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年《教师月刊》很精彩!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3-4 10:25:47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您注册登陆《教师之友网》,参加本站内容建设,发帖转帖,共建分享


★★注册本网站会员

必须实名!

并填全相关信息以便查证!

否则

一律删除!!


==本网管约定即日起实行!

                                     2012。3。5。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3-4 12:00:37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您注册登陆《教师之友网》,参加本站内容建设,发帖转帖,共建分享


                 告     白

      我站已将[自由注册]改为人工审查后才放行注册会员发帖权!

      也就是说:即或您用网名注册‘成功’,也只是[待验证注册会员]状态,不能发帖!

     重申本站网管约定:请您实名注册,填全注册信息!

        否则,对不起,一律删除。






                                                    公益服务教育文化网站《教师之友网》
                                                                      2012。3。5。
33#
 楼主| 发表于 2012-4-17 17:49:13 | 只看该作者
34#
 楼主| 发表于 2012-4-26 17:43:41 | 只看该作者
莫再冷落了“教育报刊”

刘传斌
    据网上调查结果显示,有65%的读者认为中小学教师不读课外书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在“最该养成阅读习惯的职业”选项中,教师排名第一。以笔者所在的农村中学为例,每年订阅的报刊杂志要花费近万元,其中教育报刊占了较大的比重。有注重思想含量的《人民教育》、极富权威的《中国教育报》和《中国教师报》,还有省级核心教育报刊《湖南教育》等。可笔者发现,学校订阅的这些教育报刊,并没有受到教师的青睐,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很多教师把它束之高阁,很少翻阅。到了期末,崭新的报刊大多送进了废品店,无不令人惋惜。
    俗话说得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自古以来,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有深厚渊博的学识。一个知识广博的教师,是指引孩子们前行的一盏明灯,能给学生以良好的文化浸染,让学生在广阔的精神空间里自由驰骋。教师要想学识渊博,主要的途径就是阅读、思考和写作。而教育报刊里的文章大多观点新颖、材料鲜活、文笔优美。常读,精读,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将大有裨益。既可以随时了解中外最新的教育动态和教育理念,还可以看到很多贴近教师生活、指导性很强的教育教学经验文章,会使教师的教学视野更加开阔,知识积累更加丰富,教育思维更加活跃,更容易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甚至通过阅读,还可以实现更高的教育理想。岳阳市的小学语文教师方西河就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他年轻时,底子薄,可他喜欢阅读,善于反思,终于在获得三个教学三等奖之后获得了一等奖。他在广泛阅读各种教育报刊、吸取多方营养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坚持教育写作,发表文章300多篇,并出版专著《写成一位名师——教育写作经验谈》,实现了由一个普通教师向教育专家的跨越。他的成长经历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
    可为什么我们的教师不喜欢阅读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思想上不重视,对自身专业要求不高,不想做名师。有的教师一旦评上职称,又没能混个一官半职,就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心理,没有了读书写作的动力。二是忙于工作与家务。现在,很多农村教师都家住县城,每天天没亮去上班,天黑了才回家,时间受到限制。三是现代社会物欲横流,人心浮躁,有各种休闲娱乐的方式。很多教师一下班,要么凑在一起打牌,要么上网聊天玩游戏,还有一部分教师忙于第二职业挣钱。可以说,双休日能静下心来读书写作的教师寥寥无几。但笔者认为,以上几方面都不应成为教师不阅读的理由。因为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注定你要终生学习,不断阅读。离开阅读,你将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你将无法拥有职业的幸福感。
    现在,困于“应试教育”中的中小学教师,又有多少人因为不读书而导致知识陈旧、知识面狭窄?笔者常听到一些同行抱怨学校条件差、学生素质低、教学任务重,却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愿亲近书本,不愿与名师对话。没有积累,没有创新,没有尝试,怎么会有专业提升,怎么会生成高效课堂,又怎么会受到学生的喜爱?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不论教授什么学科,教师的教育素养都取决于读书。如今,又到了学校订阅教育报刊的时候,笔者在此呼吁每一位教师要注重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积极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把教育报刊当成自己的良师益友,让阅读成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种自觉行为,莫再冷落了“教育报刊”!
载《湖南教育·上旬刊》2011年第12期
35#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21:43:04 | 只看该作者
36#
 楼主| 发表于 2012-4-29 12:00:29 | 只看该作者
作文指导:有多少可能

