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的指导意见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4: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备课组建设的意见(教研组室建设讲座3

主讲人:钟炜(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教研室主任)时间:2011年4月18日

编者按:“教研组室建设讲座”是“教学管理讲座”的续篇,分六为个系列:一教研组建设、二备课组建设、三教导处建设、四教科室建设、五教研室建设,六教科所建设,每个系列分为若干个专题


阅读提示:本人于2007年10月在“教学管理讲座系列二”中对“备课组工作”已编发了六个专题(现已删除),现在作为其续篇的“教研组室建设讲座系列二”中对“备课组建设”将编发多个专题。本文《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备课组建设的意见(教研组室建设讲座系列二专题3)》,分为三个版块:一是武汉市实施加强中小学备课组建设工程的方案;二是兴化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和规范高中学校备课组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三舟山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关于加强学校备课组建设的指导意见各版块源于网络等选稿后编辑或改写而成,致谢各位原作者和诸位读者。

版块一:武汉市实施加强中小学备课组建设工程的方案
湖北省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007年5月

备课组是中小学学校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课组的工作水平。为切实加强中小学备课组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特拟定在“十一五”期间实施加强中小学备课组建设工程方案。

一.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总体目标。
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课改”)为契机,着力研究和解决改革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发挥备课组在课改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建立健全有利于中小学备课组建设的发展、评估和激励机制,把中小学备课组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主要任务。
1.使备课组成为课改背景下校本教研最高效的学习型组织。构建学习型组织,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小学备课组作为学校重要的学习型组织,它易于组织、便于管理、活动便捷,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实践课改理念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要将中小学备课组建设成为校本教研的最基础、最重要的学习型组织。
2.使备课组成为教师交流、互助和发展的平台。教师的个人成长离不开团队的交流与互助。交流可以实现信息共享;互助有利取长补短。备课组成员间的交流互助有利于学术研讨氛围的形成,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得到拓展,教学问题的探究不断处于前沿。要使中小学备课组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科教研和校际交流的重要平台。
3.使备课组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为绝大多数成员普遍认同并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校园文化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备课组成员之间藉助平等的对话、开放的讨论、理性的反思,使团队共同思考和创造的能力得到提升。当个人分享集体的智慧时,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开始形成。要形成主动参与、密切合作、乐于探究的备课组文化,使其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要形成市、区、校完备的备课组发展、评价和激励机制。十一五”期间,全市将评选表彰“优秀备课组”(300个),优秀备课组长(300名),评选市“十佳备课组”(100个),十佳备课组长(100名)。各区结合区情开展优秀备课组、十佳备课组的评选和表彰工作。编辑出版《武汉市实施加强中小学备课组建设工程探索文集》(小学卷、初中卷、高中卷)。
二.实施阶段。
学科备课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为了增强备课组建设工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按照重点突破、逐步推进、讲求实效的原则,分三个阶段实施全市的学科备课组建设工程。
1、第一阶段:启动高中学段备课组建设工程(2007年)。
启动“实施加强中小学备课组建设工程──高中备课组建设工程”。
⑴在认真总结和推广全市高中学科教研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全市高中学科备课组情况的调研工作,形成调研报告。加强对学科备课组工作模式的总结及研究。研究并出台《武汉市高中备课组建设评估方案》(另发);编辑出版《武汉市实施加强中小学备课组建设工程探索文集》(高中卷。
⑵收录区、校备课组工作模式、案例及经验);召开高中备课组建设现场会和研讨会。加强对学科备课组长的理论与业务培训。落实市教育局《关于促进普通高中学校内涵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
⑶评选全市高中优秀备课组(30个)和优秀备课组长(30名),评选高中十佳备课组(10个)和十佳备课组长(10名),召开全市表彰大会,予以奖励。以后每年进行评选。
2、第二阶段:启动义务教育学段备课组工程(2008年)。
开展全市义务教育学段备课组现状调研,撰写研究报告,在总结并推广高中学科备课组建设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启动义务教育学段“实施加强中小学备课组建设工程”。
⑴加强小学、初中学段备课组工作模式的总结及研究。研究并出台《武汉市小学备课组建设评估方案》和《武汉市初中备课组建设评估方案》;编辑出版《武汉市实施加强备课组建设工程探索文集》(小学卷,初中卷);分别召开小学、初中备课组建设现场会和研讨会。加强对学科备课组长的理论与业务培训。
⑵评选全市小学(30个)、初中优秀备课组(30个),评选全市小学(30名)、初中优秀备课组长(30名)。评选市小学、初中十佳学科备课组(各10个,共20个)和十佳备课组长(各10名,共20名)。
3、第三阶段:备课组建设工程经验总结与推广阶段(2009、2010年)。
加大备课组建设的力度,认真总结各区校备课组建设的经验,激发备课组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完善激励和评估机制。

⑴2009年评选全市小学(30个)、初中(30个)、高中优秀备课组(30个),评选全市小学(30个)、初中(30个)、高中优秀备课组长(30名)。评选小学、初中、高中市十佳学科备课组(各10个,共30个)和十佳备课组长(各10名,共30名)。
⑵2010年评选全市小学(30个)、初中(30个)、高中优秀备课组(30个)。评选全市小学(30个)、初中(30个)、高中优秀备课组长(30个)。评选小学、初中、高中市十佳学科备课组(各10个,共30个)和十佳备课组长(各10名,共30名)。
⑶通过“十一五”分阶段的努力,各学段备课组建设水平要实现从规范型到研究型再到创新型的不断提升。
三.实施要求
(一)备课组建设管理要求。
1.成立市、区、校三级“实施加强中小学备课组建设工程”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的市教育局副局长、区教育局长、学校校长分别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相关人员担任成员。结合各区校的实际情况拟定各区、校备课组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区、校的备课组建设工作职责,负责落实各学科备课组建设的学年度发展目标及任务。
2.建立学科备课组活动制度。建立备课组人员档案和参与备课组活动档案,记录备课组成员参与活动的情况及评价意见。学科备课组人数较少的,要建立校际备课组并确定备课组长人选。备课组要拟定具体的学期、年度学习与活动计划。严格备课组活动的考勤制度,备课组活动记载要完整、详尽。
3.区、学校应积极为备课组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要确定相对固定的活动地点、活动时间,努力为备课组建设配置相应的设备,要提供备课组活动专项经费,明确备课组长的职责,提高并落实好备课组长的待遇。
4.备课组建设要注重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和积累。通过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要形成具有学校及学科特色的备课组建设品牌,积累和建立共享的学科资源。
5.建立备课组长的培训及对备课组活动的调控机制。定期开展市区级学科备课组长业务培训,组织交流活动,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加强“实施加强中小学备课组建设工程”的过程管理,注重备课组活动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防止并杜绝形式主义。
6.备课组学习研讨活动。将根据活动时间、内容的评定,纳入继续教育学分。
7.市区将不定期进行备课组建设工作专项抽查。通报检查结果,督促此项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
(二)备课组建设活动要求。
1.建立活动常规。备课组的活动与教研组活动、中心小组学习、市区教研活动保持紧密的联系,同时具有独立性。活动内容、时间、地点、频率、方式、经费、评价等,都应建立相应的制度和规定,将备课组建设成为教师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的重要阵地。
2.建立理论学习制度。每学年区或学校要为教师配备一定的教学理论读物。要定期开展讨论、讲座、专题报告和学习汇报,强化理论学习意识,实现备课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建立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理念。
3.定期开展交流展示活动。备课组建设要加大学校研讨课、公开课的展示力度。市、区、校组织区际间和校际间的研讨活动,区、校要不定期编写学校学科教研成果简报。
4.增强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备课组必须把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校本教研的出发点和归宿。要认真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办法;小课题、小专题、小项目的研究,要成为备课组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课改的深入,要认真研究新的教学情境所带来的挑战。
5.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以及课程改革专家的引领作用。结合老带新、师带徒、课题研究小组等多种形式,强化备课组这一学习型组织的建设。要结合名师工作室、首席教师工作室,确立专家名单,明确职责、义务和相关待遇。
6.建设教研网络平台。市教科院将在武汉教育信息网设立“武汉市实施加强中小学备课组建设工程”网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让教研网络成为备课组教师学习与交流的重要平台。要拓展备课组研究的领域、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对象,加强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话与反思,加强合作与探究,加强与社会、与生活、与世界的联系,开阔视野,丰富自我。网络平台将定期公布各区、校学科教研活动及成果的上传率和点击率,并组织专家评选优秀成果。
7.创新备课组建设的工作及活动模式。要在传承优秀校园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丰富、完善并创新学科备课组建设的模式,形成与时俱进、富有活力、富有特色、高效完备的学科备课组工作及活动模式。
(三)备课组建设评价要求
1.明确有利于备课组建设和发展的评价目的。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科备课组建设实现预期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总结备课组建设取得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备课组建设,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2.建立备课组建设的多元评价机制。在评价的过程中,采取定期考核与平时考查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自主评价和检查评估相结合等方式,从备课组建设管理、活动创新、教学效益和工作实绩等方面进行评价,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突出评价的整体性与综合性。
3.建立备课组建设工作的奖励机制。在学科备课组建设中,要加强理论研究,注重过程管理,及时总结备课组建设模式,积极推广先进经验。从2007年起,将分别在高中、初中和小学启动“武汉市实施加强中小学备课组建设工程”检查评估工作。在学校自评、各区组织评议的基础上,市教育局将进行随机抽样检查评估,并组织开展“实施加强中小学备课组建设工程”先进区、先进校、优秀备课组、十佳备课组、优秀备课组长、十佳备课组长的评选表彰活动,奖励先进,树立学习榜样。被市、区表彰的学科备课组长,将分别纳入市区优秀教师、市区学科带人、省市区骨干教师的推荐名单。
4.创新备课组建设评估的工作方式。采取研讨会、经验交流会、专家撰文点评、现场会、问卷调查、同伴评价、专项评价调研、宣传以及组织优秀、十佳备课组组长(含成员)外出学习与考察等多种方式,推进全市“实施加强中小学备课组建设工程”。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载体,推介备课组建设的先进典型和先进团队的事迹,鼓励争先创优,营造良好的研究环境和氛围。
版块二:兴化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和规范高中学校备课组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

江苏省兴化市教育局
兴教〔2009〕73号
2009年3月27日
各高中学校:
为加强和规范高中学校集体备课,切实推进有效教学和有效训练,提高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现结合我市实际,就加强和规范备课组建设和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1、适应高中教育内涵化发展趋势和教学管理精细化要求,以备课组活动为载体,促进教师交流教学经验,共享教学智慧,打造研究型教师团队。
2、以强化备课组建设为抓手,深化校本教研,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构建较为完备的校本教研和教师成长机制。
3、以备课组管理为突破口,强化教研组的业务职能,发挥学科整体优势,优化教学过程,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基本目标
备课组是学校教研组开展学科教研活动、实施集体备课的基本单位;是落实学科管理、强化教学过程监控,实现教师专业成长,打造学科团队的核心阵地。学校备课组建设的基本目标是:
1.强化教师队伍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学教研意识、和谐共处意识,营造导向正确、学术氛围浓郁、人际融洽的教学教研环境。
2.建立有效的备课组运行和管理模式,实现备课组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高效化。
3.建立以备课组为基本单位的集体研训、结对帮扶、同伴互助的校本培训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建立以课标、考纲研读,教材研究,教学流程设计,重点难点突破,教学策略选择,练习设计优化为重点的集体备课模式,形成有较高质量的市本或校本的教案、学案、课件及训练体系,形成备课组共同认同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共享集体研究成果。
5.建立教学问题、教学障碍、教学事故及时发现、即时诊断、限时诊治的机制为有效教学提供保障。
三、活动流程
1.备课组活动采取固定活动与随机活动两种方式。
固定活动每周1次,因故暂停的须及时补上。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三个课时。实施程序一般为:
①组织本组教师学习学科教学理论或文件内容,传达有关教育、教学、教研、备考等工作信息。
②上一周教学情况总结与反思。内容包括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困惑、公开课评议、练习中反馈出的教与学的问题等。
③下一周教学工作研讨。包括教学进度和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难点、教学策略等的研究,议定统一练习的范围、难度、题量、拟卷人,确定组内公开课开设人,确定下次集体备课内容和主备人。
④按规定流程进行教学内容的集体备课。
⑵随机活动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安排。
2.集体备课是备课组活动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集体备课一般应有六个阶段:准备阶段、分析阶段、创造阶段、提高阶段、反思阶段、总结阶段。基本程序:
(1)一是个人初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正确处理三维目标,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设计的重点放在明晰教学目标、设计教法、学法和安排教学过程上。
(2)二是集体研讨。集体备课时主备人系统说课,其他老师陈述自己的备课设想。备课组成员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达成共识,主备人吸纳有益意见,形成通案。
(3)三是二次备课。各位老师根据不同的学情和自身的教学特点,对通案作修订和完善,使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能凸显自己的个性化风格,满足学生多样的学习需求。严禁教师照搬“通案”直接进入课堂。
(4)四是课堂观察。备课组成员组内听课,共享教学智慧和学生创新火花,研究教学预设的课堂实施效果。
(5)五是反思提升。通过自我回顾,反思自我的教学行为并与同行交流研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3.经过集体备课和二次备课的教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课题;(2)教材分析;(3)教学目标;(4)教学重点;(5)教学难点;(6)教法和学法;(7)主要教学环节和时间分配;(8)主要设计或活动;(9)板书设计;(10)练习设计;(11)反馈与小结;(12)教学反思。
四、基本要求
1.活动的务实性。备课组活动要有序、有效,力戒形式主义,反对贪大求全,务求从实从细。备课组集体备课计划应于学期预备周提交学校教研组审查并报教务处存档,集体备课活动要做到:
⑴“四定”:定主备人、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
⑵“五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单元练习内容、统一测试内容及时间;
⑶“六备”:备课标和教材,明确目标;备教学内容,注重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及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备作业与练习;备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和能力提高的策略;备德育、美育的渗透因素。
⑷每位教师参加集体备课前,做到“四个熟悉”:
①是熟悉《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教材内容、《高考说明》,准确把握考点、重点、难点、关键点、学生认知过程中的易错点、易漏点、易混点;
②是熟悉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习惯等心理因素,兼顾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③是熟悉教学方法。根据教学要求和自身特点,灵活选择适切的教学方法。
④是熟悉教学设施。选用适当的实验、电教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设施,倡导自制教具和课件,倡导互助与合作。
2.备课组活动的纪律性。⑴备课组全体成员(包括学校领导)要按时出席、认真参与备课组活动,在集体备课中的表现应纳入教师考核和专业成长记录。⑵每次活动要有关于活动过程、活动内容及出席情况的详细记载,存入学校教学档案。⑶教龄两年以上的教师都要承担主备任务。对无故缺席备课组活动或拒不接受备课组分配任务的老师按照学校有关制度进行处理。
3.备课组长的示范性。⑴备课组长应具备为集体奉献的精神,具备较强的学科教学能力和接受现代教育思想的能力,要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学科指导能力,承担学科把关责任。⑵备课组长要及时制订备课组工作方案,及时整理备课活动的资料并及时成册归档,指定专人保存课件、教案、讲义、试卷等有价值的资源,以便下一届借鉴。⑶组长应承担重要教学内容的研究和统审集体教案的责任。⑷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备课组长的聘任与培养,赋予备课组长考评、推优的责权,优先推荐备课组长参加高层次的学习与研修,在政策范围给予备课组长一定的工作量补贴,为备课组长开展工作创设有利条件。
五、运行管理
1.各学校要把备课组管理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来抓。切实做好备课组制度建设、评价管理、资料归档、物质保障等工作。
⑴要制订符合本校实际的《备课组工作规定》及其《考核细则》,制订备课组长津贴标准,将教师参加备课组活动的工作量纳入到总工作量计算中,按期中和期末两次由备课组长对各位老师在备课组中的表现(活动参与情况、任务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要及时公布,并存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聘任、晋级、评优及奖惩的依据之一。
⑵各学校都要制订《学校优秀备课组评选办法》,建立领导干部与备课组挂钩结对的联系制度,定期参加活动,捆绑连带考核。要建立备课组校本过程检查制度,每月抽查集体备课一次,每学期全面检查备课组活动两次。每年6月底前,各学校开展优秀备课组评选活动,对优秀备课组的组长及表现突出的教师予以表彰和奖励,同时,对没有按要求开展集体备课的备课组落实整改措施。
2.学校校长要亲自抓备课组建设。学校分管教学的校长具体负责集体备课工作,统筹协调,优化服务。
⑴学校领导分工负责各备课组的指导工作,参加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校领导参加活动情况纳入考核内容,考核工作由学校校长负责。
⑵教导处的课务分工,同学科同年级教师尽量少跨头,保证每个备课组都要有相对成熟的骨干教师;做到课表安排合理,保证让每个备课组每周留有半天的时间开展集体备课;做到后勤保障到位,确保必备的设施投入、经费投入,保证优质的后勤服务。
3.市教育局将不断加强备课组建设的过程管理。
⑴市局成立集体备课工作指导小组,小组成员定点联系有关学校备课组,不定期地参加备课组活动,检查和指导学校集体备课工作,以及对学校校长主抓备课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⑵每学期市局将结合期始检查、期中视导等工作,严格督查备课组的计划制订及活动开展情况。
⑶中教科、教研室每学期对高中学校的备课组工作集中检查一次,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学校管理及质量考核体系。
⑷每年7-8月份开展全市优秀备课组评选及备课组长论坛活动,及时交流有关学校集体备课经验与成果。
⑸从2009年起,省市级表彰及特级教师、名教师、中青年专家、学科带头人推荐人选原则上必须为校级及以上优秀备课组成员,在高考及全市统考中质量考核处于学校末位的备课组成员不得参加以上表彰和评选。每年高考质量考核在本校处末位的备课组中的末位人员必须离岗学习或异校锻炼半年或一年,考核合格再参加学校岗位聘任。
附件1:兴化市高中学校备课组建设考核细则
考评
项目
考评细则
分值
制度
建设
(12分)
有备课组工作规定、备课组考核条例、教学“五认真”常规检查细则。

校长每学年、业务校长、教务主任每学期参加一次以上学校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

各备课组有联系的中层以上干部或年级管理人员,并参与、指导备课组的活动。
2
重视备课组建设,阶段性地召开备课组长例会。每学期2次以上。

有备课组活动安排表,听课采用统一印制的记录。
2
队伍
建设
(12分)
备课组长能认真履行职责,凝聚力强,认可度高。
2
教师间团结和谐,以老带新,同伴互助,精诚合作,每学期师徒互听互评不少于8次。
3
遵守统考命题保密纪律,认真参加统考阅卷,人员齐,负责任。
3
组织、参加教学研讨活动、按规定出席,不缺席。学术氛围浓,开展教学研究,每学年有县级及以上教学研究课题。
4
教学
常规
(18分)
精心备课,教案以课时为单位规范书写,课后认真思考,深刻反思,并写出教后札记。重要课时有学案。
5
课前准备充分,课堂教学效率高,并坚持用普通话教学。
5
作业适量、难度适当,双基与能力并重,批改及时,全批全改。
5
辅导及时、耐心。及时、认真批阅试卷,认真做好试卷分析。
3
备课组活动
(28分)
备课组工作每学期有切合实际、目标明确、可行性强的计划。
4
备课组活动次数达到学年总周次数的四分之三。
6
备课组活动体现实效性、共享性、研讨性、互补性原则。
6
集体备课、研讨课、观摩课、公开课、〈课堂教学实录本〉等资料齐全、记载及时、详尽、真实。
6
备课组每位教师每学年组内听课20节以上,有〈课堂教学实录本〉、评课记录。
6
工作
成效
(25分)
逐步积累和丰富本组集体编写的教案、课件、教辅等教学资源,教师专业成长快、各级骨干教师人数多。
8
善于总结、反思,撰写教学论文、案例等,在各级交流、获奖、发表文章人均一篇以上。
5
高考、会考、统考、检测等质量好。
12
其他特色工作
(5分)
备课组活动有创意,有特色,效果好。

5
附件2:兴化市高中学校集体备课记载表

学校:
备课组:
时间

地点

组织者

记录人

参加人员

缺席

课题

主备人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主要环节
或片断)

作业及课堂
训练设计

提出讨论的
问题















内容

发言人


发言人


发言人


共识




内容

发言人


发言人


发言人


共识




内容

发言人


发言人


发言人


共识




内容

发言人


发言人


发言人


共识




内容

发言人


发言人


发言人


共识




内容

发言人


发言人


发言人


共识


版块三:舟山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关于加强学校备课组建设的指导意见
浙江省舟山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2008年12月9日

各县(区)教研室、全市各中小学:
为了切实推进校本教研,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努力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教育管理目标,特制定舟山市学校备课组建设指导意见,望各中小学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
1、备课组是校本教研最直接、最基本单位,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土壤。备课组建设直接关系到校本教研良好氛围的形成,关系到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关系到教师团结合作合力作用的发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加强学校备课组建设,发挥备课组的教研成果和集体智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动校本教研深入开展、实施“轻负担,高质量”教育管理目标的重要途径。
二、备课组建设的目标定位
1.创设一种舆论导向正确、学术研讨氛围浓厚、人际关系融洽、团队合作良好、集体智慧得到充分发挥的备课组人文环境。
2.营造一支师德优良、业务精湛、新老教师共同发展的教师队伍。
3.打造一门“轻负优质”、“面向全体”、“三位一体”的强势学科。
4.创建一个以备课组为单位的集体研训、推优评优、结对帮教、同伴互助工作机制和校本教研新模式。
5.形成一套系列化、高质量、可共享的教案集、课件集、习题集等教研成果。
三、备课组活动的基本原则
1.实效性原则。解决教学流程设计、重点难点突破等实际问题,为提高教学实效服务。
2.合作性原则。人人参与,分工协作,发挥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
3.研讨性原则。针对课堂教学设计和各种问题,集体备课,各持己见,反复磨研,整合出最佳方案。
4.发展性原则。发挥集体智慧,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博取众长,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5.创造性原则。从学校实际出发,在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上,体现教学创新和特色,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四、备课组工作的主要内容
备课组的主要工作是集体备课,共同磨课,分工协作,积累资料,努力打造强势学科。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组织学习,钻研教学大纲、学科指导意见、考试说明、教材等教学资料,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要求、教学目标等。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努力做到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合理运用教材教学方法。
2.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认真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提出突出重点、破解难点的方法。
3.集体备课,把握共性,保持个性,原则上做到进度、目标、练习三统一。
4.开展有主题的教研活动。确定主题,共同备课,选择最佳方案进行磨课,积极探索有效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5.倡导自主命题、轮流命题、相互磨题,针对学生实际,努力提高练习效能,努力减轻学生负担。
6.分工协作,建立学生易错题集、习题集、教案集、课件集、教辅资料集等信息资料库。
7.形成新老教师结对帮教机制,努力形成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良好环境。
8.形成学困学生帮教机制,开展积极有效的帮扶活动,努力提高学科学业水平。
9.形成组内相互听、评课机制,积极参加校内基本功比武、优质课评比等教研活动,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
10.针对教学实际、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努力提升教研水平。
五、备课组活动的流程
在明确活动任务目标和主题的基础上,按照个人钻研——集体商讨——形成教案——个人反思——相互交流的基本流程。即:
1第一步:由备课组长提出备课内容或活动主题,每个教师分别进行充分准备。
2第二步:由事先确定的主讲教师发言,开展集体研讨,形成最佳方案。
3第三步:每个教师根据集体达成的共识和班级实际情况,具体设计教学方案。
4第四步: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对照教学方案,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写出教后札记。
5第五步:组内教师经常性地开展课后交流,探讨得失,提出修正意见,为今后教学积累经验。
六、备课组长的选用和职权
1.备课组长的选用备课组长应具有良好的师德、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有较强的学科业务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2.备课组长职责。
(1)制订学期或学年度备课组工作计划,按照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备课组活动。
(2)拟订每次备课组活动方案,主持备课组各项活动,组织备课组顺利、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
(3)及时记录、整理备课组活动台帐资料,保存、上传教研活动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完整归档。
(4)负责新老教师结对帮教行动方案,协助导师做好对新教师的帮教工作,督促、检查有关资料的记录和归档。
(5)加强备课组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协作,负责与年级段、教导处等部门之间的联系,做好上传下达的沟通工作。
(6)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做好教学常规的督查工作。
3.备课组长的权利
(1)学校支持备课组长工作,多方位树立备课组长威信,为备课组长正常开展工作创设良好的环境。
(2)学校重视对备课组长的培养,优先推荐、安排备课组长参加学习和研修。
(3)在学校条件许可的范围内,给备课组长工作折算成一定的工作量或给予一定津贴。
七、学校保障机制
1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备课组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备课组工作的领导,建立学校领导与备课组联系制度,业务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主动参与、关心、指导备课组活动。
2、学校要建立备课组长例会制度,及时交流、总结阶段性工作,不断提升教研水平。
3、学校要建立和落实备课组长工作责任制和激励机制,加强备课组活动过程监管和目标考核,表彰先进典型。
八、市、县(区)教研部门对学校备课组建设的考核和评优
1.市、县(区)教研员要经常深入学校,参加对学科备课组工作的指导帮助,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先进典型,推进校本教研深入发展。
2.市、县(区)教研部门根据学校备课组考核细则每年对学校备课组建设进行考核、评估,并作为学校教学管理考核的一项内容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当中。市、县(区)教研室每年表彰一批先进备课组,并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
3.把备课组建设考核作为星级校本教研组评比的重要依据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4: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县教育局关于加强备课组建设的意见(教研组室建设讲座4

主讲人:钟炜(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教研室主任)时间:2011年4月18日

编者按:“教研组室建设讲座”是“教学管理讲座”的续篇,分六为个系列:一教研组建设、二备课组建设、三教导处建设、四教科室建设、五教研室建设,六教科所建设,每个系列分为若干个专题

阅读提示:本人于2007年10月在“教学管理讲座系列二”中对“备课组工作”已编发了六个专题(现已删除),现在作为其续篇的“教研组室建设讲座系列二”中对“备课组建设”将编发多个专题。本文《县教育局关于加强备课组建设的意见(教研组室建设讲座系列二专题4)》,分为三个版块:一是绍兴县学校备课组建设管理指导意见;二是天台县学校备课组建设管理指导意见三是嵊泗县教育局关于星级校本教研组(备课组)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各版块源于网络等选稿后编辑或改写而成,致谢各位原作者和诸位读者。
版块一:绍兴县学校备课组建设管理指导意见

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教育局
绍县教普[2007]190号
2007年10月25日


各中小学:
为切实加强学校备课组建设,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努力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教育管理目标,特制定绍兴县学校备课组建设管理指导意见,望各校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
1、备课组是学校教学和教研的基本单位,是教师交流教学经验、传承教学智慧和提升教学技能的重要基地,是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基本环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
2、发挥备课组优质资源和集体智慧共享的优势,是实施“轻负担,高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前,加强我县中小学校备课组建设是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群众满意,走在前列”的现代教育发展目标的重要抓手,是在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指导下,全面提高我县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创新举措。
二、备课组建设的目标定位
备课组是在业务主管部门和学校校长室领导下的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校本研修的基本团队。学校备课组建设的基本目标是:
1、创造一种舆论导向正确、学术氛围浓郁、人际关系融洽、团队合作良好的备课组人文环境。
2、建立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备课组工作运行机制,形成教学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
3、创建一体化的以备课组为单位的集体研训、推优评优、结对帮扶、同伴互助工作机制,建立校本培训新模式。
4、形成一系列有较高质量的教案集、课件集和教辅集,物化和共享教学研究成果。
三、备课组活动的基本原则

1.
实效性原则。解决教学流程设计、重点难点突破等实际问题。
2.共享性原则。真诚合作,人人参与,实现智慧和资源的共享。
3.研讨性原则。针对每个问题或课堂设计等集体备课,各抒己见,经过讨论、修改,整合出最佳方案。

4.
互补性原则。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集成员智慧于一体,把集体智慧化为个人教学行为。
5.创造性原则。在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上,体现教学创新和特色,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四、备课组工作的主要内容
1、备课组的主要工作是集体备课。⑴在务真求实的前题下,形式和内容应丰富多样,要以分析教材、研究教法为主线,开展听课、评课、说课、研课等活动;⑵组织学习教学大纲、考纲(考试说明)、学科指导等意见;交流、研究教育及考试信息;⑶开展以“有效教学”为重点的“小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学习和反思。
2、备课组的具体工作。备课组成员应树立目标意识、过程意识、合作意识、学习意识,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⑴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要求,认真研讨教材的知识体系,制定详细、具体、可行的学科教学计划,认真分析各单元的重点、难点,提出破解方法。
⑵备课组要在集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逐步丰富和充实教案集。条件允许的学校应将课堂实录,入档资料库。
⑶备课组要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经精选精练后的一套较为成熟有效的教辅集。
⑷对于特别关键的重要课时要有学案稿供学生使用。使学生能了解本学科的关键点、内在逻辑和建构知识体系等,达到“轻负优质”目标。
⑸备课组要把骨干教师示范课和青年教师实践课结合起来,认真研究教法,既要让开课者展示教学风采,更应注重对课堂的研与评,要以评为主,最终形成备课组共识的优秀教法供大家在教学实践中采用。
⑹备课组应开展务实型小课题的教科研活动并力争取得成果,要有系统地组织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善于学习运用先进教科研成果。
⑺要经常开展组内技术比武,推优扶优,推新扶弱等活动,达到共同提高团体优胜的目标。
五、备课组工作基本规范
1、要建立备课活动的长效机制。
⑴各校要加强对备课组工作的领导,建立学校领导、中层干部联系备课组制度,校长、业务校长、教务主任等必须经常参加校内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主动参与、关心、指导备课组的工作;
⑵各校要根据各校薄弱学科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建立校领导联系相关备课组制度,积极正视问题,化解矛盾,破解难题,努力促进学科间的平衡。
⑶各校要建立备课组长例会制度,交流、总结阶段性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要落实备课组长的工作责任制,加强备课组的目标考核,加强备课组活动的过程监管,建立备课组活动的长效机制。
⑷县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每年要到基层学校的备课组给予示范和指导,每年检查备课组工作不少于2次,并及时向有关学校领导反馈信息。
2、要把握好备课的基本流程。各校要将教师的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进行有效整合,确定备课的基本程序,重点把握好备课的基本流程,即:个人钻研——集体商讨——形成教案——个人反思
⑴第一步,教师个人钻研:由备课组长提前确定备课内容和集体备课的时间,然后每个教师进行认真钻研,充分准备。
⑵第二步,由事先确定的主讲教师发言,然后进行集体探讨,要求备课组成员畅所欲言各抒已见,经过观点上相互激烈碰撞与争论,及时加以比较、切磋和完善,最后确定最佳方案,使教师带着自由、经验和问题而来,带着感悟和启发而归。
⑶第三步,形成教案:每个教师根据集体达成的共识,具体设计教学方案,并写出教案。
⑷第四步,个人反思:教师个人根据实际执教情况,认真思考,深刻反思,并写出教后札记。
3、要落实备课组活动的基本要求。
⑴活动的务实性。反对形式主义,力戒贪大求全,务求从实从细,避免走过场。
①备课组活动要做到“四定、四备、四统一”,即:定时间、定场地、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备课标(大纲)、备学生、备教法、备作业;备课组在校内必须做到“四统一”,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必须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作业量、统一考查方法。
②要努力做到重要单元、关键课时的教材分析入木三分,期中和期末复习主题明确,并着重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六个环节:落实基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巧析异点、激发疑点、体现特点。
③对初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将每年教师继续学习的48学分中的24学分列为校本培训考核内容,要求学科备课组一学期集体研讨活动的次数不少于8个半天时间。学校可以利用4-6个周六上午时间安排备课组活动,其中的误餐补贴、交通补贴等可列入师训经费。
⑵备课的有效性。集体备课重在实效,每个教师备课前必须做到四个熟悉。
①是熟悉课标(大纲、学科指导意见)和教材。对课标和教材或有关参考书要充分钻研,掌握其重点、难点和关键。
②是熟悉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心理活动等。
③是熟悉教学方法。根据教学要求,结合自身特点,考虑教学方法,制定原则,灵活执行。
④是熟悉教具。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实验、电教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设施,倡导自制教具和课件,倡导团结互助与合作研究。
⑶备课组活动的纪律性。教师要按时出席、积极认真参与备课组活动。备课组活动记载要及时、详尽、真实。
六、备课组长的选用及职权
1、备课组长的选用。备课组长应具有为集体奉献的精神,具有较强的学科业务能力和接受现代教育思想的能力,要有一定号召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2、备课组长职责。
⑴备课组长有引导组内正确舆论导向的责任,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重学习、重研讨、互助合作的学术氛围。
⑵备课组长要首先研讨教材,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提出教材分析的主要方案,并分解到全组人员。组长应承担起主要单元课、课时的研究任务和统审稿责任。
⑶备课组长有组织、考评、推优的责权。要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做好教学五项流程的督查工作。
⑷备课组长要及时制订备课组工作活动方案,及时组织对备课活动的资料整理,成册归档。定期上传或保存课件、教案、讲义、试卷等有价值的资料和信息。
3、备课组长的权利。
⑴学校要注重对备课组长的培养,优先推荐备课组长参加高层次的学习与研修。
⑵多方位树立备课组长的威信,制订相应的制度切实帮助备课组长开展工作。
⑶在政策范围内给予备课组长一定的工作量补贴。
4、同年段同学科教师不足两人的,由相关教研员成立县级备课组,教研员即备课组长。
七、学校备课组建设的考核、评优与奖励
1、根据绍兴县学校备课组建设考核细则对各校备课组进行考核评分,并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纳入学校岗位责任制考核指标体系之中。
2、建立备课组建设奖励机制。优秀备课组和优秀备课组长纳入教育局教师节表彰系列。职称评定时优秀备课组长可作为班主任工作年限。

版块二:天台县学校备课组建设管理指导意见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教育局
2008年3月19日
各乡镇中小学、县属学校、幼儿园:
为切实加强学校备课组建设,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努力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教育管理目标,特制定天台县学校备课组建设管理指导意见,望各校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
1、备课组是学校教学和教研的基本单位,是教师交流教学经验、传承教学智慧和提升教学技能的重要基地,是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基本环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
2、发挥备课组优质资源和集体智慧共享的优势,是实施“轻负担,高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前,加强我县中小学校备课组建设是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群众满意,走在前列”的现代教育发展目标的重要抓手,是在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指导下,全面提高我县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创新举措。
二、备课组建设的目标定位
备课组是在业务主管部门和学校校长室领导下的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校本研修的基本团队。学校备课组建设的基本目标是:
1、创造一种舆论导向正确、学术氛围浓郁、人际关系融洽、团队合作良好的备课组人文环境。
2、建立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备课组工作运行机制,形成教学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
3、创建一体化的以备课组为单位的集体研训、推优评优、结对帮扶、同伴互助工作机制,建立校本培训新模式。
4、形成一系列有较高质量的教案集、课件集和教辅集,物化和共享教学研究成果。
三、备课组活动的基本原则

1.
实效性原则。解决教学流程设计、重点难点突破等实际问题。
2.共享性原则。真诚合作,人人参与,实现智慧和资源的共享。
3.研讨性原则。针对每个问题或课堂设计等集体备课,各抒己见,经过讨论、修改,整合出最佳方案。

4.
互补性原则。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集成员智慧于一体,把集体智慧化为个人教学行为。
5.创造性原则。在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上,体现教学创新和特色,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四、备课组工作的主要内容
1、备课组的主要工作是集体备课。
⑴在求真务实的前题下,形式和内容应丰富多样,要以分析教材、研究教法为主线,开展听课、评课、说课、研课等活动。⑵组织学习教学大纲、考纲(考试说明)、学科指导意见等。
⑶交流、研究教育及考试信息,开展以“有效教学”为重点的“小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学习和反思。
2、备课组具体工作内容。备课组成员应树立目标意识、过程意识、合作意识、学习意识。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⑴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要求,认真研讨教材的知识体系,制定详细、具体、可行的学科教学计划,认真分析各单元的重点、难点,提出破解方法。
⑵备课组要在集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逐步丰富和充实教案集。条件允许的学校应将课堂实录,入档资料库。
⑶备课组要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经精选精练后的一套较为成熟有效的教辅集。
⑷对于特别关键的重要课时要有学案稿供学生使用。使学生能了解本学科的关键点、内在逻辑和建构知识体系等,达到“轻负优质”目标。
⑸备课组要把骨干教师示范课和青年教师实践课结合起来,认真研究教法,既要让开课者展示教学风采,更应注重对课堂的研与评,要以评为主,最终形成备课组共识的优秀教法供大家在教学实践中采用。
⑹备课组应开展务实型小课题的教科研活动并力争取得成果,要有系统地组织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善于学习运用先进教科研成果。
⑺要经常开展组内技术比武,推优扶优,推新扶弱等活动,达到共同提高团体优胜的目标。
五、备课组工作基本规范
1、要建立备课活动的长效机制。
⑴各校要加强对备课组工作的领导,建立学校领导、中层干部联系备课组制度,校长、业务校长、教务主任等必须经常参加校内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主动参与、关心、指导备课组的工作。
⑵各校要根据各校薄弱学科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建立校领导联系相关备课组制度,积极正视问题,化解矛盾,破解难题,努力促进学科间的平衡,
⑶各校要建立备课组长例会制度,交流、总结阶段性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要落实备课组长的工作责任制,加强备课组的目标考核,加强备课组活动的过程监管,建立备课组活动的长效机制。学校要定期检查和指导。
2、要把握好备课的基本流程。各校要将教师的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进行有效整合,确定备课的基本程序,重点把握好备课的基本流程,即:个人钻研——集体商讨——形成教案——个人反思
⑴第一步,教师个人钻研:由备课组长提前确定备课内容和集体备课的时间,然后每个教师进行认真钻研,充分准备。
⑵第二步,由事先确定的主讲教师发言,然后进行集体探讨,要求备课组成员畅所欲言、各抒已见,经过观点上相互激烈碰撞与争论,及时加以比较、切磋和完善,最后确定最佳方案,使教师带着自由、经验和问题而来,带着感悟和启发而归。
⑶第三步,形成教案:每个教师根据集体达成的共识,具体设计教学方案,并写出教案。
⑷第四步,个人反思:教师个人根据实际执教情况,认真思考,深刻反思,并写出教后札记。
3、要落实备课组活动的基本要求
⑴活动的务实性。反对形式主义,力戒贪大求全,务求从实从细,避免走过场。
①备课组活动要做到“四定、四备、四统一”,即:定时间、定场地、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备课标(大纲)、备学生、备教法、备作业;备课组在校内必须做到“四统一”,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必须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作业量、统一考查方法。
②要努力做到重要单元、关键课时的教材分析入木三分,期中和期末复习主题明确,并着重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六个环节:落实基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巧析异点、激发疑点、体现特点。
⑵备课的有效性。集体备课重在实效,每个教师备课前必须做到四个熟悉。
①是熟悉课标(大纲、学科指导意见)和教材。对课标和教材或有关参考书要充分钻研,掌握其重点、难点和关键。②是熟悉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心理活动等。
③是熟悉教学方法。根据教学要求,结合自身特点,考虑教学方法,制定原则,灵活执行。
④是熟悉教具。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实验、电教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设施,倡导自制教具和课件,倡导团结互助与合作研究。
⑶备课组活动的纪律性。教师要按时出席、积极认真参与备课组活动。备课组活动记载要及时、详尽、真实。
六、备课组长的选用及职权
1、备课组长的选用。
备课组长应具有为集体奉献的精神,具有较强的学科业务能力和接受现代教育思想的能力,要有一定号召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2、备课组长职责
⑴备课组长有引导组内正确舆论导向的责任,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重学习、重研讨、互助合作的学术氛围。
⑵备课组长要首先研讨教材,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提出教材分析的主要方案,并分解到全组人员。组长应承担起主要单元课、课时的研究任务和统审稿责任。
⑶备课组长有组织、考评、推优的责权。要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做好教学五个环节的督查工作。
⑷备课组长要及时制订备课组工作活动方案,及时组织对备课活动的资料整理,成册归档。定期上传或保存课件、教案、讲义、试卷等有价值的资料和信息。
3、备课组长的权利
⑴学校要注重对备课组长的培养,优先推荐备课组长参加高层次的学习与研修。
⑵多方位树立备课组长的威信,制订相应的制度切实帮助备课组长开展工作。
⑶在政策范围内给予备课组长一定的工作量补贴。
4、同年段同学科教师不足两人的,就近参加中心学校的备课组活动。
七、学校备课组建设的考核、评优与奖励
1、根据天台县学校备课组建设考核细则对各校备课组进行考核评分,并作为县先进教研组评比的重要依据。
2、建立备课组建设激励机制。从本学年开始,每学年评选一定比例的县先进备课组和优秀备课组长,评选采用推荐、考核、公示相结合的办法。
附件:天台县学校备课组建设考核细则
考评
项目




分值
制度
建设
(12分)
有备课组工作规范、备课组考核条例、教学“五认真”规范化细则。

校长每学年、业务校长、教务主任每学年参加一次以上学校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

各备课组有联系的中层以上干部或年段管理人员,并参与、指导备课组的活动。
2
重视备课组建设,阶段性地召开备课组长例会。每学期2 次以上。

有备课组活动安排表,听课采用《课堂教学实录本》记录。
2
队伍
建设
(12分)
备课组长能认真履行职责,凝聚力强,认可度高。
2
教师间团结和谐,以老带新,同伴互助,精诚合作,每学期师徒互听互评不少于8次;积极参加新课程培训。
3
遵守统考命题保密纪律,规范参加统考阅卷,人员齐,负责任。
3
组织、参加教学研讨活动、按规定出席,不缺席。学术氛围浓,开展教学研究,每学年有县级以上教学研究课题。
4
教学
常规
(18分)
精心备课,教案以课时为单位规范书写,课后认真思考,深刻反思,并写出教后札记。关键课时有学案。
5
课前准备充分,课堂教学效率高,并坚持用普通话教学。
5
作业适量、难度适当,双基与能力并重,批改及时,全批全改。
5
辅导及时、耐心。及时、认真批阅试卷,认真做好试卷分析。
3
考评
项目




分值
备课
组活

(28分)
备课组工作每学期有切合实际、目标明确、可行性强的计划。
4
备课组活动次数达到学年总周次数的四分之三。
6
备课组活动体现实效性、共享性、研讨性、互补性原则。
6
集体备课、研讨课、观摩课、公开课、〈课堂教学实录本〉等资料齐全、记载及时、详尽、真实。
6
备课组每位教师每学年组内听课20节以上,有〈课堂教学实录本〉、评课记录。
6
工作
成效
(25分)
逐步积累和丰富教案、课件、教辅等教学资源,教师专业成长快、各级骨干教师人数多。
8
善于总结、反思,撰写教学论文、案例等,在各级交流、获奖、发表文章人均一篇以上。
5
高考、会考、统考、检测等质量好。
12
其他特色工作
(5分)
备课组活动有创意,有特色,效果好。

