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孝南教师文苑-写字教学参考专辑》电子快递版/2012年6月-初夏号★★★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2-3-2 12: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62#
发表于 2012-3-2 12: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陆与台湾的书法教育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6日 东方早报



  问:能不能谈谈你对目前高校的书法教育的看法?   
  吴国豪:大陆的这种书法教育到底是怎么样的(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有硕士班、博士班,这在台湾是没有的。
  问:北大有专门的书法专业,你了解吗?
  吴国豪:我在台湾的一个学生送到南京去学,我另外一个学生在清华念美乐还是设计方面的,北方就是北大有书法专业,南方复旦没有,沃兴华教授是非常有名的书法家。但是整体来讲,我们还是比较喜欢北大,因为台湾的书法教育都是在校园以外的,学书法就是一种嗜好和兴趣,它没有办法变成一种专业,以市场来讲,没有办法卖钱。老师一年办一两次展,学生和好朋友来捧场,台湾的书法社团也没有这么多人,最早的是中国书法协会,好像有52年的历史了,这次首任的理事长,就是马寿华先生,他的儿子也是复旦毕业的,马寿华的中国书法协会在台湾是历史最悠久的,也是人最多的。台湾的书法课程是美术系里的一两门课而已,而且是选修,不是必修。台湾的理论研究环境可能比这边好,因为台北故宫(微博)有很多从美国留学回来的教授,这些学者走出去比较早,也培养了一批新的第二代、第三代研究者,台湾书画研究和创作是分得开的。大陆好像不是这样子的,大陆是能够研究的人通常能够写一些字,台湾是理论归理论,创作归创作。
  问:台湾高校里的书法学习是以社团的形式吗?
  吴国豪:台湾的高校就是社团,就是几个喜欢写字的拿个桌子摆一摆。有时候全国性的社团,比如说台湾北区每年有一个联展,但是水平都不是很好。台湾真正很有名的书法,他们学的书法是私塾制的一代传一代的,不是学校。   
  (吴国豪系台湾何创时书法基金会研究员、书法专家)
63#
发表于 2012-3-2 12: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拟将书法列入初中小学课程
2010年03月09日

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3月9日消息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当局“教育部”今天指出,研议将书法列为台湾初中、小学正式课程,但究竟是纳入语文还是艺术与人文课程,还要再讨论。
台当局“教育部”官员杨昌裕表示,许多台湾家长反映,希望让孩子学习书法,陶冶性情,但考虑若纳入正式课程,强迫每名孩子都要学,家长会反弹。因此,已委托相关研究单位研议将书法纳入台湾学校正规课程的可行性,期盼未来书法可列入初中、小学正式课程,并占有固定学习课时。
杨昌裕指出,台湾以前的师专生都会写书法,当时书法在初中、小学是正式课程,现在台湾师资培育机构没有要求每名准教师都要学书法,导致书法师资不足,书法在台湾学校实际运作上,也未纳入正式课程,相当可惜。
台湾家长团体联盟理事长谢国清表示,“小孩子好可怜、可怜的学生们”,东西越上越多。他以自身为例,2、30年前学过书法,但过了2、30年都没有用过,当初同样一起学的同学也有人变成书法家。他认为,弹性处理比较好,由艺术与人文教师自行决定。
台北市敦化小学六年级学生陈亭宇说,五年级时,有老师在晨间上过书法课,当时班上学生约有一半的人不喜欢,有人写书法是描字和着色,沿着帖子划框框,再把框框里面涂满。被问到若列为正式课程喜不喜欢?陈亭宇表示,书法很漂亮,但她不喜欢书法的味道,因为要磨墨。
台湾教师会理事长刘钦旭指出,重视书法很好,每个科目教师都觉得自己科目很重要,究竟要放在哪一科,还要视台湾相关课程总纲而定。(陈佳慧)
64#
发表于 2012-3-2 12: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书法教育体系的根基是文化
时间:2012-01-0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欧阳中石,生于1928年,山东泰安人。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艺术学科带头人、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
    金台记:

