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之友网》关注李英强和“乡村图书馆”行动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32:38 | 只看该作者
对话李英强  激活沉睡的社会资本
  南都:去年立人的年会上,你们提出希望探索乡村精英如何参与乡村建设的道路,具体来讲这么年轻的义工怎样发动当地精英?怎样和乡村基层社会打交道?
  李英强:这涉及立人图书馆本来的发展机制,我们的第一个原则是“到你的家乡去做图书馆”,如果没有在那里的人,我们就不做。我们不是自己主动到哪里去推广立人理念,然后去做什么。
  我们现在新发展的分馆,我都会提出一个要求,就是你一定要先成立“立人之友”小组,在那边先发展一些“立人之友”再说。你可能很有钱,可能很有能力,但是我们希望你还是先去扩大你的社会基础,让本地的人能够参与到这个事情里面来,这就是我所讲的乡村精英参与乡村建设的意思。不是我们在做,我们只是起一个激活的作用,激活那些沉睡的社会资本。那些社会资本在乡村里面是沉睡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亲戚以外在公共层面没有其他的关系。中国人是这样的,他们很爱小孩,也许我们这一代没有什么出息,但是我们一定要为下一代创造一些机会,很多人都是这样想的。他有这样意识的话,我们就有合作的基础,我们所谓的民间教育探索就可以有更多的参与可能。
  南都:你们现在有成功案例吗?
  李英强:你像熊培云在他老家做图书馆,这样更多的江西人就开始关注这事,比如说江西有一位作家,就捐了很多书过来。
  我们说要为家乡文化努力,怎么努力呢?鼓吹一下家乡怎么美,写一篇文章?那都是虚幻的努力,你都没有碰到对象,是你自己在那里抒情。那么这种努力是及物的,我们可以直接进入到家乡的文化载体,直接作用于人,让人可以成为更文明的、更文化的一种存在。
  南都:立人乡村图书馆可能已经摸索出了一套路径和方法,那么你觉得这套方法在“立人”这个本义上面最可贵的经验是什么?
  李英强:我们能够总结出来一点所谓的经验就是立人的工作方法,这套方法是本地化、平台化、专业化。本地化的意思是到你的家乡去做图书馆,不是一种援助,而是要让本地人来做这个事情。我们只是做管理培训,做这个分馆的质量运营的标准,比如说书的选择,并不是说所有的书都必须是什么,但是有一些核心书目必须有,否则就不足以称为立人图书馆。比如,我们的标准是武侠小说不要的,因为那个东西太容易找了,我们这里不需要浪费资源去提供。
  南都:薄弱的地方又是什么?
  李英强: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人员流动性还是很大,所以很多事情做得非常粗糙,分馆的运营水平也参差不齐。另外,我们跟当地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没有处理好。我们跟政府、跟学校存在一种紧张,这种紧张原本是可大可小的,我们的原则是争取政府的中立。
  我正在试图做一些其他的努力,但好像很难。我们跟学校追求的是不一样的目标,我们追求的是这个小孩个人的成长,他们追求的是这个小孩升学。这两个目标有交集,但是不一样。我之前也一直不试图做这样的努力,但是最近我也有动心思,毕竟我们要在当地存在下去。如果我能够为学校创造更多的价值,我们就有更多的空间。
  “一块木板权当桌,藤椅树影庭前坐……翻掘大地寻养料,踏实平和又紧张。”这是钟铁民作词、林生祥谱曲的《大地书房》。早在1923年,晏阳初就成立了中国平民教育促进会,他认为,中国的大患在于民众的贫、愚、弱、私“四大病”,主张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培养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以造就“新民”。
  当代以降,以城市为导向的发展主义神话破灭后,知识分子开始转向乡村,叩问社会生活和个体生命的意义。其中一部分人,更坐言起行,把作品投放到乡村,或从乡村需求出发创作作品,向乡村传达知识之力、艺术之美。
  本专题遴选投身农村的知识人,记录他们在中国大地上行动的“书房”的足迹和故事,试图讨论:知识分子对农村的介入能走多远?能起到什么作用?而这种介入方式,对时下迅速变化的农村又有什么意义?
  B16- 17版采写:南都记者李昶伟 摄影:罗志奇
2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33:48 | 只看该作者
立人图书馆的人文价值
http://www.gxnews.com.cn  2011年11月17日  
  近日,《中国青年报》“冰点”栏目用较长篇幅报道了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生李英强创办乡村图书馆的事迹,引起了人们的热烈评议。李英强出身农村家庭,虽然获得了名校的高等学历,但他毅然放弃城市生活,回到家乡建设乡村图书馆。四年来,他借助社会各界的支持,在全国多个省份建起了13座“立人图书馆”,惠及乡村地区数万名中小学生。许多志愿者受到感召,也踊跃加入乡村公民教育的行列。
  对于大多数乡村孩子来说,他们的成长之路几乎都是单向的,那就是通过高考或者打工的方式进入城市,寻觅一份属于自己的别样生活。有所不同的是,李英强走了一条U形的弯路。他离开了乡村,最终又从城市回到乡村,并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为更多的乡村孩子铺垫人生理想和人文情怀的基石。在他看来,教育是改变“家乡沦陷”的重要途径,而阅读是弥补现有教育不足的必要方法。只要有一个孩子走进图书馆、阅读有意义的书籍,他就终将变成一颗种子,改变一片土壤乃至一片天空。正是怀着这样的热望,李英强以执拗的信念开始了他的乡村教育之旅,从赤手空拳到聚沙成塔,从门庭冷落到应者云集,他的梦想在大地上留下了美好的印记。
  不可逆转的城镇化进程,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但这并没有彻底改变农业社会的主要形态。由于公共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的稀缺,大量农村孩子很少能够接受有分量的人文教育,这种看似不起眼的“短板”,却有可能成为未来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中西部地区的许多乡村都没有图书馆,少数学校即使办起了图书馆,其中的图书也大多是凑数的,并不对学生开放。让图书走向乡村,让儿童靠拢阅读,无疑是给古老的土地输入精神营养。立人图书馆不仅提供书籍,它还给小读者提供一种更宽阔的人文视野。在李英强的“游说”下,来自城市的志愿者给孩子们做游戏、办讲座,多名著名学者到乡下演讲,农村孩子得以近距离接触新奇的精神世界。这种改变孩子、改变乡村的尝试,在当下的语境中显得尤其宝贵。
2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34:15 | 只看该作者
 看到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并不困难,脚踏实地地去解决一个问题则完全不同。立人图书馆的实践,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免费午餐行动。同样都是公益活动,同样都是以一个理想目标吸引社会参与,其目的都是要为那些不被关注的儿童创造福利。免费午餐行动致力于改善贫困家庭学生的营养状况,立人图书馆则致力于改变乡村儿童的精神营养不良。他们不指责、不抱怨、不发牢骚,而是充分利用个人潜能和社会支持去填补政府职能缺位,去弥补社会功能缺失。这样的公益行动虽然不可能大范围改变现状,却以扎实的脚步为时代提供了进步的契机。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的努力让更多的人看到了社会改良的新途径,并为更多的人文实践提供了范本。   从另一个侧面看,免费午餐和立人图书馆之所以能够做出成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民间力量的广泛参与。免费午餐从社会募集了数千万元资金,立人图书馆从社会获得了书籍和人力支持。在一个理想目标的吸引下,更多的社会资源能够集中起来实现梦想。这种创造和建设的方式,让人们看到蕴藏在民间的积极力量有多么强大。
  每一个会阅读的孩子都是一棵苹果树,立人图书馆和它的志愿者们以自己的寂寞坚守,拓宽了传统乡村的人文空间。他们未必能够收获个人幸福,却注定会给乡村带来改变。而这样的改变,正是中国所需要的。 (蔡方华)
2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34:52 | 只看该作者
立人图书馆执行理事李英强建议激活民间力量参与乡村文化建设
政府应成为民间组织的服务采购者





“所谓乡村建设,是以解决文化问题为中心的社会建设,是从乡村开端倪,来创造一个新文化。”100年前,以著名思想家梁漱溟为代表的一批精英纷纷走进农村,开始了一场以教育为中心的乡村建设实践。

时至今日,“三农”问题依然是广东乃至中国绕不开的议题。农村腹地渐渐空虚,留守儿童的教育显得越发重要;电视和网络的普及使读书不再成为农民唯一的娱乐方式……这些深刻的农村教育问题,谁来解决?

答案显然首先是政府,近几年,广东建成农家书屋12991家。省新闻出版局调查发现:“农家书屋建起来,赌博的少了,吸毒的少了,侃大山的少了,读书的多了。”但除了政府投入,如何如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中所说,使全体人民成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发展成果的享用者,挖掘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内生力量?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专注于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民间教育公益组织——立人图书馆,试图通过他们的经验勾勒出激活民间力量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一条可行道路,为广东乡村文化建设提供经验。

人物简介

李英强,毕业于北大,因一直希望通过与高中生和大一生探讨“怎样才能上好自己的大学”和“感受一次真正的大学教育”,于是创办“立人暑期大学”,并于2007年与余世存等朋友一起启动乡村图书馆项目,现为立人乡村图书馆执行理事之一。

倡导自主开放学习模式

南方日报:立人乡村图书馆现在全国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分馆已达到10家。你对这个项目的定位是什么?

