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083|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宜昌市委副书记-李亚隆-以拆迁现实题材参加国际影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0 19:2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宜昌市委副书记-李亚隆-以拆迁现实题材参加国际影展
2011年01月08日





《现实阿凡达》之门窗围城

转播到腾讯微博


《现实阿凡达》之暴力拆迁


《现实阿凡达》之钢铁森林
市委副书记的拆迁“阿凡达”
宜昌市委副书记李亚隆以拆迁现实题材参加国际影展
残垣断壁的拆迁工地,锈迹斑斑的钢筋上端坐着电影《阿凡达》男女主角两个人偶。这不是电影续集场景,这是2010年连州国际摄影展上的一幅作品。摄影师以《阿凡达》人偶为道具,关注中国当下最大的热点之一——拆迁。更有意味的是,这位摄影师的正式身份是湖北宜昌市委副书记。
李亚隆今年55岁,宜昌市委副书记,分管“三农”,党务、外事等工作。此前,他曾任孝感市委副书记。2007年,凭借《夫妻戏班》,李亚隆摘得当年的“金镜头”金奖,同时也拿到了中国新闻摄影比赛(华赛)文化艺术类单幅金奖。
“李亚隆非常聪明地看出了《阿凡达》和中国现实社会的关联性,于是他借用了影片中的形象来延伸这种关联的意义。他将《阿凡达》挪用到中国无处不在的拆迁现场中。《现实阿凡达》既是一部以‘挪用’为手段的影像艺术作品,也可以说是一个以影像作为阐释语言的电影观后感。”
——摄影理论家鲍昆
人物
李亚隆,今年55岁,宜昌市委副书记,分管“三农”,稳定,党务、外事工作。此前,他曾任孝感市委副书记。4岁学画,工作之后,兴趣逐渐转向摄影。2007年,凭借《夫妻戏班》,李亚隆摘得当年的“金镜头”金奖,同时也拿到了中国新闻摄影比赛(华赛)文化艺术类单幅金奖。
他的身份
一边跑工地,一边奔市委大院
2010年初,宜昌某处工地。这天黄昏,一名50多岁的男子下班经过此处。
那名男子,在这里伫立了一会,似乎有所触动。不久,在湿漉漉的钢筋前整理的民工们发现男子又回到了这里。与之前不同的是,他多了两件“武器”,一个照相机和一对男女怪物塑料人偶。男人快速地把那对尖耳朵、长尾巴的塑料人偶摆放到钢筋上坐着;它们的背后是推土机、林立的高楼。其中,一栋高楼上竖立着“CBD”几个硕大的字母,不远处则是沃尔玛的巨幅海报。在庞大而坚硬的现代化城市背景之下,这对情侣坐在杂乱的钢筋上,两两相望,像纸人一样,弱小、无助。
男人迅速地拍摄下这个场景,然后又飞速走开。
数月来,他独自一人经过这里,在各种拆迁工地奔忙;每天清晨,他又去向市委大楼,并在那里做出关于这座城市的种种决策。
2010年12月初,他的这组作品出现在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现场。作品名为“现实版阿凡达”,作者署名为李亚隆。即使在连州,这个摄影师、摄影爱好者和记者云集的地方,也只有少数人知道李亚隆的双重身份。他是一名专业摄影师,还是宜昌市委副书记。
他的镜头
阿凡达魔力尽失,镜头下卑微无助
一名官员兼摄影师,是如何与《阿凡达》有了牵连呢?
2010年1月4日,3D电影《阿凡达》在内地公映。李亚隆看完《阿凡达》之后很兴奋,觉得找到了陈述和表达自己想法的最佳契机。他说:“《阿凡达》被中国观众集体完成了语义转换,即一场伟大的反拆迁斗争。”
于是,他开始四处寻找《阿凡达》影片中的两个形象:杰克·萨利和潘多拉星球土著纳威族部落的公主妮特丽。最终,在淘宝网上,他找到一名广州卖家,以78元的价格,买到了两个人偶。“他们尺寸很小,只有10多厘米,没办法站立,能够活动的关节有限。”李亚隆并不满意。
此后半年,他开始了自己的《现实阿凡达》项目,他将杰克·萨利和妮特丽公主放在宜昌的社会背景中,或行走在街道上,或隐匿在角落中,或奔跑于巨大的拆迁工地。卡梅隆塑造的两个人物的魔力在李亚隆的作品中全都消失了,它们拿着小木棍,但背后却有强大的推土机在驱逐它们;妮特丽公主攀附在一棵孤零零的玉米上,显得卑微与无助……
他的追求
摄影是一面镜子,看到自己的不足
当摄影理论家鲍昆看到李亚隆发来的《现实阿凡达》时,他有点摸不着头脑。当时,他还没看过《阿凡达》电影,后来因为这组作品又跑去看了次电影。
“李亚隆非常聪明地看出了《阿凡达》和中国现实社会的关联性,于是他借用了影片中的形象来延伸这种关联的意义。他将《阿凡达》挪用到中国无处不在的拆迁现场中。《现实阿凡达》既是一部以‘挪用’为手段的影像艺术作品,也可以说是一个以影像作为阐释语言的电影观后感。”鲍昆这样评价。
关于拆迁,李亚隆并不乏拍摄素材。两年多前,李亚隆拍摄过一组《146号杂院》的图片,跟拆迁户也有些关联。
完成《146号杂院》的照片后,李亚隆掌握了宜昌拆迁户的一手资料。当时宜昌的拆迁政策是“拆一还一”,即根据原住房面积,拆迁后补偿同等面积的新房。而146号杂院里的住户,很多都是一家三四口挤在十几平方的房子里,而新建住房的最小面积则是40平米。最终,146号杂院的住户都搬进了40平米的安置新房。他们并不知道,拆迁补偿政策的重大调整源于那个挂着相机的中年男人,他将一手资料和个人意见,直接告诉了分管拆迁的同事;他们更不知道,这个人就是宜昌市委副书记李亚隆。
李亚隆告诉记者,摄影是一面镜子,看到自己的不足,同时增加了工作的动力;在摄影过程中看到的问题,会在现实中尽量去解决。
对话李亚隆▲
所有场景都选在宜昌本地
记者:你是怎么选择拍摄场景的?
李亚隆:所有的场景都选在宜昌本地。呈现出来的这些作品中有些暗喻,和当下的社会问题密切相关。实际上说了两个大的话题,一个是说城市拆迁的问题,更深层次的是文化拆迁的问题。
拆迁是当下中国最热话题
记者:为何会把拍摄的焦点放在拆迁问题上?
李亚隆:当下的中国有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社会问题,就是房屋拆迁,是最热门的话题。这组作品和拆迁的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些人没有完全看懂当中的隐喻,需要对社会问题有深入的研究才能比较会心。
房屋拆迁背后是文化拆迁
记者:与城市拆迁相比较,文化拆迁的问题是不是更难用影像来表达?
李亚隆:在拆迁时有没有考虑到节约型社会,以及文化传承。现在很多城市把老房子都拆得差不多了,完全没有历史,也无法体现中国文化。房屋拆迁背后其实是文化拆迁。
有时拍摄会戴上墨镜和帽子
记者:在拍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问题?
李亚隆:我的身份就是一个比较大的困难。有时候去老百姓家里谈天,我会戴上墨镜和帽子,以防他们认出我来。
各方评价▲
湖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徐为民:李亚隆的摄影作品是沾了当官的光。很多官员喜欢摄影,但都是拍自然风光,李亚隆关注现实题材,他的身份使得在拍摄时,他的视角和别的摄影师就不一样。
摄影理论家鲍昆:李亚隆不仅是一个官员,还是有思想的,充满人文关怀的一个人。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0 20:13:49 | 只看该作者
        李亚隆,出生在距离宜昌不远的宜都市。4岁学画,工作之后,兴趣逐渐转向摄影。
    2007年,李亚隆凭借《三峡筑坝人》和《夫妻戏班》一人独得当年“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一金一银,成绩斐然。此外,他的作品也多次在国内外重大摄影展览中夺魁。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流淌着湖北人血液的他,具有湖北佬独有的聪明,喜好专研,对时下社会话题非常敏感,乐于尝试各种题材和创作手法。并非职业摄影师的他,对于摄影的痴迷超乎于常人。在他的电脑里,储备着数十个拍摄专题。每每谈到他的作品,李亚隆总会有种按捺不住地喜形于色表露于颜面。
    拍摄过专题的摄影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个专题从构思到形成文案,到拍摄创作,再到后期编辑,往往要经历一段漫长的时日,这个时间往往是以年为单位的。对于一个专题的把控,是非常考验摄影师的。这不仅仅是对摄影师镜头语言的考验,同时也是对摄影师故事情节选择表述能力的考验。本职工作非常忙碌的他,偏偏喜欢“大部头”的工作。而每一个专题,对于他而言,都不一个终点。因为他拍摄的对象基本都是他生活中的人和事,离他的生活并不遥远,这一点让他有了经常与他们接触的条件,而对于报道摄影或说专题摄影,“深挖掘”和可续性拍摄,正是这类题材的魅力所在。
    这组作品大部分拍摄于昏暗狭小的室内,光线较弱,为了不刺激精神失常的儿子,李亚隆舍弃了闪光灯,尽可能不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那张母亲为儿子擦脸的照片。儿子因为大脑曾经受到刺激,对于外来的一切都有着不可预知的反应,比如不让人给他洗脸、洗澡,如碰到他脾气暴躁时,连他的母亲也不可幸免的挨打。可那次当李亚隆举起相机时,儿子却异常地安静、配合。他赶忙按下快门,留住了这温情的一瞬。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0 20:15:27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0 20:16:20 | 只看该作者
李亚隆摄影作品《夫妻戏班》入选其中
发布时间:2009-09-26信息来源:三峡日报
  据新华社消息 为庆祝新中国60华诞,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向祖国汇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暨纪念中国文联成立6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民间艺术精品展”,9月24日起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览馆举行。
  
