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季超来看老朋友龙念南兄的天趣文字。。。。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7:59:10 | 只看该作者
轮廓也是色彩


                                                                       
    不管是中国或者是外国,在好多大教堂中都有很多镶满各种形状的彩色玻璃的大窗户。这些彩色玻璃组成了一幅幅漂亮的图画。其实,我们用彩色笔也可以画出和这些彩色玻璃画差不多的漂亮图画。如果选择好颜色,我们甚至可以画出比这些玻璃画更好看、更漂亮的图画。

    首先我们要选择合适的色彩画出各种内容的边缘形状。这就像做大玻璃画中不同形状的外框一样。不过,我们可以做得比大玻璃画更好。大玻璃画只能用木条或金属条做这些外框,当它们和彩色玻璃安装在一起后,因为木头和金属不能透过光线,所以这些外框全都变成了黑色。而我们在画画时,除了可以选择黑色“做”各种形状的边缘外框外,还可以任意的选择随便什么色彩做边缘外框。不过在选择画边缘外框的颜色时,一定要想想,我们在涂画形状的色彩时是不是要用这些颜色?最好不选那些准备在形状里面涂的颜色,因为,外轮廓和里面的颜色一样了,就分不清谁是谁了,那样还能好看吗?

    画边缘形状的颜色最好选浅一些的色彩。在彩色笔里,每一种色彩都分深一些和浅一些的颜色。比如粉色就是浅的红色,桔黄色是深的黄色,天蓝色是浅的蓝色等等。我们可以试试看,边缘线中间深的彩色笔画一定要比边缘深中间浅的画好看多了。

    选择好合适的颜色后就可以开始画边缘形状了。画形状的时候最好先用比较粗的笔画大的形状,用细一些的笔画细致的地方。如果画形状的笔太细了,在涂颜色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把这些形状压没了。哪边缘线不就全白画了吗?只有所有边缘线的颜色都能和形状里面的颜色分清楚,我们画出的画才会好看。所以边缘形状的颜色要尽量涂的粗一些,让它们也和形状里面的颜色一样,成为清清楚楚的颜色。

    边缘形状画好之后,当然就是涂色、涂里面形状的颜色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样式或者画里需要的样子随意用各种方法涂色。不过有一条一定要注意。千万别一高兴把前面画的边缘形状的颜色给涂没有了。所以在涂到靠近边缘的时候要慢点涂,或者用笔尖细一些的彩色笔涂。等你把所有地方的颜色全都认认真真的涂满了。你就会发现自己画出了一幅漂亮的“玻璃画”。

    辅导提示:孩子画画总是习惯于画形状,如果一下子就让孩子摆脱形状去单独观察和表现色彩,从学习的角度来讲,对孩子并不一定合适。所以将边缘形状也作为一种色彩来表现,是一个好办法。既让孩子有一个从形状到色彩的适应过程,又可以画出一种新花样,增加孩子画画的兴趣。不过要注意,文中一再讲的是边缘形状而不是边缘轮廓,因为在任何大形状中还包括有小形状,它们都需要用色彩线条画出来。

    给家长的话:用线条画画是画出各种各样的内容最最简单的方法。用一支笔,顺着一个方向画下去就行了。我们的祖先和外国人都是从使用线条开始画各种各样的画的,都是从画一样东西的轮廓开始画画的。从轮廓开始画画就象是先做一个大袋子,然后把有用的东西一样一样的装进来。可以让孩子先画整个东西的大轮廓,大轮廓一画出来就有形状了。不过光有大形状还不行,还应该把其中的所有内容的小轮廓一样样全画出来。比如画一辆汽车,可以先用线条画出汽车的轮廓,然后把车窗、车灯、车门、车门把手、保险杠、车轱轳等等所有车上的东西一样样的画出来。画完一样样的东西,再看看这些东西的上面还有什么小东西,比如车轱辘上的花纹、螺栓、气门芯什么的,把这些小东西也都画出来才算最后画完了边缘形状。当然,这里讲的只是画边缘形状的基本方法。只要孩子能画好画,用什么样的方法都可以。比如从要画的内容的一个小地方开始的。这样画画就象拼七巧板,把有用的东西一样一样的拼在一起。



