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汉名师沈旎文集======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3:31:44 | 只看该作者
教研,前方是什么?(三)

  前面提及的几种教研方式,算得上是研究的方式吗?

  一是问题缺失。

  研究始于问题,但上述教研方式中,无论是听课、评课,还是报告,都没有针对具体的问题。一种情况是根本没有问题,我翻阅了一下本学年教研活动安排,大多是优质课竞赛、教坛新秀评比、调考工作会,成果总结会等;一种情况是有问题,但问题没有针对性,如课程的实施方式、主体教育等等,几乎大得不着边际,多为上面布置下来的课题,或当前的教育教学方面的热门话题;三是教研员在课堂观察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但在教研活动之前并没有公开,参与的教师对研讨活动所针对的问题并不了解。

  在教研活动中,问题缺失,功利便会乘虚而入,本来作为研究的载体课堂教学,味道就变了,失去了真实的课堂无力承载“面向事实本身”的研究。

  曾经尝试做一些调整,比如在活动前由执教教师提出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一次,一位教师提出在试教过程中,最感困惑的是课堂提问的准确性,于是在提前一周发布的教研活动的安排中,出示了她的问题,在听课时,有意安排几位老师分别记录她的提问及学生的反应,尽管在后面的研讨过程中,没有对课进行全面的评价,由于问题的提前发布,比较典型,一些教师在参与研讨前,对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考进行了整理,也有的老师阅读了相关的资料,有备而来,参与度有所增强,研讨比较深入。

  更重要的是,当大家的注意力都关注于问题时,老师们的参加活动的心态有变化,上课的老师压力小了,听课的老师也不再以挑刺的眼光来审视课堂,真实的课堂成为可能,正如刘良华老师所说:“真实的教学研究,应该是中国教研员群体的新状态。” 我想,这需要我们做出一些必要的调整。

  二是教师沦为旁观者。

  首先,表现为被动参与,对教研的内容和形式在教研活动前并不了解,老师们无法判定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有时甚至觉得自己只是活动中的一个摆设,是来增加人气的,对这样的教学研究活动是否有利于改善自己的教学表示质疑,“研究活动一旦外化成了一种任务和程序,很多事情就会变得无奈起来,甚至可悲起来。”

  其次,没有话语权,在教研活动的现场,往往广大的教师成为听众,窃以为观念是不可以被言语传达的,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善同样不可以通过“讲和听”的方式达成。

  有的教研员会说,有时让老师们发言,他们却选择了沉默,比较难调动。更有甚者不参加研讨,听完课就走了。老师为什么选择放弃话语权呢?一是这个话题他没有准备,发言前缺少必要的思考,无话可说;二是这个话题不是他所感兴趣,与他考虑的问题不同,说了无益;三是教研员或是所谓的专家往往扮演着理论的掌控者与判断者的角色,自身在理论方面的缺乏,让人担心说得不好,或是被人笑话,或是被“专家”不耐烦地打断。  我发现,在没有所谓权威在场在情况下,或者是这个所谓的“专家”能表现得亲近平和时,老师的话相对较多。当然,这里并不否定“专家”理论引领的重要性,它能有效地防止教学研究低水平重复,但引领必须以一种能够被接受的方式出现,同样要防止话语的霸权主义。

  老师们长时间没有机会发布自己的观点,一开始说话,必然会有些抓不住重点或是说得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我想开口是关键的一步,不管对错,先说出来,说出来才能发现问题,并不担心意见的不一,相信差异是交流的基础,话语权的重拾需要教研氛围的支持,如何建立真正平等的研究氛围需要教研员对自身的角色进行必要的调整。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组织的教研活动一般规模都比较大,动辄上百人,在教研活动中,还有人认为参加的人越多,越有影响。我认为,教学研究活动最多不宜超过20人,这样才能有效地聚焦问题,保障个人的观点得到发布和尊重。

  网络教研是一个比较优化的选择,它保障了研究的及时性,跟随性,能够有效地维护话语的公平,是教师间群体合作的平台,引领教师走出“孤岛研究”。

  三是教研员的专业素质的培植。

  教研员来自一线,教学实践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这个职业与教师职业还是有些细微的差别,教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帮助、介入、改变”,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理论的适度先行”,这就意味着教研员在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之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研究方法和策略。教研员要由经验型转向研究型,缺少的是理论素养和将理论转化为现实教学策略的能力。

  所以我认为,教研员在上岗前需要必要的培训,在当前缺少对教研员专业素质培训的情况下,阅读也许是解决这个问题比较现实的方法。

  当下,提倡作一个有思想的研究型教师,有些人预言,当每一位教师都成长为研究型的教师时,教研员这个职业会消失,不管将来如何,我想在培植研究型教师的过程中,教研员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一方面让广大教师看到成为研究型教师的可能;另一方面,基于当前教师疲于奔命的工作状态,以自己的研究弥合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距离。

  “教师获取有关教育研究方法的知识的惟一通道是教师在专家的帮助下亲自‘做’教育研究,并在‘做’教育研究中领悟其有用性、可靠性、可信性。”这个方法同样也适用于教研员。

  让教研归依于研究,服务于教学,我能够想到的教研员在研究活动中角色包括:研究的示范者,思维的激发者,活动的组织者,主体意识的唤醒者,教师群体间合作的促成者,教学实验的实践者,资料的收集、整理与提供者,教育理论的引领者。

  我希望能看清教研的前方是什么,我知道基于现实的眺望一定有其局限,前方有两个字异常清晰,那就是“求真”。我会努力做我能做到的,其余则只能期待。
42#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3:32:35 | 只看该作者
北京东城一班学习简报
(第4期)2006年8月7日

主编: 戈海宁 王 彤 沈 旎 陈夫义  执行主编:沈旎



卷首语:

首日回顾有遗憾也有喜悦

(一班指导教师陈夫义)

          首日学习,体验是有趣、有用,但还不够有效。

  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一是昨日因参加本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科培训开班式,时间是8:30开始,虽然只用了20分钟,但当我进办公室时,已是9:10;二是事先没有进行视频测试,结果上机后,下载视频插件又等了好半天,急也没用,后来只能转到音频,这时已经是蒋院长讲话,最后是主持人讲话,因忙于交流和互动,再没有时间收看开班式;三是播放过程中,有时有梗阻现象,因此在收看曾博士的讲课时,总是断断续续,虽然内容很好,但不能连贯地听,也是很遗憾的事;四是对页面全貌尚不了解,工作效率不高;五是在浏览、互动和交流过程中,经常出现“服务器忙”的提示,有时虽然写了点评,也不能上传,着急也没用,在久等无果时,只好去浏览一下博客。

  首日盘点,体验是有趣、有用,但还不够有效。部分是主观原因,部分是系统原因,希望今日和今后能有所改善。

     编者按:新课程远程培训,无论是对于这次研修的组织者、班主任、指导教师,还是广大的学员,都是一次新的挑战和尝试。相信你和陈老师一样,也会有更多的感想……您不妨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 重庆江北  文学 (34162)评论:怎么没有人叫“累”呢?太多浪费人时间的帖子、文章了!因为中国人对于如何“提高产量”是有历史经验的。建议规定作业量的区间,特别明确上、下限,如:每天推荐1至3篇文章,少者不合格,多者倒扣,最后由全班学员投票、仅论质评优(当然要紧密联系当天所学内容)。学员自然要精选而不滥发了!迫切建议项目组采取切实行动,控制这种令人恐怖的新型浪费!  

