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81|回复: 15

[教师之友]陪您走近管锡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4 08: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引导孩子学会“作文”
                                                                             ——访烟台市教科院理论室主任管锡基
     人物档案:管锡基,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理论研究室主任。199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后到华东师范大学进修,长期从事课程改革的研究与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理论上也多有创见。在《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科研》、《当代教育科学》等报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在课堂教学、课程改革及教师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谈起作文,许多家长都很伤脑筋,愁的就是孩子不会写作文。5月19日,记者采访了出席在我市举行的全国语文报告会和小学语文双轨教学成果推介会的管锡基。
     多陪孩子体验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们在孩子身上偏重于物质的投入,对孩子的要求尽可能的满足。而精神方面的却太少,比如陪孩子读书、参与手工制作的过程等。在现实生活中,家长陪孩子玩的时间和方法太少了。
      针对这一状况,管锡基说,家长带孩子多体验生活中不同的场景,其实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阅读”,通过“阅读”,感知新事物、发展新知识,从而为孩子将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因此,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听一场交响乐,让孩子体验协调之美,感悟合作之重要;也可以带孩子到农村去参加田间劳动,让孩子体验泥土的芬芳,感悟劳动是内心幸福与快乐的源泉;可以带孩子去观察拾荒部落一天的生活,让孩子去体验人世间生活方式的多样性,感悟拾荒者别样的幸福与忧伤;可以带孩子到特殊教育学校去观察特殊儿童一天的生活,让孩子体验人世间生命形式的多样性,感悟我们习以为常的健康其实已经多么地不平常,甚至可以把孩子带到产房去谛听生命的第一声啼哭,带孩子到殡仪馆默默地和已经辞世的亲人见上最后一面。总之,要让孩子充分地体验社会,真正地感悟生活!   
   “在孩子丰富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之后,让他慢慢寻找到自己的兴趣,自己确定人生方向,自己选择人生道路。我们成人所能做的一切,就是给这样的过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静静期待生命自主地成熟和成长。” 管锡基意味深长地说。
     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令家长头疼的一个问题是,孩子写作文时挖耳挠腮,无话可说。管锡基分析指出,其主要原因是平时缺乏仔细观察的习惯和方法。他说:“其实,儿童是注重细节的。儿童不仅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而且怀着一颗探究世界的心灵,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甚至是熟视无睹的世界,在儿童眼里却是那样的五彩斑斓和不可思议。其次,儿童没有任何思维定势,也就不可能受任何思维定势的影响。一个六岁孩子的思维,可以说是天马行空,而作为成人,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人生阅历和非常个性化的价值判断标准,甚至形成了职业特有的思维定势,因而在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言行举止总是被限定在一个自己看不到的小圈子里。”   
  他说,正如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衣》里的那个孩子可以指出“皇帝其实什么也没有穿”的道理一样:一个注重细节没有定势的儿童,肯定能够指出成人的错误和问题,这就是儿子读书给我的心灵启示,和我母校专业的教授相比,儿子的确给我上了一堂更为生动的学前教育课程,引发了我对学前教育的“质疑、期待和呼唤”。  
      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管锡基说,写作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其实,这技巧和方法是个人化的写作经验,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个人。所以,家长不要迷恋方法和技巧,不要买过多的作文选或作文集给孩子。而应该做是,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其中之一就是读书的习惯。
      其实,管锡基本人就是爱读书的人。在出差的路上,在每天从家庭到单位嘈杂而拥挤的公共汽车中,在送儿子上学后提前到单位的四十分钟里,在晚上睡眠之前,他都会读上一段自己喜欢的书。他说,写作是一个我手写我心的过程,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因此,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每天读一点东西,背一段话,摘抄一些名言名句,从中汲取精华,拓展心智,启迪心灵。同时,家长要帮助孩子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精选一些课外读物,引导孩子有计划、有步骤地阅读一些品位高、质量好的精品。
      采访结束后,记者感受到,要让孩子写好作文,不仅仅是孩子本身和老师问题,而且更是家长们的责任。          本报记者 刘启强
 楼主| 发表于 2008-9-24 16: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季超附言

