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年《教师月刊》很精彩!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11:12:11 | 只看该作者
林茶居



一个形象的说法……

一个形象的说法
比如,河流放弃了退路
水面上漂浮的,上游那些惴惴不安的消息
是很多人不愿意听到的涛声

一个形象的说法
胜过一个怀抱所能保持的体温
多年的身体,有趣得可以搬动疾病和窗台

它是稻草变化过来的一句诗
丰收相当于收下来年的土壤

那些益虫,是出门在外的波浪
懒洋洋,绿油油
说着地底下适合默读的事……



情书

这只手,固执得有如童年的关节炎
一直沉浸在书写的习惯里
让字迹渐渐说出江湖

风流从左到右。远行的事
在月末剧烈地发生
就着一页纸,彼此,持久地默读

告诉我,哪些句子适合于爱,适合于夸张
下一回我将加上更多的柴火
包括一件尚未公开的草绿色衬衣

这些话堆积多年
已经到了必须翻动的时候

你可以听到,波浪来不及收拾的潮水
哗哗哗涨满你来年的身体

事实是我趴在你的耳际
像一个多情得语无伦次的海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11:19:49 | 只看该作者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http://xnjyw.5d6d.com/thread-39321-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39321-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39321-1-1.html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11:26:56 | 只看该作者
林茶居:一首歌的愿望
一首歌的愿望
林 茶 居
  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为我们的老师写一首歌——老师们不用等着某个节日来“锦上添花”,而是自己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自得其乐哼哼两句的那种:朴素中埋伏着自豪,深情里荡漾着诗意。这使我常常把自己的老师一个个回忆一遍,看能不能从中获得意像上的启迪或者是词汇上的暗示。每每这样的时刻,我的语文启蒙老师林清池总是首先扑面而来。
  他是我小时候的邻居,很典型的伤痕文学里面的民办教师形象:质朴,勤奋,安于现状,像旧时代的秀才,笑总是跑在话的前面就是少了一副黑框眼镜。当家里人下定决心把五岁的我送到学校的时候,已经开学快半个学期了。那一天,就是林清池老师带着我去的。奶奶交给他的任务是把我“教乖”。
    当时的学校办在村里的祠堂。一来祠堂是最宽敞的公共场所,二来它有列祖列宗的灵气。就在这个神圣的地方,林清池老师手把手教我写下了汉文化所特有的横、竖、撇、捺,并把它们组合成汉字,然后是词组、句子、片断,让我的知识和我的身高一样慢慢累积、提升。
  其实清池老师也就教了我两年,自然没有把我“教乖”,但从此,在他的面前,我都是要乖的。直至现在,有时坐到了一块,他说的话,说话的口气和节奏,都是当年小学课堂上的味道,总有一种教诲和期待在里面,轻抚着你,提醒着你,激励着你。现在回想起来,他几乎就是我少年时光的一个背景,虽然沉默,但无处不在。不过,我还是感到他缺了点什么,比如作为男人的一些坏习惯:抽烟、喝酒,偶尔骂骂人……
  说来真的巧,我的最后一个语文老师叫林在池,与林清池老师仅一字之差,性情却与之截然相反,“活脱脱一个凶老头子。”同学们都这么说。那是上师范后的第一节文选课,讲朱自清的《荷塘夜色》。他一上来,就是密不透风的分析,纵横捭阖的解读,层层推进的提问,毫不留情的批评,让很多同学感到尴尬,甚至窒息。多次冷场时,我都站起来接招,使他对我们不致太失望。也许是这一次过招,他把我记住了。以后课间休息,他常常在我的座位旁找个地方坐下,然后拿出烟来,满足一下我的烟瘾。他当然知道,学校是不允许老师在课堂上抽烟的,至于学生抽烟,更是旗帜鲜明地反对。
  一次,林在池老师悄悄对我说:“这周日到我家来。”那天,他为我准备了半斤白酒和几碟小菜。他就坐在一旁,一边抽烟一边一个劲儿地催我喝得潇洒点。他是从我的作文里面看出我有一些酒力,他似乎是想从我的身上找回他曾经的大碗大碗海喝的美好时光。他告诉我,因为哮喘,他把很多嗜好都改掉了,包括喝酒。他还告诉我,他的女儿和我一样,也爱写点文章,尤其是古典诗词。他说得很慢,仿佛其中有许多需要细细咀嚼的东西。“现在她到香港去了……”然后是长时间的沉默。事实上,我和他之间,交流的话语并不多,常常是两个人坐在那儿,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偶尔像老哥老弟那样相视一笑。反正在他面前,可以彻底放松自己,甚至坏一坏也不碍事。
  当然,两位“池”老师,还不足以构成我心目中的一首歌所应有的精神内力。他们是大海的两个侧面,而不是大海。这首歌,还应该有我的书法老师李木教的闲适与超脱,有我的诗歌启蒙老师吴武坤的睿智和从容……每一个词都有温度,每一句话都珍藏着对一个人的感恩。
  去年暑假,母校的林精华老师公差来东山,抽空到我家来。聊话间提起了林在池老师,我才知道他已经过世了。那一刻,我几乎什么也说不出来。我想起了当年毕业前夕,我曾经在他的家里哭得一塌糊涂,当时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让我说着说着,突然间无边无际地疼痛起来。啊啊,难道是这场哭预示了我必须用泪水来保持和延长对林在池老师的记忆?“看哪,是那株小草悄悄行了礼/让九月来不及站立……”一位诗人的自言自语,多么符合我此时的心境。
  德国浪漫派哲学家谢林说:“诗是人类的女教师。”是这些活在我心中的老师,丰富着我的心灵,并构成了我情感的山谷,使我的诗句可以在那里找到真实的、充满质感的回声。
  此时是我仿佛听到一个人对我说:所谓的老师,像林清池那样,是一辈子都把你当作孩子来讲话的人;或者像林在池那样,是让你一辈子除了“老师”再找不到其他名字来称呼的人。是的,是这样的一些人,为我的歌创造了生命的背景和情感的底色。当哪一天我写出了我要写的歌,它必然和质朴、仁爱有关,和理想、激情有关,和土地、天空有关。
            原载于《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4 年第 4 期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11:28:09 | 只看该作者
你的文字是从哪里并怎样生长出来的

题引:你的关键词在建设你的职业形象的同时,也建设了你的语言容貌。所以,我们既要避免走进“思想的穷乡僻壤”,还要警惕陷入“语言的穷山恶水”。(引自本刊2010年第3期“卷首”)