李英强:立人乡村图书馆并非书本扶贫,而是教育立人。我们一直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专门针对乡村的教育机构,目标是为今天出生在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的乡村青少年成长为具有现代理念和世界眼光的新一代公民打开一扇思想和知识的窗户。

图书馆只是一个物理上的平台和形式,在我看来,立人图书馆的定位应该划分为3个层次:学习中心—教育基地,文化中心—精神家园,交流中心—公共平台。我们理想中的学习模式是自主性和开放式的,让青年在这里寻找到合适的阅读材料,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这就注定了我们与其他公立、民营的教育机构有所不同。我们还希望图书馆成为真正的文化中心,人们可以在这里看画展、看电影、听音乐、听各种讲座;如果可能的话,成为一些人的精神家园,当他外出漂泊,想起家乡就想起图书馆这个温暖的所在。

南方日报:许多乡村图书馆、农家书屋或多或少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虽然藏书很多,但有些书并非真正适合读者。尤其是当图书的来源很大程度上来自捐赠,这个问题就越发明显。在这方面,立人图书馆对书籍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李英强:首先,图书馆里的书籍孩子不喜欢看肯定是不行的,但如果仅仅把“喜欢与否”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来选择书籍,那么图书馆充斥的肯定都是漫画、青春读物了。

中小学是心灵最需要指引的年龄段,这个阶段的阅读可能改变孩子一生的价值观,因此,我们希望给予孩子们一些适当的引导,告诉他什么是“好书”。目前的做法是在每个分馆建立之初,我们的团队根据图书馆直接覆盖的人口数量购买一批书,比如说直接覆盖的人口是3000人,就会购买约3000至4000本书作为基础的配备,这些书主要以人文、社科类书籍为主,比如外国文学、人物传记、历史、地理。

有了这一批基础的书籍后,再根据读者的需要和喜爱,通过捐赠或者购买的方式逐步添置书籍。我们也会定期统计最受欢迎的图书排行榜等等,作为选书的依据。

激活乡村沉睡社会资本

南方日报:如何将“立人模式”与本土化相结合?

李英强: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立人图书馆以县为范围进行覆盖。在具体的本土化操作上,我们的第一个原则是“到你的家乡去做一个图书馆”,如果没有在那里的人,我们就不做。我们不是自己主动到一个地方去推广立人理念。

现在新发展的分馆,我都会提一个要求,就是你一定要先成立“立人之友”小组,让更多的本土志愿者参与到其中,这就是我所讲的乡村精英参与乡村建设的意思。不是我们在做,我们只是起一个激活的作用,激活那些沉睡的社会资本。那些社会资本在乡村里面是沉睡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亲戚以外,在公共层面没有其他的关系。

南方日报:立人图书馆在乡土教育上做了许多尝试?

李英强:是的,乡土教育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了解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了解他们从哪里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现阶段在乡土教育上做了初步的一些尝试,比如在夏令营中引导学生进行乡村调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了解自己的家族史等。我们也曾经尝试做乡土教材,但因为人手的限制,暂时还没有能够做出来。

政府做的太多而非太少

南方日报:现在针对农村的图书馆并不少,特别是政府的农家书屋工程让乡村图书馆的数量有了大幅增加。但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来看书成了一个新问题,毕竟现在的娱乐方式多样,读书已经不再是农村唯一的娱乐方式。

李英强:首先,我们的核心服务对象很明确,就是从小学到高中的学生。我们也欢迎其他人来看书,但我们大部分的教育活动都是针对这部分人群所展开。

我们在创建每个图书馆之初,都会在图书馆先成立一个义工小组,让中学生自己做义工管理图书馆,参与到图书摆放、整理的过程中去。他们也可以把图书馆作为一个基地去发展自己的社团,比如羽毛球社。这就是我刚才讲到的,我们并不把自己局限为单纯的图书馆,来这里就必须是看书的,而是一个公共平台。

另外,图书馆会不定期举行一些与读书有关的活动,比如说每周放电影、举行作文比赛、冬令营、夏令营等。但是,我觉得有一个观念必须厘清:如果他们能因此多接近书,从而喜欢上阅读的话,固然很好;即使不是这样,这些活动本身也很有意义。

南方日报:在你看来,政府应当如何营造这种让民众更多参与到乡村教育事业中去的氛围?

李英强:政府现在做的不是太少,而是太多,我觉得政府可以适当放手让有志于从事乡村文化建设的民间组织自由地发展。如果说政府需要做什么的话,我觉得政府可以通过采购民间组织或者是专业公司服务的形式推动乡村文化教育的发展,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行政效率。在日本和英国,政府采购民间组织的服务已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做法,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购买最适合的专业服务。

名词解释

立人乡村图书馆

立人乡村图书馆由李英强、杨民道、张守礼、余世存、张大军、薛野等人于2007年9月在北京发起,是一个民间教育公益组织,也是一个乡村教育行动。它通过在中国选择一些县级地区,在当地各界朋友的主动努力和配合下,逐步按照“1个县城中心馆—3至5个乡镇分馆—9至15个村级图书站”的方式建设分馆网络建立覆盖全县的公益图书馆网络。它们的目的是要在乡村地区找到一些不屈的、向上的灵魂,慰藉他们的孤独,温暖他们的心灵,为他们的成长和自我完善打开一扇门,并为其精神发育提供必备的精神食粮。



■延伸

以教育为手段改造社会

所谓乡村建设,是以解决文化问题为中心的社会建设,是从乡村开端倪,来创造一个新文化,创造一个新社会制度。中国是农村大国,要改造中国,必须针对其“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特殊社会形态,从乡村着手,以教育为手段来改造社会,要把乡村组织起来,建立乡农学校作为政教合一的机关,向农民进行安分守法的伦理道德教育,达到社会安定的目的。——梁漱溟

乡村建设实验的宗旨十分明确:“目的不只是乡村教育方面,如何去改善或推进这乡村的教育事业;也不只是在救济方面,如何去救济这乡村里的穷困或灾变”,而是要“赶快将这一个乡村现代化起来”以供中国“小至乡村,大至国家的经营参考。”——卢作孚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见和他们所创造的经验,以农民为主,以改变家乡面貌为目的。这种以农民为主的乡村建设,不是自上而下灌输什么。

——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校长温铁军
■链接

寻找乡村读书带头人

江门霞村年已八旬的兆叔自办图书馆,且坚守了半个世纪。今年年中,由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主办,南方农村报和本报承办的“寻找乡村读书带头人”活动正式启动,兆叔成为一大标杆。(来源:11月14日 《南方日报》 吴敏 周豫)
2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36:06 | 只看该作者
新闻纵深:一个乡村图书馆的“立人”努力
( 2011-04-29