    这是俺十五年前写的《进入彩色笔的天地》——怎样使用彩色水笔画画,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陆续发出来供大家踩。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8:00:31 | 只看该作者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一个地方的色彩如果都是一种样子,人们会说“太单调了!”要想不“单调”就要让色彩丰富一些。把画画得“花”一些。“花”就是丰富的意思。在字典里,“花”首先表示的是那种盛开的、漂亮的植物,或者象这些植物形状的样子。其次就是表示穿插混合的色彩。我们要让自己的画变得“花”一些,就需要学会用彩色笔穿插混合的去涂各种颜色。

在各种穿插混合涂色的方法中,最简单的就是笔道的穿插:让好多不同的颜色相互穿插,变成一种新的色彩。比如,我们先在一块形状里间隔着涂很多黄颜色,涂出的笔道既不要相互距离太远,也不能太近,它们之间的距离最好能再放下一条笔道。然后,我们再在黄色的笔道空隙之间涂蓝色的笔道。当这些黄色和蓝色的笔道涂满了整个形状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这个形状里的颜色既不是黄色的,也不是蓝色的。它变成了绿色。可我们确实没有涂一笔绿色呀?绿色其实是由黄色和蓝色混合而成的。而且,这种绿色和我们直接涂出来的绿色不一样。

为什么没涂绿色却会出了绿色呢?这是因为人们的眼睛看东西都有一定的距离限制,太近了或者太远了就不会把什么都看得一清二楚,都会让看到的内容变得模糊一些,让好多细节混在一起了。其实这也是眼睛的一种自我保护功能。要不然,不管远近全都看得清清楚楚的,我们的眼睛非累坏了不可。彩色笔的穿插涂法正是利用了眼睛的这种自我保护功能。让本来不容易混合的各种颜色在我们的眼睛里“混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更好看的颜色。

    到底让什么颜色和什么颜色相互穿插最好看呢?到底用几种颜色穿插最好呢?只要你认为好看,不管用什么样的颜色,不管用几种颜色穿插混合都可以。不过,象前面讲的绿色就不用混合了,因为我们的一套彩色笔中本来就有至少两种绿色。我们只好多试着混合一些一套笔中没有的颜色,这么一来,我们不是等于又多出好多支彩色笔了吗?

    除了简单的笔道穿插外,我们还可以画出好多花纹,让花纹之间的颜色和它们的样子一起穿插。我们也可以画出好多稀奇古怪的的、大大小小的形状,让它们相互穿插。比如我们的画中有一大块要涂颜色的地方,如果全都涂成一种颜色,又费劲又不好看。哪怎么办呢?我们可以想想看:能不能把一大块地方分成好多小块块去涂不同的颜色,如果在蓝天上只涂蓝色会觉得很费力气,能不能在天上添画出祥云、小鸟、飞机、太阳之类的东西,然后为它们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这么一变,涂色可能就容易多了。总之,我们是在画画,我们是在进行美术创作,只要我们认为这样画着美,怎么画都可以。

    辅导提示:一味的平涂肯定会使孩子厌烦,穿插涂色是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用穿插的办法涂色除了可以让孩子增加兴趣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培养孩子的细心和色彩感。由于孩子需要在穿插涂色时不断的找没有被涂色的地方,这正好培养了细心的态度。而在不断的选择用什么样的色彩相互搭配穿插的过程中,孩子自然会对色彩之间的相互协调形成自己的看法,而这正是一个人的色彩感。每个人的色彩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千万不要以自己的好恶评价孩子的色彩感。

