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8729|回复: 7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孝南区第六届小学语文教师现场写作比赛》全程实录===欢迎监督、指导、批评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1-12-13 18: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学区是由学区主任亲自抓这件工作,我校已接到学区祝主任通知!

                                                   中山



经历了风雨就能收获彩虹
                      新华学区中山小学 肖 娟

    二○一一年是一个充满色彩、充满活力的年度,“研课改”、“创高效”、“比教学”、“访万家”等活动相继在我校轰轰烈烈地开展,让我尤感如沐春风的当数“课内比教学”活动。“课内比教学”,为我们搭建了教师践行新课程理念的时空场所,构建了教师能力展示的新平台,加强了教师之间业务交流和切磋,更是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一场能力与智慧的较量;“课内比教学”,让我们感受到了教育方式的再次变革,教学理念再次更新,课堂教学过程再次优化,学法指导再次创新的缕缕气息;“课内比教学”,是更新课堂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结构不合理,教学效率不高的教学方法,寻求高效率的数学课堂教学的新舞台。总之,“课内比教学”,对于构建高效和谐的新课堂,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近段时间以来,我也深入到“课内比教学”这项活动之中,听了不少老师的语文课,使我深有感触,收获颇多。这些老师的课,没有故作姿态的“花架子”;没有眼花缭乱的“装饰品”;更没有象公开课那样的“大练兵”。他(她)们的课,有的如高山流水,娓娓道来;有的象平静的湖面,微波荡漾;还有的似大海的波涛,起伏跌宕。他(她)们时而激情振奋,时而低语吟唱……真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各领风骚,真正体现了原生态的教学。课堂上,老师们通过充分地让学生读课文,品语句,悟情感,放手让学生真正去领悟、理解课文内涵。看看这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我想到孩子们要求的是什么,只不过是一次亲近自然,放飞心情的机会,一次对美的膜拜,我为什么这样残忍的拒绝呢?只因为制度?因为考核?因为年终的奖金?还是因为同事们都如此?多年来我仿佛有些麻木,有些迟钝。我们在这些“规矩”的束缚变成了木乃伊,然后再将这些欢蹦乱跳的鲜活生命放到曾经腌制过自身的酱缸之中。
    的确,我们教师上课很有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教学之中,我们的引领,不仅给了学生良好的示范,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质量,还缩短了其进入文本的时间。学生通过教师的引领不仅可以视其人、闻其声、悟其情,直接领略到课文的内容和感情,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同时,通过学生自读课文,并在教师适时的点拨指引下,就完全可以感悟文中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了。这样的老师的课,不仅赢得了全体学生的热烈掌声,还令所有听课教师也不得不为之叹服。


    众所周知,我们的语文课堂,如何把它上好,上得让学生愿意听,并达到理想的效果,把课上到最佳状态。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首先得让学生喜欢你;要让学生喜欢教师,教师必须具有崇高的师德、渊博的学识、高超的教艺、精粹的语言和幽默的谈吐,这样才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同时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帮助学生,使自己产生亲和力、信赖感,唯如此,才会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我想:这是我们每位教师所不断追求的目的。“学习是生活的,生活是体悟的,体悟是快乐的。”每一次感动,都来自心灵的渴望与期盼;每一份收获,都缘于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没有刻意的教学手段,没有程序化的教学设计,没有庄严的课堂氛围……这些特殊的公开课,让我读懂了新教育理念的内涵;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每一个教育人心中的梦想,也是每一个受教育者心灵的祈祷。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水平的真正提高离不开兴趣的培养,创造能力的提高更离不开浓厚的兴趣,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对维持学生学习动机,促进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具有重要意义。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的方法,收到了一定成效。“一个成功的教师,一个幸福的教师不在于他的职业有多崇高,不在于他的地位有多显赫,而是在于他能带给学生多少快乐”,这是我对教师职业的一种追求,一种概定。总之,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的开展,给我们每位教师带来了感官与视觉上的冲击,也给我们的心灵深处一次重新洗涤后的翻新。今后,我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在学习中不断丰富自己,在反思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相信自己的教学生涯一定能闪现出独特的光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5 05:36 , Processed in 0.11526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