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荣获‘孝南区首届优秀小语教研组长’的语文教研组长名单★★★-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8-8 16: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校教育科研的十个发展趋向
来源: 《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第5期 作者: 郑金洲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的推进,也随着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学校教育科研的自身发展,中小学教育科研正在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变化趋向,这些趋向表明中小学教育科研正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上升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一、研究问题校本化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发展趋向之一,就是日益注重从学校实际出发探索并确定研究问题。研究问题的确定,是教育科研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学校教育科研中,本来所有研究问题都应该是校本的,这是学校教育科研的题中应有之意,但今天这一不成其为问题的问题却成了问题,颇值得我们关注。
       在今天的学校改革与发展中,其实我们恰恰不缺少问题,甚至是问题成堆、成灾的。无论从决策的角度,还是从理论的角度,留给学校的空间不是太小了,而是太大了。偌大的空间,隐含着无数的问题,蕴藏着无限的科研契机。从管理层面上,要落实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将教育理念转化为实践,教育计划转化为行动,教育目标转化为学校的具体任务,每一环节都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从教学层面上,要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理念,将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将教学行为转化为教学品质,将教学品质转化为教学智慧,每一步骤都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矛盾;从教育层面上,要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体验学生的生存方式,把握学生的文化特征,吸纳学生的生活经验,每一方面都会提出与以往师生交往方式不同的新情况;所有这一切都可以经由一系列思维加工过程,形成为教育科研问题。
       来自于身边的问题,与自己切身的体验相关,和自己已有的经验相联,是经由自己的眼睛发现的,是揉入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这些的问题自产生起,就与教师个人的生活体验、职业成长经历联系在一起,在研究中,教师也就多了一份主动性、积极性。
        研究问题的确定,倒是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信奉英语中的一句谚语:small is beautiful,“小的就是美的”。这种“小即美”的选题思路,在当下学校教育科研中有着积极意义,我们习惯于大,习惯于宽,习惯于泛,这样的研究虽然也解决了一定的问题,但研究不深人,简单重复的现象较为突出。转变大就是美的思维定势,扭转宽泛才能成为课题的研究路向。在今天的学校教育科研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动力内在化
       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趋向之二,就是研究对教师来说,越来越不再是外在于自己的行为,而是发自内心的向往和由内在精神激发的行为。这种变化的趋向正在变得日益显明。从外在到内发,既反映了学校教育科研自身的一种发展轨迹,也反映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运行路径。
         20世纪80年代之初,当对教师提出教育科研的要求时,许多教师还是持拒斥态度的,因为教师长期以来就是“教书匠”的代名词.只要会教书,也就完成了教师的基本职责,研究并没有真正与教师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当时,从事教育科研的教师还是少数。20世纪90年代,教师在外力的推动下逐渐走上了科研的道路,但这种行走的步伐是缓慢的,不少教师仍然受固有的教师生长模式制约,受制于自己的经验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再加t当时有一些国外教师不从事科研的说法,使得教师在科研与否上持怀疑态度。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程的推进,广大教师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生存方式,梳理身边存在的无法数计的问题.逐渐认识到科研是自己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甚至是唯一途径,在这种情况下,科研正在呈现出新的动力内在化的趋向。
       从事一项研究,当研究者有兴趣去做,并且能在做中进一步体会到研究的成就的时候,这项研究就很有可能会得以持续,也很有可能会有新的突破。这样的变化趋向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来说也至关重要。对学校教育科研人员(包括教研员)来说,我们既是学校教育科研的实施人员,同时也是学校教育科研的引导者和咨询者。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探寻学校教育科研由外在转向内发的运作机制,可以在与教师的合作中,发现那些将科研加以内化的先进教师个体或群体,注意把他们的转化过程加以提炼,加工成为大家共享的经验。理论工作者在与实践工作者的合作探究中,也应注意甄别不同教师的不同研究状态,发掘教师科研动力内化后所产生的变化,将其放在理论的层面上加以抽象,在创造教育科研内在动力生成机制的同时,创造教师教育教学智慧产生的运作机制。一句话,把教师研究动力内化的过程进行外化,在外化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在优化的基础上进行固化,从而使教师研究动力内化成为可借鉴、可分享的经验。