作者:林茶居


 
  应邀作为嘉宾参加老家教育部门组织的作文教学网络研讨,陆陆续续说了一些话……
  谈到作文,语文教师应该有作为作文教育工作者的这样一种身份意识。之所以强调这个意识,是为了反思自己,从一个比较专业的角度来了解自己缺什么,在这个基础上,再考虑自己能够做什么,能够做到什么程度。教师作为一个“分子”,总是要除以教育这个“分母”的。这道计算题,我想大家应该做,然后努力让自己这个“分子”不断地增大、加强。
作文指导的上位是作文教育,作文教育的上位是语文教育,语文教育的上位是整个教育。教育是基于人,为了人,服务人,成全人的事业;语文教育自然是在这个大的方向上突出语文之道而不同于其他学科;而作文教育既是语文教育的一部分——从课程设置上说,又是语文教育的全部——从课程实施上说;自然的,作文指导的工作作为作文教育的一部分,它不是独立的,而是作文教育在某一个环节的落实,是语文教育在某一种课程形态上的实现。
绕了一个圈子,正是为了确认这个命题:作文指导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要确认这个命题,必须有大的整个教育整个语文教育的基本理解。既然有核心价值,那也就有次核心价值,准核心价值,非核心价值,为实现核心价值服务的价值,等等。对这个命题的追问非常有必要,因为现在很多作文指导的重心并没有对准这个核心价值,而是纠缠在那些次核心价值、准核心价值、非核心价值上。靶子立错了地方,打得再准打得再好都没有用。
究其原因,作文教育的实用倾向和功利取向是一个,而教师观念的模糊更为普遍。也就是说,对于作文指导的最重要目的、作文指导与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作文指导与其他语文教学形态的关系等问题,大家的认识上存在比较多的混乱。确立作为作文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意识,这一点是首先要解决的。
那么我想说的是,作文指导的核心价值不在于学生想写、会写、写得好,而在于唤醒学生的个人记忆、激活学生的个人经验、丰富学生的自我心灵、调动学生的语词积累等。很多教师在作文指导上常常运用的如情境创设、材料提供、活动设计、现场观察等方法,其意义就在这里。这个时候,我个人认为,一定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指导学生怎么写”上,学生会不会写绝对和你那十分钟二十分钟半节课乃至一节课的“指导”无关的。我想,如果真的需要作文指导课的话,那一定不要把它上成“指导学生怎么写作文的课”。
根据我有限的阅读,很多作家、很多教育名师在回忆自己写作经历的时候,大都不是说小时候老师怎么教自己写作文,而更多的是说老师让自己爱上了写作文。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至少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在作文指导上,教师能起和应该起的作用主要在于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写作文是一件很好玩、很有意思的事情。
当然,很多教师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很努力地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上花工夫,但效果总是令人失望,大多数学生依旧怕写作文,而自己也越来越没有信心。我们对一件事充满兴趣,是因为我们可以从中感觉到有趣、快乐,可以从中获得进步感和成就感。我想问题就出在这儿:在写作文这件事情上,学生很难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愉悦的审美感受。没有兴趣,没有愉悦,他的记忆就无法唤醒,他的情感就无法荡漾,他的内心就无法激越,他的思路就无法打开。写作文也就难免成为一件很难受、很痛苦、很郁闷的事情了。
也许你会说,这不是在谈作家创作的问题吗?不!不要被应试教育下的作文教学模式蒙蔽了眼睛。作文不是无情物。作文的问题从来就首先不是技术的问题,方法的问题,“遣词造句”、“谋篇构局”的问题,而更重要也更本质的是心灵的问题,情感的问题,体验的问题,感受的问题,“爱与怕”的问题。这也正是我在上文强调“个人记忆”和“个人经验”的原因之所在。
我们很容易就脱口而出:“要调动学生的生活”,“要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生活是作文之本”,等等等等,但可能很少静下心来深刻地思考:什么才是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活”是什么?前一个问题要回答的是“生活”的内容,后一个问题要回答的是“生活”的实质。而我比较担心的是,我们现在依然以革命现实主义的观念来套解作文教育中的“生活”,也就是把“生活”集体化、公共化、概念化、典型化,甚至时代化。
我们的文化传统是“和”的传统,“和为贵”的传统,它强调个人对集体的服从,强调集体对每一个“个人”的统一规范,但现实常常是,如果没有这个“贵”,大家就不“和”了,就各自打自己的小算盘了(大至诸侯搞割据,小至兄弟闹分家,诸如此类),然而很快,他就会归附另一个集体,以寻得文化的归属感和生存的安全感。在这个传统之下,我们总是更习惯于以集体代替个人,以“我们”取代“我”,以大家的生活置换每一个“个人”的生活。产生于革命战争时期的作为一种文学观念的革命现实主义,进一步强化了集体对个人的话语控制和精神规约,使大众议论中和教育语境中的“生活”,都戴上了某种面具,贴上了某种标签。
而时代的发展还远远没有实现对“个人处境”的尊重和关切,“个人”在历史的惯性下其实一直习惯着集体的生活。以前听从的是革命的号召,现在顺应的是流行的风潮。所以我们所看到的和所说出来的,其实就是那个被平均了的生活,是那个作为公约数的生活,是那种一高兴就一起“耶耶耶”地鬼喊鬼叫的生活……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态势下,人(学生)的“个人记忆”和“个人经验”这些“真实的生活”被层层遮蔽了。“生活”,“个人的生活”,“个人的真实生活”,就这样非常吊诡地成了文化的难题和作文教育的“不可承受之轻”。

