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58|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站独家首发稿]管季超的朋友姚伟林先生文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2 20:55: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也淡起义一词的武解、文解与它解
·姚老庚

最常用的“起义”一词,仗义起兵的词义应该是中、小学生都懂,近日社会上却忽然生起争议,怪哉!有人坚持己见、慷慨陈辞,情绪激动,谅来难说之以歪理。然而“起义”暴动是否涉及动武,当作语源和语义发展的分析,以明真相。指军队反正,以从义师。一种含义是革命人民为反抗反动统治而举行的武装暴动;另一种含义是反动集团的部分武装力量或个别军人背叛所属的集团、投奔革命队伍。前一种起义是基本的、主要的含义。革命人民的起义大致有4种:奴隶起义、农民起义、工人起义、士兵起义。  

“起义”这个双音节词近代的用法是指策动现有、或组织全新的武装力量“造反夺权”从而推翻统治,对于现政府的当权者,轻则拘捕审讯、重则就地正法或曰镇压。事成便是名正言顺的“起义”,事败则为“叛乱”。但亦有人会将彻底失败的“造反”定性为“起义”岂不怪哉。“起义”本来是“起义兵”的省文,兵是军队,不是一两个兵丁士卒。东汉末年董卓把持朝政、专横跋扈,倒行逆施,引发关东各州郡地方官举兵讨伐。《隋书·五行志》入伙者数百千人,……欲举兵袭击乘舆。”夏人曰:“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夏桀是历史上的暴君,极其残酷。这个话意思是说,日子不好过啊,我们和你同归与尽啊!是夏版的“舍得一身刮,敢把皇帝拉下马。”这就是通常说的起义也。做王侯将相的人,是天生下来,就该是做王侯将相的命。权力是靠DNA传袭,陈胜吴广不信这个邪,所以他们在大泽乡起义后,打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真乃一呼百应。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口号主旨是,“等贵贱,免粮。均田免粮。”“打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李自成起义的条件也是和当时社会发展两极分化有关,所以他提出政治上平等,经济上平均的口号,当然不可能做到。比如这“免粮”口号便有很大欺骗性,如果所有老百姓不纳粮,都免税、免粮,你统治者,靠什么存在?靠什么发展?


·刘餗《隋唐嘉话》卷上:“ 平阳公主 高祖起义太原 ,乃於鄠司竹园招集亡命以迎军,时谓之娘子兵。”《三国志.袁绍传》引《先贤行状》:“袁绍起义,卑辞厚币以招致()丰。”《武帝纪》记载曹操在建安七年的令:“吾起义兵,为天下除暴乱。”十二年的令:“吾起义兵诛暴乱,于今十九年。”《曹洪传》:“太祖(指曹操)起义兵讨董卓。”所记为同一件事。又如西晋八王之乱期间,赵王司马伦自立为帝,齐王司马蔶、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癃起兵讨伐。《史记·陈涉世家》“伐无道,诛暴秦。”《晋书》行文亦是“起义”与“起义兵”交互使用,以配合文气。“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农民起义著名的口号只是:“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或“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个口号和黄巾起义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一样,是一个跳大神的口号,用迷信来反抗专制。以宗教的欺骗手段,日哄民众。没有多少正面的意义,但在当时却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力。如《王戎传》《卢志传》皆言:“齐王蔶起义。”史籍所谓“群盗蜂起,不可胜数”,《郑球传》:“成都王为大将军,起义讨赵王伦。”此言“起义”。《王敦传》:“会诸王起义兵。”《陈敏传》:“及赵王伦篡逆,三王起义兵。”此言“起义兵”。所述本为一事。“法分贵贱,非善法;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太平天国洪秀全起义提倡“一律平均。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天下人田,天下人同耕”等。他们追求所谓绝对的平均主义。

起义通常是指由各阶层发动的武装反对统治阶级的运动。“社会起义”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推翻专制王朝并不困难。再有《旧唐书》记隋末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父子举兵。《刑法志》:“高祖初起义师于太原,即布宽大之令。”《刘政会传》:“太宗与刘文静谋起义兵。”《李靖传》:“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以上“起义师”与“起义兵”同义。另《太宗纪》:“朕于太原起义,遂定天下。”《刘文静传》:“起义之初,忝为司马。”《段志玄传》:“父偃师,……从高祖起义,官至郢州刺史。”以上省文为“起义”是修辞技巧,配合四字韵律。如不计衬字,前面的“初起义师”、“谋起义兵”、“公起义兵”则见“师”或“兵”凑成四字,与“太原起义”、 秋收起义”、“起义之初”、“高祖起义”同为四字句。到了近代,“起义师”、“起义兵”等三音节词逐渐被淘汰,简化为双音节词“起义”。