锡基05年获[中国教育报]‘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我和锡基通过函电交流,彼此有了更多的了解。 锡基寄赠的三本书我看过不只一遍。得暇会有相关读感文字传上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4 16: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补注

上帖转自[中国教育报]年末专版。
 楼主| 发表于 2008-9-24 16: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超越专业的专业愉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8日07:55 光明网-光明日报
  “我为专业付出,专业带给我愉悦,我和我的专业共同成长。”这是青年教育科研工作者——烟台市教科院管锡基先生写在自己近作《基层教育研究:理论与实践》中的一句话,直白、坦然、朴实而又动人。
  前一段时间,有某权威调查机构发布民调说:约三分之二的中国人对自己现在的工作不满,“职业忠诚度”不足,于是纷纷拿出消极怠工和变相罢工的招数,得过且过,很少
全力以赴,更少体会与专业融合、互动、共进的愉悦。于是,看着管锡基的这样一句话,在体会他的幸福的同时,也让人怦然心动。
  是的,作为一个地市级的教科院(国内其他地方多设置为“教科所”,烟台设置为教科院,是很独特的)中的青年研究人员,他是处于教育学者、教育专家和一线校长、教师之间这个狭窄而又“尴尬地带”的普通一员。而年轻的管锡基却在短短十年中,从一个年少轻狂的大学生,成长为沉稳实在、理性又激情的教研骨干,在自己的专业生活中愉悦地游动、探寻。《我市学前班的问题和对策》、《突破教育评价之难》、《关于高密课程改革的考察报告》、《“中小学生学习差异教育研究”实验方案》、《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问题》、《家长应该树立的学校教育观》……这些带着浓厚区域特色和基层视点的论文也许在学理上还不高深,但是作为专业教研的成果,却对烟台当地的中小学教学形成了适时、适当的影响。一位基层教育研究者的感悟和心得,也就实实在在地呈现出来——“一个无忧无虑的少年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单纯走向丰富,特别是心灵的丰富”;“深入地关注、学习和思考学校教育的现状、困惑和解决困惑的办法等这样一些基本的问题,也许这就是你专业化成长的捷径,事业的起点”;“我自己也深深感受到,世俗的诱惑时时刻刻都在侵袭我们的心灵,每当两种声音激烈交锋的时刻,我就会回到哲学的起点——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管锡基这本书,不仅仅让他的同行找到一个快乐和充满希望的样本,也让读者反思自己的专业停顿,消解自己的专业“郁闷”;同时,也把一个基于广泛教育研究下的理念袒呈给家长们:“当我们用所谓的知识技能和特长去占领孩子们的大脑、眼睛、嘴巴和手脚四肢的时候,亲爱的家长,请一定不要忘记为您的孩子预留一块心灵的白版,一片精神的晴空。”
  因为这些原因,管锡基这本书不仅仅代言着教研员的专业愉悦,也足以把愉悦渗透给所有其他的人们,这是一种超越专业的专业愉悦。
  《基层教育研究:理论与实践》管锡基著天津教育出版社

