文素养和公民意识。



    年初我在一篇书评里偶然知道立人乡村图书馆,随即浏览了立人的网页。非常认同立人的价值理念和运作模式,为90年前晏阳初先生的乡村平民教育实践今日依然有薪火相传而感动!于是和李英强约定,5月份利用回国出差的机会去湖北拜访他和立人第一分馆黄侃图书馆。一是逸远慈善和教育基金会“立人”的项目开展需要一手的信息回馈,二来我个人亦非常希望有机会结识立人的同仁们。




    1


    5
    29日上午与友人树兵从南京出发,驱车500公里到湖北蕲春县青石乡,路上接到李英强电话得知他上午1010分喜得千金,且母女平安。


    下午4点多一点,车抵青石镇,先入住镇东头的玉带河宾馆,双人房每天100元。从4楼窗户望出,蕲河河床因天旱大都暴露,只有两三米宽仍有流水,有抽水机已经架河中央。


    稍作安顿我们就步行去青石中学。青石镇的面孔和现在国内许多乡镇长得都差不多,一条公路(205省道)纵穿全镇,沿街大多是两三层的楼房,建造的年代虽不算长,却已显得有些破败,各色广告招牌下门面冷清。


    青石中学的大门紧闭,进入需从边门登记。图书馆就在学校办公楼底层。老远就能看到楼顶的大字“黄侃图书馆”,即立人乡村图书馆的第一分馆。5点多钟是开馆时间,一进门就看见阅览室里,不少学生或立或坐,多是翻阅期刊杂志,电脑前有同学排队办理借阅。图书馆的义工王一夏,陈远良和陈仲伟上前和我们打招呼,彼此握手致意。


    陈仲伟,中央财经大学本科毕业, 8月即将赴美深造,要在立人作3个月的服务,目前在蕲春县城帮助开设新馆。他刚从县城驮了一大箱书过来,是中国图书网捐赠的一百六十本新书。树兵和我见状便坐下帮着远良和仲伟给新书盖捐赠章,按分类编号,再贴上条形码录入电脑系统。忙到六点多始觉饥肠辘辘,又得知每周一,晚七点,十个分馆的志愿者有视频例会,遂建议赶紧出去吃晚饭。一夏在网上留言因接待我们例会要迟到一会儿。于是一同到学校对面的兄弟餐厅坐定,点了四菜一汤,大家边吃边聊。



    王一夏是个身材娇小的海南姑娘,在黄侃图书馆做专职义工已有一年多,言谈里透着这个年龄的女生少见的沉稳和笃定。此前我在相关的文字里读到,当初青石中学的校长得知这个的志愿者是人大人文学院硕士毕业生时,难以理解,怀疑她哪儿出了问题。


    我说象她这样的情况毕业后多会想留在北京打拼,有份的体面的工作,恋爱,旅行,享受生活。为什么会来立人呢?

    一夏表示并不排斥同龄人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只说接触立人之后,觉得这份教育的工作是她真正想做的事情,也是自己未来计划的一部分。

    在青石,义工们一日三餐基本在学校食堂解决,中午和晚上的标准是一荤一素,学生要4元,他们享有教师待遇,2元一顿,住宿也是学校免费提供的。聊到这里与城市生活条件的反差。一夏说青石和她小时候的生长环境差不多,不觉得艰苦。生活必需品街上的超市都能买到。虽然说是乡下,但是每天和孩子,书籍打交道,加上有网络,这里的生活其实一点也不闭塞。

    问及是否得到父母理解,一夏笑而未答。


    谈话中我们了解到黄侃图书馆开办3年多来在当地已小有影响,除了青石中学的师生,附近乡镇和县城也有学生定期过来借书。镇上的成年居民很少有人过来,倒是仲伟提及一位92岁的老先生是图书馆的常客。


    图书馆除了每天配合学校的作息开放4个借阅时段,每周还有一次电影观摩。一夏解释日常的工作并不只是借阅和整理录入。立人更强调人与人的接触和影响。图书馆的系统会根据借书记录自动发现高端读者,志愿者会主动和勤于阅读思考的孩子交流,推荐好书。此外还有作文比赛,学生义工小组的组织和定期的读书,电影讨论会。每逢寒暑假,各个分馆都会招募短期志愿者(主要是大学生)组织各种主题的冬令营和夏令营。这里一些初中的孩子已经可以运用了罗伯特议事规则开会动议和表决。


    这个暑假,立人已邀请了十多位知名的学者,媒体工作者来青石,要开办首期立人暑期大学(Summer School),以讲座和讨论的形式为初入大学和高三的学生传道解惑。陈仲伟负责联络和筹备工作