    欧阳中石,中国家喻户晓、广受赞誉的一代书法大家。世人赞誉他的桂冠众多,他却说自己是“无家可归”。

    他博学多优,在国学、逻辑、戏曲、诗词、绘画、音律学、书法等方面都有极深的造诣。他德艺双馨,尊师重教,治学严谨。以其高尚的品德,开创性的教育思想,及无私奉献的赤子之心,成为天下教师的楷模。

    他提出并实践“书法文化”思想,大力倡导重艺术更要重文化。他为我国书法文化理论体系的构建和书法文化教育体系的创立,为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金台点将”栏目点之,是以为记。

    不个展,不立传

    不建馆,不褒贬


    李树森:您从不当任何书法赛事的评委,也没有举办过个人书法展览,以“教书匠”自居,却书名鼎盛,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书法家,可谓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您为何不愿意办个人书法展览?

    欧阳中石:“不个展,不立传,不建馆,不褒贬”,是我个人的四项原则。

    当今书法界出现形形色色的现象,我不说谁好谁坏,让我笼统地说就是都好,都在走个人的路。我们互相尊重、互相学习。

    我的一个特点,就是肯于向别人学习。但我始终觉得自己至今还没有学到手、没有学完整,所以怎么能随随便便地拿自己那么一点点东西给别人看呢。等到真正有一定心得体会的时候,再给大家汇报,岂不更好?

    德艺双馨 尊师重教

    李树森:认识您的人都评价您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传授书学知识和书写技法是绝不吝啬,教导大家要道技并修是不厌其烦,可以说“德艺双馨”是对您的一个恰当评价;“尊师重教”在您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您从教数十年,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都有深入的研究与实践,是真正的桃李满天下。我还听说您与恩师奚啸伯交往数十年,情同父子、相知最深,能给我们讲述一些奚啸伯先生的事情吗?

    欧阳中石:我的老师很多,其中一位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奚啸伯先生。奚先生知识渊博、多才多艺,他的舞台表演气质脱俗、清新典雅,世称奚派。我与奚先生相识是从我拜师学艺开始的,自此以后我就一直非常敬重他的为人和修养。

    他出生在书香门第,祖父是内阁大学士、前清科举后两科的主考官,在即将离任的时候去世了,自此家道中落。

    奚啸伯先生在文学、历史、书法诸方面都有很高的修养,小楷写得极好,对四书研究很深,他是启功先生的表叔。奚先生四十多岁时,师母不幸去世了,他就一直没有再娶妻。他为人正直、宽厚、谦和,和同事关系非常融洽,这些都对我影响很大。

    奚啸伯先生对我有知遇之恩,我是他不称职的弟子。旧社会,戏曲名角的门户之见非常严重,对心爱的门徒往往也留一手,也就是说,传授技艺的时候,打几个折扣,圈里人都知道这叫“问十不答一”。奚先生却完全不是这样,他恨不得把“噗噗”跳的心都掏给学生,你问一句,他能回答几十句、上百句,甚至掰开揉碎讲解一出大戏。最令人崇敬的是,奚先生没有前辈师长的架子,他心甘情愿地跑到学生身边,细声细气地商量,这句唱怎么甩腔、那句词如何赶辙——这才是真正的大师风范!  
65#
发表于 2012-3-2 12:4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构建书法文化理论体系

    创立书法文化教育体系


    李树森:您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大力倡导并践行中国书法文化,在书法文化理论体系的构建和书法文化教育体系的创立等方面成就斐然,世人瞩目。在首都师范大学设有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建立了我国大学里第一家书法文化博物馆,建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高等书法教育体系,填补了中国高等书法文化教育的空白。请您对“书法文化”做一个简单的解读,谈一谈“书法文化”与“书法艺术”的不同之处。

    欧阳中石:您说的过程确实如此,应当承认。但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应该说是我们学校领导们一起努力的成果。

    书法教学问题早在沈尹默先生、潘天寿先生、沙孟海先生等,就做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是在他们的影响下又往前走的。