班级动态

1、今天上午北京市东城区01班史家1组的学员们早早地来到教室,交流着学习的体会,大家认为这种学习方式对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非常有效,是值得提倡和借鉴的。随后班主任戈海宁、王彤老师来到教室和本班的组长们交流学习体会。她还特别关注学员们的身体,嘱咐学员们在学习提高的同时,要注意身体,使得学员们感受到领导的关心,心里倍加温暖,学习的热情更高了。今天本班的学习效率比往日大大提高,大家在学习、交流中不断地提高,渴望明天获得更大的收获。

2、今天,灯小组老师不约而同,提早来到学校,大家先交流了昨天的学习情况,全体老师都按时完成了作业,受到表扬。接下来,大家观看了各组简报,昨天尽管网络时断时续,但老师们的学习热情并没有降低。

  我们边认真听讲座,边及时发表评论,大家结合教授的讲座内容,探讨了学习方法的指导问题,今天感觉收获大,成绩也明显提高。

  上午10点钟,班主任戈海宁老师和王彤老师来看望大家,叮嘱老师们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保证数量;同时注意身体健康。老师们深受感动,报以了热烈的掌声。

接着,两位班主任和我们一起切磋了学法指导问题,同时在技术上给我们提供了帮助。

下午5点,截止发稿时,杨进华老师、商凤西老师、孙彤老师、吕红老师还在学校坚持学习。

3、今天,教研室戈海宁主任冒着酷暑来到史家看望在这里学习的学员。戈主任说:“我们不仅要完成好远程教育的培训工作,同时老师们还要注意身体,在电脑前坐久了,要补充维生素。”短短的话语学员们很受鼓舞,表示一定高质量的完成好学习任务。并与老师们亲切交谈,询问学习情况。

     

班主任戈海宁、王彤老师来到教室和本班的组长们交流学习体会。

优秀作品

1、赵燕明:钥匙能打开一扇大门(今天,是我们进入学习的第三天。自己感觉有些步入正轨了。今天的授课主题是《掌握有效学习的钥匙》。使我更加明确了,这把钥匙就是――正确的学习方法.....)http://acad.cersp.com/article.aspx?id=106616

2、李霞:今天听了讲座,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是学生通向成功的基石。我一直任教低年级,低年级的学生有学习的兴趣,缺学习的方法,因此教给他们学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http://acad.cersp.com/article.aspx?id=106402

3、李冬梅:在今天的讲座中提到了有关“学生制作概念图”的例子。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也经常使用制作概念图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帮助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http://blog.sina.com.cn/u/4a5456800100053k

4、富津津:切实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当前,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作为基础教育一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使学生主动、积极的进行学习,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了。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保证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落到实处.....)

http://acad.cersp.com/article.aspx?id=84198

评论: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当然重要,但掌握方法更为重要:因为知识再多,也有用尽的时候,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知识才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常常有这种情况:有的学生学习不能说不刻苦,他们经常一手端着饭盒,一手拿着书。然而,考试成绩与付出的,往往不成比例;也有一些学生,该学就学,该玩就玩,学习成绩遥遥领先,令人羡慕。究其原因,前者拼时间,拼体力,不注重方法;后者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有了问题及时找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久而久之,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了劳逸结合,学习就事半功倍。

5、刘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常言道:“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可终生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学习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http://acad.cersp.com/article.aspx?id=89555

评论:我注意到您在案例中提到您与孩子们共同探究的细节,我在想,学习方法的传递有时不能靠单一的说教,更多的应该是教师对学习方法的以身垂范。(沈旎)

6、伦惠俊:在实际教学是如何教学生学习方法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学生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培养学生课前搜集资料的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http://acad.cersp.com/article.aspx?id=90958

评论:作业首先明确了大纲对课外阅读的要求,然后根据要求设计了如何教给学生结合所学课文的内容进一步查找资料的方法。要求学生在查找资料中,要为解决新问题而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取舍、加工、重组等方法进行资料的整合。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掌握了查找、筛选信息的方法。接着写出了资料的展示,说明了学生所找资料与所学课文内容紧紧相联,课上的交流充分了,这些资料起到了深化中心的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长了学生探究阅读的兴趣,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最后小结此方法的好处。作业既有理论根据,又有案例。

7、王燕玲: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写道:“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就是为了不教。”一位优秀的教师应重视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http://acad.cersp.com/article.aspx?id=89318

8、吕红:让学生动手操作,帮助理解数学(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它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帮助学生使用数学的语言符号进行交流,发展学生的数感。

点评:吕老师的作业“动手操作――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之一”,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学”、“思”、“做”相结合,这种学习方法学生怎么会不喜欢呢?(戈海宁)

9、许淑一:为教师,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我有两点理解:一部分是把学习方法显性的总结出来,教给学生。比如,如何阅读数学课本?如何科学的记忆?如何质疑问难?如何进行知识的迁移?如何将知识点连成知识网等等。对于学生来说,这些方法的获得来自于教师的直接传授。另一部分是隐性的http://acad.cersp.com/article.aspx?id=137786

评论:您总结得真好,确实有显性与隐性之分,也可以说是直接传授,一种是自主的体验建构,我想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但必须结合起来,比如在讲授完一种学习方法后,一定要让学生进行实践尝试,体验并修正,同时,在体验一种学习方式后,同样需要通过师生的小结,把它提练成显性的明确的学习方法。(沈旎)

10、王嵌:我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方法时,开了一次班会.....

评论:您提供的方法对学生很有指导意义。我感兴趣的是,您是以什么方式把这些方法传达给学生的,是一次传达的呢?还是多次传达?每次传达方法后有没有组织学生反馈?是用书面的形式传达还是口头告知,或是能过一定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分别体验这些学习方法的有效性?还有,这些方法,您是根据什么年段的学生设计的呢?(沈旎)

12、程爱新学习方法就是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手段、措施,或者说是为完成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手段、措施。学习要讲究方法,学习数学更是这样。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就会使学生学得快,学得好,而且会终身受益......http://acad.cersp.com/article.aspx?id=89653

评论:

如果程老师能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概括一下尝试的学习方法能适应于哪些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在操作上有哪些要点及建议,我想老师能有更大的收获。(沈旎)
“尝试”与“提问”这是两种很常见的学习方式,很高兴您能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教给孩子具体的方法,使他们在自己的学习实践中有章可循,学有所获。(王彤)
13、甘维仪:作为教师重要不是让学生能掌握多少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这样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能学会怎样学习的人。”http://acad.cersp.com/article.aspx?id=93081

14、李江:曾教授在讲学中将学习动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综合起来,重视其内在联系,而不是孤立的理解,是非常符合人的心理规律的,也使理论更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http://acad.cersp.com/article.aspx?id=9707



15、滕亚杰:这个老师是采用了一种科学实验的方法来验证学生们的猜想和疑问的。这个老师很聪明,他让学生们一步一步的将科学分析的方法掌握了。http://acad.cersp.com/article.aspx?id=107923



热点聚焦:

1、没有惩罚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http://acad.cersp.com/article.aspx?id=56591

随着民主教育、人性化观念的深入人心,提起惩罚已成为众矢之的,教师们谈罚色变,怕罚的不当引火烧身,似乎惩罚学生是最不理智、最无益处的愚蠢之举。于是,许多老师开始走极端,对于学生的过激言行不敢管、不敢问,对每一个学生都采取一刀切的和风细雨式说服教育方式,完全抛弃了古老的惩罚教育。(梁志云)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尤其是独生子女,在家自大惯了,受点委屈,受点批评,就寻死觅活,脆弱之极,。适当的批评与惩罚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与成长! (广东越秀  文艳君)
惩罚也是一种手段,经历挫折未必是坏事.(北京东城  宋燕晖 )
同意这个观点,没有惩罚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但在为什么罚,怎么罚,罚之后会怎么样上,我们需要对现在的惩罚行为进行反思。(沈旎01班指导老师)
赞同.惩罚是一种呵护,是一种艺术。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 (北京东城  徐青)
2、成功之母是失败?还是成功?http://acad.cersp.com/article.aspx?id=89723