        三、研究对象专题化
       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趋向之三,就是研究对象越来越趋向于专题化。这里所说的专题化是指在相对一个较长的研究时期内,研究者专注于该研究课题,逐渐将该研究课题所包含的内容一一展示出来,所蕴含的问题一一得到破解或说明,从根本上转变一段时间一个课题,一段时间一个研究对象,对诸研究对象浅尝辄止的现象。
      在以往的教育科研实践中,我们常会关注到这样一种现象:学校或教师围绕某一课题组成起来,在某一时间共同研究这一课题。而一旦课题“完成”,通过了课题鉴定验收,该课题组就改弦更张,回到自己先前的教育教学运行轨道上去;或者学校领导换届了。该校的研究课题也随之进行调整,原有的课题到此为止,重新确立新的课题为研究对象,因为在新一任校长看来,即使原来的课题做得再成功,也是前任校长的功劳;或者教师个体或群体根据研究兴趣从事相关研究,但仅限于某一时段或片断的教育教学反思,教学叙事缺乏固定主题,教后感随意撰写,教学案例偶尔为之。凡此种种。反映的均是未将研究对象专题化,围绕该专题深入持久地进行探讨与分析。
      当今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没有哪一个是可以经过一次反思或研究就可以彻底解决的,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总是隐含着另外一些不易被察觉的问题,如果我们满足于“一次性”解决问题,就是把复杂的教育教学问题简单化了,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带来或衍生更大更突出的问题。教育教学问题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两难性,也就是进也难退也难。左右为难,恰恰是这样的问题最能考验教师的智慧,考量教师直面复杂教育教学场景的勇气。比如,新课程强调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而在结果与过程、体验与共享、探究与综合之间,总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距,要解决这样的问题,不是哪一个人哪一次研究活动就能完成的,只有在持续不断的探索之中,才能稍有所悟,在前人思考的水平上推进一步。
      在研究对象专题化的状态下,教师会将自己的研究兴趣与视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固着于某一对象,他或他们会借助于不同的方式探索这一问题,用不同的文体表达形式呈现自己在这一研究对象上的研究成果。他或他们持续不断地研究,会使他或他们成为该研究对象的行家里手,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型教师”。而各教师个体或群体对不同研究对象的思考与探究成果,又会相互贯通,形成为新时期新的教育教学智慧。
       四、研究方法综合化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发展趋向之四,就是研究方法越来越呈现综合运用的态势,教师不再单一地钟情于某一种方法或某一些方法,而是在更为充分地认识到方法是为目的与内容服务的前提下,切实从研究目的和内容出发,将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综合加以运用,从而更有效地解决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或疑难。
        进人21世纪以后,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方法论基础引入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复杂科学。复杂、复杂科学、复杂思维等哲学中的新方法论开始成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指导。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及对教育科研现象认识的深人,复杂科学逐渐摆脱了其单一概念化的状态,正成为教师观察教育科研现象的方法论工具。从复杂科学或复杂思维的角度看,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都不是孤立的,是有着多方面联系的,线性的因果关系很难说明教育实践中的困境与疑难,正是错综复杂的因素才导致教育教学问题的出现。类似的分析与思考,使得教师在从事教育科研时,越来越多地借助于不同的研究工具与手段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研究方法的综合,是在不同层面上进行的。一是思维工具的综合运用,教师在从事教育科研时,要依据各种思维工具,如分析、综合、推理等,这些思维工具是任何研究的基础,教师开始从面对的问题出发,有意识地、自觉地将这些思维工具整合起来,运用于当下问题的研究,运用于自身实践的反思与探索之中;二是研究范式的综合运用,主要体现为定性与定量两种研究范式的综合运用,教师不再单一地将自己的研究视野集中到定性或定量上去,不再无限夸大叙事研究或实验研究的作用,而是主动打破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藩篱,从问题解决的实际出发。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于研究问题的探讨;三是研究样式的综合运用,这里说的研究样式指的是实验、调查、观察等,它们不是具体的操作方式,一定程度上是不同研究方式的综合,教师在研究中越来越多地将这些样式整合起来,使其在研究过程中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形态;四是研究方式的综合运用,这些方式是研究具体操作的工具,以具体化、操作化为特点,访谈、问卷、测量等均属此类,这些方式是研究方法综合化的最基本的方面,是上述一系列综合化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
       方法只有综合,才有效力。单一的方法难以解释说明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单一的方法在突出自身优势的同时,也总是凸现其蕴涵的缺陷。教育教学问题的复杂需要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单一研究方法存在的缺陷也呼唤不同研究方法的结合与灵活运用。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正步人定性与定量整合的时代!