    给家长的话:用彩色笔画画是所有画画方法中最简单的一种,可是它同样是画画,所以同样存在到底从什么地方开始画画最合适的问题。孩子学好绘画的关键是看敢不敢自己面对着真实的东西画画。也许您会觉得对着真实的东西画画特别难。确实,对着真实的东西画画比对着范画来画画要难一些。其实,只要孩子会画方块、圆圈或其它各种各样的形状就行。因为我们周围的一切,不管它的样子有多复杂,都可以看成是由各种各样的形状组成的。对孩子来讲就是“不管看起来多么难画的内容,咱们先不管这些东西叫什么,是干什么用的,我们先看看这个东西大致的象什么样的形状?比如画家里的东西,好多都是方形的,有的是扁的长方形(象桌子),有的是高的长方形(柜子和门),有的是大大小小的圆形、三角形(钟表、角柜),还有曲里拐弯的形状(窗帘、挂着的衣服等)。这些形状并不难画吧?不过光画出这些形状还不行,仔细看看,这些东西可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形状,比如桌子就有桌子面,桌子腿,有抽屉和把手,抽屉上也许还有小门、钥匙孔什么的。这些东西不画出来行吗?要画这些东西也不难,我们还是把它们看成是由各种各样的形状组成的,然后再一样样的画出它们。把一样东西上面的小东西都画出来了,这样东西算不算画好了呢?还不能算画好了。还要再仔细的看看自己画的这样东西,在它们的上面是不是还有很多没画出来的东西?用木头造的东西上常常有很漂亮的花纹(也就是木头的纹),能开关的门和窗户上少不了合页插销和把手,在钥匙孔上也许还挂着带穗的钥匙,玻璃的东西上会映出很多有趣的内容。抽屉可能是拉开的,门也打开了一半,有的地方裂缝了,有的地方漆掉了,窗帘让风吹的飘了起来。这一切也同样可以看成是由好多种形状组成的。这么一说,孩子面对真实的内容画画时就会感到容易多了。



    这是俺十五年前写的《进入彩色笔的天地》——怎样使用彩色水笔画画,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陆续发出来供大家踩。这次本想做个图,可仔细琢磨内容,似乎有点画蛇添足了!所以就……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8:01:28 | 只看该作者
俺二十年前的一篇论文

    这是俺二十年前写的一篇论文,晒出来把,好坏就是他了——


    《兴趣能力技巧》
龙念南

   (1992年1月15日)

    今天的美术教育应该是培养创造型人材的教育。校外美术实验班的宗旨应该是:从兴趣出

发,以培养基本能力为主,分层次提高美术的技能技巧。
    校外美术实验班的具体任务是:幼儿阶段应注重培养学员对美术的浓厚兴趣。同时注意对

家长的培训;小学阶段的教学应该把培养学员的基本能力放在首位,这包括观察、记忆、想象

、创造的能力及对色彩、造型和一些美术基本技法的掌握能力,中学阶段的学员以合格地报考

高一级美术院校为学习目的,同时,应为那些对美术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提供继续学习一定美术

技巧,增加美术修养的机会。
    一、兴趣比会画更重要
    3—6岁的幼儿几乎百分之百地喜欢美术活动,特别是画画,这是因为,这时的孩子尚不具

备用文字、数字、音乐等手段同社会进行交流的本领,美术活动则不然,信手涂抹也可以达到

一定的交流目的,产生心理上的满足。从这个意义上讲,幼儿视美术活动为一种游戏,他们更

多的是喜欢它的过程。可是成人反而十分注意结果,这正是多年来将早期智力开发误解为英才

教育的原因。针对幼儿生理、心理的特点。对他们的美术教育应该以培养孩子对美术的浓厚兴

趣为主,为他们在小学阶段能进一步学习打下兴趣的基础。设立幼儿美术开放教室是比较好的

方法。
      美术开放教室对所有幼儿及他们的家长开放。有固定的开放时间,并控制学习的人数,

教室配备教师,随时辅导儿童并解答家长的咨询。在开放教室内,幼儿可随意进行各种美术活

动。教室的布置也应围绕幼儿的特点摆放玩具、花卉、器皿等,供幼儿进行观察、写生、临摹

。教师的辅导应侧重孩子活动中一般的毛病,对于活动的时间和创作、写生的内容不做过多的

干涉。教师更多的时间是注意回答家长的咨询,帮助家长了解自已孩子的特点,绘画方法上的

优劣,介绍一些家长辅导孩子绘画的方法等等。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讲座,邀请有关方面的专