  记者了解到,展览以“庆六十华诞、展大家风采、汇各方神韵、促文艺发展”为主题,共展出400多幅(件)美术、书法、摄影、民间艺术作品。
  
  摄影大厅汇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获奖的近150幅经典作品,从第一届全国影展获奖作品《铜锭》《扬场》,到第七届全国影展获奖作品《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再到最新的第22届全国影展获奖作品《高原温语》《老船厂新序曲》……真实再现了共和国近60年的前进步履。同时展出的郭沫若、齐白石、夏衍、老舍、巴金、曹禺、艾青、梅兰芳、盖叫天、侯宝林等经典肖像唤起了人们对大师们的亲切回忆。我市作者李亚隆的摄影作品《夫妻戏班》入选展览。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0 20:18:58 | 只看该作者
一名官员的“拆迁”影像记录  当摄影理论家鲍昆看到李亚隆发来的《现实阿凡达》时,他有点摸不着头脑。当时,他还没看过《阿凡达》电影,后来因为这组作品又跑去看了次电影。
  推土机是《阿凡达》 给鲍昆留下深刻印象的符号。在鲍昆看来,这个工业文明的典型符号,在当下的中国,它总是和野蛮的拆迁事件紧密相连。在推土机过后,人们被迫离开世代安居的土地。他电话李亚隆,告诉自己的感受。而李亚隆在《现实阿凡达》系列的拍摄中,早就加入了推土机这一元素:两个人偶坐着,背后巨大的推土机似乎正在全速驶来。这张照片的名字叫做“暴力强拆”。
《现实阿凡达》之钢铁森林。
  “李亚隆非常聪明地看出了《阿凡达》和中国现实社会的关联性,于是他借用了影片中的形象来延伸这种关联的意义。他将《阿凡达》挪用到中国无处不在的拆迁现场中。《现实阿凡达》既是一部以‘挪用’为手段的影像艺术作品,也可以说是一个以影像作为阐释语言的电影观后感。”鲍昆这样评价。
  “拆迁是工业化、城市化当中伴随的现象,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我们现在拆迁的做法实际上有不少是前商业社会的东西,不是现代商业社会的东西。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在大的背景下,除了城市拆迁之外的,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这就是出现了文化拆迁,我们对西方的盲目模仿和崇拜,使得我们优秀的传统正在丧失。”
  关于拆迁,李亚隆并不乏拍摄素材。两年多前,李亚隆拍摄过一组《146号杂院》的图片,跟拆迁户也有些关联。146号杂院的老房子在宜昌港客运站附近,在长江中上游分界的一个码头对面。有老人回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解决粮食转运的问题,四川巫县粮食局在这里建了两栋仓库。2008年,在规划宜昌万达广场项目时,这片住宅被列入拆迁范围。
  拆迁前夕,李亚隆经常来到其中一个只有14住户的院子。为了暗访方便,他带上了个相机,还戴了墨镜,一边拍照一边向各家了解生活状况。慢慢地,李亚隆认识了杂院里的人。他知道陈雨蒙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表演武术是为了逗妈妈开心;25岁的唐雪娇为照顾母亲至今不谈婚嫁;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向家鼎,背负着高位截瘫的妻子生活的全部希望……
  时间久了,李亚隆渐渐摘下了墨镜,他发现没有人认识他。“这些生活艰难的百姓,连电视都不看,完全不认识我。”李亚隆说。他耐心地和每户居民交谈,热络之后,他快速地变换着角度,不停地按着快门,完全进入了兴奋状态。镜头中,向家鼎望着镜头的眼神有些无助,高位截瘫的妻子就躺在他背后的窄床上。
  完成这组《146号杂院》的照片后,李亚隆掌握了宜昌拆迁户的一手资料。当时宜昌的拆迁政策是“拆一还一”,即根据原住房面积,拆迁后补偿同等面积的新房。而146号杂院里的住户,很多都是一家三四口挤在十几平方的房子里,而新建住房的最小面积则是40平米。最终,146号杂院的住户都搬进了40平米的安置新房。他们并不知道,拆迁补偿政策的重大调整源于那个挂着相机的中年男人,他将一手资料和个人意见,直接告诉了分管拆迁的同事;他们更不知道,这个人就是宜昌市委副书记李亚隆。
  谈起自己的《146号杂院》作品,李亚隆并不满意,他告诉记者,因为这是暗访作品,事情有些倒置了。
  谈及作品,李亚隆更满意《现实阿凡达》系列作品。在一张名叫《水中留遗》的作品里,杰克·萨利和公主妮特丽走过一片城市的水洼,水洼倒影里显出了街道两旁的房子等景象。李亚隆告诉记者,他想表达中国文化遗产只能在水中才能看到,在倒影中才能有。“倒影是对过去的回望。我早就想好了这种拍摄方法,那天刚好下了暴雨,雨过天晴,又是个周末,真是天助我也,在一个小胡同里,就拍下了这张照片。”
  李亚隆告诉记者,摄影是一面镜子,看到自己的不足,同时增加了工作的动力;在摄影过程中看到的问题,会在现实中尽量去解决。徐为民却认为,李亚隆的摄影作品是沾了当官的光。很多官员喜欢摄影,但都是拍自然风光,李亚隆关注现实题材,他的身份使得在拍摄时,他的视角和别的摄影师就不一样。
  而在鲍昆眼中,相机在李亚隆手中已经不是一个“玩具”了,他会透过相机镜头来思考他的工作和生活,甚至提升执政能力。他评价道:“李亚隆不仅是一个官员,还是有思想的,充满人文关怀的一个人。”
  B=《外滩画报》
  L=李亚隆
  B:在拍摄《现实阿凡达》这组照片时,你是怎么选择拍摄场景的?
  L:所有的场景都选在宜昌本地,我的工作性质不方便去外地拍。照片中的场景没有什么特指,也不需要选择什么特殊的背景,就在本地选了一些场所。我以前长期做纪实摄影,《现实阿凡达》是第一次把拍摄场景放到更大的,甚至是国家的层面去思考。呈现出来的这些作品中有些暗喻,和当下的社会问题密切相关。实际上说了两个大的话题,一个是说城市拆迁的问题,更深层次的是文化拆迁的问题。
  B:为何会把拍摄的焦点放在拆迁问题上?
  L:当下的中国有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社会问题,就是房屋拆迁,是最热门的话题。房屋拆迁中有些典型的例子,比如说暴力拆迁,暴力拆迁中又发生了一些对抗,或者叫做维权的对抗。有些被拆迁户用暴力的方式反抗拆迁,特别是反抗强拆。还有,拆迁的补偿不是由双方协商,可能比较多的情况下,谁拆迁谁定价,被拆迁户发言权很少。比如我有张照片,有个人手拿一元钱,就是在说这个事。这组作品和拆迁的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些人没有完全看懂当中的隐喻,需要对社会问题有深入的研究才能比较会心。
  B:你本人是宜昌市委副书记,工作性质对你的拍摄有怎样的影响?
  L:我从事的工作,让我对于拆迁的问题有更加深切的了解和感触。拆迁并不仅仅存在于某个城市,而是中国普遍的问题。对于要拆迁的原因,很多时候大家只考虑两个方面,即公共利益和城市发展。还有一个问题,考虑得不是很多,现在拆掉的很多房子,其实还有使用价值,在国外可能不会被拆迁,但我们为了好看、漂亮,把所建设时间不长的房子也拆掉了。
  B:你这次的作品将电影《阿凡达》中的形象作为画面的主角,带有强烈的观念性和隐喻,为什么没有像以前一样用纯纪实的手法来做有关拆迁题材的作品?
  L:我长期关注社会问题,大部分作品都是纪实摄影。摄影不仅是观看,我不是为了摄影而摄影,而是和我的工作和兴趣有关系。用纯纪实的手法去反映拆迁的话题,网络上也有一些有关暴力拆迁的图片,但那些图片比较表象。
  借用阿凡达来说事,可能说得更透彻、充分,展示得更深刻。作品中不涉及任何拆迁的现场,就不会显得那么血腥和个案性,而更加一般化,可以让人做出一些更加深入的思考。如果用纪实的手法,也能反映直接面对暴力拆迁的对抗,却很难反映拆迁补偿等更多的问题。
  B:与城市拆迁相比较,文化拆迁的问题是不是更难用影像来表达?
  L:在拆迁时有没有考虑到节约型社会,以及文化传承。现在很多城市把老房子都拆得差不多了,完全没有历史,也无法体现中国文化。房屋拆迁背后其实是文化拆迁。拆迁肯定不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东西,中国古代文化是很讲礼仪的,拆迁是商业社会,甚至是前商业社会的东西。因为在规范的市场经济中,也不会产生这个问题。在拆迁过程中,资源被消耗,生态被破坏,文化被拆迁。中国有个情况,越有钱的人越开吉普车,在城市里开悍马,这在美国很少见。就吃来讲,什么样的植物都敢吃,什么样的动物都敢吃,没有任何禁忌。吃从另一个层面说就是占有,现代人什么东西都敢占有,只要我想占有。
  B:你所看到的城市拆迁和文化拆迁的问题在宜昌市是否也同样存在?
  L:宜昌最近几年发展很快,也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应该说是稳定、和谐的城市。我尽力去避免,在我管辖范围,发生极端的事情。这和我的理想有关系,摄影和工作并不是分开的。有时候我担心拆迁中会存在什么问题,就会到现场去了解,顺便拍一些东西。摄影是一面镜子,能让我看到不足,同时也是推动工作的动力,在摄影的过程中看到的问题,我会尽量去解决。
  B:在拍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问题?
  L:我的身份就是一个比较大的困难,如果大家知道我是谁,就很难接近拍摄对象,拍摄也就没戏了。以当官的身份去调查和拍摄,旁边还有人跟着,大家的表达肯定不会很充分,我的调查也不会深刻。有时候去老百姓家里谈天,我会戴上墨镜和帽子,以防他们认出我来。但事实上,我发现即便我是市委副书记,那些底层的老百姓并不认识我。用摄影的身份去和他们打交道,可以有更多了解,也能增进感情。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0 20:19:38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摄影家》目录
 
 +卷首语
001—收藏生活
撰文/李树峰

+理论探讨
010—没有过去的历史
——中国纪实摄影现状分析(摘编)
撰文图片提供/潘科

+个案研究
014—三峡社会变迁与纪实摄影流变
撰文/陈文摄影/陈池春 陈健 陈文
插图提供/陈文
026—影像作品的“影评”
——看李亚隆的《现实阿凡达》
撰文/鲍昆 摄影/李亚隆

+TOP摄影家
030—我的艺术
——摄影家陈长芬访谈
摄影/陈长芬采访/蔡焕松
050—中国百姓 摄影 撰文/李英杰
056—温和英杰,隽永《百姓》(摘编)
撰文/窦海军
059—从画境到化境
——评李英杰的《中国百姓》
撰文/藏策


+百年徕卡看中国
062—乡村戏曲票友 摄影撰文/杨永东
066—徕卡故事 撰文/金雷


+静.观
068—巍巍太行——我眼中的太行山
摄影 撰文/石广智
074—新风景——我的山我的水
摄影 文字提供/许宝宽
080—用心拍舞台
摄影撰文/林慕洁
086—天鹅——湿地的精灵
摄影/赵荣生 撰文/钱法文
090—空门——佛教圣地九华山拍摄散记
摄影撰文/陈强
096—夜烟台 摄影 撰文/徐少宁
098—我镜头中的摄友 摄影撰文/杨文宝
100—“魅力响沙湾”全国摄影大展获奖作品

+炫空间
106—趣图
108—摄影作为创作手段的意义——《美人计》创作有感
摄影/徐国峰康恺 撰文/徐国峰
114—关于《城迷》 摄影撰文/杨羽
118—城,迷了? 撰文/藏策

+摄影技术
120—抗战胜利后的北京城
——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
德米特里·凯瑟尔镜头下的彩色北京
撰文/杨小军
124—2010年摄影器材与技术盘点 撰文/华威
129—Camera RAW两底合成优化皮肤
撰文插图/杨建荣
130—Camera RAW渐变滤镜工具 撰文插图/田京辉