 楼主| 发表于 2008-9-24 16: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成长的心路历程
——读《基层教育研究:理论与实践》的启示
一个基层教育研究者的专业成长就是一次“蜕变”,这其中有现实的困惑、心灵的痛苦,也有提升的愉悦、成功的快乐。对基层教育研究者来说,与知名专家相比缺少深厚的理论功底,与一线教师相比缺少鲜活的实践经验。在这种上不“顶天”下不“立地”的客观现实面前,如何完成自己的专业成长呢?管锡基同志所著的《基层教育研究:理论与实践》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管锡基是烟台市教科院的专职教育科研工作者。因从事同样的工作,我与他联系较多,由相识到相知。今年4月26日,在《当代教育科学》通讯员培训期间,他把自己的第一本专著《基层教育研究:理论与实践》赠送给我。夜间无事,我翻开这本专著读起来,很快便被她生动的语言、精心的设计和丰富的内容所吸引。
迫不急待地读完,掩卷细思,我惊喜地发现,这本书的特殊价值就在于为基层教育研究者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指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启示一:理想信念是专业成长的不竭动力。理想信念是撑起人的精神生命大厦的支柱。当前,基层教育研究者受到市场经济和课程改革的强烈冲击,在大量付出之后,是否依然富有激情地工作,是否感受到专业成长的快乐,是否追寻到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管锡基在书的开篇《走出象牙塔:一个基层研究者的起点》中讲:“我不是一个聪明的学生,三年制的初中读了四年,三年制的高中也读了四年,大学英语的四级考试仅仅以61分的成绩勉强通过。”“在我整整的四年大学时光里,除了教材,我竟没有完整地读一本教育专业著作。”“之所以把我的起点写出来,只是想告诉那些在基层教育科研机构的同行们,无论你从什么起点开始,只要找到你专业生活的支点,找到照耀你发展的那缕阳光,你就会和我一样快乐地从事也许在别人看来枯燥而单调的专业生活。”笔者认为,管锡基所讲的“支点”和“阳光”就是专业信念和专业理想。只要找到这种“支点”和“阳光”,无论专业基层多么薄弱,你都会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信念,最终获得专业成功,从而工作着也快乐着、生活着也幸福着。
启示二:终身学习是专业成长的源头活水。基层教育研究者是教师教学实践的理论指导者、专业引领者,其知识应当是永不枯竭的活水,是流动的小溪。因此,要让学习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这样,不仅有益利我们的专业的成长、生活的幸福,也有益于人性的完善、思想的成熟。管锡基在书中提出了“让学习支撑我们每个教育者的生命”的主张,呼吁基层研究者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明确学习与自身发展和幸福的关系。他强调:“学习特别是终身学习对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和幸福而言,其意义更为直接和重要。这是因为终身学习不仅是教师提高自己现实生活质量的重要前提,也是教师自己晚年幸福、完美人生的重要保证。”目前,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我国加入WTO以后对基础教育办学体制的冲击,使一个没有终身学习意识、不会学习的教师随时都将面临下岗的尴尬,教师一旦失去了工作,其现实生活的质量必然会大打折扣;同时,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一个有善于学习的退休教师可以用他广博的学识惠及子孙。他还认为,基层研究者应从理性的专业著作和论文、优秀教师鲜活的经验、生动的教育改革实践中吸取营养,为专业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相互转化搭起桥梁。
启示三:深层思考是专业成长的加速器。《基层教育研究:理论与实践》是管锡基对他走过的专业生活的系统总结和反思。反思可以使我们学会成长,明白工作的丢失,享受成长的快乐,体味到人生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管锡基在教育科研工作中善于思考,密切关注着当时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对考试制度改革、教育评价、新课程实验、教学方式转变、学校德育和创造教育等都进行了认真思考,并研究出相应的对策,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思想是生命的灵魂,是创新的根本。他在谈自己的经验时讲:“我总在想,一个刚刚进入基层教育科研机构的新手,也许是一个刚刚从师范大学毕业的学生,也许是一个已经在学校奋斗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优秀教师,或者听于命运的安排,或者出于对命运的抗争,你来到了这样一个自己还相对陌生的环境,如果你想做点什么,想为自己的同行做点什么,那么你应该从哪里切入,从何处着手呢?我思考的结果就是关注热点,关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热点难点,并把这样的热点、难点问题与你的兴趣、与你已经的工作经验、感性认识紧密结合起来,默默地、深入地关注、学习和思考学校教育的现状、困惑和解决困惑的办法等这样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也许这就是专业化成长的捷径、事业的起点。”
启示四:富有激情是专业成长的催化剂。管锡基把教育科研视为激情与理性并存的园地,多年来始终带着爱心、激情和高度的责任感,积极投身于课题研究、理论普及、学术交流、讲座指导和社会服务等工作中,对学前教育、目标教学、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差异教育、数学教材改革、主体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新课程改革、教师教育、家庭教育等诸多领域都进行了探究、倾注了智慧、付出了心血。他说:“教育科研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激情憧憬和理性的批判,你也许会丧失胸怀天下的信心、希望和努力。”管锡基以《追寻激情与理性交织的人生境界》为代后记,也正显示出他积极的工作态度。在文中,他还提到:“特别令我难忘的是我的老所长张振国先生。我的第一篇文章、我的第一次讲座、我的第一个课题研究,都是在他严厉的批评和悉心的指导下缓缓问世的……正是这个睿智的前辈引领我走进这个充满着激情与理性的神圣殿堂。”我想,管锡基同志对工作满怀激情,对关心、支持自己的领导和同事由衷感激,正是这种积极的心态引爆了他的智慧和能量,使他较快地完成了自己的专业成长。
总之,《基层教育研究:理论与实践》一书是管锡基同志专业成长心路历程的外在体现,讲叙了他如何从一名“瞪着空洞的大眼睛”的师范毕业生成长为一位已出版专著的专家型研究者的“蜕变”过程。除了笔者上述所说的几点浅见之外,这本书还能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受益,愿每一位基层研究者都能找到自己专业生活的“支点”,愿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能攀登上专业成功的峰岚。[ 车言勇/文]
 楼主| 发表于 2008-9-24 16: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界人士做客“晚报茶坊”聊新课改
(2008-08-31 10:14:46) 来源:水母网