列宁认为:“革命人民的起义要取得胜利,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起义不应当只依靠少数人的密谋,也不应当单纯依靠政党,而应当依靠先进阶级的力量”。“起义”不能无兵,仍然解作“为正义而起兵”,但较多用作形容“造反”,较少形容为拥护现政权而讨伐本在高位的专权者“起义”可以是组织新的武装力量,企图推翻现政府,一八九五年兴中会第一次广州起义即属此类。“起义”也可以说策动现政府的军队叛变造反,一九一一年辛亥武昌起义即属此类。当然,一次“起义”经常会结合原政府军和民间的力量,但都少不得与现政府兵戎相见。
若强行曲解此一“起义”为“非暴力”,则仍未过得语义发展必须的“约定俗成”一关。不过“起义”一词亦有文解,却指“显露文意”,已成为生僻用词。如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九·富字义非》:“《礼记·祭义》注曰:‘臣能世禄曰富’,未尝以‘田’字起义。”晋代杜预《春秋左氏传序》:“一曰微而显,文见于此,而起义在彼。”但这种“对艰深文章的内容起义”,并非国文水平庸劣之人所能为,更不可能成千上万人一同“起义”。




编:545300
广西融水县融水镇福星路154

作者姓名:姚伟林
(笔名)姚老庚

工作单位:融水苗族自治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

话:07725122250
qq--346633679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21:02:43 | 只看该作者
读《大苗山希望小校赋》补笔
·石
泱泱华夏之赋,这个中国传统文体中最讲格式的高曲,林林总总之赋,是一种传统文体。它可阅可诵可书可刻。近些年来因“鬼才”魏明伦等一干人士的舞文弄墨精心泡制经年侍候,竟也经营出一个大世面。它流丹于楼堂馆所风景名胜,它装点在社区街道小院厅堂。著存高阁的雅致,窖藏异香的制式,脱胎换骨的内容,意蕴悠长的文字,喷薄挥洒的激情,淋离尽致之洒脱。虽曲高而合者甚众,虽韵雅而歌者极广。赋,已成气候,已成时尚;赋,已有市场,已有地位。赋,已成崭新的文化气象,已成高雅的文化品味。承载着与时俱进的新风格新思想。殿堂街市,悠悠乎秋水长天落霞孤鹜之余味;布衣堂会,郁郁乎岸芷汀兰浩月千里之芬芳。学校赋是展示学校文化,传播办学理念,传承学校人文精神,提升学校品牌形象的一种表现形式。
本邑文匠姚老庚之《大苗山希望小校赋》,实颂教育之魂魄,咏教师之风范,履痕之心系也;此赋悉荣登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文化发展》之高堂,《教师之友网》《中国苗族文化网》《中国民族宗教网》《苗族情网》《苗族联盟网》《苗疆风情网》《苗山绿网》等相继转刊,赋刊载《诗词曲赋教程》。其赋出融城上百度,饮誉华夏名扬四方。今有资深学者姚氏伟林先生为本校所作的赋文,出自普通人手来自草根山乡,亦登大雅堂,墙内开花墙外香。只缘结识姚氏老庚,才思敏捷,倜傥淹雅,如椽之笔顺手拈来。不慕众香国,甘居桃李园。行云流水,道德文章,黉园风情,桃李芳香,悉心展读,华章可赏。噫,奇文也,文奇也。美文也,文美也。
  赞曰:四合黉门,探幽烛微;育英千万,桃李芳菲。志凌五岳,思接四维;赋韵长存,翰墨永辉。《大苗山希望小校赋》,骚文其义已不在书行业之美,热爱本职忠诚教育,也非发个人之幽情,陶醉书香落笔生辉。实乃今日社会之自然反应,文化之源远流长,平民之胸臆直抒,盛世之和谐文昌。读名人的赋文洒洒洋洋,是歌者对当今的感叹倾述,读一介乡间教者的横撇竖捺,是赤子的风华激扬。赋,在经意与不经意中自然而然自由自在地反映我们执教生涯的一个侧面,讴歌党的教育事业,高唱着时代的主旋律。呜呼,在一座县城,一个乡镇,一所学校,一篇呕心之赋,一页当可以镌刻的碑文,呈献世人任君咏诵,不在流芳,只在励志;不在自赏,而在精进;不在炫耀,当在进取。何其好也,何其壮哉。噫,佳文也,文佳也。妙文也,文妙也。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兮。若国疏教育,则天下难荣;倘世无人才,必家国不兴。人才之旺源乎学校,学校之盛首在经营。“文化立校,质量兴教”,雄雄方略,时时思忖;“掘井淘金,哺桃育李”,殷殷校训,朝朝同警;“掬水濯苗,躬耕善教”,昭昭师道,日日自审;“汲养若渴,勤勉乐学”,淳淳学风,生生遵循。集思而广益,擘划世纪鸿猷;破难以攻坚,育人以尽心,开拓万里鹏程!少年强则国强,高瞻远瞩;思维新则业新,重德树人。大智兴邦,施教首当重任;英才济世,育人自应先行。曲奏凯歌,人梯搭起登天路;诗传妙笔,红烛照靓融城春。走出苗山,胸怀似海;跨越八桂,志在云霄。三尺讲坛,将铺遍华夏大地;一片丹心,定植出桃李荣荫。百年树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嗟乎!百姓安则百业旺,国运隆而文运昌。华夏复兴,春风浩荡;盛世弦歌,奋发昂扬。马帐授徒,登堂则为弟子;程门立雪,入室方成栋梁。少壮多努力,老来何悲伤?唯愿吾侪,戮力同往;比肩名校,虎视龙骧。
希望小校大有希望。赏读姚氏赋章,回眸校园,诗情画意,美轮美奂;学校大展鸿图,任重道远。青青子矜,孜孜园丁;壮志凌云,豪情满襟;胸怀乾坤,放眼未来。师生戮力同心,共绘壮丽画卷。然,《大苗山希望小校赋》,无论形式和内容都是真正的赋。立意解题,铺垫叙事,引经据典,喻理抒情,伏笔转承,起势布局,过渡收尾,都依规运笔,按矩遣章。呜呼,爱不释手,捧读再三。行文之流畅,顿挫之铿锵,韵律之飘逸,对仗之工整,词藻之华丽,寓意之高瞩,文风之潇洒乃不可多得也。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21:08:48 | 只看该作者
从三更灯火五更鸡谈起
·姚老庚
休闲之余偶读无题·缪艮联曰∶“妻子望他龙虎日;功名于我马牛风。缪艮(1766--?),字兼山,号莲仙子,清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诸生。著有《涂说》、《四书对语书。龙虎日:指会试中选,登上龙虎榜之日。马牛风:典见《左传·僖》四年所记。喻事不相干。此联乃作者落第所题。上联意说:妻子盼望丈夫高中龙虎榜,博得夫贵妻荣;下联意说:科举对我来说是不相干的事。联语构思别致,以“马牛风”对“龙虎日”尤见奇巧,自嘲中亦见调侃谐趣,如见那时应试者无奈的一掬辛酸泪。
