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年《教师月刊》很精彩!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11:50:01 | 只看该作者
林茶居
  1969年6月生于福建东山岛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
  发表有诗歌、散文、诗歌评论、文化随笔、教育随笔等
  2000年出版诗集《大海的两个侧面》
  曾供职于海峡文艺出版社,福建教育杂志社
  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分社副社长,《教师月刊》主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09:17: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07:21: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1 21:29:13 | 只看该作者
《教师月刊》2011年“记事”栏目征文获奖篇目


一等奖
《打掩护》(张青娟,刊于第4期)
《家有“田螺姑娘”》(陆瑞芹,刊于第1期)

二等奖
《消失的减速带》(王木春,刊于第1期)
《儿子》(宋茂岭,刊于第2期)
《那张被焦虑击打的脸》(谢云,刊于第10期)
《做个“月亮老师”》(李军斌,刊于第6期)

三等奖
《本能》(施黎明,刊于第3期)
《“孩子,你的鞋带散了”》(谢华蓉,刊于第4期)
《就送一本书》(周益民,刊于第10期)
《一本韩语课本》(徐超,刊于第5期)
《感应》(莫景春,刊于第6期)
《“大金鹿”上的爱情》(王艳芳,刊于第9期)
《门铃响起来》(马志国,刊于第5期)
《等待》(陈兴杰,刊于第3期)

优秀奖
《 张文质老师,我把他们惹哭了》(冉正娅,刊于第4期)
《2克重的砖头,2克重的爱》(曾桂兰,刊于第5期)
《每日一句》(李福安,刊于第9期)
《专家报告会》(王文生,刊于第6期)
《我的后援团》(毛芳萍,刊于第6期)
《儿子的“美学”》(黄海霞,刊于第1期)
《那一次我“以泪洗面”》(李兴旺,刊于第5期)
《白月光》(李晓燕,刊于第3期)
《坏脾气也是“教”出来的》(欧阳国胜,刊于第11期)
《我的父亲》(李多,刊于第9期)
《添字阔联》(施建军,未刊)
《小二十儿》(刘国庆,未刊)
《一个巴掌》(叶建云,未刊)
《语文老师,你不能由着性子上课》(邹仕泽,未刊)
《缺页的字典》(蔡文刚,未刊)
《我与香港老师的“相亲会”》(黄剑峰,未刊)
2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1 21:32:02 | 只看该作者
2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23:48:50 | 只看该作者
2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1 17:12:47 | 只看该作者
2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1 21:39:23 | 只看该作者
和《教师月刊》在一起
一地纸屑
窗外飘雪了,鹅毛一般,漫天飞舞,洋洋洒洒,多么美啊,赏雪应该是冬日里最惬意的事。我庆幸自己没有错过雪景,如同没有错过好书籍好文字一样。眼前是一摞翻了几遍的《教师月刊》,上边还留有手指的温度。
记得2011年《教师月刊》第1、2期的封底上有这样的文字:“爱阳光,不爱庸俗的教育成功学;爱问题,不爱简单的教学二元论;我追求充满善意的文字;我喜欢与老师打交道,我是吴非写专栏的地方,也是周国平论师道的场所;我是一千多万赵老师、孙老师、李老师的朋友;直起腰来,我望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一行行“大写”的文字,彰显出《教师月刊》的办刊宗旨与办刊追求。我知道,判断一本杂志的价值不在于它的销量,而在于它的思想,在于它对人的引领作用。订阅《教师月刊》已经有两年,倚在2011年的尾上,突然想,我应该记下点什么。