         五、研究手段信息化
        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趋向之五,就是研究手段越来越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不仅是研究数据的分析整理越来越倚重信息技术,而且研究成果的展示以及研究活动的实施也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
      这种变化的产生是与信息技术在学校中的普及运用联系在一起的。当今中小学,信息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实际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教师备课以及其他教学活动,也逐渐以信息技术为基本工具与手段,备课时资料的收集整理、对比分析,上课后的反思探究、经验积累,说课时的评析梳理、对话交流等,日益与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在一起。这一切也自然影响到学校教育科研的实施,使学校教育科研的手段呈现出信息化的状态。
      学校教育科研信息化的发展,产生的一个直接后果是网络教研的兴起。在三年之前,还很少出现的网络教研,在今天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形式。以前仅仅作为研究手段的信息技术,当今已经转变了以往的形态,从手段的位置一跃而升为研究自身表现形式,手段与目的乃至事物本身越来越结为一体了。此种形态下的网络,已不再是研究的一种工具或手段,而成为研究的新载体和新形式。的确,网络教研产生后,给学校教育科研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成为一件可能的事。不论教师身处何方,都可以借助于网络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并且将自己的思考与远在他方的同行或专家分享,随时得到所需要的帮助与指导。可以预期,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教师对网络熟悉水平的不断增强,网络教研必将在更大范围和幅度上推广,成为教育科研的新范型。对这点,正如同有人所指出的,19世纪是作家的时代,20世纪是记者的时代,2l世纪是博客的时代,以博客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网络教研在这种背景下的普及也就是一件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了。
      在研究中,教师还应注意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对各种研究素材进行整理,注意运用一系列软件工具对研究中取得的材料进行统计分析,注意将研究活动及时反映在网络载体中,要充分享受并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在将信息技术作为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的同时,将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科研的结合也作为研究对象,不断提升两者结合的程度与水平。
       六、研究过程规范化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发展趋向之六,就是研究过程越来越规范,课题从方案设计、立项、开题、实施、评估等各方面呈现出符合研究规范的特点,即使教师在教育教学情景中即时性研究问题,也越来越关注研究应遵循的基本规范,使自己的研究符合一般研究的基本要求。
       应该承认,科研有其基本规律,科学研究活动有其特定的要求,如果我们把中小学教育科研置于科研活动的范畴的话,就应该遵循研究的共同性规范。这样的规范经历了科学研究活动数百年的检验,有其合理性。从中小学教师从事研究的基本情况来看,这种研究的规范意识还不太强,我们在注重行动研究,强调将行动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的同时,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研究有其特殊性,不能简单等同于实践活动本身。不仅是研究问题的确定有其基本规范,关键词语的界定有其基本要求,方案的制定有其基本的要件,就是方案的实施乃至研究结果的评定都有其基本的标准。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我们欣喜地看到,这样的规范性意识正逐渐在教师中形成。
       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存在着许多未予立项的课题研究,甚至这类随机性问题的研究,数量要比立项课题研究大得多,对教师专业发展来说也至关重要。这类研究是不是就没有了规范性要求。在我看来,这类研究同样需要有一定的规范限定,只不过与立项课题研究相比,其具体要求会有不同。比如,这类研究,需要教师切实对研究问题进行合理限定,需要在实践中切实对研究问题进行持续不断的反思,需要教师在研究中切实将研究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甄别,需要教师在研究结果的呈现上符合文体的基本规范。如此等等。
       研究规范有内在与外在之分,也有一股与特殊之分。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既要关注外在规范要求,使自己的研究能与其他行业或领域的研究进行平等对话和交流,又要关注自身内在规范要求,将教育科研切实作为教育教学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教育教学智慧提升的重要手段;既要关注一般性的规范,也就是任何科学研究都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要注重把握教育科研尤其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独特性规范特征与要求。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内在规范与特殊规范,更能体现学校教育科研的独到价值与意义。