5
说明:1.考核时间的跨度为上年的9月1日至次年的8月31日。
2.各校备课组尽可能提供详尽的材料。
3. 材料上报时间6月25日
版块三:嵊泗县教育局关于星级校本教研组(备课组)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
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教育局
嵊教〔2009〕71号
2009年9月30日
各中小学:
为推进校本研训的深入开展,提高学校校本研训水平,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有效整合教研、师训资源,充分发挥以校为本教研组的团队作用,结合市教研中心评选星级校本教研组的工作,制订本办法。
一、基本条件
星级校本教研组(备课组)必须达到嵊泗县星级校本教研组(备课组)的六项指令性指标和一定数量的发展性指标(见附件)。
二、认定办法
1、县级星级校本教研组(备课组)的认定,设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和五星级五个星级。
2、各教研组(备课组)按照星级校本教研组(备课组)评审指标进行对照自评,然后向学校申报,学校初审后于每年6月份交县教研室审核。
3、申报要求:
(1)指令性指标为申报星级校本教研组(备课组)必须达到的指标。
(2)发展性指标中C级指标折合分为6分,B级指标折合分为8分,A 级指标折合分为10分。最后得分60分---69分的为一星级,70分----79分为二星级,80分-----85分为三星级,86分-----90分为四星级,91分及以上为五星级。
4、教研室根据星级校本教研组(备课组)申报情况,每学年认定一次,于7月份在教研网上公布。
5、近两年被评为市星级教研组的,直接认定为相应等级的县星级教研组。
6、参加市星级教研组评选,评选条件见《舟山市中小学星级校本教研组评选指标》。
附件:嵊泗县星级校本教研组(备课组)评选指标
一、指令性指标:
1.教研组(备课组)成员敬业爱岗,有良好师德师风,无违规违纪现象,年度考核无一不称职者。
2.学校重视校本研训工作,有健全的教研组建设、管理(考核)制度。
3.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有计划、有主题、有总结。教研活动至少两周一次正常、有序开展,并乐意承担各职能科室指派的任务。
4.教研组(备课组)成员每人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教龄在八年以下的青年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听本学科教师的课不少于10节),且有本学科听课的详细点评。
5.教研组(备课组)成员团结协作,教研训气氛浓厚,做到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并积极参加校级研训活动。
6.教研组(备课组)各类档案建立基本符合规定要求,组内成员必须完成继续教育规定学分。
二、发展性指标
(一)学科质量优良。
1、学科抽测成绩。
①教研组(备课组)内每个年段至少有1项指标相当于县平均水平,或当年度每年段抽测成绩至少有1项指标不低于上年度水平。(C)
②教研组(备课组)内每个年段至少有1项指标高于县平均水平,或当年度每年段抽测成绩至少有1项指标比上年度有进步。(B)
③教研组(备课组)内每个年段至少有2项指标高于县平均水平,或当年度每年段抽测成绩至少有2项指标比上年度有进步。(A)
2、学科竞赛成绩。
当年度在县级学科竞赛中,获奖比例接近于县平均。(C)
当年度在县级学科竞赛中,获奖比例相当于县平均。(B)
当年度在县级学科竞赛中,获奖比例超过县平均。(A)
(二)校本研训。
1、常规教学。
①能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工作,能正确使用集体备课的教、学案,作业布置能做到“教什么,做什么”,且有实效。 (C)
②能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工作,能正确使用集体备课的教、学案并能根据教学实际作适当调整,作业布置能做到“教什么,做什么”且有层次有实效。 (B)
③能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工作,能正确使用集体备课的教、学案并能根据教学实际有所创新,作业布置能做到“教什么,做什么”且有创新有实效。 (A)
2、研训活动的开展
①能保证每月至少两次的研训活动时间,每次活动有预设、有主题、有过程、有小结性的记载。(C)
②当年度,教研组(备课组)在校级级层面承担校本研训展示或校级学科教研展示课,具有一定指导作用或组内教师承担校级学科讲座取得良好效果。(B)
③当年度,教研组(备课组)在县级级层面承担校本研训展示、经验提炼介绍等活动或县级学科教研、展示课,具有一定指导作用或组内教师承担县级学科讲座取得良好效果。(A)
3、教研组团队合力强
①有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目标并获得认同,整体要求上进,教师能分工合作,资源共享,教研气氛较浓厚。(C)
②有明确的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目标并获得认同,整体积极上进,教师分工合作,资源共享,教研气氛浓厚,与教研组长(备课组)配合默契。(B)
③有明确的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目标并获得认同,有共同的愿景,整体积极上进,教师分工合作,资源共享,教研气氛浓厚,把教研组(备课组)初步建设成学习型组织。(A)
(三)学科特色。
①学科组能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活动有组织有准备。(C)
②学科组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并能做到活动准备充分,组织工作严谨,学生参与热情高。(B)
③当年度,认真组织一次学科特色周。做到方案先行,活动准备充分,组织工作严谨,时效性强,学生参与热情高,且在每个学校专项评定中获良好及以上。(A)
(四)执教能力。
1、课堂教学能力。
①当年度,组内成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校级获奖率在70℅以上(C)
②当年度在完成C级指标的基础上,组内成员至少有一名教师参加课堂教学评选并获县三等奖及以上。(B)
③当年度在完成B级指标的基础上,组内成员至少有一名教师参加课堂教学评选并获县二等奖及以上。(A)
2、各类教学技能。
当年度,组内成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技能比赛活动。校级获奖率在70℅以上(C)
②当年度在完成C级指标的基础上,组内成员至少有一名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技能比赛活动并获县三等奖及以上。(B)
③当年度在完成B级指标的基础上,组内成员至少有一名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技能比赛活动并获县二等奖及以上。(A)
(五)教科研能力。
1、专业论文水平。
①当年度,教研组(备课组)70℅以上教师须参加县级优秀学科论文等评比活动,至少有一篇论文获县三等奖。(C)
②当年度,教研组(备课组)70℅以上教师须参加县级优秀学科论文等评比活动,至少有一篇论文获县二等奖或有二篇论文获县三等奖。(B)
③当年度,教研组(备课组)70%以上教师须参加县级优秀学科论文等评比活动,至少有一篇论文获县一等奖或有二篇论文获县二等奖。(A)
2、课题研究能力
①教研组(备课组)成员从事课题研究。近两年,教研组(备课组)成员至少有一项县级及以上课题立项。(C)
②教研组(备课组)成员从事课题研究。近两年,教研组(备课组)成员至少有一项县级课题结题。(B)
③教研组(备课组)成员从事课题研究且有一定成效。近两年,教研组(备课组)成员至少有一项县级课题结题,且获县级科研成果三等奖及以上奖项或市级及以上级别课题立项(结题)。(A)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4: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区教育局关于加强备课组建设的意见(教研组室建设讲座5

主讲人:钟炜(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教研室主任)时间:2011年4月18日

编者按:“教研组室建设讲座”是“教学管理讲座”的续篇,分六为个系列:一教研组建设、二备课组建设、三教导处建设、四教科室建设、五教研室建设,六教科所建设,每个系列分为若干个专题


阅读提示:本人于2007年10月在“教学管理讲座系列二”中对“备课组工作”已编发了六个专题(现已删除),现在作为其续篇的“教研组室建设讲座系列二”中对“备课组建设”将编发多个专题。本文《区教育局关于加强备课组建设的意见(教研组室建设讲座系列二专题5)》,分为五个版块:一是普陀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学备课组建设的指导意见;二是吴兴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的指导意见;三是武昌区教育局实施加强中学备课组建设工程的方案;四是鼓楼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学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的意见;五是龙马潭区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指导意见各版块源于网络等选稿后编辑或改写而成,致谢各位原作者和诸位读者。
版块一:普陀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学备课组建设的指导意见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教育局
2008年8月26日
各初中、高中学校:

为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提升教师业务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现将《普陀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学备课组建设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备课组是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和学校进行教学管理的最基本单位。在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社会对学校教学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备课组建设不仅是学校行使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增强凝聚力向心力的迫切要求。为此,特制定本指导意见,请各校结合自身特点,认真贯彻落实。

一、备课组建设的目标定位

学校备课组建设的基本目标是:

(一)创造一种舆论导向正确、学术氛围浓郁、人际关系融洽、团队合作良好的备课组人文环境。

(二)建立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备课组工作运行机制,形成程序化、规范化、精细化的备课组管理制度。

(三)增强备课组在集体研训、结对帮扶、同伴互助以及推优评优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备课组各成员间交流、研讨、互补功能。

(四)形成一系列有较高质量的教案集、课件集、教学案例集、教学视频集和教辅集,物化和共享教学研究成果。

二、备课组建设的基本原则

学校备课组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实效与提高原则。通过备课组各成员的共同研讨,团结协作,着重解决教学流程设计、教学重点难点等实际问题。通过业务、理论学习,共同进步,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二)共享与互补原则。通过备课组各成员间真诚合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形成集体智慧,再把集体智慧化为个人教学行为。实现智慧和资源的共享。

(三)程序与创新原则。各备课组要根据学科特点和自身实际,建立一套完整的活动程序。在此基础上,各成员要努力创新,展现各自的特色和风采。

三、备课组工作规范与基本任务

(一)工作的职责与任务。

1.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备课组建设,要充分发挥备课组在教学和教师培养上的作用,要根据学校特点和需要建立备课组工作与管理制度。校长、业务校长、教务主任等应经常参加校内各备课组的集体活动,主动关心、指导备课组的工作。

2.学校要切实提高备课组在学校各组织中的地位。原则上,任教同一学科同一年级的教师在四人或四人以上的都应设立备课组。规模较大的学科,可直接以备课组替代教研组,同时提高备课组长的经济和政治待遇。

3.要建立备课组长例会制度,及时交流、总结阶段性工作。要落实备课组长工作责任制,加强目标考核和过程监督。

4.备课组长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重学习、重研讨、互助合作的学术氛围,要及时制订备课组工作活动方案和工作计划,并认真加以落实。备课组要承担审编主要教学资料、选用编写学生练习和试卷、建立教学资源库等任务,有价值的资料和信息应建立电子档案予以妥善保存。

5.区教研室要重视对学校备课组的指导,检查备课组工作每年应不少于2次,检查结果要及时向学校领导反馈。同年级段同学科教师较少的,可在区级层面成立备课组,备课组长由相关教研员直接兼任。

(二)备课组工作规范。

备课组活动反对形式主义,力戒贪大求全,务求实效,避免走过场。

1、活动要做到“四定”、“四备”、“四统一”,并着重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六个环节”。⑴“四定”即:定时间、定场地、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⑵“四备”即备课标(大纲)、备学生、备教法、备作业;⑶“四统一”即在明确教学目标和班级学生学力差不多的前提下,要求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作业量、统一考查方法;⑷“六个环节”即:落实基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巧析异点、激发疑点、体现特点。

2、要使备课组活动取得实效,必须严肃纪律。教师要按时出席、积极认真参与备课组活动,包括政治、业务、理论学习和小课题研究。备课组活动记载要及时、详尽、真实。

(三)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1.分析研究教材教法。备课组要以分析教材、研究教法为主线,开展备课、听课、评课、说课、研课等活动。

⑴要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要求,认真研讨教材的知识体系,制定详细、具体、可行的学科教学计划。认真分析各单元的重点、难点,提出破解方法。认真研究教法,既要让开课者展示教学风采,更应注重对课堂的研与评,要以评为主。

⑵最终形成备课组共识的优秀教法应供大家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在此基础上要形成有较高质量的教案集、课件集、教学案例集和教学视频集。

2.组织集体备课。各校要将教师的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进行有效整合,确定备课的基本程序,重点把握好备课的基本流程,即:个人钻研——集体商讨——形成教案——个人反思。

⑴教师个人钻研:由备课组长提前确定备课内容和集体备课时间,然后每个教师进行认真钻研,充分准备。

⑵集体商讨:由事先确定的主讲教师发言,然后进行集体探讨,要求备课组成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经过观点上相互激烈碰撞与争论,及时加以比较、切磋和完善,最后确定最佳方案,使教师带着自由、经验和问题而来,带着感悟和启发而归。

⑶形成教案:每个教师根据集体达成的共识,结合班情,具体设计教学方案,并写出教案。

⑷个人反思:教师个人根据实际执教情况,认真思考,深刻反思,并写出教后札记。

3.学习课程标准、考纲、学科指导意见。备课组不但要集中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考纲(考试说明)、学科指导等意见,而且要把其化解在每次备课、听课、评课、说课、研课等活动中,对于特别关键的重要课时要有学案稿供学生使用,使学生能了解本学科的关键点,内在逻辑和建构知识体系。

4.收集和核定教学资料。

⑴备课组要充分发挥各成员的特长和优势,明确教学资料和测试题的收集、修订补充、核定等分工,没有经过收集和核定的教学资料原则上不得使用。

⑵备课组能根据难度和区分度等需求进行分层次分类别,使各成员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逐步形成多套较为成熟有效的教学资料和测试题集,并有电子备份。

5.开展教学课题研究。

⑴备课组开展以“有效教学”为重点的教学研究,促进教师学习和反思。备课组在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逐步丰富和充实教案集、案例集、教学心得集等研究成果。条件允许的学校应将课堂、说课等活动进行实录,入档资料库。

⑵备课组应开展务实型小课题的教科研活动并力争取得成果,要有系统地组织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善于学习运用先进教科研成果。

6.组织教学技能比武。备课组要经常开展组内技术比武,推优扶优,推新扶弱,以老带新等活动,培养后备力量,达到共同提高团体优胜的目标。

版块二:吴兴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的指导意见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教育局
吴教基〔 2010 〕 78 号
2010年9月13日
各中小学、幼儿园: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有效教学行动,促进我区教育轻负高质,均衡发展,现将《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在试行过程中有何意见或建议,请与区教育局教学研究与培训中心联系。
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的新内涵、新思路、新功能,切实改进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在学校(含幼儿园,下同)教学管理和校本研修中作用,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着力促进我区基础教育“轻负高质、均衡发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浙教基〔2008〕232号)和区教育局《关于深入开展有效教学行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吴教〔2008〕13号)文件精神,特对我区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教研组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教研组建设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
1学科教研组(含备课组)是学校实施教学管理、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基层组织,是发挥教师集体力量、解决教学问题、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学校加强校本研修、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主要平台。
2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科建设所面临的各种教学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教研组活动,对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我区基础教育“轻负担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加强教研组建设是提高教师水平的必要前提。
1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课堂提效、质量提优、学生提趣、办学提格”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
2教研组是校本研修的重要阵地,对加快实现教育理念的转变,加快实现育人模式的转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加强教研组建设,能凝聚教师、激励教师、引领教师、带动教师、发展教师,能吸引一批人、带动一批人、激励一批人、提高一批人。
(三)加强教研组建设是促进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1大量实践表明,教研组建设的效度与学科教师专业素养的厚度、学校教学质量建设的高度,基本呈正比关系。
2当前,教研组建设城乡不均衡、同一区域不均衡的现象较大范围内、很大程度上存在。部分学校重教学轻教研,对教研组、备课组建设重视不够,教研氛围不浓,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共性、难点问题难以突破、解决,个别学校的教研、备课活动流于形式甚至没有开展。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二、切实加强教研组组织建设
(一)完善教研组体制。各校要以有利于教学和教学研究为原则,合理设置和调整学科教研组。中小学要根据本校的实际和校本研修的需要成立学校学科教研组,九年一贯制学校同学科不得中学部、小学部分设。若同一学科专职或主兼教师合计在三人及以上,应成立教研组;专职或主兼教师不足三人的,可组织性质相近学科的教师成立校内综合教研组,或参加外校的一个教研组及区域联盟教研组的活动;跨学科教师编入其主要任课的学科教研组,同时参加一定的兼课学科的教研组活动。幼儿园不分学科。
(二)健全备课组建设。备课组是以年级为单位(幼儿园以班段为单位),组织同学科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最基本组织。随着教改的深入,备课组的作用愈来愈得以显现,它不仅直接影响教研组建设,而且还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因此一定规模的学校要在学科教研组下设立备课组,健全集体备课制度。若同一学科同一年级专职或主兼教师合计在三人及以上,应成立备课组。专职或主兼教师不足三人的,中学可不成立备课组,但须参加本校同学科其他备课组或教研组活动,或参加外校及区域联盟内同学科教研组、同年级备课组活动;小学则应成立学段备课组;中小学跨学科教师编入其主要任课的学科备课组,同时参加一定的兼课学科的备课组活动。幼儿园要根据本园实际,以大中小班为单位建立备课组;各班次教师少于三人的,可不成立备课组。
(三)激发组长积极性。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是教研组和备课组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力量,也是学校领导联系教师的重要纽带。各校应选拔思想品德好、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有一定组织和协调能力、能团结广大教师的优秀教师担任教研组组长或备课组长;并实行聘任制和任期制,定期更新和调整。要明确和落实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的工作职责与相应待遇,积极吸收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参与学校有关教学工作的研究、决定和管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明确教研组基本工作内容
(一)组织业务学习。要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以及校本研修计划,创新形式,组织教师学习课程和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升课程意识,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教学规律,并应用课程与教学理论总结、分析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经验;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专业知识和科研成果,帮助教师不断更新和充实本学科专业知识;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科学和人文知识,拓宽知识视野,丰富文化底蕴。
(二)参与常规管理。教研组要配合教务处、教科室(分管业务副园长),备课组要配合教研组组织本学科教师落实教学常规要求。认真制定并实施本组教研工作计划,研究制定和贯彻落实本学科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评价“五环节”的具体要求,切实加强教学过程的常规管理。加强对本学科各备课组教学工作、教研活动的管理和指导。及时树立先进典型,推广成功经验。积极承担学校安排的教师教学工作考核、教学质量检测评价等工作。
(三)开展研修活动。要以“教师提能、课堂提效、质量提优、学生提趣、办学提格”为目标,以转变教学方式和促进学科建设、提高教师执教能力和学科专业素养为重点,以提高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评价“五环节”有效性为目的,以基于教学问题解决的“小主题、小专题、小课题”研究为载体,引导教师理解和掌握学科教学规范,大力开展主题研讨、教学沙龙、网络教研与竞赛活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学生学业水平。要研究制定本教研组的学科建设规划,把握课改方向,明确教改目标,突出研修重点,落实工作措施,逐步形成本组的教学特色和研修文化。要积极承担校级以上(含校级)学科教研活动,全力组织本学科、本年级(学段)教师参加联盟或上级教研部门开展的教研活动,主动开展学科课题研究。
(四)融入课程建设。积极参与“八大校园”建设,承担学校布置的校本课程、选修课的开发和实施任务,并充分利用本学科的课程资源和教师专业特长,依托学科教学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组织好上级教育部门认可的各种学科竞赛、评比活动,努力提高学科综合素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五)助推教师培养。要根据学校的教师继续教育发展规划,协助学校加强青年教师成长培养、骨干教师拔尖培养、中老年教师发展培养。助推名师带徒、带课题和带教研组 “三带”活动。增强合作意识,发扬团队精神,构建对话、合作、反思、共享的研修文化。
(六)积累文档资料。要建立教研组、备课组工作档案,重视各类文本、档案资料的积累和整理,尤其要重视学年间交接性研讨成果、经典案例、诊断课例等教学改进方面共享成果的积累与建设。要重视各项教研活动的记载,原始记载资料要归类存档(记载表参考样式见附件1)。
四、加强对教研组工作的管理和保障
(一)健全教研组工作制度。教研组与下设的备课组有不同的职责和活动范围,各校要加强统筹协调,使两个层面的教研组织形式都能充分发挥作用。
1进一步明确并制定各学科教研组、备课组的活动要求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工作职责。
2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各项教研组工作制度,如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聘任制度、业务学习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研活动制度、结对帮扶制度、教研组长例会制度、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学校领导干部联系教研组备课组制度、听评课和反馈交流制度、联盟教研制度等。
(二)落实教研组活动时空。结合学校校本研修、联盟教研的要求,积极承担联盟、区、市等教研活动任务。
1统筹安排校本研修的内容和活动形式,由教研组独立开展且有主题的研修活动,每学期不少于5次,总时间不少于10课时;有备课组且由备课组独立开展的集体备课活动,每两周不得少于2两课时;无备课组且把备课组功能纳入教研组的,教研组活动每两周不得少于2课时。
2研修活动的时间安排要有利于全组教师集中参加活动。为了便于联盟与全区性教研活动顺利开展,全区各校统一确定各学科教研活动日(附件2);备课组活动与教研组活动如何统筹,由学校自行安排。
(三)加强教研组活动管理。
1各校要建立教研组、备课组考核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加强检查、督促和评价,及时总结,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激励各教研组和备课组务实求真、开拓创新,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和研修文化。
2区教育局每两学年开展一次星级教研组和优秀教研组长评选活动,推广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备课组活动纳入教研组评选,星级教研组和优秀教研组长评选方案另发);必要时,将评选先进联盟教研大组。
(四)重视对组长培训指导。
1各校要重视发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要重视对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努力提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管理、策划、指导能力。
2区研训中心要分期分批举办教研组长培训班,帮助教研组长明确工作职责,熟悉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的前沿动态,掌握开展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的基本方法。
(五)保障教研组活动条件。
1各校要落实教研组、备课组工作必要的经费保障,保证购买图书资料、外出参观学习,以及有关教研活动、竞赛活动经费。
2每个教研组应集体配订两份及以上本学科专业报纸或杂志,并配备必需的工具书、参考资料、信息技术设备等,供教研组保管和使用。
版块三:武昌区教育局实施加强中学备课组建设工程的方案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
2007年8月14日
备课组是学校执行学科教学教研计划的最基本单元,是学生学科素养与学科成绩提升过程的最直接的设计者、实施者,是教师专业生活最持久、最具影响力的基本环境。备课组工作直接影响到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业成长,影响到学校的教育质量。“十一五”期间,为切实加强中学备课组建设,提升中学教师专业素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特拟定实施加强中学备课组建设工程的方案。
一、总体目标与任务
(一)总体目标。
1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着力研究和解决改革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发挥备课组在教学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2建立健全有利于中学备课组建设的发展、评估和激励机制,把中学备课组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主要任务。
1、使备课组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最高效的学习型组织。构建学习型组织,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学备课组作为学校重要的学习型组织,它易于组织、便于管理、活动便捷,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实践新课程理念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要将中学备课组建设成为校本教研的最基础、最重要的学习型组织。
2、使备课组成为教师交流、互助和发展的平台。教师的个人成长离不开团队的交流与互助。交流可以实现信息共享,互助有利取长补短。备课组成员间的交流互助有利于学术研讨氛围的形成,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得到拓展,教学问题的探究不断处于前沿。要努力使中学备课组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科教研和校际交流的重要平台。
3、使备课组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备课组成员之间藉助平等的对话、开放的讨论、理性的反思,使团队共同思考和创造的能力得到提升。当个人分享集体的智慧时,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开始形成。以主动参与、密切合作、乐于探究为特征的备课组合作文化得以形成,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要形成区、校完备的备课组发展、评价和激励机制。“十一五”期间,制定出《武昌区初、高中学科备课组建设评估方案》。评选表彰优秀备课组、优秀备课组长,评选区十佳备课组、十佳备课组长。各校结合校情开展优秀备课组、十佳备课组的评选和表彰工作。
二、工作内容与措施
1、建立学科备课组长选聘与培训机制。
(1)学科备课组长的选聘强调综合素质。学科备课组长由各学校定期选聘,选聘时,既重视教学教研业务能力,也强调思想作风与组织协调能力,确保切实有效地发挥其在管理、教学教研、培训提高等方面的职能作用。
(2)强化学科备课组长的在岗培训与提高工作。通过备课组长培训、中心备课组学术活动、校际研讨交流等形式提高备课组长综合素质,让他们胜任工作,出色地当好领头雁。
2、建立学科备课网络格局。
(1)区学科指导组:宏观把握全区各年级学科备课组工作,由教研员牵头,部分专家及骨干学科备课组长为成员,负责规划全区本年级学科备课活动,组织区级教学教研活动,监控与评价全区学科备课活动过程。
(2)片中心备课组:划片成立片中心备课组,各校学科备课组长为成员,推举其中一名任片中心备课组长,在区学科指导组指导下,开展片内教学与教研工作,组织适性强的片内教学交流活动。
(3)校学科备课组:各学校分年级分学科建立备课组,教师人数较少的学科,在教研员指导下跨校建立片学科备课组,落实常规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片学科备课组长在所在学校享受与其他备课组长同等的待遇。
3、建立学科备课工作保障措施。学校要按照区教育局有关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对学科备课工作从时间、人员、内容、场地、经费等各方面作出制度规定,确保学科备课工作正常、有序、持久、有效地进行。
4、规范学科备课活动内容与活动模式。要在教研培训中心指导下,规范备课活动基本步骤与活动内容,确保备课工作质量。
⑴继续开展课堂、课例、课题的研究,活动内容要突出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增强实效性。
⑵要在传承优秀校园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丰富、完善并创新学科备课组活动的模式。
5、落实学科备课组工作的指导与监控措施。
(1)加强教研员学科备课组基地建设。每个教研员要选择一所学校一个年级的一个备课组作为自己的学科基地,定期下组参加、组织、指导备课活动,全程参与教学教研过程,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推进,使备课组建设更为规范,更有实效,成为全区的样板,适时对全区开放,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2)落实学科备课组活动调研制度。中教科、教研培训中心要把备课组工作作为常规下校调研的重要内容。对学科备课组工作调研,强调“五看”:看备课组工作计划,看备课组集体备课全过程,看集体备课记录和备课笔记,看集体备课后的课堂教学,看课后的教学反思。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敦促整改。
6、建立学科备课组工作评价体系。
⑴各学校要采用制约与激励并举的机制,使学科备课组建设工作不断推进,逐渐规范;要开展“争达标、创优秀”的创建活动,掀起备课组规范化建设的高潮。
⑵区教育局制定《武昌区初、高中学科备课组建设评估方案》;组织评选表彰优秀备课组、优秀备课组长、十佳备课组、十佳备课组长,优秀备课组及组长的评选结果与学校绩效考核、教师个人评先晋级等挂钩。
三、工作安排与要求
1、动员、启动阶段(2007年8月—12月)。
(1)
动员、启动武昌区实施加强中学备课组建设工程。
(2)研究制定《武昌区初、高中学科备课组建设评估方案》。
(3)学校制定《学科备课组建设工作方案》,建立健全组织与制度。
2、研究、实施阶段(2008年1月—12月)。
(1)典型引路。校、区分别确定试点学科备课组,加强学科备课组的理论与业务培训,按有关要求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研究,积累操作经验。
(2)总结改进。总结试点学校、试点学科实施学科备课组建设的经验与教训,重新修订有关制度与操作细则,形成系统的书面材料和影像资料,通过现场会和研讨会形式,促进校际交流。
(3)初步实施。在试点学科备课组经验基础上,在全校、全区扩大范围实施。
3、总结、推广阶段(2009年1月—2010年12月)。
(1)学校总结评比。评出学校达标备课组、优秀备课组、优秀备课组长、十佳备课组长,汇编探索文集,推荐区优秀备课组、优秀备课组长、十佳备课组、十佳备课组长侯选名单。
(2)全区总结评比。全区评选中学优秀备课组(若干个)和优秀备课组长(若干名),评选中学十佳备课组和十佳备课组长,召开全区表彰大会,予以奖励。以后每年进行评选。编辑出版《武昌区实施加强中学备课组建设工程探索文集》(初、高中卷,收录学校备课组工作模式、案例及经验)。
(3)全区推广。吸纳全区各校备课组建设经验与成果,全面推广实施。
版块四、鼓楼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学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的意见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教育局
2011年1月21日
为了全面提升我区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营造和谐、奋进、创新的教学环境,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促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落实课程改革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参照省市有关教学管理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区情和课改实际,现提出关于加强中学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的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始终确保以教学为中心。
1、无论校内管理采用何种建制,学校的教研工作都应在校长室的领导和教务处(教学处)的直接指导下开展。凡有5名教师以上的学科都应设置独立的教研组,教研组长的任用应通过行政会议研究,选派有良好师德修养、业务水平高、有一定组织能力的教学骨干担任。
2、教研组长应承担学科教学质量的管理职责。教研组长直接对学校和校长负责。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有2人以上的都应建立备课组。备课组长要选定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备课组长的人选应由教研组长提出,经主管领导研究后确认。


二、突出教研活动“以校为本”精神。
1、改革原有单一的自上而下的教学研究体制,学校要在时间、场地、经费上为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提供保障,依托教研组备课组切实解决本校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的各种实际问题。
2、学校要督促各教研组每两周至少安排一次活动,各备课组每周至少安排一次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保证在连续两节课以上。
3、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时间和场地要相对固定,列入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并建立日常的检查制度。
三、校级领导、中层干部以及所有教学人员,都应参加所教学科的教研组备课组活动。
1、每次活动应严格实行签到制度,缺席者要事先请假,并由组长在签到表上注明缺席原因。
2、安排教研活动要因地制宜,形式多样,要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针对本组教师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开展教研活动。
四、每学期初,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根据学校教学工作指导思想和教务(教学)处工作部署制订出具体、务实、有效的教研和备课工作计划。
1、每次教研组备课组活动都应有详尽的活动记录。学期结束,各教研组和备课组要有工作小结。以上各种文字材料要交教务(教学)处存档备查。
2、鼓励各教研组积极开展有助于提高教师素养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创意的活动。
五、备课研讨是学校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备好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根本保证,因此,应十分重视备课工作。
1、备课组长要就学期教研工作的总目标,科学、有序地安排每次教研活动的中心议题,布置专人作好中心发言的准备,主备者应将电子文稿提前发到本备课组教师的电子信箱,引导全组教师就中心议题进行探讨,集中大家的智慧。
2、同组教师要积极参与研讨,形成互动氛围,不能搞“一言堂”的资源共享。每位教师完整的备课流程是:自己反复研读教材---参阅教参思考方法---倾听主备者的发言---认真参与集体讨论----完成自己书面教案----课后反思教学得失。不能依赖别人代替自己对教材的研读。
六、备课应有一定的提前量。
1、备课组集体备课要确定每课时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设计好作业与练习,准备好教学用具,积极开发,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课后适时进行教学反思。复习课、讲评课、活动课都应事先设计。教师据此在授课前备好教案和有关课件。
2、教师的授课教案可以采用打印稿和电子文档,但必须要有自己独立思考的针对所教班级具体学情的设计和分析,要体现“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增减,课后反思”的原则,既要反映集体备课的智慧,又应体现个人的个性特长,同时要把备课当作提高自身素养的不断进取的过程。
七、听课时教学交流的重要形式,也是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
1、每学期校内的听课,主管教学的校长及教务主任不少于40节,其他管理人员不少于20节,教研组长不少于30节,教师不少于15节。教研组长本校听课的覆盖面每学期应不少于80%。
2、教研组长要认真督查本组教师完成听课指标。凡有两人以上听同一节课的,课后都应有交流讨论。学校要鼓励教师多听课多交流,学期结束应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各人的听课数量。
八、教师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教育教学信息的搜集。
1、自我加压,博采众长,不断“充电”,更新知识。进行教育教学的经验总结,开展“一人一文”活动,即每学期,每个教师至少撰写有关教育教学论文、经验总结或案例分析1篇。
2、学校要鼓励教师积极向有关教育教学的报刊、杂志投稿,积极参加教育行政和教学研究部门组织的各类竞赛活动。要增强档案意识,重视教育、教学和教研成果及经验的收集、建档和推广应用。
3、凡是教师获奖、发表的文章及其文稿,指导学生参赛取得的成绩及获奖证书,参加区级以上的学术报告,专题报告的资料、讲话稿等,教研活动的记录,教师的听课笔记及相关教研的其他一切资料,教研组均应配合学校认真收集、影印或拍照,作为重要的资料送学校档案室妥善保存。
九、重视对学生“提优补差”工作,大力倡导文明施教、依法执教。
1、着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积极开展学科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和求异创新的精神。
2、要结合学科特点,开发校本课程。采取多种形式举办各类兴趣小组和竞赛活动,活跃学生的身心。
十、区教育局授权区教研室对各校教研组、备课组的工作进行评估。
1、依据本意见,区教研室制订《鼓楼区中学学科教研组考核量化表》和《鼓楼区中学学科备课组考核量化表》(各学科可适当作补充和调整),每学年对各校的教研组工作和备课组工作进行考核评估。
2、与市教育局教研室评选优秀教研组同步,每三年进行一次区级优秀教研组的表彰。每年进行一次区优秀备课组的表彰。
  
附件1:鼓楼区中学学科教研组工作考核量化表










合格

教研组建设
机构健全,组长胜任工作,积极主动,有良好的研究氛围
10
8
6
3
全组及各备课组工作有计划、有总结,有详细的活动记录
10
8
6
3
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时间地点固定,成员出席率高。
10
8
6
3
5年教龄以下的青年教师都有指导教师并切实指导(有记录)
10
8
6
3
学科课外活动和辅导正常开展,形成校本的学科特色
10
8
6
3
教学研究工作
全组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等达合格以上要求
10
8
6
3
组内听课量达标。听本组教师课的覆盖面,教研组长不少于80%,
10
8
6
3
每学期组内开校(含校)以上公开课达到30%以上
10
8
6
3
组内相应的资料档案齐全,及时整理上交存档
10
8
6
3
全员参与市区教研活动,认真学习,不缺席、迟到、早退
10
8
6
3
市区
教研
活动
在市、区教研活动中作中心发言
市2分区1分/人次
承担全市、区公开课或专题研讨课
市3分区2分/节
教研组内齐心协力,承担好市区活动
一次2分
教改
考试
积极进行教改实验,并取得实效(有专项材料)
2分/项
在市区统一考试中均分合格率排位的变化
±2分/(进退一位)
师生
竞赛
教师参加区级以上竞赛得奖(市及以上一等奖得分加倍)
区1分 市2分/次项
学生参加区以上竞赛(设团体奖,依据参赛人数比例和获奖面排名,一般按一等1名二等2名三等3名设奖)
一、二、三等分别为6、4、2分/项
获市及市以上一等奖的学生按人次予以奖分
每人次2分
论文课例
在市级及以上正式刊物发表论文。
市3分省5分核心刊物8分
教学论文或课例等教学成果在区级评选中获得奖励
一二三等奖分为3、2、1分/篇
论文课例等获市省级奖(全国范围正式评选经确认加倍)
一二三等奖分为4、3、2分/篇
发展评价
课题申报,在区以上教科所或学会中立项
3分/区 5分/市(项)
如教材、网页建设以及有特色教研成果可加分
≤10
常规检查
在市区随机教学视导和例行检查中,课堂教学被评为C等,教案、作业被判为不合格。
每人次(项)扣5分
因教研组(学校)自身的原因,参加市区活动的人数少于应到人数的60%,或不能按市区要求及时完成所布置的任务。
每次(项)扣5分
说明: 100分为基本分,先由教研组自评,在征询学校各方面意见,查看原始材料的基础上确认;奖励和处罚分依据实际情况另计。两部分合计100分为合格教研组,达130分为优秀教研组。每学年结束前评选并予以公布。
附件2:鼓楼区中学学科备课组工作考核量化表










合格

组内建设
备课组长胜任工作,积极主动开展活动,有良好的研究氛围
10
8
6
3
备课组学期工作有计划、有总结,有详细的活动记录
10
8
6
3
备课组活动时间地点固定,成员出席率高。
10
8
6
3
5年教龄以下青年教师有对应教师指导开展互相听课(有记录)
10
8
6
3
学科课外活动和辅导正常开展,形成自己的特色
10
8
6
3
教学教研工作
全组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等达合格以上要求
10
8
6
3
组内听课量达标。听本组教师课的覆盖面,组长不少于90%,
10
8
6
3
每学期组内开校(含校)以上公开课达到50%以上
10
8
6
3
组内相应的资料档案齐全,及时整理上交存档
10
8
6
3
全员参与市区教研活动,认真学习,不缺席、迟到、早退
10
8
6
3
市区
教研
活动
在市、区教研活动中作中心发言
市2分区1分/人次
承担全市、区公开课或专题研讨课
市3分区2分/节
组内齐心协力,承担好市区活动
一次2分
教改
考试
积极进行教改实验,并取得实效(有专项材料)
2分/项
在市区统一考试中均分合格率排位的变化
±2分/(进退一位)
师生
竞赛
教师参加区级以上竞赛得奖(市及以上一等奖得分加倍)
区1分 市2分/次项
学生参加区以上竞赛(设团体奖,依据参赛人数比例和获奖面排名,一般按一等1名二等2名三等3名设奖)
一、二、三等分别为6、4、2分/项
获市及市以上一等奖的学生按人次予以奖分
每人次2分
论文课例
在市级及以上正式刊物发表论文。
市3分省5分核心刊物8分
教学论文或课例等教学成果在区级评选中获得奖励
一二三等奖分为3、2、1分/篇
论文课例等获市省级奖(全国范围正式评选经确认加倍)
一二三等奖分为4、3、2分/篇
发展评价
课题申报,在区以上教科所或学会中立项
3分/区 5分/市(项)
如教材、网页建设以及有特色教研成果可加分
≤10
常规检 查
在市区随机教学视导和例行检查中,课堂教学被评为C等,教案、作业被判为不合格。
每人次(项)扣5分
因自身的原因,参加市区活动的人数少于应到人数的60%,或不能按市区要求及时完成所布置的任务。
每次(项)扣5分
说明: 100分为基本分,先由备课组自评,在征询学校各方面意见,查看原始材料的基础上确认;奖励和处罚分依据实际情况另计。两部分合计100分为合格备课组,达130分为优秀备课组。每学年评选一次并予以表彰。
版块五:龙马潭区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指导意见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教育局
2010年4月12日
为了加强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和教学研究活动,使学校教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现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供各校参照执行。
  一、明确地位。学校教研组(备课组)是学校教学研究的基本单位。教研组(备课组)的健全程度和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学校要重视教研组(备课组)建设。
  二、健全组织。各校成立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思品社会(思品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研组,音体美劳、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可根据学校实际设立l—2个综合教研组。
1、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思品社会教研组可根据学校实际按年级段(学段)设立备课组,音体美劳、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可根据学校实际按课程门类设立备课组。
2、规模较小的小学由中心校牵头开展联片教研,开展联片教研的学校,也按照上述要求设立学科教研组(备课组)。
  三、制定计划。教研组要根据学校工作思路,认真制定教研组(各课组)计划,并在每学期第二周上交教务处,组内教师人手一份。

四、开展活动。组织教师参加教学专题培训,开展读书活动,围绕“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质量测评”教学规范,开展灵活多样、讲求实效的集体备课活动、教学研究活动、质量分析活动、教学反思交流活动,教学基本功大练兵活动。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
  1、教研活动各学科每两周一次。教研活动要做到“五定”(定时、定点、定要求、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和“三有”(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校长、副校长听课不少于30节,中层干部听课不少于25节;教师每人每学期看一本教育教学著作,写一篇心得体会;教师听课不少于15节,评课不少于2节;撰写教学案例(或论文)至少1篇,公开课(观摩课)至少1节,写一份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基本功合格,每学年至少参加一次命题活动。
  2、协助学校开展教学常规检查,每学期至少有两次集中检查,及时对教师提供反馈和指导;结合“教学规范达标”的重难点,开展有关学科教学、校本教研、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3、鼓励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从学校实际出发,务实创新,使教研活动更符合教师的需要,促使教师积极参加。
  五、及时总结。每学期放假前,各教研组(备课组)在组内进行总结,提炼经验、发现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写好总结,上交教务处。
  六、建立档案。设立教研活动记录本,每次教研活动有专人详细记录。教研组(备课组)做好教研活动档案管理工作,收集教研活动材料,学期结束时交教务处保管,由教务处分类整理。
  七、加强管理。学科教研组由学校教务教研机构负责管理,学校领导参加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学校提供必要的经费、时间、地点等条件加强教研组建设,建立相应的检查制度,开展先进教研组(备课组)评比活动。
  八、本要求为基本要求。凡各校在上述要求方面有类似规定的,低于本要求的按本要求执行,高于本要求的按原要求执行。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4: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校关于加强备课组建设的意见(教研组室建设讲座6

主讲人:钟炜(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教研室主任)时间:2011年4月18日

编者按:“教研组室建设讲座”是“教学管理讲座”的续篇,分六为个系列:一教研组建设、二备课组建设、三教导处建设、四教科室建设、五教研室建设,六教科所建设,每个系列分为若干个专题

阅读提示:本人于2007年10月在“教学管理讲座系列二”中对“备课组工作”已编发了六个专题(现已删除),现在作为其续篇的“教研组室建设讲座系列二”中对“备课组建设”将编发多个专题。本文《学校关于加强备课组建设的意见(教研组室建设讲座系列二专题6)》,分为五个版块:一是群建路小学加强备课组(教研组)建设工程工作方案;二是岔路中心校备课组建设实施方案;三是穆源民族学校关于加强备课组的建设与管理的意见;四是姚庄中学备课组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五是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关于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的实施意见。各版块源于网络等选稿后编辑或改写而成,致谢各位原作者和诸位读者。
版块一:群建路小学加强备课组(教研组)建设工程工作方案