  我想起了自己以前上的作文课(小学三四年级),在“指导”学生的时候,我比较喜欢让学生说说想写什么,但会碰到一个难题,就是学生常常说得不三不四,有一搭没一搭,这时我一般会帮助他把他所想的比较清晰完整地说出来,包括提供合适的词汇、过渡的方法、修辞手法的运用等。现在回过头去看,尽管我注意到学生的个人经验,但还是过于急功近利,直接把“说”导向“写”,而绕过了“学生为什么这样说”这个更内在的东西。学生为什么说不完整、不清晰,或者说为什么不能完整、清晰地说?这除了词汇积累的因素外,更重要的还在于记忆的不清晰、不深刻,他说的“生活”还仅仅处于感觉的层面,是“感觉到的生活”,而不是“体验到的生活”,不是内心发现的生活。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在作文课堂上所要求学生说和写的“生活”可能是需要怀疑的。或许,我们在上作文课之前,就已经设定了学生应该说什么,写什么(这关系到教学设计的问题,暂且不表)。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已经犯了一个大错——我们总是先入为主地认为学生应该有怎样的生活。如果我们不把作文指导拘囿于为了考试和升学的话,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是按作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来挑选学生的生活呢,还是让作文教学服务于学生真实生活的充分打开?
如果是前者,那么我所采用的作文指导方法还是可行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引导学生说话然后把这些话写下来——至于这些话中有多少是学生的生活有多少是教师的经验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已经完成了一篇作文,完成了一次必须完成的训练。如果是后者,那么,“学生真实生活的充分打开”在教育中有多少可能?它对学生的成长有多少意义?我想,雅斯贝尔斯的这句话也许能够帮助我们就这些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没有一个人能认识到自己天分中沉睡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教育来唤醒人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每一种教育的作用也并非是事先能预料的,教育总是具有无人事先能起到的作用。”(《什么是教育》)
雅斯贝尔斯强调了人的无限可能性,强调了教育作为一种“唤醒”的力量的无限可能性,尤其是对“人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的“唤醒”的意义。这实际上也是对人的存在的深刻尊重——它不仅注意到人的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更关切人的在水面下的那个更为庞大、更为真实、更为神秘的存在。很显然,如果教育没有深入到这个深处的“冰山”,那么它一定是不完整的,也是不负责任的,甚至是失败的。
“船和冰山是命定的情人。”这是英国诗人哈代对沉没的泰坦尼克号的深情咏诵,他在无意之中道出了一个教育真理:教育之“船”必须与人的存在之“冰山”激烈地碰撞,才会产生旷世的爱(教育之爱)之奇迹。我总是这样想,人的生命有多繁复、多神秘、多空灵,教育就应该有多繁复、多神秘、多空灵。人的存在与成长本身就是对教育的最伟大期待。
恰恰就是在这里,作文教学体现了一种可能一直被我们忽略的重要价值,即作文教学可以通过某一凭借或情境实现对学生内心世界(包括他“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的关照和激荡,并使之变得清晰、敏感、细腻、愉悦、丰富,这种内心的力量一旦形成,它必然返身照亮学生的记忆与经验。我想,这应该可以看作作为一种独特课程形态的作文的独特功能,而且,可能是最本质的功能。
集中在作文指导这个层面上,就是说,教师给学生的应该是能够激活学生的记忆、经验,并使之与生活、社会、世界产生意义关联的东西(包括知识、方法、技巧的渗透——如果需要的话),同时促进学生自身的显性知识(可以言说的知识)与隐性知识(只能默会的知识)产生积极的呼应。我想这也许就是雅斯贝尔斯所说的“唤醒”的意趣。

  如果这个意思成立的话,那么,我们需要明晰这样几个问题,以对作文指导的有效实施作进一步的澄清和确认。
一个是,关注学生“记忆中的生活”。前面我们提到了“什么才是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活’是什么”的问题,这是我们必须直面的,无法绕过去的。(你现在忽略掉的问题,今后都会时时跳将出来对你产生侵扰。)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他每天都在生活着,都处于生活之中,都与生活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生活以欢乐、幸福、惊喜、压抑、平淡、伤感、烦闷、仇怨等情绪形态作用于人的身心。人所经历的生活有的自然而然地进入记忆,有的作用于感觉层面而可能产生变异,有的则被过滤掉。一般来说,只有那些与人的情感产生关联的、被人所体验到的生活才可能成为“记忆中的生活”。人的有关生活的记忆总是非常“花心”,特别喜新厌旧,需要各种各样的新鲜刺激,老是重复的东西必然被它排除在外(有关知识的反复训练之于记忆的问题另当别论)。人(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或者他们做过的,并不一定就能成为“可以说出来、写出来的生活”。 所以,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那种将作文与活动(如参观、游览、劳动等)捆绑在一起的做法几乎就是一种折磨乃至戕害。那么,对于作文教学而言,它应该关注的就是学生的“记忆中的生活”,是他们的“内心的形成物”,是他们的“个人知识”。所谓作文指导,必须与此产生呼应才能有效发挥作用。
还有一个是,关切学生“说”的具体处境。从“说”到“写”是作文教学、作文指导的一个常规线路,我们对“说”可谓寄托了诸多的希望,试图藉由“说”顺利通达“写”,但我相信,大多情况下这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对于“说”的问题,我们忽略了前面提到的“学生为什么这样说”这个更为内在的东西,忽略了学生“说”的困难。我们都知道,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但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想过这样的问题:在强调“统一使用普通话”的中国,方言区的人的思维与语言是时时处于偏离或错位的状态的。比如在闽南语地区,大家的思维是按照闽南语的构词法和话语方式进行的,尤其是对于那些本土的事物如风俗、礼仪、俗语、俚歌、农事等,因为它们附着着复杂的历史文化因素,普通话很难介入并改造它——当然,这种改造不是什么好的事情——要把这些东西用普通话“说”出来进而导入作文是一件很困难的甚至做不到的事情。比如以前很多教师经常让学生写“buei(阳平)芦笋”这个题材——其中的一个难题就是怎么也找不到一个恰切的词来表达这个“buei(单独使用为去声)”,有的用“拔”,这显然是错的;有的用“摘”,这个也不准确;比较靠近的是“采摘”,但还是过于泛化——它几乎可以把所有的果实“一网打尽”——无法准确而完整地传达闽南语中“buei”这个词的复杂语义和美妙神韵。有过“buei(阳平)芦笋”这种经验的人都知道,要完成“buei”这个行为是需要经过好几个动作和投入很多心思的。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由此你可以想象,要把闽南语式的思维扭转成普通话的语言,是怎样的一件痛苦和为难的事,遑论刚刚进入普通话世界或者还没有完全普通话化的中小学生!也许我们可以说,普通话有时候就是对生活的简化和平均化。当我们习惯于以普通话来理解和言说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其实也在忽略和淡忘着很多与生俱来的东西。由此,关切学生“说”的具体处境同样是我们不能也无法绕过去的事情。