       讲规范,并不是漠视个性。个性与规范性在学校教育科研中构成的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规范提升了教育科科研成果的共享价值,个性彰显了教育科研的真正魅力。在研究中,两者的共存与共生,不断推进着教育科研的发展。
       七、研究资源整合化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发展趋向之七,就是研究资源呈现出整合的态势。充分挖掘、利用学校中已有的研究资源,将潜在资源提升到显性的层面上,把各种资源作为学校教育科研的基础,围绕当下的研究问题或课题加以整合,从而使得教育科研的质量与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教育科研的资源林林总总,不同分类都可以看到不同资源的呈现。比如,从研究课题上,可分为两类资源:一是他人已有研究课题资源,教师常常会关注到在这个课题上,有了哪些研究,研究推进到什么样的地步,还有哪些问题悬而未决,这样的研究给自己带来哪些启示,加入自己从事该课题或问题领域的研究话,从哪里人手等等;一是自己已有研究资源,教师常常会分析自己的研究基础如何,以往的探讨与思考为今天的问题研究提供了怎样的基础,自己在哪方面已经具备了相关研究的条件,还需要在哪些方面从外部获取支持等等。
       从资源载体上.可分为三类资源:一是文字资源,所发表的相关的研究成果有哪些,自己撰写或他人撰写的论著为自己提供了哪些理论支撑、方法指导等;二是影像资源,相关的影像资料提供了怎样的信息,这些资料能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哪些帮助,影像中的研究信息如何利用等;三是网络资源,教师大多开始高嘘电视网络提供的研究素材或结论,同时充分利用剐络与其他同仁进行沟通交流。
       从资源拥有主体上,也至少可分为三类资源:一是身边的同行,他们所开展的研究或所作的思考会给自己带来感同身受的体会和启示;二是所在区域的教研员或科研人员,他们对所在区域的教育科研总体情况常有着较为全面的掌握,可以为教师从事研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三是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专业研究者,他们的理论智慧和对教育发展趋向的总体把握,会给教师提供选题方向、实施策略以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路径上的引导。
        学校教育科研中,对上述资源类别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并且越来越多的学校在从事研究过程中,会系统分析这些资源,从自己所确定的研究问题的角度考虑如何整合这些资源,使资源盘活,将研究资源逐渐转化为自己的研究资本,又进而形成为自己的研究资本。事实也证明,缺乏研究资源整合眼光的研究,质量不高,水平欠佳,有可能选题失当,有可能研究实施不利,也有可能重复他人既定的结论。学校教育科研的资源整合,力度还应当进一步加大!
       八、研究话语个性化
       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趋向之八,就是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科研中越来越倾向于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不再一味地用专业化的术语表述自己的研究体会或收获,不再一味地用理论化的语词作为研究的唯一话语方式,不再“用自己的嘴巴说别人的语言”,甚至不再追求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一定要上升为抽象的理论,从而可以供其他教师学习借鉴。
       中小学教师的研究与专业研究者的研究是不同的。前者的研究主要在现场,是在教育教学场景中发现问题,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经由持续不断的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实践活动;后者的研究主要在书斋,一定程度上疏离实际情景,是通过对相关文字资料等的收集整理和思维加工,得出对教育教学中某一问题或某些问题的新认识和新见解。如果说前者属于实践研究的话,后者更多地归属于理论研究。前者研究的成效主要体现为问题的解决与实践行为的变革,后者研究的成效主要反映为以论著等的出版或发表。两者的取向不同,研究实施的场景不同,研究的方式方法不同,研究过程也是大相径庭,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不同的研究话语,呈现不同的研究成果形式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研究话语的变化,背后隐含的是中小学教师对自身科研性质把握的不断深化,以及中小学教师对原有研究话语的不断突破和超越。当老师们认识到自己的研究与大学或其它专业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的研究存在着本质性差异时,就会逐渐抛却以往将自己的思考与分析用既定的理论话语来框定的做法;当老师们认识到现有的话语无法准确地形容或描述自己的感受与其他心理状态时,就会逐渐探寻其它可以恰当表情达意的表述方式;同样,当这样的话语形式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为与专家话语相并行的成果表达形态。当然也有可能与专家话语分庭抗礼,促使专家话语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这种研究话语乃至其他方面的“反哺”现象的出现,预计已经不会太遥远了。
        研究话语个性化会否导致研究成果无法共享,获得的经验无法传递给他人?对于这样的问题,我想不必过于担心。话语个性化是与每个教师面对的实际问题及具体场景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每个教师都用自己的话语表述自己的心境与思考,虽然产生的是五彩缤纷的研究成果,但这些成果所凝聚的智慧是有其共同性和共通性的,形式上不同,凝聚的智慧品质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却是在一定程度上相同的。处此情形,各种话语形态的交汇,恰恰从多个不同侧面反映了对问题的不同思考与认知,推进的是对问题的认识水平,提升的是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九、研究管理制度化
