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1.12.24.下午:俺在一家茶艺坊胡侃。哥们儿邓曙光当[主持人]点俺的名,不敢不说。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5 13:27:05 | 只看该作者
平安夜大学生翩翩起舞
来源:孝感晚报 作者:黄骏 郑铮 时间:2009-12-25

      本报讯( 通讯员 黄骏 记者 郑铮)平安夜,孝感学院学生团体联合会在东区食堂二楼举行了大型的圣诞舞会。
      当晚,记者来到了圣诞舞会的现场,在楼梯口,早已布满了彩色的气球,扶手上的彩灯光芒四射,而一位圣诞装打扮的圣诞老人早已等候在门口,迎接各方来客,为到场的观众献上了节日的祝福。
      在会场内,一排排圣诞海报彰显了节日的气氛。舞会开始后,一支机械舞表演赢得了在场观众的一片惊叹,而随后的滑稽舞蹈《穷开心》动感十足,场内不断响起欢呼声,越来越多的观众也参与进来一齐跟着穿圣诞装的领舞者跳舞。伴着轻扬的音乐,舞会进入了交际舞时段,一对对情侣步入中心舞池翩翩起舞。随后的爵士舞和健美操表演将整个舞会推向高潮。最后,全体观众跟着主持人的节拍跳起了兔子舞,欢笑声响彻整个会场。
      记者现场采访了团联的负责人,他表示此次晚会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在给予大家快乐的同时又增进了大家的友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5 13:28:44 | 只看该作者
平安夜送“平安果”
来源:孝感晚报 作者: 时间:2008-12-25


      苹果是平安的象征,平安夜苹果“着装”悄然传递“平安”祝福。送“平安果”成为圣诞节的一种时尚,这一“商机”马上被精明的商人捕捉到,24日,在孝感城区不少商店的橱窗里都可以看到“平安果”。美国蛇果需要7元钱左右,苹果的价钱也在3到4元之间,销售量比平时甚至要高出一倍多。
                      记者 黄晶 李文勇 张婷 摄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5 13:31:39 | 只看该作者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之平安夜



文/扬帆启航


又是一年平安夜了,虽说是洋节,却也过了十几年。平安夜,圣诞夜,当酒店、商场的门外竖起圣诞树,橱窗上写满“Merry Christmas”的时候,满大街都洋溢着一种过节的气氛。于是,记忆的弦又一次被拨动,我又想起那一个难忘的平安夜。
那一年,来自纽约的Park夫妇任我们的外教,教我们口语和听力。Park夫妇在美国已经退休,因为对中国的名胜古迹感兴趣,所以他们来到中国边教书边旅游,已经去过中国的很多地方。当然,教书只是他们的副业。为了提高我们的口语能力,Park先生特的在圣诞快来临的时候邀请了十几个美国学生来跟我们一起过节,并且约好平安夜就在他们家里过。美国人过圣诞就像我们过年一样隆重,因此Park夫人早早的在进行“Christmas shopping(圣诞大采购)”。而Park先生则带着我们在教室里做游戏,唱圣诞颂歌,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做,就在一起随便的聊天。因为有这么好的语言环境,那时候我们的口语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是平安夜了,外面飘着鹅毛大雪,我们用班费给Park夫妇买了一个大大的中国结作为圣诞礼物,Park先生高兴的把它挂在家里那棵装扮得漂漂亮亮的圣诞树上。Park夫人则早已准备好了满满一桌圣诞大餐,有火鸡、香肠、牛排、沙拉、冰淇淋,还有饺子,真是一顿中西结合的圣诞大餐。
饭前,由Park先生做餐前祷告,Park夫妇和那些美国学生都是基督徒,因此餐前祷告对于他们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在美国基督教环境长大的孩子,每顿饭前都要做祷告的,双手握在胸前,闭上眼睛,虔诚的感谢上帝每天赐给他们饮食和水,最后说“Thanks God gives us food,Amen”,然后才开始吃饭。
饭后,我们围着圣诞树席地而坐,Park先生给我们讲起《圣经》上有关圣诞和基督的故事,然后,我们又一起唱起圣诞颂歌。在悠扬悦耳的圣诞歌声中,我们仿佛置身于异国他乡。不知是谁提议去院子里堆雪人,我们一窝蜂的涌向院子,大家合力堆出一个丑丑的大雪人,镶上两粒葡萄作为眼睛,插上一根胡萝卜作为鼻子,丑丑的雪人居然生动起来。于是,我们手拉着手围着雪人跳起舞来。不知什么时候Park夫妇也加入我们的行列,我们跳啊,笑啊,闹啊,欢声笑语合着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在空气中流动,一直到深夜。
后来,Park夫妇因为健康原因离开了中国,我们从此失去了两位良师益友。庆幸的是,不久一个澳大利亚小伙子叫作Damin的作了我们的外教,这是后话。Park夫妇回国不久,美国就发生了举世震惊的“9.11”事件,那时候,Park夫妇正住在他们的乡间别墅里,而他们唯一的儿子Jack则正好在世贸大厦工作,所幸那一天他出差在外,因而躲过了这一场生死劫难。这是后来在Park先生给我们的邮件中得知的,Park先生不住的感谢上帝,说这是上帝给他们家最大的恩赐。
如今,我已经离开那座城市多年,跟Park夫妇也早已失去联系,然而那个美好祥和的平安夜却始终留在我记忆的深处。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5 17:29: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5 19:43:05 | 只看该作者
http://christmas.8wish.co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11:36:41 | 只看该作者