  说到这里,不知不觉与母语习得的问题打上了遭遇战,似乎与口语交际也扯上了关系。所谓母语,就我们而言,指的是汉语言文字,它不仅包含语法、修辞、逻辑等这些我们说和写的使用层面的东西,更涵括这些语法、修辞、逻辑的生成机制,以及决定这个机制如何发生作用的文化隐秘,是影响和规约我们怎么思考和怎么说话的一个个词根,是我们所由以言说的话语依据。这里也就带出了这样一些问题:普通话就是我们全部的母语吗?我们的乡土语言,我们的本地话、“土话”,它们是以怎样的形态作用于我们的言说,它们与我们的言说、我们的精神成长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话题有些扯远了。回到学生“说”的这个问题上,我们还需考虑作为成长中的人的儿童的话语特点。儿童之所以是儿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的思维方式和言语方式是直接的、本真的、形象的。我们对“小大人”的忧虑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对“小孩子说大人话”的忧虑,所谓失去童真大致就是失去儿童的话语色彩。面对各种流行文化、庸俗文化对儿童世界的入侵,对儿童话语的破坏,教育不仅没有起到抵挡和净化的作用,有时候反而是雪上加霜,助纣为虐,虽然教育有其深刻的无奈。具体到作文教学上,就是我们总是在有意无意间以成人的话语方式来规范学生的思考,规范学生的言说,乃至规范学生的“说”的习惯与兴趣。照我的观察,在整个语文教育领域,作文教学一直都是革命现实主义机械反映论那一套,几十年来一直铁板一块,诸多作文教学改革最终都成了一场闹剧,乃至出现了“快速作文”、“作文考级”等作文教育的怪胎。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从当年的“受害者”成为现在的“迫害者”?它的结果就是让一代代的孩子越来越不会说他们自己的话。问题是长期积累下来的,自然无法解决于朝夕之间。我们现在应该做和能够做的,就是回到儿童的立场,随顺儿童的成长,从维护儿童的宝贵童真、丰富儿童的生命体验出发,力所能及地去引导、指导学生“说出”他们眼中的世界和心中的生活。
再有一个就是,“理解”学生。鲁迅在1919年写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提出了三大原则,即“理解”、“指导”、“解放”。刘铁芳教授认为,“这三个原则是不能够颠倒的,理解是基础,指导是条件,解放是目标。没有理解的指导是成人世界对儿童世界的强加,没有理解和指导的解放是放纵,人格的解放是建立在确当的自我认识的基础之上”。恰恰就是在这里,我们常常犯错误,常常先入为主地以自己的经验覆盖与置换学生的经验,极尽“指导”之能事。鲁迅说的是“怎样做父亲”的事情,在作文教学上何尝不是如此!所谓理解,人对人的理解,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反映的是一种尊重、倾听、欣赏、激励、对话的心灵状态——这其实也是一种专业精神。我们自然无法像“做父亲”那样一对一或者一对俩地“理解”、“指导”、“解放”,我们面前坐着的是几十位乃至近百位的截然不同的学生,我们难以关切每一个学生的“个人知识”,我们总是处于各种各样的“指导”的压力和焦虑之中,但这些都不能成为忽视“理解”、淡化“理解”乃至放弃“理解”的理由,我们必须更多、更深、更多样化地去“理解”学生。在作文指导上,“理解”意味着切近学生的体验,尊重学生的经验,以及对学生记忆的触摸与打开,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关切与呵护儿童身上的儿童性,他们作为一个儿童的对世界的模糊认识和“不正确”的想象与记忆。