有第一名就有最后一名。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在同学和老师面前都受到欢迎,家长也疼爱,是大家的宠儿,所以更加努力向前,动力十足;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则正好相反。 因此,让学生进步的前提就是要保持学生的学习动力。(张翔云)
我们常常能记住表扬过我们的人,这说明,成功才是成功之母,但回过头来,也在想,我们如何定义成功,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别人认为我们成功,但我们内心却无成功的体验,或是我们内心有成功的体验,但外部评价并不认为我们成功,您是如何看待这一矛盾的。 (北京东城  沈旎 )
3、关于多媒体在课堂中的运用

http://acad.cersp.com/article.aspx?id=120237

重形式、轻思考近些年来,多媒体课件引入课堂,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收到较好的效果。另外,当前一些新的教学方式如体验教学、合作教学、活动教学等,在探索学生的主体参与上做了很好的尝试。然而,这些新的实践中也存在着虽然技术含量提升、形式新颖,但思考内涵下降的误区。
多媒体给教学带来了什么?什么样的运用才是恰当的?我想针对不同的教学科目,教学内容会有不同的认识,我想,这就需要针对具体案例来谈。(沈旎)
思考要比形式更重要。媒体是教学的辅助工具,绝不能替代学生的思考。(戈海宁)
今日之星

王家庆http://acad.cersp.com/malist.aspx?aid=100011

李冬梅http://acad.cersp.com/malist.aspx?aid=100171





滕亚杰http://acad.cersp.com/malist.aspx?aid=100094



李江http://acad.cersp.com/malist.aspx?aid=100042



他山之石

福建南安罗东中心小学黄芹:

尊重学生,就是要多多地给学生以激励。

尊重学生,取决于民主平等的沟通。

尊重学生,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

尊重学生,教师应当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

尊重学生的老师,会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去尊重学生



温馨提示:

给同伴的几点建议

沈旎

   两天的学习,大家都辛苦了,陈夫义老师和班主任还有各组组长,昨天都工作得很晚,为了这个班,大家都付出了很多,让人感动,为了做好下面的工作,有几点建议如下:

一、关于文件夹的使用

    在一班中一共有四个文件夹,一个总文件夹和三个子文件.

1、 在班级总文件夹

  主要存放指导教师及班主任原创的文章或推荐的学员作业或是引导阅读的作品,学员的各类作业及推荐不在存放在此文件夹中。

2、 班级作业文件夹

  主要存放学员作业,当天作业放在当天的作业文件中,注明“*月*日作业”,请学员在提交作业时,一定在姓名前注明自己的学号,如01054王欢。另发表评论时,系统会自带学号

3、 班级简报

  此处只存放班级简报,小组简报放在班级交流中,班级简报标题为“01班班级简报第*”

4、 班级交流

  此处主要上传学员推荐文章和小组简报。

  希望大家分类上传,便于阅读查找,节约大家浏览的时间。

二、关于推荐:

  每篇推荐文章一定要有推荐者的点评或推荐理由,要与当天的学习内容有联系,最好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撰文交流。过长的推荐文章可用摘录的方式进行,不可将一篇推荐文章分成几个部分上传。

三、关于小组简报

1、小组简报的版面要求以班级简报的体例一致。必要时可以设置特色栏目;每个栏目下面的文章数量以5篇左右为宜;

2、文章不必全文登出,只需要有100字左右的“摘要”,将文章链接方式(在本平台上的)附上,这样便于《班级简报》的编辑加工和优秀文章的筛选;

3、学员优秀作业在推荐时需要根据主题进行整理,附上关于此文的优秀点评。

4、班级简报中的图片上传,需要将图片上传到网上,再从网上转贴。

几点提示:

1、新文章在存盘时可选择原创推荐,作业等

2、可以在http://acad.cersp.com/pxbj.aspx?id=1查看自己所有的文章及点评

3、学员及教师的点评,一方面是对学员文章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引导问题具有一定思维深度。希望学员们积极回应对自己文章的点评。

4、小组简报情况通报:

8月7日收到简报的组有:灯小组,景山组,史家一组,史家二组。
史家二组和景山组的简报质量高,大家可以学习借鉴。
灯小组、史家二组学员作业希望能提供的链接应改为平台内链接。以便同时阅读相关评论。
原则上,今日之星一定要有本日作业推荐。需要提供今日之星的链接。可以在http://acad.cersp.com/pxbj.aspx?id=1中查找。
合作愉快!

明天课程提示:

主题四 让学习错误成为成长的契机
43#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3:33:26 | 只看该作者
忍不住想说(关于综合实践活动)



看了大家的讨论,忍不住想说话。

1.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它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它应当如何开展和实施?讨论中也有老师问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不是对学科知识的综合,也不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而是对学生生活领域和生活经验的综合。如何来通俗地解释 ?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理念其实就是教会学生(孩子)怎么玩、怎么“成长”。它就像我们小时候的经历一样,没有玩具我们自己动手制作;没有人为我们设计游戏,我们和邻居玩伴却总能玩出自己的规则;我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促成我们都是小探险家;我们在父母的喝斥下在山林摸爬滚打;我们在和小朋友打闹中学会了怎么与人相处……我们个个几乎都是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天才,这些活动是人成长过程所必须“经历”的。

  这些,在以前,从来没有人教过我们,也不需要教我们便能学得会。但现在时代不同了,目前的综合实践课是针对“90后”的孩子们设计的,随着我国人口政策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他们的成长环境导致某些经历和能力的欠缺,这些对我们小时候来说是成长过程之“想当然”的事,然而却需要学校开设课程来教,这种课程就是要还原孩子的成长环境和特有的生活经历,这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对儿童成长规律的回归,尊重人格发展本身的规律,是离教师很近的。这里我将沈旎老师的话稍微改了一下,我想这样更能说明综合实践课的意义。

2.看到有老师提到还没有见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因此对这门课举手无措的说法。

  我很惊讶竟然看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这个提法,并有人一直的坐等着它的出现。我此时的脑海里,是一幅守株待兔的情景,在教育孩子上,我认为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综合实践要是有所谓的“课程标准”那就不能再称之为“综合实践活动”,而变成了学科课程了。我想《纲要》对课程的界定已十分清楚,之所以许多人对这门课程认识模糊,那是因为“学科本位”的思维在作祟。没有教案就不能上课,没有标准就不知课程为何物?其实,“标准”也好,“纲要”也罢,它们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关键的是教师如何去领会和践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看起来让人不着边际,但它却又是实实在在的一门课程,它是区别于学科课程的课程形态,也就是与所谓的学科“常态”课是不相同的。但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与学科课程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完善人格、指向未来的、服务于学生主体发展的课程。

  不管它的课程形态如何,最重要的在于它的课程意识形态。许多老师把综合实践课关在教室里面来上,以学科课程的物理形态完成了所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实质上是意识形态的问题,是观念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和其他学科课程认识的误区一样:教师认为因为教所以学生学,而不是因为学生学所以教了。这在意识形态上只是一点点的区别,但两种意识对课程实施的效果却会产生显著的不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理念上是开放的,这在《纲要》里写得很清楚了,决定了它的课程形态的开放性。

  我也参加过所谓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观摩课”,我一直排斥这种将综合实践活动课放在教室里上的行为,我很难想象在教室里还能上出和学科课程不一样的什么课来。我认为这是对综合实践课程的严重曲解,然而,我们却没有一个良好的“评判”方法,或者说是目前的教育环境不容许我们在教室之外对教师实施课程的行为有个准备的把握与评判。