林茶居

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诗人、《南方周末》编辑马莉的文章,其中写她小时候喜欢上学的一段话引起了我的兴趣,我由此产生了一个念头:请不同行业的朋友一起来回忆自己的中小学生活,来谈谈当年自己“为什么喜欢上学”或者“为什么不喜欢上学”。信息发布后,短短几天就收到来稿近百篇(则)。
孩子为什么喜欢上学?原因很简单,或者是喜欢老师,或者是曾经被老师肯定、表扬过,或者是产生了学习的乐趣,等等。
本期选发的几则文字,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一些常识。同样值得我们留意的,是这些文字本身——它们充满了生命的原汁原味,具有童年的初始感,是未被篡改、未被润色和提炼的那种精神趣味。
同时这也让我想到,作为一个教育刊物编辑,一个“艰难的工作”就是,难免要阅读一些让人难受的文字。这些文章不一定就“不好”,而是,它们所得以立足的“教育”,是人工制造的,是填海填出来的,而非教育本来的那一片大地。这些文章写得越细致、越深入,必然离真实的教育越来越远。
比如,所谓“学校育人术”——当“育人”被当作某种“术”加以探讨的时候,它必然会导向对人的控制和切割。又如,所谓“惩罚学生应注意什么问题”——当“惩罚学生”被当作一种必需的教育手段的时候,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最终只能走向教育的反面。在这样的语境下,教育应有的同情、宽容、期待、平等、尊重、对话等要义,就都被弃置了。
这样一些文章,往往还写得观点鲜明、逻辑清晰、证据确凿,一派理直气壮、真理在握的样子。所以,应该说说台湾政治大学教育学院名誉教授黄炳煌先生。从2010年第9期开始,我们与台湾高等教育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合作,选载黄炳煌先生《教育物语》一书中的文章(见“人文”栏目)。这些文章,写的日常的人事景物,说的基本的教育道理,有一种追根溯源的力与美,或者说,它们深深卷入了这一片教育的大地。
那么,你的文字是从哪里并怎样生长出来的?爱默生说:“你的句子应该像从地里挖出来的蒲公英,根很长,粘着泥土,还是湿的。”三月,正是潮湿的季节,或许正适合作这样的思考。
(作者:林茶居,《教师月刊》主编、诗人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11:30:32 | 只看该作者
作文指导:有多少可能
——林茶居  


第一部分:谈作文教学的核心价值  


    应邀作为嘉宾参加老家教育部门组织的作文教学网络研讨,陆陆续续说了一些话……
  谈到作文,语文教师应该有作为作文教育工作者的这样一种身份意识。之所以强调这个意识,是为了反思自己,从一个比较专业的角度来了解自己缺什么,在这个基础上,再考虑自己能够做什么,能够做到什么程度。教师作为一个“分子”,总是要除以教育这个“分母”的。这道计算题,我想大家应该做,然后努力让自己这个“分子”不断地增大、加强。

作文指导的上位是作文教育,作文教育的上位是语文教育,语文教育的上位是整个教育。教育是基于人,为了人,服务人,成全人的事业;语文教育自然是在这个大的方向上突出语文之道而不同于其他学科;而作文教育既是语文教育的一部分——从课程设置上说,又是语文教育的全部——从课程实施上说;自然的,作文指导的工作作为作文教育的一部分,它不是独立的,而是作文教育在某一个环节的落实,是语文教育在某一种课程形态上的实现。

绕了一个圈子,正是为了确认这个命题:作文指导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要确认这个命题,必须有大的整个教育整个语文教育的基本理解。既然有核心价值,那也就有次核心价值,准核心价值,非核心价值,为实现核心价值服务的价值,等等。对这个命题的追问非常有必要,因为现在很多作文指导的重心并没有对准这个核心价值,而是纠缠在那些次核心价值、准核心价值、非核心价值上。靶子立错了地方,打得再准打得再好都没有用。

究其原因,作文教育的实用倾向和功利取向是一个,而教师观念的模糊更为普遍。也就是说,对于作文指导的最重要目的、作文指导与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作文指导与其他语文教学形态的关系等问题,大家的认识上存在比较多的混乱。确立作为作文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意识,这一点是首先要解决的。

那么我想说的是,作文指导的核心价值不在于学生想写、会写、写得好,而在于唤醒学生的个人记忆、激活学生的个人经验、丰富学生的自我心灵、调动学生的语词积累等。很多教师在作文指导上常常运用的如情境创设、材料提供、活动设计、现场观察等方法,其意义就在这里。这个时候,我个人认为,一定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指导学生怎么写”上,学生会不会写绝对和你那十分钟二十分钟半节课乃至一节课的“指导”无关的。我想,如果真的需要作文指导课的话,那一定不要把它上成“指导学生怎么写作文的课”。

根据我有限的阅读,很多作家、很多教育名师在回忆自己写作经历的时候,大都不是说小时候老师怎么教自己写作文,而更多的是说老师让自己爱上了写作文。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至少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在作文指导上,教师能起和应该起的作用主要在于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写作文是一件很好玩、很有意思的事情。

当然,很多教师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很努力地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上花工夫,但效果总是令人失望,大多数学生依旧怕写作文,而自己也越来越没有信心。我们对一件事充满兴趣,是因为我们可以从中感觉到有趣、快乐,可以从中获得进步感和成就感。我想问题就出在这儿:在写作文这件事情上,学生很难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愉悦的审美感受。没有兴趣,没有愉悦,他的记忆就无法唤醒,他的情感就无法荡漾,他的内心就无法激越,他的思路就无法打开。写作文也就难免成为一件很难受、很痛苦、很郁闷的事情了。

也许你会说,这不是在谈作家创作的问题吗?不!不要被应试教育下的作文教学模式蒙蔽了眼睛。作文不是无情物。作文的问题从来就首先不是技术的问题,方法的问题,“遣词造句”、“谋篇构局”的问题,而更重要也更本质的是心灵的问题,情感的问题,体验的问题,感受的问题,“爱与怕”的问题。这也正是我在上文强调“个人记忆”和“个人经验”的原因之所在。

我们很容易就脱口而出:“要调动学生的生活”,“要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生活是作文之本”,等等等等,但可能很少静下心来深刻地思考:什么才是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活”是什么?前一个问题要回答的是“生活”的内容,后一个问题要回答的是“生活”的实质。而我比较担心的是,我们现在依然以革命现实主义的观念来套解作文教育中的“生活”,也就是把“生活”集体化、公共化、概念化、典型化,甚至时代化。