  关注学生“记忆中的生活”,关切学生“说”的具体处境,“理解”学生,这是我对作文指导有效实施的一些认识。它是以教师的视角来展开的。而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探讨,即儿童的心灵世界是怎样建构起来的——可以说这是作文指导、作文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育、整个教育的一个基轴。
其一,直接的生活体验。人一出生,就意味着他的全部感官向着世界打开,他的所看、所听、所闻、所嗅、所触、所感,都是与世界发生关系的途径与通道,世界因之进入他的感觉与知觉而化为他的体验,形象地说,体验总是经由人的皮肤进入人的身体而后又显现在人的皮肤上的。这种直接的生活体验决定了人感知世界、发现世界、言说世界的基本经验和基本方式。闽南语云:一样米养百样人。一样的生活,一样的情境,一样的场面,一样的氛围,作用在不同的人身上必然产生不同的反应,这是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验方式和不同的体验重心、体验切点,人总是以其最敏感(最强大、最活跃、最本真……)的那一部分去感觉和感受世界。在这一点上,家族遗传、生活环境的因素常常是起决定性的作用的,比如说吧,在海边长大的孩子,他的生命世界一定和蔚蓝、波动、水、船有更多的关联,这将让他的体验特别敏感于“彼岸”的事物;而山村的孩子总是更多地会想象所谓的外面的世界,他的体验就时常纠缠着“走出去”的冲动。随着人的成长,后天习得的知识与经验将越来越明显地作用于他的体验,他的个人的东西不是更多地被压抑就是更强烈地得到彰显,其直接的生活体验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其二,学校的学习。人的心灵世界的底色及品质决定于他的直接的生活体验,而学校的学习将对人的心灵世界的“正确”与否、“高尚”与否、“积极”与否产生作用。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政体主导下的育人机构,学校必然按照主流的价值观来实施教育教学,实施对人的塑造与影响;从教育目标的确立、课程计划的设计,到教材教参的编写、教学科目的设置,再到教育程序的安排、教育评价的运行,都有一定的标准在统领和规范,学校、教师的“创造性发挥”自然也被要求在这样的价值观和标准下进行。
对于作为受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儿童来说,他虽然有其独特的成长背景、个人经验、兴趣爱好,但不一定都能够得到“教育”的保护和激励,他的“直接的生活体验”总是避免不了与“教育”的冲突或错位;或者说,学校和“教育”总是按其所事先设定的目标、规范、程序来落实自身的“责任”和“使命”。更多的时候,我们的学生一般都会选择对教师的听从,对教材的服从,对“教育”的顺从,在必要的情况下对自己作出一定的修改、刷新乃至全盘否定,努力往那个“平均值”而去,受教育的过程常常就是或自动、或自觉、或自主地妥协和自我修改的过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其实也就是所谓的社会化的过程。那么,儿童的成长、儿童的心灵世界的构建,必然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地加入社会化的因素、公共化的因素。(这个时候,我们所期待的“人的成长”的理想状态,就是“个人知识”与“公共知识”能够保持丰富的张力,人自身在此二者的相互审视、相互激荡、相互烛照下自由而健康地发展。)
其三,成人世界的影响与暗示。儿童的学习是随时随地的,儿童除了接受着来自学校的德智体美等知识与价值的教育外,还一直处于成人世界的影响与暗示之中,这个成人世界不止有父母、教师等长辈,更包含以各种形态、各种形式产生作用的成人文化,媒体的发达、人群流动的广泛,加速并加剧了这种文化的传播与渗透。前面说到,我们的文化传统是一个“和为贵”的传统,“贵”作为一种价值观一直左右着人们的身心方向和人生选择,这决定了我们这个社会的成人世界的世俗取向。实际上,在这个“贵”的上面,还应该有东西,应该有超越世俗之“贵”的高尚的永恒的东西。这种缺失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民族在文化上、在精神上的先天不足。前不久我写了一篇文章批判那些喜欢在网络上闹腾的所谓诗人,用了这样几句话:头上没有神,脚下没有根,内心没有光,身边没有爱。现在不少人其实就是这样活着的,好听一点说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可是他忘了,真正的江湖就在自己的内心。所以你看,在这个工地化的时代,只有性而没有情,只有癌而没有爱,只有床而没有窗,只有空想而没有理想,只有迷信而没有信仰,只有个人而没有个性。