稿件来源:河北日报
  阅读提示     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一中校内,有一个名叫甘泉乡村图书馆的地方,与人们通常知道的公办或私人图书馆不同,这个乡村图书馆是立人乡村图书馆的第六分馆。     并不为人们所熟知的立人乡村图书馆由一位来自北京的网友李英强倡导发起建立,如今已在全国建立了10个分馆,目前直接参与图书馆工作的义工有20多人,近10万册图书全部来自社会各界捐赠。   这是怎样的一个乡村图书馆?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捐赠图书?     作为一项民间公益行动,立人乡村图书馆运行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4月24日,记者赶赴围场,寻找答案。     1.挑剔的图书募捐者:拒收阅读价值不大的书     4月24日,周日。记者赶到围场时已是晚饭后,围场一中的甘泉乡村图书馆内,专职义工曾琳和短期志愿者金晓末还在忙着整理图书,登记造册。     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的“80后”女孩曾琳告诉记者,金晓末是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大四学生,给图书馆捐了很多书,在毕业前来这里做志愿者。     记者看到,位于教学楼上的图书馆整洁明亮,面积有130多平方米。     “每天都有很多学生来这里阅览和借书,看到自己捐的书被借走,很有成就感。”金晓末最初是从网络上了解到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先是捐书,后来通过在微博上与曾琳交流,坚定了来遥远的围场做志愿者的信念。     正在与她们聊着的时候,晚自习的下课铃声响了。不一会儿,图书馆里就涌进了十几名学生。“姐姐好”,他们热情地和曾琳打着招呼,看得出平时关系熟稔。     “每天数晚饭后来的人最多了,屋子里经常挤得满满的。”曾琳说,对学习任务繁重的高中学生而言,这段时间是一天中最自由的。     记者看到,书架上的书门类齐全,覆盖了文学、历史、经济、财政、法律、社会学、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多种学科。     “我们的图书馆现有图书7000多册,杂志阅览室有杂志上百种,最开始的启动书籍由心平基金会捐赠,后期的图书和杂志大多是由社会捐赠的。”曾琳介绍,启动不足半年的甘泉乡村图书馆已经有300多个借书证在经常使用。     曾琳说,对于围场一中近5000名学生而言,7000多册图书数量并不算太大,但基本上能满足学生们的需要。     除了图书的数量,记者惊讶地发现,图书馆里的图书和杂志都有八九成新。     “我们对捐赠的图书质量比较挑剔。”立人乡村图书馆执行理事杨汝清十分坦率地告诉记者,虽然是公益募捐,但他们会不留情面地拒绝接收“价值不大的旧书”。     在立人图书馆的网站上,记者看到醒目位置标有“核心书目”,并以黑体字提醒捐书者,“没有太大阅读价值的(尤其是旧的教材和教辅之类),或者仅仅适合成人看,而对青少年可能产生误导的图书或杂志过刊我们不需要,您捐来了我们也只能当作废纸处理,敬请谅解。”     据介绍,随着捐献渠道的拓宽,立人乡村图书馆馆藏书籍中捐书数量已经赶上了购买书籍的数量。“有很多捐书者都直接把所捐图书邮寄到了各分馆,这时各分馆的专职义工就要根据经验对图书进行甄选并分类上架。”     “立人”还把网络购书与民间捐献结合起来,“在淘宝等电子商务网站上,捐书者可以自己购买,然后把收货人和收货地址填写为立人乡村图书馆。”杨汝清介绍,他们还充分利用微博的传播渠道,“‘立人’有自己的微博,很多人就是通过微博了解到立人乡村图书馆并开始捐书的。”   2.面向乡村学生:好的图书馆相当于免费大学     “我读中学时,能有一个这样的图书馆就好了。”已在围场做义工近一个月的金晓末一边整理图书,一边向记者介绍,立人的书主要配合六类人群的阅读兴趣:幼儿、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中小学教师和其他居民。     记者注意到,甘泉乡村图书馆里张贴的阅览须知里,第一条就明确:任何人均可在馆内进行图书阅览,无须持证或交费。但在目前,学生显然是这个乡村图书馆的阅读主力,“立人”的图书也多是为这个群体定制。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名字多以祖籍在当地的文化名人命名,而甘泉乡村图书馆的名字则寄托了以知识的甘泉润泽一方之意。“学生和教师是乡镇求知欲最强的人,加上当前农村的成年人大多需务农或打工维持家庭生计,没有时间读书,推广国民阅读从学生做起显然最有效果。”曾琳介绍,“立人”的分馆大多建在当地的学校内或周边,就是出于这个考虑。“现在到立人那里借书的学生比到我们学校图书馆借书的多得多。”围场一中校长胡志鹏对记者表示,他并没有特别担心学生们看课外书多了会对升学造成不利影响。     围场一中学校图书馆藏书4万多册,是我省中小学校一级图书馆。记者在学校图书馆里看到,相较立人图书馆的书,这里的书整体有些偏旧,但优点是图书副本多,一些有关单位捐的图书副本达十几本之多。     记者观察发现,有几排书架上的新书排列得整整齐齐,不像是有人借阅过。“那些书是出版社捐赠的滞销书。”一位老师说。     围场一中的图书馆应是这个县最大的图书馆。4月25日,在围场的县图书馆,记者没看到前来阅读或借书的读者。     “来我们这里的读者很少,主要是老年人。”县图书馆的相关人员告诉记者,读者少的原因可能是新书太少,“我们一年的经费才4.5万元,包括购书、杂志和订阅报纸以及水电费等各种费用,这还是这几年才有的,前些年连这点钱都没有。”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多数集中在县级及以上地区,县以下设有部分乡镇图书室或农家书屋。2008年,各级图书馆人均藏书0.4册,县级以下只有0.1册。     基于这样的现实,2007年,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李英强萌发了创建立人乡村图书馆的想法。     “小时候没读几本像样的书”的李英强希望,“回到乡镇建立图书馆,青年人可以在这里学习,找到喜欢的生活方式,本地人可以在这里读书,看画展,看电影,听讲座。图书馆还将成为社会交流平台,成为乡镇公共生活的新起点。”     于是李英强提出了三个口号: 一是“一个好的图书馆相当于一所大学”;二是“乡村教育革命从乡村图书馆开始”;三是“到你的家乡去建一个乡村图书馆”。     放弃了在北京的工作,目前正在湖北拓展立人乡村图书馆事务的李英强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建成立足于乡镇、沟通城市与乡村、覆盖全县的公共图书馆网络是他的目标和理想。   3.从读书到读社会:除了读书还要参与     “‘立人’希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当前的模式进行复制,建设更多的乡村图书馆。”杨汝清向记者介绍,甘泉乡村图书馆在围场的成立,得益于图书馆的一名理事张守礼毕业于围场一中。     在张守礼的积极努力下,由围场一中免费提供场地和桌椅等设施,“立人”方面派出专职义工进行服务和管理。     而这也是“立人”各个分馆的推广运行模式,即由一个有一定社会能力的人回家乡去建一个图书馆,由当地提供场地和设施,“立人”派人运营,并最终实现向当地社会开放,实现本地化。     “我们不只是简单建设一个图书馆,让当地人有书可看,我们还要使图书馆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这也是每开一个分馆,我们都至少要派驻一名专职义工长期主持图书馆日常事务的原因。”杨汝清告诉记者。     在甘泉乡村图书馆,记者曾看到墙上贴着一期冬令营的宣传海报,其主题就是“大学?大学”。     “那期冬令营,我们通过邀请一些在校大学生和中学生们交流,让他们对大学生活有了一个初步认识。”曾琳介绍,除了冬令营、夏令营,立人乡村图书馆还组织学生看电影,创办学生自己的立人小报,让学生参与公益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他们对自身和社会有更多了解。     “图书馆开办之初,学生们热衷阅读青春小说,现在已经开始看一些能引发思考的书籍了。举办一期冬令营后,已经有三个志愿者走到了我们中间。”学生们慢慢发生的一些改变让曾琳感到高兴。     “我们先从最现实的学生阅读做起。希望‘立人’最终能够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当地的学习中心和教育基地,文化中心和精神家园,交流中心和公共平台。”李英强这样描述“立人”的未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37:19 | 只看该作者
去你的家乡建一所图书馆——立人乡村图书馆的故事  2011-10-18  
《文化纵横》记者 周安安


立人乡村图书馆(China Rural Library)是一个民间教育公益组织,旨在为乡村地区的青少年提供人文教育。其工作方式是:在中国选择一些县级地区,在当地各界朋友的主动努力和配合下,逐步建立覆盖全县的公益图书馆网络,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系列教育、文化活动,从而实现拓宽本地文化视野,更新本地精神生活的长期追求。
从2007年9月起,立人图书馆已在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青石镇、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固城乡、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石城乡、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茶坝镇、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江西省九江市、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李寨乡、重庆市忠县、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十地开设分馆。在各界热心人士和公益组织的大力支持下,每个分馆已经实现平均馆藏书6000册(含杂志)。


2007年夏末,29岁的李英强与他的妻子新月告别北京,回到自己的家乡湖北黄冈市青石镇。他们与当地青石中学的校长商议,借用学校的图书室,为家乡的青少年做一个小型图书馆。
所幸他与校长在教育理念上有诸多投契之处,从这一方小小的图书室开始,四年后,这个名为“立人”的乡村图书馆已经在全国十个县域设立起12个分馆,拥有专职义工38人。这个执著于“人的教育”的公益创业者的故事开始频频见诸报端,人们关注他的北大经济学硕士身份和他所放弃的大城市的生活,并把他描绘成一个富有牺牲精神的理想主义者。
而李英强自己说,他是一个叛逆而倔强的农家子弟。高中时的他,在一篇作文中将自己描绘成一个不断陷入自我困惑的“矛盾体”;直到他开始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与乡村生活的苟且平庸不同的生活世界,他才能够说服自己——与周围的格格不入,也许并不是自己的错。
四年前,李英强在饭局上与人聊起,也许可以回到各自的家乡做一个图书馆。他写了一份计划书,到处问他在知识分子圈里的朋友两个问题:你觉得这个事靠谱吗?你愿意支持吗?大部分人觉得这不过是无数终将胎死腹中的“饭局创业计划”中的一个,但出于情谊,总表示愿意支持。
李英强说,立人乡村图书馆所服务的对象就是当年的自己,“如果我中学时代有立人这样一个图书馆,我肯定会少走许多弯路,与今天的我不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漂泊数年之后,他热爱城镇生活的妻子坚持要过一种更为稳定和真实的生活,“她批评我,你们北京读书人之间互相启蒙、互相吹捧,有什么意思?”
一个从乡村走出来的读书人,最终实现了对自我和对乡村生活的双重回归,这或许是李英强的乡村图书馆计划最终坚持下来的内在原因。而从更广泛的外在原因上讲,他的乡村图书馆切中了这个时代的两大痛处:作为我们文明生长的根基的乡村社会,所陷入的彻底的衰败,这种衰败最终体现为乡村精神的彻底失落,以及本应完成对人的培养的教育系统的失败,“读书”,已经不再是一个意味着人的自我完善的闪闪发光的词语,甚至它作为一种相对公平的晋升渠道的吸引力也已日益丧失。
李英强总在强调,他所做的事业,不是书本扶贫,而是更为根本的教育立人。在他的蓝图中,立人乡村图书馆的事业不是三五年的事情,而是要做三五十年,让图书馆融入当地生活,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系列教育、文化活动。立人乡村图书馆将通过为出生在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的乡村的青少年打开一扇思想和知识的窗户,让他们成长为具有现代理念和世界眼光的新一代公民,通过一代又一代新人的树立,最终改良乡村地区的文化土壤。