《旧唐书·刘子玄传》:“蓬山之下,良直差肩;芸阁之中,麟图缉谥。”云路:指青云之路。比喻作官的路途。文场:科举考试的考场。上联以农事为喻,读书如耕种,精耕细作定有大收获;下联以登高行远为喻,进身之路自当由下而上,由近而远,方能平步青云。联语喻指形象,入情入理,言之有物,胜于说教,寓期望于勉励之中,表达出作者奖掖后进的真挚感情。呜呼!大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寓义也。
见《巧联续录》婺源考棚∶“渍种必苗,艺兰必香,千家茅屋书声,定有几枝大手笔;登高自下,陟遐自迩,万里蓬山云路,先从一邑小文场。婺源考棚:婺源,原属安徽,今属江西。考棚:旧时士子考试的考场。渍种:浸泡种子。艺兰:种植兰花。大手笔:犹言大著作,也称著名作家为大手笔。陟:远行,长途跋涉。《书太甲下》:“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遐:远。迩:近。蓬山:官署名。秘书省的别称。联简意赅,寓意深刻。
见《中华对联大典》汪廷珍·至公堂∶“三年灯火,原期此日飞腾,倘存片念偏私,有如江水;五度秋风,曾记昔时辛苦,仍是一囊琴剑,重到钟山。至公堂:在江苏南京秦淮河畔。为乡试时主考官和监察试场的官员聚会、办事之处。汪在江苏学政任上,照例至金陵试院考录遗才,并撰此联。汪廷珍(17571827),字玉粲,号瑟庵,清江苏山阴(今淮安)人。乾隆进士。官至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卒谥文端。有《实事求是斋诗文集》。灯火:指代读书、学习。飞腾:比喻仕途的升迁。片念:半点动念。偏私:指偏袒和循私。囊:布袋。琴剑:琴和剑。古代文士常用作随身之物。琴为心,剑为胆。钟山:即紫金山。在今江苏南京市东。此代南京。此联立意婉曲,尽道读书苦、应试艰,宦途升迁之辛酸。联语措词委婉,寓意于感慨之中。
又见《中华对联大典》摩云书院联句∶“化雨无私,忆往昔踏雪来过,曾话春风一席;摩云有志,愿诸生凌霄直上,毋忘灯火三更。摩云书院:在四川彭水。化雨:教化人,像时雨沾溉田地一样。后用春风化雨比喻善教。踏雪:意即在雪地行走,亦指赏雪。唐孟郊《寒溪》诗:“晓饮一杯酒,踏雪过青溪。”此含往昔也曾立雪程门之意。“曾话”句:指曾沐浴春风,得到教益。春风,比喻教导温和可亲。灯火三更:指三更时分仍在灯火下学习。说明学习辛劳。上联立意在“化雨无私”,下联立意在“摩云有志”,奖掖后学,勉励读书上进,语重心长。联语现身说法,寄希望于诸生。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再见《古今名人联话》费丙章·题义塾联文∶“莫谓孤寒,多是读书真种子;欲求富贵,须从伏案下功夫。义塾:在浙江杭州。义塾立法甚善。费丙章,字会宣,号辛桥,清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嘉庆进士。官至河南布政使。孤寒:意为身世寒微。伏案:指代埋头读书或写作。功夫:此指成就的程度。上联旨在激励出身寒微而才能杰出的人。下联意谓要想取得成就,就看读书是否真的勤奋下了大力气。联语平白如话,真乃读书破万卷矣,辞意恳切实在
又详见中华对联大典《楹联四话》题故居∶“师友肯临容膝地;儿孙莫负等身书。故居:在福建福州文藻山。容膝:立足之地。晋·陶潜《归去来兮辞》诗曰:“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此指故居简陋。等身书:与人身高相等的书。宋朝贾黄中幼时十分聪明领悟,才五岁时,其父贾(pín)每天早晨令他站正,展开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教他诵读《宋史·贾黄中传》此指藏书很丰富。联语平易而深刻,对“师友肯临”感到欣慰,对儿孙的期望恳挚情真,书中自有黄金屋,屋中自有颜如玉,读之给人以无限启迪。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21:10:07 | 只看该作者
赏读三首情趣盎然的咏蝉诗拾掇
Ÿ姚老庚
“蝉”隶属于同翅目蝉科,其卵多产于树木嫩枝皮下组织内,幼虫生活在土中长达数年之久,吸食植物的根,成虫则刺吸植物的汁,也叫知了。然而在古代,人们并不懂得这些,他们以为蝉只饮露而不食,把它当作清高的象征。蝉常被诗人们作为秋景的点缀之物。据《职林》上说:“汉侍中冠加金珰,附蝉,取其居高食洁”。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Ÿ屈原列传》中写道:“濯淖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借此充分赞扬了屈原的高风亮节,不随波逐流。《唐诗三百首》中有关蝉的诗句最多,摘录三首赏读。
“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一首咏蝉诗,借咏物寓抒情,满腔忠愤,溢于言表。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关键要把握住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出艺术上的契合点。“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蝉用细嘴吮吸清露,由于语义双关,暗示着冠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诗最后评点道,这完全是由于蝉能够“居高声自远”,而不是由于凭借秋风一类外力所致。诗句的弦外之音,所隐喻的深层意义无非是说,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这种居高致远完全来自人格美的力量,绝非依凭见风使舵,或者什么权势、关节和捧场所能得到的。