湖北省武汉市群建路小学
2008年1月8日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的落实去教育局“建设高效课堂”的要求,根据《汉阳区实施加强学校备课组(教研组)建设工程方案》的精神,以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促进教师专业和发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该方案。
二、总体目标与任务
1、总体目标。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着力研究和解决改革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发挥备课组(教研组)在教学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建立健全有利于学校备课组(教研组)建设的发展、评估和激励机制,把学校备课组(教研组)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2、主要任务。
(1)使备课组(教研组)成为高效的学习型组织。
(2)使备课组(教研组)成为教师研究、交流、互助和发展的平台。
(3)使备课组(教研组)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4)要形成区、校完备的备课组(教研组)发展、评价和激励机制。“十一五”期间,制定出《群建路小学学科备课组(教研组)建设评估标准》,每年评选表彰优秀备课组(教研组)、优秀备课组长。
三、工作内容与措施
1、建立学科备课组(教研组)组长选聘与培训机制。
(1)学科备课组(教研组)组长的选聘强调综合素质。学校定期选聘学科备课组(教研组)组长。选聘组长既重视其教学教研业务能力,也强调思想作风与组织协调能力,以利于组长专业管理、教学教研、培训提高等方面职能作用的发挥。
(2)强化学科备课组(教研组)组长的岗位培训与提高工作。开展备课组(教研组)组长培训、中心备课组学术研讨活动、校际研讨交流等活动,提高备课组(教研组)组长综合素质,使之胜任工作,出色地当好领头羊。
2、建立学科备课工作保障制度
学校要按照区教育局有关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对学科备课工作从时间、人员、内容、场地、经费等各方面作出制度规定,确保学科备课工作正常、有序、持久、有效地进行。
3、规范学科备课活动内容与活动模式。在区教科中心指导下,规范备课活动基本步骤与活动内容,确保备课工作质量。继续开展课堂、课例、课题的研究,活动内容要突出问题意识、研究意识,增强实效性;要在继承优秀校园文化、优秀教研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创新、丰富、完善学科备课组(教研组)活动的模式。
4、落实学科备课组(教研组)工作的指导与监控。
(1)加强校领导学科备课组基地建设。每个校领导负责一个备课组(教研组)作为自己的学科基地,定期下组参加、组织、指导备课活动。要全程参与教学教研过程,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推进,使备课组(教研组)建设更为规范,更有实效,发挥其示范、引领的作用。
(2)落实学科备课组(教研组)活动调研制度。深入落实“五看”:看备课组(教研组)工作计划,看备课组(教研组)集体备课全过程,看集体备课记录和备课笔记,看集体备课后的课堂教学,看课后的教学反思,并及时研究问题、分析问题,促进整改提高。
5、建立学科备课组(教研组)工作评价体系。我校将采用制约与激励并举的机制,使学科备课组(教研组)建设工作逐渐规范、不断推进。要开展备课组(教研组)“争达标、创优秀”的创建活动,掀起备课组(教研组)规范化建设的高潮。积极开展学校优秀备课组(教研组)和优秀备课组(教研组)组长评比条件,组织评选表彰优秀备课组、优秀备课组长、十佳备课组、十佳备课组长,并从中遴选特别优秀的备课组(教研组)和组长向区教育局推荐,参加区级评选活动。优秀备课组及组长的评选结果与学校绩效考核、教师个人评先晋级等挂钩。
三、工作安排与要求
1、动员、启动阶段(2007年9月—12月)。
(1)动员、启动实施加强学校备课组(教研组)建设工程;
(2)研究制定《拦中学科备课组(教研组)建设评估方案》;
(3)召开学科备课组建设工作研讨会;
(4)学校制定《学科备课组(教研组)建设工作方案》,建立健全组织与制度。
2、研究、实施阶段(2008年1月—12月)。
(1)典型引路。学校分别确定试点学科备课组(教研组),开展学科备课组(教研组)理论与业务培训,开展集体备课研讨,积累操作经验。
(2)总结改进。总结试点学科组实施学科备课组(教研组)建设的经验与教训,重新修订有关制度与操作细则,形成系统的书面材料和影像资料,并通过现场会和研讨会等活动,进行校际交流。
(3)初步实施。在试点学科备课组(教研组)经验基础上,在全校扩大范围实施。
3、总结、推广阶段(2009年1月—2010年12月)。
(1)学校总结评比。评出学校达标备课组、优秀备课组、优秀备课组长、十佳备课组长,汇编经验文集;并推荐区优秀备课组、优秀备课组长、十佳备课组、十佳备课组长侯选名单。
(2)参加全区总结评比。全区评选优秀备课组(若干个)和优秀备课组长(若干名),评选全区十佳备课组和十佳备课组长,召开全区表彰大会,予以奖励。
(3)全校推广。总结学校备课组(教研组)建设经验与成果,全面推广实施。
四、成立学校备课组(教研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陈

副组长:林 莉
伍 剑
王春风
组 员:各科备课组长(教研组长)
版块二:岔路中心校备课组建设实施方案
安徽省合肥市霍邱县岔路中心校
2010年10月
学科备课组是在学校教务处、教科室领导下的集教学、教研、课改于一身的综合性基层组织。为加强教学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及任务

1、构建学习型组织。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为着力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促进本组教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建立教师交流、互动和发展的平台。以备课组为平台,通过交流、研讨、博客、跟贴等形式,实现本组教师资源共用、信息共享,形成浓厚的学术研讨氛围,大力拓展课程资源,深入探究教学问题,全面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3、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团队精神,营造团结、互助、乐观、向上的教学教研氛围,形成主动参与、密切合作、乐于探究的备课组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增光添彩。

二、备课组的组织及工作职能

1、备课组由同年级同学科教师组成,根据我校实际,以年级学科为单位,共设17个备课组。备课组长由教务处、教科室提名,经校务会议通过后聘任,任期一年。学校成立课堂教学改革领导组,由教务处、教科室负责实施,两部门指定六位负责同志分别联系各备课组。

2、备课组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分学期制定备课组活动计划,组织集体备课、研讨,设计、修改、完善导学设计,组织教学示范、听课、评课、交流研讨、学习提高等各种教研活动,组织学科竞赛和本学科相关的教学活动等。

三、备课组长工作职责

1、组织本组教师学习课程标准,理解和掌握新课程的教学理论;钻研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备课组的教学进度、备课组活动计划等,并组织实施。

2、组织好本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主备人,对导学设计进行修改完善。

3、对提高备课组活动质量、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进行系统的思考,带领全组教师明晰学科教学的整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认真分析学情,研究学生学习规律,并将三维目标落实到每节课中。

4、要求本组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和指导,探索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学科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通过备问题、备情景、备活动等,创设生本课堂、人文课堂。

5、 致力于学习型、研究型、实践型和协作型的备课组建设,以身作则,为本组教师做好示范引领。

四、集体备课的程序与要求

集体备课包括:个人初备→集体研讨→完善导学设计→重点跟踪→课后反思交流等环节。

1.个人初备:主备教师通过学习研究课程标准、考纲、教材、教参及其他相关材料,突出“六点”: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独立完成体现自己独特见解的导学设计,提前两天将其发到相关平台上。

2.集体研讨:本组全体教师对主备教师的导学设计,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和建议后,方可定稿,跟帖数量不少于人均1次。

3.完善导学设计:主备人根据大家的意见建议,修改自己的导学设计,由备课组长审定后,交付印刷。

4.重点跟踪:主备人对导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得失,通过听课、交流、了解学生等方式进行跟踪,以便总结、提高,备课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主备人对自己导学设计的实施情况,要有专门的记录,作为备课组资料保存备查。

5.课后反思交流:备课组教师要对一周的教学进行交流、反思,对各导学设计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以扬长避短。

教务处、教科室将对上述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五、备课组长津贴及奖励办法。

1.备课组长津贴分基本津贴和奖励津贴两部分,基本津贴每月30元。能履行备课组长工作职责,完成学校安排的日常工作,得基本津贴。

2.奖励津贴:每学期末根据备课组的学期考核结果,评出一、二、三等奖,分别为4个、6个、7个,并按等级发放150元、100元、50元的一次性奖励。

六、备课组考评细则

1. 计划与总结(10分):按时按要求制定备课组活动计划,完成学期备课组总结,并交教务处存档。未交一类扣3分,未按时上交扣1分。

2. 集体备课(40分)

(1)学期初备课组长,将本学期计划备课次数、时间、主备人上报教科室。未上报扣1分。

(2)严格执行学校的集体备课制度,做到有具体教学内容,有主备人,有集体讨论及相应记录。未按计划落实缺1次扣1分;教师无故不发表意见的,缺1人次扣1分 ;无集体备课记录扣10分。

(3)备课组长准时参加学校召开的备课组专题会议,迟到一次扣2分,无故不参加扣5分。

(4)导学设计。课堂教学必须有完备的导学设计,无导学设计上课1人次扣2分。

3.听课(10分):备课组每位任课老师每学期听课10节以上,并有相应听课记录。未达总听课节数,每少一节扣1分。有虚假听课,该项不得分。

4.备课组资料建设(10分)


学期末,备课组长按规定时间送审组内教师导学设计、听课及本组教研活动记录等资料。未按规定时间送审扣1-5分。


5.
教研活动(40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教育教研活动,指导和组织学生开展学科科技活动、竞赛辅导和研究性活动。每学期不少于5次。少一次扣5分。

6.教科研能力考核(30分)

本组教师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论文、优质课、教案、课件等比赛获奖者或在以上级别上发表作品的,1人次得2分、5分、8分。(教坛新星从县级开始算起,本项得分最高不能超过30分)

7、服从学校工作安排,积极支持并出色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10分)
七、考核实施办法

1、由教务处、教科室对备课组实施过程评价与考核。

2、考核结果由学校教务处存档。

3、学校每年将评选优秀备课组5个(按总分高低顺序),优秀备课组学校将给予通报表彰。
版块三:穆源民族学校关于加强备课组的建设与管理的意见
江苏省镇江市穆源民族学校
2008年9月
一、备课组的构建要求
学校分学科、年级设立备课组,备课组活动时间由本组教师协商制定,上报教导处,活动内容由各备课组组长根据学校规划和学科组意见,征求各组教师建议自主确定。
二、备课组的职能
1、每学期初,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要求,制定详细、具体、可行的学科教学计划,并就全册教材的体系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教学重点、难点,安排教学进度;
2、按单元或选择教材的重点、难点进行集体备课。可以通过对单元教材进行具体研究,制定单元教学计划,并负责实施;也可以制定课时计划,共同确定教学重点,确定教学最佳方案,注重作业的设计,坚持“30+10“的课堂教学模式。
3、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共同研究改进教学工作的方法和措施,落实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关措施;
4、定期总结教学经验,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制定改进方法;
5、组织相互间的听课活动,促进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特别是对青年教师要加强培养和指导;
三、备课的程序
根据校本教研的要求,我们将教师的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进行整合,每学期开学即确定教材的难点和重点为集体备课内容。
1、每学期安排集体备课8次,每次备课的基本程序为:个人钻研——中心发言---集体商讨——形成教案——个人反思。具体流程说明:
⑴教师个人钻研:由备课组长提前确定备课内容和集体备课的时间,然后每个教师进行认真钻研,充分准备;
⑵主备教师阐述:对教材的理解、教学目标、重难点、课时安排等;
⑶教师集体商讨: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商榷和探讨,大家各抒已见,观点上相互碰撞,激烈争论,最后比较、切磋和完善,确定最佳方案;
⑷形成教案:每个教师根据集体达成的共识,具体设计教学方案,并写出教案;
⑸个人反思:教师个人根据实际执教情况,认真思考,深刻反思,并写出教后札记。
2、备课组要以教研课为主要活动形式,以备课—教研课—评课为教研主要流程。在集体备课环节中,充分利用校园网站“教学研究中心”的平台,主备教师上传备课教案,其他教师通过“发表评论”上传个人意见,由主备教师再综合呈现二次备课教案。
四、集体备课记录要求
每次定时集体备课活动都要作好记录,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集体备课时间,参加备课的教师名单、主持人、记录人,本次备课的内容、范围,要重点记下备课时争论的问题,每个人发言的精要,特别是带来的经验和问题。要采用提纲格式重点记下最后达成的方案,记录力求简明扼要,突出重点。
版块四:姚庄中学备课组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姚庄中学
一、现状分析
(一)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学校有些备课组活动出现形式化或空谈化的现象,久而久之,备课组活动就会沦为空壳而显得苍白无力。这样的备课组活动不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还浪费时间,备课组的凝聚力更就无从谈起。归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认识问题。⑴有些教师认为,教师无非就是看看教材、写写教案、教教学生,认为教学研讨之类的活动都是无用的东西。⑵部分教师认为,备课组活动就是一些老师聚在一起聊天、说笑,根本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
2.能力问题。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因此,作为备课组活动的牵头人,备课组长是一个备课组的灵魂。尽管学校教务处在确定备课组长时,力争把水平高、能力强、人际关系好的教师安排为备课组长,然而,备课组长整体教学水平不高直接影响到备课组的建设。
3.活动问题。
(1)内容空洞。有些教师往往喜欢单兵作战,缺少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与协作。有些教师认为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自己的“秘密武器”,不仅便宜了别人,还对自己构成威胁。因此交流的内容往往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话题。
(2)形式随意。由于某些教师主观上对备课活动的不重视,就不会在意备课组长的明确指向以及其他教师发表的观点,往往自顾自的做着其他事情。即使教师发表个人看法,也往往是东一句、西一句,没有个固定的主题,使得整个备课活动最终流于形式,浮于表面。
(二)建设与管理的优势。
1.思想重视。学校认识到,备课组是学校的基本组织,备课组的中心工作是集体备课和工作研讨。集体备课活动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抓好集体备课,教学常规才会真正落到实处,抓好了一个备课组,也就抓好了一个年级的一门学科教学。
2.组织健全。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还根据各个学科特点,建立健全了学校各备课组,并确定了教学经验较丰富的老师担任备课组长,着力推动备课组建设。
3.制度完善。学校针对《姚庄中学备课组的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制订了《姚庄中学教学常规检查试行办法》、《姚庄中学校级公开课评价方案》以及《姚庄中学备课组活动安排》等细则,以保证方案的顺利进行。
4.时间保证。学校教务处在开学初排课时,为各组活动安排统一时间,使各个备课组正常展开活动的时间得到保障。
二、发展目标
(一)创造一种舆论导向正确、学术氛围浓郁、人际关系融洽、团队合作良好的备课组人文环境。实现60%以上的备课组达到优秀备课组标准。
(二)建立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备课组工作运行机制,创建一套教师教学常规的检查、评价体系,促进教师教学常规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成效化。
(三)形成一系列有较高质量的反思集、错题集,并在年度后期装订成册,积累和共享教学研究成果。
三、保障措施
(一)制定计划。
1.制定并实施创建优秀备课组的工作计划和活动方案,制定好优秀备课组的标准及考核奖励方法。
2.制定备课组长和备课组成员的具体工作要求,规定备课组活动的流程,确定备课组活动的内容和方向。
3.对备课组的活动计划和各成员的教学进度进行审核,对计划的实施进行监控,对教学进度进行督察。
(二)落实常规。
1.建立备课组长例会制度,每月定期召开备课组长会议,交流、总结阶段性工作,加强备课组组长的责任意识。
2.组织教师开展校级公开课,并对每位教师公开课的教案和教学反思进行检查、评价。
3.安排各备课组的活动时间和地点,并组织学校行政对备课组的活动情况进行不定期的巡视和检查。
4.定期检查各备课组的活动记录本,并对备课组活动情况进行指导、检查、调控。
5.定期对各备课组内成员的教学常规质量进行检查记录、及时反馈,并在年度中期和年终时对教学常规中的教案撰写、作业批改、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价。
6.对各备课组的学期教学进度和期末复习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进行指导和检查。对各备课组的期末教学质量进行分析,并制定提高的措施。
7.在学期结束和年度结束时,组织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满意度评价。
8.积极推荐各组内优秀的教师参加校级以上的各类教学评比活动。将优秀的备课组推荐至县教育局参评。
9.每学期根据各备课组的工作完成和完成质量情况,对备课组长和备课组的工作作出评价,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10.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督促各备课组及时完成布置的各项工作。
(三)资料归档。
1.对备课组组长的活动手册及相关资料进行分类、存档。
2.对备课组形成的试卷集、错题集等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存档。
3.对备课组成员的各类获奖情况进行整理,作为评选优秀备课组的材料。
附件:姚庄中学备课组建设与管理评价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具体目标

保障措施

达成标志

分值

责任部门

组织网络

制度保障

保障备课组建设和管理在各项制度的范畴内规范进行。

讨论、制定各类方案、办法以及考核标准。

制定备课组建设实施方案,制定备课组考核评价办法,制定公开课评价方案,明确备课组活动要求。

2
教务处

健全网络

明确各部门的分工,落实各条线的责任。

成立备课组管理网络和检查评价网络。

成立校长室、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的网状管理网络,组建针对各备课组工作的检查、评价网络。

1
校长室

教务处

过程管理

课堂教学

发现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优缺点,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组织备课组内各教师每学期一次公开课。

每学年各备课组成员开展两次校级以上公开课,上交两篇教案和两篇200字以上的教学反思。

1
教务处

组内活动

形成一种规范、融洽、合作的备课组活动。

要求各备课组定时、定量开展备课组活动。

各备课组组内活动次数每学年不少于8次

1
教研组

教学常规

根据县相关要求,促进教师教学常规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成效化。

每学年组织相关人员,定对备课组内各成员的教学常规的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反馈。

学校组织相关教师,每学年对备课组内各成员的教学常规情况检查次数不少于6次。

1
教务处

教研组

建设成果

教学反思

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课堂生成、学生反馈等方面的反思能力。

每学年要求备课组各成员针对个人课堂教学情况,撰写并上交教学反思。

形成一本教师课堂教学反思集。

1
教务处

学生错题

促进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了解,提升教师的选题、命题能力。

每学年要求备课组各成员针对学生作业情况,汇总并上交学生易错题试卷。

形成一本学生作业情况错题集。

1
教务处

评价考核

学生评价

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反馈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每学年组织全校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满意度评价。

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满意度达到70%以上。

1
年级组

学校评价

激励各备课组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各教师相互合作,共同提高。

学校根据备课组考评评价方案,年终对备课组年度工作进行量化、评价、奖励。

优秀备课组的比例达到60%以上。

1
校长室

教务处


版块五: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关于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的实施意见
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
2010年3月2日
教研组备课组是教师交流教学经验、传承教学智慧和提升教学技能的重要阵地,是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基本环节,是教师成长的摇篮。为切实加强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技能,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提高教师教学业务素质,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和质量监控,从而有效地确保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现根据学校实际,制定关于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的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1、学校主持召开教研工作会议,每学期2-3次。
2、教科研处狠抓常规教研、教务处狠抓教学常规,进一步严格集体备课、听课、作业、辅导、练习、教学反思等环节要求,并予以落实。
3、教研组备课组必须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根据本学科实际开展集体备课、听评课、校本教研和开发校本课程。
4、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应在教学教研中以身作则,做到肯吃苦、肯学习、肯钻研,乐于奉献,要围绕学校课题及存在问题突出重点抓教研,以教学现场为载体,每周随堂听课,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5、教研组长要立足于教学科研,抓学科教学教研工作,备课组长要立足于课堂教学质量,抓教学进度安排、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练习设计等工作。
6、教研组以听评课、学习理论、课题研究为主,备课组以教材分析为主,做到备课、上课、练习、批改、测评统一。
二、校级管理
1、学校设立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体育、生物、地理、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13个教研组。教研组中除化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组外另设备课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应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
2、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常态化。组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参加各级业务培训学习;各组之间加强交流,取长补短,注重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建立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的奖励机制。采取定性考评和定量考评相结合,自主评价和检查评估相结合,过程考查和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在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中加强理论研究,注重过程管理,及时总结,积极推广先进经验,评出优秀教研组、优秀教研组长、优秀备课组和优秀备课组长。
4、学校领导班子分工联系教研组,经常参加、指导和检查教研组备课组工作,中层以上干部落实一至二个教研组备课组,协助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开展工作,不断提高教研质量。
5、制定教研组备课组工作量化评价细则(见附录)。每学年总结一次教研组工作,每学期总结一次备课组工作。在各教研组备课组自评的基础上,学校将教研组备课组评定为三类:先进组(80分以上)、合格组(60分以上)、待合格组(60分以下)。根据评价结果给予不同的奖励。
三、教科研处、教务处工作
教研组备课组的相关工作由教科研处主抓,教务处协同抓,要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1、制定并实施创建市级、区级先进教研组的工作计划及考核奖励方法,确保五年内每个教研组达到区级先进标准,每两年有一个教研组评上市级先进教研组。
2、对教研组备课组的发展计划和学期工作计划进行审核,对计划的实施进行有效监控,以切实保证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
3、对教研组备课组常规工作尤其是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整体教学质量进行监控,每次备课活动由教科研处专人检查、督促,做到有指导、有参与、有检查、有调控、有考核、有奖惩。
4、制定并实施对教研组、教研组长、备课组和备课组长工作的检查考核,每半学期检查教研活动、备课活动记载本;每学期一次对备课组长和备课组的工作做出评价,每学年一次对教研组长和教研组的工作做出评价;建立长效机制,发现并培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后备人选。
四、教研组工作
教研组在教科研处、教务处领导下实行组长负责制。教研组长应是学校学科教学的骨干和教学研究创新的带头人,应具备较扎实的学科业务能力,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工作认真负责,团结同志。教研组长要组织好教研组的活动,负责教研组各项工作的制订与落实,关心教师的思想、学习、工作和身心健康。
1、教研组应集思广益,强化质量意识、发展意识,制定好学年发展计划和学期工作计划。计划包括教学质量的目标、教研组奋斗的目标、教师培训的目标、教学及课题研究的目标。计划要有贯彻实施的具体措施和方法。要对发展计划进行检查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提出整改的意见。
2、加强教研组常规工作管理。
(1)对备课组、任课教师的学期工作计划的制定和执行的指导和检查。
(2)根据学校要求做好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的指导和检查。
(3)根据学校要求做好对阶段测试、期中、期末考试的命题、复习指导、阅卷、质量分析和制定改进提高措施的管理。
(4)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及时的了解分析,并提出适合本组实际的整改措施。
(5)根据学校要求,组织好校内外有关学科比赛。
(6)及时完成学校、上级教研室和教科所布置的工作。
3、切实抓好组内的教研活动。
(1)两月一次的组内集体教研活动,组长要精心准备,要有活动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活动效益。
(2)要有系统或有专题的理论学习,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功底。
(3)要有主题,或学习或听课评课或质量分析或专题研讨。
(4)要有主要内容,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如学习应做到资料人手一份;听课评课要事先准备,有启发引导作用;质量分析要人人发言;专题研讨要有中心发言并做好书面准备,切忌临场信口开河。
(5)要有记录,对每次教研活动的出席人员、活动的内容、教师的发言、形成的共识、做出的决定等必须详细记录,并对有关的活动资料(如公开课的教案、学习的资料、形成的书面材料等)进行归纳整理归档。
五、备课组工作
1、学校备课组建设的目标:创建一种舆论导向正确、学术氛围浓郁、人际关系融洽、团队合作良好的备课组人文环境;建立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备课组运行机制,形成教学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创建一体化的以备课组为单位的集体研训,推优评优,结对帮扶,同伴互助的工作机制。
2、学校备课组建设的主要任务:使备课组成为校本教研最高效的学习型组织,这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途径;使备课组成为教师交流、互助和发展的平台,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得到拓展,教学问题的研究不断处于前沿;使备课组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备课组成员之间借助平等的对话、开放的讨论、理性的反思,使团队共同思考和创造的能力得到提升。
3、备课组活动常规。
(1)期初根据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及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好本学科的教学计划、质量目标、教学进度、有关公开课、研讨课、教科研的安排等。
(2)每次备课组活动要求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定方案,坚持每周开展一次不少于一小时的备课活动。由备课组长主持,在中心发言人的基础上对本次研讨的目标再进行集体研讨,集众人之所长,以完善研讨的方案。要从实从细,避免走过场。
(3)定期开展交流展示活动。各备课组要加大学科研讨课、公开课的展示力度,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级各类研讨活动。
(4)集体备课与个体备课相结合。个体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前提条件,集体备课是个体备课的结晶,是依托群体智慧对教学活动进行统一规划,集中研究,分头实施的集体行为。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备课组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主要是: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单元、章节或课文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和可行的教学方法;统一规定的作业;统一单元测试、阶段测试内容。
(5)课前备课与课后备课相结合。课前备课是课后备课的基础,课后备课是改进课前备课的保证。
(6)认真做好质量分析,期中期末等考试后撰写质量分析报告,包括考试成绩统计分析、对试卷的评价、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分析(掌握较好的部分、主要存在的问题及教学上的主要薄弱点)、下阶段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制定改进和提高的措施和建议,研讨辅优补差的内容和方法,想方设法提高教学教研质量。
(7)认真完成教科研处、教务处、区教研室和省市教科所布置的有关工作。
4、发挥教坛新星、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教坛新星、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要带头参加学科备课组活动,采取老带新、师带徒、课题研究小组等多种形式。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4: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洲四中关于加强备课组建设的意见与方案(教研组室建设讲座7

主讲人:钟炜(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教研室主任)时间:2011年4月18日

编者按:“教研组室建设讲座”是“教学管理讲座”的续篇,分六为个系列:一教研组建设、二备课组建设、三教导处建设、四教科室建设、五教研室建设,六教科所建设,每个系列分为若干个专题

阅读提示:本人于2007年10月在“教学管理讲座系列二”中对“备课组工作”已编发了六个专题(现已删除),现在作为其续篇的“教研组室建设讲座系列二”中对“备课组建设”将编发多个专题。本文《新洲四中关于加强备课组建设的意见与方案(教研组室建设讲座系列二专题7)》,分为三个版块:一是新洲四中关于加强备课组建设的意见;二是新洲四中备课组长聘任方案;三是新洲四中备课组评选考核方案各版块源于网络等选稿后编辑或改写而成,致谢各位原作者和诸位读者。

版块一:新洲四中关于加强备课组建设的意见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第四高级中学
2008年1月

多年来,我校坚持以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按照“三个面向”的办学方向,构建“发展·服务”教育模式,围绕“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强化学校管理,深化内部改革,坚持科学发展观,学校各项工作开创了新局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将面对新一轮的挑战。备课组是高中教育工作的基层组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课组的工作水平。依据《武汉市实施加强中小学备课组建设工程方案》和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关于加强备课组建设的意见。

一、备课组建设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和深化课程改革为宗旨,以研究、解决学校和教师教育活动中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以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和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及教科研能力为重点,着力解决我校改革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发挥备课组在改革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同时构建有利于备课组建设的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完善备课组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学校备课组规范化、个性化发展。

二、备课组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备课组是在备课组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的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校本研修的基本团队。学校备课组建设的总目标是: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打造具有品牌效应的强科、强组,通过备课组的建设推出在省、市、区有影响力的学科或优秀备课组。

(二)基本目标。备课组基本目标是构筑老师发展的基本平台,使备课组成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具体为:

1、创造一种舆论导向正确、学术氛围浓郁、人际关系融洽、团队合作良好的备课组人文环境。

2、建立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备课组工作运行机制,形成教学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

3、创建一体化的以备课组为单位的集体研训、推优评优、结对帮扶、同伴互助工作机制,以及校本培训新模式。

4、形成一系列高质量的教案集、课件集和教辅集,以物化和共享教学研究成果。

三、备课组建设管理机制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科研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处、教科处正副主任,年级组长为成员的备课组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备课组长的聘任工作,以及备课组工作监控,工作评价等管理工作。同时由学校安排,中层以上干部各蹲点管理一至二个备课组,协助备课组长开展工作。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实行备课组长负责制。

(一)备课组建设的基本原则。

1、实效性原则。解决教学流程设计,重点、难点突破等实际问题。

2、共享性原则。真诚合作,人人参与,实现智慧和资源共享。

3、研讨性原则。针对每个问题或课堂设计等集体备课,各抒己见,经过讨论,修改、整合出最佳方案。

4、互补性原则。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集成员智慧于一体,把集体智慧化为个人教学行为。

5、创造性原则。在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上,体现教学创新和特色,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二)备课组建设的主要内容。

备课组的工作主要是集体备课。在求真务实的前提下,形式和内容应丰富多彩,要以分析教材、研究教法为主线,开展听课、评课、说课、研课等活动;组织学习教学大纲,考纲(考试说明),学科指导意见等;交流、研究教育及考试信息;开展以“有效教学”为重点的“小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学习和反思。备课组成员应树立目标意识,过程意识,合作意识,学习意识。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要求,认真研讨教材的知识体系,制定详细、具体、可行的学科教学计划,认真分析各单元的重点、难点,提出破解方法。

2、备课组要在集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逐步丰富和充实教案集,每学期录制几节优质课堂实录,入档资料库。

3、备课组要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经精选精练后的一套较为成熟的有效的教辅集。

4、备课组要把骨干教师示范课和青年教师实践课结合起来,认真研究教法,既要让讲课者展示教学风采,更要注意对课堂的研究和评价,要以评价为主,最终形成备课组共识的优秀教法供大家在教学实践中采用。

5、备课组应开展务实型小课题的教科研活动并力争取得成果,更有系统地组织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善于学习运用先进教科研成果。

6、要经常开展组内技术比武,推优扶优,推新扶弱等活动,达到共同提高团体优胜的目标。

(三)备课组建设活动的具体要求。

1、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各备课组要将教师的个人备课与集体说课进行有效整合,确定备课的基本程序,重点把握好备课的基本流程,即个人钻研—集体商讨—形成教案—个人反思。

⑴第一步,教师个人钻研,由备课组长提前确定备课内容和集体说课时间,然后每个教师进行认真钻研,充分准备。

⑵第二步,由事先确定的主讲教师发言,然后进行集体探讨,要求备课组成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经过观点上相互激烈碰撞与争论,及时加以比较,切磋和完善,最后确定最佳方案,使教师带着自由、经验和问题而来,带着感悟和启发而归。

⑶第三步,形成教案,每个教师根据集体达成的共识,具体设计教学方案,并写出教案。

⑷第四步,个人反思,教师个人根据实际执教情况,认真思考,深刻反思,并写出教后札记。

2、说教评学活动要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力戒贪大求全,务求从实从细,避免走过场。

⑴说课活动要做到“四定、四说、四统一”,即:①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②说课标(大纲),说学生,说教法,说作业;③备课组在组内必须做到“四统一”,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必须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作业量,统一考查方法。

⑵要努力做到重要单元、关键课时的教材分析入木三分,期中和期末复习主题明确,并着重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六个环节:落实基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巧析异点、激发疑点、体现特点。

3、集体备课要有充分准备。集体备课重在实效,每个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必须做到四个熟悉。

⑴是熟悉课标(大纲)和教材。对课标(大纲)和教材或有关参考书要充分钻研,把握其重点、难点和关键。

⑵是熟悉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心理活动等。

⑶是熟悉教学方法。根据教学要求,结合自身特点,考虑教学方法,制定原则,灵活执行。

⑷是熟悉教具。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实验,电教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设施,倡导自制教具和课件,倡导团结互助与合作研究。

(四)备课组内部活动要求。

1、备课组成员要按时参加备课组活动,并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好活动负责人安排的各项任务。

2、备课组成员要认真学习备课组活动形成的研究成果,并转化为教学行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教师参加备课组活动,一定要树立合作意识,整体意识,超前意识和反思意识,要切实通过备课组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4、备课组长应作好备课组活动记录,定期收集优秀教案、课件、训练试题、学期末结集成册,建立好备课组活动档案。

(五)教务处对备课组的领导和管理。

学校分年级组设立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音美、劳技和信息技术备课组,其中高三年级还设理科综合备课组、文科综合备课组。高三年级备课组长兼任相关学科的教研组长,负责协调本学科相关工作,组织学科内的集体活动,管理相关功能室。

(1)制定计划。①制定并实施创建校级先进教研组、备课组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校先进备课组的标准及考核奖励方法,三年内每个备课组达到校级先进备课组。②制定并实施创建区级先进教研组、备课组的工作计划,每年有7个以上的备课组评上区级先进备课组。③制定并实施创建市级先进教研组、备课组的工作计划,每次评选有3个以上的备课组评上市级先进备课组。④对备课组(教研组)的发展计划和学期工作计划进行审核,对计划的实施进行有效监控,切实保证教学计划的执行和教学秩序的正常。⑤对备课组(教研组)常规工作尤其是教研活动的质量和备课组(教研组)整体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做到有指导、有参与、有检查、有调控、有考核、有奖惩。⑥制定并实施对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和备课组(教研组)工作的检查考核制度,每学期一次对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和备课组(教研组)的工作作出评价。

(2)督促备课组落实常规管理。①对备课组、任课教师的学期工作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进行指导和检查。②根据学校要求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进行指导和检查。③根据学校要求对阶段测试、期中、期末考试的命题、复习指导、阅卷、质量分析和制定改进提高措施的管理。④根据学校要求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及时的调查分析,提出适合本组实际的整改措施。⑤根据学校要求,组织好有关学科竞赛。⑥及时完成区教研室和学校布置的工作。⑦根据学校要求推荐先进备课组和备课组长。⑧建立备课组长例会制度,交流、总结阶段性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落实备课组长的工作责任,加强备课组的目标考核,加强备课组活动的过程监管。

(3)资料档案建设。①对课程改革试验工作的有关资料进行分类、存档。②教研组、备课组要对有关教育、教研活动资料进行整理存档。③教师要对个人业务资料进行整理,逐步建立个人专业成长档案。④对教育教学成果、学生、师资状况要整理存档。

四、备课组长的聘任机制

(一)备课组长应具备的条件。

备课组长应具有为集体奉献的精神,具有较强的学科业务能力和接受现代教育思想的能力,要有一定号召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1、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在组内能起到榜样作用。

2、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业务过硬,在教育教学和科研上能起到引领作用。

3、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群众基础好,能团结带领备课组教师开展好各项教研活动并取得良好效果。

4、能认真履行备课组长职责。

(二)备课组长的聘任办法。

备课组长实行聘任制,采取个人自荐,年级组推荐,学校认定聘任的方式进行,实行一年一聘,被聘任一年后可续聘,被聘在高三年级备课组长的兼任相应学科的教研组长。

(1)个人自荐的要向教务处提出书面申请。

(2)年级组推荐要给出综合评价。

(3)学校决定聘任时要充分考虑该学科的发展,一旦聘任要签订责任书,并发聘书。

(三)备课组长职责。

1、备课组长有引导组内正确舆论导向的责任,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重学习、重研讨,互助合作的学术氛围。同时要落实学校一系列规章制度对老师的管理。

2、备课组长要首先研究教材,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提出教材分析的主要方案,并分解到全组成员,组长应承担起主要单元课的研究任务和统编责任。

3、备课组长有组织、考评、推优的责权。要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做好教学常规的督查工作,给予组员以合理评价,为下年度聘任提合理化建议。

4、备课组长要及时制订备课组工作活动方案,及时组织对备课活动的资料整理、成册归档。定期上交或保存课件、教案、讲义、试卷等有价值的资料和信息。为市、区、校先进备课组的评选工作提供依据。

5、高三备课组长行使教研组长职责。对本年级学科教学质量要把关;要协调本学科三个年级教学活动,指导本学科的大型教研活动的开展;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任务的制定和督促落实;指导完成市、区学校布置的大型竞赛活动;对本学科相关功能室进行指导管理。

(四)备课组长的权利。

1、学校要优先对备课组长的培养,优先推荐备课组长参加高层次的学习与研究。

2、多方位树立备课组长的威信,采取适当方式宣传备课组长的事迹,将备课组长作为教师发展的阶梯和舞台,将备课组长经历和业绩作为提干、评先、评优等的参考因素之一,制定相关制度切实帮助备课组长开展工作。

3、备课组长是学科教研活动的组织者,拥有对教师教育业务水平的话语权;是备课组坐班纪律的督导者;对内、对外交流的组织者;资料、习题、试卷的组织编写分工和督导者。

4、对本组老师的教育教学和行为表现有建议权。

5、在政策范围内学校逐步改善提高备课组长的待遇。

五、备课组建设学习培训机制

(一)备课组内的学习研讨。

备课组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旨在提升课程品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研讨活动。切实增强教师的校本意识,问题意识,探究意识,生本意识,质量意识。

1、增强校本意识。备课组长是校本教研的引领者,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共同开发者,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通过校本教研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特长发展。

2、增强问题意识。教学活动的关键在于抓住“问题”,分析学情,摸清学力,预测和发现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使其升华为课题,进行仔细的研究,避免教学的盲目性。

3、增强探究意识。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能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所谓探究,就是教师提出预案,学生搜集资料、发现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师生共同研讨、最终解决问题,探究式学习可以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分析、乐于归纳的良好习惯。

4、增强生本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学生展开,做到心中有学生,手中有学案。备课时要备足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空间。充分考虑学生的智能因素,力求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良性发展;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因素,力求学生的特长发展。

5、增强质量意识。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教和学的双向交流,良性互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因此,备课时必须将教师怎样教和学生怎样学有机结合起来,将教学目标实施的具体步骤细化,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教材的整合处理,教学重点、难点的解析,教学方法的导引,应皆具针对性,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掘。

(二)以活动为载体,促进教师提高。

1、强化说课听课评课活动。听课评课活动是教师之间交流、研讨、评比的有效形式,以备课组为单位,每周解剖一节公开课,全员参与听课评课活动。评课要评教学设计、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方法与手段运用,课堂结构,课堂气氛,学生活动调控及板书、教态等方面,全组老师要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力求通过评长论短,达到取长补短。

2、开展“五优”评比活动。每学期在全校范围内组织一次“五优”评比活动,由备课组推出一批优质课、优质课件、优秀教案、优秀论文、优秀原创试卷,并逐级上报,参与各级各类专业技能选拔竞赛活动,激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研究、创新的积极性,促进其专业成长。

3、完善“拜师学教”活动。“拜师学教”活动是新老教师教学相长,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与能力的重要形式,是学校的一项传统活动。由原来的“一师一徒”制变成“一徒多师”制,既有教研组范围内的师徒关系,又确定备课组范围内的结对帮扶,形成多途径帮助,指导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局面。要求学徒诚信为人,扎实做事,虚心好学、积极进取。要求导师爱徒帮徒,传德传艺,鼓励创新。每学年依据学徒教学实绩评选一批优秀学徒和优秀导师。

4、积极创建备课组学习机制。教师培训活动,注重教师培训与日常教科研活动的结合,做到定期活动和不定期活动相结合,集中活动和分散活动相结合,集体活动与个体自我安排相结合。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教师的学习创造机会,利用省、市、区等校际间的交流活动,建立相关备课组、教研组之间的经常交流机制,拓展学习交换的空间。

5、办好青年教师学习研修班。

⑴是集中学习研究。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围绕课堂教学开展系列学研活动,坚持由教而研,以研促教,从教育教学实践中面对的问题与困惑入手,提炼小切口,小专题的系列微观课题,开展深入、系统的研讨交流,以校内骨干和校外专家引领相结合开展有效指导。

⑵是通过活动激发热情。每学期开展青年教师“五项全能”竞赛,在活动的准备中为青年教师多出点子,多角度提供个案,在活动进行中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示才艺的舞台,在活动的结果中为青年教师树立学习的榜样。倡导备课组内“每月看一本好书、每月举行一次教研培训学习、每月写一篇论文(或案例)”的活动。

⑶是通过布置任务督促教师学习,鼓励教师自我学习提高,每学年落实“六个一”工程,参加一次专业水平测试,备好一节课(或说课),讲好一节汇报课,模拟点评一节优质课,命制一套有价值的试题,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等。

六、备课组建设的考核机制。

(一)《新洲四中备课组建设评价细则》。根据武汉市高中备课组建设评估方案的要求,制定《新洲四中备课组建设考核细则》,对备课组的制度建设,常规学习,集体说课、课程资料建设,备课组研讨交流活动,师德建设,专家引领,教师素质的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成果,教科研成果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量化评分。

(二)增强争先创优意识,切实提高工作效益。备课组在每学期预备周都应组织教师学习《武汉市高中备课组建设评估方案》、《新洲区高中备课组建设评估方案》、《新洲四中备课组建设考核细则》,明确工作目标,集体研究制定创建市、区、校先进备课组工作计划,以增强教师的目标意识,争先创优意识。

(三)备课组建设的多元评价机制。在评价的过程中,采取定期考核与平时考查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自主评价和检查评价相结合等方式,从备课组建设的管理,活动创新,教学效益和工作实绩等方面进行评价,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四)备课组建设的奖励机制。

1、每学年学校按50%的比例评选学校优秀备课组和优秀备课组长。评选办法:自行申请并写出自评报告,年级组推荐,学校备课组建设领导小组审定。

2、按校级优秀备课组,优秀备课组长的60%推荐参与市、区级优秀备课组,十佳备课组、优秀备课组长和十佳备课组长的评比。

3、适时推介市、区、校级优秀备课组,优秀备课组长的先进典型事迹,组织开展优秀备课组、优秀备课组长的表彰活动,组织优秀备课组长(或优秀备课组成员)外出学习和考察,对优秀备课组成员和组长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在评先评优活动中予以优先考虑。

版块二:新洲四中备课组长聘任方案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第四高级中学
2008年1月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备课组长是是各年级学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也是各年级学科教学质量的把关者和第一责任人,赋有极其重要的使命。为了积极推进新洲区第四中学人员聘任制度工作,为了提高我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为进一步规范新洲区第四中学对各年级备课组长的聘任和管理。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特制定新洲区第四中学备课组长聘任方案。

一、聘任条件

凡具备以下条件的我校教师均可竞聘所任年级和学科组备课组长:

1、具有《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高尚的师德。遵纪守法,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师德高尚,爱校、爱生,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2、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取得中级或高级职称,任本学科教学3年以上或两届高三教学工作。

3、具有一定的从事本学科教学的经验。业务水平高,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群众基础。

4、具有指导青年教师备课和常规教学的水平。

5、能遵守新洲四中备课组长工作制度。

二、聘任操作程序

1、学校宣布拟聘备课组长情况,岗位职责、聘任条件、待遇和工作要求。

2、竞聘者向教务处提出书面申请。

3、竞聘者提出工作目标和工作方案。

4、学校教务处协同年级组对竞聘者进行综合考核、评分。

5、学校领导研究确定聘任人员,并在全校公布聘任结果。

三、备课组长的任务和职责

1、备课组长工作的根本目标。是领导全备课组教师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使学生掌握本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创新思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2
、备课组长的基本任务。

(1)根据教育方针和本学科教学大纲,全面把握本学科的年级教学目标,结合本校实际设计本学年教学系统,订出教学计划,并组织全组教师付诸实施。

(2)全面组织本组的各种教学活动,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程实施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全面管理本学年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效益。与全过程教学目标一致。

(4)关心和团结全组教师,做好思想工作。了解本备课组教师家庭住址和家庭概况,每位教师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使本组形成教育思想端正、具备良好师德、教学本领过硬、组织纪律严明团结协作的教学集体。掌握本备课组教师的学历、教学特点、学术成就、进修情况,与学生的协调状况。每位教师目前在备课组内起什么作用,在备课组建设中还可以起什么作用,以及发其作用的办法。

(5)立足本学科,着眼全校,主动支持学校工作,积极完成学校交付任务。主动做好科组之间、科组与级组之间的协调工作。

(6)组织新课标及教材培训。使本组教师的知识和教学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

(7)组织集体备课、说课。组织教学活动和听课、评课活动。科学计划备课组工作。每学期作出备课组计划,列出备课组工作事项,作出工作列表,规定每一事项的工作时限。每周工作要点预先写在备课组记事板上,要求备课组位教师每天到办公室,了解备课组布置的工作。办事先作筹划,注意信息传的时机和场合,讲求工作实效。

(8)收集、整理并指导使用有关的教学教研资料。记录本备课组活动,积累备课组建设各类资料,为市、区、校评选先进备课组提供依据。对工作序列表上事项实施情况、每周实际活动应作记录,学期末进行整理,写出备课组工作总结。

3、备课组长的职责。

(1)目标管理。根据教学大纲、新课程实施要求和本校实际,完成本学科在高中各阶段目标,以及学年、学期、单元每课的教学目标。建立目标系统。要求教师在相应教学阶段的说课、备课、上课、培优、补偿教学、考查等教学环节中,把握教学目标。阶段教学目标都是有限的,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准和统考要求不断调整,最终达到教学总目标。应集思广益,调动全组教师拟出教学目标系统; 并在教学大纲和教材变化时,及时完成调整工作。目标系统含知识结构和能力发展两方面,反映为知织体系和基本题型及其组合变化。