+器材
132—了解你的相机——闪光灯 撰文/华威
135—索尼可更换镜头数码摄像机高歌猛进
——开路先锋NEX—VGl0E
撰文/子午
136—名副其实的“旅游天使”
——百诺C1691TB0三脚架套装评测
撰文插图/刘欣
138—尼康入门级数码单反相机——尼康D3100
撰文/秋水

+活动
139—第一届“影像亚洲”旅游摄影展圆满落幕

+女摄影家
140—“女市长眼中……”——摄影作品选登
图文提供/中国女摄影家协会

+读者园地
144—精选作品点评 点评/成功

+竞技场
148—“五棵松”佳能杯摄影主题月赛获奖作品
撰文/韩子善

+影友联谊会
152—中国摄影家杂志社云南影友联谊会

+资讯
156—影展+活动
158—厂商+新品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0 20:20:29 | 只看该作者
关于2000年-2010年中国摄影的评论


(根据视觉文化批评家鲍昆讲座内容整理)


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交流。这个讲座是对过去10年中国摄影的回顾,我原来是想讲两大问题,一个是纪实摄影,另一个是大家比较关心的观念摄影。但是《摄影世界》李更兴总编希望我还是展开来说,对这10年总体的现象进行评论。因为我算是所谓的批评家。过去这个身份叫评论家,绝大多数摄影界的朋友分不清理论家、评论家和批评家三个概念。这三个概念实际上是有些不同的。


首先说理论家是干什么的?理论家是在书斋里面研究基本理论的,比如说图像学中的修辞问题,图像的各种转喻、隐喻问题,这是比较枯燥的理论。但是理论家是让人非常尊敬的人,因为他的理论成果会被人们不断地使用,尤其是批评家,他们经常要借用理论家的研究成果来进行批评分析。

评论家是比较古老的词语,又评又论,是过去的说法。在汉语中,其中的""字有些吹捧唱赞歌的意思。批评家这个词汇显得有点新,侧重点在""字。批,有点客观公允的意思。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中国"批评家"的称呼就多了起来了,评论家的说法渐渐减少,因为批评比评论显得要尖锐一些。这是一个汉语称谓的变化,其实在英语中评论家和批评家都是一个意思,也是一个称呼--critic。那么理想的批评家是什么样的人呢?批评家必须拥有宽广的知识,有很好的理论基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在西方也被称之为知识分子。在中国,我们一直有"知识分子"的称谓,但我们对知识分子的理解,现在看来大部分是有问题的。在民国的时候,知识分子一般是指高小毕业,要是初中毕业,那就是大学问家了。因为那时候的教育普及程度很低。不像现在教育普及程度高,连博士想进大学当老师都很难,因为太多了。到上世纪后期,全世界对"知识分子"的定义越来越清楚,是一个非常确定的概念,完全迥异于我们习惯的说法和认识。比如,你拥有多少学历,掌握多少知识,不能算是"知识分子",只能算是"知道分子"或者"专业人士"。而"知识分子",则必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社会有担当、有关怀,而且要随时勇敢地站出来,用自己的知识、思想为社会的和谐、进步勇敢建言。

批评家就是一个知识分子,对于社会运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他必须随时勇敢地站出来,代表公众表达自己的意见。北京晚报有一个大家熟悉的人叫苏文洋,他算是知识分子和批评家,每天都发表针砭时弊和反映民众意见的文章。新京报上的第二版、第三版,大量地对昨天发生的事进行评论的那些人,都属于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和批评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必须有独立的人格。独立人格就是说,我就站在我自己的,实际上就是大众的立场说话,不能代表权力集团说话。因为我不吃任何人的饭,我敢说一些其他人不敢说的话,谁拿我也没有办法。所以,基于这种自由、独立的状态,也保证了说话能够比较自由、独立。现在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权利的社会,权利的社会最怕的是膨胀的集团的权力。20世纪最大的进步是强调公众的个人权利,而往往在对我们公众进行迫害的是集体、集团的权力。批评家和知识分子的天生职责,就是对社会上各种过度强大的权力进行监督。

有一次北京市某部门请我做一个国际高峰论坛,我安排了很多优秀的国内外专家发言,但这期间主管部门的人脸色越来越不好。他跟我说,为什么要这些人发言?我说这些人是真正的专家。结果他说,我们花钱请你们来给机会让你们出名,是不是应该听政府的话?我一听就急了,说虽然你是一个领导,但我要教给你一些基本的常识。你认为知识分子应该完全听政府的话,但是从学理的本质上讲,所有的知识分子都是反政府的。因为他的身份、责任,就是让他去监督权力的。其实这些专家当时只是讲了些摄影反映环境污染的问题,并没有谈什么政治问题,而且谈的是世界范围的污染,主管部门的人就觉得不舒服。

我今天就暂时以一个批评家的身份,以比较独立的声音对这十年来,中国摄影界发生的事情做一个我个人的观察和评价。


一、十年来的摄影热

最近十年,中国摄影界发生了很多根本性的变化。虽然改革开放30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实际上最近十年的变化才是本质性的。这十年当中,相当一部分人城市化了,在物质上富裕起来了。我们的照相机普及率甚至专业程度都是世界第一,中国成了昂贵摄影器材最大、最好的市场。不久前,日本相机公司才开始把最好的货先投放在中国,但原来不是这样。原来相机公司是把产品分成优秀的和略差的,从来给中国的货都是略差的,而最优质的则出口到美国和欧洲。但是现在他们有所改变,因为中国市场现在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上个月我去河南某地,那儿的一些朋友晚上请我吃饭,在座的有当地政府的一个采购官员。他说在最近一次采购中,给该市所有够级别的领导都买了佳能5DMarkII,一共二百多台。我们一个地级市都是这种买法,可看出中国对于日本相机商来说是多么优良的市场。

十年中物质文明上的发展,反映到摄影界就是中国的摄影人的空前增长。最近一两年我常在各地走,发现摄影发烧友的群体十分庞大。现在明显感觉到越有钱的人越喜欢摄影。在座的听众是真喜欢摄影的,还有一些新华社的工作者。但最近我见到更多的是官员和生意人玩起了摄影,他们的器材、设备远远胜于我们这些3040年来真正追求、爱好摄影的人。

为什么人们追求这些?因为过去我们太穷了,穷得心都穷透了。刚有钱以后,我们立刻进入掠夺性的,确切地说是补偿性的消费,会把前半生羡慕而得不到的买回来满足自己。摄影热在世界其他地区都发生过,都经历了初期、高潮到低落的过程。比如说美国在19世纪末进入全面的工业化社会,财富快速地增长。1888年柯达公司推出了柯达一号相机,当时美国人都希望拥有柯达一号。周末去公园拍照时,手里都拿着柯达一号,那是中产阶级和成功人士的象征。美国的摄影热在几十年后就消散了,现在到美国去再也见不到满街的人拿着相机拍照。我认为中国的摄影热还会持续五到八年时间,过后就会恢复正常,再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希望用摄影找回自己曾经缺失的尊严和满足感。比如现在我家里的相机,我儿子就当作是件普通的玩具,玩完随便扔在地上,绝不会像我们这一代人,把相机当成是一个财富,是一个身份和尊严。这说明什么?说明摄影热是我们这一代的事,下一代未必。

我听一个记者朋友说过,两会的会间休息,代表们会立刻纷纷从口袋里拿出相机在台上互相拍照留念,好记住我曾经在这么高权力的位置上呆过。这在西方议会里是不可能出现的场景,从中可以看到我们的摄影热发烧到什么程度和到底是怎么回事。当我们能够在这种热闹的现象中发现我们的社会文化状态,把它作为文化现象考察的时候,再回头看摄影,你会很容易理解摄影热的原因,以及在这个热之上我们各种各样的摄影观念。从80年代开始,摄影日益普及、升温,如果把摄影当作一种文化,我们就会发现它走了许多分支的道路。这些道路也引起了我们这30年,尤其是近十年内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激烈争论。


二、沙龙摄影

80年代开始,中国摄影的主流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沙龙唯美摄影,到90年代变成沙龙风光摄影,然后一直进入到21世纪初走火入魔的状态。本世纪初关于风光摄影的一场争论可能是由我引起的,2003年我发表了一篇文章叫《雪月风花近百年》,对中国疯狂的摄影热提出了批评,导致了对风光摄影热一定的刹车作用。实际上,这篇文章的动机起源于80年代,是在陈复礼那种摄影风格强烈影响中国摄影界的时候我就想说这些话了。那时我已经看到所有中国影展的评选标准都是在向沙龙风光摄影靠拢。1988年后我逐渐告别了摄影界,原因就是我觉得摄影是件非常没有文化的事情,所以就离开了大约15年。2001年大众摄影杂志因为缺作者请我写专栏文章填缝,写了半年后被中央电视台《瞬间世界》发现又请去做栏目执行主编,结果就这么逐渐回归摄影界了。

这期间有一个出版人要出一套大型摄影丛书,第一本叫《中国传世风光摄影》,来找我写前言。我觉得风光摄影怎么能传世呢?传世的只有大江大河。我说我不喜欢风光摄影,如果要我写前言,我可是要批判风光摄影的。我以为他会因我这么一说算了,没想到他说没关系,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

于是我就开始写《雪月风花近百年》这篇文章,一般的序我只写一千多字,但是这篇我越写越兴奋,写到一万三千多字。我在文章里梳理了中国人为什么爱拍风光,从历史,文化性格,以及自古以来中国人如何看自然等这几个角度讲,又对沙龙摄影、风光摄影的基本美学意义做了剖析。我认为风光摄影实际上并不具备艺术的禀赋,只是一种娱乐。文章发表后,风光摄影界一些朋友们不干了,私下串联,要组织文章反击围剿我。他们太多虑了,认为我这篇文章会砸了他们的饭碗,所以他们当时非常紧张。但是最终围剿我的事情也没有发生,他们到今天也仍然活得很自在,仍然到处去讲课。

我这篇文章并不是反对人们拍风光,拍什么都是每个人权利,娱乐难道不是人的基本权利吗?我批评的是指向那些国家级的影赛和展览带有导向性的评选标准,不能以一般爱好者的角度、水平去评选摄影奖项。如果尊重摄影是艺术、文化的话,还是要有学术的标准,这才是我最终的潜台词。

摄影这个媒介是有多重功能属性的,娱乐就是它最基本的属性,为什么要剥夺它?我们这几年把摄影推得很高,觉得它是一个很高尚的东西,其实摄影和纸、笔是一回事,就是一个我们的使用工具,一个媒介。我们可以写情书、唱词、祝酒词,也可以写高深的文章,写红头文件。所以拿摄影做娱乐,没问题。但是我不能容忍把普通的娱乐当作艺术标准。

沙龙风光摄影从我那篇文章发表后开始衰落了。那之后,如果介绍某人是风光大师,他马上就会打断说,我不是风光大师,我是艺术家。这么多年慢慢积聚的关于沙龙风光摄影名下的问题矛盾,最终在今年春节的时候有一次较大的爆发,就是所谓金像奖的问题。为什么大家对金像奖的反应那么强烈?我觉得有很多原因,不是那么简单。个别主管评选的领导认为是对他们进行人身攻击,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我觉得首先是人们希望摄影文化中的公平和正义问题,如果是假照片,那就是欺诈。最近我见过太多太多的假照片了,各地为什么这么多高官喜欢摄影?实际上有一群人是为他们创作的,帮他们得奖。现在相当一部分官员的获奖照片都是合作来的。人们的愤怒,实际上是对失衡的权力的抗议。

再就是金像奖的学术标准问题,这么多年它是不变的,为什么不变?组织者没有学术意识,只把它当成一个例行的游戏。是把金像奖引领摄影文化向健康的、逐渐提升的道路去走,还是原地不动?这是组织者的问题。大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实际上中国真正优秀的摄影师和艺术家,基本上95%从不参加国展和金像奖。甚至在真正成功的艺术家和摄影家中,如果谁的名片印上是金像奖获奖者,人们会说这人是不是有毛病?