我们的文化传统是“和”的传统,“和为贵”的传统,它强调个人对集体的服从,强调集体对每一个“个人”的统一规范,但现实常常是,如果没有这个“贵”,大家就不“和”了,就各自打自己的小算盘了(大至诸侯搞割据,小至兄弟闹分家,诸如此类),然而很快,他就会归附另一个集体,以寻得文化的归属感和生存的安全感。在这个传统之下,我们总是更习惯于以集体代替个人,以“我们”取代“我”,以大家的生活置换每一个“个人”的生活。产生于革命战争时期的作为一种文学观念的革命现实主义,进一步强化了集体对个人的话语控制和精神规约,使大众议论中和教育语境中的“生活”,都戴上了某种面具,贴上了某种标签。

而时代的发展还远远没有实现对“个人处境”的尊重和关切,“个人”在历史的惯性下其实一直习惯着集体的生活。以前听从的是革命的号召,现在顺应的是流行的风潮。所以我们所看到的和所说出来的,其实就是那个被平均了的生活,是那个作为公约数的生活,是那种一高兴就一起“耶耶耶”地鬼喊鬼叫的生活……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态势下,人(学生)的“个人记忆”和“个人经验”这些“真实的生活”被层层遮蔽了。“生活”,“个人的生活”,“个人的真实生活”,就这样非常吊诡地成了文化的难题和作文教育的“不可承受之轻”。


  我想起了自己以前上的作文课(小学三四年级),在“指导”学生的时候,我比较喜欢让学生说说想写什么,但会碰到一个难题,就是学生常常说得不三不四,有一搭没一搭,这时我一般会帮助他把他所想的比较清晰完整地说出来,包括提供合适的词汇、过渡的方法、修辞手法的运用等。现在回过头去看,尽管我注意到学生的个人经验,但还是过于急功近利,直接把“说”导向“写”,而绕过了“学生为什么这样说”这个更内在的东西。学生为什么说不完整、不清晰,或者说为什么不能完整、清晰地说?这除了词汇积累的因素外,更重要的还在于记忆的不清晰、不深刻,他说的“生活”还仅仅处于感觉的层面,是“感觉到的生活”,而不是“体验到的生活”,不是内心发现的生活。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在作文课堂上所要求学生说和写的“生活”可能是需要怀疑的。或许,我们在上作文课之前,就已经设定了学生应该说什么,写什么(这关系到教学设计的问题,暂且不表)。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已经犯了一个大错——我们总是先入为主地认为学生应该有怎样的生活。如果我们不把作文指导拘囿于为了考试和升学的话,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是按作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来挑选学生的生活呢,还是让作文教学服务于学生真实生活的充分打开?

如果是前者,那么我所采用的作文指导方法还是可行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引导学生说话然后把这些话写下来——至于这些话中有多少是学生的生活有多少是教师的经验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已经完成了一篇作文,完成了一次必须完成的训练。如果是后者,那么,“学生真实生活的充分打开”在教育中有多少可能?它对学生的成长有多少意义?我想,雅斯贝尔斯的这句话也许能够帮助我们就这些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没有一个人能认识到自己天分中沉睡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教育来唤醒人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每一种教育的作用也并非是事先能预料的,教育总是具有无人事先能起到的作用。”(《什么是教育》)

雅斯贝尔斯强调了人的无限可能性,强调了教育作为一种“唤醒”的力量的无限可能性,尤其是对“人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的“唤醒”的意义。这实际上也是对人的存在的深刻尊重——它不仅注意到人的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更关切人的在水面下的那个更为庞大、更为真实、更为神秘的存在。很显然,如果教育没有深入到这个深处的“冰山”,那么它一定是不完整的,也是不负责任的,甚至是失败的。

“船和冰山是命定的情人。”这是英国诗人哈代对沉没的泰坦尼克号的深情咏诵,他在无意之中道出了一个教育真理:教育之“船”必须与人的存在之“冰山”激烈地碰撞,才会产生旷世的爱(教育之爱)之奇迹。我总是这样想,人的生命有多繁复、多神秘、多空灵,教育就应该有多繁复、多神秘、多空灵。人的存在与成长本身就是对教育的最伟大期待。

恰恰就是在这里,作文教学体现了一种可能一直被我们忽略的重要价值,即作文教学可以通过某一凭借或情境实现对学生内心世界(包括他“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的关照和激荡,并使之变得清晰、敏感、细腻、愉悦、丰富,这种内心的力量一旦形成,它必然返身照亮学生的记忆与经验。我想,这应该可以看作作为一种独特课程形态的作文的独特功能,而且,可能是最本质的功能。

集中在作文指导这个层面上,就是说,教师给学生的应该是能够激活学生的记忆、经验,并使之与生活、社会、世界产生意义关联的东西(包括知识、方法、技巧的渗透——如果需要的话),同时促进学生自身的显性知识(可以言说的知识)与隐性知识(只能默会的知识)产生积极的呼应。我想这也许就是雅斯贝尔斯所说的“唤醒”的意趣。


第二部分:关于作文有效指导的几个问题


如果这个意思成立的话,那么,我们需要明晰这样几个问题,以对作文指导的有效实施作进一步的澄清和确认。

一个是,关注学生“记忆中的生活”。前面我们提到了“什么才是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活’是什么”的问题,这是我们必须直面的,无法绕过去的。(你现在忽略掉的问题,今后都会时时跳将出来对你产生侵扰。)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他每天都在生活着,都处于生活之中,都与生活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生活以欢乐、幸福、惊喜、压抑、平淡、伤感、烦闷、仇怨等情绪形态作用于人的身心。人所经历的生活有的自然而然地进入记忆,有的作用于感觉层面而可能产生变异,有的则被过滤掉。一般来说,只有那些与人的情感产生关联的、被人所体验到的生活才可能成为“记忆中的生活”。人的有关生活的记忆总是非常“花心”,特别喜新厌旧,需要各种各样的新鲜刺激,老是重复的东西必然被它排除在外(有关知识的反复训练之于记忆的问题另当别论)。人(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或者他们做过的,并不一定就能成为“可以说出来、写出来的生活”。所以,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那种将作文与活动(如参观、游览、劳动等)捆绑在一起的做法几乎就是一种折磨乃至戕害。那么,对于作文教学而言,它应该关注的就是学生的“记忆中的生活”,是他们的“内心的形成物”,是他们的“个人知识”。所谓作文指导,必须与此产生呼应才能有效发挥作用。