    一般认为书法是一种艺术,但我之所以强调“书法文化”,我的想法是这样的:“书法艺术”侧重于讲字写的好与坏,而事实上我认为书法并非仅限于此,它其中包涵的文化才是至关重要的。应该把书法当做文化来研究,在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来研究书法。

    现在,国家提倡从中小学开始就开展书法教育、开设书法课,这很好,对于书法文化传承是十分有利的。但我要重点提出来的,是我们不光要练书法,还一定要重视书法文化、把文化放在首位,要把认字、写字和用字结合在一起,我一直是这样理解的,教学中也是这么倡导的。

    如何在书法教育中重视“书法文化”?我可以简单说个例子,比如写“德”字的时候,我就要跟大家讲清楚,为什么这么写。“德”字原来写法右侧是一个“直”,下面一个“心”,直心为德。所谓直心为德,就是我们任何人和事物都要正直向上,绝不旁涉,不影响别人,自己走自己的道路。不但从思想上这样,从行动上也要这样,所以左侧取双立人为偏旁,表示行动的意思。这样来理解这个“德”字,就深刻多了。

    写书法就是要把文化的内涵表现出来,所以我们叫“书法文化研究院”。

    追求又“新”又“高”

    李树森:您对书法艺术的继承与创新问题怎么看?据了解,您在首都师范大学教学时除教授学生学习书法,还特别强调要他们主修一门书法之外的学问,这是基于哪方面的考虑?

    欧阳中石:我始终认为,最富有的人,应该是包容一切的人。就书法来说,如果排除别的,独自向上,就太穷、太孤立了,应当兼收并蓄,吸取各种文化,并把它们融会贯通到书法中,这是我们书法文化的一个特色。

    古代先贤们在研究书法中,积累总结了很多好的经验,而我们却非要不学而创,这是绝对不行的。先要学习,在学的过程中,你即使与别人写得一样好了,也总会留有自己的痕迹。前人的总结是后人的经验,当自己的书法与前人相比有所创新的时候,这就又往前推进了。所以在我的理解中,“新”与“旧”不是问题,“高”与“低”才是关键。“新”与“高”走在了一条线上,又新又高为最好。新而不高不行,高而不新也不好,“高”就是与前人看齐了再往前走,往前走就出新了。

    我是学哲学和逻辑学出身的,后又学过戏曲等,这些都对我书法艺术的进步及对书法艺术上很多问题的认识有很好的帮助。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清华大学规定学文科的必须选修一门理科学问。我是从这里学来的,感觉很有用,所以把这些思想也用在了教学实践中。至于选修什么课程,让学生们自己选择。我希望每个学生都成为大才,所以要求至少主修一门书法之外的学问。

    把很多课程容纳起来看,我认为一共就两门课程,一文一理。在实践中文和理是根本分不了家的。如果我们光研究艺术,也就是光研究文,不研究理,就难以找到大道。光研究理,不搞任何文,也就是艺,往往缺乏灵感。

    前段时间在一个研讨会上,我说一些科学上的东西,你说是理还是文?很多看似文的东西,可你说它应该是文还是理呢?举一个例子,嫦娥是我们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人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登上了月球,古时的文学故事变成现实了。

    在实际中,可以仔细考察一下,几乎所有成功道路,都在文理的交合之间,这一点我们应当充分地认识到。
66#
发表于 2012-3-2 12: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少无大志、见异思迁”

    “不务正业、无家可归”

    李树森:几十年来,您撰写或主编了《书法与中国文化》、《中国书法史鉴》、《中国的书法》、《文化漫谭》、《逻辑》等著作及书法文化教材60多种。2002年,被授予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特别贡献奖”,2006年又获“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2007年荣获中国文联第六届“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造型艺术成就奖”。您被称为教育家、书法家、逻辑学家、书法文化理论家。由这些桂冠和著作,可见您的巨大成就与卓越贡献。对这几个“家”,您更认可哪一个?