众嘉宾畅所欲言聊新课改

郑克进:烟台市教科院副院长


管锡基: 烟台市教科院理论室主任


张启:烟台一中高一班主任


网友:月儿


读者:梅兰


学生代表
水母网8月31日讯(YMG记者 高伟)“晚报茶坊,有话请讲”———个性化深度访谈栏目“晚报茶坊”于今天上午9时30分在水母网再度开聊,聊的主题是高中新课改。众嘉宾畅所欲言聊新课改
“晚报茶坊”以报网联动的新颖形式为读者提供一个面对面探讨交流热点话题的平台,不论政府人士、专家学者还是普通百姓,都可以做客“晚报茶坊”,畅所欲言。它运用报纸报道、视频直播、现场互动、网上留言等多种手段,通过晚报“访谈”版面和水母网专题配合、全媒体记者直播现场采访嘉宾、网友现场提问等互动形式,打开读者了解政策信息的权威通道、架起政府和读者联系沟通的桥梁。
9月1日,烟台市中小学正式开学。山东省自今秋起启动的新一轮高中新课改,正成为眼下广大学生及家长最关心的话题,本期“晚报茶坊”的茶友们也将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新一轮课程改革将从哪些方面促进我市素质教育的推进?新课程设置将给高一新生带来怎样的变化?普通学生家长有什么想法?详细报道请见9月1日《烟台晚报》“访谈”版。
【相关信息】:
本期晚报茶坊嘉宾
郑克进:烟台市教科院副院长,山东省特级教师, 曾主编和撰写过《高中生随课训练》(思想政治. 三年级)、《自主探究学习丛书》(高一政治.1:必修)、《学会学习》等书籍。
管锡基: 烟台市教科院理论室主任, 中学高级教师 ,第五届“烟台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2005年《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推动读书十大人物获得者,曾主编和撰写过《教师科研有问必答》(主编徐建敏 管锡基)、《基层教育研究》、《课程改革与基层教研员的使命》等书籍。
张启:烟台一中高一班主任 中学高级教师,曾获得市级优秀教师称号,获市级多媒体课件制作优秀奖。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研究》子课题《研究性学习与学生综合能力的研究》。多次辅导学生参加全国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全国一、二等奖,2001年被授予全国高中化学奥赛山东省优秀辅导员。
网友:网名月儿(初中学生家长)
读者:网名梅兰 (高一学生家长)
高伟:YMG记者
 楼主| 发表于 2008-9-24 16: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圣华先生是[中国教育报]‘读书’版掌门人[管/注]