家做专题报告 及回答大多数家长关心的间题。
     开放教室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为更多的孩子提供学习美术的机会,可以最

大限度地引发、培养更多的孩子对美术的兴趣。
     二、重在能力的提高
     进入小学的儿童已有了完成好一件作品的要求,所以,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绝不能仅让

孩子完全凭兴趣活动。特别重要的是,小学儿童的学习正在逐步从以形象思维为主,向以逻辑

思维为主过渡,这种过渡使许多儿童将美术活动视为枯燥的课堂学习的调剂。如果在美术活动

中过多地强调技巧性,会使很多儿童从此害怕 (但不是不喜欢)美术。既要掌握一定的技能技

巧,又不能过分强调技能技巧,这是小学阶段校外美术教育的一对矛盾。
    小学阶段的儿童学习美术的重点应该放在基本能力的提高上。美术的写生、记忆、想象、

观察、创作及立异性正与基本能力的各个方面相对应。同时,美术创作要求创作者对其创作对

象有全方位的认识与埋解,这更是一般知识性学习不易具备的综合分析能力提高的好方法。在

儿童仍然对美术充满兴趣的小学阶段,如果把美术教学的重心放在提高学员的基本能力上,就

可以避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或放任自流。同时,也比较容易使孩子保持对美术的兴趣。
    基于上述想法,我认为,小学儿童的校外美术教学应该采取分年级的螺旋式的教学方法

。所谓分年级,就是象学校一样按年级分班,每个班的课程从寒假开始至十一月下旬结束。所

谓螺旋式是指各个班级的课程在同一时间内是基本相同的。这样,每个学员在一学年中都分别

接触到较全面的知识内容,从中得到基本能力的培养,学到一定的技能技巧。虽然各年级同时

所学的内容基本相同,但是,对学生的要求是逐级提高的,这使能够连续学习的孩子可以在基

本能力上得到不同侧面的培养,在美术知识与技能技巧上得到不断的、逐渐的提高,从而较全

面地理解美术。相同的学习内容还便于老师或家长及学生自己比较前后学习的差异,看出自己

的进步与不足。由于难度是递增的,所以,这种重复提高也给学生在掌握技巧方面带来了方便


    分年级的螺旋式教学方法的优点在于,它既可以使每一个参加学习的儿童受益,又能保持

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学习的连续性,同时又便于在各个年级中招收新学员。
    三、技巧也是多种多样的
    中学生学习美术,明显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准备报考高一级美术专业院校为目的,这

批同学人数少但占主导地位。另有一类学生,他们并不准备报考专业美术院校,但对美术仍有

浓厚的兴趣。这些同学虽然对美术学习有一定的要求,但又怕过分的基本功训练影响学校课程

的学习,所以,他们虽然人数很多,但却因此与美术的距离越来越远,最终带着遗憾告别了美

术活动。而前一类学生,由于过多地被要求在技术上下功夫,使学校的学习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同时,也往往忽咯了艺术素质的提高。上述两类同学,给校外美术教育带来了一个相同的问

题——如何解决技巧与艺术素养的关系。
    对前一类同学,设立高考美术斑,提高他们的技能技巧是必不可少的,关健是在此基础上

如何保证他们学校学习的良好,如何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我们在辅导学生时,除了按专业美