我做过2007年的金像奖评委,那一年著名摄影家安哥的参选是一个大新闻。安哥是当代中国摄影的大师级人物,我认为他是无可争议应得金像奖的,结果后来在我参加终评时没有他的作品,据说原因是初评没上来。当时我一听就急了,我说你们搞错没有?安哥来参加金像奖评选,那是对这个奖项最大的支持,我们居然没让人家过初评,那你金像奖是什么东西?难道都是那些花花草草的风光吗?最后开总结会的时候,我提意见说,必须要改变这种情况,如果不改变,金像奖肯定得死。

今年金像奖出问题了,之后的展览比赛开始强调学术性,可他们所谓的学术性就是身份,就是所谓大学教授和专家名衔。可是现在我们的大学里充满了混事的教授和庸官,他们能因为有名号就代表了学术吗?我们摄影界有多少人拿着教授的身份在忽悠?有些人你到学校查他们的档案,根本就不是教授。有的人会说,我的职称相当于教授,我相当于硕士学历,什么叫相当于?我们病得太深了,在一个文明、有规则的社会中绝对不可能是这样的,但是我们的社会现在就是这样的乌烟瘴气。

大家不要被这些评委的头衔唬住。你就看他有什么优秀的作品,偶然的一张什么也说明不了,要看是不是长期、不断地有优秀作品出现。比如说贺延光,我认为如果后人要评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摄影师,贺延光是可以享受"伟大"这个词的。那些忽悠人的头衔并不说明问题。


三、艺术教育

前些天,中央美术学院做了一个名为《十年曝光》教学成果展,把我请去了。在展览的讨论会上,他们不断自称是中国最高的艺术学府,是世界级的,做了多少多少事,有多少多少成果。我参加这个会本来是想听他们的教学总结,谈一谈经验和问题,结果发现所有人都在王婆卖瓜,把我们这些外请的人都当成听众了。终于让我说话了,我说诸位的发言,我没听到任何有关教学经验的问题。院长说学校教学质量非常好,因为学生们的作品在市场上的表现很好,也就是说卖的很好,这个观点我无法赞同。你们都说中央美术学院是最高学府,如果认为学院教学最大的成果是培养了一批在市场上卖钱不错的,就不对了。卖钱不错,但那是商业。商业跟艺术、学术虽然有一定关系,但它不是我们判断艺术的标准。

所以我认为不能把孩子送到中国的学校学艺术。过去我在小学、中学虽然遇到过不好的老师,但是大多数老师是关心我们学生的,他们希望学生能够成长。现在我们很少看到这样的老师了。相当多的高校老师无非是这样,要么想当官,掌握采购权、招生权;要么就是把学生当打工的。一些艺术院校的老师让学生帮自己做作品,然后进入市场,出名挣钱。

中国的老师早把学术忘了,他们在对付时间,对付课时。大量的院校都在教学生教做PS。我常对一些做教师的朋友讲,你用那么多的时间教学生PS干什么?这不是需要在学校里太多教的东西。确切地描述这些工具软件,它叫做消费性技术,是可以花钱买来的,而且它对你不具备原创性意义。这种消费性技术会变得越来越简单。高等院校教育应该教给学生的是思想,而不是技术。技术要讲,但不是重点。对于城里人来说,大学学费不算什么,但是对西部或者贫困地区来说,那是很大的负担。我今年5月份去宁夏,和一位老大爷聊天,他告诉我他们一家人最怕的是生病,因为没有钱。我说不是有医疗保险吗?他说有,但是剩下要补的那部分我们还是交不起。同样,教育支出对他们来说也不是轻松的事情。现在一个大学生四年的基本费用是二十万,我们总要对得起孩子和父母啊。

去年外地的一个美术学院做基础部教学评估,让我对课程设置提意见。我说摄影教育,头一年要解决的不是技术问题。应该让学生在这一年打下文化底子,学习文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这六门课,还要有一次艺术史的快速培训,然后再在毕业以前重新精读艺术史,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创作是自己的,什么是前人做过的,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学生出来都是人才。现在许多大学生做出来的东西花里胡哨,但就是无人喝彩,为什么?因为没内容,没思想,都是一些元素的堆砌。

所以别把PS看得很当回事,它只是我们可以轻松使用的工具。而它的轻松使用,造成了很多照片的真与假的问题,在新的技术可以轻松使用的情况下,我们已经乱了手脚。我们行业的规则,一些基本的道德和伦理,全都被一个可以轻松让我们获利的技术改变了。


四、对于""的误解

在过去十年中,沙龙风光摄影这一部分,基本上有了很大的转变。还有一个,跟沙龙风光摄影有一个相似的话题,就是美学。中国摄影报曾发表我的一篇文章《走出美的误区》。这是我在常州的一次就提问回答的讲话发言,报纸根据我的录音稿编辑成文,而且给起了这个题目。我是认为,我们从改革开放开始,甚至在这之前,我们习惯性地说美,看照片时说这个美法那个美法,什么自然美、风光美、人文美,这个美字谁都可以胡乱的使用、解释,但就是说不出怎么个美法。80年代我在大学教书,教的课就是美学,那同时也是我学习美学的过程。进入21世纪以后,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我又开始认真思考它,结果很有意思,从中又了解了其它的问题。

比如我们现在说的许多汉语词汇,并不是中国原有的语言。举一个例子,自由、民主这些常说的词,不是中国人发明的,哪来的呢?概念来自西方,具体词汇来自日本。日本的民族原来没有文字,到隋唐时期把中国的文字引进,用汉字注音他们的语言,类似于拼音。在这个过程中日本人又尽量找与他们语言意思相同的东西。比如说美字跟日本人的生存经验有关,这个美字就用在他那里了。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全面拥抱西方。他们不仅接受科学技术,还要学习西方的文化。为了把对西方语言中的学说概念进行准确定义,这时候就产生了翻译问题,要从日本的语言文字中找能够对应的概念文字,比如说中国的""字。那么""原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如果大家去过陕西的话,会发现陕西人的方言中有美字。比如说大家走远路累得饥肠辘辘,然后坐下很舒服地吃了碗面条,这时陕西人、河南人会说一句话,"美啊。"这时候的美是生理需要被满足时的感叹。但是生理和精神往往是统一的,觉得生理很舒服了,精神就愉悦了。"",是中国非常古老的语言词汇。""字也和性需求有关,见到漂亮的女人会赞叹,说美。由此出发,慢慢地一切和好与满足有关的都可以和美字联系起来。

日本引进的"美学",西方原来的意思是"感觉学",而不是所谓的美的学问。这门学问从西方传过来的时候是关于感觉的学问,但是其中有美和漂亮这些元素的话题在里面。于是日本人想来想去,就用""这个汉字来命名了,顺手就把西方的感觉学贴上了美学的标签,结果意思变了。我们现在很多语言都是这样转来转去的结果。人们所使用的概念和概念的原义之间,产生了很大的畸变。

原来西方的美学并不判断美还是不美,只是谈为什么你喜欢这件事,你不喜欢这件事,是怎么来的。但是到现在一些摄影人,还在云山雾罩地谈美,实际上在学术界,已经不谈了。你要是跟人家谈美不美,是很可笑的。

我们不应该用简单的美的判断来进入摄影作品的分析和判断,因为摄影作品有太多复杂的元素在里面。任何一张照片,拍摄者的文化趣味,还有所拍的事的文化内涵,对它的解读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对于作品的解读,在于谁说得最完整,最有意思,谁能把这个意思挖掘得最深奥。

摄影是19世纪发明的一项技术,如果回到它的文化和艺术属性上来,摄影已远远超越了传统艺术,超越了我们经常盲目崇拜的国油版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摄影才是真正符合这个时代的、最能表现文化特征的一个优越的媒介,大家一定要有自信心。全球最顶尖的文化学者都对摄影都十分感兴趣,因为它是一个真正现代性的媒介,每张照片所带来的历史、文化信息太复杂了。所以,对于一张照片的解读,如果仅仅停留在美与不美,那是一件太可笑和弱智的事。


五、纪实摄影的真实含义

这十年来摄影观念上发生了改变,一个是对风光摄影的刹车。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很多摄影人放弃风光摄影以后,都在拍所谓的纪实摄影,但其实都是在拍民俗。我们这些年对纪实摄影的认识是有很大的误区的。不拍自然了,转头去拍人或者拍事儿,就是纪实摄影?其实中国摄影界对纪实摄影概念的梳理早就完成了,纪实摄影这个概念也早就非常清楚了,但是今年中国摄影报又掀起了一场关于纪实摄影的大讨论,结果有点乱了。媒体就是这样,喜欢不断的抛出话题让人争论,以便吸引眼球。但这样一来,就把本来明白的事儿又搞乱了。我们本来把摄影从唯美向社会纪实拉,让大家的摄影更接近现实。可是现在有人反而把完全是社会学性质的纪实摄影又向美学拉,去谈纪实摄影的艺术问题,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话题。

下面我快速地给大家回顾一下纪实摄影是怎么回事。我们谈任何词汇的时候,都有一个对这个词追根溯源的问题,以便深入地切近它本来的意义。纪实摄影这个词在西方是30年代以后明确出现的,传入中国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1981年纪实摄影这个词出现在《国际摄影》杂志上。这个词来自于英语Documentary Photography。当时翻译的时候,翻译者发现这个英文词也同时用在纪录片电影上,国内已经有对应的翻译了,就叫纪录电影,或者纪录摄影。琢磨半天叫纪录不合适,电影和我们的摄影还是有区别,为了区别就叫纪实吧,把意思适当扩展了一下,兼顾到了它的社会历史内涵和人文意义。这样"纪实摄影"的说法就出来了。

关于Documentary Photography这个英文词汇,在西方有很多确切的解释:"它往往表现一个感受深刻的瞬间在视觉上的再现。如同清清楚楚的回忆起来的亲身经历一样,有着丰富的心理上和感情上的意义,它们是从视觉上对世界进行评论。"

