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永波的诗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06:17:08 | 只看该作者
翻 译 诗 歌

马 永 波



集中翻阅了国内主要的刊载外国诗歌的几种刊物,最大的感受就是翻译诗歌的介绍在文学刊物上所占的比例和所受重视的程度相对低弱,尤其是纯文学刊物,有翻译诗歌版面的很少,即便有也非常地不固定,显得零散,没有系统化的思路。专门的诗歌刊物中开辟有定期不定期翻译诗歌栏目的只有《诗刊》、《诗林》等少数几家。而外国文学研究类的学术期刊上,在诗歌介绍方面倒是奇怪地多于创作类刊物,在版面配给、介绍的详尽、相关评论文章的配套方面,都优于创作类刊物,而显出研究型思路。外国诗歌的翻译、欣赏和借鉴,本就离不开对其诗歌美学的深入把握,就文本翻文本,往往会失之偏颇,理解自然也不会深入。从这个角度上说,诗歌翻译首先是诗美学的研究,它本身就是一种学术活动。我一直有这样的想法,那就是将翻译和研究结合起来,互相呼应,在研究透彻的前提下,再去翻译,这样对文本的把握、对具体诗人诗学理路的理解,便会更加丰富和实在一些。我想,创作类刊物在外国诗歌的介绍上面,大可以向学术期刊的做法借鉴一二,将版面有限的经济学考虑与诗美学传播的审美诉求合理搭配起来。与其零打碎敲,不如做个系统工程,比如按照流派,一个一个地介绍,并配以权威性的研究论文。

我所考察到的刊物中,有《诗刊》2007年8期的下半月刊。刊载了张昭翻译的《当代英国三人诗选》,涉及诗人为凯萝?安?达菲、彼得?斯通、珍妮弗?华威,每人只一两首,算是个小拼盘,鼻子眼睛根本看不出个数来。同期刊发的美国黑人诗人科蒙亚卡的一组诗倒是值得一读,翻译者为陆正兰。译文很好地传达了这位口语爵士诗人的风格,多用短句、跨行频繁,造成类似爵士乐的切分效果。黑人诗歌的大师当数兰斯顿?休斯,也不乏丽塔?德芙这样的桂冠诗人,但科蒙亚卡不同于休斯的典型性的愤怒,而充满着温和的抗议和无奈的冷嘲。笔者自己恰好也在今年上半年从一本美国最佳诗选上翻译了他的组诗《七宗罪》,感到亲切。其中一首《我和你都在消失》最能体现其风格:“我从山上带下来的叫声/属于一个依然在我的头脑里/燃烧的姑娘。在破晓时/她燃烧,像一张纸/她燃烧,像火狐/奔跑在大腿形状的山谷里。/一条火焰的裙子/在她身体周围舞蹈/在黄昏时分。而我们垂着手臂看着/她在燃烧/像一袋干冰/烧得像水上的油/像一把浸满汽油的/芦苇火把/她闪闪发光,/像银行家的雪茄烟头/无声,像水银/黄昏的彩虹之下的一头虎/她燃烧,像伏特加猛饮一扣/她燃烧得像满田野的罂粟/在雨林的边缘/她升起,像烟火/冲进我的鼻子/她燃烧,像森林野火/遇到令人战栗的狂风”。用一连串比喻的循环重复,将诗情结构起来,突显其节奏的回环往复。

《译林》2007年4期和5期,分别刊载了日本女诗人新川和江的组诗,介绍说该诗人早年师从象征主义诗人西条八十。诗歌平淡,少有趣味。对于日本诗歌,向来有些隔膜,不说也罢。5期刊载的松溪一苇的《美国名诗人情诗名作五首》,计有哈特?克莱恩(即跃下布鲁克林桥的《大桥》作者克兰)的《外婆的情书》,卡明斯的《我随身带着你的心(把它装在心里)》、《我多爱你(我最美的亲亲)》,罗伯特?伯莱的《鹰》、《第三个身体》。作者都是名家,而诗歌的选择也颇值得寻味,尤其是伯莱的《鹰》,角度独特,乍看不像是一首爱情诗:“不论何时,当一个男人试图拯救一个女人——/就像他曾经试图拯救他的母亲——/那意味着他娶了——/娶了什么?娶了将要/把他撕成碎片的什么。/昨夜,我在熟睡中/梦见一只鹰将头/和喙一直伸进/一只死狗的躯体里。/它抬起头,望着我。”这样的爱情诗倒真是呼应了新超现实主义从潜意识的大海里钓出意象的诗学主张。

《外国文艺》2007年5期上刊载了朱景冬翻译的哥伦比亚诗人爱德华多?卡兰萨德十首。卡兰萨的主题多为祖国、死亡、爱情、大地,且笼罩着梦幻气氛:树木的影子、着魔的女人、蓝色的姑娘和纯朴的孩子。诗中除了浸染着魔幻气息之外,且具有令人忍俊不禁的书生气,比如在《情歌》中,他这样写到:“当我写河字时,你下水游过去/游到对岸后你躺在/另一些闪光的音节的金沙上歇息。”

《外国文学》2007年第5期上刊载了黄灿然翻译的波兰诗人亚当?扎加耶夫斯基的十二首诗歌,前面配有译者的介绍文章。与其他东欧诗人一样,扎加耶夫斯基的诗中也涉及到美学愉悦与道德担承之间可怕的冲突与平衡问题,他善于将日常生活陌生化以呈现世界的矛盾本质,更为可贵的是能保持与对象之间的冷静观照距离,既深入又超离。也许正是这种态度,使他们很轻松地化解了爱尔兰诗人希尼所苦苦思索的时代律令对诗歌美学自律的强力约束。在严酷的生存中,诗人更应该“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赞美一只画眉掉下的灰色羽毛,和那游离、消失又重返的柔光”。波兰诗歌迥异于欧美主流诗歌的特殊气质,让人着迷。可惜国内尚无专门的译本,年初曾收到湖北翻译家李以亮惠赠的《波兰现代诗选》,是个非常有价值的本子,放在哈尔滨,一时找不到了,姑且提醒一下。

作为外国文学的主要阵地,《世界文学》2007年第5期上对外国诗歌的介绍也和《外国文学》格局相仿佛,配有翻译者的论文。译者是诗人小说家黄梵,他给我们带来的是加拿大诗人弗瑞德?瓦。加拿大诗歌在大陆的译介依然极其稀缺,尤其是新近诗人,国内鲜有接触的机会。译者与原作者相熟,自然在翻译过程中有不断探讨细节的方便。黄梵自己的诗歌写作品位也是译作质量的一个保证。他的《译诗札记》中对原作的理解十分精当,参照阅读,自能有心领神会之感,在此不再赘言。

最后,郑重推荐黄礼孩主编的《诗歌与人》的“国外五诗人诗选”专号,收录了俄罗斯诗人捷纳狄?艾基、秘鲁诗人巴列霍、英国诗人拉金、希腊诗人里索斯和波兰诗人米沃什。文本篇幅不小,基本能从中窥见原作的风貌,值得收藏。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06:33:22 | 只看该作者
23#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06:42:56 | 只看该作者
大众媒介时代的文学与真实