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这种文化环境大体上是消极的、颓废的、破碎的、消解的,我们在学校德育上的困难与尴尬,除之因为自身理念的滞后和方法的失效外,也源自于现在这个文化环境的复杂与多变。成人世界对儿童的影响与暗示,最终将在儿童长大成人后的为人处世上体现出来,只要你对现在的大学生和那些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后就走进社会的青年有足够的了解,你就会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也许,我们有必要作这样的自我反思:为什么我长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我现在这个样子和我的童年有什么关系?我成长中的哪些事件对我构成了关键性的影响?我成长中遇到的哪些人是我的“重要他人”……作为育人者的教师,这种反思不仅有助于加深对自我的认识,更有利于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去关切学生的成长,关切他们心灵世界的生成与变化。
其四,自主的阅读。“说”与“写”,“读”与“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两个作文教学命题,不少教师都注意到从阅读教学、从阅读中去寻找作文教学、作文指导的营养和参照。这个方向是对的。问题是,有的人常常把目光落在“以读促写”上,存在一个模式:从“读”开始到“写”结束,试图通过一些所谓的范文来为学生习得作文的诀窍或技巧提供帮助,而不是从人的精神成长、从儿童的心灵世界的构建来考虑,这就难免堕入工具主义、技术主义的窠臼而最终使读、写两边都吃力不讨好,“写”得不到改观,而“读”似乎成了浪费教学时间的事。这除了现有语文评价对阅读的问题还远远没有达成真正关注的原因外,也因为一些教师本身从来就没有拥有过阅读的生活,没有从阅读那里得到过生命的意趣和愉悦感,没有从阅读那里获得伟大精神的眷顾与照亮。照我的观察,大体来说,在阅读这个事情上,1950、1960年代出生的教师比较单一,1970年代出生的教师比较粗糙,1980年代出生的教师比较浅薄。在这几代教师的成长过程中,时代所能提供的阅读资源比较有限或存在各种欠缺,他们所受的师范教育因为存在“速成”的因素而未能在阅读意识、阅读能力的培养上有大的作为。就是这样,大多数人都无法拒绝时代所强加的局限与欠缺,而时代在我们身上碾过的痕迹总是像年久的风湿病一样,时不时地影响我们的思考与行动,只不过有的人觉知不到这种不便与痛感而已。(不管怎么说,阅读是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教师非补上不可的关键一课!)
一个人的生活之所以是多姿多彩的,实质上主要并非生活内容本身的日新月异,而更关键的在于内心的敏感,情感的细腻,精神的激越。心灵的新鲜避免了经验的陈旧,心灵的丰富带来生活的不断更新,而这种心灵的品质在很大的程度上正来自于阅读,来自于美好的、高贵的、丰富的阅读。紧接着的问题是,在阅读资源已经不再匮乏的当下,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怎样把儿童导引到有助于成就心灵世界的阅读上来,培植儿童的阅读意识,提升儿童的阅读品位,培养儿童阅读的自主性和自主能力。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阅读都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作用的,(包括语文课本上的那些名家名作,也并不是篇篇都能在儿童的心中激起心灵的波澜的。当然,它们更主要地承载着知识传承、价值引导的功能,这里暂且不表。)只有在阅读看到了自己,认出了自己,那种阅读才可能对人产生持久的积极影响,或者说,只有在阅读中找到内心的呼应,从书中的人与事那里看到了自己的存在、情感与命运,这样的阅读才可能进入人的生命,书中那些美好的语词和句子才可能在他的身体中沉淀下来,渐渐化为他的呼吸、骨肉与心血。从这个维度来说,博览群书永远是必要的、必须的,就好像只有在百花丛中,你才可能找到你最喜爱的那一朵;也仿佛只有在流动不息的人群中,你才可能遇到并认出与你生命有约的那个人。当然,阅读的奇迹也是会发生的,有的人一开始就遇上了他生命中的书,这将使他比其他人更早地获得智慧与灵气。这样的人,他是有福的,是书神在人间找到了他的使者。