         中小学教育科研发展趋向之九,就是研究管理越来越呈现制度化的态势,表现为无论是区域性的教育科研,还是各学校的教育科研开始有意识地对教育科研活动进行制度安排、制度设计,开始注重用制度规范科研,用制度引导科研,用制度管好科研。
        与学校教育中的其他实践活动不同,学校教育科研是由下而上和由上而下相互结合推进的一种学校行为。它不像有的学校改革行为完全是由外力推动,走的是由上向下推进的路径,也不像有的学校实践行为完全是学校自发生成的,走的是由下向上实施的历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两者的结合体,是上有所呼下有所应,同时也是下有所动上有所行的。这种特殊性为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便利,因为它不是完全外在于学校肌体的,是学校肌体内部有其自身需求的。
        20多年的学校教育科研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有了一系列成功的做法。这些经验和做法是将学校教育科研的理念和要求外化出来了,使学校教育科研不再是观念形态的东西,切实有了具体的表现形态。理念外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就需要进一步优化。也就是把某些外化的经验做法借助于一定的思维加工或其他形式将其选优加以倡导,并且在不断优化的基础上,将那些反复出现的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东西固化下来。固化的重要形式就是制度。从今天来看,学校教育科研的种种行为正在从外化走向优化,并越来越向固化也就是制度化的方向迈进。
       学校教育科研的制度化色彩日趋浓郁,还表现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越来越关注制度的制定以及制度之间的关联,在制定学校各项科研管理制度的同时,注意这些制度与教学制度、教师考核制度等的联系,使各制度构成一个相关完整的体系。而且,制度设计与实施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制定者和实施者明确注意到制度规范的对象与行为,制度功能的落实与完善。正因如此,学校教育科研的各项制度才不只限于对教师研究行为的约束,而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十、研究成果显性化
       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趋向之十,就是研究成果呈现出外显的态势,一方面教师的各项研究不再是自己内在的心理特征的变化,越来越注重用物化的形式变现自己研究的进展,另一方面学校以及教师越来越关注将研究结果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通过研究成果的转化引发课堂教学的变革、师生交往方式的变化、教师角色的重新调整等。
       以往不少教师认为研究是专业研究者的事情,和自己没有太多的关联,自己只要把书教好也就可以了,即使偶尔做点科研的话,也不见得一定要用教学日志、教学反思、教学叙事、教学案例、教学课例、教学论文等形式表现出来。认为只要自己反思相关教育教学行为,有一定收获就达到预期目的了。近几年来,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教师在积极参与学校教育科研的同时,也积极地将自己的思考与研究成果用不同文体形式表达出来,从而使得学校教育科研的成果积累变得丰富起来,相互之间的成果分享成为可能,促进了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
         除了用一定的成果表达形式呈现自己的研究成效之外,研究成果还有了两个变化的趋势:
         一是教师高度关注研究成果向教育教学实践的转化。研究与实践相联,行动与反思相伴,是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一大特色。近来的研究,与学校实践的关联程度越来越密切。我们看到的学校改革与发展经验,常是以学校科研为后盾的,体现的是教师从事相关研究以后在学校实践层面上引发的变化。这恰恰说明,教师的教育研究已不再是外部功利刺激的短暂行为,而是经由持续不断努力切实引发学校变革的。
       二是学校教育科研的成果向教师培训转化。研修、研训一体化这些概念的提出,其实更多地意味着在学校实践中,研究与培训正趋向合一,两者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起来。研究是培训的重要手段.因为教师在研究中改进着自己的思维方式,提升着自己的教育智慧,积累着相关的教学经验,这些研究的成果与教师培训的旨趣是高度统一的。培训的内容等更多地来于研究成果的积累,研究中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一旦以物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时候,很多成果经过适当加工就可以成为教师培训的很好素材,被培训教师在研读这些成果时,感到离自己的距离不是遥远的,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这样的成果自己完全可以掌握而且在实践中创造出更优异的成果。这种成果的转化形式,有时效果更为明彰。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4-19 06: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小学教研活动实效性评估与反思
作者:包 新 中

教研活动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进步为目的,以学校课程实施过程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专业研究人员为合作伙伴的以校为本的实践性研究活动。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它是教师诗意栖居的家园和学术研究的乐园,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增强课程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一、对目前教研活动的评估