立人于乡村

李英强对乡村社会的理解,其实并没有那么多被掠夺的悲情感。他说,从外表上看,整个乡村的社会生活在一天天的丰富起来。房子盖得很大,道路从土路换成柏油路,再换成水泥路。如果今年北京的女孩子流行穿雪地靴,乡村的女孩子也同样流行。
他回老家时,不识字的老父亲与他感慨,现在的政府多好,不仅不收税,还发各种补贴。“父亲甚至会说,其实庄稼人不需要那么多补贴,只要不收我们的税,已经很好了。”
“李昌平曾对农村做出的判断已过时。”如今的乡村,早已不是中国矛盾冲突最尖锐的地区。那些因为征地的巨额利润产生激烈冲突的城市边缘地区是当前的矛盾焦点,而在真正偏远的乡村,已看不到农民和政府之间有什么尖锐的矛盾了。
然而他更为反对的是,那种将乡村田园牧歌化的情调。“今天乡村日常所呈现出来的景象,绝不像某些城市的一些好心人士,或者一些对乡村不太关心的人士所理解的那样,是自然的、美好的、健康的。”在李英强看来,中国各地的乡村最大的共同点是,即使你生活在其中,也不会感觉到任何乡土乡风。农村不过是城市的一个投影,或是城市的一个附庸,或者一个半殖民地,已经失去了任何文化创造的活力。基层乡镇政府没有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意愿,村民们一盘散沙,终日不过沉迷于麻将和六合彩。“一言以蔽之,乡村的日常形象,是躯体在膨胀,却没有头脑;野草在勃生,却没有乔木。”
乡村的衰败自百年前已开始,在救亡图存的年代里,晏阳初、梁漱溟这些乡村运动的先行者,曾试图通过改造乡村精神以再造新的乡村文化。而他们的失败在很长时间里,被看作是知识分子式的“空而无用”。如今,从乡村出来的李英强却在重提对人的精神的改造。与他的前辈们比,他的立意要简单易行得多——不过是从让那些受厄于应试教育的农村学生多读几本书开始。
李英强的判断是,“教育不更新乡村没有出路”。在他看来,人的愚昧和自私最根本在于我们教育机制的问题。“在乡村各种危机当中表现最为深重的是教育危机,乡村的教育机构已经沦为效率低下的扫盲机器,甚至只是知识意义上的扫盲,而不是思想上的扫盲。”
回乡做图书馆期间,他去看望以前的老师。老师告诉他,如今不少学生,初中毕业以后连基本的写和算的能力都不具备,有的连加减乘除都成问题。
乡镇学校教育能力的下降,背后是一套新的读书无用论。对如今的乡村子弟们来说,考上大学未必能找到足以糊口的工作。这意味着应试教育作为社会流动机制的功能现在已开始丧失,乡村的人们开始认为教育是多余的。
而更令人担忧的是所谓留守儿童。乡村原有的结构已经解体,孝敬父母、和邻居相处以及如何和陌生人打交道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孩子们不知道该向谁学习。立人图书馆所在的很多乡镇学校中,有70%以上的孩子的父母在外地打工,甚至有些孩子连续几年都见不着自己的父母。不喜欢上课的孩子就跑去外面玩,无所事事地在网络上游荡。
外面的世界给了孩子们毫无遮蔽的现实观念。李英强说,现在的孩子从小就知道何为利益交换。他们总说某某人之所以坐到前面教室第一排的好位置,因为他爸爸给老师送了200块钱。“这个绝不是商品经济,这是把一切东西当成商品,一切信誉、友谊、名声都是商品,可以花钱买。什么东西不可以买?流传在孩子中间的,是某某人他将来不用担心,因为他爸爸是我们乡镇上的一个什么人,他将来肯定上大学,而我们就要努力学习等等。”
在李英强看来,那些寄望于乡绅复归的期望看来虚无缥缈。既然中国的都市化是个不可倒退的趋势,如今的乡村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面对新的状况,在精神上“立人”。李英强自称曾是一个 “天然放养的个人主义者”,那时候他即孜孜于人的精神层面的树立。当人的原子化已经不可避免的时候,要如何树立起人的独立人格,使其不至于陷入无聊和堕落?新的思想生活如何可能?人又该如何自我发展?
面对这些问题,李英强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应试教育的既得利益者和牺牲者,他靠着考试走出乡村,得以继续通过自由思索拓展自己,但却同时在人生最美好的岁月里失去了感受有意义生活的想象力。在他看来,现有教育制度的改变,只能从公益角度先入手。“在大的应试教育制度不改变的情况下,市场只能利用其缝隙,创立各种补习班赚钱,这将进一步强化应试教育制度。”他试图重新证明,教育不仅不是无用的,而且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
立人图书馆的日常工作,看起来琐碎、微不足道,甚至在取向上还有些文艺腔的“小清新”。每一个图书馆专职义工的大部分时间,不过是在将来自全国各地的捐赠书籍上架。此外,他们要做的是带着孩子们开读书会、给他们放电影 、邀请大城市的学者来和学生交流、跨校组织作文比赛、在寒暑假组织冬令营和夏令营等。然而你若细细观察,便会发现,立人乡村图书馆与其他送书下乡的活动相比,最不同之处便是在每个环节都有“人”的存在。
李英强与他热心于教育的同道们一起,建立了一份“立人基础书目”。给小学生阅读的多是童话与科普,给中学生阅读的则包罗万象,既有《万物简史》,也有《社会契约论》,经典文学作品更是谱系完整。最初立人的工作对象仅限于中学生,随着这一两年工作的展开,他们感觉人的阅读习惯应该从小学时培养:“人在小的时候应该有想象力,应该认为世界是天真而善良的。到了初中,人开始和现实碰撞,这个时候他需要开始通过读书来缓解现实与个人生命的疏离感。但在此前,他的思想世界不能是一片荒芜和贫瘠。”
在图书馆的捐书须知里,立人即嘱咐:你所贡献的,应是乡村青少年真正需要的。“没有太大阅读价值的(尤其是旧的教材和教辅之类),或者仅仅适合成人看,而对青少年可能产生误导的图书或杂志过刊我们不需要,您捐来了我们也只能当作废纸处理,敬请谅解。一般情况下,本馆只接受大陆公开出版物,自印/内部交流读物等欲捐赠请事先联系,以免浪费您的劳动。”
李英强和他的同道们都清晰地明白,立人图书馆要做的,是建立一套与乡村朽坏的公共生活和应试教育贫瘠的灌输相区别的精神生活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团队中的“人”——专职义工。他们要引导孩子们读书观影,组织他们进行丰富的课余活动。一个地方仅仅有书是不够的,若要让它成为一个公共空间、学习空间和精神家园,其中必是发生了精神和精神的碰撞。“史铁生为什么怀念地坛?因为他曾在这里与他人、与自我,甚至与已逝的人对话。人真正生活过的地方,会让他日后去了其他地方,依然觉得这是一个精神家园。”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立人将自身定位为一个开放的本地化平台。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常设活动之一,即是邀请知名学者,前往图书馆与孩子们交流。北京大学的张健教授感慨,乡村的孩子们对时政、对制度的关注超出他的想象,因为这些问题与他们的真实生活切实相关。立人图书馆给了他们一个讨论这些问题的空间,也许这种讨论是粗浅的和抒发性的,但却是培养独立思考的一个重要途径。