马永波

(南京理工大学 人文学院,南京 210094)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因特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介的迅速扩张开始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划时代革命,在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即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和书籍之外,为人们打开了一个新的空间,但同时也打开了一个难以预测究竟的潘多拉之盒。借助于电子信息技术,大众传媒深刻影响着话语生产和精神生产,而以语言为媒介、与精神生产密切相关的文学生产也受到了巨大影响。大众媒介的平面化、虚拟化使得话语生产消费化、幻象化,文学也概莫能外,变得娱乐化和市场化。在这样的时代,充斥人们耳目的是大众文化所制造的超级“仿象”,艺术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彻底瓦解了,再现与现实之间的区别业已崩溃,要从大众媒介的巨量信息中分辨出真实,已经是难上加难。

    鲍德里亚曾经分析过再现符号如何如近亲交配地互相滋养而不指涉任何现实或意义——符号从对一个基本现实的反映,变成了对现实的蒙蔽和扭曲。接着,符号开始标志着现实的“缺席”,最后与任何所指都没有关系,成为自己纯粹的模拟虚像。[1]而这种虚像,无疑是对现实的又一轮涂抹,鲜活的生命成了被建构出来的无限退远的模糊影像。在对电子媒介文化的分析中,阿多诺这一类的知识分子对大众媒介采取拒斥、否定的态度,在他看来,电子媒介导致个性的泯灭并可能促成民主的消失。而对机械复制怀着乐观态度的本雅明,最终也没有想到,艺术作品的“脱去灵韵”带来的非但不是艺术的民主,而是艺术的无深度化和神圣的解体。大众文化暗中控制了大众,使其沉迷在媒介所制造的幻觉中,丧失了触及贬心之痛的耐心和能力。因为在后现代社会,人和对象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体越来越失去了对对象的控制和驾驭力量,对象越来越趋于自律的发展,在主体的制约力量之外不断增值扩张。也就是说,非现实的符号取代了现实,导致了人们认识和判断现实的逻辑的混乱,人们对现实的理解更多地是通过各种非现实的符号来进行的。[2]应该说,文学的娱乐化畸形发展使得文学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不再能够行使再现真实、承担苦难、教化人灵的使命。公众话语渐渐以娱乐的方式,无声无息地完成了对文化精神的置换与阉割,“文化”成了并不指涉现实的影像的无限生产和增殖,人类则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超量的无意义信息泛滥充塞在表现的空间,结果使得大众丧失了建基在主体性的判断力。

    大众媒介的普遍使用,表面上使文学的传播变得容易和轻率,写作本身的门槛也在日益降低。尤其是博客的出现,更使得写作成了一种近乎卡拉OK的自娱自乐。缺少了传统媒体的“编辑”这一环节,表面上看,大众获得了某种民主和自由,实际上却失去了对文学来说非常重要的“他者”这一约束性存在,技术工具理性全面主宰了主体,主体性非但没有勃兴,反而日渐萎缩。如果对当代文学进行一下总体的历史把握,就不难发现,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而出现的表面的繁荣背后,隐藏的是萎顿与荒凉。出版物数量的增多并不能代表文学精神的复兴,反倒是一种浅薄浮躁、近乎自说自话的“表达欲”的泛滥。我们看不到多少能振聋发聩的力作,对于当代生活剧变噬心主题的触及也鲜有跳出以往藩篱的范例。文学社会功能的衰微已经成为作家的难言之隐,文学不但在处理“重大主题”时显得苍白无力,在面对日常生活的琐碎细节时也陷入了一个怪圈,成了欲望符号的能指游戏。一方面,作家们在涉及重大题材时往往被潜意识中渗透的意识形态恐惧所左右,不自觉地将思想批判的锋芒磨钝,甚至自觉不自觉地蜕化为“主题先行”式的写作,成为国家美学的附庸。另一方面,有些作家有意识地避开了“配合宣传”式的写作,却陷入了个人写作化的泥淖,以玩味一己之私为乐,在一地鸡毛中搜寻些鸡零狗碎的断片,他们从以往文学惯性的表现虚假的集体性“大我”,一下子滑向了表现同样虚假的私秘性“小我”,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从对“宏大叙事”的规避转向了自我迷恋和自慰。而与“宏大叙事”相对的表现个人欲望、情感、精神状态等等的“微小叙事”,究其实质,依然是对现实的回避。因为对一种意识形态的反动的结果,往往是另一种意识形态。从以“重大主题”为规范的题材决定论,到以日常生活为尊崇的小市民意识形态,当代文学几乎毫不费力地就完成了角色转换,这其中丧失的势必是文学的担承见证与精神平衡功用。因此,在大众媒介时代,对于当代汉语文学来说,现实再次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大量通俗文学作品对阅读的覆盖,就成为横亘在真实与主体之间的又一重障碍。文学生产的“麦当劳化”使文学作品成了一次性消费的无深度、无意义的非审美活动,从而影响到文学意象的深度理解和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在这种情况下,文学是否有机会和有能力实现自身的突围,而重新向时代境遇和人类命运敞开自身,使语言和事物相互打量?作为语言艺术,文学内部对技艺标准的坚守,不但反映了绵延至今的文学自律化的诉求,也同样和文学对真实的抵达密切相关。因为技艺并不仅仅是技艺,它是作者的道德旨归、美学立场的出发点,也是两者得以圆满呈现的不可或缺的保证。

    面对噬骨的生存艰辛及时代焦虑,仍能在保留感受原生性的同时,不失其优美的对语言的“迷恋”,这一点,是区分只是表达一己之私的“业余写作”与“专业写作”的关键。这里所提倡的“专业写作”,最根本的是认识到,文学不再是自我表达的工具,而是有本体意义的存在。而写作态度则从主动的操纵过度为被动的倾听,倾听语言自身的言说与运动,克服自我中心造成的遮蔽,不是表现自我,而是发现存在。在具有专业精神的作家那里,个人经验与集体经验之间是互为表里的关系,在表达个人的同时减轻一个时代的痛苦。如果过于偏重集体经验,势必又再次退回到国家美学的老路,而过于偏重个人经验,也会中了小市民意识形态的圈套。在文学的美学要求和道德要求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迫切的张力。爱尔兰诗人希尼在评论曼德尔施塔姆时,称这位俄罗斯诗人“以服务于语言的方式服务于人民”,他如此巧妙地回答了美学释放和道德关注的关系。真正的作家对现实的担承只能是内在的、语言层面的,跨越了这个界限,文本就会变得可疑。在对技艺的专注中,对个人想象力和自由的释放,与对时代的外在要求,将合而为一。

    因而,是否尊重技艺,或者说对文学自身规律是否有清醒的自觉意识,是区分“业余写作”与“专业写作”的关键。“业余写作”指向个人生存经验本身,但也仅仅停留在此一层面,难有超越的能力。而“专业写作”则注重对原始经验的转化,不再将情感停留在万物之中,而是奔向了无渚无涯的存在本身。在“专业”作家那里,对生存经验的尊重与对语言自身的热爱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既避免了对生存信息进行处理时的乏力,又没有在个人语境向普遍理解转换时失去其珍贵的个性化品质,而是以强劲主体性来整顿现实的秩序。在一切都成为专业的精细分工和知识辨析的时代,人文艺术的根本力量就在于价值的确立。在混沌无形的现实之上,是艺术为其投上明光,以彰显现实存在的本质。如果艺术没有能力为现实赋予形式,如果艺术家没有勇气在魔鬼的面前弹奏七弦琴,如果批评家没有力量树立起标准和典范,现实只能再次被符码化,当然不是被艺术的本质力量所符码化,而是被各种意识形态所塑造,并以甜蜜的毒药渗透进我们的血液。