参与翻译的林少忠老先生曾告诉我,他认为早期Documentary photography翻译是有缺陷的。美国后来已经在Documentary photography的前面又加了Social,叫Social Documentary photography,中文翻译应该是 "社会纪实摄影",这样才符合真正的原意。所以语言之间的变化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误会。后来林少忠在1991年翻译《ICP摄影百科全书》时,为了弥补初译时的遗憾,将书中《纪实和社会纪实摄影》一文先期发表在199111号的《中国摄影》杂志上,以强调纪实摄影的精神实质和外在特征,照片的内容特征和拍摄者的社会关系。文中提到"社会纪实摄影是一种旨在记录(甚至倾向于影响)社会条件的摄影""甚至倾向于影响"--什么意思?就是说纪实摄影是有强烈的参与精神的,它是跟社会是有互动的,而不是简单地评论一件事好或不好。具备了这些特征才能叫纪实摄影。我再强调这句"甚至倾向于影响",再具体解释一下,如果借用一个大家熟悉的词汇,这种摄影叫改良主义摄影。

改良主义就是一个中性的学术词汇,是描述性的词汇,大家不要立刻认为改良主义是错误的,应该放下历史意识的包袱。我们很长时间认为改良主义是一个负面的词汇,因为毛泽东认为不革命的是改良主义。但是改良主义实际上一直是我们人类文明进化中的一种理论、一种思想。改良主义的核心问题就是不进行暴力的革命,因为暴力革命的社会代价太大。它认为社会的进步不能进行突变式的暴力革命,文明的推进应该是渐进的、改良的。

2003年,在《中国人本》展览的画册中,我写了一段话,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对纪实摄影进行阐释。我所写的是 "纪实摄影的发轫、勃兴后面,一直有着人类社会‘左派'的政治背景。纪实摄影在当代人类信息传媒上担当的角色,主要是揭露社会黑暗、战争暴力和各种非正义的人类现象以及人和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的关系等问题的一面镜子。它是一种声音、是一种批判力量,是平衡人类生活的机制中不能缺少的一种手段。是现代人类使自己的历史记忆保证最接近真实的重要手段。"

什么叫"左派"?左派这词怎么来的?在法国大革命的时候,政治势力之间协商时,形成了两拨人。在一次会议上,主持人的左边坐的都是革命党人,他们代表法国的底层人民,小资产阶级,也就是希望改革的人;右边坐的人代表法国的权贵阶层,左右派的称谓就是这么来的。左派实际上是指站在大众立场,为公平正义说话的人。

为什么说纪实摄影有强烈的左派的政治背景?因为美国刘易斯·海因等最早的几位纪实摄影家,都是拿着相机到社会上进行调查,再把信息传播出去,呼吁正义,同时用照片对邪恶的东西进行批判和鞭笞。所以纪实摄影有着强烈的左派色彩。它必须去批判,是人类使自己的历史记忆保证最接近真实的重要手段。它用自己的力量去平衡历史进程中那条经常倾斜的杠杆。

许多人对于纪实摄影有误会,认为拍了人,拍了社会、民俗就叫纪实摄影。我一再地讲,纪实摄影是有强烈立场的,如果在照片中看不到这种东西,我不能同意这是严格的纪实摄影,只能说你拍到很多纪实性的照片。现在还有人说一个时髦的口号,拍摄即将消逝的历史。但是当大家都到旅游点拍摄这个东西的时候,那就是新形势下的沙龙风光摄影。全国影展这些年铺天盖地的都是年三十的社火、扭秧歌、舞龙灯等照片--这是娱乐,不能叫纪实摄影。所以,我们应该厘清民俗摄影、一般纪念摄影、旅游摄影和纪实摄影的本质区别。

如果大家都不注意的事物你拍下来,绝对是纪实。如果大家都注意了,你又去注意,就是娱乐。新京报最近有一篇报道,说北京一个老先生喜欢录音,从最早用盒式录音带到现在的录音笔,走哪录哪,到现在录了20多年了。我们这些人是追求视觉记录,人家追求的是声音记录,这个太高级了。想想我们80年代一起吃饭的时候,聊的话题是什么?肯定和现在完全不一样,我们那时候聊涨工资没有,但是今天聊谁买房子,谁买汽车,什么款式的汽车。录音的历史真实性,某种意义上超过了视觉,但这种历史态度,与纪实摄影有一定的类似。

80年代我们只是把摄影当作艺术,整个8090年代我们都让艺术这个词给毁了,所以今天才成就了李晓斌。当年李晓斌作品在第三回四月影会展览展出的时候,我是仅有的两三个支持者之一。我当时说中国未来真正的摄影大师是李晓斌,这话被别人嗤之以鼻,但现在验证了。我自己虽然当时意识很超前,但自己举起相机的时候也还是唯美的。我们那时候跑到农村看冬天冻的小河,拿着相机去拍那些冰花,结果把真正应该拍的都忘了。后来我为什么批判唯美的摄影?因为对我来说这是血的教训,我浪费了青春,那么美好的时代我没有抓住,全去艺术去了。而李晓斌把那段抓住了。回到19781983这段时间,你想看中国的历史就是李晓斌的照片了。李晓斌之后接着是安哥,他在广东把邓小平时代记录了。其他人应该也有,但是凤毛麟角。

所以纪实摄影起码要有一种历史主义的态度。大家这些年总是被各种时髦的说法忽悠,一会儿坝上风光,一会儿社会纪实,老是被概念和题材左右。相机一举起来,首先是黄金分割、构图这些外在的东西,其实应该把这些东西扔掉。

还有一例,比如说北京交管局的刘英毅,1978年就开始拍北京的交通。去年出画册找我写序,我看了以后就说真好。他当时拍的其实就是工作照片,比如哪开了一条路,哪儿开始使用雷达测速了,他拍下来作为交通建设的成果进行宣传。但是到了今天,这些工作照片就是当代中国交通的历史。刘英毅的工作其实很简单,是历史让他成为交通发展的见证者。

再举一个例子,今年年初,我看到故宫的一批老照片。比如说这张图(看投影),看上去是随随便便拍的。但是你再仔细看,它给我们带来了颠覆性的东西。首先我们突然发现故宫如此之破败,现在人们印象中的故宫是金碧辉煌的;然后,你觉得很奇怪,皇家园林怎么一点尊严都没有,维修的材料就那么随便的往墙上搭。但这张照片传达了非常强烈和真实的历史信息,它告诉我们清末民初的时候,皇家园林故宫破败到什么程度。

另外一张照片拍得很漂亮(看投影),也是在那堆故宫老照片里的。但是它除了告诉你摄影师知道前景、远景的这些技巧概念,再不能告诉你别的信息。时代丰富的历史信息都被摄影师唯美的小要求给屏蔽掉、过滤掉了,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前面那张照片在当时看来可能不是很好的,但是今天看却是珍贵的。


六、十年来的优秀纪实摄影

(一)、王久良

什么是优秀的纪实摄影?我认为中国最成功的纪实摄影,第一个是解海龙的希望工程,纪录了农村教育的现实,然后通过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举办展览,强烈影响了中国的教育,让无数没有机会上学的孩子有了上学的机会。最近在解海龙之后能够再产生这样影响的,是一个年轻的摄影师,叫王久良。他是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的大学生。从2008年平遥摄影节之后开始进入一个专题的拍摄,叫垃圾围城。他围着北京转了整整一年,拍了所有北京周边垃圾的情况。他的作品告诉我们一个惊人的现实,光鲜漂亮的首都北京是被垃圾紧紧围绕的。这些东西我们平时看不到,有时候也被市政设施所遮挡。其实沿着西客站一直向西,过了四环路的莲石桥十几公里以后,就是一个巨大的垃圾场。我们去门头沟的时候都走这条路,两边是非常漂亮的绿化带,但绿化带一两百米后就是巨大的垃圾场。现在这个垃圾场因为王久良作品的曝光已经基本消失了。王久良为了强调照片的真实性,在每张照片下面都用GPS把经纬度标清楚,告诉你每张照片准确的地点。

这组照片他拍了整整一年,确实触目惊心。王久良的展览是我给他策展的,最初是希望除了做图片还做大型的装置,引起人们对环境的重视。后来我对他建议还要有证据,先做前期实际的踩点,然后再做艺术。结果出去踩点拍到第三个月的时候,王久良找我来谈下一步的计划。中间他说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他说觉得艺术不艺术一点都不重要了。他突然有一种责任感,必须尽快让社会知道这个现实。它的这句话让我很感动,于是调动所有的力量为他的拍摄提供支持。

下面,我们看看他的这些照片(看投影)--

我们知道原来农村搞养殖业是很挣钱的。但是农民现在情愿把鱼塘卖给倒垃圾的,因为可以一次挣很多钱,很多鱼塘都这样消失了。照片上黑色的这些是粪,倒了多少年的陈年的老粪。过去的粪便是最优质的农家肥料,是有人要拉走的,但是现在没有人再做这个事,环卫公司抽走后都是到郊区找没人的地方倒掉了。事实上在北京市繁荣的背后我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像杀鸡取卵一样。西方国家也走过这段历程,现在他们把过去埋的垃圾重新掏出来,再进行分解。

这幅就是我开始说的巨大的垃圾坑。它已经不是按亩算了,得按平方公里算,这个坑是填的永定河。王久良做了一张图,是北京的垃圾分布情况。顺便说一下,前年北京的一个地图收藏家做了个展览,全部是他收藏的北京的老地图,从清朝的一直到现在。展区有一处空白,我问这原来是不是有张图,结果被告知是80年代的北京垃圾分布图,被政府的人收走了,说他没有资格披露这些信息。很可惜没有留存电子文件,只有一个朋友在展览时用手机拍的模糊照片。从照片上能看出,80年代北京的很多垃圾坑就在三环以内。王久良也提到,说北京市的城市化扩张,实际上是踏着垃圾在走。

后来王久良的作品在连州得了金奖。得奖后,大量的传媒跟进,两个月内被160多家平面媒体报道。这批作品的效果现在仍然在不断发酵,也已经被国际上广泛报道。今年的春节前,新华社内参部找到王久良,说中央领导非常重视这批作品,希望就他所拍的内容,做一个综合性的内参,并且对我们进行采访。采访我时,我说,"我们社会现在的垃圾环境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社会问题,而是一个政治性问题了。因为我们国家疯狂拉动GDP,资本们乘虚而入,在往前走的过程中,GDP就像一个虫子,它要吃东西就要排泄,那么GDP的排泄物就是这些垃圾。这些垃圾是对我们社会未来最大的伤害,我们现在应该警惕了。可以拉动GDP,但是不能对环境问题视而不见。"后来新华社内参部的几个记者对王久良做了深入的采访,让王久良带他们到他拍的垃圾场去考察。他们很认真,甚至跑到河北的霸州和文安去看从北京排泄出去的废纸、废塑料是怎么处理的。

内参上报以后,温总理做了长篇批示,我听了很高兴,觉得摄影影响了政府决策,而且政府是善意的。王久良今年5月份在宋庄做了一个展览。展览第五天的时候,北京市政协主席阳安江带了70多个政协委员参观展览。他们提出把作品的电子文件给他们一份,要印刷成画册,发到各个政府部门。王久良的作品取得这样一个效果,我认为它是非常典型的、真正意义上的纪实摄影,它是和社会互动的,而且是改良主义的。现在,只要照片上标注有经纬度的垃圾场,都被一两米的黄土覆盖了,全被种上了草和树。我们没想到政府处理的速度这么快。而且,刚才那幅照片中的巨大垃圾场,现在被定为2013年北京国际园艺博览会的地址,未来这个地方一定是鲜花灿烂的。