  当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也可以有课堂的活动组织,但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要在课堂,问题是在这门课程的实践中活动中,许多教师过于夸大了课堂行为和课堂上的组织。致使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偏离课程所要达成的目标。


3.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忠诚的支持者、活动主题的开发者、活动课程的实施者,面对顽固的旧观念,却也爱莫能助,我们总在有意无意地纵容错误的重复。即使是很高级别的所谓“研讨课”,仍不能避免错误的重演。如,在会场上一位老师对着一群孩子共同“十分出色”地完成了所谓的综合实践课,教师仅是对照《纲要》巧妙地作了些许“交待”,那些本应凸显的过程就在教师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中消失殆尽了,仅此而已。

  社会环境以及教育自身的许多问题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现实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难,由此也引发了许多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行性和操作性的大讨论。有的人说要等到外部条件具备了再来实施这门课程,要知道,事物的交替变更往往不是旧事物彻底灭亡,新事物才产生的。往往是旧事物已经走向衰退但还没有灭亡,而新事物即已产生,新旧事物是逐渐交替的过程。我们不可能等着所有条件都成熟了才去达成一件事情。

  课程操作上存在困难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课程本身的困难,这个是社会环境和教育固有疟疾所造成的,许多专家学者对此都有着很多很好的建议。我们的老师可以参照着来解决。而有些涉及制度上的问题,则需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另一方面的困难是活动主题的困难,这个我想不应当成为难题,做力所能及的事,和孩子共同达成能够达成的目标即可。毕竟我们都无法逾越各自年龄和阅历的局限。目前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沈老师说的那样,从能够改变的开始。
44#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3:34:20 | 只看该作者
WYF老师:

  您好!

  昨天又一次进入您的课堂,知道您和您所在的教研组为这节课付出了很多,感谢您为我提供了教学研究的样本。

  我通过X老师了解到您的生活经历,在不断有老师产生职业倦怠感,觉得压力大的时候,(您姐姐是老师,我想您对学校的情况一定很熟悉)您毅然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这种行为本身对其它的老师就是鼓舞。在这个年龄,重新开始新的职业,是需要勇气的。几次的聊天,感觉到您转入这个行当,有一个原因就是喜欢孩子,这是一个好老师必备的素质。

  您不必担心自己教学经验缺少,如果我们全身心地来教孩子,那么,您前期从事的其它社会职业经历,都会转化为您的教学资源,您会感觉到您以前的生活仿佛都是为着今天教学做的准备,这是您独有的。

  您也不必为一些教学上小的失误而沮丧,教学机智是需要不断的积累的,它需要时间、需要用心和对自己和孩子的宽容。从两次听课的对比的情况来看,我感觉,这段时间不会很长。

  您的教学一开始就遇到了巨大的挑战,您带的是校本课程,一种需要自主开发的课程类型,从您两次提交的课程设计的文本来看,是比较规范的,这说明学校有良好的开发管理程式,让老师们能很明确怎么去做,同时也说明您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从您这节课的内容来看,能与学校的大型活动整合开发,对促进学校活动课程化是有益的。

  课后,我说,“永远都是试讲”,是出于我对课堂的敬畏,首先,教学是一个高速运转的过程,教师的应对有时是出于本能,当有能力把一些教学规律转化成一种本能的时候,才可能让课堂接近“完美”,只是接近,却永远无法达成,因为我相信“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开放课堂、同伴观察是发现教学问题,达成教学改进的前提。

  课后,我们的交谈让我了解到您开发这个主题的原因,我一直在想,关于残疾人,我们的孩子们了解多少,他们有哪些问题,他们需要了解什么?

  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如果只是自己根据平时的无意识观察来判断,可能与事实相去甚远。

  于是,我们小区院子里的一帮孩子就成了我的研究的对象,我想您在学校,做这件比我会更方便些。

  我每天下班的时间与孩子们放学的时间差不多同时,我喜欢在院子里坐会儿,而孩子们喜欢在院子里结伴玩会儿,几块巧克力糖就能把一帮小家伙吸引到我身边,他们叫我“沈阿姨”。

  “怎么这段时间没看到六栋那个大哥哥出来锻炼啊?”

  “谁啊?”

  “那个老是要爸爸拉着跑步的。”

  孩子们有点糊涂,说着东北普通话的赫赫回头望了我一眼说:“沈阿姨,您说的是那个傻子吧。”

  孩子们一阵哄笑,“上次,我们在院子里遇到他,迈迈还带着大家跟踪他,叫他苕,他还笑。”

  迈迈感觉到同伴的责备,为自己辩解道“他蛮脏,还要围嘴,直流口水。”

  “我妈让我躲远点儿,小心他打人。”

  “我妈说他是个弱智,都三十岁了。”

  (我感觉,在现实生活,孩子对与他们不同的人有一种天然的好奇心,会有害怕、挑衅、因为残障人本身的弱势,孩子们有时会有欺辱的行为,这是需要矫正的,感觉对待残障,首先需要的是尊重,而这个话题最好是从我们对待身边的残障人的态度开始。)

  我问“弱智是残疾人吗?”问得很突然,孩子们愣了一下。

  “我知道什么是残疾人?”赫从当了英语科代表后,话变多了。“没腿的、瞎的、听不见的、没手的。”中间有孩子插嘴。

  孩子们又一阵笑。“那个弱智哥哥是不是残疾人?”我又问,我犹豫了一下,不知道应该用“哥哥”或是其它什么称呼。

  孩子们的反应不一,有说是的,有说不是的,说不出道理,比谁声音大。

  “有病就是残疾。”

  “你得病的时候不就成了残疾。哈!!”

  ――――

  “他是生下来就这样的吗?”一个小女孩仰着脸问。

  我问“你们学校有残疾人吗?”

  “没见过。”

  “我在马路上见过没手的人。”又是赫。

  “是不是没有残疾的孩子?

  “如果有,他们上学吗?”

  “他们都在哪儿上学?”

   “听说有盲校,老师说的。”

    旁边有一个十几岁的男孩踩着滑板车过去,他是院子里小男生的偶像,在他面前,沈阿姨和巧克力糖都没有吸引力,几个小男生先跟着跑了。

  (我感觉,孩子们并不是很了解什么是残疾人,对同龄的残疾孩子了解得更少,在课前安排一个讨论,让大家提出关于残疾人的问题,后面的活动针对这些问题进行。

  在这段聊天中孩子们至少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残疾?他们生下来就是这样吗?是不是生病了就是残疾?有残疾的孩子吗?为什么我们学校没有?他们是怎么变成那样的?他们上学吗?他们在哪儿上学?――――

  这是孩子们想知道的,也是这个主题的价值所在,而不仅仅是空洞的提出要关爱残疾人,在没有认识的基础上,人很难产生情感。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帮助都是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的。

  如果有条件,可以让孩子们把自己的问题记录下来,课前查一些资料,老师也为孩子们准备一些资料,或者带孩子们去盲校,或者请残疾孩子来与同学们一起生活一天,在这个基础上再来交流,可能效果要好一些。

  当然,这样的设计就让这个主题还原成了一个连续的教学过程,而不仅仅是一节课。我想教学本身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昨天,课堂上运用体验活动的形式,非常好,我一直在想,孩子活动的结果为什么会与您预期的不一样?特别在后面两个活动中,孩子们非但没有体验到肢残人和盲人的困难,反倒把它当成了一个有趣的游戏。

  是不是可能与下面几个方面有关:

  一是三个活动的设计没有一定的层次,处于同一认识层面上的活动,会让人产生倦怠感。

  二是我们对待残疾的人态度,首先是尊重,是一个生命个体,对于另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的尊重;其次才是对弱者同情与关爱,它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然后是敬佩,对顽强生活的残疾人的敬佩;最后将自己的生命与这些残缺的生命进行比较,怀抱感恩与珍惜之心。

  当我们认识上有了这样清晰的层次后,活动设计的指向上可能更加明确些。)

  课堂上有时会生成一些教学的契机,比如,昨天课堂上一个孩子的摔倒,我注意到您关切地望过来,同组的孩子们也看了一下,谁也没有动,在这样公开课进行的过程中,孩子们和您都会尽可能维持教学的正常秩序,这没有错,我想如果在常态的课堂上,您和孩子们一定会来扶一把,令人感动的是,听课的王老师在第一时间冲过去,扶起了孩子,并帮他把凳子摆好,王老师当时的行为其实是这节课内容的一个很好的注释,这节课不就是要唤起一个生命个体对另一个生命个体的关爱的意识吗?