    交谈中陈远良很少插话,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曾在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干了四年技术工作。今年2月辞职来立人作全职义工。问及家中状况,远良说两个弟弟都已大学毕业。关于青石中学他告诉我们,这个乡中心中学校初中3个年级有近1600学生,大多住读,师资和教学硬件都不差,还有自己的菜地和猪圈。但到了初三,有近三分之一的孩子中途辍学外出打工。听来让人伤心。


    我也说明来意,大致介绍了德国逸远慈善和教育基金会的背景和对立人立项支持的基本情况,为了不多耽误他们晚上的例会,我们快快吃完,相约明天继续交流便起身告辞。远良去付钱方知树兵已买过单了。





    回宾馆的路上和树兵说起刚才那三个志愿者都是谈吐自然,温和踏实的80后,啧啧称赞之余不免自觉汗颜。


    快到宾馆时听到有音乐声,走近看清宾馆前的街角空地变成了露天舞场,昏黄的街灯下有十来对人在跳交谊舞。只有四五男士穿梭其中,其他都是中老年妇女结对或观摩。他们的丈夫和子女或在异乡的城市刚刚结束一天的劳作吧。





    2


    第二天上午树兵和我在路边摊解决了早餐就去图书馆,中途经过镇上的新华书店,里面是空无一人,贴墙的一排书架大部分空着落满灰尘。后来听李英强说十多年前这里曾是另一番景象,甚至可以买到南方周末。


    上午上课时间,图书馆里非常安静,除了远良和仲伟忙于新书录入,只有青石中学的一位女老师在整理书架,见我拿出相机,她坚持把书刊摆放整齐才让我拍照。立人图书馆现有的10个分馆,平均每馆藏书已过6000册。图书的来源主要是心平基金会提供加上民间的零散捐赠。北京上海等地有固定的图书代收点。立人的人文关怀和价值理念在它近2000册核心书目上可以一览无遗。


    图书馆的门上贴有标语: 思想改变世界, 读书改变生活,开始读书吧走进的阅览室,靠墙的书架上首先看到的是“超高书”和“经典推荐”,《顾准文集》和《停滞的帝国》赫然入目。远良告诉我现在一些高中生的阅读口味已经了得,象林达,熊培云,刘瑜的书都很受欢迎。里间是藏书室,图书按社科,经济学,文学,艺术,诗歌戏剧,历史地理,少儿读物,科普和人物传记等归类整齐,另有一间藏书和放电影用。


    中间接到李英强电话,他在医院陪护爱人和刚出生的女儿,约定下午在蕲春县城见面。


    树兵和我又去看了数里地外的黄侃墓。黄侃出身蕲春青石世家,曾留洋东瀛,是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学生,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民国时期潜心音律之学,人称章黄学派。此前我对黄侃所知甚少,立人乡村图书馆一分馆以他的名字冠名,所以顺道叩访。黄氏村口有棵老樟树,树干需数人合围,树冠荫地亩余,存照留念。后来才知道蕲春是全国著名的教授县,医圣李时珍,国学家黄侃和胡风的家乡。清末湖北一省即有5000青年留学日本,不少人后来在家乡从事教育工作。蕲州镇上的长安街百余户人家,据说一百年来曾出了近百个博士。当年的气象如今只剩下传说和想象。


    午后,树兵留在酒店处理工作。我和陈仲伟把两箱已录入系统的书运到新开的县城中心图书馆。新馆在县城中心某银行院内,原先是单位废弃的食堂,立人和一所家教中心合租上下两层。日后这里会是蕲春少年汲取精神食粮的地方。


    卸下书后就上街买了一束玫瑰带上,去县妇幼医院去见到了李英强,张新月和他们刚出生两天的女儿宗道。小宗道眉清眼秀,更象妈妈。

    此前我已和英强有过多次电话和邮件联系,也看过他本人的文字和照片。在医院的过道里,我们对面而坐,虽初次见面,已如故人重逢。英强个头不高,穿着随意,下巴上留山羊胡子,说话时目光炯炯,直接坦诚。听他的侃侃而谈,让我对立人有了更多了解。

    立人在北京有着一个由学者,媒体和企业人士组成的重量级的理事会。理事多是李英强的私人好友,其中余世存和熊培云都是我熟知和敬重的学人。和英强一样,熊培云,张大军,张守礼也都在自己的家乡投建了图书馆。(此前在北京我已和张大军,张守礼,杨明道,杨汝清等理事见了面)