( 2)教材管理。备课组长有责任组织备课组成员用好本学科各种教材。并负责评价各种教师用的参考书,记录本校使用教师参考书的意见,确定本校主要使用何种参考书。选购时向年级组长提出意见和依据。评价和确定本校使用的学生辅导用书和练习册,订购时提出意见和依据。根据本校实际,编定校本教材的系列练习,逐步使练习系统化、程序化,实现电脑管理。

(3)进度管理。教学进度体现教学目标实施的时序。备课组长要组织本组保质保量完成学科进度。进度管理的主要工作:编订学年授课进度表,根据上级制定的进度、学期长短和学生实际划分和调整上、下学期进度。.确定单元划分,定出单元检测次数和要求,编制和审查检测题目,积累和分析检测结果。.确定单元教学要求,明确单元知识结构和基本题型,定出能力发展要求及其具体的指标或表现方式。确定单元教学措施和教学要求、教学标高,完善教学辅助手段 (含教材、实验设施和管理规则等) 。

(4)备课管理。备课组长有责任组织好本组教师的备课并关注每位教师在备课中各个环节的落实情况。广义的备课指授课前所有准备授课的活动,含目标分析、教材研究、进度划分、教具准备等。这里所讲的备课,主要指每一节课的教案准备。管好教师上课的教案和备课管理的日常工作:①依时进行备课,严格考勤制度,对迟到、早退、缺席等如实记录上报,克服涣散、低效等现象。②定好备课活动计划,周到考虑备课活动内容,力求解决个人备课存在问题,并将备课引向高层次的研究活动。③.事前做准备,与教师交换意见,确定中心议题、中心发言人,善于掌握会场 引导议论方向,活跃讨论气氛,及时归纳结论。④做好备课记录,填好备课活动汇报表。⑤传达学校布置工作和要求,征集教师意见,及时反映上报。⑥定出学年、学期教学研究中心,力争逐步解决教学过程中带普遍性的问题,如重点课、关键课的处理,单元过关和学期、学年衔接,各种教学措施的统一要求和分步实施要点。

(5)授课管理。授课是教学的主要形式。上好每一堂课,堂上解决问题,提高授课效益,始终是教学的中心议题,也是上述四项管理工作的目的。授课管理包括:①任课安排:备课组长每个学期末应根据满工作量的要求,全面考虑本科现状提出排课意见,供学校和年级组参考。②教师因病因事缺课时,备课组长要及时了解,主动作出代课安排,做好记载并及时向年级组反馈。③系统听课,检查本科教师执行上课规范和学生遵守课堂规范、实验室规范、学习常规情况,掌握全科每位教师授课特点,并作记录。落实听课规范,检查本科教师听课情况,收缴听课记录。④组织听课,使教师之间形成学他人长处,学他人优点的良好风气。针对教材处理、教具使用、教法选择、师生协调等教学艺术上的问题,选择若干重点课,组织公开听课。听课前要明确目的,统一评价标准,听课后要组织评课,总结经验。公开课力求解决本科授课中存在问题,形成本科上课特色。每学期作出公开课计划上报,评课后交评课记录给教务处存档。⑤管理本科上课过程记录表的填写、收集、整理、分析。提出本科上课过程记录规范,通过若干年努力,产生衡量本科教学效益标准。

(6)作业管理,作业是复习巩固的必要环节。作业包括要求学生完成的各种练习作业管理的主要工作有:①每学期作抽检出学生作业计划,检查每位教师作业布置和批改的情况,并记录报教导处。②制定本科作业规范,要求全科教师落实执行。③每学期举行一次优秀作业展览。④控制作业量和时间,加强作业指导,提出完成本科作业的方法,使学生不断提高作业效益。

(7)考查管理。考查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手段。考查含随堂考查、单元考查、期中考、期末考、模拟考等。备课组长组织好本学科的各阶段的考查、考试。考查管理的主要工作有:①审定备课组和任课教师的考查安排。课时进度表应注明单元考查的安排。随堂考查应列入教学记录。科组长应掌握每位任课教师的单元考查次数、主要范围和结果,了解每位任课教师使用随堂检测的情况。②审查每次考试的试卷的命题和考查分析表,对照表审查试卷、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提出修改意见,使之符合有关命题的规定。③每次考试前提出命题的指导意见,使全科组教师明确考试目标,提高命题技术。考试后通过分析,检查命题是否符合意图,分析符合意图或产生偏差的原因。④大型考试后,及时检查考试分析表,组织座谈会,听取师生意见,提出调整和改进教学的意见,制订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书面上报年级组和留存科组。⑤系统积累全部考查资料,组织题库:本校各级的单元考查、各种考试的双向细目表、试卷、标准答案、评分标准、考查分析表。每年的高考试题、标准答案、评分标准和评价分析意见。市区调考试题、各地模拟考试及有关资料,教材中有参考价值的试题。备课组长应带领全组教师,分工负责,统一编制规则,定出完成时限,力争早日建立本科题库,掌握考查命题的主动权,使考查科学化,电脑化。

(8)学科竞赛管理:①制定参加校外竞赛方案。全国、省、市已固定的数、英、理、化、计算机竞,列入校历。应总结过去竞训经验,定出竞训计划,交教导处审定,成为定规; 其他不固定的校外竞赛,一般要提早一年开始训练。②校内学科竞赛,一般由学校统一安排。备课组长要同年级组长订出计划和组织实施,全面统筹有关工作,并与其他有关部门协调时间、场地等事宜。③总结竞训经验,定出竞训常规和时序表,收集竞训资料,编出系列练习,使竞训工作系列化、科学化。


4、备课组长的个人修养。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办学方向,按全面发展和" 三个面向 "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了解国家有关教育的政令、法规、政策、指示,注意社会潮流和教改动态,以全局观点领导本科教学工作。

(2)努力学习基本教育理论,通晓教学规律,熟习本科教学大纲和教材,掌握本教学目标、教学特点、教学设施、教学手段,系统设计本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完善价方法、教学规范和资料系统。

(3)增强管理科组的领导意识,熟悉学校管理体制和有关管理制度,促进学校管机构的高效运转。了解系统工程基本知识,在实践中掌握管理技术、讲究管理艺术,协调人际关系,提高管理效益。

(4)主动做好本组教师的思想工作,带头创造良好的科组环境。把科组建设为政治方向正确、教学思想端正、道德作风高尚、气氛协调和谐、教学效益优良的先进科组。

(5)备课组长应胸有全局,以德服众。观察问题应从多个角度着眼,考虑问题要从全校大局着想。要积极进取,不贪图虚名;要为全科教师着想,不要为小集体争利;要虚心听取意见、及时向上反映或出处理,不要主观片面,避免随意性;要看到每位教师的长处和弱点,善于运用群体的力量使每位教师都得进步。

5、备课组长的权力和待遇。

(1)备课组长有权对本备课组教师进行管理。备课组长有组织、考评、推优的责权,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做好教学常规的督查工作,给予本组员合理的评价,为学校对教师的考评和聘任提出合理化建议。

(2)学校对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考核及对教师的聘任,应听取备课组长的意见。

(3)学校根据备课组长的业绩,优先推荐备课组长参加高层次学习,在学校提干、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等方面有优先权。

(4)备课组长的待遇,按照学校有关方案规定执行。

(5)备课组长接受主管教学工作的教导主任和年级主任的直接领导。

版块三:新洲四中备课组评选考核方案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第四高级中学 2008年1月

为了进一步使备课组成为新课改背景下校本教研最高效的学习组织,成为教师交流、互助和发展的平台,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加强教师专业引导,规范教学管理,加速教师成长,整体优化师资结构,为学校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新洲四中关于加强备课组建设的意见》,制定此评选方案。

一、评选考核的条件

1、基本条件。

(1)遵守国家政策法令与师德规范,为人师表,热爱教育事业,自觉维护集体荣誉。

(2)积极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团结协作,乐于奉献,认真贯彻“互动式”教学模式。

(3)组内教师相互尊重,学术研讨氛围浓厚,舆论导向正确

(4)各年级备课组由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组成。

2、必备条件

(1)按照学校计划和教务外的工作计划,拟订出本年级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备课组教学目标符合实际并且落实有力。

(2)备课组各成员严格按教学计划完成学期教学质量目标,期末有工作总结。

(3)每学期至少应组织一次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研究并交流经验和教改信息。

(4)每周按时说课,对教材进行分析,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并促使组内各成员在备课各环节(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归纳方法等)上下功夫。

(5)积极组织组内成员听课和评课。

(6)备课组能积极配合学校安排好组员的各级各类公开课、研讨课等工作,每学期组内至少有一人举行校级公开课。

(7)备课组能积极组织本组内教师出好练习、单元巩固训练、单元检测试卷等,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到位,难易结合,导向明确,并能及时做好必要的质量分析。

(8)备课组内每人每学期至少有一篇论文或总结等文章交教务处或教科处存档。

(9)备课组内各班教学质量稳定,没有明显的弱班。

二、评选考核的办法与细则

1、每学期末,备课组按评分细则(附后)自评赋分,并提供相关的材料交教务处存档。自评赋分时加分不受总分限制,扣分则以扣完该项得分止。

2、每学年结束后,根据两学期得分情况相加汇总后为该学年的得分。

3、教务处组织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及有关骨干教师在按照条件筛选的基础上对照考核细则审查并予以最终得分。

3、备课组得分排名以年级组为单位。同一学科各年级备课组综合排名之和作为优秀教研组的评选依据。

4、每学年以年级组为单位,按30%的比例评出校内优秀备课组。

三、奖励制度

对被评为优秀的备课组,备课组长和全体组员在学校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获得一定的奖励。

1、优秀备课组组长和组员,有优先被推荐参加高层次的学习和研究。备课组长的经历和业绩作为提干、评先、评优作为重要的参考因素之一。

2、获得校内优秀级的备课组能推荐参加上一级的评选。获得优秀备课组的组长能推荐参加上一级的评选。

3、获得校级优秀备课组(教研组)称号的组员,每人奖励200元,备课组长奖300元。获得区级优秀备课组(教研组)称号的组员,每人奖励300元,备课组长奖400元。获得市级优秀备课组(教研组)称号的组员,每人奖励500元,备课组长奖600元。

  附件:新洲四中备课组评选考核细则

一级目标
二级目标
目标要求
考核评分细则
赋分
加分
扣分
得分
A1师德修养
B1思想政治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准时参加教工例会、年级组例会和各级各类工作会议。
符合要求得4分,每学期结束后,依年级组、各处室的会议考勤记载为依据,无故缺席1人次扣0.2分,
4



B2团结协作
能积极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不无故推诿,组内舆论导向正确,教师间相互尊重,人际关系融洽。
配合年级组安排好代课,组内团结协作,得4分。
4



B3办公纪律
认真遵守作息制度和办公制度,工作效率高,有事请假,不在办公室内做同工作无关的事。
符合要求得4分;每学期结束后按教务处、年级组办公考勤记载,无故缺席每人次扣0.2分。
4



B4卫生工作
办公室安排卫生值日表,每天一小扫,每月一大扫,保质保量完成学校布置的卫生大扫除,办公用品,学生作业等摆放整齐,环境整洁。
符合要求,学校检查时合格得4分,校级检查不符合要求每次扣1分;被评为优秀的,在基础分上每次加1分。
4



B5师德师风
遵守国家政策法令,遵守教师行为规范,为人师表,全面关心学生成长,自觉维护学校的声誉。
符合要求得4分,若有违反师德行为视情况扣2-4分实。
4



A2教学工作
B6教学规范
C1认真备课
钻研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有有效的集体备课方式,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做到教材、计划、进度、资料、测试的统一。
达到要求得5分,教务处、年级组教案抽查中发现马虎、教案不全,每人次扣0.2分,年级组、教务处抽查时备课组没有按计划完成教学计划,视情况扣2-3分。
5



C2认真上课
上课做到准备充分,精神饱满,目的明确,能使用多媒体,能体现互动式教学模式,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效果好。
符合要求得5分,学生座谈会或问卷调查反映意见较大的,酌情扣1-2分,以班务日志为依据,未经教导处、年级组同意,随意调课,上课迟到或提前下课的每人次扣1分,旷课1节此项不得分。
5



C3作业
认真精选习题,认真批改作业认真统计分析,
年级组、教务处作业抽查符合要求得5分。
同一学科任课教师布置的作业相差5次以上,扣1分。
没有全批全改或批改不认真,扣1分。
无作业统计分析、登分册,扣1分。
5



C4辅导
认真做好学生的课前辅导,课内辅导和课外辅导,辅导学生有爱心、热心、耐心。
符合要求得5分,依据教务处、年级组的记载,无故缺席每人次扣1分。
5



C5辅导竞赛
按上级要求组织各类学科竞赛,按规定完成任务
积极参加,符合要求的得4分。
违反规定自行组织参加竞赛,扣除该项得分。
辅导竞赛获奖在基础分上可加2分。
4



B7考试考查
C6校内考试
试卷由备课组具体负责的,要认真把好命题质量关,题量、难度适中,校对认真,无错题、偏题、怪题,不泄密。
符合要求得3分。试题效度不佳,出现一次扣1分。
3



C7监考阅卷
认真监考,严格按评分标准阅卷,并做好试卷分析。
符合要求得3分。
违反监考纪律每一次扣1分 。
操作失误扣1分。
阅卷过程违纪,造成不良影响的扣1分。
3



B8教学质量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学科成绩稳定在较高水平或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一、二年级以市统一考试成绩为依据,三年级以高考成绩为依据,非统一考试科目(体、艺、美、信息)以各级各类竞赛成绩为依据
(1)高三年级各备课组成绩以高考成绩为依据,均分或优秀率第一的得25分,第二得15分,否则不得分。
(2)高一、高二年级以学期末市统考成绩为依据,两学期成绩(均分或优秀率)均居同类学校第一可得25分,如果一次第一,一次第二可20分,两次第二可得15分,一次第一,一次第三可得10分,一次第二,一次第三得5分,两次均第三的该项不得分。
(3)非统一考试科目参照上面的相关情况给分。

25



A3自身发展
B9素质提升
C8专业能力
备课组长有较强的教学研究组织与策划能力,能组织好本组教师改进课堂教学,学科教学业绩显著。备课组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反思能力并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能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得4分
(1)按计划组织各类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等
(2)按时开展说课活动
(3)组织教师参加学校的专业知识考试
(4)组织同组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习
(5)能够对每学期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
教务处、年级组抽查说课、听课活动时,发现无故不参加每人次扣0.2分。
所讲的各级各类分开课获奖可加2分,不累计。
4



C9创新能力
善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组织团队进行针对性的解决,并通过解决促进团队成员共同提高。
符合要求的得4分
(1)积极参加评课活动并有详细的评课记录,教务处抽查评课情况。不符合要求视情况扣1-2分。无评课记录该项不得分。
(2)教学(或评教评学)中出现的问题,有改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通过考试或评教评学,能够解决问题。
4





B10队伍建设
C10青年教师培养
有计划地培养青年教师,形成青年教师成长机制。
符合要求得3分
(1)能够主动提高自身素质,有一定字数的学习笔记。
(2)有一定次数的听课笔记。
(3)考试成绩良好
(4)能积极主动参加各类公开课。
组内成员获得优秀徒弟称号可加2分
3



B11资料积累
C11计划
有一学期的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的组织计划;有集体备课的人员分工等的安排计划。
有各类详细的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交教务处存档可得2分,差一种扣1分。
3



C12资料
有完整的集体备课过程记载;公开课教案和评课记录,相关的课件、积件和多媒体资料;教师与学生参加竞赛的情况记载和相关的文件。
符合要求可得3分,资料较少可酌情扣1-2分,根本没有或大量缺少则不得分。
3



A4教科研
B12课题研究
能承担校、区、市、省、国家等级别的课题研究,并能用来指导教学实际工作。
能承担校、区、市、省、国家等级别的课题研究可得4分,没有承担的不能得分,承担的课题按时结题可加2分,不累计。
4



B13专项研究
研究学科知识并撰写论文。
研究教学方法并撰写论文。
能够对每学期的教学情况进行总结并能成文。
能够对典型的案例进行剖析并能成文的。         
符合要求(各项不累计,同组每位教师至少应有一项),则可得4分,如不符合则每差1人扣0.5分。
能够公开发表的可加2分,不累计。
4



总分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4: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强学校备课组集体备课建设的指导意见(教研组室建设讲座8

主讲人:钟炜(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教研室主任)时间:2011年4月19日

编者按:“教研组室建设讲座”是“教学管理讲座”的续篇,分六为个系列:一教研组建设、二备课组建设、三教导处建设、四教科室建设、五教研室建设,六教科所建设,每个系列分为若干个专题

阅读提示:本人于2007年10月在“教学管理讲座系列二”中对“备课组工作”已编发了六个专题(现已删除),现在作为其续篇的“教研组室建设讲座系列二”中对“备课组建设”将编发多个专题。本文《加强学校备课组集体备课建设的指导意见(教研组室建设讲座系列二专题8)》,分为六个版块:一是备课组集体备课规定;二是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三是备课组集体备课的程序与原则;四是充分发挥备课组功能,扎实推进集体备课;五是新课程改革条件下备课组应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六是备课组集体备课策略及有效管理探索。各版块源于网络等选稿后编辑或改写而成,致谢各位原作者和诸位读者。

版块一:备课组集体备课规定
原作者: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日期:2007年3月
备课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保障。备课组长是年级学科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在教研组长领导下统筹安排年级的集体备课活动。学校为了全面提升和保证教学质量,特制定备课组集体备课规定:
  一、继续细化和落实学校有关备课组集体备课规定“五定六一致”
 (一)备课组活动的基本标准是“五定”。
  1、定目标:如何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
  2、定主讲人员:分析学生认知水平和研究教学思路和方法,
  3、定时间:固定专用的时间并通报教学管理处
  4、定内容:统一教学进度以及考试和习题
  5、定专题:配合新课标和课改,适时、适度提出集体研讨的课题
 (二)备课组集体备课要做到“六一致”。
  1、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一致 。2、教学进度一致。 3、教法一致。
  4、指导学法意见一致 。5、作业一致 。6、考评要求一致。
 (三)根据课程改革和学校发展需要加强集体备课时间和细化备课内容
  1、专用集体备课时间每周不少于1课时(中午时间不计);学科下午进修时间为灵活备课时间。若区里有进修,教师必须参加;若区里无进修,此时间作为教研组活动时间和备课组活动时间,由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商定,不少于2课时。
  2、研讨下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和安排,保证教学进度一致;研讨突破难点和落实重点的方法,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研讨课堂教学思路和方法,保证教师教学基本功能力提高;研讨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策略,保证教法为学法服务;研讨新课标和新教材,保证新课程理念落实;研讨考纲和学生考核内容、方式,保证年级学科教学质量;研讨学生非智力因素和学科德育,保证教师教书育人。
  二、备课组在学校教学管理中的隶属关系
 (一)备课组长是年级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隶属于教研组长领导和指导。年级学科的集体备课隶属于教研组和学科建设的一部分。
  (二)按照学校教学管理体系,备课组长必须接受教学研究处、教学服务处、年级管理处、学生发展处的共同领导。
  三、备课组长的权利和责任
  (一)备课组长是年级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
  (二)备课组长负责组织、主持集体备课;负责在本备课组内进行教学检查和考勤,负责指定集体备课主讲人、试卷出题人等。
  (三)拒绝备课组长安排的视为工作拒聘。
  四、学校对对备课组建设实行考核和奖惩
  (一)无故不参加集体备课的,一次扣费用100元;事假一次扣50元,病假一次扣30元;病事假找备课组长请假。如若早已请假,则按学校考勤要求。(参照教师考勤要求)
  (二) 备课组长做好教师考勤和备课纪录,作为对备课组活动和教师考核的一个依据。做好有决议内容的记录和教学重要内容方法的纪录,月末把教师参加备课组活动情况交给教研组长。
版块二: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

来源(原作者):四川省成都市金科路小学
日期:2009年11月26日
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是指教师在课堂讲授之前,由备课组长组织全体备课组成员集体研究、
讨论讲课内容和并确定教学重点、难点等问题,研究、产生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帮助授课教师提高备课质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制度。现将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说明如下:
一、具体负责人:各学科教研组长。
备课组长职责
1)统一备课组成员的思想,树立备课组是一个集体的观念;
2)带领本组教师认真研究教育教学理论,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实践新课程;
3)带领本组教师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全面掌握“课程标准”中的“了解”、“理解”、“运用”三个层次的要求;
4)备课组长对出席(缺席)备课组会议的成员作记录(记录在《集体备课记录》上);
5)主持备课组会议,听取备课组成员的建议,确定每个单元每一课时的上课内容及备课要求;
备课教师职责
1)服从备课组长有关备课要求和内容的安排。
2)根据备课组长的安排认真备课。写出教案,供备课组内的所有成员阅读。
3)在备课组会议上,将自己的备课设想和备课过程作简要介绍(说课类型)。
4)在备课组会议之前认真阅读其他老师提供的课稿,将备课稿上的内容“内化”,为备课组会议做好准备。
5)根据自己上课的实际情况,在备课稿上写出课后反思。
6)明确备课内容: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重点和难点及突破难点的方法,教具准备,详细的教学过程,板书内容,布置的学生作业等。
7)备课教师在备课时根据不同的课型(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作相应调整。
8)若年级组内各教学班的学生层次不同,教师在备课时,应就层次最高的学生备课,并兼顾全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
9)备课教师在备学生作业时,作业量应符合上级部门有关作业量的规定。
集体备课会议要求
1)备课组全体成员在集体备课时间内不做任何与会议无关的事,不得迟到、早退或无故缺席。
2)备课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备课稿,对自己的课进行“说课”,其他成员根据说课老师提供的课稿提出修改建议。
3)备课组长确定下一次的备课内容。
五、关于“共性课”与“个性课”的问题
行政人员将对备课组活动认真检查考核,检查结果作为先进备课组评比及教师个人考核的重要内容。
版块三:备课组集体备课的程序与原则
原作者: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第四高级中学教务处
日期:2008年2月

备课组是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最基础、最重要的学习型组织,在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实现教学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构建教学研究的常规机制、培育先进的校园文化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备课组的中心工作是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活动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备课组建设的成功与否,因此抓实、抓牢集体备课在整个备课组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⑴备课组是学校的基本组织,备课组建设的成功与否,集体备课活动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⑵只有抓好备课组建设,只有抓好集体备课,教学常规才会真正落到实处。抓好了一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其实也就抓好了一个年级的一门学科教学。所以,我们应狠抓备课组建设,重视集体备课。
2、传统的备课,教师往往是单兵作战,缺少交流与协作。新课程实施,变独立备课为集体备课,是因为集体备课确实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⑴集体备课可以产生两种良好的效果:①是通过不同教师的合作学习和对话,通过教师的不同感受体会和思想的交流碰撞,能够形成一种相对科学合理的看法。②是通过对话和交流,同科老师能够彼此充实和完善各自原有的想法,并进一步发展个性化的思维和方法,从而促使教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并逐渐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
⑵教师集体备课可以集中集体的智慧共同攻克难关,实现智慧和资源共享,弥补各位教师独立备课过程中的不足,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真正做到博采众长,提高备课的质量,使教学达到最大程序的优化,最终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
⑶教师集体备课过程中,可以根据集体交流中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讨论所发现的教学收获与教学遗憾,更有效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集体备课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不同水平的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共同提高。
二、集体备课活动的基本程序
1、备课组长的部署、安排与组织、实施
(1)依据开学初备课组制定的教学计划和确定的教学进度,备课组长按单元(或章节)、按各备课组人数及课时数进行分工备课,并确定各单元(或章节)集体备课时的主发言人。(要求打印成表格)
(2)依据学校各年级各科安排的说课和集体备课时间(即每周一或周二),备课组长提前布置、精心组织、策划并落实每次集体备课活动。要求全员参与,每位教师都应精心准备并把自己的看法或疑问作详细记录,以待发言。
(3)集体备课后,备课组长应作总结发言,肯定科学的作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对存在的有分歧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如处理教材的思路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2、集体备课的程序。
根据《新洲四中关于加强备课组建设的意见》的要求,我们将教师的个人备课与集体说课进行整合,确定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为:个人钻研——集体商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交流反思。
(1)教师个人钻研由备课组长提前确定备课内容和集体备课的时间,然后每个教师进行认真钻研,充分准备;一定要学习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及其他相关材料,切实做到《新洲四中教学常规管理细则》中关于备课的要求,即备课应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现代技术与学科整合、备教具、备教学过程、备学法指导、备练习、备板书设计、备德育渗透等。
①要抓住“八点”:教学重点、难点、弱点、疑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和盲点。教师都要逐步提高具备轻而易举地驾驭教材的能力。这就要求明确知识关联,一方面要求教师了解本学科内知识的关联,另一方面要求了解与之相关知识的关联,这对于提高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是大有帮助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所说的,“轻而易举地掌握教材,甚至胜过教材,这是对优秀教师的起码要求。”
课堂教学的设计,不仅要求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还要针对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从教学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基本过程完成后,再回头审视自己的教学得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反思来总结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③每个备课组成员必须写出备课提纲,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备时每位教师都要尽力提出自己有独到的设计方案,以便资源共享。初备时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以便会诊,排除困难。注意超前备课,这样有利于把握全局,扫清障碍,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解决学生因为超前预习而提出的问题,集体备课时要带好提前一周的教案。
(2)集体商讨。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主发言人首先阐述自己的观点、做法,然后进行商榷和探讨,大家各抒己见,观点上相互碰撞,激烈争论,最后比较、切磋和完善,确定最佳方案(即所谓的教师参加集体备课,带着自由、经验和问题而来,带着感悟和启发而归)。
①整体备课,纵横联系,备课教师在集体备课时,也可陈述各自的备课方案,采用“说课”形式,进行比较,扬长避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②要做到“四个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作业。这“四个统一”不是一刀切,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③要执行主发言人制度:集体备课要确定主发言人。对主发言人的选择,不能老是老教师、教学水平高的教师,要做好“传帮带”工作。
ⅰ老教师要带好青年教师,但不能越俎代庖,尤其是想办法让青年教师担任主发言人,使得他们能广泛收集材料,大胆钻研业务,这样才能迅速成长起来。在集体备课时,有时也可邀请备课组外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给组内老师进行专题讲座,以扩大交流的空间。
ⅱ作为主发言人,必须深入地研究教材、教法,研究学生的学法和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学生训练的方法和练习题,提出一个教学的预案。在这个准备中,无论新老教师都是一个钻研和提高的过程,再通过备课组的讨论,相互启发,提出问题,共同研究,形成一个基本一致的教学意见。
ⅲ只有教师在备课中加入自己的思考、个性化的加工,集体备课才能真正凝结集体的智慧,再经过实践和对教学的反思,从而完善教与学的过程。
(3)修正教案。每个教师根据集体达成的共识,具体设计教学方案,并写出教案;在集体备课中,主发言人说课,老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使得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但教案千万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否则就没有创新精神。
(4)重点跟踪。经过备课组研讨过的教学设计是否可行还有待于考证,因此,有必要进行跟踪听课进行检验,以便得到总结、提高,备课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
(5)交流反思。教师个人根据实际执教情况,认真思考,深刻反思,并写出教后札记或教后感。
①一个完整的备课过程应有五个阶段:准备阶段,分析阶段,创造阶段(编写教案),提高阶段(二次备课,调整和修改教案),总结阶段。
②课后交流与反思,就是对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总结阶段。备课组教师在集体备课情况下授课,要进行交流,对教学进行反思,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以扬长避短,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三、集体备课活动的基本原则
1、实效性原则:重在解决教学流程设计和重点难点突破,特别是为达成目标而采取的有效措施等。
2、共享性原则:真诚合作,人人参与,实现智慧和资源的共享。集体备课时,老师们把各自带来的不同的备课资料和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有效沟通。
3、研讨性原则:集体备课时,针对每个问题或课堂设计等,各抒己见,经过讨论、修改,整合出最佳方案。深入开展研究讨论,形成浓厚学术氛围。
4、互补性原则:取长补短,集所有成员智慧于一体,把集体智慧转化为个人教学行为。当然,班级有差距、学生能力有高低、教师经验有不同、教学风格有差异,如果完全使用统一的教案自然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集体备课在坚持教学内容统一的前提下,提倡教师根据班级水平、学生差异、自身风格形成教学简案,使集体备课的详案和简案并行,做到共性和个性的协调。实际教学时,应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实现集体备课活动高效运行的基本要求
1、备课组要发挥三种功能。
⑴发挥备课组的桥梁和纽带功能,做到上传下达,把区教育局、学校和教研组的教学计划、方针、政策和措施落实到备课组教学工作中。
⑵发挥骨干教师等优质资源的辐射功能,由他们带出一支重合作,讲奉献,齐发展,共荣辱的备课组。
⑶发挥备课组是青年教师成长基地和摇篮的功能,让更多的青年教师有机会施展才华,崭露头角。
2、备课组成员要树立四种意识。
⑴强化目标意识,确保备课组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落实措施。
⑵强化过程意识,通过自查自纠来促进对教学常规和教学过程的管理。
⑶强化合作意识,细化和实化集体备课和教科研活动。
⑷强化学习意识,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3、学校领导、业务部门要加强管理与指导。
⑴学校领导、教务处、教科处要为形成良好备课组教研氛围创造条件,在待遇及应有的基础设施上给予保证。
⑵各级教育行政、业务部门联合起来开展旨在激励的“优秀学科备课组”评比活动,学校也应采取可行的促进备课组建设的有力措施。
五、集体备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集体备课不能取代每个人的独立备课。
⑴从量上来看,过去,每个教师都要备整本书,但现在,只要重点备某一个或几个单元,工作量好像少了很多。但是从质上看,却不然。集体备课,是更注重了教师个性化的劳动。它对教师的个体劳动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它要求教师从过去不分轻重缓急备整册教材,转变为现在集中精力,深入钻研,精心备好一个或者几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更加突出了,关键也能把握了。从这个意义上说,集体备课,是把教师从大量而泛泛的备课劳动中解脱出来,专注于备课的本质研究和实践。
⑵对于不是自己分配内容的单元,我们同样要去认真思考,否则,就达不到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共同提高的目的。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根据实践对经集体备课讨论好的教学详案、课件,进行反复修改。因此,切不可以为有了集体备课,个人就不用努力了。
2、智慧和资源共享不等于上课克隆。
当我们拿到经集体备课讨论好的教学详案、课件的时候,脑子里可千万不能有这样一个念头,那就是“拿来主义”——这些东西都是好的,就是我的,我可以“依葫芦画瓢”,把设计程序看一下,每天轻松上阵。这样的想法是很危险的,因为新课程是新鲜事物,才刚起步,对于如何上好一节课,没有人能直接告诉你;没有谁敢断言:某一个的设计是最好的,不需要修改了。因为,针对不同时间、不同班级、不同学生可以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一份教学设计都可以修改,而且必须进行修改,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适应你的学生,才能使你轻松驾驭课堂。
⑵备课,其核心是课堂教学设计。如果缺乏创新,克隆课堂教学,全校上下都用统一模式,没有教师个性化的创造,那么,必然就会导致备课与教学实际的脱节,从而彻底丧失集体备课的意义,集体备课就成了一个“泡沫”。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中,备课改革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但是,这个环节非常重要。集体备课就是适应这项改革的产物。集体备课虽然好,然而,也需要留一点时间,留一点空间给师,让他们品味其中的作法和不足之处。只有这样,它才能真正对教师的成长起作用,才能真正从整体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版块四:充分发挥备课组功能,扎实推进集体备课
原作者:杏坛簪花
2007年11月27日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备课组”这一新生事物应时而生,而且作用越来越大,它逐渐取代了教研组的作用和功能。“集体备课”这一新的备课形式也登上了教学的大舞台,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学校如何抓好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备课组功能,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在备课组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有一点体会,也面临着一些困惑。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以求教于方家。
一、推行备课组量化评估方案,大力倡导集体研究制度
1、我校教师队伍年轻化,以青年教师为主,老中青搭配的师资结构。
⑴为了取长补短,发挥群体优势,我们强调整体作战的思想,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量化评估,评估实行千分制,在学期结束时,根据各备课组完成工作任务的多少和优劣进行打分,最后划定A、B、C三个等级给予奖励。并以此作为评价各教研组和教师个体的依据。
⑵今年针对高中部和初中部各自的实际情况,又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备课组工作量化考核方案》,对初、高中备课组的考评制度作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2、在评估方案中,特别强调集体备课。仅集体备课的考评就占了200分,集体备课强调集体讨论,在讨论中互相启发,碰撞思维火花。
⑴我们既提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在同伴互助中发挥积极作用,又反对搞个人权威和权霸主义,提倡不同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冲突。
⑵既提倡专业切磋,协调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又提倡个性特长的发挥和教学风格的多样。
3、评估备课组,我们坚持把过程评估和教学质量评估分开进行。⑴过程评估每学期期末评出结果。⑵质量评估一般要下学期开学后才能对上学期的成绩作出评价。
二、把教研下放到备课组,实现教研科研一体化
以前,我校教研和科研存在着油水分离的状况,教研是教研,科研是科研,二者结合得不紧密;部分教师在这方面的观念还比较落后。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提出了“把教学当成学问来研究,实现‘教学科研化,科研日常化’”的管理思路。并针对以前科研工作不落实的状况,把科研课题下放到备课组,让科研和教学切实地结合起来。
1教科处在以前的规章制度基础上,今年出台了《校本教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倡导备课组开展校本课题研究,具体办法是:一个备课组可以申报一个校本课题。一个教师至少参加一个课题。可以是校本课题,也可以是省、市、县级课题。各课题组的实验研究工作应主动接受教科处的指导、管理和督促。教科处每学期对各课题研究情况进行一次检查。
2规定各课题研究人员完成下列一项工作即可给予科研奖励:
⑴上一堂课题研究课,课后提交教案和评课材料,评课材料不少于1000字。所上研究课要提前通知教科处。
⑵向教科处提交一个教学案例,不少于2000字。教学案例的形成与要求:教师向备课组或课题组提交一个教学设计方案,经课堂应用,课后整理归纳,采用教学叙事的方法,以夹叙夹议的方式进行写作。教学案例中要写入教学片段、教学理念、教学心得体会,要写出课堂教学亮点。教学案例要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⑶向教科处提交一篇与课题相关的研究论文,字数在1500字以上。以上文字材料须提交电子文本材料。教科处根据工作完成情况评出A、B、C、D等级,并根据等级分别予以奖励。
3由于校级课题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所以要求校级课题一学期或一学年完成实验研究,课题研究结束时提交研究结题报告和相关结题材料。教科处对各课题组所提交的材料(其中包括研究方案、研究计划、工作总结、教案和评课材料、个案分析材料、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等)进行量化评估,根据量化评估的得分情况,对课题组发放相应等级的课题奖金。
4、以上“办法”强调了各教研组在进行课题实验研究时,必须将课题研究付诸于课堂教学之中,其目的是:
⑴避免空洞的理论研究,教师上课要更具有针对性。
⑵体现科研的实验性,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将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相衔接,以便直接观察效果。
⑶课题组通过课堂观察及学生反映就能掌握实实在在的第一手材料。
⑷实验教师上研究课后,通过小组讨论,说课评课,授课教师写心得体会,就能将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优缺点进行反复实验,并提炼出规律性和理论性的东西,然后再不断反复实践,最后就能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并加以推广应用。这是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特点。
三、将青蓝工程纳入备课组内实施,增强指导的针对性
1、我校的办学思想是“三成两创”,这一思想分别在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实施。
⑴在教师层面上:①“成人”的涵义是让每一个教师都能站稳讲台;②“成才”的涵义是每一个教师都能出色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并能担当学校的其它工作;③“成杰”的涵义是教师不仅教学成绩显著,而且在教研和科研方面也有建树,是一个学者型教师甚至教育家,在全市、全省甚至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④“两创”的涵义是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⑵我们的师资培训思路是:让教师100%的“成人”,让绝大多数教师“成才”,让更多的教师“成杰”。
2、新教师的成长,是关系到学校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因此,对新教师的培养引起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⑴教科处制定了新教师“青蓝工程”培训计划。每年进来的新教师,教科处都要在开学前安排几天时间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然后签定师徒协议,采取师徒结对的方式进行培养。
⑵我们将师徒协议签在备课组内,便于更好的开展指导工作。这是我校实施“青蓝工程”的重要措施。
四、不断探索,将新的机制融入集体备课考核之中
1、随着集体备课制度的深化,我们不断给集体备课制度注入新的活力。把更多的制度建设在备课组上。
⑴题库建设。我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自己建立题库系统。教育科研处把题库建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事情来抓。怎么抓?我们的办法是以备课组为单位,建立考核制度。每个备课组设立一个题库管理员,专门负责试题的整理、输入、维护,每学期根据各备课组完成工作的情况,分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检查评比。本学期,将要加入对题库使用的检查评比。
⑵教师开展专题讲座。本学年开始,我校每位教师必须开展至少一次的专题讲座。首先是在组内开展,名师还要在全校开展。开展情况也要纳入备课组的考核之中。这样,保证了备课组的生机和活力。
2、在几年的探索中,我们逐渐总结出集体备课的12种方式,备课组长在组织活动时根据情况自由组合,灵活使用。⑴讨论教学进度;⑵讨论教学重点难点;⑶分析学生现状;⑷讨论练习设计;⑸研究考试命题;⑹分析考试成绩及试卷;⑺回顾教学亮点;⑻组织读书交流;⑼组织专题发言;⑽组织开展课题研究;⑾组织评课议课;⑿沙龙座谈。
五、关于集体备课的反思
1、教师的觉醒是集体备课取得成功的关键。只有教师真正认识到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并努力搞好团结协作,才能形成集体备课的热烈场面。如果教师没有这个意识,喜欢单打独斗,集体备课就会走过场,或者谈论题外话。
2、备课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决定着集体备课的成败。备课组长要善于开展集体集体备课活动,要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要能调动组内教师的积极性。人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同样,一个好备课组长,就是一个好备课组。所以,加强对备课组长的培养力度,是十分重要的。
3、集体备课让一些青年教师产生依赖思想,缺乏独立钻研教材的能力。由于集体备课把教案设计好,有时连课件也设计好,参加集体备课的老师可以把现成的教案或课件用于课堂,这就给一些教师带来了方便。有些青年教师不经过自己认真思考,照教案宣科,或照课件上课,很少自己独自的研究,这样,就没有形成应该具有的研究能力。练习题和考试试题也是集体设计的,一些青年教师缺少锻炼,也就没有独立命制练习题和考试题的能力。这是集体备课要谨防的问题。
4、老中青之间缺少对话的空间,容易形成权威教师的“一言堂”,青年教师的“笔记会”。由于一个备课组教师水平相差很大,老教师或骨干教师有“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感;而青年教师往往不敢在这些老师面前表露自己稚嫩的心声。这就要求老教师要放下架子,青年教师要努力钻研。只有互相尊重和信任,才会形成理想的集体备课的风气。
版块五:新课程改革条件下备课组应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原作者:马翠敏 日期: 2010年1月8日
集体备课是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使全体教师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集体备课必须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在充分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全体备课组成员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设计适合学生实际的预习学案、导学学案、目标检测、能力提升、试题聚焦等知识内容,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优秀的思维品质,提升学习力,让学生动起来,
在课堂上、自习上有事可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进行“有效性”学习,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让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得到真正落实。
一、集体备课中要备“教”的有效性
1、随着新课程的具体实施,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在逐步得到落实。学校要审时度势,提倡教师的集体备课制度,充分发挥备课组备课的作用,进行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的研究,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教育研究课题。结合我校“诱思探究教学”的实施情况,我们注意到,课堂教学行为的改革,教学观念、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的改变是关键,但更为关键的是把这些想法内化为具体的行动。
2、在集体备课时,我们首先研究教法,针对备课组成员的各自特点,发挥集体的智慧,探讨每一个章节的具体教法,注重对教材知识的“取舍”,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导学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教师的作用定格在“师者,所以引路,开窍,促进也”的位置,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
3、在集体备课时,我们还研究课堂的形式,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这就要求课堂是一个平等的学习、交流的场所,要注意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体验学习的收获与快乐,“在快乐中寻找自己”,成为他们的切身的学习感受。
二、集体备课中要备“学”的有效性
1、在集体备课时,新课程要求,学生应以研究者、探索者的身份,重新体验,独立思考,全身心投入整个教学过程。可见:学者,所以体验,探究,创新也。要在学习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改变现行的课堂模式、教学方式和育人观念。新课程的真正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受到最优质的教育,变“精英教育”为“大众化教育”,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
2、新课程形式下,学生的自主时间多了,如何规划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学会自主学习、科学合理的安排学习活动成为摆在教师和家长面前的共同研究课题。要求备课组在研究备课活动时,要把解决学生有效自主学习的问题放在首要位置,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做、动眼看、动耳听、动情读、动口议、动笔写和动脑思的能力。
3、构建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活动的模式,充分体现学生在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等方面的主体性。让“课堂”成为“学堂”,成为师生交流、沟通、探讨的场所,在探究、合作、争论、创新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特长得到培养,能力得到提高,真正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三、集体备课中要备“练”的有效性
1、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集体备课成为“聚焦课堂,提升能力”,落实“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攻,体验为红线”这一主导思想的有效途径。新课程不是不要学生做练习,而是要求广大教师要加强“有效训练,分层作业”的研究。
2、为学生精选适合不同学生层次发展的个性化作业。做到课内作业主要解决课标要求,课外作业主要满足学生差异自主发展需求。要按照“自主、探究、合作”的新课程教学理念设计学案,按照“导疑---导学---导思---导练—导创”的指导思想设计教案。
3、教案侧重于如何“教”,学案侧重于如何引导学生“学”,变讲授、灌输为自主、合作、探究,联系学案和教案的“核心”是让学生在“练”的过程中,提高“教”、“学”、“练”、“思”的有效性,避免学生的机械重复训练,引导学生跳出“题海战术”,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削弱教育的功利主义,真正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版块六:备课组集体备课策略及有效管理探索
原作者:项耀明
来源:《教育参考》网
日期:
2007年8月11日

一、加强学科备课组建设及集体备课的重要性


教研组是学校学科教学的一个专业性基础组织,是学校教学指挥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各学科教师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交流教学经验和教学科研成果的基本单位,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基本组织单位。

1近十几年来,为了方便教学统筹和学生管理,许多学校都以年级组为行政基本单位,当前绝大部分学校按年级组办公与管理,教研组相对形同虚设,相应来说在时空上活动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其职能作用逐渐消弱。一些学校的教研组活动基本上是传达精神和布置工作,或举办几次公开课,相互之间听听课评课,“研究”的气氛淡薄。而备课组是基于同年级、同学科而生的教师教学研究基层组织,原则上在校内分学科、年级设立,同一学科同一年级教师数少于3人的可以跨学校成立片联校备课组,个别特殊学科同时可跨年级组建。