  但您仍不必为此自责,“课堂永远是遗憾的艺术。”课后我们谈到这个问题,我想您以后对这种生成性的教学资源会更敏感些。教师成长的过程,也就是教学敏感度培育的过程。

  小科老师的一个优势是有机会在各班进行调整后的尝试,如果您有意就这个主题进行再次尝试,我会关注,如果允许我来听,打电话给我就行。

  另一个建议:我知道在入道之初,我们会比较依赖于外部评价,但一位优秀的教师会有更强的自我评价的意识。如何建立教学的自信?

  我们面对全区开展教学研究,所以常常有顾及不到之处,我想您仍能找到一些很好的研究伙伴,首先是你们教研组的老师,还有一个重要的伙伴就是书籍,它能帮助您进行理性的反思,建构起自己的教学思想,这是我最看重的,做教研不是把我的教学思想塞给您,教研工作应该是培植教师自己的教学思想,并为老师们的研究提供参考途径和范式。只有当老师们掌握了一定的研究方法,有了自己的教学思想,才不会“风吹两边倒”,产生一些跟风追潮的形式主义的做法。

  昨天,还收到学校提供的您的教学随笔,我仔细地读过,您有忠实而认真的记录习惯,这是很可贵的,我想只要您坚持,您的教学随笔将成为研究一位教师专业成长很好的素材。教学随笔到底有哪些形式,记些什么,怎么写,对我们的教学更有帮助,我想可以参考一下郑金洲老师的《教师如何做研究》一书,关于教育日志、教育叙事等章节,如果有时间,我会将我的相关读书笔记提供给您,希望能有用。

  再次感谢您!为给您和您的教研组带来的搅扰而不安,代问王老师,及教研组其它老师好!

谨祝秋安!



沈旎

2006年10月25日
45#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3:35:01 | 只看该作者
跨学科合作



  通过预赛确定谁来上这节比赛课,已经让我痛苦不堪,心中一次次地和自己过不去,和使人不得安宁的,让人变形的教师评价方式过不去。最后只能用别人的话来安慰自己“我们没做错什么?我们并不是出于私心。”但更多的时候回顾着刘铁芳老师的一个词“平庸的恶”。

  我也知道,身在其中,并没有勇气放弃,一是这是我的工作,必须做;二比赛结果是对我的教研工作进行测评的一项指标,不但要做,还要努力争取“表演”得好;不然,其它所做的都是白费;三这种机会对老师来说不可多得,不参加这种活动,用什么方法来肯定老师的工作?

  反正这是件“做与不做,不管怎样,你都会后悔”的事情。

  不论谁来上这节课,这种公开课、比赛课的性质决定了它已经不是常态课,受着种种局限,比如,要用其它学校的学生,只能寻找那些普适性比较强的话题,而不是针对自己了解的学生的问题;二是只有一节课的准备,不论好坏只看这一节课,所以只能选那种短小的,能够在一节课内相对完整的课题;三是要考虑上课物理环境的变化给学生带来的不适;四是一定要有高潮,在某些段落有观赏性。这些与教学规律与理论无干,老师们听这种课多了,只要不傻,这种套路都是熟悉的。不管对不对,这是盘课时,我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除去这些局限性,我尽可能让其它的环节接近真实,尽可能减少它的负面影响。

  确定人选后,我能体会到小W的心情,矛盾,一方面是开心,另一方面是巨大的压力,她很清楚,成败在此一举,好在团队内老师的相互扶持,答应不管在设计时,还是试教时都会全力以赴的帮助,让她稍微安心了些。

  上周五,和我谈了她的基本想法,一共是二个方案,最后,我重新给她整理了思路,但有些设计,她并不理解,我能感受到,如果在常态下,我会让她按自己的理解做尽可能多的尝试,可比赛临近,不太可能。

  既然从结果上,我已经不能得到更多,能不能在过程中,让老师真正有所收获呢?

  今天下午,我又去了学校,组织了一次跨学科的集体备课。因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这个主题涉及到数学、美术以及体育学科,希望借这次活动,体验一下跨学科集体备课的过程,倘在此基础上,体会到教师合作团队在教学中的力量,也应该是无奈中的收获之一。

  这段时间下校,发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参加由学校出面组织的每周一次教研活动时,内容一般大而空,老师的积极性不高,应付的比较多。倒是教师们私底下,以某项任务驱动下的研讨,却是频繁而实在,如何将这两种形式很好的联结起来,让老师们在教研中有更多的自主权?

  我想,如果早些时候,让小W在学校公告栏里用海报的形式公布自己集体备课邀请信,由教师自发组织教研活动,可能会吸引更多的老师参与。

  参加下午教研活动的两位数学老师,一位老师年纪比较大,很亲切;另一位穿着一身红衣服,听小吴说刚做新娘,进来后很腼腆地在我身边坐下。由于学科不同,老师开始还有些拘谨。

  我对今天备课的主要任务进行了说明,小吴提供了一份活动的设计简案,并对设计的意图及教学细节进行解说。我发现,真正进入研讨状态时,老师们的情绪是比较容易调动的。



  “我想在四年级实施这个主题。”

  “你在四年级实施这样一个主题,会有困难,我带四年级数学课,孩子们对圆还缺乏这个层面的认识。”

  “从知识积累的层面上说,我建议你在六年级上。我教六年级数学,刚学到圆,听你的设计,起初我觉得有很多地方与数学课重复了,后来,倒觉出它与数学课的不同的,数学课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而综合实践活动更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并运用知道,它以一定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孩子们刚学过的圆的知识的运用,所以我建议你在六年级实施。”----

  这段讨论让我清醒的意识到,跨学科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老师都有一定的学科背景,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会涉及到各科知识的运用,指导老师需要有意识地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加强对各学科的沟通与了解,这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没有这样跨学科合作团队的支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困难,只靠教师自发组织基于任务的合作团队,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校给予一定的制度的保障与支持,来促进教师间的合作。

  几位老师对导入情境的形式及提问的方式也提出了异议:

  “如果你这样问我,我会不知道怎么回答,我想知道你为什么要这样设问,你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答案?”