    立人乡村图书馆发展3年多来已经拥有了近30人一个稳定的志愿者团队,这些驻馆的专职义工的生活补助很低(目前月均1000元左右,2000元封顶),这与他们的学识,能力和付出难以对等。逸远基金会这次捐出的6000欧元指定用于义工的生活改善和保险。值得一提的是,立人财务完全公开透明,每笔收支网上均有披露。目前图书馆的运作资金相当程度上来自民间的小额捐助。随着立人的影响逐渐扩大,已有越来越的人关注和支持这个事业。

    讲到立人发展的愿景,五年内立人计划在全国20个县建成的县中心图书馆和辐射乡村的图书分馆与图书站(目前已有9个县图书馆)。通过以图书为载体以人和公民的教育为方向的精神启蒙,逐步改造乡村的文化土壤,假以时日,那些曾经受益的青少年将会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改良。

    聊了一个多小时,怕太过打扰,便起身告辞,临别向英强承诺会在道中同行。

    回到青石,天色已晚,和一夏,远良,仲伟,树兵又到兄弟餐厅吃晚饭。想到第二天就要离开,多点了几个菜,还喝了啤酒。回想起来感觉温暖。


    3


    第三天早上树兵和我按时到青石中学旁听王一夏给初一学生上的立人阅读课。一夏已准备了两大摞儿童读物,有一小男生过来图书馆帮着抱书到班上。课堂上,一夏让我给孩子们分享阅读的经验,我介绍了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和他的几部代表作,建议孩子们课后借阅。又讲了女儿两岁时的一个小故事。看着孩子们清澈友善的眼神我最后说:“一夏姐姐可以天天和你们在一起,一定很幸福!我羡慕她。”


    下课的路上,王一夏说起了刚才来帮忙抱书的男孩: 父母离异,又都在外打工,家中只有奶奶一起生活,行为时有偏差,不被老师和同学喜欢。所以一夏平时留意关照他。

    回到图书馆,遇到了仲伟曾说到的92岁的姜宏汉老先生,天好时,他常来读书看报。树兵和我上前问安,老人得知我们远道而来,聊起身世,他1919年出生,47年国立安徽大学兽科专业毕业, 56年被划为胡风分子和右派,劳教了3年。摘帽后在青石中学任教,文革中又被打成反革命,下放13年。他感叹那些年日子不好过,同事同学中有些挺不过来就自杀,而他一心只想着要活下来。老人笑言自己爱看书,喜欢真话,不喜欢假话。


    将近中午,我和树兵与姜老先生,王一夏,陈远良一一握手道别,顺道送仲伟回县城。中午,李英强的好友,蕲春一中的柯老师请客,大家又得缘一聚,相谈甚欢。午后作别蕲春,和树兵一路驾车回宁。


    蕲春之行,我们得以从平日里的生活中抽脱出来,有幸结识了解几个富有理想且脚踏实地服务于乡村教育的青年和他们的事业,让人看到这个社会进步的希望并思考每个公民应尽责任。



