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联漫话1[孝感高中胡成佳先生编著/本站独家发布/谢绝转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9 08:05: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联漫话
http://www.guoxue.com/zt/zgyl/
    对联是世界上惟一而独特的文学样式,已故著名诗人臧克家称其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玲珑娇花”。对联兼具近体的工庄、诗余的慷慨、散曲的诙谐、骈文的清丽、散文的隽永、杂文的讽喻、笔记的坦白(诚)、小说的曲折、戏剧的跌宕。可以说,对联能够将诗文的性情志操悬于一堂,人间的嬉笑怒骂发于一端,众生的福禄寿禧书于一纸,能够祈天地,避鬼神(邪魔),明人事。因此,自古以来,对联就受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喜爱,它的民族性和群众性几乎是其它文学样式所无法比拟的。有些文学样式能够走进千家万户,却难以走进千秋万代;有些文学样式能够走进千秋万代,却难以走进千家万户,惟有对联这种文学样式既能走进千家万户,又能走进千秋万代。
    对联是对句和联语的合称,是由两串等长、成文和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它以对偶句为基本形式,讲求声韵,格式自由的独立的文学艺术,它萌发于民间具对偶特点的对句,而后孕育于诗歌、骈赋,最后脱体于律诗成为对独立的对联。诗歌于对联影响的直接结果,就是能够使之登上大雅之堂,而不仅仅是挂在门外站岗。它具有民俗性、文学性、艺术性和实用性。它既独立于与诗、词、曲、赋、散文、谜语、俚语等各种文字艺术表现形式以外,但又能包容这些艺术形式的特长。因过去对联常题写在楹柱上,所以也称楹联。
    目前认为,它萌芽于律诗之前,发展于律诗之后,鼎盛于诗、词日益衰落的清代,至今仍被广泛地使用。从历史朝代来说,对联的萌芽阶段:从汉晋到唐;发展阶段:从五代到元;繁盛阶段:明清两代。
    对联与桃符  据传,古代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主管万鬼,如遇作祟的鬼,他们就把它捆起来喂老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春节就户悬“桃梗”,又称“桃符”,即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两旁,为驱避鬼怪。到五代时,桃木板上的神像就演变为书写文字的春联(据说为后蜀主孟昶首创,即“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对联与文字  世界各国的语言,分为八大语族——印支(中国、泰国、缅甸、越南)、阿尔泰、马来、印欧、闪含、中非洲、印南、亚美利加。八大语族中,只有印支语族是独立语(主要是汉语与藏语)。汉族语言不同于其它民族语言,其它民族语言往往很难做出文字上的两两相对和形式工整协调的对联。汉语文字字形方正,结构优美,音节分明,声调匀称。因此,汉字便于形成对句,适合创作对联。汉字的特点使对联成为汉语言文学所独具的一种艺术形式,各种拼音文字都不可能产生对联。
    副  对联以副计量,上下联(全联)合称“一副对联”。 上联,对联的前半部分。一副对联由两个字数相等的部分组成,古人称先为上,故先书的部分为上联。上联又称出句、上支、上比、对公、对头……。 下联,对联的后半部分。古人称后为下,故后书的部分为下联。下联又称对句、下支、下比、对母、对尾……。 (郑板桥 龙虎山中真宰相,麒麟阁上活神仙)
    横批  是指挂贴于一副对联上头的横幅(横披、横额),一般仅用于少数有此必要的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是父是子)