==老管凑热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11:39:34 | 只看该作者


==俺的朋友[楚王]。是不是很酷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11:42:01 | 只看该作者


==俺这哥们儿能画画又会写作,够牛吧?
     俺挺佩服!!!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8 08:42: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0#
发表于 2011-12-31 06:53:59 | 只看该作者
刘汉初,低调的文化“耕夫”
  
——孝感作家新印象

文/张建国

狗年春天,笔者带着敬佩,拜访了经常在报刊晃眼的一位格田“耕夫”,着重就他情系夕阳民生、笔耕不辍的感人事迹,写成一篇4000字的人物素描,尽管在省内三家媒体发表,却仍感意犹未尽,很想借机会作个补笔。正好,前不久,孝感晚报发了他一篇随笔《伟大不起》,讲述他因笔爬不辍,“爬”上湖北省作家协会、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富有戏剧性的经过,让我逮到采访由头。他,就是文章极少用本名刘汉初,却让笔名出尽风头的“汉楚”。

谁知一向低调的刘汉初,却一再婉拒,给我的热情浇了一盆冷水。只好找到他单位的“爬格室”缠住不放,面对笔者执拗请求,他才出于礼貌,简略讲了几句,并再三强调:千万别吹过头,让人心生厌恶。好在我平素拜读汉楚不少,凭他为文为人的老印象,再描个他个“新印象”也八九不离十。我想。

一、“头衔”摞着戴

前些年,我从报社一位名记的文章里,读到他一些印象,刘汉初早年从新闻起步,言论上瘾,杂文出名,渐渐拓展到报告文学、文艺评论、散文随笔,间或有小说、小诗等文艺作品,且文如其人,厌弃老套,不囿平俗,一些出手不凡的文字,与其低调形成鲜明对比。那年我参加报社写作培训班时,他几篇在全省获奖的杂文《负负得“富”》、《“0”想…》等,还被总编作为“立意精当、反常成趣”的范文,在培训班上解析呢。

其实,他的写作成果远非如此。笔者粗略统计,迄今发表了1300多篇(部)作品。其中近30篇文艺评论文章,在国家级文学刊物上占了30%,省级文学刊物上的占50%;发表的散文随笔、杂谈小品更多。近年,他从当地政府部门一个领导职位退下来后,似乎更忙了,诸如作品研讨,文化采风;这个请他作序,那个约他评书;热情的文学叩问者,不是这个邀他指点江山,就是那个请他激扬文字。连他退休的单位都不放过他的“余热”,请回去写书。2006年雅虎网的“万尔遐同窗”站,还请他创作长篇系列小说《高考演义》,在该网选载时,博得众多好评。

让我心动的是,一直以“低调做人倾情作文淡泊作家”为信念的他,格田爬涉了30多年,竟一不小心“爬”出多个“头衔”:湖北省作家协会、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湖北省孝文化研究基地常务理事,孝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市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就连远在陕西的《检察文学》,还封他个驻孝感通联站的“官”。

今年年初,他应邀参编我省音乐文学期刊《长虹》,又载上“副主编”头衔,受到省音乐家协会、省音乐文学学会有关领导高度称赞,称该期《长虹》是创刊以来编得最好、质量最高的一期。

二、情注“孝文化”

众所周知,“孝文化”是咱们孝感市精心打造的一个品牌和“城市名片”。为了宣传孝文化,弘扬孝文化,作为孝感文化名人一分子,他牺牲了很多宝贵的时间,情注孝文化,几乎到了见“缝”就“插”的地步。2004年初,他得知中国曲艺家、著名作家、评论家、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李守义,自费赴山东参加“中华孝文化与代际和谐”国际论坛推介孝感的消息后,旋即采访了孝文化领军人物李守义,以《“老文化”倾情孝文化》为大题,以“孝文化被他唱响国际论坛”、“由小三部曲到大三部曲”、“难愈的文化职业病”、“灵感的疼痛”为小题,以超限的篇幅登上同年5月17日的孝感日报的“天仙”栏,后来又被魅力四溢的《魅力孝感》转载,图文并茂、挤了整整6个版面,在社会上产生很好的反响。