其三,成人世界的影响与暗示。儿童的学习是随时随地的,儿童除了接受着来自学校的德智体美等知识与价值的教育外,还一直处于成人世界的影响与暗示之中,这个成人世界不止有父母、教师等长辈,更包含以各种形态、各种形式产生作用的成人文化,媒体的发达、人群流动的广泛,加速并加剧了这种文化的传播与渗透。前面说到,我们的文化传统是一个“和为贵”的传统,“贵”作为一种价值观一直左右着人们的身心方向和人生选择,这决定了我们这个社会的成人世界的世俗取向。实际上,在这个“贵”的上面,还应该有东西,应该有超越世俗之“贵”的高尚的永恒的东西。这种缺失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民族在文化上、在精神上的先天不足。前不久我写了一篇文章批判那些喜欢在网络上闹腾的所谓诗人,用了这样几句话:头上没有神,脚下没有根,内心没有光,身边没有爱。现在不少人其实就是这样活着的,好听一点说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可是他忘了,真正的江湖就在自己的内心。所以你看,在这个工地化的时代,只有性而没有情,只有癌而没有爱,只有床而没有窗,只有空想而没有理想,只有迷信而没有信仰,只有个人而没有个性。
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这种文化环境大体上是消极的、颓废的、破碎的、消解的,我们在学校德育上的困难与尴尬,除之因为自身理念的滞后和方法的失效外,也源自于现在这个文化环境的复杂与多变。成人世界对儿童的影响与暗示,最终将在儿童长大成人后的为人处世上体现出来,只要你对现在的大学生和那些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后就走进社会的青年有足够的了解,你就会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也许,我们有必要作这样的自我反思:为什么我长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我现在这个样子和我的童年有什么关系?我成长中的哪些事件对我构成了关键性的影响?我成长中遇到的哪些人是我的“重要他人”……作为育人者的教师,这种反思不仅有助于加深对自我的认识,更有利于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去关切学生的成长,关切他们心灵世界的生成与变化。
其四,自主的阅读。“说”与“写”,“读”与“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两个作文教学命题,不少教师都注意到从阅读教学、从阅读中去寻找作文教学、作文指导的营养和参照。这个方向是对的。问题是,有的人常常把目光落在“以读促写”上,存在一个模式:从“读”开始到“写”结束,试图通过一些所谓的范文来为学生习得作文的诀窍或技巧提供帮助,而不是从人的精神成长、从儿童的心灵世界的构建来考虑,这就难免堕入工具主义、技术主义的窠臼而最终使读、写两边都吃力不讨好,“写”得不到改观,而“读”似乎成了浪费教学时间的事。这除了现有语文评价对阅读的问题还远远没有达成真正关注的原因外,也因为一些教师本身从来就没有拥有过阅读的生活,没有从阅读那里得到过生命的意趣和愉悦感,没有从阅读那里获得伟大精神的眷顾与照亮。照我的观察,大体来说,在阅读这个事情上,1950、1960年代出生的教师比较单一,1970年代出生的教师比较粗糙,1980年代出生的教师比较浅薄。在这几代教师的成长过程中,时代所能提供的阅读资源比较有限或存在各种欠缺,他们所受的师范教育因为存在“速成”的因素而未能在阅读意识、阅读能力的培养上有大的作为。就是这样,大多数人都无法拒绝时代所强加的局限与欠缺,而时代在我们身上碾过的痕迹总是像年久的风湿病一样,时不时地影响我们的思考与行动,只不过有的人觉知不到这种不便与痛感而已。(不管怎么说,阅读是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教师非补上不可的关键一课!)
一个人的生活之所以是多姿多彩的,实质上主要并非生活内容本身的日新月异,而更关键的在于内心的敏感,情感的细腻,精神的激越。心灵的新鲜避免了经验的陈旧,心灵的丰富带来生活的不断更新,而这种心灵的品质在很大的程度上正来自于阅读,来自于美好的、高贵的、丰富的阅读。紧接着的问题是,在阅读资源已经不再匮乏的当下,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怎样把儿童导引到有助于成就心灵世界的阅读上来,培植儿童的阅读意识,提升儿童的阅读品位,培养儿童阅读的自主性和自主能力。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阅读都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作用的,(包括语文课本上的那些名家名作,也并不是篇篇都能在儿童的心中激起心灵的波澜的。当然,它们更主要地承载着知识传承、价值引导的功能,这里暂且不表。)只有在阅读看到了自己,认出了自己,那种阅读才可能对人产生持久的积极影响,或者说,只有在阅读中找到内心的呼应,从书中的人与事那里看到了自己的存在、情感与命运,这样的阅读才可能进入人的生命,书中那些美好的语词和句子才可能在他的身体中沉淀下来,渐渐化为他的呼吸、骨肉与心血。从这个维度来说,博览群书永远是必要的、必须的,就好像只有在百花丛中,你才可能找到你最喜爱的那一朵;也仿佛只有在流动不息的人群中,你才可能遇到并认出与你生命有约的那个人。当然,阅读的奇迹也是会发生的,有的人一开始就遇上了他生命中的书,这将使他比其他人更早地获得智慧与灵气。这样的人,他是有福的,是书神在人间找到了他的使者。
37#
 楼主| 发表于 2012-5-4 10:07:08 | 只看该作者
==欢迎
     茶居君注册登陆审网,请多指导!