    欧阳中石:“少无大志、见异思迁、不务正业、无家可归”,这四句话是我对自己的总结。

    我小时候读书时,没有设想过将来要干什么大事业,没有特别宏大的志向,我想随着当时的形势,让我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说“少无大志”。我很好玩,见了打球的就喜欢上了打球,见了唱戏的就喜欢上了唱戏,见了画画的就喜欢上了画画,所以我说我“见异思迁”。我看见什么就喜欢什么,这样倒也很自然地学了多方面东西。

    为什么说“不务正业”呢?我学的是逻辑,可是我当老师后,开始教的是数学,后来又教过化学等,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干我的本行。

    我自己心里很清楚,我所教的任何课程,都没有离开我的哲学思想。很多事有我自己做的,也有和大家一起做的,所以当别人总结我是什么“家”的时候,最后我也总结了一下自己,应该属于“无家可归”。

    别人称我是“大家”,我说,我没有感觉自己有任何长处,我只是“大家都好”的那个大家,感谢大家对我的厚爱。

    包容、包容、再包容

    李树森:刚才您已提到“少无大志、见异思迁、不务正业、无家可归。”这是您给自己这一生总结的十六个字,请您再深入解读一下。

    欧阳中石:这四句话,对我来讲确切至极,看起来似乎很谦虚,实际上已经自高自大得很厉害了。现在别人说你怎么搞出来这么多东西啊?我说我是见一个喜欢一个,大部分浅尝辄止,只有个别的深入地钻研了下去。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被安排去一个学校工作,但是那个学校的课程都已经让其他老师排满了,就让我去了校办化工厂。当时厂里主要工作是硫酸铜提纯,我对化工一窍不通,一学习很快有了兴趣和认识,大家认为我工作做得还挺好。这段经历,在我的人生路程中又增添了许多体会,使我对“化”字和“提纯”获得了比较深的认识。

    曾经我的恩师奚啸伯先生照了一张面对大海的照片,回来问我他当时在想什么,我说不知道,他说他在想海怎么就那么大。我问他最后想出来没有,他说天底下的万千河流都流给了它,好水、坏水、毒水都流给了它,所以他大。

    我的逻辑老师金岳霖先生,有一次问我什么叫学问大?我冲口而出:“无所不知。”他说:“有可能吗?”我说:“尽可能吧。”金先生说:“不可能,学问大就是要能容。”我反问:“别人说的不对也要容吗?”他说:“别人错了,依然存在,你不承认,他也存在,容的意思不是战胜他,而是承认他的存在。”

    数十年经历的事情,汇总成了我现在的思想。今天我说“文理是一家”,这是通过我的思考、学习和经历认识到的。也正是各种经历形成了我人生观里的包容,要容得越多越好。好的、坏的、正确的、错误的,都承认它的存在。

    甚至不管它是世界上哪一国的文化,都是我们应该包容、学习的。我相信,我们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具有无比巨大的包容性,能把一切有益的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
67#
发表于 2012-3-2 12: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的个性与共性

    李树森:您的书法艺术具有飘逸沉稳、刚健温润、灵动平和、不激不励、格调清新高雅的艺术特色,以独特的艺术风貌屹立于当代书坛。现今,很多写书法的人追求“怪”、“丑”,或片面地过于追求技法。您对学书法的人有何建议?

    欧阳中石:怎么就有写得怪、丑现象呢?我想他是想突出自己的个性,是他个人独立见解的体现。其本意并不是想怪或丑,也是想美,不过表现出来后在别人眼里变成怪和丑了。我觉得没有一个人是追求把书法写得丑的。

    我认为一个人把大家所有的见解都拢过来,产生自己的独立见解,就了不得了。这也是个性与共性的问题,谁的个性容纳的共性越多,就越了不起。谁的个性完全成为自己独到的了,那就绝了,绝了就是断了,那是很难立住的。

    所以,如果想要自己的东西更美、更好,首先把别人好的东西尽量多地学过来,写出来的书法就更适合大家品读观赏,自己的个性美也就找到了。

    科学和艺术的美一同向前

    李树森:在电脑广泛使用的今天,很多人不要说书法,连字都很少写了,从小练习毛笔字的孩子也更少见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您就一直倡导书法教育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项事业。可见您很有先见之明。作为教育工作者,您怎样看汉字书写在现代社会被弱化的问题?请谈谈中国书法艺术的现状与前景?