    在大众文化推崇的平民视角的观照下,文学已经真伪难辨,边疆不复存在。但是这种不复存在仅仅是大众(奥尔加特所谓的“平均的人”,亦即只有平均一律千人一面的共同属性的模糊群体)这一边的单向指认,而在文学的内部,本质的力量一直或隐或显地存在,文学自身所建立的伟大传统,绝非任何个人或时代的消极力量所能涂抹。后现代文学利用通俗材料,仅仅是对其解构嘲弄性地“利用”,其目的依然隐含着高级与低级、真与伪的分别,而并不是将自身等同于大众文化。但是,对大众文化的利用却忽视了大众文化普遍具有的“扯后腿”的特点,它把一切和它有染的高级形式都拉到视线之下。低级形式利用对高级形式中低级因素模仿的顺便来狡猾地对高级形式本身实现了解构。如此一来,高级形式与低级形式均变得面目模糊,无分高低。最终,后现代文学的胜利是低级形式的胜利。后现代文学在无意中实现了对自身的消解,这应该是始料未及的。易模仿性使文学丧失了尊严,同时也使模仿者穿上了皇帝的新装。哪种形式被模仿得越多越快,它就越是丧失现代文艺的“否定的力量”,而同化于大众随波逐流麻木沉沦的异化状态。在这样的时候,严肃的作家势必惟有“独善其身”——退出大众文化的包围圈,回到自己孤寂而安宁的工作室,重新使他的存在和创造符码化,来保持精神的纯粹和高度。

     另一方面,乐观地来看,大众媒介有利于文学意象的扩大再生产,为文学自我更新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再造空间,它对文学有着既限制又解放的作用。虽然当代文学要如何提高介入现实的能力,还只有在写作的具体展开中才能找到相对有效的方法。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当代中国的现实主义写作已经基本失效,现实主义是一种背叛了小说美学原则和想象力的创作手法,叙述和语言本来是小说用来探索和揭示真实的,而不是掩饰或改变真实,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却与此相反,它们利用叙述和语言隐藏了真实,结果对现实残酷真相的揭示演变成了对苦难温情脉脉的抚摸。因此,作家要对语言既呈现又置障的双重性保有清醒的警觉,词语并不是物本身,词语转化成物的可能性永远是一个值得怀疑的事情。从传统现实主义对语言再现能力的确信,过渡到努力取消语言对行为冲动的弱化和致幻作用,颠覆艺术与生活的分野,暴露本文的符号性质、任意性和历史性,这种后现代主义的“元文学”努力也许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Richard Appignanesi.后现代主义.广州:广州出版社,1998.

[2]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马永波(1964-),男,黑龙江人,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文艺学博士,主要从事现代诗学、比较文学、西方文论研究。
24#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06:44:18 | 只看该作者
阅读的勇气——给南理工学生的读书指引


马永波

(南京理工大学 人文学院,南京 210094)


关于读书,已有很多明智之人做过诸多的思考,真可以就相关言论辑成书册。大抵上讲,关于读书对求知益智明理的种种好处,可谓各家都有高论,在此,笔者无意去一一考察与罗列,随便找本名人名言,翻到相关处,自然明了。

举凡具体地开列书单,如能明确具体受众对象的需求,当不是什么难事。而要想抽象地谈论怎样读书,读什么样的书,却是个难而又难的问题。首先,一个人要读什么样的书,能不能从阅读中有所收获,这本身就是和兴趣有很大关系的问题。不喜欢读书,或不喜欢读某一类的书,即便硬着头皮啃下来,恐怕也是味同嚼蜡,看过就忘,入目不入心。而阅读兴趣的培养则非一日之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关乎性格的事情。这个世界五色斑斓,乱花照眼,诸多诱惑在分割着阅读所需要的清静和笃定之心,倘或再遇见难懂的文字,不比这读图时代的速成法来得方便,那么有耐心者将会日寡,那一番求知的心思也便渐渐飞到九霄云外去了。因此,谈到阅读,首先要确立的当是自己的一颗宁定之心,要有对窗外的喧闹充耳不闻的镇静,方能沉浸于书中,领略其中况味。其次,阅读的目的不可不事先弄个清楚,如果仅仅为求得知识,这样的阅读恐怕难有乐趣,反会遭遇挫折;而将目标定为获取智慧,当能克服阅读中最常遭遇的文字难度的障碍,而能像登山一般,在历经千回百转之后终得以于顶峰展望无限风光。为什么?因为智慧之书,概多如奇峰峻岭,只有通过崎岖艰难才能接近,没有坦途可寻。尤其在当下,由于生存压力的焦虑,人们只求消遣轻松、难以静下心来深入艰深智慧,必须有敢于放慢阅读速度,敢于接近如难相处之人(difficult man)那样的难书的勇气。阅读,需要勇气。

记得康德曾言,你的对象是你本质力量的体现。换句话说,你之所喜所爱,反映着你内在的修养高低。在我个人的经验,每有机会到别人家做客,我常常首先是参观主人的书房,如果一个家庭中没有书,在我这个书生看来,总似缺少了点什么。有的即便有些存书,也多是专业的实务书,关乎精神的书在多数人看来仅仅是奢侈或可有可无的东西了,这不免让人心生悲哀之感。看看主人的藏书品位,看看他在关注什么,他的意识范围,我们大抵也就知道该怎么和对方交流了。阅读品位的培养,说来也是个悖论,在我们明白什么是好书之前,我们肯定是需要大量阅读的,这其中不免会有“中毒”的可能,会走弯路,甚至会出偏。然而不经历大量阅读的生命消耗,我们又难以确切地知道好书或我们需要的好书是什么。生命有限,这样想来就觉得可怕。这大概是阅读也需要勇气的原因之一吧。

在这种情况下,信任有经验的专业读者,对我们这些业余读者来说,不失为一个捷径。如果我们能明确自己阅读的目的,这样的指导书目也不难找,坊间流行的就不少。我们大可以先根据自己个人的兴趣,选定阅读的大致类别,然后择其要者,作深入的涉猎。但需要注意的是,绝不可图省事,只去读梗概,有数种版本的名著快读类的书,据说销售很好,在我看来却纯粹是取消了阅读的乐趣与意义。比如一本文学名著,仅仅是读读故事梗概,所谓名家的欣赏文字,顶多再加上选段,这样的速读毫无益处,至多是使你成为一个知道分子,充充闲暇的谈资罢了。在我的阅读经验来看,往往我们所读的名著,随着时间流逝,故事内容几乎都会淡忘,但挥之不去的却是那么几个细节,那么一种氛围和感觉,这种感觉恰恰是最为珍贵的。

在这种悖论中如何判断哪些书是朋友,哪些书并不开卷有益呢?美国作家约翰·巴勒斯的这段话颇可作为选择的参照——“那些使我们安定宁静,恭维我们的学识,使我们满足于我们的环境和成就的书不是最好的书;相反,那些使我们忐忑不安,挖我们那些自以为是的学识的墙角,拆毁那道狭窄而使我们这么长时间地置身其中并感到安全的藩篱,把我们放在没有范围的范围内,使我们祈求,恐惧,战栗,为一个更坚固的立足点和更扎实的目的而斗争的书,才是最好的书。”