还有一个是,关切学生“说”的具体处境。从“说”到“写”是作文教学、作文指导的一个常规线路,我们对“说”可谓寄托了诸多的希望,试图藉由“说”顺利通达“写”,但我相信,大多情况下这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对于“说”的问题,我们忽略了前面提到的“学生为什么这样说”这个更为内在的东西,忽略了学生“说”的困难。我们都知道,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但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想过这样的问题:在强调“统一使用普通话”的中国,方言区的人的思维与语言是时时处于偏离或错位的状态的。比如在闽南语地区,大家的思维是按照闽南语的构词法和话语方式进行的,尤其是对于那些本土的事物如风俗、礼仪、俗语、俚歌、农事等,因为它们附着着复杂的历史文化因素,普通话很难介入并改造它——当然,这种改造不是什么好的事情——要把这些东西用普通话“说”出来进而导入作文是一件很困难的甚至做不到的事情。比如以前很多教师经常让学生写“buei(阳平)芦笋”这个题材——其中的一个难题就是怎么也找不到一个恰切的词来表达这个“buei(单独使用为去声)”,有的用“拔”,这显然是错的;有的用“摘”,这个也不准确;比较靠近的是“采摘”,但还是过于泛化——它几乎可以把所有的果实“一网打尽”——无法准确而完整地传达闽南语中“buei”这个词的复杂语义和美妙神韵。有过“buei(阳平)芦笋”这种经验的人都知道,要完成“buei”这个行为是需要经过好几个动作和投入很多心思的。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由此你可以想象,要把闽南语式的思维扭转成普通话的语言,是怎样的一件痛苦和为难的事,遑论刚刚进入普通话世界或者还没有完全普通话化的中小学生!也许我们可以说,普通话有时候就是对生活的简化和平均化。当我们习惯于以普通话来理解和言说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其实也在忽略和淡忘着很多与生俱来的东西。由此,关切学生“说”的具体处境同样是我们不能也无法绕过去的事情。


  说到这里,不知不觉与母语习得的问题打上了遭遇战,似乎与口语交际也扯上了关系。所谓母语,就我们而言,指的是汉语言文字,它不仅包含语法、修辞、逻辑等这些我们说和写的使用层面的东西,更涵括这些语法、修辞、逻辑的生成机制,以及决定这个机制如何发生作用的文化隐秘,是影响和规约我们怎么思考和怎么说话的一个个词根,是我们所由以言说的话语依据。这里也就带出了这样一些问题:普通话就是我们全部的母语吗?我们的乡土语言,我们的本地话、“土话”,它们是以怎样的形态作用于我们的言说,它们与我们的言说、我们的精神成长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话题有些扯远了。回到学生“说”的这个问题上,我们还需考虑作为成长中的人的儿童的话语特点。儿童之所以是儿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的思维方式和言语方式是直接的、本真的、形象的。我们对“小大人”的忧虑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对“小孩子说大人话”的忧虑,所谓失去童真大致就是失去儿童的话语色彩。面对各种流行文化、庸俗文化对儿童世界的入侵,对儿童话语的破坏,教育不仅没有起到抵挡和净化的作用,有时候反而是雪上加霜,助纣为虐,虽然教育有其深刻的无奈。具体到作文教学上,就是我们总是在有意无意间以成人的话语方式来规范学生的思考,规范学生的言说,乃至规范学生的“说”的习惯与兴趣。照我的观察,在整个语文教育领域,作文教学一直都是革命现实主义机械反映论那一套,几十年来一直铁板一块,诸多作文教学改革最终都成了一场闹剧,乃至出现了“快速作文”、“作文考级”等作文教育的怪胎。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从当年的“受害者”成为现在的“迫害者”?它的结果就是让一代代的孩子越来越不会说他们自己的话。问题是长期积累下来的,自然无法解决于朝夕之间。我们现在应该做和能够做的,就是回到儿童的立场,随顺儿童的成长,从维护儿童的宝贵童真、丰富儿童的生命体验出发,力所能及地去引导、指导学生“说出”他们眼中的世界和心中的生活。

再有一个就是,“理解”学生。鲁迅在1919年写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提出了三大原则,即“理解”、“指导”、“解放”。刘铁芳教授认为,“这三个原则是不能够颠倒的,理解是基础,指导是条件,解放是目标。没有理解的指导是成人世界对儿童世界的强加,没有理解和指导的解放是放纵,人格的解放是建立在确当的自我认识的基础之上”。恰恰就是在这里,我们常常犯错误,常常先入为主地以自己的经验覆盖与置换学生的经验,极尽“指导”之能事。鲁迅说的是“怎样做父亲”的事情,在作文教学上何尝不是如此!所谓理解,人对人的理解,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反映的是一种尊重、倾听、欣赏、激励、对话的心灵状态——这其实也是一种专业精神。我们自然无法像“做父亲”那样一对一或者一对俩地“理解”、“指导”、“解放”,我们面前坐着的是几十位乃至近百位的截然不同的学生,我们难以关切每一个学生的“个人知识”,我们总是处于各种各样的“指导”的压力和焦虑之中,但这些都不能成为忽视“理解”、淡化“理解”乃至放弃“理解”的理由,我们必须更多、更深、更多样化地去“理解”学生。在作文指导上,“理解”意味着切近学生的体验,尊重学生的经验,以及对学生记忆的触摸与打开,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关切与呵护儿童身上的儿童性,他们作为一个儿童的对世界的模糊认识和“不正确”的想象与记忆。