术院校的人学要求进行定向教学外,另一方面尽可能地让学生不仅仅局限在传统性的技巧练习

中,而是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多注意学校学习同美术学习之间的抽象联系、内在联系。这样,

既有助于美术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学习,又可使学生感到学校学习的必要性相趣味性。
    在中学阶段的校外美术教育中,对后一类广大的同学,我们做得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对这

一大批同学进行有益的美术教育,关健在如何处理好技巧的问题。其实,美术的技巧也是多种

多样的,进人高一级美术院校所需要的技巧并非是衡量一个人美术能力的唯一标准。根据不同

的学习目的,完全可以让学生学习一些报考美术院校的需要不尽相同的美术技巧。参加高考,

习作型的造型能力是非常童要的,要求也是常严格的,它需要时间来进行严格的训练。而对非

高考的学生来讲,完全可以从创作型、欣赏型能力的提高来进行校外美术的学习;在学生力所

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尝试各种各样的美术创作方法,从创作中体会美术的乐趣,提高创造能

力及创作的技巧。
    不论哪一类型的中学生,在学习美术的同时,我们特别鼓励学生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学习

更多的知识。让学生们自己设计、自己布置、全面介绍自己的展览基本上一两年举办一次,借

以全面展示学生的个性特点,认识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
    正是在“从兴趣出发,以基本能力培养为主,分层次提高美术的技能技巧”宗旨的指导下

,我们的美术实验班自始至终把培养孩子自身的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放在重要地位,把兴趣

的培养及技能技巧的学习做为基本能力的前因后果。
          (注:本文发表于1992年第1期《校外教育》)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8:02:23 | 只看该作者
用显微镜看彩色笔



    彩色笔又叫彩色墨水笔或者叫彩色水笔。因为彩色铅笔和彩色蜡笔、油画棒也可以叫彩色笔。而在这本书里,我们的彩色笔就是指彩色墨水笔和油性彩色笔(又叫麦克笔)。

    你肯定用过彩色笔,因为它太容易使用了。可是你认真琢磨过这些彩色笔吗?让我们一起到显微镜下看看这些平常的彩色笔,这对我们更好地使用彩色笔画画会大有帮助。

    不管什么形状的彩色笔,都是由笔尖、颜料管和外壳(包括笔帽和后盖)三大部分组成的。

    如果把笔尖放到显微镜下,我们就可以看见,本来平常的笔尖上布满了小洞洞,我们涂色用的颜料水正是从这些小洞洞中慢慢流出来的。用正规的说法就是:彩色笔的颜料从毛细状的孔洞中慢慢的渗出来。由于这些小洞洞太细小了,所以就是再把眼睛睁大了也不太容易看清楚。正因为颜料是靠这些小洞洞渗透出来的,所以我们用彩色笔涂色的时候速度一定不能太快了,要不然笔尖就供不上颜料,也就涂不出颜色了。另外,千万不能在用油画棒或者水粉颜料画过的地方再用彩色笔涂色。油画棒和水粉的颜料都是由一个个小颗粒组成的,如果在它们涂过的地方再用彩色笔涂色,这些小颗粒就会将彩色笔尖的小洞洞堵塞。堵塞的结果就不用说了。当然,也不能让笔尖总露在外面,如果小洞洞中的颜料变干了,结果同样就不用说了。如果只是笔尖表面的颜色变干了,可以用小刀刮一刮,等笔尖继续出水后就可以接着用了。如果刮了半天还不出水,那就是小洞洞里面的颜料也干了,没办法,只好换一个新笔尖了。