在阅读中寻找到精神的家园,恢复存在的勇气。每逢人生艰困的窘境时,我总是回到我心爱的守护神一般的作家的文字之中,从中得到智慧与勇气的双重洗礼。这样的作家也许并不是最伟大的,但是他的灵魂与你最为贴近,找到他,将是一种祝福。他所经历的灵魂困惑与挣扎,他所目睹的恐惧之美,都会在你这里复活,让你释然:原来,他也有过这样的时刻啊。






对90年代叙述诗学的再思考



马永波



    诗人“现身说法”,无论是自觉还是被迫,总不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尤其在汉语写作中,出于巩固自我根基、廓清写作空间的需要,每一个对诗学本身有深入思考的诗人,都势必已经在对写作的先行进入中,在具体文本的隐微处,或多或少发散出自己独特可感的对诗歌诸层面的体认。然则,也正是出于同样圈定边界、确立自身的需要,强力诗人往往又会自觉不自觉地将当代诗歌美学流变的主流引向自己身边,哪怕仅仅是一相情愿的期许,或者事后追叙的立场。

    对尚处于杂语共生状态且没有拉开历史距离的汉诗写作进行某种类型化的归纳与梳理,将写作的某种属性进行玄学的提炼,将其本体化,并以偏概全或一厢情愿地夸大为当下写作的主流特征和美学倾向,其危害是有目共睹的。20世纪90年代的“叙述诗学”便是如此,作为写作手段之一,它与抒情、论理、戏剧化等等技一样,永远只是手段之一,并非诗的本体属性,只不过在汉诗从80年代单一的歌唱转向复杂述说的过程中,发生了方法论上的凸显。它自身对于当代复杂现实的触及上,远远是不够的,它只有与前述的各种手段配合使用,方可造就真正对称于时代要求的诗歌。实际上,从我们熟悉的英语(尤其美国)诗歌来看,其主要变化,便是减少了抒情因素,而加重了叙述、反讽、戏剧化、小说化等因素,这几乎已是常识和常态。而在中国,常识反而成了少数人的秘密知识。

    如果作为一种公用的技术,“叙述”在当代汉语诗歌中凸显其魅力的领先者,当数早期的食指、多多、“他们”诗派以及一些独立诗人。本文无意追溯“叙述”何以、何时被推波助澜地送上“显学”位置,统摄起诗歌学者们的理论视野的。历史已经迷失于纷乱的文字涂抹,难以还其本原。所以,在已经远离“叙述”大面积泛化并被无节制放大成诗学显要增长点的20世纪90年代之后,有必要从另一种较为客观的、较少人为“建构”的角度,重新清理其中的丛丛疑窦和错综复杂的权力纠结。

    在20世纪90年代的汉语诗歌中,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现实,为了加强诗歌对现实的触及能力,增强现场感,许多重要诗人不约而同地在诗写中强化了叙述因素,注重诗歌话语对经验占有的本真性和此在性。诗歌从向读者和物垂直发言的“舞台式”抒情向与物平等共生的“实况式”述说转变。然而,和80年代热病般流行的以“光芒”、“麦地”等国产意象为主导的农耕庆典诗歌一样,泛叙述诗歌迅速得到了普及,诗人们不再弯身挥镰收割乡村意象,而是陷入了近乎私语的个人经验的饶舌叙说。诗歌中的主体不再是集体的人,自我似乎从国家美学的夹缝中安全撤退回私有空间,诗人们幻觉地以为,依靠叙述,就可以重新返回词语及物的领域,但究其实质,自我依然是被文化浸透和改造过的自我,已远非本真的自我。这样,诗歌对事象的描述就只能停留在事物光滑的表面。如果不在叙述(某物)的过程中对词语再现功能保持审慎和怀疑,这样的叙述也就同样落入了“元叙述”的势力范围,“元叙述”是试图赋予现实的混乱以统一的结构,而90年代的泛叙述诗歌,则是以个人眼光来判断事物,对之进行取舍的私人化的“元叙述”。两者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笔者早在80年代中期读大学期间,就有意识地开始了以叙述来抒情的实践。比如1987年11月3日创作的《寒冷的冬夜独自去看一场苏联电影》,就是很娴熟的“叙述”,它于1988年3月21日发表在有广泛影响的《诗歌报》上。诗文本如下:



寒冷的冬夜独自去看一场苏联电影

沾满灰尘的皮靴擦亮你的鼻尖引起宽银幕的骚乱

莫斯科泥泞的冬天田野上布满伤口样的战壕

妇女们鼻子苍白如冻辣椒

她们的头巾在树林后一闪而逝一闪而逝

寒冷的小店士兵们灌下冰凉的啤酒

啤酒在你胃里发酵出一种草味

然后他们扯掉身上已婚未婚的妻子跳上火车

年轻的面庞映在幽暗的车窗

孩子们如鸟撒满草丛,风刮你一身树叶

阳光瘫软的台阶没有人和你交谈

战争拖延到春天,如疟疾忽冷忽热

骑兵沿铁路线往来奔驰,黑斗篷刮得人们闭上眼睛

而电影院里女人如期怒放,你的手微微放松

散场时你和女主角成了朋友,表情崇高严肃

挎着姑娘如挎一枝缴获的德国冲锋枪

你一直把她带回家去

经过这个冬天少女已成熟如同妇人

安静地坐在你的书边编织毛衣

随时温暖地回答你的召唤

你不再想起夏天,梦中不再和人争吵

任俄罗斯田野上的战壕一直爬上额头

经过这个冬天,你更加宁静

埋头于工作,像一个大战后幸存的老兵



    可以说,在我的写作中,美的意象、内省的玄学思辩、对事象的客观描述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是难解难分的,其美学倾向是坚实、细腻、冷静的,这种倾向在80年代的写作中即已成熟,而在90年代中期则成为我写作的主导倾向——叙述和伪叙述。可是,作为“叙述诗学”的主要开创者,我的开创性成就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和遮蔽了。周伦佑曾敏锐地指出:“90年代滥觞的(来源于翻译诗歌的)所谓‘叙事性’手法,马永波是重要的源头之一。而这一点恰恰被评论界忽略了。”[①]有意无意的忽略或遮蔽是对历史事实的极端不尊重,也是权力话语操作的必然逻辑,因为按照二元分立的逻辑,后来者为确立自身,必须对先驱和源头进行掩盖。在20世纪90年代,我在有影响的重要刊物上仅发表主要采取“叙述”手段的长诗就有近20件之多:



献给父亲(《诗林》1991.2)

新生(《诗林》1992.3)

亡灵的散步(《诗刊》1993.12)

夏日的躯体(《鸭绿江》1995.1)

夏日的知识(《诗潮》1995.3-4)

散失的笔记(《厦门文学》1996.2)

散步(《作家》1996.7)

小慧(《青年文学》1996.9)

哈尔滨十二月(《诗刊》1997.3)

以两种速度播放的音乐(《诗神》1997.10-11)

眼科医院:谈话(《湖南文学》1998.1)

寒冷的午餐(《长江文艺》1998.2)

1993:挽歌之夏(《西藏文学》1998.2)

本地现实:必要的虚构(《山花》1998.8)