    以上是蕲春三日的笔记
4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52:50 | 只看该作者
4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53:25 | 只看该作者
立人的乡村麦田
  法治周末记者 刘雅婧
  今年的4月23日是第16个世界阅读日,不久前政府推出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政策为国民的阅读生活提供了进一步的便利。而在图书馆资源匮乏的县城和乡镇,在书包里塞满的只有教材和教辅的未来一代那里,又如何去谈阅读的社会和阅读的民族。
  在这个世界阅读日,我们特地关注这样一群去国民阅读薄弱的乡镇拓荒、扎根的志愿工作者们。他们从中国的局部,在点滴细微中,表达信念和对未来社会的热望;并在行动中,积极创造让“灵魂本来就有的种子”苏醒、发芽的条件:土壤、空气、水和阳光。
  2007年12月17日,立人乡村图书馆第一分馆---黄侃图书馆在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青石镇成立。其理念是:以图书为载体,以教育为内容,立足乡村,连接城市,推广国民阅读。一个月前,立人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成立了陶行知图书馆,这已经是其第十个分馆。
  第16个世界阅读日前夕,4月14日下午,《法治周末》记者致电立人乡村图书馆发起人李英强进行采访。这个精力充沛的男人刚从广东考察回来,正赶赴武汉。背着三个包,匆匆来去,声音中没有疲惫。
  去国民阅读最薄弱的地方
  湖北人李英强走过了很多城市,在28岁那一年,绕了一圈又回到了他的乡村,母校北大旨在把他培养成世俗意义上的"精英",他却选择了平民教育作为自己的事业起点。
  在李英强眼中,湖北人的精明和过于看重世俗意义上的成功,遭致了一种如今在国内极为普遍的灵魂平庸、无聊和封闭。
  于是,他想试试走另一种路,期待另一种乡村,从孩子和教育开始。一条引导青少年自我学习、解放、成人,让教育回归本质的"立人"之路。
  去民间,去国民阅读最薄弱的地方建设,绝非一句轻飘飘的煽动性口号。
  发起人李英强和接过接力棒的义工、志愿者们,以点滴作为---针对乡村青少年的阅读课、义工组织、冬夏令营、访问学者活动---令立人的薪火在民间社会燃起。
  4年过去,立人在湖北、河南、江西、陕西、云南、四川、重庆、河北、山西等地开设十家分馆,精选图书6万册。办理借书证3000多个……惠及的孩子不计其数。其核心书目体现出来的强烈现代公民意识,更引发了知识界的关注。
  "我们更愿意做灯塔,吸引那些黑暗中也向往光明的灵魂。"李英强的表达不乏诗意。
  在阅读的麦田里扎根
  湖北黄冈。立人第一分馆黄侃图书馆。
  志愿者陈曦露简陋的小宿舍里,终于装上了窗玻璃,不用担心蚊子了。图书馆所在的中学,坐落在一条尘土飞扬的大街旁,不远处,一条河流横过,景物开阔。月初,陈曦露从母校中山大学到这里时,油菜花开得满山遍野,孩子们也跑得满山遍野。
  她和中学同学胡亚彩都来自安逸的苏州,但却不惧辛苦的志愿者生活。每天早晨六七点迎着太阳去图书馆,除了阅读课和吃饭时间离开一下,通常要呆到夜里九十点钟才回宿舍。作为大四学生,她们忙得不可开交,连论文都有些顾不上写。
  除去图书馆日常的维护工作,两个女孩还负责初一和初二的阅读课。
  "两星期有一个专题的推荐书,孩子们在门外留言板的便利贴上把想法写下来,供交流……有时会准备主题文本,大多是诗歌:海子的诗、外国诗歌、春江花月夜、张爱玲的短文,板书后和大家分享、讨论并朗诵……"陈曦露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在立人当下遍及全国十个分馆的26名义工阵容中,80后是主力,学历都是本科或硕士。正因此,在立人特色的讨论现场,没有制式教育中常见的灌输,而是由年轻人领着更为年轻的孩子们一起平等地参与互动。
  春天,该图书馆长期义工王一夏的被子,偶尔需要晒晒太阳。她也常在此时考虑是否要去走访抽查---当地有3个村小图书流动站,每处都有几百册来自立人的藏书,由专门的老师和固定的学生义工来进行维持。
  她所要做的工作,是检查书是否被借阅过、孩子们喜不喜欢、还包括是否毁坏丢失---大多数书流动性很大,如果丢失,无法再增加。
  "只要孩子们愿意去阅读,这些书也就实现了价值。"王一夏向《法治周末》记者介绍着工作的琐碎与细微---即使是桌椅摆放得不够整齐,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体验。
  图书室占据了办公楼一层右侧的两间教室,几千册书堆得满满的,王一夏住在一楼的左侧,相距不远,提脚就到。"个人偏好,不工作的时候,也喜欢去图书馆找书看。"她说。
  鸡鸣狗吠,远离城市喧嚣,对这里的人们来说,阅读似乎是唯一重要的意义。
  王一夏结缘立人图书馆,缘自一份书单。彼时她还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一名研究生,因为搜索两本书,在互联网上偶遇了立人图书馆的核心书目。
  为捐赠书目贡献过力量的人中,不少是颇有影响的知识分子。在中学生历史类书籍中,还出现了费正清、唐德刚、袁伟时、汤因比、葛剑雄等人的作品。
  核心书目里诸多知识分子的著作,正是立人的价值取向所在。
  “当时很惊讶,不少有深度的书,居然是开给乡村中学生看的,这个尝试很有勇气。”一直关注民间社会和乡村教育的王一夏,从此认识了这个当时刚刚兴起的民间阅读力量。
  而如今爱吃周黑鸭、爱阅读的王一夏和陈曦露,已经适应了这里。陈曦露计划把自己的男友也带到这里来,成为立人的长期义工。“我们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尽管王一夏偶尔也焦虑,为人手不足的现状感到力不从心,但她一直记得2010年5月16日,她第一次来到这里,当地晴转小雨,又转晴———这似乎就是生活的本来面貌———你是什么样的人,决定你去做什么样的事,关注什么样的信息,与什么样的事物相遇。
  在阅读的麦田里守望
  1989年出生的立人义工丁书奇,QQ的验证问题是“你爱孩子吗?”如果回答“否”,就会被拒绝加入他的联系人名单。
  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他正在北京培训。大三时,他顶着各方压力辍学,理由是摆脱不开心的教育和生活。