基于学校生活和实践的教研活动,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为三大支柱,研究教育教学与管理实践过程中的问题,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反思、总结经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考察评估目前的教研活动,这三大支柱并没有如愿地承担起教师专业发展的责任。
1.专家引领:坐而论道,去实践化
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专家高屋建瓴,引领教师的教学实践,有助于教师正确把握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有助于教师把握课程理念的内涵,有助于教师提升实践与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虽然课程改革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不少专家依然保持着固有的传统与姿态。理论脱离教师教育生活的实际,理论与实践脱节,这是专家在引领中产生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有些专家在点评时高唱赞歌,恭维连篇,割裂与教师间的联系,缺少平等的对话与沟通,充当着真理的拥有者和学术的代言人,仿佛所见的教育教学实践无懈可击;有些专家则偏废了教师个体作为研究主体的实践经验和研究个性,引向自己专攻领域方向,坐而论道,导致脱离教研活动的主题。
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根据对基层学校的调研,一线教师对专家的实践指导、经验提炼、理论提升、专业引领的需求依然迫切。只不过这种引领不再是过去那样高高在上、不切实际的自说自话。专家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实践走向理论的通道,也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向导。根据基层学校的实际,针对一线教师的需求,结合实际推介最新研究成果、阐述教育教学理论的前沿问题,指导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植根实践,注重一线教师的主动性,抽象教师的观点,提炼教师的实践成果,提供切实而有效的帮助。
2.同伴互助:泛泛而谈,去主题化
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差异即资源,而有效的教师教育就在于充分发现、发觉、发挥教师自身蕴藏着的丰富资源。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特长、个人理论知识、独特的方法和理念等,但同时,每个教师又都有自己的弱项、不足与局限性。同伴互助,作为教师之间平等的合作互助、分享经验、共同促进的方式,冲破了教师职业固有的专业个人主义旧习,呈现了以教研组、备课组等为主体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和交流平台。
一个无主题或主题不明确的教研活动,参与者各唱各的调,泛泛而谈,缺少观点的交锋和思维的碰撞,注定将削弱教研活动的实效性。观察时下的教研活动,一般以(磨课)——观课—一议课(反思)的形式呈现。由于活动参与者多为同事,阻碍了教研活动参与者的真实表达渠道,不敢说真话。议课时从不同角度发现、挖掘课堂教学的优点,大唱赞歌,天花乱坠。对于教学实践中的不足,则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同时,更多的是聚焦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行为。教研活动多技术问题的经验性讨论,活动内容同水平重复多,忽视理论学习、教育观念更新及对教学实际问题的专题性、整体性的思考。整个教研活动过程重形式,轻体验感悟。教师外显的教学技巧取代了教师内在的素养,导致活动的深度研究不足,忽视了持续跟进和后续研究,忽视了教师专业发展内在机制的生成。听课、评课成了教研活动的主食,而一些行之有效的教研形式,如教研沙龙,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开发。
3.自我反思:浮现表层,去理性化
教师的自我反思就是一种有关教育教学的个人的思考内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它是教师自我更新发展意识的体现,也是教师自主改革的体现,是校本教研的重要载体,对教师专业的终身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基层学校的调研过程中,可以看到五花八门的反思。概括反思内容,呈现了三个基本特点:一是表层的、肤浅的,缺乏思维深刻性的反思多。缺乏深度,缺乏来自内心、灵魂的反思,呈现的形式是流水反思,有时是无病呻吟,有时只是为了对付检查,有的是机械的、重复的反思。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学校把反思作为教师的硬性任务,规定每月要写几篇,得到的只是没有任何触动的敷衍,还抑制了自主意识,挫伤了自我反思的积极性。二是反思方向特征不明显。想到什么写什么,尽管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率真,但零敲碎打,缺乏系统性,对教师专业发展并没有明显的作用。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对某个或某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对于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需要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由量变到质变的系统反思。三是教师在反思后并没有真正的行为跟进,随着教研活动的结束而停摆。反思是为了提升,没有行为跟进的反思,始终是浅薄的。
二、对目前教研活动的反思
