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 学 古 诗 文[孝感高中胡成佳先生注析/1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26 11:03: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出    塞
艺术赏析
圣手代表作 七绝压卷篇

  本诗作者王昌龄是人们仰慕的七绝圣手。他的七绝字字珠玑,饮誉近体诗发展至顶峰时期的盛唐诗坛,为历代文人叹为观止,这首《出塞》即是其代表作。
  宋人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中说:“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品赏《出塞》,不少论者皆津津乐道其写下了“尤难得”的发句:“秦时明月汉时关。”明人胡震亨便曾极赞此句似有某种奇妙之处,惜未加解析。故清代著名学者沈德潜即云:“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妙。”但他自己也只是仅从修辞角度指出其“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而已,仍是语焉未详。今人或指出“起句兼有气势雄奇和境界阔大的特点”,或极赞“它是一幅典型的关城夜月图”,或指出它是“诗人经过长久的艺术观察和深入思索之后,创造出的一个阔大的艺术境界,吟咏出的一声深沉的历史喟叹”。上述评价无疑是正确的,只是我们更应看到:“好的开头还需要同全篇内容相结合,要是有好的开头,而全篇写得并不好,那么这样的作品还是不能算好作品。”(周振甫《诗词例话》)。质而言之,本诗之妙,说到底还是妙在“全篇”。亦即既得力于“尤难得”的发句,又得力于诚“可得”的对句,还得力于实“难得”的结句。
  实则,如果说发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妙在将眼前的明月、关山与久远的的秦汉联系一块,既从时间上渲染了笼罩全诗的历史氛围,又从空间上铺开了莽莽关塞的宏阔画卷的话,那么对句则是紧承发句,进一步开拓意境,就历朝历代接连不断地发生在这明月之下、关山之前的战事落笔,针对无数英雄血染疆场、抛尸荒原的惨痛情景,进而发出了“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深沉浩叹。这种思接千年,视通万里,含概深广的论叙,正恰好给“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宏阔图景倾注了与之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悲壮情怀。公允地说,当是有此不同凡响的对句,方使发句有了启人无限遐思之妙。很难设想,换用别的对句,仅凭发句孤标独秀,发句仍能不失其熠熠(yìyì形容闪光发亮)光彩,而让人击节称赏的。
  有了如此好的发句和对句,这倒给下两句出了难题,下联倘不能与之相副,便成了“头重脚轻根底浅”,仍无妙处可言了。且看,紧承一声沉重的喟叹之后,按照常理便可正面交代“万里长征人未还”的原因,亦即沈德潜所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矛头所向,便可直指庸俗无能的的边防将领及给他们委以重任的的腐败朝廷。然而我们的“诗家天子”,虽亦着实想表达这层意思,但却又能力避平直,另劈蹊径,将笔锋轻轻作一顿挫,就给我们留下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佳句。借设想早已作古的龙城飞将李广如果健在,断言那么是决不会酿成边陲屡遭侵犯、国势积弱难返的结局的。弦外之音则在规讽当朝统治者应改弦更张,以国事为重,摒弃诸如裙带关系之类的用人陋习,以知人善任的慧眼,排除一切干扰,无私地唯才是举,选拔那些确能担当重任,如同“龙城飞将”一样的定国安邦之才。而要做到这一点,又谈何容易。事实上,对人才信赖地委以重任既难,而公正地给以恰当的评价与封爵尤难。对此,诗人是深有所感的。我们知道,同是献身边防,立下不朽战功的,在秦汉时期,当不乏其人。如贵为皇亲国戚的霍去病,被封为定远侯的马超等等。诗人在此用典时皆概不予以青睐,而唯独对李广情有独钟,诚是自有其深意的。倘若以今人之癖,问及这位战功赫赫的龙城飞将,是何“职称”,如果不是其劲敌匈奴谈虎色变,不无恐惧地号之为“汉之飞将军”,而单靠汉王朝的“恩赐”,却是终身未得封侯,只剩下后人为之愤愤不平地感叹“李广难封”(王勃《滕王阁序》)的份儿了。笔者以为这一点也该是境遇坎坷,不仅难得升迁,反而屈遭贬谪(zhé)的王昌龄寄寓诗中的深层隐衷了。
  总之,对这篇被明人李攀龙赞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的艺术精品,我们不能只誉其妙在发句,而应认定其妙在全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 01:38 , Processed in 0.08111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