    欧阳中石:现在,是电脑时代了。电脑为人类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好处,对这些新鲜的事物,我们应当热情地欢迎。但是网络时代“握鼠标忘笔杆”,这也确实对写字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我认为事实上是不可能冲击掉的。

    在某些方面,电脑加快了写字的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对我们很有用。但对于我们写字或写书法的人来说,追求的不一定是速度,书写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是文化思想或情感。记得上学时,一个男同学请求另一个同学替他写一封信,是写给他正追求的女孩的,他说得让她通过看信对他产生好感。原来他是想用漂亮的字引起女孩关注。

    因携带问题,我们不可能完全依赖电脑写字,电脑里的字未必能引起别人感情上的激荡,如果我们让写得好的字也进入电脑,使电脑里的字更美,就更好了。我最近正在思考汉字的认知与表现问题,搞电脑的朋友也正和我们一起努力。我们希望手写的字与电脑里的字都美、都漂亮,如果二者不是互为挑战,彼此变为督促,那么应该对两者都有利。我相信很多朋友正进行和完善的这项工作一定会有一个良好的前景。

    书法的未来可能会迎来一个新的局面,我认为中国的汉字是我们中华儿女向世界和人类赠送的一份厚礼,是中华文化的一个“亮点”。交流思想最直接的莫过于语言,但语言受时间、空间限制,我们由象形文字经过数千年的演变而形成的中国汉字,因其独特的会意、美感和巨大价值,一定会传承下去,并绽放更大的光彩。

    我相信我们的文化是在向前发展,我们的文字也会向前发展,倒不是说我们的汉字文化就是最好的,或说永远是好的,汉字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汉字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考验,还能如此好地保留下来,我相信它会越来越科学、越来越美。将来的科学和艺术的美会一同向前走,并驾齐驱,这是人类的共同需要,我对此很乐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们的前景,我们共同的愿望。

    具体到书法事业上,我坚信它会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得到更好的发展。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追求美好,方向是一致的,只是走的方式不同,但是在共同切磋之中一定会走出更好的道路。我希望大家把前人遗留给我们的优秀遗产继承过来,捋着他们的道路再往前走,不管道路如何曲折蜿蜒,我相信理想终能实现,祝愿大家共同走好、勇往直前。
68#
发表于 2012-3-2 12: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台灣/南大書法才藝教師證照檢定放榜 書法教育增添生力軍http://www.cdnews.com.tw 2010-07-16

南大98學年度書法才藝教師證照考試
陳恆光/整理

 臺南大學第二屆「書法才藝教師證照」成績出爐,李翠芳等26位書法才藝教師通過檢測,其中高雄蔡尚運等9人取得中級證照、苗栗李佳雄等17人取得初級證照。此外臺北陳秋玲1人、高雄陳樂嘉等2人、臺北賴明宏等11人,分別通過三體、兩體、一體書法能力檢定,為書法教育增添新能量。

 來自花蓮的羅浩銓、高雄胡智雄、屏東郭旭峰,都是第一次參加檢定,就以篆、隸、草、行、楷五體書法作品書寫優異的成績,加上「書學概論」、「書法教案設計與編寫」學科測驗,取得書法才藝教師中級證照。來自臺北的凌春玉、屏東葉泉力,則是第二次參加晉級考試,也終於如願以償。這次通過檢定的書法才藝教師,其中臺南、高雄兩位蔡玉蓮同名同姓、屏東郭聰敏、郭旭峰父子同榜,傳為美談。另外來自臺北、畢業於延平高中的邱靖容同學,七月份剛滿18歲,則是通過了隸書書寫能力測驗,相當難得。  