基层教育研究者应构筑什么样的心灵世界
——从管锡基的经验说开去
张圣华

  基层教育研究的专职工作者无一例外地承受着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双重夹击”,他们的专业生活样式是什么?他们内心的感觉又如何呢?是更多的幸福、快乐和自尊,还是更多的痛苦、落寞和消沉呢?

  在我看来,基层教育研究的研究主体应该是市级和县级两级教育科研机构的专职工作者,他们无疑承担着承上启下的研究任务。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也无一例外地承受着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双重夹击”,他们的专业生活样式是什么?他们内心的感觉又如何呢?是更多的幸福、快乐和自尊,还是更多的痛苦、落寞和消沉呢?就我个人的阅读经验而言,好像少有人来涉猎这一领域,谁能设身处地地关心这样的一个群体呢?正如哲学家叔本华“其实没有任何人比我们自己更关心我们自己”的这句名言,基层教育研究者的生活隐匿在我们的视野之外,而作为他们当中的一员,已经在基层教育科研领域工作十年的管锡基先生用激情和理性写就的《基层教育研究理论与实践》也许可以为我们开启一个透视基层教育科研生活的窗口。

  《基层教育研究理论与实践》全方位地为我们展现了基层教育科研的生活样式。作为一名基层教育研究者,在十年多的时间当中,作者参与了区域内基础教育诸多重大课题的研究,范围涉及学前教育、目标教学研究、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差异教育研究、数学教材改革、主体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新课程改革、教师教育、家庭教育等,虽然有的研究可能还不够精深,但这好像也更容易使我们了解基层教育科研生活的原色。在自己真实经历和体验的基础上,作者把自己的专业生活样式概括划分为关注热点、课题研究、学术交流、理论普及、讲座指导、社会服务、常规工作和继续教育,共八个方面。作者这样做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基于个人的意义,他更深刻的意义就在于为那些默默工作在基层教育科研领域的同行们呐喊助威,更为那些将要走进这个领域的后来者提供些许参照和帮助。正如作者所说“我更愿意通过她,使志趣相同者看到我专业成长的过程,看到专业给予我生活的意义和快乐。”

  《基层教育研究理论与实践》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析基层教育研究者的专业素养的典型案例。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双重逼迫之中,作为一个基层教育科研工作者,为什么能够耐得住寂寞,始终不渝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从事在别人看来甚至有些单调乏味的工作呢?通过作者的专业成长历程,我们不难看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以下三方面的基本素养:一要有责任感。作为一个教育科研工作者,没有责任,就不会有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就不可能找到专业生活的价值;没有责任,就不会有对专业生活的敏感,就不可能找到专业生活的方向。正如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研究员在本书的序中所言:“铺就管锡基同志教育科研道路的第一块基石,就是他对‘县级教科所为什么逐渐萎缩’这一命题的深切关注”。二要关注实践、服务实践。与时代同行,关注实践,面向实践,服务实践,这是基层教育科研工作者的必由之路。当前,新课程改革催生出来的校本教研也急切呼唤基层教育科研工作者的专业引领,作者也正是在深入教育教学实践,虚心向一线教师学习的基础上,提高了引领能力,促进了自己的专业发展。三要做终身学习的典范。作者把继续教育看作是自己专业生活的“支撑点”,提出了“让学习支撑每个教育者的生命”的主张。这反映了他对自己专业发展的不懈追求。我认为,作者的专业生活实践是上述科研素养的生动体现。