(二)、卢广

实际上,在王久良的同时,卢广也做了一个类似的选题,而且还得到了著名的美国的尤金·史密斯奖。我认为这个奖是世界上最高的摄影奖项。与荷赛这种带商业性质的奖不太一样,尤金·史密斯奖是一个真正的人道主义的奖,是一个有相当有左派色彩和知识分子倾向的奖。

在国际上,职业摄影家是指以摄影为生,不受任何人指派的,完全靠拍照片生活的人。我认为卢广是中国最职业的摄影家和摄影记者。因为体制内的摄影记者是受管束的,卢广从来没有在体制内。业内很多人对卢广有非议,说他拍照片就是为了得奖、挣钱,而且不择手段。但我认为对卢广的评价,应该从大的方面来看,许多还是应该肯定的。卢广对河南上蔡地区艾滋病疫情的摄影报道,对这个地区艾滋病疫情的控制是有贡献的。

发生在十多年前河南上蔡地区的艾滋病疫情,原来是一直被河南省严密封锁的。地方政府害怕影响政绩,对外界不承认艾滋病的蔓延,并对疫情放任不管。卢广在八、九年前去了。他拍完上蔡以后,把照片在媒体上公布。这些照片经过不同途径广泛传播并流传到国外,引起了中国社会各界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强烈关注,最后促成中国政府采取大规模的遏制疫情的措施,河南上蔡病人得到救助,疫区得到隔离。尽管人们对卢广有很多争议,但他的确为我们社会做了很多的贡献,而且客观地说这些贡献是不能抹杀的。

卢广另一批照片拍的是江苏盐城。为了拉动GDP,盐城地区向全球发出了招商广告。广告上说,盐城有化工产业最好的投资条件,这里河湖纵横,濒临海边,所有的化工企业都可以来。什么意思?--您到这儿可以随便排污。一下子大量化工企业都涌向盐城,向这个地区的河湖海排污。卢广听说后又去了,他的拍摄手法还是艾滋病的那套,很夸张,这是他跟王久良最大的差别。王久良是回到摄影最本质的实证主义,而卢广是把过去宣传摄影的那套方法反其道而行之。

这两位摄影师非常棒地履行了各自的责任,虽然动机有所区别,但是仍然为社会起到了一份良心的作用。

从职业角度上来说,中国的摄影师真的是生逢盛世,只有中国才有这么多机会让你去拍极其丰富和复杂的照片。到西方国家后,你会发现西方社会没有什么可拍的,因为那个社会高度的中产阶级化,天空很蓝,大家朝九晚五上班。中国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向的过程中才会出现这种情形,也就是说中国是处于最有东西可拍的时代,我们管它叫做最超现实的时代。在我们的报纸上,现在到处都是自焚、反抗拆迁,都快变成平常事了。再过20年,我们可能会像西方一样,到处是干干净净的街道,每个人都很斯文很体面,但是同时地底下埋着污染的垃圾和水体。

现在一些年轻摄影师要么就是宗教话题、精神病院,要么就是养老院、残疾儿童,总是希望拍出一些特别刺激的东西,觉得这些东西才能吸引眼球。我们拿着相机是不是应该有一个自己对世界解读的标准?


(三)、欧阳星凯

再看欧阳星凯的作品(看投影),他拍了一个湖南的洪江的小城,非常安静。这种风格,严格地说也不能称之为前面我们所说的纪实摄影,但是它是非常好的文献式的摄影。他非常精妙、细腻地记录了一个文化角落。但他早期的照片是有问题的,因为全部都是用夸张的16毫米广角。我劝他把镜头的焦段调整,收到40毫米到80毫米之间,不要那么多镜头造成的夸张畸变。还建议他去看丰子恺的漫画,感受那种平静温暖的观看态度,仔细地去体味小城人们生活的韵味。欧阳星凯听明白了,认真地一遍一遍做这个选题,现在这个选题成功了。他的成功就是静下来跟这些人交流,去体会他们。这时候你自然会找到如何用你的镜头表达,欧阳星凯基本上做到了。首先他明白色彩、影调、构图都是照片说话的修辞,会说话人家就听着舒服,你不会说话,人家听了就不舒服。对于洪江这种韵味十足的生活应该老老实实地看,用最平常的眼光。没有激烈的情绪,也没有激烈的情节,就像静静的流水一样。你到了洪江以后,你会发觉照片上的色彩非常符合当地的感觉,摄影人如果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在照片中反映出来,就对了。


(四)、曾力

我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这个人是北京人艺的舞台美术家曾力。我们看他拍的明十三陵,非常的安静,能够让照片带着历史的情景去思考一些东西,带你进入历史的感觉中。

我们拍照的时候,脑子里要有人文的意识。曾力后来拍了一组北京前三门大街和二环路周边的居民楼。他觉得这种建筑是一种现代主义的建筑,这些建筑曾经充满了意识形态的感觉,这时候曾力已经开始进入观念摄影了。所谓观念摄影是什么呢?观念就是思想性。观念摄影是提出问题的,让你去思考的摄影。曾力拍的是我们每天从跟前走过,但却又对之毫无感觉的东西,可是曾力用大画幅相机拍下来以后,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感到震惊了。

曾力实际上借此提出了问题。什么叫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在人类历史上是最没人性的。它追求的价值观是效率和发展。曾力拍这组房子,就是在现代主义指导下建筑的房子,这种房子讲究效率,用最低的成本、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面积的使用功能,把人们塞进去。

我们看图n,仔细看这栋楼,太没人性了,就这么把上千人给装进去了。这就是现代主义的典型样本。这次上海静安大火,就说明了现代主义的结果。每个人住在相似的房间,每个房间都有马桶、有厨房、有电视,人们过着相似的生活,其实就是卓别林电影里的摩登时代的日子。我最近一个月两次去河南郑州,结果两次都被热心的朋友拉到郑州CBD参观那里的高楼大厦。郑州的朋友很自豪,显然他们觉得河南郑州终于和其他大城市一样了。这种自豪其实是一种现代主义意识。80年代的时候我们不理解,疯狂地追求现代化。但现在我们都懂了,这种情况再发展下去是非常可怕的。发展快的北京现在就是一个最不宜居的城市,这时候我们就会反思现代化给我们带来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我们从来认为摄影有艺术属性,有艺术功能,但是摄影是一个十分复杂丰富的媒介,它就是一张纸,一支笔,什么都能干。摄影有艺术功能,但是摄影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并不在于艺术,恰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科学发现,比如天文摄影、医学摄影和各种微观摄影等。第二是摄影的信息属性。摄影让过去通过声音、语言文字传递的信息,终于有了可视性。我们今天看到的电影、电视,本质上来说都是摄影。把摄影只局限在艺术上是非常可笑的事情。把摄影作为一个批判世界的武器,也远比拍两朵荷花有意义得多。

七,热闹的观念摄影和后殖民话题

说一下所谓的观念摄影。观念摄影这个词汇严格说是不成立的,因为任何摄影都是有观念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但是人们把一些按原来艺术史无法归纳的艺术现象,比如现代主义之后的一些艺术,以突出思想性为特点的艺术,归类为叫"观念艺术"。这个词汇在西方早就有,原意叫概念艺术,指的是在文字文本上生发出来的艺术。但是后来摄影界把这个概念吸收进来,在上世纪50年代出现了概念摄影,在中国又变成了观念摄影。当代艺术的核心价值是思想问题,艺术越来越不讲究技术。现在电脑上所有东西都可以提供,那么重要则是你想说的话,也就是观念和思想。

"观念摄影"这个词汇是谁创造出来的?是在清华美院任教的一个批评家、理论家岛子先生在1997年提出来的,因为那时艺术界正在流行观念艺术。后来随着中国人追求国际化,观念摄影越说越响,说到现在。

我们这些年的许多观念艺术都有后殖民主义话题嫌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开始,中国的艺术开始了转型。这个转型就是把曾经因为封闭造成的落后状态跟上国际潮流,是一个中国文化自身的嬗变和蜕变的过程。这个艺术转型是由一大批年轻的,在体制之外的艺术家完成。但可悲的是,这件本来是自我更新的文化转变的成果,刚有摸样就被同时崛起的西方资本主义艺术市场摘走了。方力钧、王广义、张晓刚等中国艺术家的作品,现在一拍卖就是几百万上千万,这个现象背后是西方艺术资本市场运作的结果。西方人比我们会判断,因为他们看过战后德国和日本的崛起,他们可以预期资本在一个地方从耕种到收获的结果。西方人知道,中国经济强盛以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文化的强盛,文化消费就会上来,他们购买的艺术品就会迅速升值。

当一些中国艺术家发现最早的买家都是西方人的时候,就会去迎合买家的口味。很多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其实非常肤浅,于是中国的当代艺术创作都围绕着他们对中国的简单理解,非常符号化,比如:长城、故宫、长征、毛泽东、文革、中山服等等。这些简单的符号符合西方人对中国历史的想象,但是当它们不厌其烦重复地充斥在国际传播平台上时,实际上起到的是妖魔化一个复杂的中国的作用。


八,优秀的中国当代艺术

(一)、姚璐

当代艺术有几个特征,最主要的是我刚才说的观念性,再一个是方式方法的跨界性。当代艺术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没有边界的,技术随便用。如果挂上当代这两个字,就没有那些顾虑,可以移花接木,恰恰是看你移得怎么样,接得怎么样。图n是中央美术学院姚璐的作品,是非常有名的当代艺术。里面充满了现代的符号。影像整体的感觉是模仿了中国古代青绿山水的绘画。这种绘画是画在黄褐色的绢上,颜色是石青、石绿和蛤粉再加上墨。姚璐作品中的这个石绿就是建筑施工用挡尘的化纤布。姚璐影像中这种材料的使用就是一种修辞隐喻,实际上是把城市化的符号扔进来了。再细看一些局部的细节,前面的这一块是废墟、砖头瓦片,是拆迁的痕迹。远处山上(土堆)有小亭子,是PS上去的,营造中国古代山水绘画很清雅的意境。我们再看,下面是两个工棚,就是民工在建筑工地的工棚。中国的传统绘画必须有一个最后的点睛来提升绘画的意义,这两个工棚就是所谓的画眼。姚璐这个点睛安排一下子把作品的内涵揭示出来,中国的文化景观现在正在被城市化、正在转型,城市化过程中出现各种侵犯的行为和不公正--这些全部通过非常有味道的、充满古代绘画韵味的方式呈现了。这是一个非常高明的、优秀的当代艺术。