虞世南是唐太宗的宠臣,唐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他自视极高,把蝉歌颂得如此完美,其实是歌颂自己。首句说自己清廉,其二句说自己有才华,第三、四句更加自负,认为自己权高势大不是靠别人,而是凭自己的本领,颇有得势不让人之感。此风并不可敬,太骄傲了,但诗却写得甚好,对蝉的孤高耿直,形象很完整。诗人作为自勉,也是可以理解的。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在狱中写道:“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由蝉起兴,借蝉自喻,希望别人相信他清白无辜。骆宾王是武则天当朝的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被下狱。在他的《诗题序》中借蝉来托喻,说蝉“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在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这是借蝉的品德来希望有像蝉那样的人来为他主持公道。这首诗的前四句用了一些典故,较难理解,这里略去不提。后四句就好理解了,他把露说得很重,露多霜重,湿了翅膀,有翼难飞。风多有如路途艰辛,把蝉声也压沉了。还叹息他的心绪无人能理解,正如无人理解蝉的高洁一样。这首诗是有志难伸,有冤难诉的悲叹。骆宾王命途多舛,终于与武后为敌,兵败被杀,也有一说是不知所终。但他的文采极高,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为初唐四杰。是诗坛的革新者,力图改变隋六朝时华艳柔媚的诗风,但有时也难免带有一点六朝的余绪,也遭人非议,认为是轻薄为文,难登大雅之堂。杜甫对这些挑剔极不以为然,写诗反驳:“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深有眼力,对“四杰”的革新精神是看的很清楚的。
第三首是晚唐李商隐的《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诗风上接盛唐杜甫,别开生路,自成一家,李商隐是晚唐大诗人,留给后人许多难忘的烩炙人口诗句。诗人满腹牢骚,全诗以蝉自喻,颇似受到骆诗的影响。借蝉自艾之作,诗中之蝉就是诗人的影子。诗人的境遇很不好,而且没有退路。他把蝉的境遇写得和他的身世同样可悲,完全是难兄难弟的遭遇,这是全诗最大的特点。蝉露宿在树梢高处本来就吃不饱,老是嘶鸣也是白搭,叫到天亮也没有别人同情你。故乡的田园早已长满杂草,我做一个小吏像草芥一样仍在到处漂泊。谢你来劝我保持高洁,我全家早已安于清贫。除了写景更把自己的心境对象化于蝉,来抒发个人对生活的感受。这真是诗人动情之作。
古代文人学者和诗词名家都爱咏蝉,在古人的眼睛里蝉有许多特征,它栖于高枝,餐风饮露,认为蝉是清高的,颇有生活清寒、与世无争的隐士风度。梁代名士褚曾赞它“饮露非表清,轻身易知足”。清寒并非故意假作清高,只不过是个人对世俗别无所求罢。北周卢思道说:“轻身蔽数叶,哀鸣抱一枝”只需几片叶子和一丫树枝就够了,可谓孤高自足,名利权贵于我如浮云。这大都是以蝉喻己或提倡清廉高洁的话。也有人把蝉的高洁清寒的品性更提高一步,认为这就是德。魏时曹植曾写有《蝉赋》说:“帝臣是戴,尚其洁兮”。皇帝和群臣都应以蝉为榜样,学习它的清廉高洁。陆云的《寒蝉赋序》说得更为明白:“君子则其操,可以事君,可以立身,岂非至德之虫哉”。蝉干脆成为“至德之虫”了。当时许多文人雅士甚至以玉石雕作玉蝉佩戴,或作为帽徽,以示高洁。此举至今犹有遗风。看来诗人墨客对蝉的特征,看法大体是相同的,但一百个诗人对蝉却又一百种不同的咏法,不仅练辞造句不同,更主要是心态不同。可见文艺创作的题材固然重要,但并无决定性的作用,只不过是一种创作的素材而已。我们重视今天的生活,也尊重历史生活。生活的丰富性,创作的灵活性,题材的多样性,历史的继承性,永远都值得重视。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21:11:26 | 只看该作者
笔墨涂鸦学曲有感
Ÿ 姚老庚
泱泱诗国大中华!屈原离骚。君说唐诗好,又道宋词妙,长安大赋撩人醉,哪知散曲境亦高。笔走龙蛇,流水浪天涯,心胸孕诗芽。虽称不上大家,也是真文豪。废寝挑灯观玉玑,商音催舍,秋风得令,丝弦乐曲声声飘。红霞起春歌最妙。曲胜新醅荡心潮,不负春风盛意邀。繁琐世情懒琢磨,傲性血气畏传讹。花魂带雨黄昏后,班门弄斧,莫笑俺卖弄风骚。
遥望南天难入梦,通宵灯影有谁晓。韵书案前堆,笔墨涂鸦纸上飞,屋外一丛翠竹,床边几架图书,淡泊功名去,漂泊富贵抛。难拼一曲到天黑,乱扯胡拉别扭调,不因事困因情困,心扉叩开闲来聊。莫问销魂或断魂,曲海艺苑度良宵。辞穷愁刮肚,老伴杜康筛,笔沾馨墨丹青落,雅赋吟词韵律多,山庄中接春晓。笔下生花,险些劳坏小蛮腰。道它声好,好!万种风情,几家宫调,一齐争俏!
新诗篇续写旧诗文,喜风颂三秋韵更好,且看着笔畅深宵。情缘共曲坛,常梦青云绕。儿时顽闹,老来顽拗,看如今雅客抒怀,浩气萦心逐浪高,拍歌不似琴箫,也异诗词,却把芳心掏。北派南腔,古音新调,淡写轻描。莫理谁人笑邈,犹为几字推敲。我不是文豪,初度挥毫,虽不解宫调何如,笙竽执意难抛。寻章摘句迷心窍。家国事,黎民愁,天下忧,诗心不恋长安道,湖海山峤闲看鸟。飞,人已老眠,愿未了。
正欲神飘,正欲心飘,于无声处听惊雷,曲园花艳起春潮。黄钟大吕舞风骚,书山学海真深奥,寻境路迢迢。 仙翁指点攀山道,语如歌音韵滔滔。字字金也,曲曲新乎,声声妙哉,拨云驱雾,满目美人娇。诗情画意漫江河。谁甘沉默?无酒也成歌。霎时意上心头,乱丝层出浮休。尽惹无端恨与愁,日来形单消瘦,活生生一诗囚。闲心消遣唱山歌。个个超凡巨匠,声声脱俗文章。抬头望,天高地广, 妙曲花腔逐涛声, 芝麻开花节节高。灯火阑珊凭栏,把酒东篱醉今朝,未老,未老!度曲索通宵,瞟窗惊破晓。痴酌伏案懒伸腰。恼,恼!险些儿吟断兰魂,叹煞竹调,咏羞梅俏!