  《基层教育研究理论与实践》不仅是个体专业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更是一段个人心灵的成长史。我个人非常看重每个生命个体的心灵成长,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终生幸福与否的根本问题。透过作者的专业成长历程,我们还可以看到作者对人生意义、对教育本质的不尽的反思和追问。“我自己也深深感受到,世俗的诱惑时时刻刻都在侵袭我们的心灵,就目前而言,这种诱惑的能量还足够强大,每当两种声音激烈交锋的时刻,我就会回到哲学的起点———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物质满足的极限又是什么呢?思考这样的问题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自己真正想干点什么,然后快乐地过好每一天。”“在常人眼里,那些终生都将生活在乡村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方式是简单重复、封闭乏味的,但我所看重的是一个个体在看似简单重复、封闭乏味的生活里惯常的‘庄稼不收年年种’的韧忍和执着,这就是最普遍的最普通的中国农民给我的生命启迪。也许愚公选择搬家远比移山聪明和实惠,但愚公留给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却远远超出了聪明带给我们的实惠。”正如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所言———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作者书中的两段文字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也许我们可以共同翻开《基层教育研究理论与实践》这本书,让我们共同回味基层教育研究者的成长历程,更让我们一起走进基层教育研究者的心灵世界。

  《中国教育报》2005年5月19日第8版
 楼主| 发表于 2008-9-24 16: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应该成为怎样的研究者
                                                                                      管锡基

  教师即研究者,任何坚守这一信念和常常以这种论调说事的人们都必须首先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即教师究竟应该成为怎样的研究者?

  一、反思性实践者

  教育活动的实践性和教育对象的丰富多彩性决定着教师教学工作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独特性和价值冲突性,而这些复杂的、不确定的、独特的和价值冲突的情景存在于任何已经产生的理论和技术之外,因此教师既不能把这种情景作为一个工具性问题,更不能奢望应用他头脑里已储存好的专业知识来解决它。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萧恩的“反思性实践者”的理念应运而生。反思性教学实践倾向于教师直接针对问题进行思考、设计、策划和形成暂时性的行动策略,并在继续深入反思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教学与反思的特质决定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而教师的反思过程与教育研究就更进一步地保持了方法上的一致性。教师只有通过对教学实践活动的认真观察、对教育对象的深度访谈和多种具体教学情景的反复比较,才能保持反思的敏捷性和持续性,而观察、访谈和比较等都是教育科研的最为常规的方法。所以笔者认为,教学过程本身就是研究过程,反思实践本身就更有研究的韵味。

  华东师范大学郑金洲教授也有过大致相同的表达,在他看来,教师能够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系统化反思,就已经具备了研究者的基本素质,这个教师就已经从单纯的教学实践者转变为教学的研究者了。

  二、以校为本的研究者

  如果我们把教师的日常生活划分为校内日常生活和校外日常生活两部分,我们应该承认教师的校内日常生活处在非常强势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是垄断的地位。教师学校生活对教师全部生活的垄断性,决定着教师的研究内容更多地关注校内生活。

  那么在学校内部,教师是更关注课堂教学生活还是更关注学校整体的日常生活呢?有专家这样认为,教师以何种心态理解生活,他就将以何种方式对待教学。教师对日常生活的理解尤其是对学校日常生活的理解比对具体的“教学问题”的理解更丰富,更“有话要说”。因此,教师应该是以校为本的研究者。

  所谓以校为本的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的研究,二是在学校中研究,三是基于学校的研究。“为了学校的研究”就是教师研究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面临的实际问题为目的。“在学校中研究”就是学校的问题必须由学校的教师来解决,并通过教师研究把问题解决好。“基于学校的研究”就是从学校实际出发,充分依靠和挖掘学校的研究资源。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教师的专业自主权也逐步扩大,教育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态势高度关注人的个性张扬和人的创新精神激发,理论和实践的张力也促使校外研究人员和教师研究更加关注具体的、复杂的学校实践,这一切都使得教师成为校本的研究者成为可能。