(二)、王庆松

再有一种就是大家所说的摆拍,王庆松是中国目前最优秀的摆拍大师,他摆拍的这组作品叫"新新闻摄影"。比如说图n叫《摄影节》,对中国各种各样的摄影节做了一次嘲讽式的表现,摄影节无非是找几个模特一群人围观,实际上通过这个在嘲讽当下文化的堕落。他为了这个作品,第一是雇了很多人,第二,中间部分每个人手里举着相机的大炮(长镜头),他做这些大炮就做了些日子。王庆松的摆拍,在中国所有当代艺术影像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王庆松。王庆松的作品摆的都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具有争议的、话题性的东西,通过摆拍来强化你去认识。

n的题目是《攻占麦当劳》,麦当劳是美国的快餐文化,他认为这个快餐文化代表了美国精神,来到中国土地上产生一系列问题,他找了一群朋友摆拍了这么一幅。图n是《新闻发布会》,王庆松本人扮作新闻发言人,像模像样的摆了很多记者在旁边,这幅作品是在嘲讽权力机关发言人的装腔作势,非常好玩。

王庆松作品的特点是投资巨大,而且他最早创作的时候不会摄影,请摄影师来帮他摆拍照片,他支付给摄影师报酬,王庆松就像是一个电影导演。这也是当代艺术中非常有趣的现象,当代艺术的生产方式已经远远不是传统的了,但为什么这个作品是他的?第一想法是他的,第二所有的投资是他的,参与者的劳动王庆松都付钱了,一切只是按照他的想法去做,这是后现代主义艺术中非常典型的一个现象。

一个好的作品手法上要复杂,意义上要明确。王庆松最著名的作品是图n,在这幅作品中他把自己神化了,做成一个千手观音,大家注意每只手上拿的东西,可口可乐、香水、刀......这千手观音实际上摆的是中国人的文化状态、文化趣味,这幅作品很有意思的,是有话在里面的。

最厉害的是《老栗夜宴图》,模仿了《韩熙载夜宴图》,还是对现代庸俗文化的嘲讽。王庆松很有意思,在每个情节中,他都让自己充当了特务的角色。韩熙载就让栗宪庭来扮演了。这种方法我们管它叫戏仿和挪用,但是必须在里面加进你的思想和看法。


九,影像的阐释系统

湖北的摄影家李亚隆的作品叫做《如果·阿凡达》(图n)。不知道在座的多少人看过电影《阿凡达》?其实我们很多人没有看懂这部电影。很多人大量的兴趣放在3D效果上了,恰恰忽略了这部电影最有趣的情节,其实《阿凡达》的故事和中国当下的现实是吻合的。地球资源枯竭后,人类发现遥远的潘多拉星球上有丰富的矿资源,于是开始去攫取这个资源。他们知道这个星球上有纳威人,于是地球人利用自己的技术克隆了一个纳威人,让他到潘多拉星球做内应,帮助地球人获得资源。电影中最有趣的一点就是很多镜头涉及到了暴力拆迁。我认为在电影《阿凡达》中最重要的符号是推土机。最后地球人使用推土机去推倒纳威人的生命之树,纳威人为了保护家园和地球人进行奋死的抗争,这个情节就和中国当下的拆迁一模一样。李亚隆看过这个电影,很快就把这个细节当做素材移植到他所理解的中国当下的环境中。他把阿凡达的模型放到了真实的地球环境中。我们看每一张照片都觉得这个小人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威胁,这个威胁来自于地球人。

为什么给大家讲这个故事?艺术从古典艺术、现代艺术到后现代艺术再到当代艺术,都是过去时了,现在最新的说法是最新艺术和当下艺术。一路走来,对人们的艺术欣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它的解读和阐释需要一套系统,如果脑子里没有这套系统是读不到这些东西的。比如你不知道阿凡达,或者你看过阿凡达却不能把它和中国的拆迁现实联系起来,你是看不出作品的深意的。如果要提高自己,其实最终是提升个人的文化素质。现在再也不会有人觉得一张长白山的照片很牛了,随着网络的普及这种照片到处都是。同样,作为一个职业摄影师去拍摄新闻的时候,如果头脑中没有这套系统,也不会是一个特别棒的新闻记者。


十,新闻摄影问题

新闻是什么?新闻最重要的,是代表公众,为这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去记录和作证。当然还有及时的传播信息,目的是要让公众对地球上发生的事情享有知情权。但是现在中国人动不动就是荷赛,其实荷赛是个商业色彩很浓的比赛。荷赛的评委是什么人?他们只是些职业人士,并不是知识分子。在荷赛的引导下,中国的新闻记者越来越娱乐化,他们忘记了新闻记者是要有正义有担当的。

我强烈建议大家有机会看一看贺延光拍的照片,他是一个真正未来拿得出去的中国新闻记者。他照片中传达出的价值观是非常棒的,贺延光每幅照片背后都不是一个简单的新闻故事,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生活中非常节点性的东西。

顺带说一下《挟尸要价》的问题。其实我对关于这幅照片的各种争论不是很有兴趣,因为这个照片是不能当作证据的。那个老头当时是不是说给钱才能把尸体给家属,这是需要旁证的东西。我在网上看到这幅照片时,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什么问题呢?大家注意,死者他是为了救人而献身的,我们应该称之为英雄。但是这张照片披露的时候,本来应该恪守一个传播原则,即把死亡的英雄脸打上马赛克,以示尊重。可是大家争来争去,没有一个人注意到这一点,残忍地把死者的面目展示出来,没有人想到他家人的感受。这暴露出中国新闻摄影界存在的问题,我们在人的尊重和关怀上是非常欠缺的。

现在摄影发烧友们随意拿相机在街上抓拍,我估计这种情况还有四、五年的自由,以后不会再有了。就是拍了也只能在家里看着玩,如果公开发表,会惹来很大的麻烦,是肖像权的问题。现在西方的摄影师在马路上随意拍人已经很谨慎了,拍了也不能用,尤其做画册,很有可能会接到律师函。因为你没有得到肖像的使用授权。中国现在还有这个自由,为什么老说摄影师欺负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民?因为那些农民看不到,才会出现侵犯性的东西。当然,新闻摄影还有一定的空间,尤其是拍摄一些公众应该知道的事件。

现在我们的新闻摄影界,在开会的时候主要谈技术。现代主义最大的特点是爱谈技术、谈专业,就是不谈人,不谈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由此出发的新闻意义。这和我们现在的文化状态有关。比如我们现在的教育,不谈合作、不谈关心,中小学课本中可能还有些,但是到了大学绝对没有。形成对照的是,在西方的教育中,核心的问题不是成绩,而是学生在社会上参与公益事业的经历和对社会的贡献。中国是一个农业文明的国家,我们的爷爷奶奶都是农民。农民最大的缺点就是自私,因为一亩三分地,自扫门前雪。有争端了需要村长出面来解决问题,所以农民是需要政府的。为什么中国官本位这么严重?中国人爱攀比?我们和游牧民族不一样在哪里?游牧民族的生存条件让他们不得不合作,所以他的文化中有一种合作的精神,我们没有。因为我们的生产方式是独家独户。可是1840年以后我们被资本全球化了,那就要遵守人家的规矩。在现行的市场经济中,资本主义反而释放了我们农民基因中最丑陋的东西,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0 20:21:00 | 只看该作者
宜昌市摄影家协会2008年工作总结

一、2008年初举办了宜昌市文艺界盛大的新春联谊会,上人千参加,抽奖金额达到了12万余元,陈景杰、杨孝红、曾毅等编排演出的《女子别动队》、《摄影人之歌》等节目广受好评。通过举办这个晚会,充分展示了宜昌市摄影家协会的团体实力和宜昌摄影人的风采。
二、5月16日,四川地震灾难仅仅发生第4天,宜昌市摄影家协会与越野E族发起和组织了赴灾区运送救灾物资和纪录拍摄的大型行动。有周运逸、成旭、阳光、杨少文、刘淑光等十几位会员参加,昼夜行程数千里,不仅送去了灾区人民急需的医药、帐篷等物资,还拍摄了大量的感人的照片,回宜后仅用两天时间,在夷陵广场举办了400多幅作品的“心系灾区,抗震救灾”摄影展览,同时举办了万人签名及捐款活动,为宜昌摄影人增添了光彩。
三、5月26日,参加了宜昌市文艺界抗震救灾大会,宋彬、肖佳法、陈景杰、庞浩、芦进、徐为民代表宜昌市摄影家协会参加了现场捐款。
四、6月,宜昌市女摄影家协会组织作品参加了湖北省第四届妇女影展,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杨少文获得金奖,陈景杰获得铜奖,孟炜炜、凌志、曾毅、朗红艳、刘淑光、刘慧民、共十幅作品获得优秀奖,在全省名列前茅,显示了我市女摄影家的实力和水平。
五、7月,市摄影家协会与越野E族一起策划实施了“迎奥运、重走昭君路”的采风活动。在肖佳法副主席的带领下,十辆越野车、40名摄影人、全程6600公里,历时15天,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交流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六、8月30日,举办了“宜昌市第二届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集体展示了宜昌摄影人的整体水平。陶家林获得一等奖,吴华、娄义伟、黎明、周永君的作品获得二等奖,杨少文、李进都、叶帮滨、王永胜、陈景杰、刘志敏的作品获得三等奖。
七、9月3日,与迪特影像一起举办了黎明作品展览及研讨会,邀请了美术、文学、文艺理论和摄影界的专家、作者60余人参加,深层次地讨论了“后三峡”的摄影创作问题,对现实创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八、9月19日组织二十余人参加了平遥国际摄影节和坝上金秋的摄影采风。黎明的作品在平遥展出,受到摄影界的关注,并在《中国摄影》杂志上用6个P的篇幅发表。
九、11月15日,与迪特影像一起,举办了《人民摄影》报宜昌读者联谊会和李元风光摄影讲座,有400多名会员参加,人民摄影报总编辑进行了精彩的摄影讲座,著名风光摄影家李元的讲座也大受欢迎。有20位作者获得人民摄影报摄影比赛佳作奖,联谊会上,宜昌市摄影家协会在名誉主席李亚隆的支持下,赠送了100余份全年的《人民摄影》报。通过这次活动,与《人民摄影》建立了良好的联系,为宜昌摄影作者提供了一个发表作品的平台。
十、与湖北益通公司等单位一起举办了“路在宜昌”大型摄影比赛,近千幅作品参赛,三峡晚报刊发了二个彩色整版的作品选登,孟炜炜、刘正义、蓝调获得二等奖,朗红艳、李秀章、刘习义、胡渝生获得三等奖,吴名洲等26位作者获得优秀奖,徐达、王道生、郑泽凯、董伟民、王敏、的作品获得“珍贵老照片”。比赛在夷陵广场举办了作品展览及颁奖。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0 20:21:52 | 只看该作者
罗长姐:一组照片引来全社会的爱
记者: 曹旭 陈黎明

    罗长姐,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湾潭镇九门村一位85岁的老妈妈,35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因公致残、精神严重失常的儿子祁才政。
    1968年,祁才政参军到四川省涪陵军分区服役,两次荣立三等功。1974年,他在一次执行任务中身负重伤,经全力救治保住了生命,但造成大脑严重智残,被诊断为躁狂型精神病患者,丧失了生活能力。得知情况后,罗长姐主动放弃政府福利院赡养的特殊待遇,将儿子接回家自己照料。就这样,35年春去冬来,罗长姐克服诸多困难,用母爱延续着智残儿子的生命。
    2010年1月,因为一个偶然机会,湖北省宜昌市委副书记李亚隆得知罗长姐的感人事迹,以一个普通摄影人的身份,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前往这个小山村,走进罗长姐家里,拍摄了一组名为《看不见的爱》的纪实作品。作品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更引起了中央领导的关注。