2备课组是年级组与教研组工作的最佳结合点,是学校教学管理、实现教学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备课组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只有抓好备课组建设,教学常规的落实才会真正落到实处,备课组建设就显得尤为必要。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无论是教学理念的更新、教材的把握,还是教与学法的选用,单凭一个教师的力量是有点力不从心的。新课程倡导同伴互助,不仅仅指学生学习需要合作探究,教师一样需要合作交流,集体备课。



二、备课组集体有效备课的策略

(一)、坚持“四项原则”和树立“四种意识”

1、实效原则和目标意识:集体备课要解决教学流程设计、重点难点突破等实际问题,集体备课前要确定集体研究主题,聚焦重点难点,形成意见一致的解决办法,并设计好教学流程,也就是要强化目标意识。

2
、共享原则和合作意识:真诚合作,人人参与,实现智慧和资源的共享。集体备课时,老师们把各自带来的不同的备课资料和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有效沟通,也就是要强化合作意识

3
、研讨原则和过程意识:集体备课时,针对每个问题或课堂设计等,各抒己见,经过讨论、修改,整合出最佳方案。深入开展研究讨论,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也就是要强化过程意识。

4
、互补和学习意识:取长补短,集所有成员智慧于一体,把集体智慧化为个人教学思想与行为,也就是要强化学习意识。

(二)、规范集体备课的程序

根据校本教研的要求,我们要将教师的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进行整合,确定备课的基本程序为:个人钻研——集体研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交流反思。具体流程说明:


1
教师个人钻研:由备课组长提前确定备课内容和集体备课的时间,然后每个教师进行认真钻研,充分准备;一定要学习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及其他相关材料,要抓住“八点”:教学重点、难点、弱点、疑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和盲点。

⑴每位备课组成员都要具备轻而易举地驾驭教材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前通过自己的教学研究,明确知识关联。一方面需要了解本学科内知识的关联,另一方面了解与之相关知识的关联,这对于提高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是大有帮助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所说的,“轻而易举地掌握教材,甚至胜过教材,这是对优秀教师的起码要求。”

⑵教师还要关注学生、摸清学情,以便有的放矢地教学。要做到摸清学生的学情,就是既要研究学生的智力因素,如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能力水平等,又要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

⑶课堂教学的设计,不仅要求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还要针对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要求教师从教学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过程设计要求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和引导学生探究性的学习,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除了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之外,必须要有教学后记或者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记错记录。教学基本过程完成后,再回头审视自己的教学得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反思来总结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⑷每个备课组成员必须写出备课提纲,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备时每位教师都要尽力提出自己有独到的设计方案,以便资源共享。初备时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以便会诊,排除困难。注意超前备课,这样有利于把握全局,扫清障碍,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解决学生因为超前预习而提出的问题,集体备课时要带好提前一周或一个单元的教案。

  2
集体商讨: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商榷和探讨,大家各抒已见,观点上相互碰撞,激烈争论,最后比较、切磋和完善,确定最佳方案(即所谓的教师参加集体备课,带着自由、经验和问题而来,带着感悟和启发而归)。

⑴整体备课,纵横联系,第一次集体备课时,一定要对本学期的课程进行整体规划,简要地写出学期的计划,并制定好单元计划。系统论告诉我们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此我们要遵循“整体——部分——整体”思想。

⑵备课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分别陈述各自的备课方案,最好采用“说课”形式,进行比较,扬长避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①要做到“四个统一” :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作业。这“四个统一”不是一刀切,而是根据具体情况,集体分析。

②要确定集体备课主题:每次备课组活动先拟定讨论课题。并不是每一节课都需要进行集体备课的,集体备课的主题主要是书本中重点和难以把握的内容。

③要执行中心发言人制度:集体备课要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对中心发言人的选择,不能老是老教师、教学水平高的教师,要做好“传帮带”工作。

ⅰ老教师要带好青年教师,但不能越俎代庖,尤其要想办法让青年教师担任中心发言人,使得他们能广泛收集材料,大胆钻研业务,这样才能迅速成长起来。在集体备课时,有时也可邀请备课组外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给组内老师进行专题讲座,以扩大交流的空间。

ⅱ作为中心发言人,必须深入地研究教材、教法,研究学生的学法和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学生训练的方法和练习题,提出一个教学的预案。在这个准备中,无论新老教师都是一个钻研和提高的过程,再通过备课组的讨论,相互启发,提出问题,共同研究,形成一个基本一致的教学意见。

ⅲ备课中允许教师有不同的看法和想法,如果缺乏创新,仅仅是克隆教学参考、确定统一的教学模式,没有每一个教师的努力和个性的创造,是不完整的备课活动。只有教师在备课中加入自己的思考、个性化的加工,集体备课才能真正凝结集体的智慧,再经过实践和对教学的反思,从而完善教与学的过程。


3
修正教案:每个教师根据集体达成的共识,具体设计教学方案,并写出教案;在集体备课中,中心发言人说课,老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使得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但教案千万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否则就没有创新精神。

4重点跟踪:经过备课组研讨过的教学设计是否可行还有待于考证,因此,有必要进行跟踪听课进行检验,以便得到总结、提高,备课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

5交流反思:教师个人根据实际执教情况,认真思考,深刻反思,并写出教后札记。

⑴一个完整的备课过程应有五个阶段:准备阶段,分析阶段,创造阶段(编写教案),提高阶段(二次备课,调整和修改教案),总结阶段。

⑵课后交流与反思,就是对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总结阶段。备课组教师在集体备课情况下授课,要进行交流,对教学进行反思,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以扬长避短,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三、备课组管理的有效途径
   
备课组既是教研组的基层组织,承担着本年级的教学及教学研究的任务,也是学校行政最基层组织,承担着学校教育教学等工作的具体实践工作。因此备课组应发挥三种功能:发挥桥梁和纽带功能,做到上传下达,把区教育局职能部门、学校和校教研组的教学计划方针政策和措施落实到备课组教学工作中;发挥骨干教师等优质资源的辐射功能,由他们带出一支重合作,讲奉献,齐发展,共荣辱的备课组;发挥备课组是青年教师成长基地和摇篮的功能,让更多的青年教师有机会施展才华,崭露头角。为充分发挥备课组的职能作用,必须加强备课组建设,而对其管理尤为重要。笔者就此作了如下探索:


(一)常规管理人性化。 备课组的常规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备课组的教研教学实效,关键在于备课组成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

1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的最有效管理方式莫过于“人性化管理”。随着知识时代的来临,人作为知识、智慧的主体变得越来越重要,合理开发教师的内在潜能已成为现代学校管理的重要课题。

2备课组管理应以围绕备课组成员的生活、工作习性展开研究、使管理更贴近人性,从而达到合理,有效地提升教师的工作潜能和高工作效率的管理方法。

3“人性化管理”允许教师在工作中出错,但应该告诉教师错与不足在哪,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应该怎么做会更好。这样既原谅了教师,让教师不用时刻担心工作中出现过错而受到领导的责难,反而使教师的工作激情会更高涨、工作目标会更明确。

(二)组长选聘民主化作为备课组,有一个好的组长,是备课组充满生机与活力,取得高质高效的教学教研实效的重要条件。

1一个好的领头人,应该在组内相对而言,具有较强的人格魅力与学识魅力,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较为精湛的教学艺术,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以及较强的管理与组织能力。

2一般学校的备课组组长的任用,多来于学校领导的意志,当然领导的眼光是立体的,看得较为全面。但如果结合组内教师民主选聘,应该更为合理。至少在组内民主选聘,或在学科教研组内教学民主选聘,产生的结果更为理想。

3学校要相信教师的觉悟,相信教师都会从备课组的发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来慎重对待。更何况自己选出来的组长,更容易激发自己的工作激情,自己也更能服从他的活动安排。

(三)集体备课制度化“人性化管理”并非就是“讲人情”,“制度建设”是任何一种工作的有效管理模式。俗话说:“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很多教师的活动和行为,如果得到合理的制度约束,会起到很好的实际效果。在备课组集体备课的管理中,可以在如下几个方面作出要求:
    1
、坚持“四定”制度
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人员。备课组集体备课要形成常规,要有规定式的活动时间,如一月两次,与区县教研室的教研活动时间错开;要有较为固定的集体备课活动地点;要有明确的集体备课或教学研究的主题;要坚持中心发言人制度。

    2
、加强资料管理。
集体备课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不仅是教师交流合作的外在呈现形式,也是今后有效教学的资源,同时也是反映备课组活动的直接材料。资料的管理能促进集体备课的进一步规范化,促进教研实效得到进一步提升。如:主题、集体备课前的教师发言提纲(或课堂教学设计简案)、中心发言人发言稿、成员讨论记录、形成的一致意见等等。

    3
、加强会议作风管理严格出勤管理,保证应该参与的成员都能在备课活动时间内,准时、全程参与;营造良好的会风,使集体备课形成真正的学术研究、教学研究。为此,学校可制度相应的《备课组集体备课管理条例》等规范性的制度,使备课组集体备课能在正确的轨道上快速行驶。

(四)教研活动公开化。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或研讨课等其它教学教研活动,可以向学校领导、老师公开,可以要求其它年级的同学科老师或不同学科老师列席参与,广泛接受广大老师的指导,使集体备课具有拓展性。同时应积极向区县教研室争取指导,或邀请兄弟学校同年级备课组教师,进行合作交流。

(五)业绩评价多元化
对于备课组业绩的评价,学校往往偏重于年级学科的教学区位成绩,这种评价过于单一,并不能全面反映其成绩。

1评价应该是多元化的,应该从师德表现、备课组教学计划、集体备课制度落实程度、教师工作作风、教学业绩、教师技能竞赛、教科研成效、青年教师培养与成长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方能以评促发展。
    2
行政、业务部门应加强管理与指导。

⑴教育局行政部门对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要重心下移,要规范学校备课组的管理。

⑵教研室的教研工作应深入学校的备课组,加强业务指导与服务;学校校长室、教导处要为形成良好备课组教研氛围创造条件,在待遇及应有的基础设施上给予保证。

⑶各级教育行政、业务部门联合起来开展旨在激励的“优秀学科备课组”评比活动,也是促进备课组建设的有力措施。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4: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强学校备课组建设推进新课程改革(教研组室建设讲座10

主讲人:钟炜(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教研室主任)时间:2011年4月20日

编者按:“教研组室建设讲座”是“教学管理讲座”的续篇,分六为个系列:一教研组建设、二备课组建设、三教导处建设、四教科室建设、五教研室建设,六教科所建设,每个系列分为若干个专题

阅读提示:本人于2007年10月在“教学管理讲座系列二”中对“备课组工作”已编发了六个专题(现已删除),现在作为其续篇的“教研组室建设讲座系列二”中对“备课组建设”将编发多个专题。本文《加强学校备课组建设推进新课程改革(教研组室建设讲座系列二专题10)》,分为五个版块:一是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组建设;二是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组建设方案;三是课程领导力的着力点——加强备课组建设;四是新课改背景下的备课组建设;五是新课改下中学语文备课组的队伍建设及其职能转变各版块源于网络等选稿后编辑或改写而成,致谢各位原作者和诸位读者。

版块一: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组建设

原作者:四川省广元外国语学校
日期:2010年12月21日


我们学校推行集体备课制度已走了很长一段的路程了,其中有集体智慧火花迸溅时的欣喜,也有很多的困惑和迷茫。我在备课组建设方面作了如下方面的整理和思考。
一、备课组建设的必要性
1、备课组建设是提升学校的教学研究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需要。
我们知道,备课组是教师进行学科教研的基层单位和重要基地。从我们学校长期以来坚持备课组建设的历程来看,可以说备课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生命线,备课组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只有抓好备课组建设,教学常规的落实才会真正落到实处。抓好了一个备课组,其实也就抓好了一个年级的一门学科教学。因此,狠抓备课组建设,有利于提升学校的教学研究水平和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和协作,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2、备课组建设是我们学校发展的必有之路。
随着我们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师资队伍也急剧扩大,新加盟我们学校的教师的增多。我们必须强化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备课组集体智慧,利用特级教师的宝贵资源,发挥名师效应,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传、帮、带、促,让年轻教师和新调进的老师尽快适应我们学校的教学工作、迅速成长、迅速提高,让备课组成为教师共同成长、共同提高的乐土。学校要发展,师资是关键。构建和谐的备课组为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形成积极的教学氛围,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备课组的工作内容
如何将新课改落到实处,怎样才能提升学科教学的质量,备课组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应该作好哪些事情?为此,在这里我将备课组要做的的一些常规工作整理如下:
(一)制订详细的学期备课组活动计划。
每学期初,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要求,制定详细、具体、可行的备课组工作计划,并就全册教材的体系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教学重点、难点,安排教学进度,制订出详细的活动计划,计划中包括每次活动的时间、中心发言人、发言内容、公开课安排;中心发言人每次安排两人(备课组成员轮流循环);发言内容是下一周四课时的教学设计方案,主要包括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学生特点、课前准备、及存在问题;同时中心发言人是下周组内公开课的承担人。备课组内的各成员按计划提前做好准备,从而保障每次备课组活动的质量。
(二)推行集体备课制。
任何一种好的方法只有用得其所,才能真正发挥成效,集体备课也是如此。下面谈一谈集体备课的具体做法:
1、集体备课的准备。
⑴目标明确。集体备课前,每一位教师应了解集体备课的目标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注重教师对教材个性化的解读。
⑵准备充分。集体备课前,针对要探讨的内容,每位教师都应把自己的看法或疑问详细记录,以待发言。由于每个人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对教材的把握、加工处理也是各异的,只有当教师在备课中加进自己的思考,融入自己的教学思想,进行个性化的加工,集体备课才能真正凝结集体的智慧。
⑶分工减负。按照年级任课教师人数及课时数进行分工备课。每人把自己分得的内容,依照集体备课时确定的最佳方案精心备课,在集体备课时作中心发言。划定备课任务应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保持其内容的连续性,一般应依据教材的单元或章(节)来划分较为合适,切忌人为地将教材割裂开来。
2、集体备课的操作流程。
(1)集体备课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实效性:解决教学过程中教学流程的设计和对重点、难点、关键点的处理等实际问题。
②共享性:组内教师之间真诚合作,人人参与,实现智慧和资源的共享。
③研讨性:集体备课时,针对教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各抒己见,经过讨论、修改,整合出最佳方案。
④反思性:在共同的研讨过程中,教师认真思考,深刻反思,反思自己的得失,取同事之精华,去除自己的一些陈旧的东西,取长补短,集所有成员智慧于一体,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水平。
(2)集体备课的具体操作步骤:


①三确定:ⅰ定内容:每次备课组活动先拟定所备内容。并不是教材的每一章节都需要进行集体备课,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集体备课的课题主要是书本中重点和常见的一些考点。ⅱ定时间、地点:集体备课,要求全组成员在教务处规定的时间内集体参加,形成规范的备课制度。(我们学校目前在这方面做的不够理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学校没有安排统一的集体备课时间、地点,教师的课时分散,不容易做到全员参与。)
ⅲ定人员:每次集体备课活动前确定主讲的人员,主讲教师应该事先拟定好相应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案。作为中心发言人,必须深入地学习课标、解读文本、研究教法,研究学生的学法和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整理出练习题,设计出教学的预案。


②六备。集体备课时,要求备课时需要包含这六方面的内容:备课标、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学生。
ⅰ备课标:针对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内容和流程。
ⅱ备大纲: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ⅲ备教材:备课组要以分析教材、研究学法、教法为主线,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要求,认真研讨教材的知识体系,认真分析各单元的重点、难点,提出破解方法。从新教材中提炼信息,找出需要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常见的考点,疑点、易错点、易混点和盲点。从而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
ⅳ备教法: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实际,改进教学方法,采取有效手段,诱发学生思维、鼓励主动参与。
ⅴ备学法:在备课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ⅵ备学生:教师根据各自班级情况对症下药制定阶段教学方案。备学生要跟踪学生全程学习,发挥学生学习潜能、预测将面临的困难。
③四明确:明确考点、重点和难点;明确能力生长点;明确思维障碍点;明确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ⅰ优化课堂教学的流程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集体备课做到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过程流畅,突出重点、分解难点。从学生如何“学”入手,认真用好教材,选择教法,更新手段。采用多种形式呈现知识。
ⅱ学生作业精选,以质取胜,避免重复、低效乃至无效的劳动,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作业及时批阅,注重信息的反馈和及时矫正。
ⅲ备课组精编学案,齐心协力编写出具有我们学校自己特色的学案、教案、整理出适合我们学校学生学情的复习备考资料。
④推行四统一:备课组内,要求统一进度,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测验,统一使用教辅资料。
⑤落实六个点:落实基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巧析异点、激发疑点、体现特点。
⑶我们坚持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全组成员准时参加。
①每次备课做到有主讲人,有主题,有备课程序,有整理,有记录。我们全体教师齐心协力,将教师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进行有效整合。
②遵循备课的基本程序,重点把握好备课的基本流程,即:个人钻研——集体研讨——个体反思——形成教、学案。那么我想,我们的集体备课就是有效的,我们的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会是指日可待的。
(三)备课组备课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建立教学资源库。
1、备课组组长的活动的内容有整理,有记录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分类、存档。
2、备课组形成的试卷、活动的素材、学案、教案的等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存档。
3、备课组成员的各类获奖情况进行整理,作为评选优秀备课组、评职、晋级的原始材料。
4、整理其他各类资料。备课组要充分发挥各成员的特长和优势,明确教学资料和测试题的收集、修订补充、核定等分工,没有经过收集和核定的教学资料原则上不得使用。备课组能根据难度和区分度等需求进行分层次分类别,使各成员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逐步形成多套较为成熟有效的教学资料和测试题集。
(四)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年级备课组的统一策划和指导下,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以语文备课组为例,可以开展书法比赛、演讲比赛、作文竞赛、诗歌朗诵会、读书报告会等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总结反思。
1、备课组内定期总结教学经验,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制定改进方法。结合教学与学生实际,开展旨在解决亟待解决的教学实际问题的课题研究,如作文教学研究、阅读课研究,复习课的研究等。
2、学科备课组是学校实施教学管理、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发挥教师集体力量、开展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组织形式。加强备课组建设,可以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可以共享团队教学智慧。
3、加强备课组建设,为教师成为学者型、实践型、专家型的教师创设良好氛围,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我校注重了备课组的作用,制定了相关的备课组制度,发挥学科备课组集体备课功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得以提升。
三、备课组建设方面的几点困惑
虽然备课组的建设,在学校各个部门的推动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校备课组这个教学单位的功能还没得以充分的发挥。由于在集体备课时间的安排、地点的落实、资料的整理存档等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以至于备课组的一些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往往是“你备你的课,我上我的课”的“孤军奋战”的局面。以致学校备课组工作的开展始终处于一种肤浅型的形式状态,怎样才能做到集体备课的高效有序?在我看来,抓好集体备课活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还应该做好以下一些工作:
1、组织安排上:学校可根据学科特点,编制课表时交叉安排不同学科的集体备课时间,一般每周一次,每次约三课时。老师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就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思路、学生活动等集中进行研讨。
2、活动形式上:
⑴尽可能采用效果较好的备课形式,如前述的备课流程,需要长期得坚持、落实。
⑵集体备课实质是同步教学,同一备课组内教学进度必须同步,教学目标、作业设计、检测评估也要尽量统一,使活动中大家有共同语言并获得同类的反馈信息以矫正教学。
⑶要适度超前,当周备下一周的课。参与者应根据分配的任务超前准备,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收集资料,形成初步的教学思路。
致力于择优,要根据各人长处确定统一教、学案的撰写任务,尽可能吸收他人的建设性意见,汇众人之长为集体之长。同时重视用后反思,不断优化备课、上课的质量。
3、教师角色定位上: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合作者,而不是成果的享受者。就某部分而言,我是中心发言人,就另一部分而言,我又是积极的思考者、讨论者。每个人的充分参与是保证集体备课质量的关键。否则,集体备课将陷于“一人提供教案,大家机械使用”的尴尬局面,虽然省时省力,但这种有名无实的集体备课,其效果比单人独备更差,甚而助长了一些人的依赖思想。
总之,集体备课的意义在于智慧的碰撞,资源的共享,集体备课的精华在于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只要我们能够克服认识的偏差,从大局出发,从整体出发,发挥群体优势,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地反思和积累,就一定能在集体备课组的建设方面大有所为。就一定能够创出学科优势。我相信,在学校科研部、教务处、教研组的带领下,我们学校的集体备课会更加扎实、有效。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学校会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一批优秀备课组。
版块二: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组建设方案
原作者: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
日期:2010年3月3日

备课组是学校教学教研工作最基础、最重要的学习型组织,是执行学科教学教研计划的最基本单元,它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构建校本教研常规机制、培植先进校园文化、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备课组的建设,充分发挥备课组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真正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中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思想理念、教学行为、专业素养等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1、加强备课组的建设就是要通过学习交流转变教师的观念,突破传统的教育思想,把握课程改革脉搏。
2、加强备课组的建设就是要通过学习交流提高对学科课程标准的认识,准确把握学科课程标准的内涵与外延,把握学科课程改革的方向。
3、加强备课组的建设就是要通过讨论交流升华对教材的认识,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握课堂教学改革的真谛。
二、基本目标
1、以新课程标准为根本,以新教材为载体,以高效课堂为阵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2、通过备课组的集体研究,有效地解决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推动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三、基本任务
1.更新观念。在备课组建设过程中,要强调备课组的学习与研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备课组各成员要通过深入学习以重构课程理念,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教情与学情、预设与生成、问题与反思等,形成备课组的整体实施策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构建高效课堂。
2.创新机制。
⑴要进一步完善备课组建设的各项常规机制,制定备课组活动实施的常规流程。每次活动要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议题、定中心发言人,要有问题提出——讨论交流——形成策略——个性实施——反馈反思——调整实施这一完整的过程。
⑵要不断探索新的备课组活动的有效策略,实现由单一形式向多样化的转变,特别是由面向点的转变,要强调中心议题和重点问题的突破,以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3.构建团队。为了应对新课程所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备课组成员之间要借助平等的对话、开放的讨论、理性的反思,使团队共同思考和创造的能力得到提升。
⑴要让每个成员的智慧得到体现,要让每个成员都能分享集体的智慧,要在每一个问题的研究探讨上形成普遍共识。
⑵要在每一个环节的实施上步调一致,从而构建学习型、和谐型、实干型、科研型、创新型的团队(与两个工程结合)。

4.
发展内涵。备课组在建设发展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内涵发展。备课组教师的配备要合理,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教学反思能力并能自觉反思,要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时备课组应尝试以小课题、小专题的形式开展针对性研究,力求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5.
形成特色。根据学校的自身特点,在备课组的建设过程中,要强调备课组的个性发展,形成自己的教研特色。要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形成一批优势学科和强势教研团队,总结出操作性强的个性教研、特色教研模式,在校本教研乃至区域教研中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6.评价激励。在备课组建设的实施过程中,如何构建有利于备课组建设的评价激励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建立相应的评价激励机制,以完善的评价激励体系为深入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备课组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促进备课组建设朝着规范化、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四、基本要求
为了突出备课组集体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中,我们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强化新课程理念的学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课程改革不是一场形式上的变革,而是一场思想理念上的深刻变革。
⑴思想上的束缚是新课程改革的最大阻碍,我们的很多教师总是畏首畏尾、患得患失,不敢进行大胆的尝试,结果是束手束脚,工作停滞不前,如果思想观念得不到改变,那么就找不到出路。所以,我们首先要从思想上接受新课程的理念,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观念,要能高屋建瓴地实施新课程。
⑵备课组在进行集体备课时,必须安排专门时间用以系统学习国家、省市出台的文件,学习新课程标准,学习新课程先进的思想理念,并借助湖北省教师教学与培训管理系统平台进行自我学习与培训,做到以新理念、新思想来统领教学。
2.加强新课标的学习和研讨。在新课标的统领之下,原有的教材被整合了,原有的知识体系也被整合了,所以课程改革的指导核心是新课标,而不是教材。
⑴我们的许多教师却被原有的教材体系和知识体系牢牢地束缚住了,在课堂教学中这也加进去,那也加进去,于是新教材又变成了老教材,新知识体系又变成了旧知识体系,教学标高自然就把握不好,学生的学习负担自然就加重了。
⑵新课标也对课程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维目标要求我们既重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也要重视知识的认知过程、能力的形成过程,更要重视这些知识与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转化与应用。
⑶只有加强对新课标的学习和研究,才能在重视贯彻“三维目标”的前提下,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处理好时间紧与任务重的关系。在集体备课过程中,要把新课标的研习和解读当成常规工作去做,并以之作为教学的指导。
3.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新的教学思想、教学目标的实现要以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为载体,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场所,“三维目标”的贯彻也主要体现在课堂上。
⑴目前,我们的很多教师课堂教学仍在沿袭旧有的模式和方法,满堂灌的现象仍旧存在,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境地,学生的活力和兴趣被束缚,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于是课堂沉闷,效率低下。
⑵本学期,学校将进行课堂改革,严格限制教师个人讲课时间,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变教师课堂为学生课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
⑶我们要通过集体备课,探索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注重教法、学法的研究和落实,掌握可行的教学策略,以应对课程改革及学生提出的各方面的要求,从而更好的实施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创新形式,落实环节。
⑴统一校本教研活动时间,固定地点,统一模式。
每周四下午第八节课为全校统一的的教研活动时间;每月安排一周进行教研组的集体活动,安排三周进行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各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在学校指定地点进行。(教研组:语文—物理实验室;数学—三楼电教室;外语—会议室;物理—高三办公室(下);生化—高三办公室(上);文综—班主任办公室;综合组—体育组办公室。备课组:各学科办公室)。
统一集体备课模式,强化环节。集体备课不仅要定时间、定地点、定议题、定中心发言人,还要有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形成策略——个性实施——反馈反思——调整实施这一完整的过程。A.每次活动都要提前一周做好安排,确定主备。B.首先,主备提供实施方案;然后,各成员参与讨论,提出意见;讨论结束,主备修改方案,并向各成员提供电子稿,各成员再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进行复备;最后,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C.每次活动结束,备课组长向教导处提交学案、教案、学生训练、讨论稿及修订稿;另外,活动过程必须在集体备课本上完整体现出来。
⑵教研组活动要求教研组应对本组的活动提前进行整体安排,每学期开学第二周上交教研组活动计划和教师公开课安排表,并及时组织本组教师参加听课评课;评课一定要落到实处,固定时间和地点。
走教研精品化发展道路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最大限度发挥教研的研究性、指导性功能。近几年来,通过教学研究月活动,我们在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某些教师敷衍塞责、某些方面流于形式、研究不深入、指导性不强等,因此,在教研方面,学校决定将现行的教学研究月活动压缩为两周,活动以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为主,力求充分发挥教研的指导功能,走精品教研的道路。
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也是集体备课的重要内容。教学环节的设计要能让学生通过试验、讨论、探索,总结归纳出相关结论,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他们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另外,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我们还要认真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问题。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就包括教师需具有独立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因此,校本教材、学案、学生资料的编写也要作为集体备课的一项的重要内容,我们要通过集体智慧来逐步实施这方面的工作。
教研组长职责。①每学期初及时制定教研组活动计划并上交教导处。②制定教师公开课安排表,组织好本组教师参加听课评课,并协助教导处做好教学研究月活动的相关工作。③积极组织本组教师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并组织好组内的业务学习。④做好每次教研组活动的活动记录和考勤工作。⑤督促本组成员及时上交各类材料。
备课组长职责。①协助教研组长做好教学教研工作,认真执行本学科组的活动计划,并制定本组的活动计划。②根据学校要求,组织好每一次集体备课活动,落实各个环节。③合理安排本组的理论学习和新课标的解读,组织本组教师对教学工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探讨。④组织本组教师进行校本教材、学案、学生资料的编写工作。⑤做好本组每次活动的活动记录和考勤工作。⑥督促本组成员及时上交各类材料。
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着力研究和解决课改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充分发挥备课组在教学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充分发挥高中备课组的多元功能,使备课组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最高效的学习型组织,成为教师交流、互助和发展的平台,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备课组建设为突破口,建立较为完备的备课组发展、评价和激励机制。
版块三:课程领导力的着力点——加强备课组建设
来源:上海教育(2007-10)
日期:2007年11月7

对于新课程的实施,教育理念的改变是先导,课程领导力的提升是关键,教师专业发展是焦点,这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然而,最为困惑的是,从理论到现实,毕竟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如何提升课程领导力,怎样加强教师专业发展,还需要一个现实的载体,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抓手。我校是浙江省首批重点中学,浙江省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在新课程实施的一年多的实践中,我们边学习、边摸索,对课程领导力的问题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面对新课程,要抓的事情,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关键在于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我们认为,提升课程领导力的着力点在于大力加强备课组的建设。
备课组建设的基本效能
1智慧共享。备课组集体备课的最大优势是智慧共享、资源共享。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教师聚集一堂,怀着一个共同的愿景,就一个或几个问题各抒己见,自由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以集体的智慧攻克难题,寻求更为科学、合理的施教方案,从而取长补短,各有所得,是一次精神大餐。
2共同成长。对中老年教师而言,虽然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智慧,但面对从教学理念到教材编排都焕然一新的新课程,实际上他也是一位新教师;年轻教师的思想解放、锐意进取、拥有驾驭现代教学技术的娴熟技巧等,都是可资老教师学习、借鉴的营养。对年轻教师而言,老教师游刃有余的教学艺术、丰厚沉稳的人生积淀,都是值得年轻教师学习、效仿的。新老教师优势互补,在交流中提高,在对话中成长,这是一种“双赢”。
3培育协作精神。新课程要求学生要学会合作,教师更应以身示范。在备课组集体备课中,组内成员发扬团队精神,互相协作,集思广益,研究学生,研究新课程,不仅学科教学水平得以共同提高,同时也展示了团结协作、众志成城、和谐共进的风采。
4共性与个性统一。在集体备课中,教师们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有利于整个年级教学的整体推进。同时,在坚持统一的基础上,不同的教师又可根据学情的差异、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开展个性化教学,实现合而又分,分而又合,兼顾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备课组建设的运作方式。
1分工准备,点面结合。一般而言,每一单元教学内容进行一至两次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前,要求每一位教师对本单元的全部内容要有一个宏观的理解(“面”),以便讨论时能有话可说,有所领悟。但是,若要求每一位教师对一个单元的全部内容都进行深加工,并制作出相关课件,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至多只能是浅尝辄止,虚与应付,难奏实效。所以,在宏观理解的基础上,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工,不同教师对不同的内容(“点”),根据教师自身的特长,集中精力分别进行“攻坚战”,各个击破。
2中心发言。在集体备课会上,教师依据自己的任务,呈现自己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上课课件,进行中心发言。
3研讨“磨课”。在某位教师中心发言的过程中,其他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这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和上课课件进行十分坦诚的讨论,提出质疑,赞赏优点。经过讨论、修改,集所有成员智慧于一体,融集体智慧为个人教学行为,整合出最佳方案。
4听课交流。课堂是动态的、生成的,完美的教学预设并不一定能达成完美的教学效果。备课组还要根据课务的安排,率全部或部分备课组教师进入听课环节。听课后再度交流,大家直言不讳,反思教学,激发灵感,以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版块四:新课改背景下的备课组建设
原作者:梅培军
来源:2010年4月9日人教网
下载: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是教学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基本组织单位,而学科备课组是学校教研组下设的教研组织,是落实校本研究中“同伴互助”的直接活动组织,学校的教学研究活动、教学质量,与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工作质量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当前绝大部分学校实行年级组管理模式,而备课组建设是年级组建设与教研组建设的最佳结合点,是学校教学管理、实现教学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怎样将新课改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行为,新课程改革对备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怎样定位自己的角色,应该实施怎样的教学策略。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来看,这需要我们重新反思我们备课组建设,笔者仅从语文学科为例来谈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备课组建设。
一、传统的备课组建设的主要问题
1.知识本位主义。传统的备课强调知识传授,教师在预设性的教学过程中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将知识点讲授清楚。传统的备课组的职能定位在研究教学重难点、安排教学进度上,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态度的关注。
2.教师本位主义。传统的备课思维只重视从教师教的角度思考,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和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存在,学生的能力发展片面化,“解题能力”强,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忽视探究过程的展现和探究素养的形成,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3.学科本位主义。传统的备课模式只考虑学科本身的知识和技能,关注怎样传授这些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教教材”,而忽视了丰富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
4.训练化倾向。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学的习题化、训练化倾向严重,教师在备课中重视学生所谓的解题能力的培养,习题贯穿于教学设计的始终,学生的生活世界被殖民化了,课堂成为了科层化的工厂,忘却了作为根本的生活世界,学生的学习同生活世界和经验世界分裂。
5.只重视教学的预设性。传统的备课只重视已经预设好的知识,而忽视了对于学生的差异性个体性的研究。教学生成性的研究也正是集体备课制度的一大难题。
6.作为语文备课组的建设而言。还存在只重视阅读教学,而忽视了语言表达的教学。
二、新课改背景下语文备课组建设策略
1.新的学生观的形成。学生是教学工作的落脚点,学生既是教学设计的服务对象,又是教学过程中丰富而又鲜活的教学资源。过去我们的备课活动主要的是以教材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现代课堂要求我们更充分地了解和把握学生,开发这一丰富而又鲜活的教学资源。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必须形成新的学生观。
⑴要充分地与学生对话,了解学生学习的基本状态,在教学设计中合理调动生成性资源。过去我们也提出所谓的“备学生”,但是更多地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等生活世界的层面,把作为生活世界的“人”的学生忽略了。因此我们的新的学生观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是独特的个体,他们也是具有生命意识的人、具有发展潜能独立个性的人,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学生是具有体验性的鲜活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对象。“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把每一个学生看成不同的主体,让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个性、兴趣都得到尊重,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的主动权。
⑵语文学习的外延也就是生活的外延,因此我们更加不能忽略了作为生活世界的“人”的学生。在语文备课组建设上,我们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由语文老师形成每一个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地介入学生“前语文学习”的状态。下面是我们的调查样卷。
附件1中学生语文学习心理习惯过程调查问卷
1.你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如何?(

A.有浓厚的兴趣 B.有些兴趣 C.兴趣不大,因为多方压力,只得强迫自己学 D.没有兴趣,厌学
2.你如果不喜欢语文学习,请你谈谈其中的原因。
3.你对自己的语文课堂学习目标(

A. 明确并努力实现 B. 有目标但努力不够C. 目标尚未确立 D. 没有考虑
4.你学习语文的动力是(

A.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上课精彩 B.语文学习内容丰富精彩C.语文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D.能取得良好成绩
5.生活中你有什么兴趣爱好?
6.你有什么样的特长?
7.你个人拥有下列工具书吗?(

A.现代汉语词典  B.成语词典  C.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8.平时你有没有写日记或自发写随笔的习惯?(

A.有 B.没有
9.平时你有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

A.阅读名家名篇    B.阅读优秀作文类书籍   C.只读卡通类、漫画类书籍   D.几乎不读
10.你采用何种方式阅读文学名著?
A.浏览    B.精
读 C.略读和精读相结合
11.你平时增加阅读量的途径是什么?(

A.电视   B.网络   C.报刊、杂志   D.自读课本   E.以上所有
12.遇到问题时,你最喜欢的解决方式是(

A.独立思考  B.听别人讲解  C.与同学讨论  D.查找资料
13.你最乐意参加的学习活动是(可选多项)(

(1)朗读或背诵 (2)讨论 (3)角色扮演 (4)查找资料(5)听老师讲解 (6)游戏或小竞赛 (7)欣赏 (8)做练习 (9)讲故事(10)动手操作 (11)参观访问
14.如果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你想出了答案,但没有把握,你会怎么做?(

A.不管对错,都积极举手告诉老师   B.先与同学交流,如果与同学一样再告诉老师
C.等待老师或同学的正确答案       D.跟着大家一起说
15.在与学习伙伴的交流上,你一般是(

A.常与同学讨论交流   B.缺乏讨论交流的机会或不愿交流  C.常用网络与同学讨论交流   D.其他
16.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你(

A.有固定的学习伙伴   B.有不固定的学习伙伴   C.没有学习伙伴   D.其他
17.在教师讲授语文新课之前,一般情况下你是否预习(

A.是   B.否
18.在教师讲授语文新课之前,一般情况下你预习(

A.0分钟   B.10分钟   C.20分钟   D.时间不定
19.(选择“是”的同学请回答,选择“否”的同学在表中填“0”)在语文预习中,你通常的做法是(

A.读读书,查查字典   B.带着问题看书  C.带着问题看书,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   D.其他做法
20.在语文听课时,当你遇到听不懂的内容时,你想(

A.先听教师讲,一会儿再问教师   B.自己继续思考  C.马上和同学讨论   D.其他你觉得听
21.课有必要记一记听课笔记吗(

A.有   B.没有
22.早读课你一般怎样处理(

A.读读、背背课文  B.有目的的读、背课文  C.按老师的要求读、背课文  D.做作业
E.老师经常来上课   F.老师来就读一读,老师不在就做别的事
23.你觉得中学阶段还有必要抓书写习惯吗?(

A.十分必要   B.可要可不要   C.没有必要
⑶备课组将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调查报告,掌握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习惯和过程,有利于我们充分调动学生这个鲜活的主体的个性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掌握学生情感、态度、习惯,我们每一次集体备课还要求备课组成员分析每一堂课的兴趣点,人生来具有一种探究的本能和猎奇的天性,这本身具有一种创新性的刺激作用。学生对学科不感兴趣是不是对教材的内容不感兴趣?教材是一个凭借、材料和范本,我们如果抱着陈旧的教学理念死教教材,学生的视野就会被禁锢在教材,定格在课堂,与生活世界脱离。
⑷我们还尝试在每一个学期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布置一次个性化的语文作业,比如喜欢阅读武侠小说的学生,我们就布置他写一篇小说的简评,谈谈自己喜欢的人物;喜欢听流行歌曲的学生,我们就布置他,将他喜欢的一首流行歌曲与任意一首现代诗歌进行比较;喜欢演讲的学生,我们就布置他录制自己的一段演讲录像;……诸如此种等等。促成语文学习与生活世界的交汇。
2.课程资源的整合。确立课程资源的整合意识,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转变教学方式的重要前提。作为课程的开发者,教师应通过开发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为课程价值的实现和学生的发展提供可能的平台。语文课程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资源,如教科书、教学辅导资料、工具书等;二是课外学习资源,如报刊、电影、图书、各种风土人情、社会实践等等。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程是对生活世界和社会文化的选择与重构。
(1)与文本对话,优化设计课程资源。课堂教学的资源也必须进行优化和整合,与文本对话,吃透教材,用好教材,不断激活和创新。
①在人教版第二册的教学中通过课程的优化设计,备课组设计了这样一道作文题“‘孔子、荀子、庄子、鲁迅、聂绀弩’这些人物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属于不同的学派,具有不同的思想,假如这些人物相遇会发生什么呢?思想的交锋和冲突,时代的差异和不同,又会形成什么样的局面呢?请以以上提到的这些人物中的1—3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立意自选,不少于800字。”
②这个作文设计借鉴了2004福建高考的作文题,不同的是福建高考题侧重学生课外阅读的延伸,而我却侧重课本资源的利用和优化整合。过去我们的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是脱节的,事实上我们的阅读文本是丰富的写作的资源库,我们的作文教学往往忽略了这个资源库的整合和利用。
(2)打破学科本位主义,构建学科间的整合。学生所认识的生活世界,不是以学科的形式出现,而是综合的自然事物或社会文化现象的整体。
①语文学科的综合性、语文外延的丰富性决定了它与其它各门学科间的紧密联系。利用各学科的整合,就能在各学科中寻找语文实践的生长点。以《寡人之于国也》为例,课后练习要学生用现代的眼光来审视孟子的仁政的主张,这就是要我们去理解古人的智慧,激活它的现代意义,用政治主张的角度将其主张与现代和谐社会的关系联系起来。以《鸿门宴》为例,我们势必要将其与历史学科整合起来。
②语文与史哲、语文与音乐、语文与美术、语文与计算机……学科与学科之间有着众多紧密的关系。学科整合突破了原先的片断与琐碎,有利于综合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大胆地把各学科的优势借鉴过来,注意各学科的兼容性和交汇性,将其他学科内容渗透进来,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与语文活动的兴趣,更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形成广阔的思维空间。
(3)打破封闭空间,走向生活世界。语文是生活的,它的外延应该与生活相等。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处处有教材。“生活”对我们语文教学来说是一个蕴藏无限丰富的大教材,是一个永不枯竭的课程资源。
①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渗透着自己的个性与体验,对同一个问题常常表现出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体验感悟文本内容,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创造性的理解文本的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师生、文本之间的多向对话、深层交流。在这里,文本是对话、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也是理解赖以存在的基础,而生活经验是对话和生成的源流。
②例如《秋水》中有“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这句话,课本释“旋其面目”为“转过脸来。旋,掉转。面目,指面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却发现这样来解释很令人费解,转过脸来,而下文却说“望洋向若而叹曰”,上下文就矛盾了,于是学生就提出了质疑。那么如何来理解这里的“旋其面目”呢,将这样的生成性问题进行整合,成为重要的教学资源,成为学生、教师、文本、生活多向交互的平台。学生根据课文设置了情景,对文意进行揣摩,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文字,语言文字的背后还有思想,还有生活丰富的生活世界,我们往往把那背后鲜活的生命抽离了。
③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正日益显现出来,尤其是生活中丰富的课程资源,能够不断地激发和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在立足现行文本的前提下,整合优化各种课程资源,是语文备课组建设的核心内容。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在备课组建设中计划采取一系列的课程整合措施。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我们不仅以篇章为中心,还设计单元计划和模块规划,要整合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把语文学习从孤岛中拉回生活世界。还试图尝试提出一些综合性的课题进行多学科组教师协作备课。
三、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过去的机械、被动的学习方式为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学习方式。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策略的转变是基础。
1.预习学案引导。
⑴在语文备课组的建设上,我们一直很重视学生“前学习”的状态,自主、合作、探究是一个体系性的学习模式,没有教学策略的引导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我们在新课程实施中,在备课组准备实施“预习学案”形式。下面是我备课组制定的一份预习学案样本。
附件2《促织》预习学案
班级:
姓名:
预习时间:
学案制定:梅培军
审定:欧翔
学习目标:
1.归纳文言现象,把握文言词句的学习规律。
2.鉴赏小说格独具的艺术魅力,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3.深入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鉴赏评价小说的基本能力。
学习重点:
1.把握文言词句的学习规律。
2.鉴赏评价小说的基本能力。
能力培养:
1.通过深入分析事件的本质,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提高鉴赏评价的基本能力。
2.通过分组辩论,表达自己对于事件的评价,提高表达能力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一、知识清点
(一)文学常识
请大家搜集一些关于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一些相关资料。
(二)文言知识
1.重点实词
尚(      )促织之戏 居(      )为奇货
假(       )此科敛(      )丁口
靡(        )计不施
迄(        )无济 无毫发爽(       ) 展玩(       )
蹑(      )迹披(     )求
意(      )似良  径(      )造(      )庐访成
翘然矜(      )鸣  虫尽靡(      )  俾(      )入邑庠  厚赉(      )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昂其直,居为奇货
手裁举
翼日进宰
而翁归
3.请在文中找出5个词类活用的句子,并指出其用法。
4.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
①成顾蟋蟀笼虚
②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
③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2)
①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②留待期限,以塞官责
③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④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
(3)
①靡计不施,迄无计
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4)
①窥父不在,窃发盆
②于败堵丛草中,探石发穴
③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
5.指出下列句子属于什么文言特殊句式。
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覆之以掌
既而得其尸于井
二、能力检测
1.找出下列句中表时间的词,并解释其含义:
(1)俄见小虫跃起
(2)斯须就毙
(3)少间,帘内掷出一纸
(4)旋见鸡伸颈摆扑
(5)未几,成归
(6)无何,宰以卓异闻
(7)食顷,帘动,片纸抛落
(8)既而得其尸于井
2.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昂其直,居为奇货      B.闻妻言,如被冰
C.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D.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3.与例句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成以其小,
A.昂其值   B.仙及鸡犬    C.成然之   D.辄倾数家之产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4.与“信夫”的“信”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B.低眉信手续续弹
C.欲信大义于天下       D.烟涛微茫信难求
5.与“民日贴妇卖儿”的“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大喜,归    B.得佳者养之
C.征民间     D.事不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三、探究学习,发表你自己的看法。
1.同名部动画片结尾是促织引发皇宫大火,柱倒屋塌,砸死了皇上,成名父子团圆,但新的皇帝又派人来征促织,成名听后晕倒在地。你认为哪一种结局更好?与你的学习伙伴组成研讨小组进行讨论,小组间展开小辩论。
2.成名之子变成蟋蟀这样一个情节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3.《促织》是喜剧还是悲剧?
⑵预习学案不是传统的试卷的翻版,不是题海战术的故技重施,而是对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过程进行引导。预习学案的设计要包含知识的层面、能力的层面、探究的层面,有自主性学习,还必须包含合作探讨的空间。
2.课堂组织策略。
⑴预习学案不是水平的验收,而是学生发现问题发现困难的过程,我们通过分组管理和任务管理的课堂组织策略,在小组和团队中明确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分组管理和任务管理中包含这样一些要素:“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积极的互相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的途径。”(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年,第156页。)
⑵教师的组织策略是合作学习效果的关键,首先是合理的分组,我们一般采取异质性分组,性别搭配,不同特长的搭配,学习基础不同的搭配。小组成立之后,形成不同的分工角色,组长、记录员、发言人、资料员等,角色可以定期进行轮换。其次是评价的体系,要对一个合作小组进行成果的验收和评价,小组自评、小组间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用发展性评价机制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合作小组当中找到认同,这样才会实现有效的合作探究学习。
四、结语
1教师的备课组何尝不是一个合作探究的小组呢?备课组长首先进行模块的规划,再分配单元任务,根据篇章特点按教师的风格分别承担备课任务。
⑴领到任务后,教师各自研究课标、学生、教材。中心备课人尽可能多地提供教学可能用得着的相关资源,进行初次的课程优化整合。其他教师也要同时作备课思考。
⑵在此基础上,由中心备课人说课、备课组成员民主评议,再进行全面修改,进行再次的课程整合。每位教师再结合自己的风格和本班学生实际,对资料和具体教学流程、教学设计各取所需。最后教师再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反思,对教学设计进行完善,对课堂组织策略进行再次反思。
2从教学理念到教学设计再到教学实践,是一个不断有误差,不断有生成的过程,语文教师尤其需要不断地学习,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生活是丰富多变的。
⑴必须充分整合学校内部资源,充分发挥网络、音像、图书资料的间接引领作用,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为教研提供思想理念层面的专业支持。
⑵备课组要有对生活的敏锐性,发掘生活中的活化教材,把它们创造性地运用于教学,激发起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从而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