我们时代的理想主义者

2005年,一部名为《高三》的纪录片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这部纪录片描绘了一个典型的县城中学:有望越过龙门的学生们终日苦读。善良而严厉的班主任对他们说,你们一定要离开这个地方,我们这里没有资源,铁路也不通,你们要通过读书远远地走出去,再也不要回来。
以空泛的励志作为动力,抛弃自己生长过的土地,追逐更好的生活。这是过去数十年间,乡村青少年生活的一种常态。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陈丹就是如此。来自湖北县城的她曾经偷偷地在高中的课堂上阅读哲学入门读物,在课业的间隙满足自己思索人性的小癖好。但最终不断鞭策她的,不是对知识的兴趣,而是她的班主任对她说的一句话:“如果你不能在大城市找到工作,那么你要回到这个小地方来,像是进政府或是进重点中学这种相对来说好一些的工作,对毫无背景的你来说都无可能。”
如今她决意拿到高级翻译的专业证书,这能够让她在上海也过上体面的生活。但在课余时间,她数次到乡村支教,甚至在听说立人乡村图书馆后,愿意自费前往。动力来自于她高中时课外阅读的好时光,她试图证明,阅读能够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值得过。“一方面我肯定会永远的离开那个镇,但另一方面我却总在想,当年的我是否有可能过得不那么辛苦。”
少年丁书奇则洒脱得多。他生活在陈忠实写作《白鹿原》的乡村,父母都是农民。他的中学时代,就是在不断阅读文学作品中度过的。与同龄人相比,他显得世故又敏感。他参加高考,只是因为“在村里成绩一向不错,总得考上一个大学,让父母对邻里有个交代。”大学二年级时他便从西北工业大学退学了。他对父母说,自己会做一些生意来养活自己,不需要那一纸大学文凭。然后他便开始打些零工,四处流浪,想要趁着年轻游历整个中国。
他在游历中思索那些困扰他的问题。文学青年出身的他说,他一路阅读那些哲学大师的著作,并未觉得敬仰,常常只是觉得找到了思索相似问题的知己。一次他在火车上,与邻座聊起应该怎样做一个公民的话题,对方告诉他,有一个叫做立人图书馆的地方,似乎在做相关的工作。他当即改变行程,前往离他最近的立人图书馆。后来他发现,这是一个教育机构,而非他想象中的、有明确政治诉求的团体。他留了下来,成为一名专职义工。他在旅途中锻炼出的灵活有益于图书馆的日常工作,比如他非常懂得如何与学校领导沟通。他曾联络本地媒体对图书馆所在学校的校长进行专访,借校长之口,宣传图书馆的教育理念。而在与学校老师的聊天中,他感觉到这些教师也已经对应试教育极端无奈,只是没有能力做出改变。因此他说服文科教师们与图书馆合作,为学生们争取到更多进行自由阅读的时间。
立人团队中的另外一位传奇人物阿飞,也是高等教育的叛逃者。他看起来温和、踏实、平易近人,完全没有任何叛逆者的影子。来自福建农村的他,自小在读书上一路绿灯,是家里人最期待的孩子。自厦门大学数学系以优秀毕业生身份毕业后,他被保送到了清华大学数学系继续深造。但他很快离开了,因为他不能在数学研究中发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想做的事情是成为一个教育者,完成大学学业后,他觉得已经可以开始着手实践了。
立人同事评价阿飞说:“他的观察里是有‘人’在的。”能够细致地体会到学生在学习和情感上的所需,并试图以理解的态度将这些因素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阿飞身上具有的这种教育者的天赋,正与“立人”的气质相合。这个熟读《平凡的世界》的男生已经走出农村,但又梦想着以另外一种方式回去。他坚信那个田园牧歌的乡村,终有一天会随着人们不堪忍受大都市而重新作为一种健康、文明和更注重内在精神性的生活方式回归。他要做一个重建乡村生活方式的先行者,正因如此,他在大巴山逼仄的学生宿舍内,依然拥有一份精神上的自得。
城市孩子小树,他原本像所有“政法系”的学生一样,对现行法制系统愤怒过也无可奈何过。某天他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突然觉得,如何可能靠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来实现一种正义的生活?若要改变现状,其根基,还是在人的教育。其实就在从牛津拿到硕士学位归国的前几天,他还在做律师还是做教育间摇摆不定。最终促使他下决心的,是因为他曾经在立人度过的一年让他觉得,这种读书育人的生活似乎可以过一辈子。
立人的义工团队非常年轻,平均年龄不超过25岁。他们长期住在乡镇中学,拿着千元左右的微薄薪水。在外人看来,这确实是一个颇具牺牲精神的工作选择,尤其是其中不少人有着相当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名牌大学的学历。他们与乡村的孩子们朝夕相处,当聚在一处讨论工作时,往往集中在极具体的细节以及如何彰显专业性等问题上。这甚至让年长些的李英强觉得不太习惯,怎么这些孩子不把时间更多花在讨论理念和愿景上?即使在私下的聚会上,也鲜少有立人义工将自己的选择与“改造社会”这样的大词联系起来,他们更多只是在一起谈论书本和乡村学生的生活。或许这正是这个时代的理想主义者的特征,在“非如此不可”的使命感之外,你感觉得到,他们对什么才是好的生活有自己的理解。
最近困扰义工们的是,作为一个教育者,你应该怎样应对那些信任你的学生,在私人问题上对你的求助?比如最迫切的一个问题,继续升学还是外出打工?他们的答案是,不要干涉他们的选择,只消教会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该如何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乡村新人

立人乡村图书馆正在进一步向专业教育机构的道路上转型。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要设计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对于习惯了公益=帮扶的人来说,这样的表述听起来让人不太习惯。立人乡村图书馆设立了“立人奖学金”,其内涵不在给予而在支持。李英强解释说,这有点像是公益创投,奖励乡村学生的自主调查项目,比如对乡村饮水质量进行检测。这是立人自主教育的一环,它希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开放学习的能力。奖学金将告诉那些孩子,我们欣赏你的行动。立人乡村图书馆会有一个广泛的社会参与的前提,在环保、商业创新等领域,立人团队可以透过微博召集一个评审小组,将自身打造成一个为乡村链接各种社会资源的物理桥梁。
“晚上11点多还有一个学生在看书,我几次抬头看她,都能发现她嘴角的微笑,这应该是读书的最高境界吧。她走后我去藏书室理了一会儿书,在书架间游走和摆放每一本书时,忽然有种老地主查看庄稼长势的感觉……为什么我中学时没有立人啊。”立人的一位专职义工在自己的博客上写道。
那些热爱阅读并由此获益的青年学生,或许是对立人事业的最大鼓励。李英强常常提起一个叫小伟的高中生,评价他“通过经典的阅读,已获得了非常好的视野和一个基本的大格局。”这个孩子借过《古拉格群岛》三册,也看完了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在一次冬令营的辩论赛上,立人准备了三个论题:一是政府是否应该控制房价;二是互联网管制是否正当;三是国学复兴是否应该倡导。在这三个论题下,小伟都谈出了一些非常好的东西,比如自由、比如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比如经济学的基本常识,令他的对手——北京某名牌大学的本科生相形见绌。
在一次聊天中,小伟对李英强说,其实你的教育方式有一点问题,你的感染力太强,常常直接把结论告诉我们,其实我们并不能完全理解。而这些结论又往往与我们的生活是相悖的,这会为很多学生带来痛苦,这种痛苦反弹回去,学生们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李英强为这种反思能力,颇受了一些震动。
另一位少年小海,曾在初三时上过李英强在周末时为初中生读者开设的《中学经济学》选修课。这门课程的计划是一周一次,每次4个小时,每次讲一个核心的经济学概念,如选择、交易、竞争、成本、价格……小海听过课后,开始借图书馆的经济学书籍去看,周其仁、茅于轼、薛兆丰等人的书,他都越读越起劲。
在中考之前大约一个多月,小海突然托人带来一封信,说他去了某座山上自学去了。据他后来说,那座山挺高,爬山得两三个小时,他住在山顶的一座庙里,每天自己看书。在山上住了几天之后,小海托他弟弟带来许多兰花,都是他在山上挖的。李英强说,那是他平生仅见的最好的野生兰花。
李英强再见到小海,他已经是高二的学生了。他与几位在立人乡村图书馆冬令营上结识的同学,一同办了一份报纸。为了排版,他自己花200元买了一台很旧的二手笔记本电脑,又在网吧一点一点学会了Word。“这报纸每期印两三百份,在五六所高中同时发行,每份1元。其内容的水准,超过了我见过的所有大学生校刊。”
“一个好的图书馆胜过一所大学”,对于在都市化进程中陷入弱势的乡村青少年来说,自我学习的途径,是他们改变自身命运的可能途径。然而故事的结局不一定都是美好的。有一位经常来图书馆读书的中学生小北,因不喜欢学校的氛围,高中没有读完,便外出打工了。他有时会给立人图书馆的专职义工写邮件,邮件的内容一开始描述了自己初到城市的惊喜与抱负,一个充满了娱乐刺激的环境,自然给他带来了许多新鲜感。但很快,他发现自己很难和周围的工友交流。如果下班后不看电视,不外出逛街,打工者的精神生活实在乏善可陈。他希望能够像在图书馆一样重新开始阅读,但浮躁的环境又让他难以静下心来。他很快选择了辞职,在给立人的信里,他表达了一种困窘的情绪。他试图理解自己的处境,但又找不到两全的出路。

结语

2011年夏天,立人在第一分馆筹办了名为“立人大学”的暑期学校。这是立人乡村图书馆拓宽教育产品的新尝试——将全国各地的高中生和大学低年级学生集中到乡村来,他们在一起读书学习、了解乡村、自由结社,与国内著名学者讨论公共问题。
对于年轻人来讲,他们以求知的名义聚在一处,自然而然就能创造出一种浪漫主义的、充满乌托邦气息的生活。是否求得真知也许并不重要,但这种充满希望的集体生活的记忆对一个年轻人来说,往往成为他们日后对抗市侩生活的精神力量。正是因此,立人大学的篝火晚会,已成为立人乡村教育史上的华彩一笔。
实际上,立人图书馆始终与外界存在着某种紧张关系。对于学校来说,他们是一个与高强度的应试教育训练争夺时间的不务正业者;立人图书馆强调,他们与校方的关系是合作而开放的,立人并非依附于学校。这种并不牢固的关系,往往需要开明的校长和一个在地的熟人网络方能维持。
立人更要面对来自外界不同声音的质疑。如果在十年前,也许立人还能在各种话语的缝隙中获得生存机会。但随着冲突时代的到来,已经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幸免于被诘难,独立的公益人也是一样。任何一种与众不同的存在都需要接受考验。立人乡村图书馆一直在尽可能地将财务和对外活动都保持完全的透明,但依然有人会问——你们为什么不把钱分给儿童,而要自己拿工资?抑或在立人团队的内部,随着事业的扩大,原本以理想主义共识聚集在一起的早期团队,也因具体的理念分歧出现分化、争执乃至于决裂。
李英强说,立人将会比这些质疑活得久。“立人”所代表的对精神生活和自我成长的追求,是与人的本质意义直接相关的永恒命题。当下社会的自我重建,不是运动式的、疾风骤雨式的,而是在与现实的砥砺中缓慢生发的。“去你的家乡建一所图书馆”,许多捐赠者其实是被立人的这句口号打动的。故乡与书籍,这两个词带来的意象,是每一个人的精神开始生长的地方。
2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37:59 | 只看该作者
2010年11月20日,“公民社会建设与发展人才培养”沙龙在北京举办,“立人乡村图书馆”被引为当下中国公民社会建设的优秀践行者
立人乡村图书馆:一群行动的知识分子
记者 陈祥
  立人图书馆志愿者在给学生上阅读课,来自初中三组的小女孩,她的眼神清澈如清泉,甜美的脸庞和她陶醉的神情让我们每一个看到的人感动
  立人图书馆2010年的年度专职义工培训在成都举行,临结束前的那天晚上,学者査常平请立人的义工们喝茶。图片拍摄时间为2010年8月17日,地点是成都府南河畔。图中左四是李英强,左七是査常平
  立人图书馆每年都会到一些高校做宣讲活动。图为2010年10月26日李英强在上海的华东理工大学做演讲
  一位来自匈牙利的立人图书馆志愿者在用ppt给学生们做自我介绍,说她的爱好和梦想,她说她的梦想是当一名科学家,甚至是拿诺贝尔奖。你看孩子们多么认真,尤其是他们背后那个大大的“梦”字,我们放佛看到了他们在心中深藏的梦的渴望。
  立人乡村图书馆(China Rural Library)是一个民间教育公益组织,成立于2007年9月,总部位于北京。立人图书馆的工作方式是:在中国选择一些县级地区,在当地各界朋友的主动努力和配合下,逐步建立覆盖全县的公益图书馆网络,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系列教育、文化活动,从而实现拓宽本地文化视野,更新本地精神生活的长期追求。
  