http://xnjyw.5d6d.com/redirect.php?tid=47183&goto=lastpost#lastpost

刚才,我与吴老师通话了。


谢赠今年样刊各一册,杂志文宣单若干。

15--19在湘。想以在湘感悟撰文,试投贵刊,以为此行学习作业。

取何角度,尚不明晰,只有一个粗略的设想。


在异地,在名校,或许人较兴奋,易于有写点东西的激情。

如不符贵刊用稿要求,也可在本网一用。






                                                                                          季超顿首  5。4。十时



38#
 楼主| 发表于 2012-5-4 11:14:08 | 只看该作者
==欢迎[大夏]群友黄元罗君实名登陆本站了!

39#
 楼主| 发表于 2012-5-4 11:24:03 | 只看该作者
年轻教师要避开四个误区——一位56年教龄的老教师对你说
转载▼

标签: 年轻教师冉乃彦建议杂谈分类: 大夏书目

人生的道路不会笔直,总是充满了坎坷和诱惑。多元文化既带来新的启发,也造成一时混乱的现状。根据许多过来人的经验教训,结合当前社会现实,我建议年轻教师应该注意避开以下四个误区。
1以为来日方长
年轻人最大的财富是年龄,因此容易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来日方长”,不必忙于学习、提高,弄得自己太辛苦,有的甚至高唱“青春不乐,一生白过”的歪调。而许多老教师共同的感叹就是: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自己已经到了老年。针对这个问题,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曾经对年轻人大声疾呼:“要注意了!一辈子很快就过去的。”
知道了人生苦短,理解了时间可贵,并不等于自然而然就能够把每一天都过得有价值、有效率,还需要做到:一,有人生规划,既要有长期设计,又要有短期安排;二,要活在当下,不要总是把事情推到明天再做,“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要善于过好每一天,要学会抓紧每一分钟。
2等着天上掉馅饼
很遗憾,一些独生子女,特别是在“蜜罐”中长大的年轻人,竟然十分崇拜“懒汉的人生哲学”。他们选择职业时,只想找份既轻松又赚钱多的工作。这种等待“天上掉馅饼”的幻想早晚要落空。比尔·盖茨在《给青年的11条忠告》中,就清楚地指出:
1>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适应它。
2>这个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而是要求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有所成就。
俄罗斯有一句谚语:“20岁之前没有幻想是缺陷,20岁之后还有幻想是愚蠢。”20岁之前没有幻想,容易把自己的人生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而年轻教师已经超过20岁了,应该尽快“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作者雷夫·艾斯奎斯是一位美国的优秀教师,他二十多年一直在一个普通的小学任教,在恶劣的环境下,通过不断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优异成绩。他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同时被美国总统和英国女王推荐。
雷夫·艾斯奎斯最大的特点是说实话。有一次记者向他提出,可否以过来人的身份,给教师,或是即将成为教师的人一些建议。他坦率地回答了以下几点:
1>你未来的日子不会太好过。并不是因为你不是一个好老师,而是每个人都会有不顺心的时候,但优秀的老师决不轻言放弃。我经常遭遇挫折,但我会试着从错误中学着让自己变得更好。
2>以好老师为榜样,不断地学习。
3>不要与讨厌教学的人为友。他们就像是学校里的病毒,要尽量回避。
4>做你自己!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而不是畏惧。教育最棒的地方就在于:它会让你变得越来越好。
5>今年是我从事教职的第26年,我更懂得如何教学了。我相信我的下一个26年,一定会更好。
3不敢踢“临门一脚”
在我们接触的人中,有一种人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种人,谈天说地,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分析问题,前因后果,头头是道。但可怕的是,他们一遇到实际问题,只能“说”到此为止,永远迈不过去由“说”到“做”这一步。这样的人,失败伴随其一生,就毫不奇怪了。
还有一种人值得同情,他们并不是“行动的矮子”,经常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遗憾的是他们总不敢踢“临门一脚”,也就是说总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原因可能有两种:其一是“不善断”,就是在认识上,犹犹豫豫,没个准主意。其二是判断之后,缺乏“临门一脚”的勇气和魄力。缺乏勇气和魄力,是因为对后果的担忧、对失败的因素想得过多,不懂得许多事情不是通过反反复复“想”就能解决的,而是必须通过“做”才能解决的。
在20世纪80年代,系统科学传入我国,我开始学习系统论,试着用新的理论分析、理解教育规律。我写好论文后,向研究系统科学的学者请教,但他们回答说:“我们不熟悉教育,因此不能回答你的问题。”后来我又向研究教育的学者请教,他们的回答是,“我们刚开始学习系统科学,还不能回答你的问题”。我正在苦闷的时候,发现报纸上报道钱学森在研究“复杂巨系统”,于是我把自己的论文《系统科学与品德心理结构》寄给他。没想到,钱学森见信后,第二天就给我回信,信中提出了三条中肯的意见。(这封回信后来发表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钱学森的《创建系统学》一书中)
事后,不止一位朋友问我是不是和钱学森有什么特殊关系,得到否定回答后,他们又问:“你就不怕他不给你回信吗?”我的回答是:“这有什么可怕的,最坏的结果不就是没有回信吗?这和我没有写信的结果是一样的。但只有写信才有收到回信的可能。”
当然,还有朋友说:“如果没有收到回信,你就不怕别人讥笑?”可见,是思想观念阻碍了我们采取本来是很简单的“临门一脚”的行动。
4玩深沉
很多少年都有改造社会的理想与抱负,想要征服世界。所以有的学者说:“少年是天生的一厢情愿的社会改革家。”有些年轻人从少年成长为青年,在社会转型时期,当他们亲眼目睹了复杂的社会现象,亲身体验了不公的社会现实,而又得不到正确的答案的时候,他们开始变得偏激,成为“愤青”;有的则装作“看破红尘”,玩起了“深沉”,用一句“还不是那么回事”,一方面抵挡了别人的各种观点,另一方面又掩盖了自己的困惑,这样的年轻人实际在精神上已经被残酷的现实打倒。
刚刚进入工作岗位,肯定处处会遇到困难,我喜欢“方法总比困难多”这句话。马克思说:“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这句话能够引导我们用哲学的思考高瞻远瞩地抓住困难的本质。
历史上每一代人都会遭遇困境,总有一批人消沉,但也肯定有一批人是“硬骨头”,坚持下来,义无反顾地推动着历史的车轮前进。伟大的毅力来自伟大的目的,而伟大的目的又来自对社会现实和历史发展趋势的清醒认识。
所以,我建议年轻教师,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不要用“还不是那么回事”“神马都是浮云”这些假深刻来掩盖自己的软弱和退缩,要挺起胸膛,直面现实,刻苦学习,勤于实践,通过自己踏踏实实的探索,了解真实的社会,确立坚定的人生之路。
(本文摘自《给年轻教师的建议》开头的话,作者:冉乃彦)
——————————————————————————
《给年轻教师的建议》
冉乃彦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出版


















http://zgjypl.5d6d.com/
http://zgjypl.5d6d.com/
http://zgjypl.5d6d.com/
http://zgjypl.5d6d.com/


《中国教育评论网》已做好[大夏书系]官博友链。
40#
发表于 2012-5-7 11:55:1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
管老师为广大教师提供交流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5 02:19 , Processed in 0.14596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