第三部分:儿童的心灵世界是怎样建构起来的


关注学生“记忆中的生活”,关切学生“说”的具体处境,“理解”学生,这是我对作文指导有效实施的一些认识。它是以教师的视角来展开的。而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探讨,即儿童的心灵世界是怎样建构起来的——可以说这是作文指导、作文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育、整个教育的一个基轴。
其一,直接的生活体验。人一出生,就意味着他的全部感官向着世界打开,他的所看、所听、所闻、所嗅、所触、所感,都是与世界发生关系的途径与通道,世界因之进入他的感觉与知觉而化为他的体验,形象地说,体验总是经由人的皮肤进入人的身体而后又显现在人的皮肤上的。这种直接的生活体验决定了人感知世界、发现世界、言说世界的基本经验和基本方式。闽南语云:一样米养百样人。一样的生活,一样的情境,一样的场面,一样的氛围,作用在不同的人身上必然产生不同的反应,这是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验方式和不同的体验重心、体验切点,人总是以其最敏感(最强大、最活跃、最本真……)的那一部分去感觉和感受世界。在这一点上,家族遗传、生活环境的因素常常是起决定性的作用的,比如说吧,在海边长大的孩子,他的生命世界一定和蔚蓝、波动、水、船有更多的关联,这将让他的体验特别敏感于“彼岸”的事物;而山村的孩子总是更多地会想象所谓的外面的世界,他的体验就时常纠缠着“走出去”的冲动。随着人的成长,后天习得的知识与经验将越来越明显地作用于他的体验,他的个人的东西不是更多地被压抑就是更强烈地得到彰显,其直接的生活体验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其二,学校的学习。人的心灵世界的底色及品质决定于他的直接的生活体验,而学校的学习将对人的心灵世界的“正确”与否、“高尚”与否、“积极”与否产生作用。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政体主导下的育人机构,学校必然按照主流的价值观来实施教育教学,实施对人的塑造与影响;从教育目标的确立、课程计划的设计,到教材教参的编写、教学科目的设置,再到教育程序的安排、教育评价的运行,都有一定的标准在统领和规范,学校、教师的“创造性发挥”自然也被要求在这样的价值观和标准下进行。
对于作为受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儿童来说,他虽然有其独特的成长背景、个人经验、兴趣爱好,但不一定都能够得到“教育”的保护和激励,他的“直接的生活体验”总是避免不了与“教育”的冲突或错位;或者说,学校和“教育”总是按其所事先设定的目标、规范、程序来落实自身的“责任”和“使命”。更多的时候,我们的学生一般都会选择对教师的听从,对教材的服从,对“教育”的顺从,在必要的情况下对自己作出一定的修改、刷新乃至全盘否定,努力往那个“平均值”而去,受教育的过程常常就是或自动、或自觉、或自主地妥协和自我修改的过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其实也就是所谓的社会化的过程。那么,儿童的成长、儿童的心灵世界的构建,必然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地加入社会化的因素、公共化的因素。(这个时候,我们所期待的“人的成长”的理想状态,就是“个人知识”与“公共知识”能够保持丰富的张力,人自身在此二者的相互审视、相互激荡、相互烛照下自由而健康地发展。)
其三,成人世界的影响与暗示。儿童的学习是随时随地的,儿童除了接受着来自学校的德智体美等知识与价值的教育外,还一直处于成人世界的影响与暗示之中,这个成人世界不止有父母、教师等长辈,更包含以各种形态、各种形式产生作用的成人文化,媒体的发达、人群流动的广泛,加速并加剧了这种文化的传播与渗透。前面说到,我们的文化传统是一个“和为贵”的传统,“贵”作为一种价值观一直左右着人们的身心方向和人生选择,这决定了我们这个社会的成人世界的世俗取向。实际上,在这个“贵”的上面,还应该有东西,应该有超越世俗之“贵”的高尚的永恒的东西。这种缺失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民族在文化上、在精神上的先天不足。前不久我写了一篇文章批判那些喜欢在网络上闹腾的所谓诗人,用了这样几句话:头上没有神,脚下没有根,内心没有光,身边没有爱。现在不少人其实就是这样活着的,好听一点说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可是他忘了,真正的江湖就在自己的内心。所以你看,在这个工地化的时代,只有性而没有情,只有癌而没有爱,只有床而没有窗,只有空想而没有理想,只有迷信而没有信仰,只有个人而没有个性。
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这种文化环境大体上是消极的、颓废的、破碎的、消解的,我们在学校德育上的困难与尴尬,除之因为自身理念的滞后和方法的失效外,也源自于现在这个文化环境的复杂与多变。成人世界对儿童的影响与暗示,最终将在儿童长大成人后的为人处世上体现出来,只要你对现在的大学生和那些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后就走进社会的青年有足够的了解,你就会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也许,我们有必要作这样的自我反思:为什么我长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我现在这个样子和我的童年有什么关系?我成长中的哪些事件对我构成了关键性的影响?我成长中遇到的哪些人是我的“重要他人”……作为育人者的教师,这种反思不仅有助于加深对自我的认识,更有利于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去关切学生的成长,关切他们心灵世界的生成与变化。
其四,自主的阅读。“说”与“写”,“读”与“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两个作文教学命题,不少教师都注意到从阅读教学、从阅读中去寻找作文教学、作文指导的营养和参照。这个方向是对的。问题是,有的人常常把目光落在“以读促写”上,存在一个模式:从“读”开始到“写”结束,试图通过一些所谓的范文来为学生习得作文的诀窍或技巧提供帮助,而不是从人的精神成长、从儿童的心灵世界的构建来考虑,这就难免堕入工具主义、技术主义的窠臼而最终使读、写两边都吃力不讨好,“写”得不到改观,而“读”似乎成了浪费教学时间的事。这除了现有语文评价对阅读的问题还远远没有达成真正关注的原因外,也因为一些教师本身从来就没有拥有过阅读的生活,没有从阅读那里得到过生命的意趣和愉悦感,没有从阅读那里获得伟大精神的眷顾与照亮。照我的观察,大体来说,在阅读这个事情上,1950、1960年代出生的教师比较单一,1970年代出生的教师比较粗糙,1980年代出生的教师比较浅薄。在这几代教师的成长过程中,时代所能提供的阅读资源比较有限或存在各种欠缺,他们所受的师范教育因为存在“速成”的因素而未能在阅读意识、阅读能力的培养上有大的作为。就是这样,大多数人都无法拒绝时代所强加的局限与欠缺,而时代在我们身上碾过的痕迹总是像年久的风湿病一样,时不时地影响我们的思考与行动,只不过有的人觉知不到这种不便与痛感而已。(不管怎么说,阅读是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教师非补上不可的关键一课!)
一个人的生活之所以是多姿多彩的,实质上主要并非生活内容本身的日新月异,而更关键的在于内心的敏感,情感的细腻,精神的激越。心灵的新鲜避免了经验的陈旧,心灵的丰富带来生活的不断更新,而这种心灵的品质在很大的程度上正来自于阅读,来自于美好的、高贵的、丰富的阅读。紧接着的问题是,在阅读资源已经不再匮乏的当下,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怎样把儿童导引到有助于成就心灵世界的阅读上来,培植儿童的阅读意识,提升儿童的阅读品位,培养儿童阅读的自主性和自主能力。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阅读都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作用的,(包括语文课本上的那些名家名作,也并不是篇篇都能在儿童的心中激起心灵的波澜的。当然,它们更主要地承载着知识传承、价值引导的功能,这里暂且不表。)只有在阅读看到了自己,认出了自己,那种阅读才可能对人产生持久的积极影响,或者说,只有在阅读中找到内心的呼应,从书中的人与事那里看到了自己的存在、情感与命运,这样的阅读才可能进入人的生命,书中那些美好的语词和句子才可能在他的身体中沉淀下来,渐渐化为他的呼吸、骨肉与心血。从这个维度来说,博览群书永远是必要的、必须的,就好像只有在百花丛中,你才可能找到你最喜爱的那一朵;也仿佛只有在流动不息的人群中,你才可能遇到并认出与你生命有约的那个人。当然,阅读的奇迹也是会发生的,有的人一开始就遇上了他生命中的书,这将使他比其他人更早地获得智慧与灵气。这样的人,他是有福的,是书神在人间找到了他的使者。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11:37:59 | 只看该作者
林茶居已经到北京了可我还一直没看到