  ● 宗旨:以图书为载体,以教育为内容,立足乡村,连接城市,推广国民阅读,促进乡村教育革新。
  ● 目标:改良乡村地区的文化土壤,为今天出生在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的乡村青少年成长为具有现代理念和世界眼光的新一代公民打开一扇思想和知识的窗户。
  ● 愿景:立人乡村图书馆各分馆均致力于成为一个好的乡村图书馆,成为当地的学习中心和教育基地,文化中心和精神家园,交流中心和公共平台。
  
  到目前为止,已经在湖北、河南、四川、云南、河北、江西、山西、重庆开办了9个分馆,办理借书证3000多个。
  引子

  有一种呼应叫理想
  曾经有一个人,出身于书香世家,在一个新旧更替、西风东渐的时代里,他留学耶鲁大学。彼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无数的青年在欧洲的泥泞战壕中,忍受漫长无际的炮火和机枪扫射,生命随时会终结。
  他参加了北美青年会,去为法军雇佣的十万华人劳工队伍服务,他在那时开始教人识字,并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教学效果。1920年,他回到中国,将一生都交付给了乡村平民教育事业,这教育不仅仅包括消除文盲的识字运动,也包括了培养“新民”的至高理想。
  他的名字叫做晏阳初,身体力行进行平民教育,其精神,如落地的麦子不死,催生出了一批怀着教育理想的年轻人,继承他未尽的理想。
  古清生,京城作家,尤善于品谈吃喝,他的美食文章为人称道。在2007年12月23日的天涯论坛——闲闲书话版面上,他写有一个帖子《红番茄和李英强》。
  红番茄是一家北京的湖北水乡菜馆,古清生对其做的长江洄鱼赞不绝口;李英强,是古远清的朋友,此次聚餐即是给他送行。
  生于1979年的李英强,湖北蕲春县青石镇人,2006年取得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群年轻人参与了《新青年·权衡》杂志,之后出走成立北京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2007年9月,他和余世存、薛野、张守礼、张大军、杨民道等一干志同道合者启动立人乡村图书馆项目。去乡村建一所图书馆,像一个纯洁的梦。
  古清生在文章里写道:“我忽然有一些淡淡的感伤,我从南方来北京,为了文学南北奔波,李英强在北京扎下了根,成了家,却又要回到乡下去,他老家与我在黄石的家只有一江之隔。他去那里要从零开始,像晏阳初那样,开始一种乡村教育,那是一个毕生才可以做得好的事情。”
  梦想
  人与好书的相遇
  在许多城市孩子的记忆中,从小学到大学,校园生活里经常遇到校方组织发动的捐书运动。这种运动式的慈善,来也冲冲去也冲冲,高昂的姿态和简单的激情,无从打造精致的全过程。
  同学们交上来的书,多是可以丢弃了的旧课本、教学辅导类书籍,或者承载了幼儿时代记忆的压箱底书物,还有《故事大王》、《故事会》、《读者》一类的过刊,如果是大学生,则有相当数量市面上触目可及的畅销书籍,或者已经过时了的昔日畅销书,甚至不乏在路边买来的盗版书。所有书的质量,谈不上参差不齐,几乎是惨不忍睹。
  立人图书馆的目标,并不希望有好事者送来如山挤压的书本。相反,他们网站上专门张贴图书捐赠信息,善意提醒捐书者:
  没有太大阅读价值的(尤其是旧的教材和教辅之类),或者仅仅适合成人看,而对青少年可能产生误导的图书或杂志过刊我们不需要,您捐来了我们也只能当作废纸处理,敬请谅解。一般情况下,本馆只接受大陆公开出版物,自印/内部交流读物等欲捐赠请事先联系,以免浪费您的劳动。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称得上“挑剔”的图书馆,他们有选择地接收,挑三拣四的的眼光正是他们的专业性所现。且看他们是如何挑剔的,书目结构被分为三大块,小学生、中学生、中小学教师。如中学生,其门下分类有经典类、常识类、传记和书信、文学类、历史类、艺术类、宗教与哲学类、经济类、在场的思想者、能力与励志、科普类、科幻类。卷帙浩繁的书目在网站上有公布,记者随便取样,点击中学生历史类书籍,看到了费正清、唐德刚、史景迁、张灏、袁伟时、沈志华、周策纵、茅海建、汤因比、葛剑雄等人的作品。
  给中学生安排这样的书,让记者感到十分惊讶,同时是欣慰。这群学生有福了,照此书单,一个本科历史系学生都未必能看尽,而此时此刻却已经有人提前将书单呈现在了中学生面前。
  立人图书馆当然不要求学生能按图索骥去读完所有的书,但这些书里面,任何一本都能让一人受益颇多,甚至从此书走上启蒙路程。这份书单,也是得到了众多热心者的帮助,而且在不断地修补。
  除了李英强和他的团队之外,还有许多人提供了书单帮助,李英强为此将名单公布在网上以示感激。记者看到这一长串名字,发现许多人即是中学语文教师,如蔡朝阳、郭初阳、苏祖祥、梁卫星,群策群力,以飨学生。
  守望
  让好书汇聚成一个真正的图书馆
  为什么是这些书,而不是其他书。记者采访了现在绍兴市稽山中学教书的蔡朝阳老师,他说:“这跟教育的本义有关,因为教育肯定不是考试而已,教育其实是一个比较玄妙的词语,更多的跟人的心灵、精神、气质、灵魂等有关,所以需要提供一些具有超越精神的书籍,不能光是技术性的一些东西。这是很重要的,即是说,我们提供给孩子的书,应该使他们能印证他们自己的梦想。他们的发自生命本身的梦想,可以在阅读里面得到肯定,而不是被打击。还有就是跟一个公民教育相关的内容,比如通过阅读寻找真实,比如如何运用理性,如何尽可能通过一些技术层面的操作,来维护理想的纯洁性。”
  在北京大学内的一处地下室,空间逼仄,这里却是小有名气的野草书店,堆积着四折到六折的书。李英强从这里精挑细选,选了一包又一包的书,老板听到是用于公益事业,便给他一律四折,李英强就这样每次几百册地收购,此外还从一家叫做豆瓣书店的北京小书店里采购,然后走物流运输到乡村图书馆。
  尽管数量众多,但基本上没有重复的书,除非是他心目中自认为不错的书。“比如像《民主的细节》,我们会买两三本,余世存的《常言道》当时买了五本,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买了两套。”李英强解释何时会买多本。一种是经典的童话书,如《小王子》、《夏洛的网》;另一种属于在当下中国比较具有常识性和普及意义的书。
  “我们挑一些适合青少年读的书。太难的排除在外,比如法哲学、符号哲学、语言学理这些深奥的书。”李英强反复强调,“我们选入门的、基础性的、常识性的书。”
  就在这样的购书指南下,乡村图书馆在一天天茁壮成长,同时,图书馆也在运行中随时补漏更新。“三五千册书到位后成立一个图书馆,根据使用情况会发现图书的结构性缺失,比如自然科学的书比较贫瘠,就去专门买来补上。还有一种方式是,通过每个分馆的读者留言簿来了解读者需求,这些缺书登记同样出现在我们的网页上,朋友们可以针对性地捐书,我们则随处留心购买。”
  李英强告诉记者,同时他对自己团队的选书能力颇具自信,“我们选书水准还是不错的,有些学界的朋友来我们图书馆,觉得自己在这里住上十天半个月,好好看看书都是可以的。因为有很多书确实是很好的,不仅适合高中时读,也适合大学时读。”
  现实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图书馆的硬件设施都满足之后,便面临如何吸引学子们这一问题。
  立人的图书馆都是免费开放的,没有向校内校外的任何人设置门槛。所有书都编了书目,有条形码,借书用电脑扫描登记,分馆的所有书目都公布在网络上。这一切程序,都和城市里的图书馆没有两样。
  在图书馆日常运转井井有序的背后,李英强并不满足于此,他还在尝试着立人教育产品的推广。为成立更多分馆而多年在四处漂泊的他,决意从明年开始将让自己固守在第一分馆——
  年年底跟青石中学合作建立。
  出于为学生的考虑,所有分馆都是全天开放的,从早上8点到晚上9点,中饭和午休时间并不休息,同时没有任何一本闭架不开放的书。每周强制规定休息一天,但具体是周几则要视各地不同情况。假如以寄宿为主的学校,周六的校园内人影寂寥,便将周六安排为休息日。
  “每个分馆大概有一到三台电脑,不多。我们希望每个分馆有两个工作人员,目前除了一分馆之外,其他成立较早的分馆都达到了2或3人。但一分馆情况特殊,有一位校方的图书馆工作人员留用,他是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李英强同时谈及了人选的困难,“工作人员是领工资的专职义工,他们首先是志愿者,假如是雇佣关系,说实话我们付不起工资。”
  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所长郭玉闪在采访中也向本报记者谈到了立人图书馆的工作定位在用人上的困难。“图书馆管理员是非常重要的,要做各种各样的引导。对社会,对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各方面有一个比较健全的公民意识,只有这样的图书馆管理员才能做好一个好的引导。管理员本身要求有很高素质,当时预料中是很大一个难题,迄今也是一个很大难题。长期做好事,靠奉献精神很难维系。作为图书馆管理员,长期将此作为终身事业来做,比较难。”
  尽管困难重重,从资金到合适人选都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但这批有志者还是惨淡经营起了自己的理想。
  “我们一开始就强调,立人图书馆不是援助,是来合作的。要求管理上是独立的,做活动是独立的,不是在学校的框架下服从,而是在学校框架下合作,学校实现学校的目的,我们实现我们的目的。”李英强慎重地说,“这些学校,总体上是比较贫穷的,但在地方上,可能它这所中学要比其他的同类中学要好,是地方上比较好的中学。我们不选比较烂的,人很少的学校,我们选择人比较多的学校,一般有两千人以上。”
  碰撞
  给孩子们多一个选择机会
  李英强酝酿中的教育产品,包括了读书会、夏令营、放映电影、访问学者计划等。
  “读书会是利用课余和放假时间,一周一次,每次的时间1到3个小时不等。以第一分馆为例,来的人多则30来人,少则七八人,但是做一段时间往往沉淀下一部分比较熟悉的人。”与面向全校所有学生开放的读书会配套进行的,还有校方课程表内的读书课。
  夏令营的活动很丰富,网站上有照片为证,在青山绿水的拥抱中,学生和志愿者们都是精神饱满、欢颜雀跃。夏令营的节目表也都公布在网站上,小学生们在互动性的游戏中尽情娱乐,高中生则会进行一些辩论赛和话剧排演、知识比赛。
  但李英强说他们不搞“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之类在众多学校里横行的辩论话题,这些陈腐僵硬的话题和思维模式,在他眼中是不值一辩。他们的选题有,政府是否应该控制房价,政府是否该管制互联网,等等。“我们选择每个人都比较关心的话题,比较真实的话题,不凌空蹈虚,而是与脚踩的大地血肉相连。”李英强说。
  无可避免,立人图书馆在日常琐碎的生活中会与学校老师、家长产生矛盾。在一个学而优则仕的传统阴翳下,虽然素质教育,人的全面发展口号声势喧天喊了多年,但是考入重点中学,考入大学乃至重点、名牌大学依然是绝大多数中国家长的期待,也是对孩子学业的一个终极期待。
  尤其是对生活在农村的人们而言,祖祖辈辈生活在贫穷、闭塞中,读大学成为了跳龙门的唯一途径。尽管山外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日益板结化,依靠读书在社会阶层之间的上升渠道堵塞难行。但家长和老师固执地认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于是看与教材无关的书被认为是大逆不道,因为这些被归入闲书的行列。
  李英强说,确实有教师在课堂上发现有学生在看图书馆的书,于是收缴了。“我们不反对老师维持他的课堂纪律,但是请不要撕书,收缴以后还给图书馆。因为我们在最初已和校方有总体性的沟通,所以这样矛盾不是很大。”
  遇到这样的情况,一般是随机应变,在动态中解决。李英强接着说:“同一学校的老师,有严格的,也有宽容的,我们尽可能去给学生提供机会。如果你的老师鼓励你看书,或者对看书比较宽容,那么你正好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老师抓得紧,你自己做选择,如果还要看课外书就要承受老师打击的后果。我们要做的是,给学生多一个选择机会。”
  支持
    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理想运动
  立人乡村图书馆的运行,与社会各界的支持密不可分,在捐款者中,除了不少素不相识的热心人之外,有很多是李英强的朋友,或者说是北京圈子里的知己。旧雨新知,以共同的理想主义情怀,小心翼翼呵护着这株幼苗。
  一切财务收支情况,在网站上都清楚公布着,每一笔记录在案,从上千元的每笔购书费用,到10元打车费、5元透明胶带切割器、5毛钱的记号笔。记者发现,仅2009年11月6日,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2009年公民转型论坛20期的每位主讲人都捐了1000元,合计20000元。在这份名单中,有著名律师浦志强,学者张大军,北大法学教授张千帆,执着于搜集整理民间思想史的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丁东,著名媒体人如凌沧洲、安替、杨继绳,财经作家苏小和,日本研究者刘柠,新闻传播学学者展江,艾滋病问题参与者程向阳等人,这些名字很熟悉,他们都是当前社会中最优秀的公共知识分子。
  最近的一笔捐款,是北京学者秋风捐助的3600元,秋风已经是多次捐款捐书。秋风本名姚中秋,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研究员,他的研究、翻译工作多集中在哈耶克和奥地利经济学派上,时常可以在国内各家媒体上见到他的思考踪影。
  秋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直接赞誉李英强等人的人格足以用伟大来形容。“以踏实的心态去做有深远意义的事情。”在秋风看来,这个社会多的是理想琐碎或过于好高骛远者,而李英强的计划实施,则意味着他们立足于基层社会、乡村社会,通过图书馆的形式为文化的承建提供载体。
  “总的来讲,现在的农村基于生存线上挣扎的贫穷,已经不是很严重,但是文化的匮乏非常严重。而社会也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没有人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甚至没有人想去解决它,因为人们不认为这是一个问题。”
  秋风从文化和文明重建的意义上,肯定了乡村图书馆存在的深远意义,同时也向记者提出了他认为可以改进的建议,“目前为止主要是跟中学生打交道,其实未来的重点将转移到如何和乡村基层社会更加贴近。这需要和地方精英们联合起来做事,我们能够说服他们,让他们积极参与。在基层社会构造出精英文化的一种社会组织,或者说通过文化链接起来的组织,此时即便没有志愿者们的存在,当地精英们也会纷纷模仿这个模式,使得乡村图书馆遍地生花。一个人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但足以提供一种行事模式。”
  刘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直言,他安放自己的信任,最直接的原因是有李英强、张大军、张守礼等几个朋友在参与,“这些哥们都是我非常信任的朋友。”刘柠直截了当宣称。有一群人,在中国商业社会转型过程中,用几年时间到边远农村去建设一个一个的图书馆,在刘柠眼中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运动,让他感动、起敬。同时刘柠认为农业、教育、自由出版是社会转型过程中最重要的领域,但从可操作性上讲,教育是最现实、参与门槛最低的。
  “像李英强等人,比我年轻,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在民间社会扎根,一点点做,作为知识分子深入民间的一种方式。我个人非常敬佩,也觉得非常有意义。他们的行动是一粒一粒沙子,但到了民间社会后会成为一种凝聚的力量,未来社会,他们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会越来越重要,他们的意义将凸显出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38:32 | 只看该作者
2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39:17 | 只看该作者
3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41:04 | 只看该作者
草根NGO发展乡村教育的现状