  三、行动研究者与叙事研究者

  行动研究主要指情景的参与者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或组织中的成员协力合作,以问题为研究主题,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进行的系统研究。教育的行动研究日益呈现出两大方向:一种是指导实践型,即来自大学或专业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教师的合作,专家作为咨询者和指导者,帮助教师设计假设、计划行动、实施研究和评价过程及结果;另一种是独立型,即中小学教师通过自己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对现存问题采取相应的行动。

  两种方向的研究都比较常见,也是教师容易接受并身体力行的研究。我们建议,教师的行动研究应该与校外研究者和其他教师保持必要的协同合作,保持经常的“对话关系”,比如参加一项专业人员主持的课题研究,而研究方向贴近学校的实际问题或者与自己的兴趣大体一致,那么在做研究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和专家建立稳定的对话关系,而且可以尝试不同的研究方法、感受研究的全过程。

  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征是作为研究者的教师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叙事内容分为三类:一类是教师对某个教育问题解决过程的直接记录,第二类是教师对某个教育事件的反思,第三类是“自传”叙事,叙述自己成长与发展的“心路历程”。这些“故事”样式的实践记录是具体的情景性的,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了教师的经验世界,是教师心灵成长的轨迹,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真情实感。

  教师进行叙事研究既不是为了检验某种已有的教育理论,也不是为了构建新的教育理论,更不是炫耀研究的成果,而是以自我叙述的方式来“检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改进自己的行为,提高教学质量。(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教科院)

                                                                                                                             《中国教育报》2005年8月13日第3版
 楼主| 发表于 2008-9-24 16: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烟台教科院领导来我市调研省市“十一五”课题研究
5月22日,烟台教科院理论室主任管锡基、副主任田文及程福蒙老师一行来我市调研“十一五”课题开展情况。
上午,在教体局陈忠军副局长、基教科赵瑞林科长、教科室王守勤主任的陪同下,烟台教科院领导走访了蚕庄初中、十字道初中,分别听取了蚕庄初中《初中差异教学策略研究》和十字道初中《实施合作教育,创造合作型学校》的课题研究中期汇报,并给予了现场指导。在蚕庄初中还观摩了王树成主任数学C层的课堂教学,对王主任课堂注重学生思维训练,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下午,听取了北关实验学校《教师网络资源应用能力培养》和大秦家初中《学生日常行为养成与品德形成问题研究》的“十一五”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最后,烟台市教科院领导对我市“十一五”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及中期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几点建议:首先强调 “中期报告”不是“工作汇报”,是指从立题到今天为止,我们所做的工作,包括方案确定、教师选择、教师培训、家长培训、针对课题所做的了解,即包括对国内外关于类似课题的研究情况的了解、结合自己的研究实际进行比较、分析、思考,及时调整研究方向等工作。其次,研究更注重的是工作背后的思考,研究过程中要不断追问“为什么?”“采取的措施,与预期有多大偏差?”“怎么调整?”要有综合性思考,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找出我们最值得推广的内容。最后,要明确教育科研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教育科研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如果把学校工作比喻成一个面的话,那教育科研只是面上的一个点,不要为做课题而做课题。
希望全市“十一五”课题实验学校以此次课题中期管理调研为契机,结合烟台教科院“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扎扎实实搞好我市下段“十一五”课题的研究工作。
领导深入课堂听课

在蚕庄初中听取课题汇报

蚕庄初中王树成汇报课题研究情况

十字道初中吴庆东校长汇报课题研究情况

北关实验学校宋世龙校长汇报课题研究情况

大秦家初中姜永玲汇报课题研究情况

程福蒙老师点评

田文主任点评

管锡基主任总结点评

陈忠军局长做总结讲话

王守勤主任对今后工作提出要求
 楼主| 发表于 2008-9-24 17: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锡基是专家,又有‘官相’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3-29 09:30 , Processed in 0.13568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