伪叙述:镜中的谋杀或其故事(《今天》1999.3)

响水村信札(发表时被编辑更名为《书信片段》,《山花》1999.4)



    当然,清醒者还是存在的,比如我素昧平生的诗人探花,在读完《中间代诗全集》后曾写下这样的话——“读完马永波被收入的五首长诗,才发现这是一个窥见长诗写作秘密的写者――长诗的构建关键在于叙述的脉息。初读马永波觉得他的叙述方式似曾见过,继而恍然明白他本是这种叙述方式的始作蛹者,我在其他场合看到的别人的诗歌不过是受他的影响而已。在他的‘伪叙述’中,真相与假象、怀疑与确信、抒情与叙事、对白与复述等多种手段错综并用,又以叙述的语气为主干保持着长诗的脉息贯通。马永波的‘伪叙述’对诗歌写作来说无疑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创新,他不仅是切入诗歌的角度在技术上与众不同,在创作的态度上也是对自我的不断挑战。另外,他那种不完全口语的叙述方式,能够给人阅读带来一种快意。”

    汤养宗认识到,“马永波上世纪90年代在诗歌中所倡导的散点透视、伪叙述、复调等三种语言态度,已成为当今多维诗歌写作的重要依据。这也是他对汉语诗歌文本空间建设的一个贡献,其后汉诗中后现代手段的种种繁衍多与此有关。马永波自己的诗歌文本也与他的理论主张相统一,往往具有多重的时间感与空间感,多重性的错位叙述使内在含义在自我的智性盘诘中延宕开来,致使诗意扩大了自身意会的地盘,也给阅读提供了第二次建筑的再造性。这种外在形体不断模糊的逻辑结构,在为诗人提供越来越大的叙述空间的同时,也为诗歌叙述的可能提供了更多自由探险的途径。所以,他应该是当今汉语诗歌中少有的真正具有凛冽写作精神的持有者。他近年的文字气息越趋于内敛与冷静,反映了世界物像与叙述关系在他心中所达到的自由与自信的程度。”

    新结识的山西诗人赵泽汀则断定:“客观化、伪叙述、元诗概念的提出解决了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先锋诗学内部很多核心的问题。对当代特别是近年来诗坛较为流行的叙述手段无疑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作为汉语诗歌中叙述诗学的主要开创者之一,正是在意识到叙述的普及化和被若干诗人私有化的危险,意识到叙说一己之私既触及不到存在的真相,也使主体的精神力量急剧弱化的危险,我才明确提出了“伪叙述诗学”,以对“叙述诗学”进行修正和平衡。“伪叙述诗学”的基本理论主张包含在我的三篇连续性文论《客观化写作》、《元诗歌》、《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中,此处不再赘述。

    那么,从这样的观点出发来考量当代中国的诗歌写作,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我们可以断定,以叙述为主要手段来反映外在现实和表现内在现实的“广义现实主义”是对真实的一种背叛,叙述和语言本来是用来探索和揭示真实的,而不是掩饰或改变真实,而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却与此相反,它们利用叙述和语言隐藏了真实,结果对异化的现实真相的揭示演变成了对苦难温情脉脉的抚摸。文学如果意求触及到真实,就必须对语言既揭示又遮蔽的双重属性保有清醒的警觉,词语并不是物本身,词语转化成物的可能性永远是一个值得怀疑的事情。从传统现实主义对语言再现能力的确信,过渡到努力取消语言对行为冲动的弱化和致幻作用,颠覆艺术与生活的分野,暴露本文的符号性质、任意性和历史性,把读者从文本结构驱赶到现实空间,从而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行动的读者,这种“元文学”意识是一条返回真实的有效途径。将写作时对写作本身的意识与对对象的意识,杂糅在一起,形成翻转片似的效果,词物不分或是物我不分的无差别、无对待的道家思想,使其诗文本成为对写作过程的意识活动的实况记录。这种反观自身的成熟,不单单局限于个体书写者对自身写作时意识状态的敏锐知觉,那种“旁位”自我的复现,而更是文学走向成熟时一种必然心态的反映。汉语诗歌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始,即已逐渐产生出这种对自身的强烈反思,到了90年代中期即已发展出相对成熟完善的形态,有诸多代表性文本出现。作为汉语诗歌中元文学性(元诗歌)的最初倡导者和积极实践者,我在1994年的大批作品中,即已鲜明地呈现出诗歌的元意识探索,并系统阐述了我自己的元诗歌实践,明确地将具有自反意识的诗歌写作纳入到其“客观化诗学”范畴。这一方面的代表性作品《伪叙述:镜中的谋杀或其故事》、《简历:阿赫玛托娃》、《默林传奇》、《奇妙的收藏》、《眼科医院:谈话》、《本地现实:必要的虚构》等从各个方面印证了元诗歌写作的现实存在及其重大影响。

    众所周知,“元叙述”忽略了人类存在的多样性、异质性,它包含了历史发展观,认为历史是朝着一个特定目标进步的。在“后现代时代”,元叙述已经丧失了其令人信服的力量——它们是虚构,目的在于使各种版本的“真理”合法化。因此,后现代主义者企图将元叙述代之以所有多样性的共存和局部合法化。而90年代的“叙述”,其实质依然是这种企图以主观赋予事物秩序的“元叙述”,其精神实质是与后现代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破解相违背的。而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出现的元诗歌,其宗旨在于:在制造幻觉的同时又消除这种幻觉。它标示着诗歌的重心从其所表现的事物向词语本身转移。正如能够反省自身的人才是成熟的人一样,能够反思自身的文学方是真正成熟的文学。元诗歌意识可以是在诗歌中的瞬间出现,也可以成为一首诗的核心。元诗歌的目的是对虚构和真实之间的关系进行质疑。元诗歌给读者机会来了解诗歌是怎样被创作出来的,了解诗歌的结构。元诗歌不是与抒情诗、叙事诗同等地位的诗歌类型,而应看做诗歌中或多或少普遍存在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对以“伪叙述”为核心的元诗歌意识的辨析,我们可以为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诗歌梳理出另一条道路,和利用“叙述”为线索对当代汉语诗歌进行考察相比,这种迥然不同的思维路向应该更为切合实际。

    在一个一切都已经被各种意识形态符码化的时代,在以最容易被污染的语言为媒介的文学门类中,只有这种尊重事物本身的诗歌才能承担起追溯“存在”之真实踪迹的重任。在单一维度的观照范式被多维透视所取代之后,此前诗人们所排斥的意识形态、主体、权力、宏大理想等等,便同样作为众多呈现对象中的普通个体,恢复到其本有的既不优越也不卑微的位置,诗人本身也从掌控一切的“上帝”宝座上恢复为诗中诸在者之一。每个事物都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重要,都是因缘整体中的发动者和承接者,就如同佛教中的因陀罗网,作为网结的每颗明珠都互相映衬与反射,无有穷尽。当代汉诗从解构阶段向去执后的建构阶段的转折,就集中体现在客观化诗学的实践之中,它必将改变人类的运思方式。正如我在一则笔记中所说,“我们无法改变世界,但可以改变看世界的方法。方法的改变也许会导致本体的改变。”