——以立人乡村图书馆为例探讨


上海政法学院法律系知识产权专业0841班  王恢复  201701


背景:2010年暑假,上海政法学院八名大学生组织了一支“权众社会实践队”,来到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固城乡的立人乡村图书馆第二分馆张国栋图书馆,在张国栋图书馆进行了为期八天的实地考察活动,开展了夏令营活动,深入考察探究立人乡村图书馆的运转模式,采访了解立人乡村图书馆对当地中小学生的教育影响作用,以此探讨像立人乡村图书馆这样的草根NGO对乡村教育的促进作用,并对立人乡村图书馆运行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摘要:立人乡村图书馆作为一个由一群理想而又具有实用主义精神的年轻学者发起成立的民间教育公益组织,没有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没有取得法人资格,不以营利为目的,不依赖于政府,不靠权力驱动,仅凭借志愿的原动力为乡村募捐图书和经费,建设图书馆,为乡村中小学生开展精神教育,推动促进全民阅读。


关键词:立人乡村图书馆 草根NGO 乡村教育 发展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的应试的学校;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药能治病,书能医愚。阅读能使一个人心灵成长,全民阅读更是能使一个民族进步。我国目前的乡村问题,最根本的应该是乡村教育的问题。面对乡村教育资源的匮乏,如何广泛的开展乡村阅读,使乡村的中小学生成长为一个精神独立的人,是立人乡村图书馆所追寻的。由李英强等学者发起成立的草根NGO组织——立人乡村图书馆为乡村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模式,为如何开展真正的乡村教育提供了有效的经验。


一、乌托邦式的草根NGO——立人乡村图书馆


NGO,是英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一词的缩写,是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 的非政府组织。不是政府,不靠权力驱动;也不是经济体,尤其不靠经济利益驱动。她的原动力是志愿精神。“草根”一词直译于英文“grass roots”,意思是处在地方和基层,远离政府和决策者的民众。“草根NGO”是指那些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因各种原因没有能够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从而没有获得法人资格的民间力量自发组建的组织。