版块五:新课改下中学语文备课组的队伍建设及其职能转变
来源:编者网上选稿
日期:2010年10月5日

一、
新课改下备课组职能的转变

备课组是一个学校新课改的中坚力量,其自身定位、组织管理水平直接决定学科课改的效果。我认为,要思考和把握以下问题:
1.要更加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校教科室一起,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团队建设,培养新课改的合格教师、优秀教师和名师。
2.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语文学习理念的培训,重视学习习惯、方法的养成,形成良好的学习场,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要进一步增强备课组的研究性,尤其是对大规模学校来说,教研组功能在弱化,年级备课组的研究越发重要。备课组要分担教研组的部分职能。
4.要提升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质量。课的设计着眼点应由形式向内容转向。怎么教,老师可以各显神通;教什么,备课组一定要有一个共识。

5.
要把学术研究的重心由对具体语文教学的研究转变到对校本课程设置、语文课程建设的研究上来。这一点,既是以前很少做的,也是我们容易忽略的。课程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如何构建适合本校校情、教情、学情的语文新课程体系,如何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做好自选动作,搞出特色,是备课组工作最为重要、最为艰巨也最能出彩的地方。
6.要大力开发课程资源。从备课组教师资源、学校资源、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等多方面去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并逐步形成体系,做出校本特色。
7.要更加重视活动的组织。过去搞活动,多多少少有点“应景”之意,或为点缀调节,或为评比拿奖。而新课改下语文活动应成为语文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树立活动也是课程的观念,落实新课标在运用、实践中学习语文的思想。
8.要加强对训练与测评的研究。课改无论怎么改,最终绕不开考试这一关。但考试不是评价的全部。备课组要研究对教师的业绩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考核办法。要突出语文科特色。除了考试,其他对师生的激励性评价有哪些。同时,要加强对新课改下的考试有效性进行研究。
二、新课改下语文备课组主要工作设想及建设
(一) 备课组对教师的组织。
新课改下的备课组工作首先要促进教师与新课程同步发展。备课组要做好以下工作:
1.组织全组教师再读新课标,建立起我们自己的认识。把理念、要求转化成具体的行动、措施。
2.备课组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按照“合格”→“出格” →“风格”的培养思路,既要加强教学规范性的要求,又要保护其新的观念、新的做法,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土壤。可采取上合格课、听推门课、上汇报课等形式,加强对年轻教师的指导与发现。
3.组建更小的研究团队。将备课组教师按照年龄、兴趣爱好、学术特长、研究方向等分成若干小组。这样更能落实备课组的研究工作,使备课组充满活力。
4.倡导、要求教师写教学反思。尤其是对照新课标理念审视每一堂课,分析每一次的教学行为。把教学反思交流作为每次组会的一个主要内容。

5.
备课组开展新课程课题研究。要求人人有课题。要注意课题选点要小,研究要实在。倡导系列化研究。备课组要做好这方面的指导、交流工作。

6.
利用命题、编写校本教材、开设选修课等对教师进行培训、提升。
7.备课组要为每位老师建立业绩档案,对老师的评价应该多元化。要在外部环境还不够乐观的情况下大力创设组内丰富的评价指标和宽松的人文气氛。
8.备课组应当大力促进教师做新课改进程中自觉的行动研究者,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研究状态下工作,使理论知识实践化,实践知识理论化,使日常工作问题化,教学问题课题化
(二)备课组对教学的组织
1.备课组要根据课标理念和教育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学校实际,对课程内容的进行合理选择和精心安排。
⑴虽然新课标给我们的规定动作是必修+选修,但这里面始终贯穿着一个字――“选”。
⑵从课程设置这个层面来说,新课改给我们老师带来了思想的短时混乱,但也给了我们更多的自主性和创造空间。
2.备课组要扎实开展教学研究,组织教师深入研究文本,恰当选择教学内容,准确确定教学重点。
⑴备课的关键在哪里?第一位的不是形式,不是技术,更不是招式和噱头。决定一节课有效性的,是内容,是教学内容的选择。
⑵教什么决定怎么教。教学,说白了,就是教有用的东西,用有效的方法教。
⑶备课组要多开展教案交流活动,老师们要把写每一次教案都准备拿去发表作为自己备课的目标。
3.备课组要探索适合本校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课堂结构。
(1)处理好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摆正教师的位置。教师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教师操之过急,越发增加学生的懒惰;教师权威过重,学生不敢试错;教师唯唯诺诺,学生就无所适从。语文教师要学会等待,要比学生慢半拍。我们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我们事先肯定精心准备了知识,但我们不会轻易给你。我们要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一起去发现语文的神奇世界。
(2)处理好备课和上课的关系,上灵动的语文课。因为教案是死的,而人是活的,课堂教与学的过程是活的。我们要更加关注课堂上的“意外”,把课堂意外转变为教学资源。上一堂好课,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流动,互动,生成。我们应把精心的预设与动态生成结合起来,做好预设,关注生成。
(3)把握好自主、合作、探究的度,提高学习的有效性。要防止探究的表浅化,随意性。形式是次要的,探究什么才是最关键的。课堂讨论要在一大一小上下功夫。教师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前、中、后都要有所作为。
(4)处理好读、思、讲、练、悟、记的关系,让学生的学习富于变化。讲练结合,其核心思想不在测试,而在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小组内的互动、师生间的互动等。
(三)备课组对活动的组织。
搞活动”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态。
1.课堂教学中的活动。新课标提出的学生语文学习五大素养“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也正可以看作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五种基本活动。
(1)积累整合: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更要重视情感的积累、思想的积累、方法的积累等。积累的厚度就是写作的深度。要注重整合。指导学生有计划地积累,形成积累序列,使丰富的信息结构化,系统化。这种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2)感受鉴赏:我的理解是让学生从文本中读出自己的感觉来,说出一些道理来。而现在最大的障碍是学生很难接触到真正的文本。一是课堂教学的急功近利给学生阅读、思考的时间太少。二是现在的教辅资料实在太多、太细、太可怕了,大有取代教师之势。教材到学生那里,早就成了“二手货”。还学生感受、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直面文本,是阅读鉴赏活动应该改进的。
(3)思考领悟:这个很抽象。在教学中要具象化。要多组织交流活动,让学生把自己想到的说出来,说出来才清晰,才知道对错,才知道优劣。
(4)应用拓展: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和其他学科。让学生觉得语文的内容真广博,学的语文很有用处,能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学习的兴趣就更浓,学习的思维就更灵活。
(5)发现创新:“发现”并非高不可攀。学生能自己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能自己建构文本的意义,这都是发现;如果还有那么一点与众不同,就算得上创新了。新课标要求“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在这一点上,教师的放手和激励和重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最佳状态是什么?应该是激发、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正确的学习。

2.
备课组层面的活动更多的语文活动:演讲、阅读研讨、名著鉴赏、诗歌朗诵、戏剧创作表演、读书沙龙、百家讲坛、课本剧、写作交流、文学社活动、国学诵读、热点讨论、辩论会、读书笔记交流、周记写作、传统文化讲座等。(不展开讲)多搞活动,才能把语文搞活;多接触生活中的语文,才能用语文去更好地生活。
(四)备课组对测评的组织。
从备课组的角度,新课改下的测评应关注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阶段性的考试评价,教师的业绩评价。这是一个大课题,值得单独研究。
1.课堂评价和成果评价。把学生的亮点放在心上,把学生的优点挂在嘴上,把学生的作品贴到墙上,发到网上。我们更要给学生切实有效的指导。要给面子,引路子,出点子。
2.要大力研究改革考试形式及试题命制。如何考查选修,如何全面考察素养,如何体现能力命意的思想,是备课组组织测评的核心工作。
3.要在教师中大力开展同伴评价。备课组为老师们建立个人业绩档案以及同伴评价量表,开展互动评价。学校评价重考试成绩,同伴评价重专业发展。这种评价既可以形成良性竞赛,增强师资队伍建设活力;又可具体到专业问题上,是评价产生的效益更大。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4: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强学校备课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成长(教研组室建设讲座11)

主讲人:钟炜(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教研室主任)时间:2011年4月20日

编者按:“教研组室建设讲座”是“教学管理讲座”的续篇,分六为个系列:一教研组建设、二备课组建设、三教导处建设、四教科室建设、五教研室建设,六教科所建设,每个系列分为若干个专题

阅读提示:本人于2007年10月在“教学管理讲座系列二”中对“备课组工作”已编发了六个专题(现已删除),现在作为其续篇的“教研组室建设讲座系列二”中对“备课组建设”将编发多个专题。本文《加强学校备课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成长(教研组室建设讲座系列二专题11)》,分为五个版块:一是以备课组建设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二是备课组建设,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三是建设一个有理想的学科备课组,人人享受专业化发展;四是有效建设年级学科备课组,开拓新老教师专业成长路五是武汉市备课组建设工程为教师成长搭台各版块源于网络等选稿后编辑或改写而成,致谢各位原作者和诸位读者。
版块一:以备课组建设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来源(原作者):云舞枫林的博客日期:2010826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其本质是教师个体不断成长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核心内容是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生涯规划,自我成长,获得知识,充实自我,实施研究,改进教学,反省批判,自我更新,而不仅仅是学历形式上的提高,或者是更高文凭的获得。教师专业化强调教师本人在专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要关注教师日常生活、专业生活和专业发展的关系,关注教师自身的需要。

美国学者佩里(Perry.P)认为,就其中性意义来说,教师专业发展意味着教师个人在专业生活中的成长,包括信心的增强,技能的提高,对所任教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拓宽和深化以及对自己在课堂上为何这样做的原因意识的强化。就其最积极的意义来说,教师的专业发展包含着更多的内容,它意味着教师已经成长为一个超出技能的范围而有艺术化的表现;成为一个把工作提升为专业的人;把专业技能转化为权威的人。教师专业化是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它是一种自觉主动的发展状态,这种状态的持续会逐渐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它是教师主体能动性表现和自我超越。教师的自主发展是教师生涯的最高境界。

一、让备课组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大课题,成为各所学校重点关注的问题。要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首先要把学校视为不仅是学生发展的场所,也是教师发展的场所

1要形成学校良好的互帮互学氛围,建立和谐的学术交流关系,使学校自身成为一个学习化的组织,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内在动力,开发潜力,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信息、时间和物质条件的保障系统。

2我们学校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出发,开展了一系列的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富有创造性和实效性的活动。主要有:

(1)开设教师论坛,提出、讨论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

2)举办教学沙龙,针对教育热点,结合教学实际,一次研讨、解决一个问题

3)每周面向全校开设一节骨干教师观摩课、研讨课,除了召集听课者发表听课感言,还将整节课刻录成光盘给授课者,让其仔细揣摩每个教学环节、细节,发现不足,找到改进的方向。

4)课题研究。即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和教学,选择教育科研课题,在课题设计、研究中接受指导。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表明,经验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

(5)请教育专业人员作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报告

(6)启动青蓝工程,开展师徒结对帮教活动

(7)学校或各教研组组织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开教学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

(8)通过校际间的交流、互往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9)引领教师制定专业成长规划。教师的专业成长规划是教师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专业化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进行的设想和规划,以及所采取的措施等。教师专业化成长规划对教师的发展与成长具有现实指导作用。一个教师要想能够快速成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成长规划是十分必要的,它能让教师从被动走向主动,加快教师的自主发展和能动发展。

10)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管理模式, 对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实现长效管理。为每位教师建立了个人专业成长档案,把教师个人专业成长中的经历和阶段成果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记录下来,包括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专业发展过程、学习培训记录、个人阶段成果、自我岗位反思等,真实地反映出教师个人成长轨迹和成长状态,有助于教师随时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备课组建设是实施这一系列举措的最基层、最前沿的组织,因此我们学校尤其重视备课组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作用,特别关注备课组建设,对备课组工作给予了更多的支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备课组成为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二、在建设备课组过程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如何在建设备课组过程中努力提高组内教师的专业水平,让备课组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呢?近二十年来,本人一直担任年级语文学科备课组长,在加强备课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积累了一些个人看法和有效的做法,现结合我校的举措总结如下:

1、摸底分析,了解备课组构成特征。备课组人员组成结构是呈动态分布的,每学期都有或大或小的变动。

作为备课组长要熟悉组内每一位老师的基本情况、特长优势、需要发展的方向等,因此摸底调查分析很有必要。

新建组时,我都会制作一份表格让组内每位教师填写,内容包括:姓名、年龄、学历、教龄、职称、专业特长、努力方向等,这样在结对帮教、分工协作时就能做到优化组合,使效益最大化。

2、解读课标教材,共同制定目标、计划。制定备课组目标、计划,备课组长不能一揽包。否则容易助长其他组员的惰性,也使青年教师缺失了学习制定目标计划的机会,影响他们教研能力和解读课标教材能力的提高。

期初,备课组长要提前一周布置组员思考备课组学期教研目标,认真研读课标教材,了解本年级段的教学要求、教材结构、目标任务,考虑课时进度的安排等。

在集中讨论时,要求人人发言,并做好发言记录,然后由备课组长整理拿出初稿,在第二次集体备课时,再共同讨论整理稿,最后修正、完善,形成定稿。这样制定目标计划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促进教师熟悉业务、提升能力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

3、高校集体备课,采用电子教案。这一做法能使集体备课与个人二次备课在省时高效的轨道上运转。

在期初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进度时,就要将学期的备课任务分工到位。分工时要贯彻新老结对、优势互补的原则。老教师经验丰富,对教材的重点、难点把握比较到位,年轻教师计算机操作熟练,头脑灵活,在教学思路和方法设计上容易出新,这样可以使教案初稿的质量得到保证。

为了不影响教案的正常使用,要求组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教案电子稿上交给备课组长,由备课组长明确统一排版格式要求,落实专人分单元打印。

在集体备课时,人手一份打印稿教案,每个组员对教案的每个环节、步骤进行推敲、斟酌,并畅所欲言,在此基础上修改、完善教案。接着是个人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班情、学情及个人对授课流程的思考、处理等进行二次备课,形成体现个人教学特色的教案。

为防止使用电子教案中出现偷懒搬用现象,在检查教学资料时要重点查个人二次备课的情况。课上完后,在每个成员进行教学反思的基础上,备课组长组织备课组成员反馈使用教案过程中的感受,对教案再作调整、修改,使各教师思维的亮点集中且传承下去。

这种典型的集体备课,能把老师从大量的、繁复的备课劳动中解脱出来,不必面面俱到,思考整个教材各个课时的处理,每个人都可以集中精力,专心研究一个或几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提高各单元的备课质量,这一做法也体现了我区低耗、高效、和谐、进步的教育思想,促进了每个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更缩短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

4、有效开展听评课活动,研讨特色课堂。在备课组的活动中,备课组长的牵头作用至关重要,要能以普通一员的心态向同组的各位老师学习,抱着一种与本组成员共建合作桥梁的心态组织开展听评课活动。

在组内听评课中,备课组长要起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开设组内公开课,热情欢迎组员推门听课,诚恳要求组内成员发表听课评价意见,鼓励说问题,提建议。这样就能在本备课组内教师之间形成自发推门听课(不提前招呼,直接走进课堂学习)的良好教研氛围。听者虚心学习同事的长处,诚恳谈及假如自己来上的改进措施;被听者也真诚欢迎同事来指导,在一种压力下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

学校教研的亮点是竞赛课公开课。在这些形式的特色课堂中,能展示出执教者的个人教学丰采,也能发掘备课组群体的智慧。对待这样的特色研究课,一般可以按下列程序进行。 上课教师根据自己专长选定课题,确定自己的一份讲义初稿; 备课组长召开集体备课会议,研讨此课时的教法,发挥集体智慧,设计一些课堂的亮点,形成讲义第2稿; 执教者试教,备课组老师听课,根据试教的情况修改讲义,形成第3稿 老教师拿着这份教案执教,注意记下执教中有待调整、改进的环节和问题;原指定的执教者在下面与备课组老师一起听,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寻找创新的灵感;再召开集体备课会议,集众人智慧修改教案;执教者怀揣问题与自信走进特色课堂。这样的课,虽说执教者要辛苦几回合,年轻教师甚至一段时间内吃不好睡不好,但这样一次实践,不仅能提高执教者的教学水平,对其他老师也是一次难得的提高和发展的机会。

5、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强化课题研究,将专题研究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达到以教促研、以研兴师的目的。

专业化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学科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专业能力(来自教学实践的能力和经验)、专业品质(敬业精神、服务意识、开放的心态),还应具备一种在实践中反思的精神和在行动中研究的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一般有三条,一是依靠日常工作中的自然积累,二是通过读书、听报告等方式进行有计划的业务学习,三是开展着眼于教育问题解决的探索性实践。通过第一条途径,教师可以逐渐成为有经验的实践工作者,但成长速度比较慢。通过第二条途径,教师能较快开阔视野,获取教育理论知识,但书本知识还有待于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理念和行为。第三条途径实质上就是教师通过结合自己的工作有计划地对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可以获得较快和较高层次的专业发展。

《新课标强调》:教师要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备课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最基础组织。

备课组长应当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带领备课组成员开展教的研究和学的研究,组织他们学习课题研究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从教研中选题、申报课题、撰写课题方案、进行课题研究的科研能力。一方面通过研究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进而达到教师专业的发展。

根据备课组的特点,以备课组为单位适宜开展微型课题研究。微型课题研究目标指向明确,时间短,见效快。可以说,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和现实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项长远、艰巨、持续、创新的事业,其实施的途径很多,但备课组这个平台的作用举足轻重,需要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它,丰富它,使它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中发挥更为突出的作用。

版块二:备课组建设,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

作者:田国华
来源:首都教育学报 2010年第04卷第03期 

备课组是学科教学最重要、最前沿、最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组织,所以现在学校都非常重视备课组建设,备课组的活动也很频繁,丰富。那么,如何在建设备课组过程中努力提高组内教师的专业水平,如何让备课组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呢?笔者认为,以下备课组的建设实践值得尝试。

  一、认真开好每一次主题式备课组活动

  1现在很多学校备课组活动很频繁,但没有针对性,组员集合后随便讲几句,记录一下便草草结束。这样的备课组活动根本无法起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白白浪费了教师的时间。

  2针对以上现象,笔者认为备课组活动不在多,而在于精,应克服随意性,体现针对性和规范性,能够起到对前期工作及时反馈和总结作用,对后期工作明确引领和指导作用。鉴于以上思考,笔者认为主题式备课组活动值得提倡。

  3笔者所在备课组基本每半月召开一次备课组会议,在会议之前备课组长要做好“四定”工作(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主持人),并在内网上提前发布。每个备课组成员针对活动主题均要有所准备,每人都要发言,轮流主持,并将讨论内容记录备案。这样一来,每次活动都有问题可讲,并能讲到点子上,时间不长,但非常必要且效果明显。

  二、经常组织对常态课的听课评课活动

  1常态课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主要授课形式,是呈现教会死智慧或问题的主要展台,是数量最多、使用频率最高的授课形式,所以备课组进行对组内教师常态课的听课评课活动非常必要

  2笔者所在的备课组基本能做到美洲组织听评课一次,遇到组内老师开课,组内其它老师必须参加,如果课程有冲突,提前调换好,同时还会邀请其它年段老师参加。

3听课听什么?备课组长应在听课前作好分工,一般的听课任务有以下几项1)教学主题;(2)教学结构;(3)教学语言;(4)提问艺术;(5)走动路线;(6)提问人数及分布;(7)板书情况;(8)教学生成和教学机智;(9)学生反映情况。

4根据参加听课人数的多少,分配不同的听课任务,这样听课老师就可以各司其职,全面开展对课堂的调研,全面了解教师授课过程中的亮点或不足。

  5听课后必评课。评课一般可以采用以下流程进行1)上课老师讲备课思路及预设效果;(2)每一位听课老师就自己的听课任务进行反馈和评课,评课时尽量不讲套话、官话,重点讲听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改进的建议;(3)上课老师和评课老师进行沟通,交流意见,达成共识。

  6通过对常态课系统、长期的听课评课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备课组每一位老师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每一位老师上课、听课、评课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形成了备课组的整体特色和风格,大大增强了备课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

  现在各中学青年教师的比率都很高,如何提升青年教师的水平,更好地发挥青年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 那么备课组如何培养青年教师,让其快速成长起来呢?除了上述两项系统工程以外,笔者认为还应给予青年教师以机会和压力。

  1、给予机会。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青年教师有着很多老教师无法比拟的优势,备课组长要善于给机会,搭台子,要勇于让青年教师挑担子。一般来讲,青年教师面对学校给予的机会都会十分珍惜,只要肯钻研,肯努力,再加上组内老师帮助,获得成功的机率是很大的。

  2、给予压力。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在给予青年教师机会的同时,还要给予压力,要让青年教师炼好内功,迎接挑战。笔者认为就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以下“修炼路径”很有必要。

  (1)做高考(模拟)卷。备课组应组织青年教师进行高考水平测试或跟学生同时考试,以了解自己的专业水平及努力方向。

  (2)参与命高三月考卷。高三月考次数多,难度大,让青年教师参与命卷工作可以有效提高青年教师的命题能力和专业素质,可以促使其对课堂教学有更多的思考和更深的研究。

(3)参与批改高三月考卷。通过考试可以充分反映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答题情况,青年教师参与高三月考卷的批改,可以全面了解学生考前、考中的全面信息,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和方向。
   四、增强科研意识,以科研促教育促发展
   教育科研可以发现教学中的客观规律,可以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所以在备课组内营造浓厚的科研意识和研究氛围非常重要。
  1
如何开展有效的教育科研。笔者认为备课组应切切实实地进行一些必要的“草根研究”。“草根研究”是教师教学中的“行动——领悟式”研究,是植根于教学实践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是将探究方法渗透到日常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2
备课组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组员无论是撰写教育随笔,发表教学论文,申报研究课题还是参加教育教学业务比赛,均应以教学实践的“草根研究”为基点,努力做教学“田野”里的调查者,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研究自己。这样的研究是实实在在的,是有生命力的,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也一定能对备课组内成员的专业成长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少不了自己的努力,少不了专家的点拨,但同伴互助,氛围引领,制度保障亦是不可或缺的。备课组是教师教学活动赖以开展的最基本组织,针对性地进行有效、系统、全面的备课组建设工程,必将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必将使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越走越宽。

版块三:建设一个有理想的学科备课组,人人享受专业化发展

——武汉市优秀学科备课组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

原作者:鲁巷中学 高克军
日期:2010年3月12日

近三年来,我校外语学科备课组全体19位成员在洪山区教培中心以 李第山老师为代表的专家团队的精心指导和学校以王华强校长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下,通力合作,备课组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2007-2008学年度和2008-2009学年度连续两年被学校评为优秀备课组,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被评为洪山区优秀备课组,12月被评为武汉市优秀学科备课组。回首过去,自己有着一些感受想与大家分享,如有不当之处,请多多包涵,并请不吝赐教。

一、要有明确的目标,建设一个有理想的备课组。

1王校长多次在会上提出,要建设一所有理想的学校,人人享受教育。作为一个备课组,它也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2我们的理想很明确,那就是:走出洪山,走出武汉,走向全国,人人享受专业化发展。

二、有机会要敢于抓住机会,没有机会要创造机会。

1自修反思式校本培训是一次很好的提升备课组品牌的机会,我们毫不犹豫地抓住了它,事实证明我们是正确的。

2多次邀请全国中小学自修反思中心主任潘海燕教授和区教培中心的教科研专家到我校指导工作。

3我们还邀请了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专业化发展处的资深教授闫春梅教授亲临我校作“反思性教学”的系列报告,和老师们面对面的全英文交流教学感受。


三、要敢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1王校长说:有为才会有味。一个人只有有所作为,才会有品味。大的方向确定了,具体的行动需要我们群策群力创造性的思考,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拟定行动方案。

2我们根据我校学生外语基础普遍较弱,口头能力差的现实,确立了“开口说英语”这一自修反思校本培训的主题。并紧密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教研活动,如剑桥英语引进外教,口语测试、口语大赛,请专家到校听课指导,案例的撰写,案例的互评,常规集体备课,公开课、优质课的课前说客、试讲、评课、修改再试讲。疯狂英语进校园等。

四、集体备课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全员参与。

1学校十分重视集体备课活动,学校领导王校长,刘校长、晏校长、鲁主任、罗主任经常参加外语组的集体备课活动。

2学科备课组的集体备课间周一次,周五上午第三节、第四节,在教学楼三楼集体备课活动室,三个年级全员参加,会前都有认真充分的准备,内容充实,与时俱进,讨论热烈,能解决实际的问题,活动效率高。

3年级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每周一次,每次都有主题,主讲人和过程记录。

五、敢于争当NO.1 .
每次竞赛,我们都要作最充分的准备,目标就是NO.1
1无论是学生的英语能力竞赛还是教师的优质课竞赛,三优评比,我们都会大力宣传,精心准备。

2案例设计全国一等奖,说课比赛省一等奖,论文比赛武汉市一等奖,区三新杯优质课一等奖第一名,校首届崛起杯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第一名,口语大赛湖北省三等奖,等等,不一而足。

六、舍得,舍得,不舍,焉能得?

不劳无获。要达到预定的目标,必须有相应的付出。

1在上个学期,我们组有两名教师参加优质课竞赛,第一位教师比赛前年级备课组讨论了她的教学设计,她做了部分修改,在三个班进行了试讲,一切正常,但是在正式比赛时,她自己临时添加了一个不太好控制时间,设计得也不是很合理的环节,老师没能放开,学生调动得不够,并且下课铃响后拖堂较长时间。

2预感到一等奖不可能我们没有泄气了,目标没有动摇。马上帮助另一位教师,力争拿一等奖第一名。先是督促她打印出教案,备课组讨论修改,然后在一个班试讲,我和那个年级的英语老师一起听课,接着评课,提出修改意见,再在另一个班试讲,听课,评课,修改,比赛时多次提醒她注意时间,终于实现了目标。

七、自身的学习和提高带动全组的提高。

只要有学习交流的机会,我会尽全力参加。我已经参加两届全国骨干教师新课程教学高级研修班,和两届武汉市备课组长培训,在华师学习教育硕士,已经结业。

1通过这些学习,大大开阔了眼界,与外语教学与研究方面全国最顶尖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对话交流,了解最新的教学教研动态,掌握最新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受益匪浅。

2在7月24日-28日我在襄樊参加了第六届全国中学骨干英语教师新课程教学高级研修班,在会上我表现最积极,双语报教师版有两位记者主动采访了我,报导同时刊登在双语报教师版和新课程英语教育网上。报导的题目是:提问源于思考——访第六届“骨干研修班”上提问最积极的学员高克军。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教育部英语课程专家、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组核心成员、考试中心英语项目组长、首都师大英语系教授张连仲说我提出的问题非常有见地,回答专家的提问很牛。新课标制定专家组的核心成员刘兆义老师说我是会议上的明星。

3在市里参加备课组长培训我是班长,被评为优秀学员,在华师研究生课程班我也是班长,多次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在班上我和同学们分享了我专业发展的过程和我校进行自修反思小本培训的工作。每次学习我都很注重资料的收集整理,随时准备与大家分享,以求共同提高和进步。

八、想方设法调动每位成员的积极性,众人划桨开大船。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无穷无尽。

1个人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集体的土壤,集体要发展壮大也必须依靠成员的齐心协力,共谋发展大计。

2用我们火热的工作激情去唤醒和感染所有的成员加入到集体的活动中来,都行动起来了,一切目标都可以实现。

九、发扬人梯精神,助人成功就等于自我成功。

备课组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成员都应该得到成长,都应该享受专业化发展,都应该有展示才华的机会。

1身为学科备课组长,应该关心每一位组员,为他们提供舞台,为他们呐喊助威,为他们的成功欢呼,他们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

2今天是植树节,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说,组长栽树,组员乘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助人成功就等于自我成功。

十、今天我们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们为荣。

1无论在哪儿参加教研活动或是学习,一有机会我都会大声的自我介绍:我是来自武汉市鲁巷中学的高克军,我是外语教研组长。我们学校位于中国光谷的门户,是首批标准化达标学校。学校环境相当好,欢迎到鲁巷中学做客。

2今天我们以学校为荣,它为我们的发展搭建了十分好的平台,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展示我们的聪明才智,追求专业化发展,为建设优秀学科备课组而不懈努力。

3我们外语组本学期将继续开展自修反思式校本培训,主题是: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采用反思性教学和任务型教学两种模式,开展集体备课和自修反思系列活动。

4我们相信:外语组的明天会更好,鲁巷中学的明天会更好!我们的目标一定要实现,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版块四:有效建设年级学科备课组,开拓新老教师专业成长路
原作者:周丽红 日期: 2009年6月26日
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年级学科备课组是贯彻执行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最底层的组织,是学校教学工作、教研过程中的基本单元. 对一定规模的学校,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备课组队伍,可以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增强集体协调作战的能力,开创学校的办学特色,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一、科学分析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计划措施:
1、自古有“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每所学校的情况各不相同,同一个学校的各备课组之间也各有特色. 即使是同一个备课组,各学期之间的情况也有差别. 既要认真分析本备课组成员的各自特点,也要结合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制定出切合实际情况的备课组短期与长期的工作目标,学期与学年的工作计划与措施.
例如,某校高一数学备课组7人,基本情况如下表:
性别
学历
职 称
教龄
其它


本科
中一
中二
中三

1~3
4~10
10
……
5
2
7
1
1
1
4
5
1
1
……
2、从教学阅历的角度来分析,毫无疑问该备课组属于“弱势群体”,教学经验严重不足,对教材的把握也可能很肤浅,但不可否认该群体也具有年轻特有的优势,敢闯好拼、勤学肯钻. 学校领导安排该组中资格较老的老师牵头,负责这支年轻队伍的建设,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几条具体的措施,如:加强集体备课,形成电子讲义;走出学校学习,请进专家指导;结合学校青蓝工程,开展其子课题(“有效建设年级学科备课组,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研究,……等等.
3、在措施执行的过程中,有比较理想的时候,但也不排除措施执行力度不够,或者效果不够,甚至有负面的影响. 这时,需要及时针对所出现问题中的症结,科学调整目标并对措施进行改进.
4、假如3~5年之后,该备课组发展为一支“强势群体”,肯定会积累一系列值得借鉴的经验,并相应制定一些新的措施,如:加强教学研究与总结,编印系列教学资料;走出学校开设讲座与报告;……等等.
二、高效进行集体备课,强化电子讲义特色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对于教学经验不足的老师,备课这一环节尤其重要. 备课的内容有许多,如备教材与学生,备课内与课外,备教法与学法. 上海市一位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其迅速成长的经历,就是深入进行备课研究的典型案例.
2教师案例: “一篇课文,三次备课”的原型经验。
⑴第一次备课——摆进自我,不看任何参考书与文献,全按个人见解准备教案。
⑵第二次备课——广泛涉猎,仔细对照,“看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人家也想到了。哪些东西我没有想到,但人家想到了,学习理解后补进教案。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但人家没想到,我要到课堂上去用一用,是否我想的真有道理,这些可能会成为我以后的特色”。
⑶第三次备课——边教边改,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次“备课”,修改教案。
⑷三次备课,三个关注重点(自我经验、文献资料、课堂现实)和两次反思(经验与理念、设计与现实)。这一做法,坚持三年,这位教师很快成为上海著名的语文老师。
3、具备特色的个人备课,需要个人一种顽强的毅力支撑着,其成功也仅限于个人的进步.如何有效发挥集体的团结协作能力,高效进行集体备课,将集体的智慧化为巨大的力量,改进各教师独自备课中的不足之处,这些都是实施集体备课环节能达到的预期效果.
⑴集体备课活动,是教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形式,有这样一种典型的做法:把全期的教学内容分成两个阶段,如高一、高二的新课标数学课程,有明显阶段性的特点,上半期、下半期各完成一本必修教材的学习,每本必修的单元数为3~4个,课时数为36个. 按单元数量及课时数量,将课时任务按两批分配到备课组各成员,限定于期初与期中两次完成,并形成电子讲义. 每周开始由主备人负责组织研讨,既谈上周讲义执教后的应有改进之处,又谈本周备课中的一些设想. 然后以公用的电子讲义为基础,切合本班的学生实际与个人想法进行修改,形成个人教学特色的教案.
⑵这种典型的集体备课,能把老师从大量的、繁复的备课劳动中解脱出来,不必面面俱到,思考整个教材各个课时的处理,每个人都可以集中精力,专心研究一个或几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提高各单元的备课质量. 特别是电子讲义的形成,既是一种电子资料的积累整理归档,也方便于高中教学三年一个循环,在以前的基础上改进与提高,更能使各教师思维的亮点集中且传承下去.
4、在集体备课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具体分析,并加以改进,例如:
(1)教师任务繁重,难以集中时间或集中精力. 这就需要学校统筹安排,每周确定2~3课时的时间,备课组内教师都可集中交流,从时间上保证集体备课会议的进行. 也需要学校统筹安排各教师的工作任务,从精力上保证教师能专心于教学研究. 更需要我们的老师勤勉,有钉子般的钻研精神,善于挤时间,规划自己,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2)部分教师经验不足,或者对某单元的教材把握不够,备课的质量有待提高. 这时,需要发挥备课组中骨干教师的作用,或者增强一些外来支援的力量,在分配备课任务之前,集中半天或一天,学习各单元教材内容,研究相应的教法,让集体的智慧资源得以共享.
(3)电子讲义的运用,对教师掌握信息化技术的要求较高,往往各自形成的讲义排版效果不一致,影响集体备课的效果. 如果能在备课前对统一规格的备课模板进行学习,适当进行电子排版的培训,并交流使用各种备课中常用软件,特别是数学公式编辑器和作图软件的规范使用,这样日积月累,经过教师自我钻研、对比、调整、欣赏之下,电子文稿的处理效果会逐步统一,并能够提高集体各成员信息技术的操作水平.
(4)简单克隆教案,纯粹拿来主义. 这种行为的教师,往往不注重自身的发展,教学上得过且过. 学校检查集体备课形成的电子讲义,需注重各自在特色方面的体现,发挥群体中的榜样力量,在集体的力量下感染,互相监督、勉励而提高.
三、有效研讨特色课堂,发掘教学研讨成效
1、学校教研的亮点是“竞赛课”、“公开课”,在这些形式的特色课堂中,能展示出执教者的个人教学丰采,也能发掘备课组群体的智慧. 对待这样的特色研究课,一般都遵循如下的基本程序:
⑴上课教师根据自己专长选定课题,确定自己的一份讲义初稿。
⑵召开集体备课会议,研讨此课时的教法,发挥集体智慧,设计一些课堂的亮点,形成讲义第2稿。
⑶执教者试教,备课组老师听课,根据试教的情况修改讲义,形成第3稿,并反复几次试教与修改;
⑷最后,带着一些问题,在没有十分把握的情况下,走上特色课堂.
2、这样的课,虽说执教者辛苦几轮回,年轻教师甚至一段时间内吃不好睡不好,但通过这样一次实践,确实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能发挥出集体的智慧. 特色课堂,不但是展示个人才华,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3、某校在这样一堂公开课的前后,不单是由执教者上课,公开课之前,由骨干老师就同样的内容上示范研讨课;在公开课之后,由年轻教师用同样的讲义与课件来上学习感悟课. 这样,特色公开课可以更好的发挥研讨效果,也让同备课组的成员都得到一定程度内教学水平上的提高.
4、特色课的开展,需要注重发挥运用集体的智慧与力量,也着眼在促进集体水平的提高,学校要尽量避免一人兼任特色课的陋习,上升到教师整体水平提高的角度,给每一个老师以机会,甚至扶持某个老师走一段路程.
四、整合教研新旧模式,开创教改崭新局面
1、教学研究上一来一往的友善交流,是兄弟学校之间的教研老传统,增强了两所学校之间的友好合作与两校老师之间的友谊. 各学校都重视与兄弟学校的交流,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教研传统模式.“请进来”的一般情况是本校开设公开课,邀请外校老师来听课;“走出去”的一般情况是前往兄弟学校,吸取兄弟学校的先进理念.
2、我们知道,这种教研传统,对执教者的提高幅度较大,“请进来”或许只是执教者一人的提高,“走出去”往往是走走过场,毫无收获. 教师的专业成长历程中,是否真的“听了就能懂,懂了就会用”呢?结果往往相反,听了未必能接受,接受了未必会用.最简单的事实是“同样的教案不能复制出同样的教学效果”. 教师直接参与活动,在行为实践活动上积极跟紧,才能有较大的专业水平上升空间.
3、某校在传统教研交流的模式上,增加了两个亮点:一是“走出去”时,派出本校的1~2名教师用外校的老师同时上研讨课,或者在外校开设讲座;二是“请进来”时,邀请外校的1~2名教师在本校上示范课,或者在本校开设报告.
4、一次教研活动中,两校教师同时上课,开创了教学研究的新模式. 双方参与教研的老师都感触很深,没有谁高谁低,只有如何更好改进教学的研究;没有上课辛劳的意识,只有锻炼提高的期望. 在外校上课的年轻教师深有感触地说:“我走上讲台不到半年,第一次尝试在外校上课,感觉到对自己在教材把握、课堂组织教学等方面都有所促进,我希望借此能多一点展示自己,以便得到多一些的指导,发现我上课的问题不要紧,关键是能在今后的教学中得到改进”. 参与教研的数学备课组老师也达成共识,虽然辛苦一点,但下一次教研也继续争取在外校能上研讨课,发现自己的一些问题加以改进.
5、我们相信,这种教研模式,能开创现代学校教研交流的新局面. 其实,孔子游学之初,携其弟子周游列国,我们正是重温孔子的讲学之道,以求自身的发展.
五、敞开心怀各抒己见,互相交流促进提高
1、备课组的活动除了集体备课及备课组会议,更多的是课堂内外交流. 大部分学校,为了促进备课组的建设,既规定每周的备课会议时间,又将同一备课组成员编排在同一办公室,保障了备课组集体研讨与平时个体之间随机交流活动的相结合原则的贯彻. 老师们同处一个办公室,学科上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讨论,及时解决,形成一种自我学习、自发研究的良好氛围.
2、办公室内自发讨论的同时,本备课组教师之间的自发“推门听课”(不提前招呼,直接走进课堂学习),听者虚心学习同事的长处,诚恳谈及假如自己来上的改进措施;被听者也真诚欢迎同事来指导,在一种压力下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
3、在备课组的活动中,备课组长的牵头作用至关重要. 能以普通一员的心态向同组的各位老师学习,抱着一种与本组成员共建合作桥梁的心态. 每位老师都要认识到在一定的压力下,行走于人的能力极限边缘下,能较大幅度地提高自身专业能力水平,再苦再难的事情能坚持与克服,就是最大的胜利.
4备课组的建设还有许多措施,例如“同时互助还需专家引领”,上海长期以来的中小学经验表明,没有专家与骨干教师等高一层次人员的协助与带领,同事互助常常会“萝卜烧萝卜”,自囿于同水平反复. 备课组的活动,也需要学校经费方面支持. 当然,在备课组建设的过程中也将出现若干问题,需要我们积极对待并加以解决. 实践证明,以丰富多彩的备课组活动为铺垫,在集体智慧的结晶下,能开拓新老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版块五:武汉市备课组建设工程为教师成长搭台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0年12月15日