  丁书奇现在在立人乡村图书馆第四分馆晏阳初图书馆的二分馆做义工,分馆设立在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正直中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汶川大地震间接促成了晏阳初图书馆二分馆的兴办。
  在丁书奇仅仅5个月的义工生涯里,他要从校方提供的120万元的震后捐赠图书中挑出8000册,建立起这一分馆的主体内容。这是一项劳心费力的工作。图书是政府采购来的,质量并不理想,甚至有一套专门给校长看的书,装帧精美,大而无当,十本就花了足足6000多元人民币。这让丁书奇吃惊不小。
  而在正直中学所在的正直镇只有两个书店,没有新华书店。书店里面全部在卖教学辅导书,找不到孩子们喜欢的名著和历史小说,甚至连无孔不入的盗版书都不见踪影。尽管高速公路已经通了,这个深山小镇上的精神读物显然还是“缺乏”的。
  在一次共13人参与的读书会上,丁书奇问在座的几个孩子,谁知道韩寒,无人回应。又问,谁知道郭敬明,孩子中间,包括3名高中生,只有一个人举起手。但却是因为在闪亮滴眼露广告里看到郭敬明,还以为他是明星,并不知道他是作家。
  因为与时下主流的应试教育不同,立人在当地所倡导的价值观亦遭受到质疑———曾有老师在课堂上收缴孩子从立人借阅的书,怒问,你看这个有什么用啊?
  “这些当然是有价值的。”年轻的丁书奇并不会去讲很多“大道理”。他只是“简单粗暴”地以白羊座的惯性坚持下去。而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从整齐码放的书、到易中天的精彩演讲视频,言传身教中,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甚至更多人。
  常来图书室做志愿者的孩子里有那么两个,让丁书奇印象深刻———初三学生张敏和胡小龙。前者一周抽三包烟,经常打架;后者性格倔犟。
  图书室小,到一定人数时要排队,张敏第一次在图书室亮相是挤开队伍冲进来的,拧着脖子,看上去十分不友好。老师们对这类孩子往往习惯大声呵斥。丁书奇却选择用尊重和耐心接待他。
  “真心实意地对他好,劝他少抽烟,因为对身体不好。”尊重换来的也是尊重。后来张敏成了长期学生义工中的一员,下课后就过来帮忙整理书、打扫卫生。
  慢慢的,校方的支持表现得也很明显,每个教室都设立了图书角,放着三四十本立人图书馆的书,没有办理借书证的学生也能从中获益。而学生义工则从最初的十几个,变成了七十多个,还不断地有人想加入进来。
  道理很简单,除了阅读,人心就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让灵魂里本有的种子发芽
  《法治周末》:如何理解乡村是国民阅读最薄弱的地方?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也欠缺现代公民意识,为什么选择了乡村开始你的事业?
  李英强:我看的是人而非看物,薄弱是说人的成长环境和精神发育的环境受到了屏蔽,每个人都有权利活得丰富快乐,而教育会给不同时代的人以力量,让他们自己寻找丰富快乐。
  农村和城市心理结构是同质的,城市并不比农村更优越。不选择在城市里,是因为城里人拥有的更多、更骄傲、更物质,不懂得珍惜,而乡村因为物质和精神都匮乏而相对谦卑,更懂得珍惜你为他们所做的一切,仅此而已。
  《法治周末》:建立分馆的地方都是相对贫穷落后的地区吗?你们的资金来源是怎样的?
  李英强:在哪里建馆和贫穷状况没有关系,而是看条件是不是成熟。核心内容是当地有无能力做长期资源协调:有无号召力和动员力,是否有一群人支持(至少三五个能长期出钱出力的人);读者的构成数量是不是足够(基本数据来自教育部门,了解当地中小学的统计情况);活动空间是否大,是否符合要求;政府的态度是否比较中立,是否鼓励民间力量的创新(有些政策关照当然最好)。
  不过目前我们还是相对独立,接受的是社会捐赠,没有和政府基金捐赠合作,我们对每一笔捐赠都要负责,如果没有附加条件,我们愿意接受。
  《法治周末》:怎么理解你所倡导的乡村教育本地化?你都是怎么实践的?
  李英强:乡村教育内容的本地化的一个例子就是做乡土教材,我今年开始和黄侃图书馆一起合作。做校方的“校本教材”,这里面的内容包括本地的历史、文化、动植物和方言。
  另一个例子是,我们大都选择与当地的中学合作。图书馆的名字以祖籍在当地的文化名人命名,这令孩子们更容易感受到精神激励,也让当地帮助推动立人图书馆工作的人们有荣誉感。
  我觉得每个人是有来处的,不能装作对来处一无所知。大江、大山、动植物,构成了你的性格要素。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也不是每个人都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原子化的符号,必须认识自己的环境,否则,隔绝可能带来抑郁症。
  民间社会正在继续发展,在熊培云的《重新发现社会》里,除了市场、政府,还有基础的东西叫做社会。我们所说的乡村教育并不希望模式化,而是多元化,真正的教育在民间,接受教育的方式不仅仅是考学那种制式教育,所以我们是在做抛砖引玉的工作。
  《法治周末》:怎么评估你们做事的效果,打个比方,“如果蒙昧是黑暗,习惯了黑暗的人们看见过光明,一旦重新陷入黑暗,又会怎样。”
  李英强:中西部地区的人对家乡文化落后的体验更深。一个人所拥有的真正的公民意识,会让他平淡面对变故。孩子们面临的未来和我们面临的是同一个未来,都是很不确定的。
  从黑暗到光明,复见黑暗,是否会加剧黑暗带来的痛苦,有可能。不过这种痛苦比蒙昧,与从来不知道光明为何物相比而言拥有了更多改善的机会。不是处境的改善,而是有了机会将来可以自己选择,靠近光明。长期处在蒙昧和黑暗,以为黑暗就是社会的真实,这是很可怕的。
  我觉得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过大估计,可能没那么大影响,对孩子而言就是人生过客。灵魂里面的某些种子,是他们本来就有的。我们提供一些条件,使得他们苏醒、发芽。
4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54:06 | 只看该作者
首届中国乡村图书馆建设与阅读推广研讨会
来源:网易 发布日期:2010-5-10