而立人乡村图书馆正是这样一个典型的草根NGO组织,由一群理想而又具有实用主义精神的年轻学者发起成立的民间教育公益组织,没有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没有取得法人资格,不以营利为目的,不依赖于政府,不靠权力驱动,仅凭借志愿的原动力为乡村募捐图书和经费,建设图书馆,为乡村中小学生开展精神教育,推动促进全民阅读。


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发起人李英强老师在北大演讲时提到:什么是“立人”?“立人”一词出自论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定位是“恢复人的尊严,发扬人的价值,帮助人成为健康、正常的人”,图书馆最重要的不是传播知识,而是帮助人建立怎样成为一个“人”的意识。


立人乡村图书馆目前在湖北、河南等地共建设分馆九所,每一个分馆有专职义工负责图书馆的日常运行管理工作,并组织各类教育活动。目前,立人乡村图书馆的活动主要有“核心书目”、“立人读书会”、“冬令营/夏令营”、“访问学者”、“立人选修课”等,为落后的乡村教育增添了活力。


二、“到你的家乡去做一个乡村图书馆”——立人乡村图书馆的运作


立人乡村图书馆在成立之初提出了三条口号,其中有一条是“到你的家乡去做一个乡村图书馆”。这句口号是说立人乡村图书馆在乡村选址建设分馆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立志于促进乡村教育的当地人参与建设本地立人乡村图书馆。如果没有人愿意去家乡做,立人就不会贸然开展,因为立人希望图书馆能够长期存。


这样的一句口号,也反映出了立人乡村图书馆的长远计划,立人乡村图书馆并不是几个年轻学者一时心血来潮而发起的公益活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有着严格制度,有一套较为完善的运行管理方式,准备长期发展进行的一项公益事业。


立人乡村图书馆的总部设在北京,总部设理事会,负责乡村图书馆计划的战略制定和咨询。有执行理事五名,负责乡村图书馆的各项计划和战略的执行。在各分馆都成立一个由本地主要捐资者和乡村教师代表、乡绅代表组成的理事会,让他们充分参与图书馆的建设,激活本地资源用于图书馆的长期发展。立人乡村图书馆总部负责宏观上的资源调配和管理工作,每一个分馆独立运作,有专职义工负责分馆的图书管理、财物报表等相关事宜。


立人乡村图书馆分馆大多选址在乡村的中小学校附近,甚至是在学校里,但立人乡村图书馆坚持独立管理,并不依附于任何政府、企业、机构。这使得其公益理念得以贯彻实施,不至于在运行中发生偏颇。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社会公益组织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许多NGO组织开始将主阵地转移到网络平台,通过互联网宣传组织的公益理念,号召网民进行捐赠。立人乡村图书馆也同样凭借网络平台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网络系统。立人乡村图书馆通过网络将捐助人捐助的图书、资金公布在网络之上,将自身的财物开支也公布于众,接受网民的监督,使捐赠的透明度大大增加,很好的保护了自己的公信力。


立人乡村图书馆是一个纯粹的民间公益组织,既没有在工商注册,也没有在民政注册。因此立人乡村图书馆在地方提供的任何活动都免费,包括图书的借阅、讲座,这一方面更好的方便了乡村中小学生的阅读,可同时也为立人乡村图书馆带来了资金上的压力。


三、在路上,我们携手共进——对立人乡村图书馆运行的几点建议。


在实地考察立人乡村图书馆第二分馆张国栋图书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图书馆给当地中小学生带来了大量阅读的机会,书籍中所承载的知识和思想,在孩子们年轻的生命中亮起一道开智慧的闪电,在孩子们年轻的探索中擎起一座灯塔,照亮方向,给孩子们以前行的慰藉和力量。 可同时也存在着诸如图书损毁率较高、当地农民持怀疑态度的种种问题。


(一)注册公益社团,取得法人资格


在考察过程中,始终有一个疑问困惑着我们。为什么这样一个优秀的公益组织没有去注册?


经过交流,我们得知,依照我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要成为正式登记的社会公益组织需要有一个较为严格的门槛。注册一个地方协会要至少3万元以上资金,有50个以上的个人会员或者是30个以上的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单位会员混合组成的,会员总数不得少于50个,以及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和固定住所的要求等等。最困难的是需要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由于草根NGO的特殊性,很难找到愿意为其承担监管责任的业务主管单位。而且,这类草根NGO为保持其行动理念不被限制或改变,本身也不愿意为自己寻找一个业务主管单位。就比如立人乡村图书馆就是出于这样一种担心,一直没能够正式注册为社会团体。


虽然很多地方政府对这种有社会积极作用的草根NGO采取“三不”政策,即“不承认、不甘于、不取缔”,但是这种游离于法律制度之外,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发展状态毕竟是不健康的,也阻碍着草根NGO的发展与壮大。比如立人乡村图书馆因为其不具备法人资格,无法很好的得到官方媒体的宣传,其活动影响力就很有局限性。而且在其募捐财物时,也有违法的嫌疑。


(二)加强宣传,主动推广公益项目


目前,许多草根NGO的宣传途径主要是通过自建网站、博客、论坛等网络平台宣传,虽然宣传范围也较为广泛,但毕竟是属于一种自我宣传行为,其可靠性和公信力还是不足以使大众信服。因此,作为一个需要公众支持的草根NGO就需要加强和主流媒体的合作,主动推广自己的公益理念、公益项目。尤其是在大学生和退休老年人这两个作为公益事业的主要参与群体中,扩大自身的宣传,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公益事业中去,并可以接受主流媒体的监督,增强自身运转的透明度,增强自身组织的公信力。


(三)增设科技实用型书籍专柜,全方位改革乡村文化氛围


立人乡村图书馆着眼于青少年教育的改良,并期望通过少年人来影响当地的成年人。通过我们在当地的考察发现,这一目标有所影响,但效果并不明显,许多孩子的父母很支持孩子多去图书馆看书,但自己本身却并不会到图书馆借阅书籍,因为并没有适合他们的图书。


考虑到乡村本身的情况,立人乡村图书馆可以在馆内设一个专柜,专门摆放适宜当地成年人看的养殖、创业类的实用型书籍,并且组织专场培训等,这样既可以帮助当地群众致富,也可以鼓励成年人多去图书馆,从而影响少年人,以达到人人都进图书馆的乡村阅读氛围。


当成年人被科技实用型书籍专柜吸引之后,乡村的闲散人员会减少,赌博流窜现象会减少,对整个乡村的精神文明氛围起到了一定的净化作用,从而为青少年打造一个更为良好的成长环境。而且从成年人影响极具塑造性的少年人,效果应该会更加良好。而且通过科技实用型书籍专柜的设立,可以促进当地农民经济水平的增长,能够得到更多的当地力量的支持和帮助,使整个公益事业更迅速良好的发展。


(四)加强自身制度建设,完善规范化运转


每一个草根NGO组织都会在发展中遇到瓶颈阶段,使得自身的公益事业停滞不前,甚至直接导致组织自身的解散。如何保证自身运转规范,避免瓶颈阶段出现,将是立人乡村图书馆要完善的另一个方面。


现阶段,立人乡村图书馆运转情况较为良好,整个制度体系也较为完善。但同样其潜在的弊端也会制约着其长远的发展。


通过考察立人乡村图书馆第二分馆张国栋图书馆,我们了解到张国栋图书馆共有专职义工两人,负责图书馆的图书管理、财务报表等各项工作,资源管理、财务报表由同一人负责也是立人乡村图书馆专职义工不足的一种无奈之举,但立人乡村图书馆要想长期发展,必须解决这一问题,将人力资源、图书资源、财务管理等分开专人管理。同时规范与专职义工签约,确保不会出现义工坚持不下去,直接走人,影响整个图书馆的运转。自身也要有一个长久、稳定的章程,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各项公益活动,增强组织运行中的法律意识,以防止出现违反法律的行为,制约公益事业的发展。


(五)加强NGO组织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公益事业发展


众多的草根NGO组织的建立,必然每一个组织都有自己的社会资源和自己擅长的领域。如何优化这些社会资源,使公益组织间互通有无,发挥出社会力量的最大能量,促进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又是一个摆在所有草根NGO组织面前的一道难题。


不过好在,由心平基金会发起召开的第一届乡村图书馆建设及阅读推广研讨会已经发现关注并正在解决这一问题,希望研讨会能够真正加强NGO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发展我国公益事业。


当然,立人乡村图书馆运行中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譬如说专职义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何降低图书馆图书损毁率,如何构建青年志愿者交流基地,如何培养一名优秀的有专业技能的、能够长期从事公益事业的义工,这些都是摆放在我国众多草根NGO面前的难题,也是立人乡村图书馆所面对的或即将要面对的难题。


立人乡村图书馆是一个才刚刚起步,发展了不足三年的草根NGO,有着我国大部分草根NGO所面对的难题,没有法人身份、缺少资金、缺少义工等等。只有公益组织自身不断完善,加上我国法治建设的进步,相信立人图书馆这样的草根NGO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张雷;我国网络草根NGO发展现状与管理论析;政治学研究;2009年4期


[2]鲍红;非营利组织研讨乡村阅读推广;中国民营书业;2010年5期


[3]http://www.njyjjy.net/oblog/u/1599/archives/2010/552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6 22:27 , Processed in 0.22668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