  -------

  “从数学的角度讲,学生如果能用这种方法来画一个圆,说明他对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他发明的画圆工具,在很多地方与圆规有着相似的地方。”

  -------

  “其实,体育老师在运动会上画的圈,就是一个很典型的示范。”

  --------

  “六年级的孩子在数学课上学过用圆规,但画圆仍有困难,这个环节需要的时间会比你预期的长。”

  --------

  在争论的过程中,教师们已经无意识地进入了研究的氛围,比如从考察教学目标与教学行为的不一致来发现问题,尽管问题显得相对散乱,我还是能感受到老师们的研究潜力。两个学科在同一任务的驱动下很自然的进行着沟通,这种跨学科的交流并不是不可能。我需要做的事,继续利用这种教研的氛围,引导老师们借这个活动,走过一次完整的研究的过程,想到近期读的郑金洲老师《教师如何做研究》,里面很多方法都可以尝试。

  讨论完后,小W老师主动邀请参加讨论的老师明天听她的试教,同时给每位听课的老师布置的观察的重点。

  明天的课,成为大家共同的期待!
46#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3:35:50 | 只看该作者
教研手记:虚设



  昨天是周一,安排得满满当当,最重要是下午的教研活动,为这次活动准备了整整一周,电子讲稿已经做好,其它材料的收集都已经完成,早晨四点就再也睡不着,有意让自己不再想这事,只把讲稿及整个过程又在心里过了一遍,除了忐忑,也有些期待。

这次教研活动安排在这个时间,出于两个考虑,一是优质课比赛在即,希望全区的老师都来听听课,出出主意;二是易娜会在11月初回日本,他一直与我的核心团队在一起工作,我想让她与我的整个团队有一次交流。

整个活动尽管以优质课的试讲为主干,但我努力冲淡这种课表演的性质,试图以研究课的形式出现,所以把这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定为教师如何做研究之课堂观察篇,整个活动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分享;二是观察与思考;三是问题与交流;在分享部分,安排了三个内容,首先是一首歌,这是教研活动的常规,这是安排的是郭峰的《有你有我》;其次,是刘良华老师暑期远程中介绍基廷老师的一个片断;最后是我读的几本书《透视课堂》和《教师如何做研究》中有关课堂观察的基本原则和到哪里去寻找问题的片断。分享部分,旨在情绪的调动,同时为观察课堂提供背景支持,通过分享片断了解如何观察课堂,课堂观察中如何发现问题。(未完,时间到了,今天集体下校,回来再续)
47#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3:36:34 | 只看该作者
HLY老师:

  您好!

    周五上午在贵校,有幸听了您和L老师的课各一节。您们都是班主任,所以第四节课谈课时,要到班上交待事情、放学,谈话不得不戛然而止。我在全区近六十余所学校穿行,恐怕一时半会儿不可能再去贵校,于是想到以书信的方式与您交流。

一、操场

    记得,最早听您的课是去年春季,您是一位语文老师,兼综合实践活动课,那次上的内容是“校园绿色植物调查”,那次课后,我们进行了一次比较深入的谈话,过了不久,又听了您的一次课,您对方案时行了调整,活动是在操场上完成的,我记住了学校主席台旁的一株红梅,而且,您教学的敏感和细腻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次,到学校,学校的变化很大,整个操场都铺上了红红的塑胶,可能铺设的时间不长,散发着一种特别刺鼻的味道。这一阵子好像区里很多学校一下子铺上了塑胶,说实话,我不太喜欢这种操场,尽管大家说这种操场可以防止学生摔伤,显得更清洁,但我觉得造价高不说,维护起来也比较困难,更要命的是,它是潜在的污染,时间久了,灰积多了,颜色褪了,塑胶硬掉、坏掉时,会是如何?突然想到,如果您再带领孩子们进行校园绿色植物的调查,可能就不再需要测量草坪了。我发现,区里的学校几乎没有草坪了,想起以前学校的草坪和暑期过后我带着孩子们割草的情境,还有刚割过的草坪散发出来的清草味,现在,学校现在变得越来越“洋”气了,倒让人怀念起那种质朴的校园。

二、投影

  这次您的课是在五楼阶梯教室上的,主题是“今天,我们吃什么”,您制作了精美的电子讲稿,主要以图片的呈现为主。

  在我所听的课中,之所以离开教室,到阶梯教室上课,大多是受制于投影仪,因为,小学不像大学一样,每个教室都有这样的设备,于是要用投影设备,就得在阶梯教室上课,阶梯教室后面的座位很多,只有我和另一个主任听课,显得空荡荡的。

  我还注意到,为了保障屏幕投影的效果,两层的窗帘都被拉上,强烈的光线似乎要撕开几条没有合拢的窗帘缝,自由地冲进教室。在好多学校听课时都遇到这样的情形,尽管室外,阳光灿烂,室内师生却沉在一片昏黑中,开着几支日光灯采光。只是为了投影上几幅图片吗?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呈现这些图片呢?比如,多复制几张?比如,让学生找些不一样的,小组内交流一下?我想,如果没有投影仪,我们也许能想出更多的好办法。常常感觉,教学被一些现代化设备限制住,我不是说这些设备不好,而是说,如果我们的教学受制于这些东西,会比较难受,我想说的是返朴归真。我想,质朴与真实一定也是您教学的常态,所以,这个问题几乎就可以说是由我――听课者引起的。

三、课程开发

    下课后的聊天,您说到这个主题的由来,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午餐时出现的问题。我发现您和L老师,尽管都是班主任,工作都很繁重,但都没有照搬资源包中的内容,而是对资源包中主题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了改造,这其实就是课程开发的过程,所以,我说,您和L老师都是具备一定课程开发能力的老师,这是难能可贵的。

四、关于提问与目标

  开放课堂是为了改进课堂,改进的前提是发现我们课堂中的问题。

  上次教研活动,我们学习了郑金洲老师的“教师如何做研究”,书里提到课堂问题的几个观察点。比如,“目标与行为的不一致、师生的两难、对同一行为出现不同理解”等,我尝试着从这些方面来观察。

  我注意到尽管您的目的在于解决午餐中孩子们挑食的问题,但在您的课堂上,孩子们对这个目的并不了解,您从“最喜欢吃什么入手”,我注意到孩子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感觉困难,我想如果用这个问题来问我们自己,我们也会觉得困难,因为喜欢什么,其实很不稳定,每段时间都不一样,而且,可能喜欢的食物很多,而表格只能填入一项,这也是让学生争执不下的地方;

  您让学生回顾前一天或几天晚餐的食物,来判断自己的饮食是否均衡,一再强调要做量的说明,我自己试了一下,感觉回答这个问题也比较难,一是回忆的不准确;二是量比较难统计。

  我觉得,应该怎么合理饮食与学生喜欢吃什么关系不大,问题存在于学生当前的饮食状况,而您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分析自己当前的饮食结构,发现问题,并调整自己的饮食,使其更科学。那么,学生当前的饮食状态,可能是问题产生的起点,而饮食状态,通过回忆可能不准确,如果在活动前,让学生对自己某一阶段的饮食情况进行记录,这样可能比较容易与您出示的科学饮食结构表进行比对,发现问题。另外,从量上来说,以克为单位进行记录是比较困难的,只需要学生感知,哪类最多,哪类最少,即可达成与您提供的科学饮食金字塔的比照。

  我想,发现教学中的这种问题并不困难,如果我们把提给学生的问题,先提出来给自己回答,便能发现其中的两难。

  另外,我感觉,我们在教学中,往往问题产生于学生,希望能通过活动解决学生的问题。但我们常会将问题提升到离开学生实际的地步,一是追求活动的广泛意义,而忽视问题的针对性和对个体的价值;二是教师并没有把活动的目标清晰地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没有与学生达成一致,学生只能在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在最后才慢慢自悟,原来如此,这对学生的自主性是打击。

  以上的建议和问题,只是从一个观察者角度的思考,如果您感兴趣,我们可以做更深入的交流。听说,您这个年级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实行走班制,那就意味着您还有机会可以对设计进行调整后再实施。

五、关于集中与分散

  我听学校的主任介绍,您是全校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节数最多的老师,其它的班主任都是担任跨年级一个班的教学。也听到L老师说,您在教学设计中,对年轻老师的帮助,您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方面,您也有些比较成熟的想法,我已经向学校建议,利用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机会,让您给全校的教师讲讲这门课程。

  确实,根据纲要精神,全校老师都应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这也会解决您提到的,在活动中得到老师们的帮助比较困难的状况,也能促进教师间的合作。但我所了解的当前的状况是让所有的老师都参与指导,并不现实,很多老师对课程还缺少基本的了解,因此,我想,当前专兼职教师相结合可能是比较优化的实施状态,但这里的集中,是为了辐射,您作为校本专家,起到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的引领作用,也就是说,集中是为了分散,培植更多的老师参与到课程的指导队伍中来。


  感谢您为学生、为本课程所做出的努力,希望在教研活动中常见到您,听到您的声音。



顺颂秋安!