 授證典禮將於7月25日假臺南大學文薈樓舉行,由該校黃秀霜校長親自主持。南大語文中心主任黃宗義教授表示,國內書法教育園地曠廢多年,最近教育部責成各縣市政府「自99年起以3年期間完成全國國中小國語文教師書法增能」事宜,目前只見少數縣市教育局處積極辦理,頗有緩不濟急之勢。南大5年來總共辦理10期「書法才藝師資培訓班」以及2期書法才藝教師證照考試,用心培育書法教育人才,正可彌補當前書法教育的缺隙。而這次通過檢定的書法才藝教師名單,將由南大發函至各縣市教育局處,作為書法教學支援教師候用之參考。詳細通過名單詳見,國立臺南大學語文中心http://web.nutn.edu.tw/lanc19/index.htm

附註:
國立臺南大學98學年度書法才藝教師證照考試及格名單如下
初級:李翠芳、郭聰敏、林湄涓、沈若屏、謝麗卿、陳建男、李佳雄、李幼君、
   鍾正琦、許芷嵐、蔡玉蓮、范玉琴、莊素琴、鄭哲翔、陳君天、潘宏庭、
   張淑貞等17人。
中級:黃瑞祥、葉泉力、蔡玉蓮、胡智雄、蔡尚運、郭旭峰、林明山、凌春玉、
   羅浩銓等9人。
69#
发表于 2012-3-2 12: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新年开笔大会传承汉字书法 反响强烈 图
2008年02月04日 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台湾一年一度的新年开笔大会,2月3日在台湾领导人办公室前广场举行。报名参加书法挥毫者达三千多人。图为最近一年内在台湾书法比赛中获奖的十位中小学生应邀在开笔大会上挥毫。(中新社发耿军 摄)
    台湾一年一度的新年开笔大会,2月3日在台湾领导人办公室前广场举行。报名参加书法挥毫者达三千多人。大会礼邀十位各行业代表人物担任开笔官。图为白冰冰(左一)等开笔官在挥毫。(中新社发耿军 摄)
   台湾新年开笔大会传承汉字书法
    人手一支笔,翰墨飘香台北城!台湾一年一度的新年开笔大会,2月3日上午在台北隆重举行。
    新年开笔大会由台湾书学会、文化建设委员会和淡江大学主办,已届十年。书学会秘书长何正一先生介绍,十年来由于反响强烈,参加人数年年增长。今年是干支纪年“戊子”年,故定名为“戊子新年开笔大会”。目前报名参加书法挥毫者已达三千人。     尽管今天台北冷空气来袭,但很多爱好汉字书法的民众不畏严寒,兴致勃勃。
    现场人头攒动,上至白发苍苍的耄耋老者,下至四五岁的
顽童,其乐融融。包括高雄、花莲、台中等中南部城市的孩子也在父母亲陪同下前来练笔。     开笔大会十时许开始。首先进行的开笔仪式分为“开笔官”挥毫和“书传生”挥毫两部分。开笔官是书界尊称,开笔大会邀请台湾各行各业代表人士担任开笔官,其中有书界名流,也有政府官员
及热心文化事业的知名人士。     何正一担任今天的主持人。他一声令下:“请开笔官开笔!”十位开笔官翰墨润笔,运筹帷幄,在斗大的宣纸上各书一字:迎戊子新岁,庆文化传承。
     与开笔官并排而坐的十位书传生在开笔官挥毫后,开始“写大字”。书传生是开笔大会上最重要的角色,有幸成为今年书传生的十个孩子都是去年全台湾书法比赛中获得高奖的中小学生。他们被要求像开笔官一样在同样大的宣纸上写下十个汉字。与大人们不同,孩子们写下了“欢欣过新年,快乐来挥毫”。  
   “安排孩子们做书传生,代表了书法的传承,也号召全民传承书法艺术,并展现文化迎春的气氛。”何正一说,书法传承是每年开笔大会最重要的目的。
    今年十二岁的女同学苏品桂是十位书传生中的第一个,她所写的“欢”字笔力刚劲、灵动飘逸,俨然一个老书法家的气派。她告诉记者,自己从二年级就开始跟老师学习书法,参加了很多书法比赛。拿到的最大的奖项是“海峡两岸儿童书法大赛金奖”。二00六年八月十三日,她被邀请到北京参观,在故宫中看到很多书法碑帖,非常喜欢。  
   何正一告诉记者,孩子们学习书法有三大益处:“一,书法使人静心,能帮助孩子们安心读书;二,通过学习书法,学会尊重前辈,有助修身养性;三,对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帮助很大。”     
开笔大会现场,主办方还邀请了台湾各地知名的书法家前来献艺。爱好书法的市民借机前来,或讨教书法,或求一幅春联、一张福字等。老艺人们不吝其才,一一满足。   
  为了鼓励书法传承,当天参加开笔大会的作品不仅能获得主办单位赠送的参加纪念状,还将接受评审,按成绩分别给予特优、优选、佳作等奖,特优作品将于二月二十六日至三月九日在“国父纪念馆”展出。(中新社记者 徐长安 耿军)