考察目前教师教育培训工作,有两种活动的实效性受到质疑。一种是“实对实”。就事论事,就问题而问题,没有理念上的升华,不能揭示出因果关系或带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的培训活动,属于“萝卜烧萝卜”类型;另一种是“空对空”。追求完整性和系统性,不针对具体问题,理念来理论去的培训,出现“说者激动、听者感动、回去不动”现象。目前教研活动中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三个方面,既有“实对实”的活动,也有“空对空”的现象。特里普说:在我看来,现代教育的最大灾难是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它让学者撇开课堂的实际现实去追求纯理论,又让教师把理论抛在脑后。不幸的是,后者导致了“实践疑难”。自上而下的教研活动模式,忽视了活动对象的主体存在,教师被动参与,真正深入研讨的少,生搬硬套的多;感悟体验的少,灌输的多,因而导致活动的效果不理想。现象学提出要摆脱空洞的理性思辨,返回到教育生活世界本身,利用人类探究教育本质的意向性,暂时悬置主观判断和先见,以他者身份同研究者、同自己对话,尽可能揭示教育事件本身。离开实践的“高谈阔论”或拒绝理论的“井蛙之见”都将使教师陷入误区。
有效的教研活动植根于中小学教师文化的土壤。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教育实践标志着教师对教育世界的主动把握。聚焦教学实践,联系实践,把个体内隐知识透过课堂教学外化为公共知识,关注教师和学生两个实践主体的行为,需要实践取向的教研活动,这是把握这些隐性知识的原点,是实现教研活动有效性的保证。教育理论本土化,教学实践理论化,是目前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曾对杭州市某区1700多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课改专家(教研员)或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课堂教学、同事对教学实际问题的指导和交流,同课异构,参与体验活动,从中感悟反思,是最受一线教师欢迎的教研活动形式。这些自下而上的活动,研究对象是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参与者具有类似的教育生活经历和体验,有共同语言,容易形成共鸣。
三、有效教研活动的基本特点
正确把握基本特点,才能重构富有实效性的教研活动,才能有效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
1.延续性:导向全面、深入
教研活动的主题应该来自于课堂,来自于教师的亲身实践,把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有探讨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综合,再上升为主题,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研究,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结合课堂中的问题、事件来研讨,使教研活动具有针对性。
教研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实施分为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召开学科教师会议,分解活动任务。活动组织前要进行调研,摸清教师的认识和行为现状,掌握老师的基本需求,领受教研活动中的任务。教研组内全体教师共同参与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给授课教师提供丰富的备课信息。其次,根据课程标准组织说课,教研组成员畅所欲言,给授课教师提供教学设计方案,包括教学目标的预设、教学导入、过程优化等教学环节,各抒己见。最后,拟定观察方案,确立教研活动的维度、选择课堂教学观察视角等前期准备工作。(2)展示阶段:根据事先拟定的课堂观察方案和活动任务的安排,带着研究任务进入课堂观察现场,对课堂教学进行多维度、多视角的观察。(3)交流反思阶段:授课教师课后反思教学实践行为,陈述课堂教学的亮点与瑕疵,并提出改进的初步设想。教研组其他成员和专家带着研究的问题进行参与式集体教学评议,关注最成功的、有失误的、有创意的细节和过程中的关键事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评议教学理念、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设计意图的执行过程及在教学中发生的真实故事及其启示。
从课堂的外显行为中探究内隐的教学思想,研究贯穿于活动的始终。具有延续性的教研活动,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和差异,导向活动的全面和深入开展,有利于教研文化的形成。
2.参与性:导向合作、分享
有效教研活动应该是主体参与、合作共生,实现教师专业的共同发展。当前许多教研活动,参加者甚众。但进入评课环节,参与的人数甚寡,常是听的不评,评而不深;或碍于情面,成了捧课等。有效教研活动倡导教研是教师的一份责任、一种工作。当代课程改革具有深刻性、系统性、持久性,它改变了教师习以为常的、定势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方式,把教师从因循守旧的传统窠臼中推向了一个持续变革的时代。教研活动是一个多向合作的过程,只有在合作中才能深化研究,只有在研究中才能加强合作。无论是学校,还是教研组、备课组都要创建一个多元的、系统的教研环境,创设平等、自由对话和相互紧密合作的教研氛围,唤醒教师的研究意识,直面和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真实具体的教学问题,在教育教学行动中捕捉、筛选、提炼经验。在教研活动中教师有话可说,有话能说,发现问题及时交流与研讨。教师卷入的程度越深,效果就越显著。让教师怀着发展的愿望投入于教研活动中,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领悟教学的技艺,分享教研活动的愉悦。
3.开放性:导向过程、生成