曲苑贺诗云山重,绿浓街静人儿姣。俦侣把酒重温,索诗句,寻月影。无奈喝高不醒。酣畅饮开怀,滚滚妙笔来能耐,远离世俗尘嚣。总留恋清词句妙。明月清风酒一壶,无限骚情倾吐。叨叨絮絮百年身。无用人,谁笑我天真,书到用时方恨少。爱诗不怕人贫困,赠诗不怕人追问,解诗为我风韵添,吟诗为我烦闷消。喜曲坛耆宿兼新秀,似滚滚长江入海流,涌浪花无数乐悠游。莫嫌瓶旧,好装新酒。醉东篱暗香盈袖乐逍遥。
阳春白雪扬也么哥,诗词曲赋吟也么哥,俚语乡音浪也么哥,秋月春花着意裁,骋了情怀。莺声燕语苦心筛,瘦了形骸。诗儿难代,词儿难代,歌儿难代。梦里吟哦,曲儿尤爱。江河兴与衰,人生喜与哀,风花雪月,信手描来!黄粱一枕,夜半云生,卧榻孤衾月不明,霪雨潇潇,怎禁得乱绪难平。披衣拉起座前灯,翻开云笺看鸿影。泪眼秋夜冷,空庭落叶银河静。半生匆过,豪情将落,是非曲直由人播。纵蹉跎,欲如何,诗词曲赋寻常作。深意薄情休上火,仰天长笑。忧,也是歌;欢,也是歌。锦瑟轻弹,痴憨不解伤怀抱,看不透那红尘纷扰,窗外离檐打芭蕉,香霭茶疏,茅庐绿绕,销魂老酒做伴,世态炎凉,不惊宠辱难开窍。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21:12:31 | 只看该作者
作者:姚老庚

古代文学渊远流长,有一种文体叫隐括词,所谓隐括词就是把前人的诗文加以增删剪裁,概括改制而成的词。这种汉族语文不是文字游戏,乃千锤百炼而成之文字结晶。《风雅遗音》载:“欧阳公知滁曰,自号醉翁,因以名亭作记。山谷隐括其词,合以声律,做《瑞鹤仙》云:‘环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乐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游也,山肴野蔌,酒洌泉香,佛觥筹也。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一记凡数百言,此词备之矣。山谷其善隐括如此,文物古迹,跃然纸上,一气呵成。
而《风雅遗音》的作者宋·林正大,也觉技痒亦欣作:《贺新凉》词隐括《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望西南,蔚然深秀琅琊也。泉水潺潺峰路转,上有醉翁亭也。亭,太守自名之也,试问醉翁何所乐?乐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寓酒也。四时之景无穷也,看林霏日出云归,自朝暮也。交错觥筹酣宴处,肴蔌杂然陈也。知太守游而乐也。太守醉归宾客从,拥苍颜白发颓然也。太守谁?醉翁也” 精妙绝伦,异曲同工,不约而同。
以上两隐括词虽优,却远不及《元人小令集》中庾天锡所作的《折桂令》来得简练:“环滁秀列诸峰,山有名泉,泻出其中。泉上危亭,僧仙好事,缔构成功。四时朝暮不同,宴酣之乐无穷。酒饮千钟,能醉能文,太守欧翁”。惜墨如金,浓缩精巧。琅琊幽谷,山川奇丽,泉鸣空涧,若中音会。醉翁喜之,把酒临听,辄欣然忘归。既去十馀年,而好奇之士沈遵闻之往游,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者以为绝伦。然其有声而无其辞,翁虽为作歌,而与琴声不合。又依《楚辞》作《醉翁引》,好事者亦倚其辞以制曲。虽粗合韵度,而琴声为词所绳约,非天成也。后三十馀年,翁既捐馆舍,遵亦没久矣。有庐山玉涧道人崔闲,特妙于琴。恨此曲之无词,乃谱其声。而请东坡居士以醉翁操补之云。“醉翁操琅然,清圜,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拭听徽外三两弦”无独有偶是为妙句,各有千秋。
《奇文怪联趣谈》中还收集有宋·林正大,曾把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隐括为《水调歌头》“欲状巴陵胜,千古岳之阳。洞庭在目,远衔山色俯长江。浩浩浑无涯际,爽气北通巫峡,南去极潇湘。骚人与迁客,货物尤长。锦鳞游,汀兰郁,水鸥翔,波澜万顷碧色,上下一天光。皓月浮金万里,把酒登楼对景,喜极自洋洋。优乐有谁令?宠辱两皆忘”。顺理成章,一目了然。因《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流传较广,故不附录,读者不妨慢慢品味这些声韵铿锵,摇曳生姿,情文并茂,妙趣横溢的隐括词,将更别有风趣。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21:16:39 | 只看该作者
对联之笔调趣话
•姚老庚
什么是对联?“对韵求工存国粹;联诗述志谱文明”它由文赋诗词曲等文体综合演化而成,兼有各种文体的优、特点:整体雅观,新奇优美,格调多变,灵活自如,短小精巧,音律和谐,艺术性强,适应性广,融会贯通,纵横渗透。具对称性、民族性、实用性、启蒙性、开放性。正如联云:“对非小技,情殷意切,能贬能褒,媲美诗词歌赋,胜似明珠呈异彩;联本大观,源远流长,亦庄亦趣,增辉殿宇山湖,浑如宝树灿奇葩”。中国楹联报刊头:“对地对天,天地有情皆可对;联今联古,古今无事不能联”。妙哉,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短可仅二三字,长可至百千言。
本文只作墨于对联的丰富笔调。由于其独特性,在各种韵文中不“排斥异己”又有极大的相容性。笔调,说通俗点就是“象什么”。最大限度地吸收、利用既有别于但亦象别的文体,又不失自身特点。
一、笔调如诗:五七言联与诗犹为接近,如诗般的笔调可以成为短联的主调。但也并非五七言联一定具有诗调,没有诗的韵味,诗的情感,诗的风雅。仅堆砌文字的对联,是不会象诗的。如下联便有诗情画意的笔调:情圣李商隐联曰“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他对月长叹,只是因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郑燮联“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联文中的 “放”“梳”“瞒”“润”几个动词,确如诗眼一般,体现了扬州八怪“板桥体”的风骨。徐渭联:“风醒诗梦来蕉叶;风载书声出藕花”。展示旧时文人月斜诗梦瘦,风散墨花香。追求诗的境界及心理历程跃然纸上。于谦那首著名的“石灰诗”:“炼尽阴阳出火狱;留存清白在人间”。就以上诗风进行比较,由于时代背景不同诗调迥然不同。对联也势必受到影响。唐人与清人对联虽都如诗,却所法不同,笔调必不尽同。
二、笔调如词:词在宋代有严格的格律规定,明以后便只按平仄声填长短句子。数百年来,长短句仍然是词的重要特点。也并不都具有词的笔调,只有那些在用词、用字、用韵、对偶、修辞润色都比较讲究的,才具象词的对联。如何澹如题广东佛山赛会联:“新相识,旧相识,春宵有约期刚直,试问今夕何夕?一样月色灯色,该寻觅;这边游,那边游,风景如斯乐未休,况是前头后头,几度茶楼酒楼,尽勾留”。如词的笔调洒脱飘逸。白居易有词《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他眼帘的山容水态,都充满了哀愁。前三句用三个“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酿造成低徊缠绵的情韵。何联前三个分句与白词,在韵味上颇为相似。显示出这联言简意富、字浅味深的特点。