1.我喜欢这种亦师亦友的感觉
一份好杂志的生存是不可能靠“名人效应”的,但我还是喜欢它的“人物”和“专栏”两个栏目,这应该算是《教师月刊》“打底”的东西吧,虽然“请来的”不一定全是“圈内”的大师和“名人”,但是,透过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思考,他们的文字,我感受到了一缕一缕最动人、最深沉、最浓郁的“教育乡愁”。李泽厚说:“怎么样把学校搞得像一个学校,这是个大问题。”汪尔康说:“科研的目标不是为了谋生,而是寻找科学的真谛。”严克勤说:“遇到一位好教师比上一所好学校更重要。”张传芳说:“学生不喜欢教师,原因不在学生那里,而在于教师太苍白了。”杨勇说:“教师成长最根本的问题是人生价值取向的问题。”崔卫平说:“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让人觉得他有根。”刘良华说:“学习的核心是人的生活习惯。”朱永新说:“教育有很多问题,改变起来也许很难。但是不能一味地埋怨。要从自己做起。每一个人都做好了,教育就会有所改观”……字字珠玑,我喜欢这样的文字,不是因为它们多么深刻或者多么放之四海而皆准,而是因为它们洞穿了教育的某种事实,揭示出教育的某种“常识”抑或是“规律”。我们常说,为师者应该把话说到学生心里去,行走在这样的文字里,我常觉自己就像个虔诚的小学生,一次次倾听 “空谷传响”的绝妙,一次次感受豁然开朗的美好。师者风范原来是这般蔼然可亲!
还有,那些侃侃而谈的“新青年”们,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生活着,工作着,并改变着这个世界,他们的故事总是带来一股一股的清新之气。比如“开扇小窗看风景”的读书人丁慈矿;“唱着歌走向死亡”的干国祥;和学生一起“走遍千山万水”的丁雁……徐丽说:“教师之好是成人之美,但这也是教师之难。”魏智渊说:“好教师不一定会获得肯定或者有好的结局。”郭初阳说:“教师最好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有趣的人。”吕栋说:“我愿意用尽量少的时间来搞应试,而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选择做普通教师,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真正长久而有力量的,正是人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言说方式”……他们不是“自说自话”,而是像一个个未曾谋面的朋友,以自然之姿、常人之态向我们走来,然后对面而坐、促膝而谈。
这让我想起曾经读过的一些 “教育类”刊物,由于其“性质和使命”使然,多多少少大都存在一些“喉舌”的影子,但读《教师月刊》,感觉到却是一种心贴心的真诚。它不会迫使你相信什么或者不信什么,而是让你随着一段段清澈的文字,自己去感受、去辨别、去思索,让你“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我喜欢这种亦师亦友的感觉,真的。