重塑古孝子,彰显新孝子,是弘扬孝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也为之付出了大量心血。如我国《二十四孝》中孝感三大古孝之一的黄香,千百年来,他的孝绩名垂青史,他的孝行广为流传。刘汉初先生原本是列为2005年全省文艺重点项目《千古孝子黄香》的作者之一,且从黄香出生到出仕的“开山”部分由他执笔。正式出版后,他又萌动了单独著作的念头,于是在原有素材基础上,撷取黄香少年时代的感天“童孝”故事,站在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高度,大胆拓展情节,赋予传奇演绎,扩写成一部80回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少男黄香传奇》,在“万尔遐同窗”发表,故事敷演得淋漓尽致,人物描慕得活灵活现,读后令人留下难忘的印象。《槐荫文学》连载时所加的编者按说:

小说着力于“传奇”色彩,视角新奇,把少小时期的黄香和其母惊天地、泣鬼神的感天大孝,旷世奇孝以及“文侠”风骨,演绎成一部以“奇”传孝、以孝传“奇”及出奇谋,著奇文,破奇案,用奇兵,“奇”贯始终的千古“孝星传奇”。而且文本肌理细腻流畅,将古代的孝感乡风民俗,托于其表,兀立于画面;将浓郁的乡土情趣,倾注其中,跃然于纸上。读来扣人心弦,令人拍案称奇!在雅虎网连载时,也赢得可观的点击率。市委宣传部有关领导称赞,他为弘扬孝文化做了一件大好事。

刘老师不但为古孝子树碑,也为新孝子立传。那篇被省、市专家评为唯一一等奖、彰显新时代孝子典范的纪实小说《董孝子新传》,可窥豹一斑。近几年,他的许多散文随笔,都浸淫着浓浓孝文化情绪,就连与人合著(编)、分别由中国文联、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文学传记《志超之谜》、文艺评论集《清泉飞溅》等,也笔蘸着孝文化汁液。

我感觉,他打造的“汉楚”堪称孝感一方文学艺术的文化品牌。

三、擦亮“汉楚”牌

提起他的笔名也很耐人寻味,更见证着他低调为文的“笔性”。早年因为发表作品太稠太密,怕惹人“眼红”,就假以笔名,尽量让汉楚、啸震、刘鸣们轮番出场,以疏散频率,其中“汉楚”露脸率最高。于是多少年来,让汉楚在报刊杂志出尽了风头,其本名却知者不多。为此颇让我困惑:时下好多人起劲推销自己巴不得一夜成名都嫌慢了,他却把真实面目掩藏起来,不想让本来的自己出名。后来我解读他的一篇《笔名轶事》得知,他索性因形就势打造一个“汉楚”品牌。有趣的是,我发现一方天地著名作家卫保群,请他为自己的散文集《鄂西山月》点笔为序时,竟先入为主、不容置疑地把“汉楚”作为明星置于序端。对此,汉楚在《心河溪涧月影摇》的序中,就势巧妙地收藏自己:要说什么“明星”、“亮点”的话,不是歌唱“星星点灯”吗?那就借“山月”之光,让这枚不太起眼的“星星”,“点”起一丝淡淡的光亮吧!

近年他退休后,部门志、地方志的编纂也找上他,还要还报刊、网站约稿“文债”。他把时间分为几块,统筹兼顾,互不影响,连节假日也耗费在无尽的“耕爬”之中。在长期“耕爬”中,他锤炼出了独特的散文笔法,即富于联想的构思,行文风格的韵律美,形成了“自成一家”的叙事风格:既耐人嘴爵,又回味绵长。在拙作定稿时,我最近又从孝感晚报“周末随笔”读到他一篇悼念汶川地震的《静默中,我凝视国旗》,深感文章既赋予抒情散文的韵律,又兼顾诗体散文的含蓄。至于在全省获奖杂文、言论,全国获奖的《“劳保”的呻吟》、《“老字号”走向新辉煌》等,庄严而不乏诙谐,委婉而不乏犀利,堪称为立意精巧、脍炙人口的代表作。

他把“品牌”擦亮了,为人却更加低调了。
  (作者通联:孝感市仙女路17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 18:28 , Processed in 0.10572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