笔调如赋: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是一种讲究文采,晋代文学家陆机《文赋》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爽朗而通畅。笔调如赋的联善于铺陈,极似赋的气势,而其若干句式,亦类赋体。如四川通江人李善济于清宣统三年(1910)所撰青城山长联云:“溯禹迹奠岷阜以还,南接衡湘,北连秦陇,西通藏卫,东峙夔巫;葱葱郁郁,纵横八百里舆图。试蹑屐登上清绝顶,看云岭光腾,红吞沧海;锦江春涨,绿到瀛州;历井扪参,须臾踏蜗牛两角。争奈路隔蚕丛,何处寻神仙帑库?丈人峰直墙堵耳!回思峨嵋秋月,玉垒浮云,剑门细雨,尚依稀绕襟袖间。况乃夜朝群岳,圣灯先列宿紫天;泉喷六时,灵液疑真君唾地。读书台犹存芳躅,飞赴寺安敢跳梁!且逍遥陟檐匐岗,渡芙蓉岛,都露出庐山面目,难遽追攀。楼观互玲珑,今幸青崖径达。问当初华堵姚墟,铜铸明皇应宛在;自轩坛拜宁封而后,汉标李意,晋著范贤,唐隐薛昌,宋征张愈;烈烈轰轰,上下四千年文物。漫借瓻考前代遗徽,记宫临内品,墨敕亲颁,曲和甘州,霓裳同咏,鸾章翠辇,不过留鸿爪一痕。可怜林深杜宇,几番唤望帝归魂?高士传岂欺予哉!莫道赵昱斩蛟,佐卿化鹤,平仲驰骡,悉缥缈莫遐荒事。兼之花蕊宫词,巾帼共谯岩竞秀;貂蝉画像,侍中与太古齐名。携孤琴御史曾游,吹长笛放翁再往。休提说王柯丹鼎,潭峭趿鞋,那堪他沫水洪波,无端淘尽。英雄多寄寓,我亦碧落暂栖。待异日龙吟虎啸,铁船贾郁定重来”。以四字句为长联中还有云南大观楼联一气呵成,都有汉魏六朝赋的深重的影子。
笔调如唱词:戏曲中的唱词,多为“三三四”句式,一些对联也是如此,《解缙及其传说》联;“孔夫子,关夫子,两位夫子;写春秋,演春秋,一部春秋”又如唐·李世民题衡阳王船山故居联:“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朗朗上口。再如《评释古今巧对》朱元璋联云:“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足以荡气回肠,气吞山河。《古今楹联拾趣》云:“东楼三,西楼四,更鼓朦胧,朦胧更鼓;南斗六,北斗七,诸星灿烂,灿烂诸星”。 联语重言“楼”字与“斗”字,又将“更鼓”与“朦胧”“诸星” 与“灿烂”换位,以形成连珠与回文(以词不以字),于是见巧。
笔调如政论:以议论入诗词,古已有之,对联之议论,多出于政界笔下,用于题赠、哀挽等如:张学良曾撰联“两字让人呼不肖;一生误我是聪明”大敌当前有感而发。不按正常语序,将“不肖” 与“聪明”倒装。如:“联堪入画方称妙;官到能贫乃是清”又有鲁迅先生挽瞿秋白联:“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雄鬼,死不还家”。该联出自大文豪不愧为大家手笔,瞿秋白的光辉一生及英勇就义的感人形象便跃然眼前。
笔调如白话文:1919年五四运动兴起的白话文,给予对联以深刻的影响,使一些对联运用口语,简明扼要,明白如话,却意远蕴深,让人过目不忘。如陶行知自题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真乃联如其人,不可多得。又如:“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毛泽东为刘胡兰写的挽联,仅仅八个字便概括了刘胡兰英雄的一生,对她为革命牺牲给予高度赞扬,这是白话文挽联的典范。
笔调如俗语:用群众约定俗成的固定语言纳入联文,更便于在民间流传,如《佳联趣话》云:民国年间,浙江沿海某镇准备中秋节搭台唱戏,但戏台的位置,前街主在南,后街主在北。镇上一长者见两街争吵不让,遂题一联云:“同住一镇两街,彼此何分南北;再要七嘴八舌,那就不是东西”?又《坚瓠集》言,有才士偶成一上联曰:“冬夜灯前,夏侯氏读春秋传” 久无对句。后占卦得对云:“东门楼上,南京人唱北西厢”。 春秋传乃《春秋左氏传》之省称。北西厢,即用北诸宫调所唱之《西厢记》联语的手法为叠嵌。
笔调如谚语:谚语是流传民间的简练通俗而富于意义的语句,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它反映人民生活和劳动经验,常富有哲理性,对为人处世有“座右铭”警示的作用。它常以对偶形式出现,很容易融入联文。如:“双桥易走;独木难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言多失信;饭饱伤身”。“笋

因脱壳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 太极两仪生四相;春宵一刻值千金”。真可谓“片纸能缩天下意:一联可藏古今情”也。

笔调如歇后语:这类对联也像歇后语一样诙谐,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是比喻或隐语,后面是对前一部分的解释。如:毛泽东先生曾引用过的一副妙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办黄埔军校,并为该校题了一副联:“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对类》有联云:“六尺丝绦,三尺系腰三尺剩;一床锦被,半床遮体半床闲”。笔削褒贬,笔下生花。
搜索枯肠,还可以举出其它笔调的例子,如笔调如歌谣,笔调如格言,笔调如座右铭,笔调如曲章,笔调如成语等。但以上已足能说明问题了,如今随着韵文的蓬勃发展,对联的笔调也会更加丰富多彩起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21:24:22 | 只看该作者
谈谈诗词中的平与仄
Ÿ姚老庚
查中英文字典,在诗字条下都有“诗为有韵之文”的一项解释在內。另外,诗是一种唯美文学,沒有声韵就会失去它的美感。有人称之为形式美的变化“魔方”。最早的关于四声的解释,当推唐释神珙所引《元和韵谱》的话:“平声者哀而安,上声者厉而举,去声者清而远,入声者直而促。”《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简单来说,区别平仄要诀是“不平就是仄”。现代汉语在现代汉语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古代平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分化为阴平及阳平,即所谓第一声、第二声。古代上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一部份变为去声,一部份仍是上声。上声是现代汉语并音第三声。古代去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仍是去声,即第四声。古代入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里去了。