开放意味着非严格控制。非严格控制则减轻或缓解对培训活动的硬性规定,观照认识、情感、行为等偏差,从而减轻对培训活动的阻碍。教研活动的开放性既包括过程的开放性,也包含成果的开放性。教师在思维时常常不依赖于线性的、形式逻辑的理论推理,而是多呈现模糊的、探究的特征。这种不确定性要求我们去创造性地思考我们的教学生活,要求我们不应仅仅停留于教学技能的层面,而是要上升到教学艺术的层面。不同背景下的差异化解读,不是唯一的结论,只是一个观点。开放性的教研活动摆脱程式化,需要更宽的视野、更灵活的教育机智,提供表现与表达的机会,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教师应关注自己的教学过程,主动跳出教材、超越教材,以课程建构者的姿态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和重构。同课异构成了目前教研活动最受欢迎的形式之一。同课异构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不同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教学策略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彰显了教师教学个性。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不同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在这个平台中,学科教师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把握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探讨教学艺术,交流彼此经验,不断丰富教研的内容,共享成功的喜悦。
4.反思性:导向发展、完善
反思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规律或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教学经验进行回顾、审视与重新认识,产生新的更趋合理的教学方案与教学行为的过程。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并不是对教育理念、行为的回顾与检讨,而是在教研过程中深入地思考、深刻地反省教学实践,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起点,是教师提高专业判断能力的基础。教师通过教学反思,自我学习,改善教学方法、手段和目标,来达到教师学会教的目的和实现教学实践的合理性。通过反思,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策略、方法或手段,引导学生学会学,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指导、自我评价,实现自我发展的目标。
教师的反思是朴素的,可以就某个知识点、某个教学设计进行探讨;反思又是高贵的,是教师自由心灵的教学创造;反思是富有实践性的,是教师基于教学情境的反思。教育教学反思,或是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想、所得,或是学生的一段精彩对话,或是因某个教学环节设计出现的纰漏,抑或是对学生实际合理而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大胆肯定。在(反思)——实践——反思——再实践一再反思的循环中,消解旧有认知,建构新框架,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反思源于实践,最终回归实践,不是枯燥干瘪的文字描述,而是合理的情境设置、科学的教学设计,是课堂上生动的语言和智慧的光芒,课堂因此而丰满。初始的反思或许是零碎的,经过一个阶段后,将反思按主题归类,可以清晰地发现专业发展的轨迹。当反思成为教师个人的自觉行为时,就是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之际。
迈克•富兰在《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中这样描述:当教师在学校里坐在一起研究学生学习情况的时候,当他们把学生的学业状况和如何教学联系起来的时候,当他们从同事和其他外部优秀经验中获得认识,进一步改进自己教学实践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就是处在一个绝对必要的知识创新过程中。富有实效的教研活动何尝不是如此呢?





(来源:《教学与管理》2013.2)
23#
 楼主| 发表于 2014-3-22 03: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地址:教研组长需强化的八种意识作者:梁冠华教师工作室
教研组长需强化的八种意识
    一、责任意识
    教研组是学校最最基层的组织单位。每个教研组若都是一个动车组,学校就是活力巨大的高铁“和谐号”。教研组长要增强责任意识,守土有责。
    二、主动意识
    主动思考,主动谋划。增强对学校工作计划的理解力,增强对落实计划的执行力,确保学校各项计划的达成度。
    三、问题意识
    立足教研组,基于教学中生发的问题——目标与现状的落差,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需要学校协调解决的可以在提出问题的同时,提供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及可供参考的几种对策,求得在第一时间将问题解决。
    四、合作意识
    众人拾柴火焰高。努力实现:任务驱动,目标引领,集体合作,分工明确,一哄而上,一举成功。避免单打独斗。
    五、尊重意识
    一花一世界,一人一性情。珍惜相遇共处的缘分,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尊重每个人的个性。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不求一花独放,但求百花争妍。
    六、大局意识
    学校安排工作,都是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作为教研组长首先要从大局出发,最大限度的理解,最大努力地执行。
    七、服务意识
    教研组长在组织教师完成各项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要强调服务意识,支持、指导和激励组员,为同组教师排忧解难,了解她们的疾苦,关注她们的状态,激发她们的工作热情。
    八、科研意识
    教研组因承担同一学科或同一学段的教学任务而走到一起,走行动研究之路,你讲我听,他讲我评,通过对课堂的观察、诊断与分析,实现同伴互助,共同进步,因此,开放内心,共教共研,最是关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5 01:09 , Processed in 0.10495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