沈旎

2006年11月11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3:37:18 | 只看该作者
阅读记2006年11月12日



  对于喜好原典的人来说,放下《大教学论》的阅读转而读一些实用性比较强的教育类书籍,会有一点特别的感觉,但终于放下,在华师图书馆遇到了两本万千教育书系中的译著,一本是《健康课堂管理》一本是《跨学科主题单元教学指南》,已经读过万千教育书系的好几本书,这类书读得会比较快,这有利于修正我的阅读速度;这类书提出的一些策略会比较实用,读起来不困难,一本书读完所得并不会很多,但操作性会很强;这类书决定只借不买,只有原典值得收藏,哈,又是谬论。

  这周读的是《健康课堂管理―激发、交流和纪律》,里面有些东西比较有趣。

一是各类测试题。比如,精神安康的自我检测,我自己试着做了一次,所有的问题都是从正方面提出的,并没有两难,要骗得一个高分,很简单,而且有些后面也没有检测标准,这类测试题,让人感觉到头脑简单。

二是各种课堂讨论。比如观察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接纳、认识的独特性等,也让人觉得小儿科,为了使参与者学会认识相似性与差异性,让参与培训的老师观察自己的水果并说出特征;为了让老师体验给学生“加标签”的感受,让参与者背后贴一个标签,然后进入日常生活,让他们去感受别人的反应等等。读罢,觉得好玩,然后一笑,是老外的教师培训太小儿科了,还是我们太复杂?

国内的教育类书籍里大多不会有这样“幼稚”的活动设计或是我们认为比较“武断”的判断或是太过针对性或个体化,不具备普遍意义的章节。

但正是这些部分比较好玩。举几个下次教研活动可能给老师样讲到的几个例子:

1、我们现在强调交流,看重的是双向交流,但书中提到:“当秩序重要时,单向交流显得即经济又实效。”“当交流的准确性重要时,双向交流使你能判断交流的准确性。”

2、我们常常会对学生或其他人这样说“你不应该那样认为。”“你不应该感到**”我们常认为自己可以说出别的的所感或所想以及如果感觉,这个观点是错的。心理学家的原则是:仅仅让一个人说出与他生活挫折有关的内心感受(情感)可能是一种治疗方法。

3、当听学生说话时:“停下你正在做的事情;在听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尽可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谈话的内容及感受上,而不是思考你应该说什么,怎么切入,档要对学生感受做出冲动的判断;不要轻易打断谈话。“

4、教师与学生健康的交流包括:把对学生的要求清楚的表达出来,无需解释这些要求;教师向学生表明自己的想法、感受。

5、如何与学生有效地交流愤怒的感受?“我现在真的心烦意乱,并且很生气,我需要暂离开这儿,我会在平静下来之后跟你谈。”

说出感受时优选“我感到――”而不是“你伤害了我――”

6、用鼓励代替表扬。
49#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3:39:18 | 只看该作者
亚楠:

你好!来信收悉,能在你“挠头皮的时候”被想起,作为只在师范里代了你一年课的老师,感到非常荣幸。

开学后收到不少同学的短信和电邮,新任老师 “变得烦躁不安和休息都不安稳的”不止你一人,大多诉说 “最头疼的课上组织教学”的问题,然后才提及具体的内容的教学方法。这是否是一个新老师必然经历的过程呢?如果是,怎么平稳地度过这个阶段?

刚开学的时候,你们师范的班主任范老师把师院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表给我,让我说说自己的想法,了解了你们在大学学习的课程,就能理解为什么大家会有相同的困扰。在师范的课程设计里,几乎不包含课堂管理的相关内容,大部分是我们站在讲台上即将教授的知识,相对抽象的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以及与学科知识相关的教学法,这些教学策略大多形而上地排除了复杂的课堂状况,多以良好的课堂环境为前提。我并不是说这类知识不重要,但根据大家现在的状况来看,仅有这些知识是难以应对实境教学的。学生不是一个安静的水杯,等着老师将知识倒在他们的头脑里。在师范课程中,对以什么方式把这些知识传递给学生,如何来组织这个过程基本没有涉及,加上实习期短,职后的培训也多以某学科的教学法为主。一踏进教室,我们就被乱糟糟的课堂闹懵了,面对生龙活虎的学生,再好的教学设计都无从实施,弄得十分沮丧。我们对如何管理课堂并没有心理和策略上的准备,还没有学会如何与学生交流和对话,这可能就是大家一上讲台就觉得束手无策的原因之一。

第二个原因可能是我们虽然被教育要无条件地去爱学生,但只有对爱的感性认同,还没有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爱学生,还没有学会怎样理性地去爱学生,爱其实是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在我代课时,同学们谈及师生之间关系,大多用“朋友”之类的词汇来表述,但在我们经历实境教学的过程中,同学们表现得要么过于软弱和迁就;要么就表现得像“暴君”,而那些简单粗暴的经验大多来自于对师道尊严的刻意地维护和对传统作法的承袭,更可怕的是不时在这二种角色间的摇摆,最后甚至有些同学得到这样的结论“爱是靠不住的”。

可贵的是来信向我诉说苦恼的新老师,仍葆有一颗敏感的心,还没有走向对教学暴力的认同,和对课堂混乱的习惯。你们受着现实的困扰,爱吧,学生似乎并不领情;暴力吧,似乎又违背了心底对教师职业的期许,自己都觉得自己像个坏老师。看到自己的幼稚,是成长的前提。让思考成为一剂防止我们的心硬化的疫苗。

正如你说:“口号,表扬,哄着,吼叫都试过了,收效甚微。其它老师建议也差不多这些,还有的建议打他们,杀一儆百,呵呵,也试过轻轻打手心。真的是穷途末路了。”

怎么办呢?重新回到师范,来修习课堂管理和教学组织的相关内容,对我们来说不现实,倒是真有必要提醒师院在课程中增设相关的内容,为后来者肩起些我们曾经历的困扰。

我在小学站过近十年的讲台,能明白你的窘境。小学课堂的确是个拥挤、复杂而险象环生的地方。课堂并不像我们在教材教法书中所读到的,只发生教和学这唯一的事情,它是不可预见的多种事件以极快的速度同时发生的场所,你和这班一年级的孩子就像一个家庭一样会记住你们共同的“历史”,就像我的那帮已经工作的学生在聚会时提及的那样,他们会记得曾经有哪些口号,谁被选为组长,老师怎么哄我们,老师吼叫时是什么感受,老师轻轻打过谁的手心……几十个孩子的记忆合在一起会清晰得可怕,它不仅能帮你记录下每一个细节,而且等他们长大了,还会告诉你他们的感受。不过,别担心,孩子的善良是可以信赖的,远远地回望即使是困窘,也只余美丽。关键是当下遇到问题,多从积极的角度来寻找对策,别把自己弄得太沮丧,别把自己埋在坏情绪里。曾经在给你们的课上说,人在歇斯底里时,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警惕把对孩子或自己错误的惩罚变成对心灵的羞辱。