   4月15日,由心平基金会主办的《第一届中国乡村图书馆建设与阅读推广研讨会》正式在武汉举行,共有130多名致力于中国乡村图书馆建设和乡村阅读的学者、专家、基金会代表、公益组织及个人参与了研讨。这是中国乡村图书馆公益项目的第一次大联合,参会代表们对中国乡村阅读和乡村图书馆的发展和未来充满了很大的希望。


    上午,奕阳教育研究院的张守礼发表了《新时期的乡村图书馆建设》的主题演说,分析了乡村图书馆以及中国乡村的发展现状,并对图书馆的建设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此外,来自微笑图书室的徐峰、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的刘倩、快乐阅读咨询卿有钱三个公益组织的负责人分别谈了爱心图书室的探索之路,并与在场的人员分享了他们在图书室建设中的种种探索。随后芥菜种小组的张侠、守望春天助学网的胡明光、立人乡村图书馆的李英强也在会上分享了各自组织在农村社区图书室建设中的模式与故事。
  下午,真爱梦想基金会发起人和秘书长吴冲和新教育研究院院长卢志文分别做了主题为《用商业的理念和方法运营“梦想中心”》与《书香校园:模式与实践》的演讲。他们的演讲引起了参会人员的极大兴趣,也引起了公益图书项目人的共鸣。北京农家女中心的吴治平、内蒙古集宁怀远中小学的蒿瑾、福建省读书援助协会的吴永禄则分别如何在体制内调动力量的分享。另外,三位来自一线的乡村学校图书室管理员冉朝阳、温丽明、童文兵也现身说法,与大家分享了图书室管理员的经验和故事。

  近几年来,中国民间公益的发展非常迅速,社会个人参与民间公益的热情也大大高涨。随着这股热流,乡村图书室的建设也受到公益界的极大的关注。提高中国乡村的文化建设,促进乡村阅读,关注农村地区学生的读书已经成为中国公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如何进一步的发展乡村图书室,乡村图书室在乡村发展中究竟扮演的什么角色,以及各个组织、基金会之间如何协调分工,也是值得考虑的。因此,此次研讨会,参会的人员也希望能寻求一种合作和联同发展,共同促进中国乡村阅读的整体进步。
   4月16日,《第一届中国乡村图书馆与阅读推广研讨会》继续在武汉进行。各个民间的公益组织、热心人士及有关专家对会议主题展开了热情的讨论。