210094南京市孝陵卫200号南京理工大学诗学研究中心   马永波



--------------------------------------------------------------------------------

[①]参见《非非》2009年卷编后记,香港新时代出版社,2009年版,第508页。
25#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06:56:28 | 只看该作者
《生态诗学引论》序言、目录、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现代性所鼓吹的人对自然的征服已经使得自然生态受到难以复原的破坏,从而危及到人类生存本身。现代主义文学试图在此普遍困境中以审美现代性代替启蒙现代性,在文明荒原上苦苦寻觅出路。后现代主义则试图消解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所设定的等级制,以期重归事物本身。而方兴未艾的生态文学,推动了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过渡,强调万物共生互相效力的因缘整体,构成当代文学乃至文明的又一轮新的转型。本书系统考察机械文明之后人类生存困境在文学中的体现,并试图从深层生态学的理论视野出发,对主客观二元关系从对立到弥合、最后到超越的过程予以高屋建瓴的梳理,将理论概括与文本分析互相融合,凸显历史与美学相契的综合努力,力图为文学中的生态关怀整合多种思想资源,从而重新界定文学的起源、功能与主体。



作者简介



马永波,1964年生,著名批评家,诗人,文艺学博士后,英美后现代主义诗歌的主要翻译家和研究者。出版著作《1940年后的美国诗歌》《1970年后的美国诗歌》《1950年后的美国诗歌》《英国当代诗选》《约翰·阿什贝利诗选》《惠特曼散文选》《迪金森诗选》《华莱士·史蒂文斯诗学文集》《弗兰纳里·奥康纳书信随笔集》《以两种速度播放的夏天》《九叶诗派与西方现代主义》等50余部。现任教于南方某大学,学术方向:中西诗学、后现代文艺思潮、生态美学、比较文学及西方文论。





生态诗学引论



自序



    现代社会对自然造成的人为破坏,已经成为举世关注的问题。大自然正在降级变为我们的环境。现实已经不再表现为海德格尔所说的持续-储存(standing reserve),而展示为已被耗尽(Already used-up)的废物王国。据统计,在1972年到1999年间,英国云雀的数量减少了60%,树雀的数量减少了87%。[1]人作为废物制造者使废物进入人的自我,成为人的一部分。格伦·A·洛夫在《重估自然——走向生态批评》中开列了可能的和实际的灾难目录:



核战争的威胁;慢性辐射的毒害;化学或生物战争;世界人口的可怕增长;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酸雨加剧;对硕果仅存的热带雨林的过度砍伐;表层土壤和地表水的急剧丧失;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垃圾泛滥;植物和动物不断增快的灭绝速度。[2]



    “生态”已成为21世纪的核心话题。在现代文明世界里,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与此相伴的则是信仰缺失、欲望泛滥、自我原子化、生存意义平面化等人类精神方面的危机。自然生态的危机和人的精神生态的危机密不可分,人怎么对待自然,就怎么对待社会和他人。现代性所标举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和理性中心主义既是导致自然生态失衡的根源,也对人的精神生态失衡与人文生态环境恶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仅仅通过生态科学发展提高环保技术、完善环保政策还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人和自然的矛盾,关键是要通过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的变革来培育一种新的生活世界观和生态文化。如所周知,舍勒曾将现代性的问题简括为社会秩序和人心秩序之正当性基础的重新论证,他认为人心秩序(心态气质)是世界的价值秩序的主体之维,心态气质(体验结构)的现代转型比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历史转型更为关键。一旦体验结构的品质发生转变,对世界之客观的价值秩序的理解必然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在现代的体验结构的转型中,工商精神战胜并取代了神学-形而上学的精神气质,在主体心态中,使用价值与生命价值的结构性位置发生了根本转换。这种伦理意识结构正是每一时代和民族赖以作出具体价值评价的基础。[3]因此,对自然的歌颂与描写、对保持我们脚下一片净土的向往与追求,已经跨越了国界,具有一种普遍意义,也正是舍勒所言之“同情共感”,它是明显分化和有差异的价值感的共同体基础。

    这就是本书的展开背景。其基本思路为,从对现代性的考察入手,探察现代性内部的危机所在,亦即现代性所鼓吹的人对自然的征服已经使得自然生态受到难以复原的破坏,从而危及到人类生存本身。现代主义文学试图在此普遍困境中以审美现代性代替启蒙现代性,以期在文明荒原上寻觅到出路,虽则勇毅,却也难逃注定失败的命运。后现代主义则从解构的角度,消解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所设定的等级制,试图重归事物本身。而以深层生态学为助的生态文学,推动了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过渡,强调万物共生互相效力的因缘整体,因此构成当代文学乃至文明的又一个新的转型。消除人类中心主义并不意味着蔑视人类或者反人类,而是恰恰相反,生态灾难的恶果和生态危机的现实逼迫我们认识到,只有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根本前提和最高价值,人类才有可能真正有效地消除生态危机,对生态系统整体利益的贡献,最终一定也关系到人类生存的长远利益。

    生态关怀已经不囿于文学,而是真正走上了伟大文学不仅仅存在于与历史的关联之中,也同时置身于与宇宙的关联之中这个终极梦想之旅。在国外,生态文明的研究在当代文化中已经成为一种显学,在文学出版界也形成了一种气候。比如说,美国文学的活力、生机,甚至美国精神都是与其自然环境密切相连的,要把握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最新趋势与内涵,就必须把握住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学界也开始高度重视生态主义这一新的文化思潮。作为英美后现代诗歌在中国大陆的主要翻译者和研究者,从20世纪90年代前期起,我逐渐意识到,现代性危机的应对之策,从现代主义的对抗到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其策略中均存在着难以化解的悖论,就在这时,随着我个人在汉语诗歌写作中所实践的“客观化”诗学的逐渐完善,我梳理出了一条汉语写作的新的路向,也可以说,我的思路与生态整体主义不谋而合。尤其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开始有意识地策划主编生态文学的译丛,并对生态批评及其理论来源有了较多的了解。但是我发现,这个新兴的潮流还不很成熟,还需要从各种资源中提炼出自己的思想营养,以形成体系化的话语。于是,我决定在译介相关资料的同时,更要参与其理论建构,从生态学视角出发探索文学的功用,将深生态学思想与文艺美学融合起来,对当代文艺新的转型进行理论的抽象与概括。

    本论著的一个重要理路是不仅仅将生态环境局限于人与自然,而是扩展到一切人工造物,直到宇宙整体。伯克特(Birkert)就认为环境不一定非得意指“自然的”或“荒野”领域,它同样包括被耕作和建筑的风景,这些风景的自然元素和侧面,以及其文化元素和自然元素的相互作用。在如此扩展边界时,生态批评可以应对最重要的挑战——将自然与文化理解为交织在一起的存在而非分离的二元论建构的两个侧面。要超越自然/文化的二分法,生态批评就不能仅仅聚焦于自然写作,而必须研究自然在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文化在自然中所扮演的角色,像导向以自然为中心的文本一样导向文化-文学文本。[4]因此,“生态文学”这个限定词的主要含义并不仅仅是指描写生态或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而是指这类文学是“生态的”,是具备生态思想和生态视角的。生态思想的核心是生态系统观、整体观和联系观,它以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和终极标准,而不是以人类或任何一个物种、任何一种局部利益为价值判断的最高尺度。这样,本书就不仅仅将目光局限在以自然为对象的传统的自然文学书写,而是超越题材对生态关怀的牵制,而将关注面扩大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等诸多层面,考察生态意识在这个整全视域中所起的作用,力图在机械文明向有机文明的转向上作出自己独到的理解与贡献。人与自然、人类的身体与心灵、自我与他者、世俗生存与精神信仰的和谐是生态文化的核心精神,生态文明的理想境界就包含在自然、世俗生存活动、超越性精神信仰这三者的动态平衡关系里,生态文明的理想境界同时也是一种高迈的存在论美学境界,而艺术与审美活动则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身心和谐、感性与理性和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文艺是人对世界的体验之表达的强化形式。