本报讯(记者 程墨)几名教师坐在一起,围绕一个课题或话题,在一人主讲后,大家七嘴八舌,或激昂陈述,或争得面红耳赤。年轻的语文教师徐露感慨地说:“在集体教研中,老师们把自己的智慧都奉献了出来,让我们收获多多,每个人都能集众之所长!”这样的集体备课场景,如今在武汉市中小学处处可见。

作为学校最小的业务研究组织,备课组是落实校本教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

备课组建设得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校园文化建设。为此,武汉市教育局从“坚持科学发展、深化课程改革、促进高效课堂”出发,于2008年12月向全市颁发《武汉市实施加强中小学备课组建设工程方案》,该市教科院随即出台《武汉市中小学备课组建设评估方案》,备课组的建设工作开始在武汉市城乡中小学校展开。

为了引领全市各区、学校备课组开展富有成效的教学研究活动。

武汉市教科院探索新途径,以市区联动的形式开展了一系列研讨展示活动。

12009年,武汉市教研室走进5个区200多所学校,开展了“武汉市备课组建设高效课堂巡礼活动”和“备课组建设工程展示活动”。

22010年,开展了“名优特”教师教学展示观摩活动。一批批名师、优秀青年教师、特级教师为该市7万余教师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常规教学研究活动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最普遍、最经常、最有效的方式。

1近年来,武汉市中小学无论是课题研究,还是教学研讨;无论是竞赛评比,还是培训指导,都注重围绕备课组建设工程来展开。

2由于注重备课组建设,注重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在近几年全国、省级的各类教师竞赛中,武汉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思品、科学等学科选送参加赛课的选手,均获得一等奖;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在3年内有11位教师在全国获得一等奖。

四使“有效教研”、“减负增效”理念走进武汉市中小学、走进课堂、走进该市百万师生心中。亦是武汉市开展备课组建设工程的目的之一。

1硚口区开展深化“节节课好”实践活动。该区针对目前备课组建设中的“三轻三重”(重备轻研、重写轻思、重管轻导)现象,通过加强备课组建设工程,“撬动”课堂教学改革,以实现高效课堂、减负增效。

2江岸区以“三化课堂”(常态化、科学化、生态化)的构建为突破口,提出要建立“对话”教研文化。汉阳区各中小学立足研究、实践与反思,聚焦课堂教学,以改进教师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行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重点,加大推进备课组建设的力度。

3新洲区则采取自上而下层层抓的方式,构建“三级备课组”网络。利用“三级备课组”成员之间的关系进行传、帮、带,让农村“小校”借“大校”的优势,改变农村教研“低层次”、“低效益”的现状。

在实施中小学备课组建设工程中,武汉市教育局还出台系列评价和激励机制。

1评选表彰“优秀备课组”300个,优秀备课组长300名,评选出“十佳备课组”100个,十佳备课组长100名。

2各区、校也纷纷制定了《备课组活动常规》、《备课组长选聘制度》、《优秀备课组、优秀备课组长评选条例》等相应制度。

‘有效教研’、‘高效课堂’活动带来的变化是令人欣喜的。

武汉市教育局局长谢世腰说,“备课组建设工程,不仅有力地推进了我市中小学学习型组织建设,提供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还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更重要的是它强化了新课程理念,促进了学校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4: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展备课组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研组室建设讲座12

主讲人:钟炜(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教研室主任)时间:2011年4月20日

编者按:“教研组室建设讲座”是“教学管理讲座”的续篇,分六为个系列:一教研组建设、二备课组建设、三教导处建设、四教科室建设、五教研室建设,六教科所建设,每个系列分为若干个专题

阅读提示:本人于2007年10月在“教学管理讲座系列二”中对“备课组工作”已编发了六个专题(现已删除),现在作为其续篇的“教研组室建设讲座系列二”中对“备课组建设”将编发多个专题。本文《开展备课组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研组室建设讲座系列二专题12)》,分为一个版块:《开展以备课组为核心的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结题报告。

《开展以备课组为核心的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结题报告
2006杭州教科所立项编号:杭06年规划G1110普通高中课题研究成果

原作者:浙江省昌化中学
日期:2008年3月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每一所学校都面临的问题,也是每所学校都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立了“开展以备课组为核心的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中心课题,立足备课组,采用校本培训这个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教师培训形式,为切实解决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际问题进行了实践研究,并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成果。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形成了世界潮流;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研究者都很重视学校与教师工作的实际,力图从实际中找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2、我们学校远离市区,每年都有一些中青年骨干教师往市区调动。与此同时,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班级由2000年的18个班迅速发展到36个班,学校从2001年起,每年都有新教师招进来,新教师比例占学校教师总数的60%以上,新招聘的教师绝大部分都是刚毕业的应届毕业生。这样,备课组教师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3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这就必须加强备课组的建设,特别是年轻教师正处在专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全方位地更新教学思想、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等;摆脱习惯定势,树立超前的教学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提升专业水平。许多中青年骨干教师专注于教学任务,不够重视教育科研,对提升自己的素质和专业能力,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动力不足,这都需要及时规划和实施教师专业化发展。

4、社会对获得优质的高中教育呼声越来越高,家长对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转为对学校高水平教师的强烈需要;随着学校近年来整体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与教师整体水平不高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5、形势逼着我们促进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而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备课组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便于开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

6我校立足备课组,把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校本培训结合起来。以备课组为核心,以校本培训为途径,尽快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效地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二、课题研究设计

(一)课题相关概念界定。

课题研究的设计就要求对本课题的相关概念作一个界定,准确把握“备课组”、“校本培训”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概念,有利于开展课题的实施研究。


1
.备课组。备课组是指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教师组成的一个教学合作小组,备课组的人数根据学校规模而定,备课组教师相互之间比较了解,交流的时间和形式也比较灵活,教师之间容易产生面对面的积极互动的效果,团结协作,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积极研讨,充分发挥备课组的整体合作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合作的效果。我们在校本培训活动中,是以备课组为核心开展活动的,可以根据实际培训的需要,扩展到同一教研组,甚至全校性的培训活动。

2.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教师在校培训模式。源于学校发展的需要,旨在满足学校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目的直接指向学校的发展,它借助学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选择具有较强现实针对性的培训内容,解决学校和教师实践中的难题,提高教师的素质,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学校的发展。我校以学校为培训基地,以备课组为核心,学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充分利用校内外培训资源,直接服务教育教学的培训活动。

3.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界定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根据相关学者的观点综述如下。


⑴霍伊尔(Hoyle,E.)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教学职业生涯的每一阶段教师掌握良好专业实践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⑵富兰和哈格里夫斯(Fullan,M.&HargreavestA.)指出,他们在使用教师专业发展这一词汇时,既指通过在职教师教育或教师培训而获得的特定方面的发展,也指教师在目标意识、教学技能和与同事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全面的进步。


⑶格拉特霍恩(Glatthorm,A.)认为,教师发展即“教师由于经验增加和对其教学系统审视而获得的专业成长”。


⑷佩里(Perry,P.)认为,“就其中性意义上来说,教师专业发展意味着教师个人在专业生活中的成长,包括信心的增强、技能的提高、对所任教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拓宽和深化以及对自己在课堂上为何这样做的原因意识的强化。就其最积极意义上来说,教师专业发展包含着更多的内容,它意味着教师已经成长为一个超出技能的范围而有艺术化的表现.成为一个把工作提升为专业的人,把专业知能转化为权威的人”。


⑸特利尔(Little,J.W.)明确指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路径。其一是教师掌握教室复杂性的过程,这些研究主要关注特定的教学法或课程革新的实施,同时也探究教师是如何学会教学的,是如何获得知识和专业成熟的,以及如何长期保持对工作的投入等。其二是侧重研究影响教师动机和学习机会的组织和职业条件。



⑹我国台湾学者罗清水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乃是教师为提升专业水准与专业表现而经自我抉择所进行的各项活动与学习的历程,以其促进专业成长,改进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能”。



⑺综合以上诸学者的论述,“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概念归纳起来有两种基本观点:一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二是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即教师教育。作为专业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多侧面、多等级层次的发展过程;作为教师教育过程,教师专业发展也具有多种层次。我们课题研究中的教师专业发展包含这两种基本观点,并侧重于后一种观点,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课题研究目标。

以备课组为核心开展校本培训,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同一备课组的教师,在现实的工作情境中,便于就共同的工作开展合作与学习,进行教育教学经验的沟通与传递,使专业水平的提高经常化,加快备课组教师专业化发展。

1.促进学校新教师的快速成长。备课组开展校本培训,新教师可与老教师进行互动。老教师与新教师是师徒关系,我们学校就是采用师徒结对关系来带动新教师的成长,加快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其实新老教师之间也是同伴关系,他们双方的互相实质是双方各自以自己拥有的教学专业水平,来了解对方的一种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方式。通过对话与讨论,新教师得到了老师的指导与培训,就有利于新教师的快速成长。

2.促进学校老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校本培训的过程中,围绕备课组的核心工作展开,老教师在其间起到示范与指导的作用,同时也起在理论的概括性与实践的具体恶性之间桥梁,这就必然促进老教师的理论素养与实践素养的提高,进而促进老教师的专业发展。我校老教师在培训新教师的成长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在带动新教师成长的同时也促进了老教师自身的发展。

3.优化学校备课组教师的合作能力。相互学习和交流是教师职业精神和专业特点的重要表现之一。在备课组开展校本培训,加强了教师的合作互动,通过教学设计、资源拓展、课件制作等多方面教学任务的分工,可以使教师在独立完成分工任务的同时,在自身长期积累的深层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集中、深化、重构原有经验,从而提高自觉反思教学实践、教师间的优势得到互补,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团队效应,从而切实提高每位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

4.建设全校性的优秀教师队伍。整个学校的教师队伍可以看作是由多个教师备课组组成的,每个备课组通过校本培训活动,促进了本备课组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那么整个学校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也就得到了发展。况且,备课组与备课组之间也存在着竞争与合作,都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地通过校本培训活动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这样,建立一支全校性的优秀教师队伍就有望实现。

(三)课题设计理念。

根据本课题的特点,我们主要依据以下理念与策略,进行实施研究。下面结合课题作一点说明。

1.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法就很适合本课题的研究。在校本培训的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合作性研究,逐渐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种研究是以实践为中心的,根本的目的是实践的改善;同时,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所关心的是自己备课组所面临的问题,便于在备课组里进行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又反过来指导实践。行动研究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一个有效的实践策略,我们的课题在备课组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就以运用行动研究,以问题为中心,并寻求在实际中解决的办法,在实践过程中促进了备课组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教育叙事。记叙教师成长的故事并进行研究。以教师的故事经验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教师故事与教研究的综合体,它不仅是教师探究的一种形式,而且也是教师参与自身的教学与发展研究的推动能力。这种叙事研究有助于教师深刻认识专业经验的价值,使教师协同反思成为可能,加速教师的成长。我们采用教育叙事的策略,各个备课组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学习教育叙事法,讲求自己的教育故事,认识自己的专业价值;二是写教师的故事经验,潘××等一部分教师在临安市的三个一百的评比中就以教育叙事类文章获奖。

3.课例解剖。课例是实际的教学例子,特殊的教学案例,对教学问题和教学决策的再现和描述。因为课例的主体是教师,而课例研究是从教学实际中的问题入手的,所以解剖课例,可以研究教师个人专业生涯过程中经历的改变包括知识、行为、态度、工作技巧、期望、重要经验等。我们的课题研究是以备课组为核心展开的,每位备课组成员都有自己的课例,将这些课例进行解剖,共同探究,促进教学行为的改变,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4.组内合作。在备课组内进行合作,教师之间互动。在教学实践中开展集体备课、说课、听课与评课,达到最有效的教学。同组教师之间还可以就某一课题开展协作,既分头准备,又一起讨论,最后达成一致,完成课题任务。备课组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合作,就是青年教师与资深教师的互动,通过对话与交流等方式,进行双向或多向沟通,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彼此质疑问难而寻求知识、接近真理。这样就可以互相促进,特别是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

5.合理评价。校本培训离不开评价,无论是教师个人的评价,还是备课组集体的评价,都应该合理,对教师专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评价,将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和自我评定等结合起来,力求评价合理,便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我们特别注意到发展性教师评价的重要意义,它是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作为其根本的价值导向,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同时注重把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与学校集体发展的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们的科研、教学等行为能力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得到全面提高。

(四)课题研究工作开展的基本框架。

1我们建立下面这个课题研究工作开展的基本框架。

统一认识: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学校办学的核心能力,是备课组教学实力的体现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

⑵课题目标——理念策略——课题实施——立足备课组,开展校本培训(①岗前培训,起步培训;②师徒结对,优势互补;③解题训练,提高技能;④理论学习,树立理念;⑤过关考核,能力检测;⑥教学比武,展示风采;⑦集体备课:合作发展,案例研究,诊断课堂,组内调研课,教研融合;⑧研究心得:内化能力,专家引领,高层次发展骨干教师,培养名师民间研修,普及提高)。

保障机制行政推动:①建立制度;②物质保障;③管理到位;④拓宽途径。

⑷实施成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课题价值。

2依据这个框架作一点简要说明。从课题目标出发,贯彻课题设计理念、运用策略,开展课题的研究实施工作。

3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必须统一认识,运用保障机制,实足备课组,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获得课题的成效,实现课题研究的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

(一)统一认识。

1.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学校办学的核心能力。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新教师不断增加,加之老教师又有外调的现象,在这样的学校形势面前,要保持教育教学的高质量的强劲势头,就必须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加速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增强学校办学的核心能力。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要资源,是学校的主体,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基础。教师的发展深刻影响着学生、学校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及时规划和实施教师专业化发展,全方位的更新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等,需要通过校本培训等形式,摆脱习惯定势,树立超前的教学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提升专业水平,抓住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佳时机,有效地提升学校的办学能力,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2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备课组教学实力的体现。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各年级的备课组也不断扩大,有些学科的备课组已经多达7-8人,相当于原先的一个教研组。要保证备课组的整体实力,就要重视教师资源的投入、开发和有效利用,以备课组为核心的校本培训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备课组开展校本培训,可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给教师的发展创造机会,加快教师进步,提升备课组的实力,进而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保持发展的势头。教师能力的高低和才华的多少,决定着对学生影响的程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教师保持职业青春,胜任职业要求的唯一的途径。对教师来说,以备课组为核心开展校本培训,是为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了,才能实现教师的自身价值。


(二)保障机制。

1.行政推动。校长担任课题的负责人,两位副校长都承担课题研究的重要工作,学校的主要科室都参与了课题的研究,具有行政的推动力度。尽管课题是立足备课组开展的研究活动,但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强校的根本力量,要把教师专业发展从个体层面上升到学校层面,并形成组织性的优势,就要借用行政的手段,加强课题研究的力度。

2.建立制度。学校出台了一系列制度,以制度性的文件形式确保教师队伍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确保课题的顺利实施。

⑴出台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若干意见》文件初稿,并组织讨论,分批召开教师座谈会,制订以校本培训为重点的培养制度与管理制度,征求全校教师意见后修改定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若干意见》成为保障课题研究的一项重要制度。这个文件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原则、要求、思路以及重要措施都作为阐述与规定。

⑵制订了《调研课开设办法》,规定了操作程序与活动要求,促进了调研课的改革。

⑶制订了《××中学关于集体备课的有关规定》,集体备课每次有专人主持,新老教师轮着主持,聚集智慧,促进教师发展。


3
.物质保障。学校全力保障课题的研究,从时间、空间、设施设备、经费等方面提供保障。学校给予课题研究有一定的经费,课题组人员购买研究书籍,学校给予报销费用。同时,学校还给课题组订阅《上海教育科研》、《教师博览》等杂志。



4
.管理到位。本课题是学校的中心课题,统领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要求备课组、或者教师围绕学校发展的目标主动申报或者承担子课题,经过细致的计划和推敲确定任务,并严格按照时间进程和任务要求推进,并在过程中进行反馈、调整,确保了课题完成过程和结果的质量。课题组指导教师把工作任务化,把计划周密化,把过程细致化,把思维系统化,把分工合作化,促进了课题研究的做事方式的变化。

5.拓宽途径。学校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教师专业培训机制和培训机构,培训对象覆盖了行政管理、教研组长、一般教师等各层面。

⑴在培训中,坚持因人施“训”,分层落实,全员提高的原则,采取不同的策略,为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帮助。开展师徒结对、专家指导以及教育科研等培训,让新教师和老教师,个性化教师和经验型教师,一般教师和骨干教师,在各自的发展阶段,以较快的速度发展。

⑵做好两个“加强”:加强校园网办公平台建设,为教师交流、研讨提供方便;加强检查落实,保证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

(三)立足备课组,开展校本培训

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备课组是开展校本培训的合适组织形式。备课组是同年级学科组,教学内容一致,疑难问题也相近,共同语言就多,能够形成共鸣,讨论也能解决实际问题,有看得见的实际收获。备课组往往是利益共同体,学科的年级平均分一般是学校考核、奖励教师的重要依据,备课组教师之间休戚相关,一起研究教学、研究问题的动力也足。以备课组为核心开展校本培训,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便于开展各种对象、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1岗前培训,新教师的起步培训。

⑴每学年开学初,备课组会接收到新教师。新教师新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学校的情况也不了解。备课组就与新教师进行构通,然后鼓励新教师参加由课题组策划组织的新教师进行上岗培训,这个时期的培训是将各个备课组的新教师集中在一起培训的,他们的培训既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备课组的集体利益。

⑵上岗培训的内容主要有向新教师介绍校史校风,学校的发展情况与办学指导思想,指导新教师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老教师谈体会,优秀班主任经验介绍,新课程知识、案例、说课等讲座,新教师通过这些活动,就有了多方面的理性认识,然后组织新教师说课与做题测试。





有关人员
8月1日下午
报到
章××
8月2日
上午
校史校风介绍,学校发展情况与办学指导思想

林××
下午
学习学校规章制度

翁××

8月3日
上午
教育工作常规

王××

下午
老教师谈体会

王××
王××

8月4日
上午
班主任工作经验介绍

王××
潘××

下午
观看班主任培训讲座

陈××

8月5日
上午
学习教学常规(如何备课、上课)

童××

下午
教育教学案例及说课

何 ××

8月6日

制订“班主任工作设想与计划”



8月7日

学习新课程标准及近3年高考试卷,布置说课内容

教研组长

8月8日

备课,说课准备



8月9日
上午
说课

行政人员 教研组长

班主任

待定

高考仿真测试

章××



⑶通过上岗前的培训,新教师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了一个初步适应过程,对他们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指导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样,新教师就能尽快适应备课组的教育教学工作,为新教师站稳脚跟奠定了基础,为新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起了启蒙的效果。

2师徒结对,老教师与新教师优势互补。

⑴每年新教师进校,都由优秀的老教师带教,老教师与新教师进行师徒结对,按下表编排、结对,建立师徒关系,在教育教学中长期的交流与合作。



指导教师
任教年级
新教师
任教年级






















































说明:


新教师指参加工作后没有教完一届高三或没有指导过学生参加会考(高三不开课学科)的教师。

② 原则上由任教同一年级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⑵每个备课组都给新教师指定同一学科的老教师,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经常请教老教师、听老教师的课。老教师对新师言传身教,对新教师进行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命题、评卷等全方位的指导。

⑶师徒结对,能够促进新教师快速站稳脚跟,快速成长。同时,有效地促进新老教师的优势互补。一方面青年教师成长的起点高了、速度快了;另一方面老教师经有所传,业有所承,可以更好地总结经验挖掘精华。备课组内教师在经常性的合作交流中,老教师言传身教,优秀的品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备课组的教师,敬业奉献精神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⑷一个备课组,新教师的加入,可以促进备课组教师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更新。新教师刚从大学毕业,他们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是备课组内的新鲜血液。但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存在很多不足。青年教师身上所缺乏的,正是老教师们所具备的,尤其是优秀老教师的敬业乐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高尚的师德修养,更是青年教师所迫切需要的。新老教师这种品性特征上的互补性,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师徒结对得到充分的体现。

3. 解题训练,提高教师的业务技能。

⑴各个备课组指定该学科的历年高考题汇编书籍,布置给新教师在第一年内完成,同时,还要求老教师做新一年出现的高考题目,课题组与学校教科室不定时地检查完成情况,每学期末将新教师的所做的历年高考题汇编统一收交检查,检查情况作为衡量新教师的解题能力的一个参考。每学年末,对新教师进行做题能力考核,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做高考题与学科课本上的拓展题目。本文在后面的过关考核中还要谈到。

⑵学科竞赛,也是解题训练中的一种。各个备课组组织本组教师参加学科竞赛,数、理、化、生等学科都有学生的竞赛,教师要参加相应年级的学科竞赛,成绩由市教研室组织阅卷并公布。语文学科可以参加各类征文竞赛,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4.理论学习,树立教师的新课改理念。

⑴各个备课组都要组织理论学习。课题组会向各个备课组推荐有关学科前沿的书籍,同时学校图书馆也会根据课题组的要求购买到这类书籍,为各个备课组开展理论学习提供指导与服务。

⑵专业理论的学习,重点是“怎样用理论来解决实践中困惑”。除了备课组的理论学习之外,课题组组织教育理论报告会,各备课组在听取报告的同时,获取专业理论的前瞻性理论,及时树立新理念。

⑶理论的学习,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挑战“能力边缘”。重点是在理论的基础上提高教育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备课组从现行教材出发,从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使得“实际经验和教学理论相互碰撞”,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⑷理论学习,对新教师还考核的要求新教师进校第一学年末,学校教科室组织理论考核。考核内容将前沿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起来,注重教师的实践运用能力的考核。下面是06年新教师理论考核的其中两题:

①下半年高中将全面启动新课程教学,我们应该树立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的理念很多,如,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多元智力、对话理论、生成理论、综合课程、研究性学习等,请你任选一种写出内容,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分析:作为新教师,您将怎样适应新课程教学?

②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活动,旨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根据学校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若干意见》,一年来的校本培训,您在新教师成长过程中获得了哪些收获?请写出一个相关的案例。
下面是06年新教师理论考核的其中两题:

1.下半年高中将全面启动新课程教学,我们应该树立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的理念很多,如,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多元智力、对话理论、生成理论、综合课程、研究性学习等,请你任选一种写出内容,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分析:作为新教师,您将怎样适应新课程教学?

2.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活动,旨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根据学校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若干意见》,一年来的校本培训,您在新教师成长过程中获得了哪些收获?请写出一个相关的案例。

⑸理论考核,是对新教师学习前沿理论,用理论建构自己的思维框架,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有利于新教师快速成长。

5.过关考核,新教师培训的能力检测。

⑴备课组重视新教师的成长过程,就需要对这个过程管理。督促新教师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不断进步。在新教师上岗时,就布置新教师做理论学习、解题训练,并向新教师说明过关考核的办法。

⑵对新教师的考核既有课堂教学质量的考核,也有理论学习的考核;既有教育能力水平的考核,又有做题训练的考核。从多个层面来考核新教师,比较全面地反映新教师的成长过程。新教师的过关考核内容可以参见附件《××中学新教师“过关”考核办法》。

6.教学比武,展示新教师的个性与风采。

⑴新教师进校第二年,由教科室组织进行课堂教学比武,并评出优胜者。由各备课组根据“过关考核”的情况推荐新教师参加课堂教学比武,参赛教师由教务处指定授课班级,教学内容自行安排,要求制作并使用课件。评委由有关行政、教研组长共同组成。

⑵这种“比武”可以促进新教师参与竞争,加速新教师成长,展示新教师的个性与风采,并为今后备课组“推优”提供依据。

7.集体备课:合作发展,共同提高,资源共享。

这是备课组开展校本培训的重要活动之一,每个备课组都十分重视,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课人。为保证备课组教师有统一的时间坐下来备课,在学期初排课表时,就确保同一备课组老师每周至少一天同时不上课。集体备课的内容是教师在下一周的教学内容,一起分析教材的重、难点和关键,一起研究教法和学法指导,共同准备教具和课件,统一进行作业设计和训练,并制订出下一周的教学计划。

⑴我们的具体的做法。集体备课之前,备课组长给每一位老师进行备课任务分工布置,确定每一课内容的主备课人。

主备课人负责本节课的主要备课,精心钻研教材和教法,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寻找突破重点、分散难点的方法和途径,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结合学生的思想、学习实际,预测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寻求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取最佳效益的途径,形成备课初稿。

②备课组其他老师带着任务先进行单独备课,并且分别负责本节课的作业设计、课件准备等等任务。让每位老师只占有完成集体备课所需资料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以便达到积极的资料互赖。

③集体备课时,备课组中的老师就自己负责的部分分别进行讲解;然后,全组老师展开交流讨论。讲自己的观点和做法,特别是不同于别人的观点和做法;对大家的观点进行客观的中肯的评价;对大家的观点和做法以及存在疑义的地方展开讨论,充分发扬民主,对教案进行修正,达成共识。

④每次集体备课都要专人按下表进行记录,并上交学校教务处存档。


学年第
学期周备课教学计划

备课组


















备课内容



主备课人





















备注:本表格每周三有教务办发给各备课组,集体备课结束后上交教务办存档,备课组长主持每次集体备课,主讲人负责备课内容,并填写备课摘要,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

⑤通过集体备课,让教师从单兵作战转化为协同作战,既减少了单个教师备课的重复劳动,把教师从日常繁重的课中解放出来,又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了备课的效率,让教师尝到集体备课带来的甜头,让集体备课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⑵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的管理。对于集体备课,经课题组分析认为,还要进一步加强,出台了《加强集体备课的指导意见》。

①从集体备课的目的看,是要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尽快促进新教师的成长,提高整个备课组的战斗力,学校在提倡备课组经常性开展集体备课的基础之上,决定备课组每周定时进行集体备课。从集体备课的内容上看,集体备课一般以一周的教学开展作为讨论的主要内容,统一下周的教学进度,制定周教学计划,研讨下周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的处理和对教材内容的取舍,探讨、精选例题、习题,明确责任人。

②从集体备课的落实上看,确定了时间,分确了分工。从集体备课的要求上看,要求每位成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准时参加集体备课;每位成员积极发言,讨论后形成共识,指导教学;制定出下周教学计划,于下周一课间操之前上交教务办公室;在规定的集体备课时间内,不得迟到、早退、缺席,学校将对集体备课进行不定时抽查;备课组要加强规定时间外的集体备课、交流和对新教师的备课指导。

③有了这些方面的严格的规定,并有督促措施,起到强化集体和充分发挥了备课组的作用。

⑶集体备课的总结。每学期结束之际,各个备课组要对备课组一学期来的集体备课情况进行总结,并写成书面材料,上交学校教务处统一存档,作为学校课题组研究集体备课的有效材料,这些可见本课题的附件材料。这里提供其中一个样本:

高二英语备课组工作总结
(备课组长 郑××
2008.01.28)

我们组6位英语教师在学校教务处统一领导下,明确备课组的任务,统筹计划,协调安排,正常有序地开展英语教学、教研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归纳如下:
1
持之以恒地开展好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主讲教师提前钻研教材,吃透重难点,并能提出重难点突破方法,其他组员质疑、补充、完善,做到集思广益。通过集体备课,教师明确近期和远期任务,任务具体到人,具体到课件搜索、语法专项、月考试卷、模拟试卷等,在资料发放之前先做一遍,提出疑难问题,大家共同商量解决。保证高二英语教学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

2.组内教师虚心学习,取长补短。新老教师都能不断学习,不断完善。尤其是新教师能够虚心向老教师请教,老教师耐心指导。与此同时,我们还能学习外地先进经验,联系实际,借鉴吸收,组内形成了较为浓厚的研讨学习氛围。

3.研究新课标,研究考纲,瞄准高考,精选精编试卷,抓重点,攻难关。不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我们都能稳步推进,步步为营,有的放矢。组内成员多次单独研读,集体研讨《英语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并充分利用好网上教学资源,结合省内外的高考信息,在复习阶段认真筛选、组合语法专练、单元复习过关检测、模拟试卷。既系统地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由于试卷精选精编,有效地提高了英语高考的得分点

4
乐于奉献,无偿为学生补差。英语短腿科目的学生较多,为了补短提优,几乎每个老师都能利用课余时间和英语差生谈心,激发他们的学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指导学法,解答疑难。有的老师能够做到为学生面批试卷,把补差落实到实处,减少了英语学科短腿的落榜生。

反思:

1.在精选练习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是对题目的难易程度的把握不好,有些比较偏的,难的题目没有及时的删除;有些是从网上下载来得,有教多的拼写错误。而英语试卷中哪怕一个字母的多少都会影响到题目的理解,因此比较费时耗力。

2.由于学生的基础不一,学校是否能进行重点班和普通班讲义有所区别。这样会更有利于教学。

3.在努力提高教师本身的同时,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和学习品质教育,正确他们的理解,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8.开展案例研究,诊断课堂效益。

我们所说的案例研究,主要是课例研究,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动中开展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教学研究活动。其基本环节是“教学设计—课堂观察—反馈研讨”。

⑴备课组通过一个课例进行讨论,寻找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设计如何改进以往做法的上课计划。

⑵按改进的计划上课,选择恰当的观察技术和方法,有针对性地观察课堂。共同诊断,引发对两难困惑的解释、分析和思考。

⑶课后再一起反省原有设计与实际效果的差距。在深入反思、讨论中,寻找改进策略,重新设计教学方案,再一次上课,提升课堂活力。上课后,接着再讨论,把整个过程写成案例。

⑷我们每年都要将教师的案例收起来,以电子文档形式建立档案。本课题的附件里也选了部分案例,以资源共享佐证。

⑸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及时总结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全校教师每年写出的案例还利用校园网进行交流研讨。

9.组内调研课,教学与研究相融合。

⑴组内调研课,是备课组开展校本培训的重中之重。组内调研课以问题为中心,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从教学实践中选取大家感到困惑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能是一个具体的知识问题,应该是一个如何教的普遍性问题),通过确定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指导教学这个同伴互助的过程,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帮助教师提高了教学能力。

⑵“以问题为中心”开展组内调研课活动,最大的好处是把工作与提高融合到了一起,寓学于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提高了备课组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乐于接受。

⑶调研课之后,积极引导教师对调研课的成果进行总结,写成论文,在校园网上展示,在研讨会上交流,有些教师的论文还获了奖。老师们感到课题研究也不过如此,就摘下了教育科研的神秘面纱,提高了教科研的兴趣。另外,教师在思考、讨论问题的时候也会感到教育理论的匮乏,会感受到理论的力量,自然就提高了学习理论的积极性,解决了学理论动力不足的难题。

⑷我们课题组根据学校各备课组的实际情况进了研究,确定了组内调研的活动的要求和活动操作程序。

A活动要求。

备课组所有教师必须参加开设调研课活动,不能迟到、早退或缺席,如有特殊情况应向教务处请假。未经同意而迟到、早退或缺席的,在教师年度考核中扣分。鼓励同学科组的年轻教师参加。

活动时间不做其他与活动无关的事情。每次活动备课组长要做好说课、听课、评课等记录,记录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及时上交教科室并电脑存档,作为教研组考核内容。

活动地点:说课、上课、评课均在指定教室进行。

新教师(指没有带过高三的教师)如未抽到上统一安排的调研课,还应该上一节组内公开课,具体内容和时间由备课组确定并报教务办备案,具体操作由教研组长落实。

学校确定的各学科组每周半天的调研时间,如不开调研课,学科组全体教师须在办公室集体备课和研讨。

B操作程序。

①确定问题。各备课组在学期初通过集体讨论,汇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本学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然后确定本学期调研课的中心问题。问题的切口要小,要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如课堂中怎样开展讨论,怎样恰当使用多媒体,怎样选用例题,如何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效率,怎样借助模型实验手段,等等。备课组每学期安排二次调研课,并把安排情况列入教研计划。

②收集材料。备课组教师平时围绕中心问题搜集有关材料,思考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活动开展前一星期,备课组集体选定一个能够体现中心问题的教学内容,开始备课。活动用半天时间集中说课、上课、评课讨论。

③备课说课。第一节,备课组每位教师就同一个教学内容说课。备课组每位教师在活动前独立备课。按说课标准进行说课,说课应同时说明是如何体现中心问题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是什么。

④抽签上课。说课结束后,抽签决定两位教师上课,不能预先指定。抽到上课的两位教师第二、三节在指定班级上课,课堂中要体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他教师听课,做好评课准备。

⑤评课讨论。第四节课,所有参加听课的教师到指定地点参加评课。每个教师都要参与评课,评课主要不是评价这堂课,而是要围绕中心问题,评论课堂中是否体现中心问题,以及中心问题解决得如何,有哪些心得,有哪些问题,你有什么建议或想法。评课讨论时不仅讨论所上的两节课,还要讨论其他教师的说课情况,讨论中心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备课组长最后作简要总结,总结的主要内容是中心问题的解决办法。

10集体反思,集体会诊的有效方式。
⑴备课组教师不仅在备课、上课、调研等环节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在教学反馈环节也建立合作,实现信息互通。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及时把批改中发现的问题加以总结,并和备课组中的其他教师交流。
⑵备课组还定时在全年级实施教学质量测验,把测验试卷装订起来由组内全体教师统一批改,集体会诊。批改后,备课组教师把各班每一题的得分情况列表对照,从中找出差距;在备课组老师讨论的基础上,写出本次教学质量测验的分析报告,给备课组的教学提供指导性的意见。
11.业务学习:获取新信息、树立新理念、讨论新问题。
⑴每学期备课组要组织2—5次业务学习,由学校课题组确定主题,分备课组进行。通过学习,获取最新信息,树立前沿教学理念,讨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根据内容要求,还可以适当组织全校性的业务学习,由本校教师作主题报告或请专家来校作报告,就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各个备课组进行广泛讨论,然后由教研组一起进行交流,达成共识。例如,我们在06年对“多媒体教学中的利与弊”这个话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把备课组形成的思考内容与全校教师交流。参见附件《业务学习:关于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利弊研讨(记录)》。
12.研究心得:集腋成裘,积淀内化专业能力。
备课组开展的种种校本培训活动,都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备课组还统一要求教师本组教师写教学后记、教研活动心得和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⑴教学后记。教师要养成写教学后记的习惯,根据精心备好的教案,一堂课上下来后,我们有没有达到设定的目标,哪些方面还有待改进,应该在备课本上把课堂教学心得及时写下来,进行反思性总结。
⑵撰写教研心得。教师外出参加教研活动,要认真学习外校教师的先进经验,回校后写一篇教研心得,与本组教师进行交流,并发表在校园网上与全校教师进行交流。
⑶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教师从教育教学实践中选择课题,采用行动法,边实践边研究,把实际现象上升到理论层面上来研究,再反过来指导实践。
13.专家引领,向更高层次发展。
专家讲座。课题组邀请专家来校作专题报告,或本校有一定研究的教师,介绍教育教学的前瞻性理论和卓有成效的实践经验,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加快教师的成长。特别要指出的是,我们这里说的专家,并不一定要名家,只要某一方面有比我们好的方面,就可以向人家学习。邀请杭师院周×等大学教授来校作讲座,指导课堂教学诊断。还邀请了特级教师钱×、周××等外校名师来校作有关教师成长方面的专题报告。本校教师何××、王×作教育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案例的讲座,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

参观学习。学校提供一定的经费,以备课组或教研组等形式组织教师到其他兄弟学校参观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我们组织了高三的各个备课组到江西、湖南等参观,经常组织备课参加杭州地区的教研活动,校长在外地考察回来要作专题讲座,校长就开设了4个专题介绍了
对澄潭中学、栟茶中学、衡水中学考察、江苏新课程考察情况报告的心得。

⑶高学历进修。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硕士研究生学历进修,学校对参加在职学历提高教育的教师给予政策上的倾斜。目前,我校有一位教师达到了硕士学历,还有的教师正在报考硕士研究生。

14.骨干教师的发展策略。

学校为教师创造条件,搭建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等评选。通过学校和教师自身努力,使其成为临安市、杭州市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乃至浙江省和全国知名教师。

15.民间研修小组。

⑴课题组发动民间力量,组建教育教学研修小组,出台了《××中学教育教学研修小组运作方案》,各个备课组推荐本组优秀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参加研修小组的学习。

⑵研修小组围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发展,立足学校,聚焦课堂,以学习型团队建设为载体,开展理论学习、反思交流、专业引领和问题探究,以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实践问题为对象,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研究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促进学校教科研发展,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为学校营造更好的教科研学术氛围;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名师工程启动创造条件。

四、课题研究的成效

(一)学校质量。

优秀的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拥有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教师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基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深刻影响着学生、学校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课题的研究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了学校教育质量,创造性地推动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先进集体。我们中学是省一级重点中学,省文明单位、省绿色学校和省平安校园。学校还被评杭州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和杭州市文明学校。

2.课研成果。本课题的研究,承前启后,促进了学校一些重要课题的研究,已经结题的学校课题:《农村高中开展人文教育的实践研究》,获杭州市教科所规划研究题三等奖;《体验式写作教学的设计与实践研究》获省教研系统二等奖;本课题的子课题:《备课组合作发展机制的建立与策略研究》获临安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新课改背景下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研究》获临安市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如何处理备课组教师的竞争与合作》在《现代校长》杂志上正式发表。

3.教学质量。通过以备课组为核心的校本培训,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合作,在合作中取长补短,教师的教师观、学生观等教育观念重新认识,教学手段不断更新,造就出了一支团结合作的教师队伍,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高考成绩不断提升。

近几年,学校高考成绩在临安市各所学校中一直名列前茅,据临安市教研室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校的三个年级学生,在杭州市组织的0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高分分数段学生数和入学时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从下表的数据可以显示出来。

07
高中入学高分段人数
临安市前450名
高分段比例
72
16%
高三第一学期杭州市统考
临安市前423名

104
24.6%
08
高中入学高分段人数
临安市前449名
高分段比例
85
18.9%
高二第一学期杭州市统考
临安市前451名

141
31.3%
从表中看出:07届学生(高三)在高中入学时,临安市前450名学生中(临安市每年高考重点大学上线人数在450人左右),我校占72名,占临安市总数的16%;高三第一学期杭州市统考时,临安市前423名学生中(文科84名,理科339名),我校占104名(文科19名,理科85名),占临安市总数的24.6%。

08届学生在高中入学时,临安市前449名学生中,我校占85名,占临安市总数的18.9%;高二第一学期杭州市统考时,临安市前451名学生中(文科90名,理科361名),我校占141名(文科18名,理科123名),占临安市总数的31.3%。

4.教师素质。开展以备课组为核心的校本培训以来,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快速提升。备课组教师相互合作,共同提高。

⑴教师成长迅速。三年前进校的新教师在合作的环境中较快的适应了高中教学,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三年前还有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不适应老师,对有些教师的上课水平有些微词。现在,在学校每学期举行的学生座谈会上,学生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和教学水平等方面评价很高。高二(5)班学生在学校组织的“教学反馈”——学生无记名提意见中写道,语文潘老师上课课堂活跃,气氛轻松,同学们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和老师交流顺畅,能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潘老师上课时能熟练运用多种方法,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法气氛热烈,生动有趣,教学效果显著。高二(9)班学生写道,语文王老师知识渊博,上课时能巧妙地将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妙语连珠,文采飞扬,深入浅出,让人学的轻松,收获很多。许××、李××还被评临安市学生最喜欢的老师。

⑵优秀教师不断增加。近年来,学校出现了一批省市优秀教师。王××、王×、翁××被评为省优秀教师,许××、方××、潘××等被评为杭州市优秀教师。近年来,学校还涌现了一大批教坛新秀。有杭州市教坛新秀13人,临安市教坛新秀22人。还有林××、郑××、王×被评为临安市812人才。

⑶教学能力提高迅速。近年来,我校有22人次在临安市级以上组织的课堂教学评比中获奖,其中8人在杭州市组织的课堂教学评比中获奖,潘××老师在杭州市语文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王××老师在杭州市地理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梁××老师在杭州市数学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潘××、许××、王×、江××等教师已经成为临安市学科带头人。

⑷教师科研能力增强。近年中,有百余篇教师论文在临安市级以上教研部门的论文评比中获奖,学校涌现出了一批像何××、王×等研究型的教师,他们所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不仅多次在省、市论文评比中获奖,如王×老师的论文《开展地理教学反思的思考与实践》获得浙江省高中地理教学论文一等奖,而且还为教育教学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潘××副校长的《备课组合作发展机制的建立与策略研究》获临安市科研成果一等奖;章××老师的《新课改背景下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研究》获临安市科研成果三等奖。

校长策划,课题组集体编辑了出版了《人文教育读本》(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还有一些教师写出教学专著,正待出版。

⑸教师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喜人。备课组开展校本培训的活动,也带动了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出了不少成果。课题《关于河桥桑蚕业发展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获浙江省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论文评比二等奖,《对昌化特大暴雨引发地质灾害的调查报告》获得浙江省首届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一等奖。学生社团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有多个节目(包括学校民乐队的节目)在06年的杭州市艺术节上获奖……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德、智、体几方面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课题价值。

课题的研究紧扣学校实际情况,对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作用,研究的成果具有这样5个方面的价值:

1.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研究成果的本身就是校本培训理论的突破。

2.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将备课组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寻找到了一条适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子。

3.课题的研究成果已经转化为我们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4.课题研究的成果具有推广的价值,为其他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成熟的理论与成功的范例。

5.课题研究的成果有效地解决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际问题,不仅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而且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了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4: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强学校备课组建设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教研组室建设讲座13

主讲人:钟炜(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教研室主任)时间:2011年4月21日

编者按:“教研组室建设讲座”是“教学管理讲座”的续篇,分六为个系列:一教研组建设、二备课组建设、三教导处建设、四教科室建设、五教研室建设,六教科所建设,每个系列分为若干个专题

阅读提示:本人于2007年10月在“教学管理讲座系列二”中对“备课组工作”已编发了六个专题(现已删除),现在作为其续篇的“教研组室建设讲座系列二”中对“备课组建设”将编发多个专题。本文《加强学校备课组建设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教研组室建设讲座系列二专题13)》,分为七个版块:一是加强备课组建设,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二是加强备课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加强备课组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四是抓备课组建设,促教学质量提升;五是强化备课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六是加强备课组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效能;七是备课组建设谱新曲,有效课堂写华章。各版块源于网络等选稿后编辑或改写而成,致谢各位原作者和诸位读者。