  上午,来自台湾阅读文化基金会的执行长陈一诚先生做了主题为《台湾中小学的阅读推广》演讲,向在场的人士介绍了台湾的阅读推广以及“爱的书库”在台湾的运行情况。随后,担当者行动的官文宾、多背一公斤的岑锦秀、中国滋根的汪其桐等组织的负责人也介绍了各自在图书室项目中的经验,并与在场的要员进行了互动。
    针对各公益组织在图书室建设中,图书采购成本高、选书难、流通慢等问题,来自天下溪教育咨询的邱璐在会上做了《图书公益中盘建设》的介绍。最后,心平公益基金会的秘书长伍松做了此次研讨会的总结发言,基于“独立、分享、合作”的精神,心平公益基金会发起举办的“第一届中国乡村图书馆建设及阅读推广研讨会”,促成了中国大陆乡村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室建设以及民间阅读推广领域各公益组织的第一次大聚会,搭建起交流协作的平台,分享专家和各个组织的工作经验,从而也提升各公益组织的专业能力。


  下午,参会的代表现场参访了武汉市新洲区“爱的书库”项目,在阳逻街第二小学感受了书香校园浓浓的读书氛围。随着参访的结束,第一届中国乡村图书馆建设与阅读推广研讨会也落下了帷幕。


  公益,源于一种无著的爱。若果不能恒持久,是因为沒有体同深受之心。走在这样的路上不是为了风景,而是自己有着向前的脚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54:48 | 只看该作者
李英强 办一所暑期“大学”