2.我在乎这种被尊重被呵护的情愫
“在这里,你自然会安静下来,然后陶醉”,这是《教师月刊》“师道”栏目描写某学校校园环境的句子,一读到它就有种心有灵犀的感觉。我想,它也许已经成为这个栏目,不,应该是这份杂志不变的“特质”与情怀。你瞧,不论是字体与颜色的设置,还是版面的切分与设计,以及栏目的策划与操作,都时时照顾和考虑到了阅读者的“视觉”舒适感和心理熨帖度,体现着 “打造教育建筑”的美好夙愿。一本在手,悦目赏心,一种被尊重被呵护的情愫从杂志的里外慢慢渗透出来。
我一直特别爱看杂志的“卷首语”,每每翻过《教师月刊》的扉页,就像翻开了一个明亮而潮湿的季节,那些“根很长,粘着泥土”的蒲公英一样鲜艳的句子迎面而来:“人可以早早老去,但别早早旧去”,“课堂是教师得以站立并强大的地方”,“我只是一只鹰,你不要让我去排队,大雁才排队呢”,“很多时候,大家可能手拉手前行,仔细一看,彼此伸出的其实都是假肢”,“在一些家庭里,只有六一,没有儿童”……如果是在办公室读到这些句子,我一定会大声地念给室友们听,他们的眼睛一样会亮晶晶,一样会心有戚戚焉,大概是它们关照到了灵魂深处吧,所以,产生共鸣也就成为必然。
其实,面对相同的文字,不同心灵的契合度也会有差异,“寻找好教师”,“课堂”,“关注”,“德育”“人文”“海外”等都是我心仪的栏目,它们似乎做着同样一件事:关注、还原、恢复和弘扬“人性”之美与人性之善。比如,怎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赵克芳笔下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诗人海子的童年,美国年度教师专题等等,这些内容都不断地诠释着教育的真谛,给人以心灵呵护与引领。
记得早些时候,曾经收到林茶居老师关于“问题征集”的邮件,目的是征集老师们在教书育人和专业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或案例,然后进行归类整理,邀请相关领域的学者、名师进行分析、解答,并在《教师月刊》上发表。这真的很让人感动,这种贴近教师生活、解答教师之难的做法,不仅拉近了读者与刊物之间、老师与“专家”之间的距离,而且也让人产生一种被在乎、被关注、被尊重的感觉。于是我把许多老师召集在一起,填了表,写了问题和案例,然后打包发给了出去。当时我提的一个问题是“莫非真有‘教不好’的学生”。说起来很有意思,那阵子我正读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一书,被吴非老师那深沉、忧郁、觉醒的目光所打动,被他那种对师生生命状态的关注以及对教育和民族未来的深深地思索与期待所感染,心想要是我的问题能得到吴非老师的解答该多好,巧的是,在2011年第7、8期合刊让我如愿以偿,当时我真的感动了好久。
这期合刊的后边还刊登了一组“教师书房”照片,大概是因为与我有关,我就多看了几眼,没想到我被甘肃省会宁县白源中学安杰老师的“书房”所吸引,这哪里像“书房”啊:一张简单的书桌,一台手提电脑,屈指可数的几本书,还有一堆看上去有些凌乱的作业本和备课本,安杰老师正沉浸在阅读中。看到这张照片,心底油然升起一股莫名的敬意,为安老师,更为《教师月刊》。一张照片,一个细节,正生发出一种无穷的张力。它温馨而明亮,质朴而美好,其中的深意自不必说。
3.我相信它如同相信美好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文字的陪伴,因为它是容易抵达心灵的东西,而文字的呈现往往有多种表情。
《教师月刊》“文艺元素”与“专业素养”相结合已经不只是一种理念和形式,它已经变成了杂志的一种特色。曾经很爱齐朴言的“教育情景剧”,也爱看那些流淌着特殊味道的的“小诗”,还有耐人寻味的“叙事”栏目。读应该说,“叙事”部分给杂志赚得了不少“人气”与活力。一片云彩,一朵小花,一粒沙子,一滴浪花,跟着这些平凡的人,平凡的事,我们体验了一线教师的“百态人生”。这些故事,这些文字,连接起过往的岁月,生命的时空被缓缓“逆转”,让读者找回生命和心灵的意义,进而找到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指纹。也许,这就是“叙事”栏目的“一种态度,一种睿智,一种立场”。
我应该感谢《教师月刊》,感谢它陪我走过了一段一段的时光。
暑假开学后,我和同事接了一个情况有些特别的班级,倍感任重而道远。我们常常对孩子们进行苦口婆心的说教,但这种做法在这些目标“茫然”的孩子面前总是显得那样苍白无力。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把《教师月刊》带进了教室,利用作文课时间给孩子们读起了2011年北京高考文科“状元”朱竹的故事,此刻,教室里静极了,孩子们好像一下子找回了迷失很久的自己。那天的作文课上得特别好,作文也交得特别齐。下课后,有个同学还向我借走了这期杂志,这次经历,一下子让我感觉到文字力量的强大。我和同事的努力下,一段时间后,师生慢慢度过了磨合期,一切教学工作都步入正轨。我想,也许,那节作文课就是我们美好生活的一个开端。
忘了是谁说过,读书“让人觉出从旧灵魂向心灵魂的过渡”,我特别关注《教师月刊》的“阅读”专栏。今年它以“阅读•人”“阅读问”和“阅读刊”的结构呈现,给杂志带来了一些新意。但我个人好像更喜欢2010年这个栏目的模样——厚实、丰富、开阔,有种“隐藏于内的力量”。
我们说,好的书籍与杂志总是让人感觉到思想有根,灵魂有依靠。我相信,《教师月刊》一定会越来越好。特别喜欢林茶居老师在“卷首语”里说过两次的句子:“在那个教育‘小镇’上,你以自己的故事定义和强化了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现在想来,读《教师月刊》,似乎感觉这其中又多了一种含义。
2011年12月8日—10日

原文地址:http://www.edu11.net/space.php?uid=1265&do=repaste&id=4930
2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5:42:42 | 只看该作者
3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 12:26:00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5 00:43 , Processed in 0.08842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