版块一:加强备课组建设,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来源:宣城市宣州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日期:2008年8月13日

备课组是学校的基层教研组织,是学校最小的业务研究单位,是落实校本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载体。如果抓好了一个备课组,就等于抓好了一个年级一门学科的教学。备课组建设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几年来我们致力于备课组建设,取得了一点成绩,现介绍如下:

一、思想统一,目标明确

1、规范和加强备课组建设,对于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教研组的整体实力,形成团结和谐的教研集体,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2、我们觉得一个备课组的各个成员做到无私,是搞好备课组建设的前提,否则即使制度再严格,也无济于事。

3、几年来,无论是大型的听评课活动,还是小型的集体研讨,我们全体政治老师做到了有事同想,有难同当,精诚合作,这一点也是其他组非常向往的。

二、完善制度,科学评估

1、依法治教,科学规范的制度是一切活动扎实有效开展的前提。我们在学校、教研组要求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制度进行补充和修改,避免了无谓的重复和冲突。修改制定了:考勤制度、备课组活动制度、备课组长职责、备课组管理规定、学习制度、听评课制度等,用制度来约束组内成员的教学行为,使各项工作都能做到有章可循,比如对听课活动迟到或旷勤者,均下发通报,在教研组管理的分值里进行扣减。通过制度的落实,使每位老师都能认识到制度的约束性,自觉去遵守制度,维护备课组的利益。

2、评价是杠杆,一个好的评估机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使备课组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学校每学期将开展相关评比活动,如:优秀教案评比、优秀教学札记评比、优质课评比,优秀备课组评比等活动,对优胜者给予表彰奖励。除了鼓励先进外,我们还实行了捆绑式考核办法,如:个人的考绩分,除了由自己的成绩决定外,也要受备课组内其他老师的成绩的影响;初三年级教师根据中考成绩加计名次分。在全市成绩列前五名的可分别加3到2分;在全市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按名次根据一定比例自然定为乡优秀教师。比如取得全市第一的好成绩,则备课组内的全体老师都可定为乡优秀教师。这样把备课组作为一个整体来评价,鼓励老师们团结合作、无私奉献,共同为备课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加强研究,提高实效

1.集体备课,合作共享。备课是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在备课中很多人只注重书写工整、认真、环节齐全、数量足,忽视了它的科学性、实效性、针对性、创新性和合作性,使备课成了机械的教案抄写,走入单兵作战、高耗低效的误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实行了独具特色的“先行课下的集体备课制度”。其基本流程是:个人构思——集体研讨——先行验证(谁主备谁先上,听后研讨)——个性化修改——课后反思。

流程一:个人构思。新学期初,在教导处和教研组的组织下,由备课组长提前确定每次集体备课的时间、主备人及研讨主题。除每周五的业务活动时间外,每周再确定一个时间为集体备课时间。组内成员明确内容后,个人即钻研教材,进行备课准备,主备人备公案,其他人员备草案,撰写备课发言稿及教学设计思路,以备集体议课时发言。

流程二:集体研讨。主备发言人重点发言后,其他成员根据自己提前写好的草案和主备人的发言情况,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统一认识后,由主备人写出个性的教学设计方案。

流程三:先行验证主备人按教师集体备课的教案执教,同时教师还可根据教师本人和班级的实际,随时调整教学设计,以求最佳效果。同学科教师跟随听课、评课,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互相学习,共同改进。

流程四:个性化修改。组内人员经过集体议课后,公案补改后同组教师要根据本班的学情,对集备教学设计进行补改,使之适应本班的教学实际。每个执教人将补改后的公案付诸教学实践。并及时交流教学情况。

流程五:反思总结提升。在教学结束后,备课组教师根据交流教学情况,反馈教学效果,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改进措施。在反馈的基础上,各位教师要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认真撰写教后札记,分析成与败,总结得与失,从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


2
.抓好课堂,提高效益

推行杜朗口课堂教学模式,继承原来的一标六环模式的思想,结合政治科的特点,实行新的教学模式:①情景设置,新课导入;②展示目标、提纲;③学生自学互学,生生互动;④教师精讲点拨,师生互动;⑤课堂小结,反馈落实;⑥课堂达标,目标达成等。各环节并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灵活掌控。

⑵在课堂教学研究中,强化了以下几点: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立足学科基础,注重学科能力,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加强知识整合,构建知识网络,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更新课堂教学观念,抓好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关注热点,掌握重点,提高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⑶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敢于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科素养有了较大提高。教学相长,老师们整体素质也有一定提高,在校内的教学大比武中政治组选派的老师连续三年获得一等奖。并且累计已有4人获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4人次获肥城市教学能手,10人次获县级教学质量先进个人。

3.抓好常规,使业务研究经常化监控课堂教学,测试等教学常规活动,听评课活动。每周两次教研活动,做到“三定”即定人、定时间、定主题,将教研活动落到实处。备课组内每周安排听一次课,按常态课准备,要求每位教师利用每周五的业务研究进行评课。备课组的几位教师都在一个地点办公,有问题可以随时商量。

4.试题研究,有的放矢几年来,我们以报刊、杂志、书籍为平台,不断加强试题研究功能,最大限度了发挥了老师们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⑴自2004年以来我们在《政治课教学》、、《中考政治快递》、《中学生时政报》、《中考时政导航》、《新课程》、《中学生思想品德报》、《考试报》、《时政周刊》、《考试报》、《中学生政史地》、《教学与管理》、《上海教育》、《中学课程辅导》、《素质教育报》《时事》等报刊上发表文章或试题达500余篇,先后主编或参编了《探究在线》、《经典题组》、《中学第二教材》等十余本书。

⑵试题或论文的发表使老师们尝试到了成功的愉悦,提升了备课的层次,开阔了老师们的视野,丰富了老师们的知识,使研究结出了硕果。不仅如此,我们也成功的将研究的成果成功地转化为学科的生产力,去年毕业班所用的几乎所有的学案均是我们平时向报刊或杂志上发表的成果。

⑶可以想象得出能在报刊或杂志上发表了的东西,已经被专家认同的东西,那是有价值的,那是站在前沿的东西,那就在某种层次上摸清了出题人的脉搏,摸清了新形势下命题的动向,从而真正在教学成绩上体现出来。

以上的成功做法和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领导指导与帮助。市教研室董主任、乡教研室永民校长,就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试题研究、论文撰写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指导性的建议,借此机会,向他们表示感谢。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如部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转变不够、部分集体备课的形式繁琐、同学科教师间成绩差别较大的现象仍然存在;对这些备课组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版块二:加强备课组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

某校高三生物组 聂方美
时间:2008年12月8日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学校的生命线。备课组是学校教学工作得以落实和实施的基本单位之一,其根本任务无疑是提高教学质量。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和学校办学的规模化发展,备课组愈来愈显示出了它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加强备课组建设,发挥备课组的整体效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就本组的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

1、教学观念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抓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指出“课程不改不行,但如果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改,课程改了还是不行。”

⑴面对课改不断发展的形势,全体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在学习中才能审视自己认识体系中的缺陷和落后,才能审视自己的思想方法,能改造自己旧观念。

⑵全组教师围绕“课改”,经常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展开讨论,提高认识水平,并用以指导教学实践。每位老师还订阅《中学生物学》、《生物学教学》《教师之友》等教学参考和报刊,自学研讨,并经常交流心得,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完善自身知识结构。

2、本学期为推进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此我们开展同组共同研究一课活动,配合学校视导性听课,每个教师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说课、主讲、评课,反复听课,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把学科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规范集体备课,塑造优秀群体

1、集体备课可将个人智慧和集体力量结合起来。为了使组内教师共同成长,弥补各位教师独立备课过程中的不足,抓好集体备课可以共同攻克难关,实现智慧和资源共享,博采众长,保证备课的质量。使不同的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共同提高,最终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

2、集体备课包括集体研究教材、共同制定课案、一起反思课堂教学情况等过程,它包括备课、说课、讨论、听课评课等过程。这既是落实常规教学内容的方法,也是落实备课组活动内容和措施的主要途径。备课组长在学期初根据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进度,以章或以节为单位确定教材的中心发言人和发言时间,编入备课组工作计划。

3、集体备课采取“个人备课--集中研讨—分散实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规范。

⑴“个人备课”是指所有承担任务的教师根据备课组计划制定的内容,提前一周在精读大纲、教材、细研教参、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写出书面材料。

⑵“集中研讨”主要以说课活动进行,由三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构成,即“说”、“评”、“改”。

①“说”即中心发言人在备课基础上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主要讲“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

②“评”即听者要针对说课者对本课题的讲述内容进行评议、讨论和切磋。重点对教学程序设计和理论与实践相合进行客观评价。如评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是否准确,教学程序的设计是否合理,一些主要的教学举措是否得当,预期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所述的理论依据是否确切等等。还要对说课者的观点、思路、方法进行讨论,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值得商榷的,哪些是须加以改进的。

③“改”即中心发言人(说课者)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仔细思考,根据大家的评议、讨论及同行的指导和自己的反思,修改和完善原来的说课稿,以便在教学中能更好地实施上课。

④这个过程中:ⅰ对说课者来说,一要准备、学习理论。二要用清晰准确的语言有条理地述说课堂教学的材料处理、教法选择和教学理论依据。三可从他人的讨论和评述中提高完善备课质量,一举三得,受益菲浅。ⅱ对评课者来说,一方面目睹了说课者的现身说法,学习了别人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理论上的见解,从中受到启发,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样受益菲浅。

⑶“分散实施”即同组教师根据集体研讨,形成共识,根据中心发言人的教学设计和自己所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进行备课,然后各自分散实施中心课题

4、在集体备课中,规定了“四定”、“五统一”和“一灵活”。

⑴“四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方式、定中心发言人。

⑵“五统一”即统一教学目标要求、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重点、统一主要练习、统一重要活动。

⑶“一灵活”即教学方法灵活运用。

⑷应注意集体备课不能取代每个人的独立备课 ;智慧和资源共享不等于上课克隆。

三、落实教学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1、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结果,教学工作是由教学的基本环节所构成的复杂过程,每一环节都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只有教学的每一环节都达到质量要求,教学质量才有可靠保证。

2、为有力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本组教师非常重视教学各环节的工作质量。本学期加强“五认真”(备、教、批、辅、考),完善教学常规。主要在备课、上课、作业、培优补差这几方面着力。

⑴备课方面:认真领悟学科年级教学要求和课程标准,在集体备课共享资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具有课改鲜明特征的教案,多注意考虑本班课堂中学生活动的形式与效果。同时重视进行“第二次”备课,即要用挑剔的目光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多与组内教师从理论和实践方面研究,撰写好教后反思。

⑵上课方面:一定要做到课前准备充分,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教学方式的改革来带动学习方式的转变。用心收集,捕捉和筛选学习活动中学生反馈出来的有利于促进学习者进一步学习建构的生动情境和资源,据此来调整教学作为,从而使上课由“执行教案”走向师生“互动生成”。使每一堂课获得最高的效率。

⑶作业方面:在作业检查反馈的基础上,进一步注重作业的质与量,在注意基础性作业和提高性作业的前提下,做到题型多样,富有思考性。同时要注意收集有关作业形式的资料,做好开发和利用工作。作业批改要及时,到位,注重作业订正辅导工作,要将其作为维护教师形象的一扇窗口。

⑷补差方面:学科教学质量是衡量教学学习水平的主要指标,因此各学科教学要继续提高合格率,提升优秀率,根据各班具体情况,要做好班级优秀生和学差生的定员建档工作,制订培优补差措施,落实培优补差时间和行动,从两头抓紧,提高优秀生,转化差生,提高班级优秀率和合格率。

虽然我组在加强组内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仍是一个有必要深入探究的课题,我们面前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但我们有信心,通过努力学习,深入研究,将不断提高对此课题的认识,我们的课堂也将日趋完美。

版块三:加强备课组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原作者:徐州市铜山县张集中心中学郑 怡 来源:《考试与评价》教师版2010年第8期

备课组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基层单位,备课组的工作水平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备课组的建设,可以使教学资源与智慧共享:不同层次、背景的教师聚集一堂,各抒己见,自由交流,取长补短,各有所得;可以使老、中、青教师共同成长,优势互补;也可以培养教师间的团队协作精神。近年来,我校注重加强备课组的建设与管理,积极探索出一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道路。本文就英语教学中如何加强备课组的建设做了一些探讨,现抛砖引玉,以期与同行们交流。
建立“精品教案、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的备课制度

1坚持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出精品教案,使大家共享课程资源;同时必须考虑自身的优势和本班的实际,在教学设计上可以有自己的特色(在一般方案上做加减)。

2在实际教学中也不拘泥于规定的程序,可以进行一些备课的改革:教案不拘一格,分工与合作相结合,放手让教师选用一定数量的经典教案,对象有别,要求不同。课后,备课组应进行反思、评价,提出改进方案,并对改进方案再次实施课堂教学实践。

3我校英语组推出的是精品教案,是由教研组内的骨干教师群体编写的,推广至各年级的备课组使用并在使用中加以改进。这一实践主要的好处之一是缩小了教师教学水平之间的落差,其二是引发了教学研究和探讨。
不仅要有精品教案,还要有精品学案
     1学案,顾名思义就是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的案例、学习的提纲,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帮手。

2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评估、测试的要求,编制出指导学生每一课时的助学方案。仍然以我校英语组目前所采用的举措为例,教研组全体英语骨干教师的精品教学案是这样实施的:

⑴各教师利用各种资料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知识点,写出教学思路,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集体讨论,集中个人的备课优势,共同商讨,取长补短。接着,根据集体讨论结果,各主编人员编写教案及学案。一稿完成后,集体备课的成员互相修正教案及学案,再由主编人员第二次编写教案及学案。

⑵拿着这些教案及学案上课的教师,根据各班实际确定教案及学案的使用方法,并对学案及教案的内容需做调整和修改之处做相关记录。

⑶于学期结束时,汇总各教案及学案,进一步优化,留存至下一届教师使用并做再次改进。

3目前,我们备课组已有两个年级的完稿,从实施的效果看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颇有成效。
重视备课的检查

目前我校检查备课笔记主要看以下六个方面:看教学目标(认知、情感、技能)是否得到了落实;看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否清楚;看教学过程是否清晰;看教学手段是否得到合理运用;看师生之间有效的互动有没有体现;看教师在课后有没有反思与重建。教学反思或者说教后感可以看以下几个方面:是否记本节课成功的关键所在;是否记学生中好的思维方法;是否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错例;足否记教学中的明显不足之处和如何改进的措施;是否记改进行的课堂再实践效果等。
开展不同形式的备课组活动
在目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下,备课组的活动不能仅仅局限在本学科、同年级、本学校内。
因此,我们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拓展备课组活动的形式和内容。除了开展惯常的新老教师“结对子”的活动,还可以组织如下形式的活动:
     1
备课组每学期都进行骨干教师的示范课、青年教师的汇报课以及其他教学研究课的研讨活动。备课组的教师都参加听课、评课,通过示范、展示、研讨,共同摸索教与学的方法和规律。我们备课组每学期都安排校公开课,并于期末评出一、二、三等奖。校一等奖的获得者,推荐至县参加比赛。活动中教师参与的积极性高,收效好,教师素质提升也很快。
     2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组织教师外出学习,通过听课、交流,了解其他学校的备课和教学情况,学习别人的经验和做法。也邀请兄弟学校的备课细来校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备课组与备课组、学科与学科、教师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感悟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把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带入备课组,带入课堂.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3
引进课题。科研与教研密切结合,才能使教学研究具有生命力,才能使教学符合客观规律,备课组要要有自己的教科研课题,也可以在教研组和年级组的科研课题下,建立子课题,开展扎扎实实的研究。
抓好“教学五认真”工作
除了备课,备课组建设在“教学五认真”的其他方面也同样要组织好,比如:组织好命题与评估测试;在教研组的协调和统筹安排下,备课组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组织开展不同的课外活动形式等等。同时.我教研组还特别强调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
钻研公开课,优化常态课。公开课虽然是进行教学研究的主要载体,但是学校的教学活动更多的是由常态课所组成。如果公开课是一种艺术.那么常态课就是生活。

⑴公开课的目的应该是引领上好常态课。因为常态课才是教学的真实,常态课的质量则会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我校特别重视常态课的教学。

⑵常态课重点是“常态”,真实、从容、负责是其主要特点,但也要有趣味、求精品。其教学目标要明确,要兼顾差异;其教学内容要重、难点突出,要以学生为本,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学有所得;其教学方法要实用有效;其各种教学因素应是一种和谐的整体。

⑶为确保常态课的质量,我们学校成立听评课小组,实行不打招呼推门听课,这样在制度上促进老师对常态课的重视。
     2
重视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教师作业布置既要考虑“共性”又要考虑“个性”,要重视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作业的不同要求。

⑴要做到精选题目、有的放矢、贯彻“少而精”原则,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认认真真做好题目,既要“统做题目、精选练习”,还要明确写进教案。

⑵批改作业,一是要自己批,二是要改错,三是要及时。①只有自己批,才能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批改作业不是批阅,应该在改上下功夫,作业批改要做到“当批则批、当改则改”。②学生的订正更是重中之重,要重视作业批改的时效反馈。
总之,加强备课组建设应作为教研组管理的重点求抓。教研组长要把对备课组的指导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抓细抓扎实。本文所提到一些做法只是这项工作的几个方面。希望能在今后教学及教研活动的实践、研究和积累中,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建设能更成熟、更有效,以切实提高我校英语的教学质量。

版块四:抓备课组建设,促教学质量提升

原作者:武汉市关山中学
日期:2010年12月10日


我校长期以来坚持建设备课组,认为备课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生命线并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只有抓好备课组建设,教学常规的落实才能真正抓到实处。抓好了一个备课组,其实也就抓好了一个年级的一门学科教学。因此,我校要求全体教师务必高度认识到备课组建设的功能与重要性。教务处加强了备课组管理的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学科组工作条例》、《学科主任工作职责》和《备课组长工作职责》,使学科组和备课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为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坚持质量兴校,进一步加强备课组内部管理,稳抓教学,发扬优良教风。
1、根据学校提倡“质量兴校、稳抓教学”的号召,继承和发扬“严谨、务实、热情、尽责”的教风,以对学生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落实教学常规,切实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阅作业、认真组织考试、认真讲评,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各备课组坚持从严治教,强化管理,提高质量。
2、每学期,教务处都组织专业人员对各备课组老师的教案、作业批改、学业测评,作期中、期末两次常规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并公布检查、抽查结果。对教学不符合学校要求的、学生评议满意率低于60%的极少数老师,教务处、年级组采取个别谈心、专人辅导的办法,对他们给压力又寄予希望,让他们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3、学校还不定期进行要求备课组突击听课及调研,并召开学生及家长座谈会,听取学生及家长对学校及教师的评价,完善教学管理环节。
二、明确备课组工作任务,依托备课组使教研活动落到实处。
1、在备课组配备上,原则是新老教师结合,以老带新。以高三为例,一般每一备课组留一到三位老高三教师,这样就可以达到研究高三教学的连续性、稳定性与变异性的目的,吸取上届高三教学成功经验,借鉴失误之处。
⑴在活动内容与方式上,各备课组每周一次集体备课。强调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务必扎实开展,而不能流于形式,并由教务处负责督促。组内成员要集思广益,研究学情,研究新课程,发扬团队精神,共同提高学科教学水平。
⑵集体备课时,集体总结上周教学情况,商讨下周教学进度与内容,规定下周内容的主备课人。然后由本周内容的主讲人主讲每一课时的教学安排与重点、难点,其他教师补充。最后形成讲话稿,与集体备课记录一起交教务处存档。同时,每一课、每一章节都要求有电子教案,在备课组文件库里备份留存;各备课组定期举行组内研讨课、观摩课,加大听课、评课力度,教务处会提前公示全校并收取教案、教学反思、教学评议并在每月一期的《教学教研简报》上刊印发表。
⑶这一系列举措使得学校呈现出浓厚的教研氛围,使得每个教师都得到锻炼展示的机会,使得有经验的教师多一些辐射自己经验的机会,使得年轻教师多了一些学习机会、多了一些暴露问题的偶然,促进了他们的成长。
2、在管理上,由学科主任、备课组组长负责,每次备课组集体备课均要求参加教师签名并在学科组内公示。
⑴每次集体备课,年级组任及年级分管行政领导分学科参加研讨,教务处定期加以抽查,务求落到实处。教学副校长、教务处每两周组织一次学科主任、备课组长会议,总结情况、发现问题、商讨对策、部署工作。
⑵本学期我校更依据发展高效课堂的指导方针,要求每位教师上一节公开课、每位教师至少听10节课,并全校公示;在本学期十月份,我校将围绕实施高效课堂这一主题,推行“高效课堂教学月”活动,为我校的高效课堂创建再打一剂强心针。
三、深化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实施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学校坚持切实推进新课改,加强宣传学习,组织教师培训,建立以校为本的教育课程体系。新
⑴课程要求我们从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入手,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大力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育,推行研究性、探究性学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教务处要求各备课组实施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改善师生关系,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⑵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任何知识的传授,都要通过学生的学来完成,因此,集体备课时,教师更多地在学生如何“学”上下功夫,课堂教学树立目标意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指导学生如何明确课堂教学的重点,如何听课,如何作笔记,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真正做到教学目中有人——鲜活的生命。课堂教学、课后作业、考试命题要分层次,让不同的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成功。
⑶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借助于现代教育手段,各学科开展多媒体教学(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物理、化学),开展演示多媒体教学(地理、生物),开展研究性学习,进一步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的主体地位。
2、我校一直要求备课组应加强老师之间的协作,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英语组、语文组、政治组、历史组、地理组、生物组长期坚持共同探讨、分工协作,制定统一教案,特别是高三,研究力度大、协作精神强。高三语文备课组的考点分块包干、数学备课组难题共讨论、物理备课组二轮复习资料自编,都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反应了备课组在教学上的核心作用,备课组成了集思广议的智囊团
四、备课组冷静分析形势,研究高考动态,抓早抓实抓细,争取高考出优异成绩。
1、新课程和高考改革强调基础,突出能力,关注综合,重视潜力。注重考核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着眼于发展潜能选拔优秀人才。因此,教学要重视基础,突出能力的培养。高三教师研究过去,找出规律;认识现在,把握重点;预测未来,做到胸有成竹;全体高三教师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及时从报刊、网络上搜集高考信息,分析高考态势,把握命题思想。抓住文科的热点问题,重视理科的试验题。要多向其他省份和省内一些教学有特色、成绩较显著的兄弟学校吸取经验,努力提高高考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高考一年一个形势,稳中有变,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和研究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教务处针对高考结合学校情况,组织多层次的交流与研讨,认真总结上届高三的成功经验,提出抓早抓实抓细的口号,狠抓高三教学与研究。同时,认真抓好了起始年级的教学工作,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今年,我校取得了张冲同学高考突破600分、一本上线人数41人的可喜成绩,这与我校的备课组建设是密不可分的。
五、备课组采取多种途径,培优补差双管齐下。
1、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之间的差距拉得比较大,学困生的比例增加了。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摆在每一个任课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对这些学生,我校要求备课组给予关爱、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教务处把“托一把”工作列入工作计划,由各年级组具体落实,做到定地点、定人员、定时间、定考核,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高二、高三艺术特长生,高二、高三体育特长生),这是实现扩大办学规模和保持教学质量高水平的关键途径。
2、要加强培优(高三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地理),对优秀学生(高三理科前10名、文科前10名补差)在学习目标、意志、方法上多进行指导,学校进一步采取措施,改善部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通过导师联系,名师讲座,教师教学师徒,班主任师徒,后勤保障等途径培养更多的名牌学生。要想实现高考大面积丰收,培优、“托一把”工作必须紧紧跟上。
六、加大校本研究力度,致力教师整体成长。
1、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⑴高一、高二各门学科、备课组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加大校本研究力度,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校实际,着眼于帮助学生拓宽知识视野,丰富文化底蕴,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发展个性特长。
⑵校本研究是课程建设的一个方面,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各备课组要求每个教师能进行校本研究,以此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不同需求,来顺应新课程的要求。教务处对教师的校本研究进行逐一登记,并加强过程管理。
2、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师资队伍也急剧扩大。我们强化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备课组集体智慧,利用特级教师宝贵资源,发挥名师效应,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传、帮、带、促,使得年轻教师和新调进的老师适应我校教学、迅速成长、迅速提高,备课组也成为教师成长的沃土。
3、学校也定期组织各备课组教师学习先进学校的成功经验,采他山之石、攻我校之玉。我校多次组织教师赴其他课改先行区深入课堂进行考察学习,如英语学科组的深圳行和数学学科组的广东行。学校教务处每月编订《教学教研简报》,展示教师的学习成果和实践反思。目的是让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不落伍,不断有提高和创新。保证思想到位,水平到位。
4、近年来,我校在备课组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英语备课组被评为武汉市优秀备课组、武汉市青年文明号;地理、美术、语文备课组被评为区优秀备课组;多次承办市、区级教研活动;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学科标兵,如彭莉君老师获武汉市高中英语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省英语创新教学演讲比赛一等奖,张磊老师获武汉市高中地理优质课评比二等奖,裴霞老师获洪山区高中数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在2009年12月举行的“三新杯”教师优质课比赛中,多名教师荣获一等奖。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成绩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声誉、生存和发展。我们加强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了备课组在教学阵地上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了备课组是青年教师成长基地和摇篮的功能,让更多的青年教师有机会施展才华,崭露头角。确保我们的教学工作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版块五:强化备课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
原作者: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
时间:2007年11月11日

为了适应学校发展(规模发展与内涵发展)的需要,规范教学流程,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开展教学创新,有效实现三融合(教师融合、师生融合、学科融合)和四满意(教师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学校满意),快速构建出能使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平台,根据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结合教研组实际,教研工作已转移到以备课组活动为中心上。因此本学期教务处、教科室将切实抓好备课组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明确教学定位、体现分层次教学。
由于学校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和学生类别的增多,对各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学生的特点,加强教学针对性,明确教学定位、体现分层次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1、抓基础、重主体、快反馈、强矫正,这是我校教学的总体思路。每位教师都应形成共识,只有夯实了基础,不管大考还是小考,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任课教师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因学生的差异而有所改变,大力开展有特色的教学活动。普通班既要抓好养成教育,又要努力提高各科文化成绩,特别要重视理、化的学习,不能出现偏科现象。实验班在夯实基础的同时,稍许增加点难度,但要适合我校实验班的学情。艺术班学生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和专业训练,提高他们的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时间的利用性和课堂教学效益。
二、明确备课组长职责。
各备课组长既是本学科教学的把关人,又是学校和教研组教学管理的执行者,更是学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1、备课组长必须团结备课组所有成员,大胆管理,将备课组建设成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
2、备课组长要按照学校和教研组的要求,组织安排好备课组工作。制定备课组工作计划,负责落实集体备课,对各类测试试题在难度、范围及校对上把关,负责选用教学资料,指导备课组成员上好各级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对备课组内教师的研究性学习进行管理和领导,积极倡导和带头开展教学改革、教学创新和教学研究,提醒备课组成员在规定时间里上交各种材料。
3、关心学科组的建设。按学校和教研组的要求开展业务学习、交流和研究,深入课堂听课,指导新教师,培养和发现业务尖子,公平公正地评价备课组成员,逐步形成备课组良好发展的梯队。
4、能快速接受、领会和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能准确传达学校和教研组的教学要求,能创造性开展工作,圆满完成学校和教研组的各项教学任务,能及时向教研组、教务处反映教学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措施。
5、集体备课组活动记录分A、B两本,备课组活动一结束,备课组长立即把活动记录、中心发言人的发言提纲上交教务处,以便查阅。
6、备课组长负责整理好每一次的备课资料(包括课件),甚至可以上传到教务处进行统一管理,争取经过三年的磨合,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教辅资料。
三、规范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我校的优良传统,落实好集体备课是加强教学管理、促成三融合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有力保证。
1、集体备课必须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并在教务处备案。集体备课的时间可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和条件来确定:一周一次;集体备课的地点另行通知;集体备课的内容和中心发言人要根据备课组工作计划提前通知、提前准备。集体备课要做到人人准备、中心发言、互相交流,形成学习研究的氛围。备课组长要做好集体备课的考勤和内容记载,定期交教务处检查。
2、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要在教材处理、教法的选用、教学目标确定上作明确的说明以保证基础落实、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3、要通过集体备课达成备课组六个相对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例题统一、习题统一、资料统一),保证年级教学一盘棋,提高教学质量。
4、集体备课和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教学的具体情况(教师特点不同、学生学习起点不同),要针对各类平行班制定相应教学措施。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认真落实学习的各个环节(有效预习、高效上课、及时整理、独立作业、快速释疑、阶段小结)的要求,帮助学生尽快养成自主高效学习的习惯。教师要根据集体备课的要求,循循善诱地进行教学,多引导、多交流、多讨论,杜绝“满堂灌”的现象,形成师生互动,共同创建优质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5、各科教师要按照教学实际布置适量作业,各科教师不得抢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各学科作业要平衡。书面作业要定时定量批改,其他形式的作业也要落到实处,要定期检查,不得流于形式。

三、规范集体组活动。
1、备课组活动之前准备工作。备课组的中心发言人每次备一个单元,包括学案和练习。
(1)学案的形式:2—3题的基础练习,目的是复习前一节的内容(5分钟左右);新课内容(30分钟左右);学生练习,包括书上练习(10分钟左右);布置作业,包括书上习题和另外精选2—3题。
(2)每周备一份单元检测练习。
2、备课组活动内容。
(1)中心发言人简述每节课的重、难点,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中心发言人介绍每节课的知识点极其作用、与前后知识点的联系,以及根据知识点如何选题,如何体现分层次,依据是什么等。
(3)单元检测练习为什么这样选编?突出了那些知识点?如何体现梯度性?能达到什么目的?
(4)所有任课教师交流、讨论,备课组长把关,达成共识。
版块六:加强备课组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效能
原作者:管仁福
日期:2010年12月17日
备课组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学校教学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教学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课组建设。备课组建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备课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建设,二是教研与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
一、
加强备课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建设
1备课组长是备课组的中心,是备课组工作开展的组织者。全组教师唯备课组长“马首是瞻”。因此,备课组长力求做到“学高身正”,“以身作则”,思想和行动上同学校保持高度一致。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备课组全体教师,协调组织开展备课组的各项工作。使备课组形成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热烈浓厚的教研范围,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
2备课组在几位年长教师的带动影响下,在青年教师的维护配合下,有着较强的组织观念,凝聚力强,风气良好。秩序井然。全组教师处处严以律己,既为学生做出了表率,又增强了备课组的战斗力。各项工作能切实做到集思广益,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解决一切与备课组有关的问题。
二、教研与集体备课
(一)集体备课的重要性。
1当今已是资源共享的时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加强合作与交流。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智慧,都有对某个问题的独到见解。教学中的“单打独斗”,既是时间、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教师群体水平的提高,因此集体备课已成为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2加强集体备课,是汇集资源,放大成本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既能使备课组教师实现有关统一、达到共同提高,又能使年级学生整体得到有序发展,它既能使老教师的宝贵经验得以发扬光大,又能使青年教师的新颖观点得以彰显。学科教学必须通过加强集体备课才能使师生的水平共同提高。
(二)集体备课基本流程。
1、制定计划,做好准备。集体备课坚持经常化,保障制度化。经常化体现在集备贯串于教学工作的全过程。教师根据教学实际中遇到的新问题和随时产生的新感悟,经常性地进行交流,这也可称为“小集备”。制度化就是要求备课组统一进行的大集备,要定集备时间,定集备内容,定集备主备人。
2、突出主备,全员参与。全员参与。集备必须全员参与,否则就称不上集体备课。上次集备结束时定中心发言人、定时间、定内容,面向全体教师提出备课要求。要求全组成员根据确定的集备内容,研读教材、课标,形成个人的思路。突出中心。中心发言人要更加精、细、深、透地研读教科书,研究新课标,在集体备课时,进行中心发言,提出自己的教学构思,提供备课提纲。中心发言人,对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教学的方法,作业的设置等方面要有鲜明的主张。
3、集体研讨,达成共识。集体备课时,待中心发言人发言完毕后,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全组成员根据自己集备前的准备,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对个人心存的困惑也可在集备时提出,共同商讨解决的方法。集备结束时,达到“六统一”;统一教学思想,统一教学目标,统一课时安排,统一学案,统一作业,统一达标检测。
4、梳理完善,形成学案。中心发言人在集备结束后,根据集体研讨的意见,进行梳理完善,修改备课提纲,定出可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案,统一印发。
5、结合实际,撰写教案。各任课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意见和主备人提供的教学案,结合所教班级的学情和个人的教学风格,进一步备课,形成切实可行的教案。撰写教案、实施教学必须遵循“六统一”。
6、反馈信息,完善提高。下次集备时,各任课教师把实施过程中反映出的各种问题,梳理总结,提交集体备课时集体研讨,供以后借鉴,使集体备课进一步完善、优化,增强教学案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三)备课遵循的三个原则。
1、集体备课要遵循三个原则。
(1)统一性原则:必须确保统一,特别是教学进度和目标检测的统一,否则集体研讨就不能获得正确信息,也就失去了参考价值。
(2)超前性原则:为保证主备人做好充分的准备,提高实效性,要提前定好计划,提前布置备课任务,以超前一周为宜。
(3)完整性原则:划分备课任务要根据学科特点,考虑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以单元或专题为备课模块划分最好。
2、集体备课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个人钻研与集体研究的关系,切忌形式上的统一,实质上的各自为战。
(2)正确处理“老与新”的关系,切忌老教师一言堂,青年教师听说课。
(3)正确处理集体意见与个性化操作间的关系。
版块七:备课组建设谱新曲,有效课堂写华章
原作者:武汉市长虹中学
日期:2010年12月10日

在新课改精神的引领下,长虹中学教师锐意进取,大胆创新,致力于探求备课组建设与高效课堂的关系,总结出了“备课组集体备课—夯实有效课堂,教研组合作磨课—构建高效课堂,专家引领优质课—打造艺术课堂”的方法,从备课到磨课,进而上升到优质课,是备课组建设的蜕变;课堂从有效到高效,进而上升到优质,是课堂改革的升华。长虹人在实践的路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八个备课组被评为市、区优秀备课组,五位老师被评为市优秀备课组长,两个备课组被评为武汉市教书育人示范岗,高二语文备课组在全市优秀备课组经验交流会上作经验交流;在省市区优质课比赛,获省一等奖一人,获市、区级优质课比赛中获一、二等奖二十多人,学校在备课组建设及有效课堂的打造上暂入佳境。
一、备课组集体备课,夯实有效课堂
聚焦课堂,关注有效,是提高教学整体质量的关键。备课组是学校最小的、最前沿的,也是最具高质高效的教学载体。抓好了备课组建设,教学常规的落实才有载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实现。课堂的有效性来自备课的有效性。“有效课堂”的根基在于“有效备课”。为了达到有效备课的目标,备课组建设。
1、制度规范,强化落实。依据《长虹中学备课组建设方案》,学校专门安排九个备课组活动室,备课组活动在活动室进行,不在办公室举行,备课组活动实行“三定”、“四备”和“五统一”的要求及活动签到制、领导蹲点制、责任追究奖励制。每次活动签到每次上交,将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分派各备课组蹲点负责,对活动开展得较好的备课组实施相应奖励。抓好每次集体备课的质量,做好集体备课的记录和资料保存,落实好备课的专题,有效地把备课内容转化到教学实践中。
2、有序操作,力求高效。做到三次备课,四个整合,四个有效率。
⑴三次备课。①备:备课主讲教师根据单元核心知识、课本内容,同时结合学生实际选定补充材料,备好单元主讲个人稿。②备:集体备课讨论,形成统一使用授课教案。③备:教师根据统一教案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调整教学策略、教学的方法形成个案。
⑵四个整合。教师资源的整合:合理利用老教师所拥有的教学经验、年青教师所掌握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年教师所具备的整合加工功能,优化教师资源。②教材资源的整合。
③学生个体资源的整合:学生资源主要在学生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层次差异、个性特长、情感需要、兴趣爱好等方面。④学生生活资源的整合:学生生活资源主要集中在社会生活、家庭生活、校园生活三方面。通过整合寻找教育素材,发掘学习活动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共鸣点和碰撞点。
⑶四个效率。课堂导入:包含检查学生课前预习、基本知识介绍、基本能力训练。(100%训练面,落实合格率)。②课堂探究:讲解知识要点,总结规律。(90—100%训练面,落实进步率)。③课堂拓展:设计层次递进的思考题(整合各种教辅,讲练结合,落实巩固率)。④课后作业:复习和预习及布置的书面作业各不得超过30分钟,落实减负率。
3、在三次备课、四个整合、四个效率的推动下,课堂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备课组建设取得可喜成绩。在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情感发生了变化,他们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也找到了快乐,展示了个性,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备课组建设中,高二年级语文备课组被评为全市优秀备课组。他们参加了包括华师一、省实验、新州一中在内的四所中学进行的备课组经验交流,做了题为《整合资源,优化备课》的专题经验交流,得到市教研室及各区教研室专家的充分肯定,赢得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赞赏,他们夺得了经验交流的桂冠,成为全市备课组的楷模。
二、教研组合作磨课,构建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质量高层次的标准,是学校办学效益的最高体现,是每一位教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理想追求。在有效教学的基础上,我校积极构建 “高效课堂”,通过规范化、多样化的磨课,使“惜时增效、轻负高效”优质常态课堂成为课堂的主流。曾经有位专家说过:好课,是磨出来的。“磨课”增长教师的教学智慧,帮助教师“磨” 深教材、“磨”精技能、“磨”透学情,提升教师的处理教材能力与驾驭课堂能力,也促使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创新实践,使每一堂课成为高效的优质课。
1、让磨课活动规范化。公开课、汇报课往往开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这固然好,但这样课堂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帮助有多大,这样的课堂是否就是高效课堂呢?学校务真求实,以备课组——教研组为单位规范化展开 “磨课”活动,力求通过“磨课”打造优质常态课。
⑴备课组每月磨课一轮,在备课组长带领下每位教师每月互听、互评课一次,每个备课组保证每月有人上组内公开课一节。
⑵教研组以“同上一节课”为切入点,实行“同课同构”和“同课异构”两种形式开展,使教师在对比中思考,促进共同提高。
⑶在集体备课、讲课、评课、自我反思的磨课流程中,形成了“问题—研讨—实践—反思”的磨课模式,针对课堂教学中产生的新问题,促进教师思维碰撞,内化感悟。
2.让磨课形式多样化。为了既促进全体教师的发展,又体现教师的个性特长,努力探索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学校推行了形式多样的磨课,使每位教师在磨课中成长,为高效课堂注入活力。
⑴“课堂实录型磨课”:学校在2010年底购买两部摄像机,派专人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实录,然后将教学录像交给执教者静心观看,自己成为一个旁观者,来客观冷静地剖析自己的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
⑵“研讨型磨课”:备课组教师个人或群体就某一种课型进行深入研讨的磨课,重点磨练的是某一课型教学内容的全程教学。
⑶“跨学科型磨课”:不同学科的教学骨干作为课堂教学改革试验小组成员,在校级“研讨课”、“实验课”中从不同角度交流探讨,以更开阔的视野探索“活动课堂促高效教学”模式。
⑷“同构异思磨课”:在集体备课形成的“同课同构”基础上,年轻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及班级情况思考、揣摩(有问题可以请教其他教师)并修改教案;执教后请执教者将自己的课与其他执教者的课进行比较、反思,并在其他听课老师评课基础上撰写教学反思。
3、规范而又多样化的磨课充分发挥了教研组、备课组的潜力。教师的教学能力普遍得以提高,高效的课堂成为现实,全面提升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三、专家引领优质课,打造艺术课堂
研讨课、示范课、公开课、观摩课是在磨课中铸造的精品,他们既体现了教学的高效性,同时又展示了教学的艺术性,是一种精美的艺术品。为了创造更多的课堂精品,学校坚持自力更生和大胆引进相结合的方针,在学校领导、备课组长和骨干教师组成的校园教研团队的基础上,以学校优势学科为依托,聘请市、区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学科教研员,组成强有力教学研究组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促进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
1.精品纷呈,魅力无究。
⑴长虹中学体卫艺组坚持集体备课,打造高效课堂,取得较好成绩,去年新课改以来,备课组举办了市级观摩课两次,展示了新课改以来田径、球类、武术套路等项目给学生带来的活力,特别是熊玲老师主教的瑜伽,学生在轻柔的音乐“屈右膝,左腿伸直,双臂打开……”更是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武汉教育电视台、长江日报、武汉晨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予以报道。
⑵2010年1月8日,武汉市中语会组织的“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有效教学研讨活动”在钢都中学举行,市优质课比武一等奖获得者执教才三年的长虹中学青年老师程希主讲了演示课,在程希老师的引导下,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的良心”文学泰斗巴金的作品《小狗包弟》一文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博得了与会的三百多教师赞赏,中语会甘德言、胡明道、张灵华等专家给予了高度的肯定,特级教师程良焰更是给予精彩点评,认为这一课“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展现了新课改的理念”。教学精品的打造离不开专家的引领,在这次教研活动中,区教研员程正安五次下校指导,深入课堂,提出修改意见,特级教师程良焰专程来校进行点评,在众多专家的雕琢下,课堂教学成为了艺术活动,教学活动成为了一件精美艺术的演绎。
⑶在全校教师的努力下,2009-2010学年度,学校展现了一系列教学精品:刘凤芹老师主讲全市地理公开课;陈晓雯、孙丹、任晓梅三位老师在市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中获得了一、二等奖;陶柯菲、周学菁、梁
龙、崔红霞四位在区三新杯比赛中老师获一等奖,吴喜华、何海澜、袁剑波三位老师获二等奖。
2.制度护航,动力无穷。
⑴为把备课组建设和高效课堂建设的更有特色,更具生机,学校制定了《武汉市长虹中学备课组活动实施方案》、《武汉市长虹中学优秀教研组、备课组的评选条件》、《武汉市长虹中学优质课奖励方案》等规章制度。
⑵学校坚持每学期评选一次优秀备课组,举行一次优秀备课组经验交流,在《教学简报》上刊发优秀备课组的典型做法,每年评选校优秀备课组5个、优秀备课组长8人。区级、市级优秀备课组(长)从校级优秀备课组(长)中产生,极大的推动了备课组的建设的激情。
⑶为创造更多的精品课堂,学校鼓励教师积极投入到省、市、区、片的优质课参评活动中来,力争多人次入围市乃至省级优质课。在优质课的奖励上,与绩效考核挂钩,在各级优质课比赛获奖的绩奖考核可加分。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生辛苦为生甜”,在备课组建设及高效课堂的打造上,我们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现在我们迫切要做的是继续发扬长虹精神,秉要执本,尚勤精进,群策群力,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拼搏,探索具有长虹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学生的成才创造条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3-29 15:19 , Processed in 0.46996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