    本论著从二元论(dualism)发生、发展及演变轨迹的考察入手,既涵盖文化/自然、语言/物、事实/价值等二元性对立,又涉及人自身内的二元性分裂,亦即主观/客观、理性/感性、生命/精神等领域,为文学中的生态关怀整合多种思想资源,从而重新界定文学的起源、功能、主体。主体的危机是与世界的危机一起发生的。从反对二元论出发,中西方的文学与文化批评逐渐走向生态批评。二元论并非仅仅强调差异,相反,它建立了一系列等级结构,因而是差异的异化模式。[5]本论著系统考察机械文明之后人类生存困境在文学中的体现,并试图从深层生态学的理论视野出发,对主客观二元关系从对立到弥合、最后到超越的过程予以高屋建瓴的梳理,将宏观的理论概括与微观的文本分析相结合,凸显历史与美学相结合的综合努力。本论著以时代划分为纵坐标,以每个时代不同的代表人物为横坐标,以不同时代的文化背景为烘托,清理相关思想的渊源、发展及其艺术表现。全书以四章组成,第一章论述现代性的内在矛盾所导致的心物二元性,及其对当代文明与生态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考察现代主义文学的审美救赎及其失效,涉及迪金森、叶芝、梅特林克、里尔克等文学大师对如何克服主客观对立的深度思考。第二章考察解构的后现代主义,分别论述去绝对中心主义、元意识的解构、对自我的终极消除、多元并存的复调性等文艺学关键问题。涉及约翰·阿什贝利、马克·斯特兰德、大卫·安汀等主要的后现代诗人与作家。第三章探讨超越主体论的生态整体观的建设及其深远的历史与现实意义。集中论述美国生态文学中的经典作家,如瓦尔特·惠特曼、约翰·缪尔、约翰·巴勒斯、玛丽·奥斯汀等。

    中西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艺的终极旨归,就在于通过各自的渠道,从不同层面上将已经分裂的人的自我重新带回存在的整体,亦即那“无价的平等、神圣、原初的具体之中”。至今,分离的范式依然统治者我们的思维和世界。从笛卡尔开始,主体的领域和具有广延性的事物的领域就分离了,前者被留给哲学和内心的沉思,后者属于科学认识的、测量的和精确化的领域。建立在反思基础上的人文主义的文化不再能够用客观知识的源泉滋养自己,同样,建立在知识的专门化的基础上的科学的文化则不能够反思和设想自身。主体的向内塌陷,同时带来了客体的异在化,也就是与人疏离和被掩去踪迹。如果说现代主义文学的中心意象仍然是人,而物则处于失踪状态,其他物种几乎没有在文学中显现为其本身的机会,只是被当作资源库和工具,那么,在一部分后现代文学和生态文学中,文学的功能已然发生了转变,它的目的不再如萨特所说的,“让世界与物进入非本质状态,成为行动的借口,而行动变成它自身的目的。花瓶在那里是为了让少女用优雅的姿态往里插满鲜花;特洛亚战争之所以发生是为了赫克托尔和阿刻琉能奋勇作战”[6],而是通过尊重物本身,让独立的具有主体性的物作为本身来显现,使主体的心意状态与客体的现身情态合一相契,从而使所有生命个体获得最大限度的实现自我主体性权利的可能空间。

    本专著产生于严格的逻辑推演。读者要领受其要旨,须掌握下面的关键词并发现其中的内在关联:过程、生态、信仰。在以转述西方文论为普遍目的的当代中国文艺学学科之中,本专著避免了被貌似客观的知识分解所淹没,而凸显面对中国经验时中国知识话语的建构能力。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现代主义:抵抗二元性

第一节       现代性的后果

第二节       回到事物本身

第三节       与万物的神秘应和

第四节       存在的统一

第五节       探索二元性



    第二章  后现代主义:解构总体性

第一节       去绝对中心化与后现代的生态品格

    第二节  元意识的消解

    第三节  自我的悖论

    第四节  谈话诗的复调性



    第三章  生态整体主义:万物互相效力的信仰重构

    第一节  超越旧主体论

    第二节  自然与民主

    第三节  自然的家园化

    第四节  荒野的意义

    第五节  女性的沙漠

第六节       重返自然的悖论



    结语  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W.H.奥登诗选

    附录二:马克·斯特兰德诗选

    附录三:Ultimate Elimination of Ego

    后记
26#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07:00:15 | 只看该作者
马永波三部学术专著目录//转载





第一部:《九叶诗派与西方现代主义》目录



序一                                                  罗振亚

序二                                                  孙绍振



绪论:外来影响与九叶诗派的现代性



第一章  九叶诗派与象征主义

第一节        象征主义的诗学思想

第二节        九叶诗派对象征主义的反思

第三节  从情感的象征到智力的象征:九叶诗派与后期象征主义



第二章  九叶诗派与艾略特

第一节    艾略特的诗学思想

第二节        唐湜与袁可嘉批评理论探源

第三节        荒原意识

   

第三章  九叶诗派与里尔克

第一节        诗与经验

第二节  诗与存在

第三节  重归存在整体



第四章  九叶诗派与奥登

第一节  疗救者的诗学

第二节  奥登与九叶诗派的新诗戏剧化

第三节  “焦虑的时代”与九叶诗派的入世情怀



结语: 从超验向经验的下移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后记











第二部:《生态诗学引论》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现代主义:抵抗二元性



第一节       现代性的后果

第二节       回到事物本身

第三节       与万物的神秘应和

第四节       存在的统一

第五节       探索二元性



第二章  后现代主义:解构总体性



第一节       去绝对中心化

第二节       后现代的生态品格

第三节  元意识的消解

第四节  自我的悖论

第五节  谈话诗的复调性



第三章  生态整体主义:万物互相效力的信仰重构



第一节  超越旧主体论

第二节  自然与民主

第三节  作为家园的自然

第四节  荒野的意义

第五节  女性的沙漠



结语  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W.H.奥登诗选

附录二:马克·斯特兰德诗选

附录三:Ultimate Elimination of Ego

后记





第三部:《当代汉诗的文化诗学视野》



目录



第一章  现代性视野

第一节  新浪漫主义的本源之诗

第二节  漫游与归家的辩证法

第三节  对难度写作的再倡导



第二章  后现代性视野

第一节  叙述诗学

第二节  伪叙述诗学

第三节  自发性后现代主义

第四节  真实与虚构



第三章  文学史视野

第一节  诗歌史的玄学写法

第二节  诗歌标准的文化指向

第三节           诗歌的文化地理学

第四节           重写当代文学史:对90年代叙述诗学的再思考



第四章  当代汉诗的信仰维度

第一节  诗歌中的救赎及其可能的限度

第二节  进入经验的超验



第五章  比较诗学视野

第一节  当代诗歌中的南方精神

第二节  博尔赫斯的启示



第六章  生态诗学视野

第一节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第二节  自我中的他者

第三节  返回无名与倾听存在

第四节  复杂性理论与当代诗歌中的不确定性

第五节  平衡的力量



附录一:诗学札记

参考资料

后记
27#
 楼主| 发表于 2011-9-9 14:18:20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中国诗歌2010年网络诗选》目录作者:熊曼