我不认为教学组织的方法是唯一的。口号,表扬,哄着,吼叫甚至轻轻地打手心,这些方法在课堂上也并不是不能用,问题是你在什么情况下用的,具体怎么操作的,对这些细节进行反思,或许我们能发现这些策略失灵的原因。很想给“挠头”的你一些具体的建议,可惜,并没有从你的信中读到这些情况发生的具体情形,比如你问“为什么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方法不对?口号不能用多了?表扬少了?表扬的方式?上课没有吸引力?~~~我觉得这些似乎都有,不知道怎么办了?”那么,你在什么情况下想吸引他们的注意?用了哪些具体的方法?你有哪些口号,这些口号在课堂上怎么用的?你在什么时候觉得它彻底失灵了?你表扬过谁?为什么表扬……只有知道了这些,我们才能来做一些具体的策略分析。

你可以从这些方面得到扶持,一是阅读,比如大夏书系的《小学课堂管理》、万千教育的《从教第一年》《学会教学》等等;二是其它老师的经验,既然是经验,就会有危险,你得建立起一把“尺子”——原则来衡量经验的真伪和效度;三是与人讨论,比如我或班上的其它新任老师。但与你的教学实境相合的策略终究只有靠你自己才能找到。

在这里,只能提供一系列我认同的有关课堂管理的假设[1]:

假设一:成功的课堂管理能培养自律性和个人责任感。

“一种顺从模式的成功依赖于不断的的监控。”管理想要有效,就必须乐于设置限度,引导学生去正确“行为”。当然,你的目标是是建立一个环境,使学生出于个人责任感而规范自身行为,而不是出于害怕被惩罚或渴望得到奖赏。

假设二:预防性管理策略,可以避免大多数课堂混乱的问题。

重点为不当行为的预防,而不是处理不当行为的策略。区分训诫和课堂管理,前者是对不适当行为的反应,后者是创建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的环境,从而支持教学方法。

假设三:教师对管理的理解方式对其行为有极大影响。

把课堂管理视为引导和规范课堂进程的教师往往比那些强调自身训诫角色或认为课堂管理有赖个人魅力的教师更高效。

假设四:对课堂秩序的需求不应超过对有意义教学的需要

过度地关心安静和统一会妨碍教与学,不能为了使课堂保持安静而牺牲学习机会。“一堂井然有序却什么也不教的课与混乱到不能进行任何学习活动的课一样无用。”(道尔)

假设五:不同课堂条件下课堂管理的任务各不相同

假设六:成为一名有效课堂管理者需要知识、思考、努力和时间。

不能简单归结为一套秘诀或一些“行为指南”,没有轻易获得的答案。不能通过“本能直觉”或“跟着感觉走。是一种习得技艺。这意味着,你必须掌握有关课堂管理的基础知识,你必须乐于预测问题、分析情况、找到解决办法,作出深思熟虑的决策——反思自己的错误。

这就需要你对这个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记录其中的困扰、矛盾或是喜悦的情形。有一个预测,当你能理性地耐心而真实地记录下你管理课堂的过程,你的怒气会在笔端消解,并从中生长出智慧来。

我把张玲发给我的课堂记录转发给你,另外,你在信中提到拼音教学的问题,我在这方面没有太多研究,在网上可以找到一些课的录像和相关文章,可以作为参考。你思考过为什么要让孩子们学拼音吗?不妨联系你在信中提及的一个细节,你不懂大治方言引起你与家长沟通的困难,把这二件事联系在一起想,你会有什么发现呢?

心底有爱,是为师的前提,仍需要学习怎么去爱。你得承认,你和孩子是一起成长的,那是个漫长的过程,给彼此更多一点信心和耐心。

谨颂秋安!

沈旎

2009年10月8日



[1] 参见大夏书系《小学课堂管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50#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3:40:02 | 只看该作者
H老师:

您好!很高兴在调研时遇到您,常常感慨能在调研时遇到美好,在与您的交流中,了解到去年您到实验小学交流,感觉得到交流带来视界的开阔和您言谈中的自信。

那天,听了您的课,您通过一节自己设计的课表达出对孩子生活的关注。如您所说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确实给您的教学工作增加了负担,何况“一切都需要自己来准备”的课程,一方面它让我们在教学中挣脱了课本的束缚,能够完全从学生需要的角度来设计课程,另一方面,也让习惯于按课本教书的我们有些无所适,有时会想,或许,我们的课程的能力正是在这种挣扎中慢慢习得的。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价值,我们也在课程中成长。

关于课,您已经做了全面的反思,我在想,是否能以这节课为基础,同时又跳出课,有所发现呢?我想从下面几个方面与您交流,不当处,敬请指正。

1.目标的设计

目标是教学不可忽视的起点,也是测评教学效果的依据。反思一节课,不妨从目标入手,比如一是用目标来审视教学环节间的逻辑关系。您在目标中教学目标中提及“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水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物质,它是构成人体的最重要成分,让学生了解:要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不能喝生水;一次喝水不能喝太多;运动后不能马上喝水等常识。”那么,可以在环节设计去寻找,哪些教学环节是支持这个目标达成的。在这里“通过活动”最好明示,通过什么活动,环节设计的目的性可能更强;二是在课时目标的表达时,尽可能具体可测,长远的、教育教学始终关注的,诸如“学习习惯的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等等,可作为隐性目标处理,比如您备课中,“养成学生健康、科学的饮水习惯和行为,培养学生形成科学喝水的良好习惯” 以及“帮助学生建立科学面对生活的态度”等,是这门课程始终追求的目的,所以不必呈现在这个课时的显性目标表述中;三是您可以尝试分析教案呈现的三个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之间的关系。

2.环节的设计

环节设计是以目标为服务的,所以,在教学环节设计完成后,可以将教学环节与目标对照起来审视,看看有没有无效环节,或者有没有目标没有环节支撑。完成了这一步骤后,可以再做一件事,看看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如您的教学环节设计中,“观察饮品的成份”与后面“介绍各类饮品的优点与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注意环节设计中的逻辑断点。

3.教学方式的选择

教学方式没有哪种一定是正确的,或者一定是错误的,只有合适和优化的追求。比如您在过程中,有一个让学生“介绍各类饮品的优点与缺点”的环节,用了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介绍,当然比老师介绍更好,但为什么要介绍?目的是什么?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有没有更为优化的教学方式的选择?我在想,这里仍采用的是“给”的教学方式,是否有可能转化成“要”的教学方式,您在反思中已经提及,是否可以用学生的问题来引导介绍?要是这样,要如何设计这个教学过程呢?如果有可能,您可以再尝试。

您在反思中提到的结果开放,非常赞同,教学是一个不断丰富多样性的过程,老师做的是呈现丰富的多样性,而不是代替学生进行判断和选择,这可能是当下德育教育效度低的原因之一。

您在反思中还提及对学生交流能力的关注,在知识与能力间,真正具有迁移性的是学生的能力,而能力是综合性的,学生交流的能力形成,不仅是语文学科的事情,各学科都应该有所关注,这或许就是前面所提及的隐性目标,但什么是交流能力,在这节课上,交流能力表现在哪些方面,也不妨深入思考。

教学是一门令人遗憾的艺术,我们自己的教学经历只有在反思中才能实现它的价值,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老师教了十几二十年,状况还是那样,而有些老师在专业上成长较快的原因,珍惜自己的教学经历,不断反思,实施,再反思,教学能力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成长。

WFL小学确实小而偏远,是不利的因素,我也有在偏远学校任教的经历,在这样的学校,学生家庭条件差,但这只说明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帮助,在这里,老师的作用或许比家境好的学生,好学校的学生更为关键。我们的努力一样会作用于学生,不抱怨环境和条件,发现自己的价值,并透过自己的努力,肯定并实现自身的价值。我想,好的老师来自尘土。

谨颂教祺!

沈旎

2011年3月25日


转帖给好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1 13:19 , Processed in 0.10428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