                     安琪

两周前,子梵梅扣扣告诉我
林茶居要来北京了
我问:旅游吗?
梅说:工作。
我大喜
旅游只是过客
工作才能长久

我当然愿意林茶居在北京
长长久久
这样我就有了
一个老乡
可以说闽南话
可以叙叙旧
最关键的是
可以彼此印证
15年的诗歌史

不容易啊
1992年,一个名叫道辉的诗人
从北京闯了两年
回到漳州
他和当地文联合作
拉起了一个
诗歌辞典编委会
顺便把我们这些
诗歌青年们
拉到一起
我和林茶居就是这样
认识的

除了我俩,还有张三
李四,王五赵六
总之,你现在知道的
漳州诗人
都是那时侯
拉起的

多年以后
我按照道辉出走的线路
来到北京
林茶居没按照道辉
出走的线路
他先是到了福州
再到北京
不管怎么样
我们殊途同归
把诗歌的天下
打到北京

我想象我遇到林茶居的第一件事
是抱头痛哭
还是相逢一笑
林茶居已经到北京
一周了
却因为到外地出差
没见上面
我已经为了他来北京
广而告之众诗友
并写了一首诗
一篇小文
以表心意
我为什么如此激动
我想了一下
没明白
到我想第三下的时候答案出来了
林茶居到京至少证明
吾道不孤

吾道不孤啊
我的漳州的父老乡亲们
不要再笑我疯狂了
如今有了另一个人
跟我一样
勇敢地做冲出漳州的人
他就是
林茶居!


                         2007/8/3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11:38:47 | 只看该作者
燕山松鼠会成立
如果你孤独,就去种一棵树,如果你爱一个人,就去种一棵树,只有树木比我们安静,比我们忠诚,比我们长远。

经与著名环保人士叶榄先生商议,燕山松鼠会今起成立。

松鼠会定于明年三月,在燕山种植一片白桦林,每株白桦树上将佩戴种植者的名字。

在此,我正式邀请热爱自然的诗人、作家、艺术家加入松鼠会。共同为环境保护尽我们一己之力。

松鼠会会员义务须知:
1:燕山松鼠会是面向诗人、作家、艺术家的环保团体,所有热心环保的诗人、作家、艺术家均可申请加入。

2:燕山松鼠会员每年必须在北京燕山种植至少一株树木;

3:燕山松鼠会最终的目标是推动政府落实零砍伐法案;

4:燕山松鼠会正准备申请成立为一家非赢利企业机构.购买树木费用,将以寻求资助的方式解决;

愿意加入者,在何三坡博客报名。

总干事:何三坡(诗人,评论家,《诗歌中国》总编)
法律顾问:梁 枫(律师)
干事:叶 榄(诗人,中国当代徐霞客获奖者,获环保最高奖“地球奖”,从事公益环保事业十六年)
干事:阿 简(画家,作家)

松鼠名单(添加中):
搞死搞生(画家) 加一(诗人) 晴朗李寒(诗人,编辑,翻译者) 何苦(诗人,摄影家) 柔冰(童话作家) 洪启(民谣歌手) 牧野(诗人,评论家,策展人) 贾谬(诗人,评论家) 李娃客(画家,行为艺术家,导演) 梁小斌(诗人,散文家) 杨北城(诗人,企业家) 杨文暄(诗人,医务工作者) 胡哲(诗人) 朱金海(诗人,策划专家) 大喜(诗人,广告人) 林子(诗人,作家) 西海岸(诗人) 似时亦逢(公务员) 蒴原(诗人?博友) 天浪(诗人,博友) 寒鸦潜行(编剧) 野草飞飞(诗人,公务员) 冯芦东(诗人,博友) 刘全德(编辑,文学评论者) 马宁 (诗人,播音员) 苏历铭(诗人,博友) 一意(诗人,博友) 云纾(诗人,博友) 沈亦然(诗人,记者) 阿练若(诗人,环保公司老总) 木童(诗人,博友) 冢上春花(诗人,博友) 丁文(诗人,林业工作者) 板栗fisha(日耳曼学研究者 译者 爱树人) 岸边(诗人,博友) 孙文波(诗人) 程小蓓(诗人,艺术馆负责人) 张广辉(画家) 红色药水(诗人,策划人) 玙姬(诗人) 郎启波(诗人,记者) 回璇(编剧) 方诚(画家) 西棣(诗人) 张沁(画家) 张小雅(诗人) 冯言(画家) 庞智卿(画家) 王久辛(诗人) 王雅莉(画家) 南山逸风(诗人) 赵玉强 (画家)   崔卫平(批评家) 梅丹理(美,文学翻译家)

施袁喜(诗人,《中国社会新闻》总编)

人与(诗人,《审视》杂志总编)

安琪 (诗人,《诗歌中国》总撰稿)

小蝉 (画家)

张莉 (西藏攀德达杰福利学校创办人)

心结和静(诗人,新浪文化漫谈斑竹)

饿发 (诗人)

于丹 (诗人)

狮子庄园(画家)

阿藕(画家)

卧夫(诗人)

叙灵(诗人,电影人)

鲁克(诗人,摄影家)

张后(诗人,编剧)

胡翔(诗人、策划人)

林茶居(诗人,<教师月刊>执行主编)

茨木真也(诗人)

老村(作家,画家)

沈策(诗人,企业高管)

老巢(诗人,《诗歌中国》总编导)

宝贵敏(出版社编辑)

刘不伟(诗人,《诗歌中国》主任,)

野雪(画家)

张剑丽(野雪画府)

王那厮(诗人,出版社编辑)

罗贤(诗人,记者)

叫兽(诗人,设计师)

王若川(作家,编辑)

横 (诗人)

潇潇(诗人,《后朦胧诗全集》主编)

蓝大海(诗人,媒体人)

北塔(诗人,翻译者)

李江华(诗人,出版人)

大卫(诗人,出版人)

常路波(画家)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11:42:10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zhufucn.cn/zf/gaoguai/hy.asp?send=%u9038%u98CE%u5B66%u58EB&rece=%u6797%u8336%u5C45&x=&zf=m