  


  

   




目录:



特别推荐



夭夭的诗(注:本期头条诗人)

施施然的诗

流竹的诗

阿斐的诗

白鸦的诗

徐威的诗

代雨映的诗

罗铖的诗

明月湾二小姐的诗

孙慧峰的诗





网站精选(排名不分先后)



◎ 诗生活网站

萧易(2首)

金黄的老虎(2首)

桑克(2首)

冯碧落(2首)

麦豆(2首)

童子(2首)

湖北青蛙(2首)

阿芒(1首)

廖伟棠(1首)

张杰(1首)

燕窝(2首)

桥(2首)

阿伍(1首)





◎界限诗歌网站

苏浅(2首)

白月(2首)

曹东(2首)

弥赛亚(2首)

苏若兮(2首)

城西(2首)

呆呆(2首)

举人家的书童(2首)

李元胜(2首)

刘东灵(2首)

马力(2首)

林宗龙(1首)

秋水竹林(1首)

王志国(2首)

西叶(2首)

郑敏(1首)

若水(1首)

张作梗(2首)





◎ 流放地诗歌网站

刘洁岷(2首)

川美(2首)

江南梅(2首)

王梦灵(2首)

寒馨(2首)

杨于军(2首)

任轩(1首)

哑石(2首)

远人(1首)

马永波(1首)





◎平行文学网

杨晓芸(2首)

李以亮(2首)

张执浩(2首)

余笑忠(2首)

衣米一(2首)

韩少君(2首)

小引(2首)

许剑(1首)

扎西(2首)

黄旭峰(2首)





论坛精选(排名不分先后)



◎若缺诗社

汤养宗(2首)

子梵梅(2首)

笨水(2首)

杜绿绿(2首)

商略(2首)

钟硕(2首)

查耿(2首)

蓝角(1首)

翩然落梅(2首)

鹰之(1首)

勿(2首)

瑛之(1首)

杨勇(2首)

陈先发(1首)





◎诗江湖论坛

南人(2首)

沈浩波(2首)

伊沙(2首)

张玉明(1首)

莫小邪(2首)

李东泽(2首)

君儿(1首)

了乏(1首)

东岳(1首)

艾蒿(1首)

邢昊(1首)

李勋阳(1首)

独化(2首)

唐欣(1首)





◎奔腾的诗歌论坛

悲喜先生(2首)

胡喊(2首)

冷镜(1首)

剑锈了(2首)

劫翁(2首)

困酣娇眼(2首)

许欢颜(2首)

野渡有酒(2首)

右耳耳钉。叉子(1首)

子夜的灯(2首)

唐门中人(1首)

王兴伟(1首)

方海青(1首)

逐歌(1首)





◎陆诗歌论坛

陈小三(2首)

冰儿(2首)

冰马(1首)

南方狐(2首)

昌政(2首)

海约(2首)

威格(2首)

陈彦舟(1首)

谢宜兴(1首)

叶来(2首)

颜非(1首)

张漫青(1首)

银兰(1首)





◎赶路诗歌论坛

任意好(1首)

老德(2首)

张建新(2首)

黄晓强(2首)

陈坚盈(1首)

一回(1首)

八零(1首)

宋晓贤(1首)

水笔(2首)

王笑风(1首)

马梦(2首)

乌鸟鸟(1首)





◎汉诗国风论坛

高梁(2首)

清荷铃子(2首)

王琦(2首)

燕庄生铁(2首)

赵雅君(2首)

玉上烟(2首)

孤雪(2首)

飞翔的夏天(2首)

隽土(1首)

鸣砂火(1首)

皇皇者河(1首)

李衔夏(1首)





◎原音诗歌论坛

杨森君(2首)

张不狂(2首)

安奇(2首)

春血(1首)

杜玛丽 (1首)

林一木(2首)

刘岳(2首)

乱码(1首)

马占祥(2首)

赵文(1首)





◎ 凤凰诗歌论坛

东篱(2首)

张凡修(2首)  

唐小米(2首)

黄志萍(2首)

张非(1首)

郑茂明(2首)

王志勇(1首)

孟醒石(2首)

霍俊明(2首)





◎ 中国诗人论坛

涂灵(1首)

兰雪(1首)

鬼才(2首)

陌上吹笛(2首)

丁小鹿(2首)

楚午(1首)

蓝蓓(1首)

冰木草(2首)

铁舟(1首)

傻正(1首)

高野(1首)





◎万松浦诗歌论坛

微紫(2首)

王海云(2首)

长征(1首)

雨兰(1首)

璎宁(1首)

黑银(2首)

钟磊(1首)

云垂天(2首)

克文(2首)

姜慕水(1首)

陈宗华(2首)





◎硬骸诗歌论坛

舒云儿(2首)

疏约(2首)

黄沙子(2首)

沈鱼(2首)

游太平(2首)

阿固(2首)

旧海棠(2首)

孙非(2首)

左后卫(1首)

四分卫(1首)





博客精选(每人一首)



◎酒心巧克力                                      杨典

◎翼年代                                        左岸

◎多年后的清明当我已不在人间                      老巢

◎夜                                              王有尾

◎还有什么不能换                                  江非

◎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西毒何殇

◎烟花                                            红娃

◎守                                              西望长安

◎蝴蝶                                            周瑟瑟

◎仿佛                                            罗马兰

◎野兽                                          非亚

◎画皮                                            北溪高羽

◎嬗变                                            王西平

◎幻影                                            玉点点

◎归零                                            欧阳白

◎在春天                                          巫小茶

◎他的幸福                                        三米深

◎雪                                              宝音

◎如果你不问                                      羽微微

◎桃花雪                                          李薇

◎春天汹涌                                        灯灯

◎暖冬                                            西娃

◎茶杯                                            陈鱼观

◎红莲未成                                        海灵草

◎大年三十的南山                                  左昊苏

◎少年英雄传                                      梅花驿

◎野火                                            蝈蝈

◎疼                                              简离

◎黄昏                                            离离

◎镜中的美丽女子                                  以梵

◎路过                                            离开

◎今天是个好日子                                  见君

◎好天气                                          轻若芷水

◎爱上                                            王小几

◎飞行已经让我厌倦                                伤水

◎天光暗下来                                      陈剑冰

◎体温                                            郁颜

◎一群黑蚂蚁上路了                                喑篱

◎我多么愿意                                      王东东

◎听琴                                            杜青

◎琴声                                            刘大程

◎站在水中的苏轼                                  木剑流风

◎金山寺                                          流泉

◎炊烟                                            逸尘

◎竹马,竹马                                      月满西楼

◎动物之爱                                        朱巧玲

◎草木篇                                          木知力

◎悼念·我的1981                                  嘎代才让

◎我空有春天大好的女人情怀                        重庆子衣

◎落日                                            汪抒                                                                     

◎白马黑马                                        七月的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7 19:30 , Processed in 0.19329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