    山路上,一辆越野吉普颠簸前行着,震颤得整个人的骨头都要散架了。清晨6时出发,经过7小时的长途跋涉后,车终于满身泥渣地停在了罗长姐的农舍前。李亚隆顾不上休息,抓起相机就下了车,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泞中走向那几幢残旧的木屋。临行前,李亚隆特地和同行的伙伴交代,不要说明自己领导干部的身份。
     李亚隆走进了农舍前的空地,见到了穿着薄棉袄、头上缠着土家族人特有的包头的老人罗长姐。满脸的皱纹,双手干燥粗糙,佝偻的腰背和缠足的小脚支撑着老人在堂屋门口忙碌的身影。
    为了打消老人的顾虑,李亚隆介绍说自己喜欢照相,听说了她照顾儿子的故事,想来拍些照片。眼前的老人展开了笑颜,伸出了手做出请进门的动作,“快进来,快进来,外面冷!”走进了房舍左手边的厢房,罗长姐拉过小凳让李亚隆一行围着炉子坐下,又进进出出招呼家中的孩子们取来瓜子花生,倒上热水。一下子,安静的农家院热闹了起来。
     李亚隆没有急着开始拍摄,他拉住罗长姐坐下,和老人家聊起家常,罗长姐缓缓的回忆起35年的往事。


     1974年春,罗长姐得知儿子病倒后,从五峰日夜兼程赶到部队医院时悲痛欲绝,“在部队的时候,发的东西他舍不得用,一斤糖、一块肥皂都会给我带回来。现在他却连我也认不出了……”
     1976年,罗长姐毅然决定将祁才政接回家,自己照料。
    祁才政连妈妈都不认识,但对部队却有着让人难以置信的记忆,一日三餐准时开饭,吃饭喝水一定要用部队发的搪瓷碗和缸子。为让孩子用上和部队里一样的搪瓷碗,罗长姐四处请人购买。祁才政还有个习惯,吃完饭总要摔碗掰筷子。为准备足够的筷子,罗长姐把附近人家红白喜事用过的木筷全部收来,把这些筷子洗净晒干后使用。久而久之,附近的乡亲主动将用过的筷子收好,弄干净之后留给罗长姐。30多年来,祁才政摔坏了100多个搪瓷碗,折断三四千双筷子。
    一次,罗长姐正帮儿子擦洗身体,突然,祁才政挥手一拳正好打中她的眼睛,她被击倒在地。祁才政还想继续打她,罗长姐忍不住哭喊道:“我是你娘呀!”祁才政似乎听懂了什么,转身离开了。罗长姐被打后,为了省钱,没及时治疗,右眼完全失明。
    罗长姐并没有因为伤痛停止对儿子的照料。每天早晨6时、晚上10时,罗长姐都会准时播放部队的起床号、熄灯号。为了儿子的“形象”,罗长姐还学会了理发,冒着被打的危险坚持给他理发。她说:“儿子是立过军功的人,应该穿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我一定要让他有尊严地活下去。”

    这一聊就是3个小时。借着简陋木屋里昏黄的灯光,看着这位满脸沧桑的老妈妈,李亚隆眼里噙满泪花。这是一段看似平凡却又充满了多少艰辛的岁月啊,此刻的李亚隆感到手中的相机仿佛千斤重担。
    李亚隆决定留下和罗长姐一家吃晚饭,他不愿遗漏老妈妈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饭做好了,罗长姐并没有先吃,而是端着饭菜去喂儿子。李亚隆尾随罗长姐来到他们母子的房间。这个有些特殊的空间,是由罗长姐一家专门为祁才政设计的,让祁才政既有自己活动的场地,又不惊扰到乡亲。会木工的老父亲将儿子的活动空间分隔,将3间木板房腾了出来,还将吊脚楼西侧进行了改造,周围搭起一米多高的木栅栏,沿栅栏修了一条环形走道。在这个特殊“军营”里,祁才政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环形跑道上不知疲倦地“训练”,时不时捶打着自己的身体。木栅栏留出一个口,祁才政可以伸出头来吃饭,让母亲给他修剪须发。为照料祁才政的饮食起居,罗长姐搬到儿子居住的房间,用木板隔出4平方米左右的空间,搭起一张小木床,方便日夜照顾他。
    快60岁的祁才政,容貌神情和常人大不相同。因狂躁犯病时经常抽打自己,牙齿没剩几颗,面部已经变形,满脸乱糟糟的胡须,无论春夏秋冬都裹着一件上衣,裤子也是肥肥大大地挂在腰间。
    为了不惊动他们母子,即使环境极其昏暗,李亚隆也只是开大光圈设置更高的感光度小心按动快门。因为祁才政偶尔会发些脾气,晚饭吃了半个多小时。每天晚上10时,祁才政就要伴着熄灯号就寝,因此,罗长姐要提前一个小时给他洗漱。她拿起毛巾给祁才政擦脸,突然,祁才政大叫起来,猛地挥拳打自己的脸。罗长姐立刻停止了动作,耐心等着他安静下来才继续擦拭。就这样周而复始,擦擦停停,简单的洗脸竟然持续了十几分钟。罗长姐告诉李亚隆,多年来这样的情况太多了,能一次给他擦完脸的情况太少了。罗长姐说:“如果想要给他洗澡或者是剃头剪胡须,往往要花上几天的时间”。面对这难以想象的困难,李亚隆只看到了老人脸上习以为常的平静慈祥。
    听说罗长姐的老伴正在另一处烘烤祁才政的尿布,李亚隆又转身走进了那间屋子。一走进那个房间,差点让他窒息——几片用麻袋做成的尿布片经火一烤,满屋都是浓重刺鼻的味道,满屋烟雾缭绕,一米之外就看不见人。才待了两分钟,李亚隆就已经被刺激得满脸泪水,他屏住呼吸一连串地拍摄,冲出屋子,大口呼吸几下,接着又钻了进去。
    入夜了,李亚隆却还不愿离开,罗长姐也不送客,任由他继续拍摄。为了捕捉祁才政在自己小空间中的种种细节,李亚隆甚至窝在母子俩房间的墙角一个多小时一动不动。听完熄灯号,该是哄祁才政睡觉的时间,罗长姐把哄儿子睡觉称为“送睡”。送睡时要将房里的灯关闭,她边轻声呼唤,边用手电筒光指引,儿子才上床。有时祁才政不想睡,罗长姐就伴他到天亮。
    为了不打搅罗长姐,李亚隆一行在深夜12点多返回湾潭镇,找了一家小旅馆住下,次日再到罗长姐家继续拍摄。到达罗长姐家里,天刚放亮,罗长姐已经起床。只见她轻手轻脚地走到祁才政房间的一面木板墙边,蹲下来,用竹竿小心翼翼地把儿子房间的脏衣裤钩出来,再将干净的衣物放进去。随着起床号的响起,祁才政醒了,李亚隆亲眼目睹并拍摄了伴随着祁才政不断叫喊狂躁,罗长姐为儿子长达半个多小时的穿衣过程……
    屋内寒冷,罗长姐开始生火,李亚隆端起相机,将镜头对准了用吹火筒对着炉膛吹气的罗长姐,又一次按下快门。在李亚隆看来,那不仅仅是点燃取暖的火,更是在日复一日地点燃延续病儿祁才政的生命之火。

    这就是一位普通农村母亲30多年来每天的生活。
    儿子由于在服役期间受伤,完全可以享受部队和政府上提供的照料,母亲却将这副重担扛在自己肩上,一扛就是35年,无怨无悔,仅仅就是为了一个“不给军队添麻烦、不给政府增负担”的理由:“我是军人的母亲,绝不能给国家和部队添麻烦,给军人脸上抹黑!”在崎岖坑洼的归途中,李亚隆不停地回放着拍下的上千张图片,心中生出无尽的感慨……
    回到宜昌,李亚隆迅速将照片整理完毕形成系列专题《看不见的爱》,在多家媒体发表,并不断地向有关方面汇报,引发了多方对罗长姐的关爱。由五峰县民政局、住建委牵头,整合多方面资源,制定了帮扶的长效机制,分批分项对罗长姐住房、入户道路、水电网、通信线路进行维修改造,扩大祁才政的活动空间,加固安全防范设施,改善罗长姐的居住、护理环境。广州军区政治部、湖北省军区、宜昌军分区的领导和各级工作组先后11批次深入罗长姐家中慰问,捐助资金10万余元。
    今年8月4日,解放军报内参刊发了《罗长姐为国为军分忧——35年悉心照料因公智残儿子感动一方》的先进事迹,中央领导就此作出重要批示。10月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妇女报、战士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军网等国内10多家主流媒体、60多家网站纷纷刊播罗长姐的感人事迹,而李亚隆拍摄的罗长姐组照,再次被国内各媒体广泛采用。由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带来的大型纪实舞台剧《土家妈妈——罗长姐》在各地上演,全国掀起罗长姐事迹的宣传热潮,引起较强的社会反响。更多人加入帮扶队伍中来,用实际行动表达对这位伟大母亲的尊重。
后记
    今年12月,本报记者在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武部和湾潭镇武装部领导陪同下,赶往罗长姐家采访。我们看到了修葺一新的农舍,门口还挂上了“德育基地”的牌子。在看望祁才政时,我们更目睹了一场“奇迹”的发生:当湾潭镇武装部向部长主动给祁才政剃须理发时,频繁狂躁的祁才政居然非常顺从地配合,甚至还能简单地和来访的我们说上几句话。罗长姐和家人都表示,这在平时是不可能发生的。这些由摄影专题《看不见的爱》及相关报道带来的变化,更是又一种“看不见的爱”的表现。
    今天的罗长姐虽然已是满脸沧桑,却因为心中怀着照顾病儿的信念,显得精神矍铄。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0 20:22:27 | 只看该作者
宜昌市委副书记李亚隆受聘我校兼职教授
    4月2日下午,宜昌市委副书记李亚隆受聘我校兼职教授仪式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举行,三峡大学党委书记刘德富、校长李建林、副校长邹坤及学校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聘任仪式。聘任仪式由副校长邹坤主持,李建林校长颁发了聘书。
    李亚隆教授,男,1955年4月生,宜昌市委副书记,经济学硕士,中国当代著名摄影家。从事摄影创作二十余年,发表摄影作品数百幅。代表作有《夫妻戏班》、《三峡筑坝人》、《背起生活的希望》、《电力马帮》、《愚公移民》、《魏师傅的迷茫》等。其摄影作品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大奖。李亚隆教授的摄影作品以独特的视角、纪实的语言、精湛的摄影技巧关注民生、贴近生活,反映现代化进程和社会裂变下的民生境遇与生存状态,体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批判意识,具有丰富的解读空间和审美张力。他对现代摄影艺术的探索体现了一个艺术家的睿智和前卫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 14:17 , Processed in 0.19808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