这爷们儿真逗(⊙﹏⊙
管季超看了,挺开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11:44:06 | 只看该作者
200人24小时朗诵不停歇
榕城跨年诗会很“疯狂”
■本报记者 顾伟
http://mag.fznews.com.cn/html/fzwb/20110102/fzwb235490.html
    迎新年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此疯狂的诗会却没见过。前天中午12点到昨天中午12点,400多人相继参加了在白马路芍园一号文化创意园举办的“梦想家24小时 福建2010-2011芍园跨年诗会”,24小时不停歇地诵读诗作。200多名诗友登台朗诵了300多首诗,其中有8岁的小学生,也有年近八旬的老人。
向史铁生致敬
    2010年12月31日中午12:00,跨年诗会正式开场,顾北、大荒、郭莲娜等10名诗人率先出场。由于此前诗友们从网上得知著名作家史铁生去世的消息,诗人张文质现场深情地朗读了史铁生的代表作《我与地坛》,寄托哀思。
    下午2:30,4名在福州工作的外国艺术家来到现场,现场人数徒增到四五十人。澳大利亚画家林肯诵读了诗作《自在观江》,俄罗斯的诗友诵读了普希金的名作,白雪在钢琴伴奏下朗诵《芍园里最后一个孤独的诗人》。
现场突然停电
    跨年诗会分成6个章节,每个章节4小时。闽侯师范一名70岁的退休老师前天中午12点就来到会场,聆听4个小时后,情不自禁地登台,为第二章节开篇。
    福建省著名作家陈章汉带来了新鲜出炉的新作《温泉赋》,中新社福建分社社长、诗人徐德金,福建省文学院院长吕纯晖相继到场祝贺。18:16分,闽籍北京诗人林茶居通过手机朗诵了诗作。18:24分,活动现场突然停电,黑暗中,诗人巴客借助手机的亮光朗诵了90后诗人王艾的新作《停电》。有趣的是读完这首诗,来电了。
最热门的4小时
    前天夜幕降临之后,诗友纷至沓来,诗会现场不得不临时增加座位。钱塘小学二年级学生向嘉承以《我给小鸡取名字》,为人气最旺的第三章节开篇。
    20:00,台北诗人古月从台湾来电,祝福建诗人新年快乐;21:05,诗人曾宏受贺岁电影的启发,朗诵了现代诗《让子弹随便飞》;21:50,省作协副主席哈雷用莆田话朗诵了诗作《搬动》……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施晓宇、福建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珂等名人相继到场,为诗会“加温”。来自荷兰的Mario和987电台人主持人林瑛陶合作朗诵了《我脑子里的钱包》。
    零点时分,福州爱乐乐团指挥翁向军献上一首钢琴曲,祝大家新年快乐。
厦门诗人很给力
    零点到元旦上午8:00,是最难熬的8小时。为了让跨年诗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诗友们轮番休息。凌晨4:00左右,现场仅留下十多名观众。人虽少,可诗友们没有停止过朗诵。
    8点过后,诗友们陆续又回来了。9:17,著名作家陈希我来了,10:27,厦门诗人威格、舒城、海中央也来了,威格说:“2010年最时髦的语言是‘给力’,今天我们坐动车赶来为福州诗友加油。”当12:00的钟声响起,现场几十名诗人欢呼:“成功啦!”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11:46:25 | 只看该作者
康城:网络是诗歌的现实康城 发布时间:2007-07-01