    彩色笔的颜料管可以从外壳中取出来。仔细看,它不过是由软或硬的塑料包裹着的一些软泡沫塑料,又叫人造海棉。如果我们用显微镜看,就会看见在这些泡沫塑料中,同样充满了颜料水。我们画画的颜料就是从这儿流到笔尖的。使用这些泡沫塑料的目的就是让颜料管中既充满颜料,又不能让颜料一下子全流完。外壳的作用不说也知道,没有外壳不是你弄一手颜料,就是笔还没有用,颜料水就已经干了。所以,在不用彩色笔的时候,一定要把前后盖紧密封好。如果彩色笔的水涂完了,我们还可以买专门的彩色墨水往颜料管里灌。首先把颜料管取出,轻轻的从前面(也就是连着笔尖的那边)向后面挤一挤,让颜料管里面的空气多跑出来一些。然后将墨水瓶的尖对准颜料管的前面,一滴一滴的往里面挤颜料水,一定要等前面一滴全都被颜料管吸进去后再滴下一滴。颜料水不要一下子灌得太满,灌满一大半就可以了。

    清楚了彩色笔的特点,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更合理的使用它们了。比如涂画大面积的色彩时可以尽量选用笔尖比较粗的彩色笔,或者采取其它的方法(这些方法我们将在后面专门介绍)。比如在涂色的速度上要适中。比如根据颜料管中的色彩变化确定其中颜料的多少好补充颜料。让我们一起用各种各样的彩色笔画出好多好多漂亮的作品。

    辅导提示:一般来讲,首先认识工具的构造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仅是一般知识上的学习。比如当孩子对彩色笔的构造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在家长的督促和提示下,就可能养成画画后盖好笔帽和不随意抽拔颜料管的习惯。养成首先使用彩色笔然后再使用其它材料涂画的好习惯。这既有利于绘画的学习,又培养了孩子良好的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是比会画画更重要吗?

    给家长的话:彩色笔既适合年龄较小的孩子学习画画,又可以让比较大的孩子进行有特色的绘画创作。使用彩色墨水笔画画的时候,画幅一般不易过大,最好在30CM×40CM(八开、也就是这本书打开后两面加在一起的大小)或30CM×20CM(十六开、也就是这本书的大小)左右。为了让孩子涂色方便,可以准备笔尖粗细不同的两套或多套彩色笔,分别用于画线条和涂色。用彩色笔画画时最好使用表面比较光滑、洁白度较高的纸。象印刷这本书用的铜板纸,或者一面光滑,另一面粗糙的白板纸(就是买新衬衫时常衬在里面的那种纸)等等,都是画彩色笔画最好的纸。也许这样的纸并不好找到,其实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可以供画彩色笔画使用的纸。比如用铜板纸印刷的挂历背面就特别适合画彩色笔画。如果是或多种材料和彩色笔一起使用,可选择的纸就比较多了。我们在后面还会讲到。



    这是俺十五年前写的《进入彩色笔的天地》——怎样使用彩色水笔画画,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陆续发出来供大家踩,就是这次没有时间配图片了,见谅,下次一定!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8:05:03 | 只看该作者
找病呻吟——乱议美术教育的目的


    俺们为啥要进行美术教育?如果仅仅是为了赚钱您就别往下看了,俺没资格谈赚钱。如果您是为了教育,不知你那是否同意俺这个观点——美术教育是为了让受教育者养成为“找病呻吟”的享受者。有点怪怪的吧,甭急,听俺慢慢道来。

咱先说艺术是为了啥?俺认为艺术应该是一种享受,一种精神享受,用当下时髦的话说,是一种非物质文化。可是现而今人们硬生生把艺术整成物质第一,整成商品了。商品是人们物质生活所需,人的本性就是对物质需求的永不满足,可是物质在人的一生中时多时少、变化无常,结果造就了人们的无数痛苦。

面对痛苦,“呻吟”是一种缓解。比如在儿科学里就有这样的说法:“当病原体侵入体内,出现中毒症状后,病儿除全身衰弱无力外,呼吸及神经系统受影响的表现更明显,往往在呼吸时发出低微的‘哼哼’样呻吟声。”俺认为,这“呻吟”是生理的,但在真实的生活中,“呻吟”更多是心理的。因为每一个人,特别是孩子们都需要别人的关注,亲人的关注比自己忍着更能缓解痛苦。也就是说,到了一定程度,呻吟可就是精神需要了。