平仄,是一字一音一调的汉语独具之美,它为我国诗词提供了极佳的音乐外壳。像白居易“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之类,调配入妙,读来如珠走玉盘,何等畅美。毛泽东《七律Ÿ长征》“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就诗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平仄交替。就对句来说,“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反之,如“乌鸦高飞,天空当中”,“你我好友,喝了老酒”,“ 壮马列主义特色”,“走社会主义道路”全用平声或上声,则诘屈敖牙,拗折天下人嗓子了。所以,调适语音便成了诗才的一个重要方面。
叶恭绰说:“……文艺之有声调节拍,恒能通乎天籁而持人之情性,此殆不可废……其抒情写实,鸟啼花笑,涛飞电激以至裁红剪碧之能,引商刻羽之巧,固不分时地与体制之异也。”注重声调之美,在《诗经》中已粗有体现。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声情绵邈,何其动人。但精研韵律制定方案则始于南齐永明年间的沈约、周颙等人。四声八病的规则就是这时制定的。沈约还提出了: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妙达此旨始可言文的主张。这是很重大的发现。但规则过于繁苛,不便吟思,更难流行。到了唐代,经天才诗人的努力探索出了一套雅俗咸宜的平仄变化之程式,千余年来一直流行,至今不废。这套规则,骤看起来似乎变化繁多,有如魔方。但掌握其基本要领却不复杂。
前人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可视为入门的要诀。五七言律诗、绝句的平仄,关键在于二四六字(五言二四字)的巧妙安排。1958年《汉语诗律学》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意思是说,每句的第一字、第三字和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至于第二字、第四字和第六字则必须依照格式,该平不能用仄、该仄不能用平。这是就七言诗而论的;其所以不提及第七字者,因为第七字居于句末。尤其要分明,是不须言的。1977年《诗词格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两句口诀是基本上正确的:第一、第三、第五字不在节奏点上,所以可以不论;第二、第四、第六字在节奏点上,所以需要分明。我把它概括为以下三条:第一条:一句之内平仄相间。就是说二四六字的平仄要彼此不同。如果二字仄,四字必平,六字必仄,如同“凹”“ 凸” 两字样以相区隔,形成两平间一仄的平仄平,两仄挑一平的仄平仄模式。例如李白的《下江陵》首句“朝辞白帝彩云间”,二四六字为平仄平。韦庄的《台城》,首句“江雨霏霏江草齐”二四六字为仄平仄。这种平仄相间的规律是必须遵守的。1977年《诗词格律》: 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成经常)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第二条:一联之内平仄相反。何谓一联?上句与下句叫一联。拿绝句来讲一、二句是一联;三、四句是另一联。上下句之间的平仄必须相反。即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相反。如李诗二句之“千里江陵一日还”,韦诗二句之“六朝如梦鸟空啼”皆与其上句相反。第三条:两联之间平仄相粘。相粘,即相同。具体说上联的下句与下联的上句(即二句与三句)二四六字的平仄应当相同。如李诗之两岸猿声啼不住,韦诗之无情最是台城柳皆与其上联平仄相同。至于第四句,则属于第二条范围,按一联之内平仄相反的规定安排。这种有规律的变化,体现了多样统一的美学通则,以凸显节奏的错综之美,把汉语声情之妙发挥到了极致。
当然“一三五不论”不是绝对的。有三种情况必须变通。这就是:“避三平”、“避孤平”、“讲拗救”。三平是指句末三字不能连用平声,即七言的第五字,五言的第三字不可用平声字。否则会出现平平仄仄平平平与平仄平平平之句型。“清晨走过天安门”“ 同唱凯旋歌”平声太多,听来不美了。“避孤平”是指仄平脚的句式中七言第三字五言第一字必平。否则除韵脚外,只剩一个平声字,读来拗口。讲拗救则是针对某种破格句式的补救方式。1958年《汉语诗律学》:谈“拗救”的人,自然也把它认为本句拗救:腹节上字该平而仄,是拗;腹节下字该仄而平,是救。但是,如果“拗”的意义是“违反常格”,则是否该称为“拗”尚有问题;因为这种形式常见到那样的程度,连应试的排律也允许用它例如元稹《河鲤登龙门》:“回瞻顺流辈,谁敢望同升”,实在不很应该认为变例叫做“特殊形式”也是不得已的。如谭嗣同的《狱中题壁》第三句“我自横刀向天笑”,于律六字当仄而平,故于五字当平处改仄声。以救其拗。这种句式颇多,王之涣的《凉州词》第三句“羌笛何须怨杨柳”、黄山谷《题阳关图》“想得阳关更西路”皆是如此。诗的平仄变化是比较复杂的,但得其要领可举一反三。如将七绝加一倍即为七律之谱式。掌握首尾句平起平收,仄起仄收。将七言去除前二字即为五绝的体式。读者若能从此切入,多加练习,则康庄在望了。
“特定格式说”诗人对于拗句,往往用救。拗而能救,就不为病。双平双仄递换构成律句,平仄杂陈构成拗句;律句的旋律风格是“流美婉转”,拗句的旋律风格是“刚健沉着”。平仄在诗歌的声律里究竟起什么作用?清人乃至近人归纳的古典格律是不是全对?如何扬弃清人乃至近人归纳的古典格律?如何借鉴古典诗歌里的平仄规律,应用到对联乃至新诗里面?这都是需要继续探讨,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问题。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3 15:08: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12:22:50 | 只看该作者
古代一部用树叶写成的书
·姚老庚
在中国有关元朝史事的笔记中,有一部原稿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写在树叶上的书,这就是元末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亦名《辍耕录》。书为何原稿当时不是写在纸上呢?这得从作者陶宗仪的身世说起。