70#
发表于 2012-3-4 10: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课能否真正驻进小学生心里
2012-03-01    郑晋鸣、张晨    光明日报    点击: 210

在近日教育部所公布的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具体内容中,书法这门颇有争议的课将重新回到中小学的课堂。几经周折的书法教育在小学校园究竟是什么现实情况?对此,记者日前走访了江苏多所小学一探究竟。

小学教书法意义何在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学生首先要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从三年级开始,再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除了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还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五到六年级学生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初中阶段的学生,能够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盐城建军路小学作为建军路小学教育集团的领头学校,该校学生的书法作品已获得各项奖牌2000余个,并且走出国门,在日本、新加坡等国展出。校长彭晓华告诉记者:“学校是最好的文化传承基地,接受书法教育的学生能获得一种极强的协调和自控能力,为学习其他学科、培养其他技能打下一个良好基础,我们一直把‘书法教育’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负责人李群认为,小孩子做事大多缺乏耐心、恒心,对很多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练字是个长期工程,有利于学生养成认真学习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急急上马不如循序渐进


著名硬笔书法家庞中华说过,书法教育应该从师范类院校抓起,不仅要重点培养专职书法课老师,还应要求每一门科目的老师写好字,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据了解,目前南京专业的书法老师很少,在编的老师只有十人左右,这对于普及书法教育是一个极大的缺陷。



高校师范生以及年轻教师的板书水平下降已成不争的事实,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试想连老师的毛笔字都拿不出手,书法教育的结果可想而知。



考证、家教、找工作等已成为师范生所关注的焦点。“书法并不是硬要求,自己更注重的是各种资格考试和教学课件的掌握。”从南京一所著名师范院校毕业的陆小姐如是说。


培养小学生的兴趣很关键


学贵有恒,短短几十分钟的课余练习并不能给小学生带来实质性的进步,如何引起小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热爱,才是书法文化传统传承的有力保障。



书法教育不能“走过场”,更不能以应付的态度对待新课程标准。走进苏州翰林小学的教学楼,看到楼梯旁整面整面别致的“书法墙”,从一楼到四楼,每一步台阶上都能看到不同的书法风景,步入顶楼的天台,一处露天的书法练习场吸引了记者,四面石壁上刻着历代书法名家的传世名帖。据校长冯凌燕介绍,该校自20099月创办以来,便将书法教学正式纳入学校课程,学校还定期邀请书法家来校为广大师生进行书法教育教学专题讲座,旨在通过理论讲解,结合现场示范、互动交流等动态活动,使书法教学深入学生生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吴江市屯村实验小学,记者了解到,“书法段位赛”是该校的一项常规书法比赛,通过竞赛,学生会获得不同的“段位”。校长莫国平说,“我们特地在每个学生的胸牌上标注了他所属的段位,学生感觉特别新鲜,学起书法来积极性分外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4 22:05 , Processed in 0.10301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