精神生活可是只增不减的。而艺术原本就是一种精神生活,也就是物质生活的“病痛”带来的“流泪”和“呻吟”。这“流泪”和“呻吟”原本是为了自己享受和引起人们关注的,只是随着历史长河的流淌和人们物欲的横流,艺术的功能被异化了。甭说别的,就说俺们的美术教学——吧,技能技巧和成名成家几乎成了衡量教学的唯一标准。可是整一大堆技能技巧却不知道往哪儿使,有用吗?

美术的关键在于“表达”,围绕可视的造型进行表达,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象。色彩也好、造型也好最终不都是为了表达吗?欣赏更是如此了,如果欣赏和创作都变成了“任务”和“背诵”,这“表达“还具有精神意义吗?所以俺觉得能否培养精神享受的能力,培养由生理宣泄上升为心理表达的能力,也就是“找病呻吟”的享受者才是美术教育的目的,而达到这个目的的最佳阶段就是0-18岁。而技能技巧的学习应该是为”表达“服务的,一辈子想表达,一辈子都可以学习,绝不限于0-18岁。

“流泪”和“呻吟”都是可以从生理转化为心理的一种精神享受。艺术家的表达因为有技能技巧和独特眼光的支持,其把握能力高于常人,所以这是一种“流泪”式的表达。普通人可不需要整天“流泪”,能欣赏艺术家的“流泪”足矣。但是,总看可不行,还是得有点“亲力亲为”。这“亲力亲为”就是“呻吟”。因为“呻吟”比“流泪”容易。所以俺说“美术教育是为了让受教育者养成‘找病呻吟’的习惯”。

“呻吟”来自“病痛”的感受。自然而然的生活很难带来强烈的感受,只有当巨大的生活转变来袭时,巨大的刺激让你不感受都得感受,此时,您要是会“呻吟”甚至“流泪”,痛苦就可能转化成一种精神的享受。问题是,在当下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对生活已经麻木了,甚至对病痛的感受都已经麻木了。2008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抗震救灾画展被戏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美术分会”举办的画展,就是因为在那儿几乎看不到发自内心的感受,净是在“任务”和“背诵”。另一边,在“798”看到的几乎都是“无病呻吟”,为了吸引有“T”者的“呻吟”。

成人的世界已然如此,随他去吧!俺们做少儿美术教育的该咋办?难道眼看着一拨拨“任务”、“背诵”和“无病呻吟”从俺们手中诞生吗?

如果您说“不”!那咱们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俺给的药方就是“找病呻吟”。

现而今的孩子们都生活在蜜罐里,您非要让孩子们等着大灾大病的再“呻吟”,这不是“咒”吗,他们后面一大堆人会跟您算账呢!最起码下学期的学费自此溜走了。咋办?借势啊!如今学校里几乎全是“任务”、“背诵”和“无病呻吟”,孩子们正好没有机会用自己的眼睛看看真实的世界。特别是在微观和宏观的世界里,孩子们一定会得到很多“刺激”。俺们何不多多地提供这些“刺激”,进而把这些“刺激”看成“病痛”,辅之以适当的技能技巧和娱乐方式,让孩子们尽情地放大“呻吟”——感受、发现、想象并表达,并在这“呻吟”中慢慢养成“找病呻吟”的习惯。

罗里罗嗦一大堆话,其实俺想说的就是——技能技巧肯定需要,单纯的娱乐也肯定需要,但是,作为教育者,俺们得想想办法让孩子们有表达自己感受的机会和能力。就美术教学来说,发自内心的感受、发现、想象和表达才是孩子们成为未来的精神贵族最需要的,美术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找病呻吟”的享受者。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8-22 08:49:49 | 只看该作者
http://blog.sina.com.cn/gonggongjiaoyu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5 14:53 , Processed in 0.09896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