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 学 古 诗 文[孝感高中胡成佳先生注析/18]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4 11:45: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  学 古 诗  文
阅读•赏析•训练



卖炭翁
艺术赏析

                 怜贫惜苦   讽世刺虐

  这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一篇名作。题下自注:“苦宫市也。”
  唐德宗贞元九年,皇宫所需之物,由原来的官府承办,改由宦官为“宫市使”直接采办。据《资治通鉴》载,这些宫使常常“用值百钱买人值数千物,多以红紫染故衣、败缯(zēng),尺寸裂而给之”。“名为宫市,其实夺之”(《顺宗实录》)。有时甚至不仅分文不给,反而还要向物主勒索“进奉门户钱”和“脚价钱”。其时,劳苦人民对宫市使既畏之如虎,更恨之入骨。而此事由于关系皇室,朝廷纵有二三正义之士,亦皆敢怒而不敢言,诗人白居易独能于“万马齐喑究可哀”之时,抗颜为民请命,写下了这首直言“苦宫市”的力作,以抨击时弊。其勇气之豪壮,在当时是很少有人能够企及的。
  全诗共二十句,一二句扣题,点出本诗的主人公是一位以砍柴烧炭为生的老翁。三四句具体写其外貌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五六句则以设问形式告诉人们,这老翁辛勤劳动别无他求,仅仅是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不致冻饿而死。读至此,不禁使人顿生怜悯之情。接下来,七八句则由“可怜”老翁“身上衣正单”,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出老翁此时按常情本该望天暖,而却又由于“心忧炭贱”,竟然“愿天寒”的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是啊,倘若天暖,身上虽能得到一点天赐给的微温,然而又必会因此导致炭贱,而更难求“口中食”了。“夜来城外一尺雪”,似乎竟是天从人愿,果然雪满城外,寒气袭人,“晓驾炭车碾冰辙”也就不以为苦了。直到“牛困人饥日已高”时,才好不容易来到“市南门外泥中歇”下来,显然一是因为“牛困人饥”,不得不歇一歇,二来也是巴望等一位主顾,卖一点好价钱。谁料等来的却是“手把文书口称敕”的“黄衣使者白衫儿”。在他们的淫威面前,卖炭翁仅存的一点衣食之望也化为泡影了,千余斤的一车炭,只换来既不能充饥,又不能御寒,更难作交易的宫中弃物“半匹红绡一丈绫”。诗到此戛然而止,老翁未来的命运如何,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这种在矛盾的高潮中骤然收笔的写法,既显得含蓄,又极富震撼力,确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总之,全诗以“苦”为中心,写了卖炭翁的伐薪苦、烧炭苦、衣单苦、人饥苦、处南山苦、泥中歇苦,衣食住行无不苦,卖炭遭劫尤苦。围绕一个“苦”字,诗人反复运用了正衬反衬的手法,以加强其表现力。如写苦貌,以“鬓苍”衬“指黑”,以“满面尘”衬“烟火色”。写苦情,以“可怜身上衣正单”反衬“心忧炭贱愿天寒”,以“翩翩两骑”反衬“牛困人饥”等,都加强了作品“苦宫市”的表达效果。从而极为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本质,对封建统治者残酷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 02:56 , Processed in 0.11698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