来源:中国艺术批评



提笔时我的头脑实然一片空白,我忘了自己是在网络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我和网络的诗歌已经如此密不可分,以至于令我在现实和网络的重要性之间的选择还得做一番思量。一个应当强调的感受是我无法把网络当成虚拟,事实上和大多数诗人一样我是以真实的身份进入网络诗坛,这也是诗歌的必然,诗歌使它的写作者无法有另外的身份。尽管“网络诗坛”这个名字在网络上是个奇怪的不尽如人意甚至是违背自由的称呼,但它仍是一个不争的现实。事实会让人们了解、承受和接受,而且这个过程和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一样,不需要太多的时间。
    当要我回想自己第一次触网的时间竟已找不到确切的日期,谁能够在当初想到互联网已经如此悄悄地改变了中国的诗歌状况。我只能含糊地从一些日常记录中找到蛛丝马迹,我想可能是1999年初上网,最早是在一位开电脑公司的同学那里上网。这也算是比较早的吧,相对于沉浸在文字中远落后于现实的诗坛。记得1998年5月当时我还在开书店南山书社,那一次陈仲义、舒婷老师到漳州,当晚在诗人安琪工作的芗城区文化馆进行了诗歌朗诵。会上,有人问了舒婷关于互联网的事情,舒婷轻摇折扇悠闲地说她目前没考虑上网。而到2000年春节,记得陈仲义老师已经开始谈到上网了,并且还有一个电子邮箱之类的。前几天听安琪说,在网上和正在国外的王家新有过Email往来,王家新也上网了。事情的转变来得迅速,在一段时间内会有席卷之势,因为今日Internetr 更新速度之快正中诗人们的“新”意。
    一段时间内我一直焦急地通过搜索引擎查找网上的诗歌资料,后来我发现网络上专门的诗歌站点实际上那段时间是个空白。找到的多是些个人凭兴趣爱好制作的个人主页。后来我找到了《界限》网络诗刊。不过仔细想时间也是很近的事,因为《界限》网络诗刊的历史也很短,1999年11月建站。重庆诗人李元胜等人创办,邀集了全国十几个省市的青年诗人为编委,宗旨有别于流派明显的其他民刊,意图收集中国当代诗歌中各种代表性的声音,在网上推出双月刊,由于视野宽广,选诗严格,再加上承办2000年度的柔刚诗歌年奖和汇银诗歌奖的网上评奖而备受瞩目,已是网上最有影响力的诗刊。2000年下半年的一天安琪也上网了,和李元胜联系之后,我们一起担任了《界限》的福建编委,并推荐发表了福建诗人的几个小辑。接下来光临的是北师大研究生灵石所创建的《灵石岛》(戏称零食岛),岛上兼收并蓄了古今中外的诗歌资料,已是网上有关诗歌资料最全的站点,取得的成绩令人惊叹,并且网站是由灵石个人独立制作,其付出的劳动量之大令人瞠目。1999年我加入了其中的朋友诗歌专栏,后来这个栏目改为专栏诗人,是网上写作的年轻诗作者的交流空间。目前在网上诗歌论坛中人气最旺的新诗论坛要数《诗生活》论坛,创办于2000年3月,开始我也常去,后来因为受不了人多嘴杂,又由于自己于2000年5月开始创建《诗王国》网站,也就较少去这个论坛真刀真枪地肉搏了。《诗生活》论坛由于老版主莱耳和白玉苦瓜为人忠厚老诚,兼容并蓄,各种诗歌观点得以自由发挥,同时版主和爱诗者非常勤快用心经营,四处链接,到处收集有关诗歌讯息,又由于有桑克、李元胜、森子三位网络诗坛的元老驻坛,因此得以人潮汹涌,有声有色,不过同时也是砖头与高帽齐飞,泥沙俱下。诗生活网站上还建立一个诗人专栏,收集当代诗人的代表作品,制作精美,附有留言板和电子邮箱联系方便,很吸引眼球。除此之 外我还给《终点》发了一组诗,诗歌发表在旧版的网络诗刊上,终点是四川绵阳的诗人范倍等人编的民刊《终点》的网络版,有上网的诗人马永波、蒋浩、曾蒙都曾在上面发表过诗歌或者译作。
    说起诗生活论坛这个名字我当初也在考虑使用,因为名字和私生活同音,醒目体现了个人的独立和人性寻求解放的倾向。由于技术上的原因: 网页制作、网络知识等等,一直无法成为网络上的现实,后来又见到原来民刊《朋友们》的沈浩波、巫昂他们从灵石岛上出来和南人另起《诗江湖》网站(更早之前退出的还有孙磊这位诗情中人)。诗江湖确实也是风起云涌,波诡云谲,为口语诗人是非之地。
    后来我给自己的网站另起名《诗王国》,这个名字太俗了,安琪也这样说。好加在后来在乐趣网上建了一个诗歌论坛:《甜卡车诗坛》,尽管取之于甜卡车咖啡屋,总算不会逊色。《诗王国》各个栏目如下:有“日日新”取自老庞德的口头禅,为每日内容更新告示。“甜卡车诗坛”为诗歌发表、讨论、灌水、拍板砖、指名道姓骂阵或藏头露尾放冷箭的好去处。2000年邀请诗人安琪和余怒为驻坛诗人,2001年新近邀请东山岛上诗歌理论高手林茶居。2000年12月我和安琪一起编辑的网络诗刊《第三说》创刊。重点推出了安琪的极端语言试验(后现代主义、拼贴等等诸如此类名词一堆)近作《第三说》和《五月五:灵魂烹煮者的实验仪式》。现在很少说语言实验了,因为这已经切切实实地进入诗人的意识和写作实践。“第三说”网络诗刊拟设第三说诗观、诗歌理论;诗的肋骨为重要诗人栏目,展示诗人大量重要作品;诗歌战场为众家诗歌登台亮相之地。另有网络新诗,甜卡车诗录、甜卡车语录,诗讯等栏目。“漳州 7人诗选”是我编辑的漳州7人诗选的部分诗文上网。“大型诗丛《诗》”为新死亡诗派诗人道辉等人创办的民间诗刊要目和部分诗文,目前已推出五册共七卷。“语词的大地”为诗人专栏,拟慢慢收集有影响的当代诗人诗歌和生活资料,为新诗发展历史作个见证;又设有守藏室取自老子当时为周守藏室之史之名,意在收集古今中外诗文和个人爱好。“诗歌不需要道路”为友情链接和诗歌站点导航。“乘信而来”即为本人电邮,有何意见和建议请来Email。
    2000年我在回答《锋刃》关于90年代诗歌的十四个问题时就提到诗坛进入网络。随着几个大的诗歌网站的建立,和2000年度由福建诗人柔刚先生创办已久的柔刚诗歌奖和首届的汇银诗歌奖上网公开投票评选 ,令人不得不侧目网上诗歌,一个网络诗坛已经存在。网络诗坛的一个共同点是整个民间诗坛的众声喧哗。除了安徽新创办的有点前卫倾向的《诗歌月刊》,官方的诗刊在网上一点影响也无法显示出来。另一个我提到70后诗歌与人的涌现。一方面与1999年的诗坛论争打开了一个大缺口有关,一方面是深圳的诗人安石榴、潘漠子编出了《外遇》,现居广州的黄礼孩编出了《诗歌与人》和《"70后诗人诗歌选》,现居中山市的符马活和余丛的《诗文本》几本诗刊中70年代出生诗人的集结,最近西安的黄海也正编一本《70后诗选》。还有一方面也与Internet有很大的关系,70后诗人们在网上得以息息相关,迅速交流并走向成熟。由网络诗刊《界限》承办的2000年度汇银诗歌奖和柔刚诗歌奖已评出蒋浩、杨键和王敖,其中蒋浩和王敖都是70年代出生的诗人。这也充分显示了70后诗人诗歌实际上的成就已成为无法遮蔽和逃避的现实。最近看了安琪写作的《他们制造了自己的时代——诗歌运动在中国70年代人身上》一文,我觉得应再认识到一点:即第三代之后70年前出生的重要的诗人基本上都已在网上出现,安琪、余怒、臧棣、马永波、森子、李元胜、桑克、哑石、伊沙、李德武、林茶居等人和诗歌在网上受到了关注和推举,他们以迥异于前人或有所深入的诗写方式而突显出来。
    诗歌是有幸上网了,这决不会造成诗歌的分化和消解,网络诗歌将更为集中和坚固,并使诗歌在更多人的瞩目前发出夺目的光芒。更多的诗歌网站和论坛突现出来,更早一点有东北诗人桑克的个人主页,河南诗人森子编辑的诗刊《阵地》、北京孙文波、林木编辑的《小杂志》、四川绵阳刘泽球等人编辑的《存在》都出现了网络版,还有西安伊沙亲自上阵的《唐·指点江山》、现于加拿大的阿九和小马主办的《八千里路》(阿九另外建有《东方古卷》网站,其对东方文化的推崇令人感动)。河南平顶山简单主办《外省》、广西桂林刘春主版《扬子鳄》等诗歌论坛,远一点的有在国外的《今天》也出现网络版。更多的专业诗歌网站和论坛正在不断出现,再加上各种网站包括文学站点如较早的《橄榄树》与各大综合网站上的诗歌栏目也发表了相当多数量的诗歌。如此,网络的诗歌网站和网络诗刊、诗歌论坛规模已大可和八十年代的流派纷呈,九十年代的民刊相比拟。

    诗本身是一种反抗的形式,网络诗歌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将更彻底地推翻诗坛的权威。实际上网络诗歌也是对陈旧诗坛的消解,它打破纸上发表的诗歌秩序和机制,发表不再成为一种焦虑,有悖于诗歌的抹杀行为显得无力,并且所有的诗歌都摆到电脑桌面接受读者的指指点点,再有名的诗人有时也会挨板砖,当然这大多数时候是读者的阅读能力问题而不是当代诗的问题。同时也表明,诗歌又一次没有延续哪一条小路,它和现实诗坛的差异将使网络诗歌成为一个新的焦点,网络诗坛甚至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诗坛的精华。
    第三代诗歌之后并没有什么第四代,第四代只是一个毫无观察和洞察力的无力的提法。诗歌的新生已从网络开始。网络诗歌将是一个新的诗歌现实。
    2001.1.1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4 17:28 , Processed in 0.08027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