元末社会动荡,烽烟四起。此时,处于江浙交界的松江府相对安定,四方文人纷纷到松江躲避战乱,元末明初人陶宗仪,字九成,号南村。浙江黄岩人。曾参加过科举考试没中,学识渊博,终生致力于学问,明洪武中曾任教官。据明正德《松江府志》的记载,元代的南村,“水深林茂,南浦环其前”,是一方清净之地。陶宗仪隐居于此,躬耕陇亩,同时教授学生,过着清贫的生活。元末他客居避乱隐居松江农村时,置薄田,筑草堂,耕读之余,身上总是随身带着笔墨,就是下田劳作也不例外。辍耕时,每有所思,随时停下手中犁锄,在树下休息,就将收集到的各类史料、文献、资料,以及社会传闻、读书心得等写在树叶上记下来,将稿子贮存在瓮中埋好。前后写了10余年,积了10余瓮稿子。后在学生的帮助下把装满树叶的盎起出,抄录、编纂,整理成书,共30卷,名《南村辍耕录》。史料亦载有传说,辍耕时,陶宗仪“遇事肯綮,摘叶书之,贮一破盎,去则埋于树根,人莫测焉。如是者十载,遂累盎至十数。一日,尽发其藏,俾门人小子,萃而录之,得凡若干条,合三十卷”。585条,20余万字。记载了元代社会的掌故、典章、文物及天文历算、地理气象、社会风俗、小说诗词等。
其中该书《氏族》条,共列“.色目”31种,详细提供了元代西北氏族、部落、种族等基本情况。该条目内将回回与维吾尔并列,对区分这两个民族提供了详实历史佐证。《嘲回回》条云:“其婚礼绝与中国殊”,记叙了元代回回人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回回石头》条列出了来自回回地区并为回回人所经营的五种玉石名称、价格及用途,说明了回回人在经营玉器行业中的主导地位。《西域奇术》条记述当时回回医官可作人的脑部手术。《火石刺把都》条记述回回地所产药物可治100多种疾病。书中所记多为作者耳闻目睹,非道听途说,较为真实,为研究元代社会状况及回族、维吾尔族史提供了重要素材。该书有元末刻本及明刻本多种版,1958年中华书局出版标点本等。陶宗仪的好友邵亨贞在《草堂记略》中对南村草堂和陶宗仪的生活作了生动的描绘:草堂“左右列琴瑟书册,前后多桑麻竹树”,“绕屋种菊数十百本”,“四顾皆平畴,远水出户则可览观江山之胜。四时有耕钓蚕收之营,晨夕有读书谈道之乐”。陶宗仪常常是“幅巾短褐”,独自放牧讴歌于田园,不以劳作为苦,反以农耕为乐。“时时辍耕,休于树荫,抱膝而叹,鼓腹而歌”。劳作之余,每遇佳节良辰,举杯独酌,吟唱自己所作的诗,自娱自乐,得意之时,拍掌大笑。他也常与当时华亭名人袁凯、邵亨贞、孙道明等好友莫逆之交,推心置腹之余或谈经论道,切磋学问,写诗填词;或坐船出游,倘徉于三泖九峰之间,品茶饮酒,逍遥其间。其中,他与泗泾人孙道明最为友善,风清浪静之时,两人泛舟南浦,宗仪制词,道明倚洞箫吹之,极鸥波缥缈之思。陶宗仪平时沉默寡言,一旦遇到知己朋友,谈论文章学问,则滔滔不绝,妙语连珠。“至论古今人物,上下数千年,竟日不倦”。
陶宗仪将树叶当作纸,《南村辍耕录》是写在树叶上的书。有人从常规来分析,偶尔缺纸,或许有将树叶作纸的事,但收藏10年树叶书稿的可信度就微乎其微了。我们姑且不去争论或探讨此事的真实性,但我们可以这么说,民间传说表达了人们对陶宗仪勤奋的由衷赞誉与敬佩。

《南村辍耕录》是部笔记文体,泛指随笔而录,不拘体例,题材广泛“凡六合之内,朝野之间,天理人事,有关于风化者,皆采而录之”保存了不少史学资料。卷十卷十“缠足”一文中说:“(南唐)李后主宫嫔娘,纤丽善舞。后主作金莲,高六尺,饰以宝物细带缨络,莲中作品色瑞莲,令娘以帛绕脚,令纤小,屈上作新月形,素袜舞云中,回旋有凌云之态。唐镐诗曰:‘莲中花更好,云黑月常新’,因娘作也。由是人皆效之,以纤弓为妙。以此知扎脚自五代以来方为之。”卷二十五的《院本名目》就记载了金元时行院所演出的杂剧脚本名目700种;卷二十七的《杂剧曲名记载元杂剧所用北曲曲牌名数十个。书中对元代著名女艺人珠帘秀、连枝秀、顺时秀三人事迹也有所记载。当然,一般读者有兴趣的是陶宗仪记下的那些“俚俗戏谑之语,闾里鄙秽之事”,通过这些可大致了解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想肉》一则记下了“淮右之军嗜食人”的惨不忍睹情景:“以小儿为上,妇女次之,男子又次之”、“生炙”、“沸汤巨锅中活煮”,廖廖数语,活生生画出人吃人的画面。《黄道婆》一则记录了织女黄道婆从遥远的海南来到乌泥泾后,才教当地人民制造“捍、弹、纺、织工具”,“其中综线挈花,各得其法(指海南黎族妇女擅长的提花特技)”。黄道婆在松江纺织棉花,将黎族的先进棉纺织工具和纺织技术,传授给松江府乌泥泾的人们。她改进了植棉方法,革新捍、弹、织工具和织造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技术,使制棉工艺从轧籽、弹花、纺纱到织布,有了一套完整高效的操作规程。把黎族的建筑、习俗、文身、舞蹈都融化在服饰图案中,“粲然若写”,一时行销大江南北,织户激增,改变了松江府一带纺织业落后的状况。当地人民“竞相作为,家既即殷”人民为感谢这位传播先进技术的妇女,在其死后为其立祠祭奠。整部书记录了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史料,有掌故、典章、文物,还论到小说、戏剧、音乐、绘画和有关诗词本事等方面的问题。这些史料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及历史背景,尤其是上海地区的社会状况有一定的价值。《松江谣》、《不平诗》、《奉使来谣》等反映当时人民生活的民间俚俗、歌谣,极为珍贵。特别是书中大量的戏曲史料,到目前为止,是我们研究金代院本的唯一史料。《南村辍耕录》是陶宗仪为我们留下的一份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陶宗仪一生勤于著作,除《南村辍耕录》外,还著有《南村诗集》(4)、《国风尊经》(1)、《沧浪棹歌》(1)、《书史会要》(9)、《四书备遗》(2)、《印章考》(1)、《淳化帖考》(1)、《兰亭帖目》(1)等多种。他还将前人的笔记、小说辑录为《说郛》(100)传于世。陶宗仪自从应试失败后,毅然放弃科举之路,视官禄为粪土,矢志终身不仕。元至正年间(1354年前后),浙帅泰不华、南台御史丑闾辟先后举宗仪为行人、校官,都拒之。张士诚割据苏州时,邀他至帅府署理军事咨议,他谢绝不去。明洪武四年(1371),下诏取天下文学士,六年(1373),诏举天下才士,他都托病不至。晚年,被当地官员聘做教官。洪武二十九年(1396),率诸生赴礼部试,得赐钞回家。陶宗仪在泗泾南村前后隐居了几十年,教授了一批学生,写作了大量的有关当地风土人情的诗文,为发展当地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以高尚的人格力量和独特的生活方式影响了当地的文化氛围。泗泾人民至今仍十分怀念这位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并以泗泾这片土地曾养育过这样杰出的人物而感到骄傲与自豪,其用树叶著书的故事,更是留下传世佳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 07:56 , Processed in 0.15407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