http://www.workercn.cn2011/8/5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立人乡村图书馆创立者李英强
   “唐玄奘到印度去学辩论,获得国际梵语大专辩论大赛冠军,马上印度全国的学者都服了,让他当学术带头人。但是玄奘非要回到国内弘法,结果歇菜了,哪所寺庙都不请他讲学,为什么呢?因为有的国家不喜欢辩论,不喜欢讲道理……”资深媒体人郭宇宽在立人暑期大学举办“辩论与说理”讲座时妙语频出,同学们笑声连连。来自河南驻马店的高中生万永生觉得自己的决策很正确。大约两个月前,万永生从网上看到一则消息:“立人暑期大学即将在湖比蕲春青石镇中学开课。将前来讲课的学者有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北京大学讲师张健,南开大学副教授熊培云,首都经贸大学副教授刘业进,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莫志宏,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朱海就……”让万永生产生浓厚兴趣的是这样一句话,“让参加的学生感受一次真正的大学教育,以自由、开放的方式探索民间高等教育的可能形式。”为了参加这为期15天的活动,万永生连续4天骑行340公里,穿越大别山区赶到蕲春。
  全国17个省市的100多个报名者中,有80人通过筛选,得以自费来到湖北蕲春这个不知名的小镇,参加为期15天的“立人暑期大学”。
  从图书馆到暑期大学
  李英强出生于蕲春县青石镇一个农民家庭,辗转求学后,获得北大经济硕士,并在北京生活工作多年。“小时候没读过几本像样的书”,成长的经历使李英强感慨中国乡镇的“文化贫瘠”。他认为,即便少数人因“知识改变命运”,在城市落足,仍然可以看到,童年的贫困和落后的青少年教育在这些人的心中留下印迹,在追求个人成就时暴露出狭隘的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即使功成名就,他们依然无法超越一己之私,而对邻人,对社区、对社会有积极的贡献。
  2007年,一直致力于“思想改变业界,读书改变生活”的李英强创办了立人乡村图书馆,目前在全国已有10家分馆。在接触大量的大学生后,李英强认为中国的大学改革开放程度太低,“是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他不断地在杂志上发表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解救办法,但是没有什么反响。
  于是,办一个暑假短期学校的念头出现了。李英强希望通过与高中生和大一生探讨“怎样才能上好自己的大学”和“感受一次真正的大学教育”,让这些青年不至于沉陷到物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大学”泥潭里去。“其实就是一个夏令营。”李英强解释,但他觉得,夏令营很容易让人误解为游山玩水,于是命名为“立人暑期大学”。
  苏格拉底式教学
  不管课上还是课下,在立人暑期大学,任何意见甚至是质疑都可随时提出来。“如果意见有可行性,学校会立即按照学生的意见调整。”志愿者张珉珉说。有学生提出,最好能同时开两门讲座 (课),以便学生根据兴趣来选择。这个意见第二天就被采纳了。
  受邀老师之间的观点对立,也让学生们大开眼界。浙江工商大学几位教授就“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按什么原则进行分配”的问题当堂激烈辩论。朱海就认为,资本主义是按贡献大小进行分配,但是莫志宏与刘业进则认为市场经济并没有什么人来进行分配,而是按照一种相对公平的规则来进行分配。比如买彩票,都花了两元钱,有的人中大奖,有的人就啥也得不到,并非按照贡献大小。
  从学者们的提问与辩论中,立人学校的学生们感到了差距,尤其在提问的科学性方面。在部分学生的建议下,公益活动家余志海特意开办了一期“批判性思维”讲座,介绍几种常见的逻辑谬误。
  7月6日上午,余志海举办“如何从社会学角度理解社会问题”的讲座,投影屏幕中出现了网络游戏《大富翁》的画面。《大富翁》的规则是:随着玩家在地图上移动,几个游戏者可以利用手里的钱买地、盖酒店和大厦并收取路过者的租金,当然,他路过别人的地头时也要交纳相应的过路费。所以,每个玩家都需要千方百计增加自己的投资,并且利用各种手段打击对手。经过尔虞我诈巧取豪夺,最后破产者离场,最富者获得胜利。
  余志海问:你们玩这个游戏,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一名叫王非的男生大声回答:我要把所有人彻底赢光,把对手彻底打败。另一个女生则表示:即使想赢,也应利用合法的手段战胜对手。还有一个女生说,自己不能做到不择手段,所以肯定会成为失败者。
  余志海说,正所谓戏如人生,游戏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的真实。很多做公益服务的朋友努力服务穷人,帮助他们脱离苦境。但真正的问题是:如果游戏规则不改变,永远会产生富人和穷人。那么,单纯的批评富人和帮助穷人还有什么意义?会不会带来更大的两极分化?余志海是网络公益组织“多背一公斤”的创始人。结合自身的经历与思考提出的这些问题,让孩子们陷入了沉思。
  立人暑期大学的交流随时存在。7月8日晚上,蕲河边的沙滩上,一场主题为“如果有6000亿,你将如何改变世界”的辩论会正在进行,辩论主持人余志海要求与会学生在25分钟内组队,想出队名,并给出6000亿元改变世界的具体方案。
  有人设想用一部分钱买下—个小岛,在岛上建一个乌托邦国家;马上有人反对,建立仅存于理想中的乌托邦国家,不如成立相对“入世”的“Feel good world”组织,而且只需6万元,这是美国一个公益组织,通过网络方式培训和组织大学生,帮助他们进行公益实践,以提高他们的公益意识和社会创新精神。
  看着学生们激烈的讨论,闻讯赶来担任评委的老师们再也按捺不住,辞职不当评委,自行组队参加。沙滩上,笑声、喊声此伏彼起,不少人还边喝啤酒边辩论。最后,莫志宏的“把6000亿烧了”抑制通胀的观点语惊四座,赢得当晚“最犀利奖”。
  “合作”办学
  创办人李英强觉得,学生自己办各种社团管理自己,甚至参与办大学,这也是一种“感受真正的大学教育”。因此,虽然只是一所15天的“大学”,但学生仍可以自由地结成各种社团,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头脑风暴”是想当记者的学生的社团,爱电影的同学组成了“电影赏析小组”。正筹备出国的同学成立了“出国党”,还有一个叫“喝茶党”的小组。7月6日,“出国党”的交流会上,一名托福考了高分的同学介绍自己练习口语的经验:“你们知道这个软件吗?叫 Cod Edit。它可以查看声波,如果你的英语口语波峰与教材录音上基本一致,就说明你发音准确。”
  由于老师和同学们生活在一起,学生们随时可以找老师提问。既担任志愿者,又讲授传媒课的媒体记者方可成,由于和学生们年龄相近,经常被新闻专业的学生缠着开小课。
  而很多生活中的现实,也能引起师生的讨论。比如,家境贫穷的学生应该放弃高考这条路吗?大学毕业后是应该适应体制,还是坚持不被既有体制改变?这些讨论非常热烈,却都没有结论。
  “讲什么课程,找哪个老师讲,都不完全由学校控制,而是学生与学校一起来办学。”李英强说。
  事实上,这种“合作”办学在开学前就布置下去了。立人要求受邀教师必须通览学生资料,推荐一本学生开学前的必读书目;每位导师还要准备一次小小的分享——我为什么成就今天的我,分享个人的读书方法、读书经历和治学心得。而参与的学生则需要在开学前完成必读书目的阅读,提前整理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并提前了解调查研究的方法与方式。
  7月1日的开幕式上,李英强说:你们来这里,不只是要学习,而是我们一起来办这所大学。这所大学怎么办?我也不知道,我只是邀请各位一起来。这所大学迄今为止,校歌没有,校训没有,校规没有,课程设置没有,可是我们在座的有一百多位热血儿女,立人大学居然成立了。既然成立了,就让我们一起来谱写中国教育史上一个有意思的传说吧。(马多思)
4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55:27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7 05:28 , Processed in 0.16635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