    言  诗体的“言”以每一句的字数计算,如五言、七言……对联则以上联(或下联)的字数计算。如:  “愿闻己过;求通民情”为四言;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为七言。长句,尤其是长联,一般称字,而不论言,如:昆明大观楼长联称一百八十字联,而不称九十言联。
    字  一副对联的字数为全联文字数量的总和。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为八字; “我看我,我也非我;谁装谁,谁就像谁”为十四字。
    句脚  每一分句的尾字称之为句脚,在单句联中,句脚即是联脚。
    联脚  整幅联的尾字称这为联脚。
《联律图谱》【平仄符】:○代表平声 ●代表仄声
⊙代表可平可仄
【又一体】:表示联句组合的另一种平仄正格。
【长联】:表示超过一句,两句或两句以上的对联。
【古仄声】:原指古汉语四声之“入声”后归划为古音“仄声”。
【联谱图示】:由于长联组合千变万化,只略举每边一至八句较常见之例图。
【应为平】:在不影响总体联意情况下,牺牲个别字的格律,应为平却用了仄。
【应为仄】:在不影响总体联意情况下,牺牲个别字的格律,应为仄却用了平。
【句中平仄】:指一个联句中每个字的平仄安排规则,公式如下。
(示例大部分是上联正格——下联与之相反,句中平仄作长联时为配合句脚平仄皆可相反)
一言句:●
二言句:●●
三言句:○○●,○●●
四言句:○○●●
五言句:●●○○●,○○○●●
六言句:●●○○●●
七言句:○○●●○○●,●●○○○●●
一至七言,最为常用,八言以上,视节奏而定。
【句脚平仄】:指对联若干句每句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安排规则,公式如下
(所举例皆为上联句脚,下联与之相反即可。)
【句脚平仄】:指对联若干句每句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安排规则,公式如下
(所举例皆为上联句脚,下联与之相反即可。)
一句:●    二句:○,●   三句:○,○,●   四句:●,○,○,●    五句:●,●,○,○,●
六句:○,●,●,○,○,●   七句:○,○,●,●,○,○.•   八句:●,○,○,●,●,○,○,●
八句以上句脚平仄以此类推
一、每边一句者
 [句脚为●,下联句脚相反,以下皆如是]
 六例:
【四言】
风梳碧柳○○●●
雪印红梅●●○○        
【五言】
月斜诗梦瘦⊙○○●●
风散墨花香⊙●●○○
【又一体】
雾雨沉云梦●●○○●
烟波渺洞庭○○●●○
【六言】
风展红旗似画⊙●○○●●
春来绿水如蓝○○●●○○
【七言】
画上荷花和尚画●●○○○●● 假作真时真亦假
书临汉帖翰林书○○●●●○○无为有处有还无
【又一体】
满堂花醉三千客⊙○⊙●○○●
一剑霜寒十四州⊙●○○●●○
二、每边二句者
[句脚为○,●]
十二例:
【四/七言】
大道无私,玄机妙语传灯录●●○○ ○○●●○○●
仙缘有份,胜地同登选佛场○○●● ●●○○●●○
【又一体】
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 ⊙●○○○●●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便思卿⊙○●● ⊙○●●●○○
  (注:上联“合、识”字为古仄声)
【七/四言】
上:●●○○●●○,○○●●。
下:○○●●○○●,●●○○。
【又一体】
上:○○●●●○○,○○●●。
下:●●○○○●●,●●○○。
【五/六言】
上:●●●○○,●●○○●●。
下:○○●●●,○○●●○○。
【又一体】
上:○○●●○,●●○○●●。
    
下:●●○○●,○○●●○○。
【五/七言】
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齐丧胆。●●●○○ ●●○○○●●
单刀会鲁肃,江南名士尽低头。○○●●● ○○⊙●●○○
  (注:“会”字应为平声)
【又一体】
上:○○●●○,○○●●○○●。
下:●●○○●,●●○○●●○。
【七/五言】
上:●●○○●●○,●●○○●。
下:○○●●○○●,○○●●○。
【又一体】
上:○○●●●○○,●●○○●。
下:●●○○○●●,○○●●○。
【六/七言】
文开白话先河,自有勋劳垂学史。○○●●○○ ●●○○○●●
政似青苗一派,终怜凭借误英雄。●●○○●● ○○⊙●●○○
  (注:上联“白”字为古仄声)
【又一体】
上:○○●●○○,○○●●○○●。
下:●●○○●●,●●○○●●○。
2#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08:20: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今情思 于 2011-6-14 21:08 编辑

1# 古今情思
     对联的标点  文章中引用对联一般在上联收尾处用标点符号。一般而言,单句联联尾用分号为宜;中长联,联中已用了分号、句号,上联尾用句号为宜;至于某些表达特殊语气的标点符号,可使用疑问号或惊叹号等。对联中一般不使用括号、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等标点符号。
对联贴在墙上或门的两侧不用标点符号。
   对联的书写与张贴   对联(上下联)的书写格式,可以横写,也可以竖写,在实用中一般是竖写。竖写时,如果分成数行,则应注意上联要由右而左书写,下联要由左而右书写。上端要平齐,下端最内行(即最末行)应较短。使全联成为繁体的“門”字形。而在在张贴、悬挂、雕刻对联时,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此时左右,应以面对对联所贴处来确定)。
    短联   一般指上下联单边字数四至九字的联语。 (九字以内)
单边一字联
死,      ——宁肯站着死
生?(1926年悼刘和珍)——决不跪着生
单边二字联
色难;容易。(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中联   一般指上下联单边字数在九至二十之间的联语。
    长联   一般指上下联单边字数各达二十字或以上的联语。
    对联的分类和谱式   有人认为,对联是“世界上最短小的文学样式”,其实这样的表述不是很准确,因为对联最短者单边虽然只有一、二字,但最长的却有几百字、上千字,现在最长而一字不重复的达到了二千零八字,这种长度是律诗、词、曲所难以达到的。(当代长联作家赵晓光先生写的《宝岛情丝》长联,共用了10330个字;他的《爱我中华》长联则用了66666个字,这可是迄今为止最长的长联了。)以往的对联理论以对联的字数来对对联进行分类,虽然能够使人对其长度一目了然,但缺乏相应的系统性、科学性,盖其受诗词曲分类影响所致。因此,对于对联的分类,当以句数作为基础。
    有人在大量收集古今大量对联作品的基础上,对一些优秀对联的联谱进行了必要的加工整理,以便大家能够领略对联格式的基本规律。从本质上来说,对联是“无韵的诗歌”和“有律的散文”,具有诗文的“二象性”,这就决定了对联不会像诗、词、曲那样“一式千篇”,也不像散文那样“一篇一式”。为给对联进行系统、科学分类,有人采用了三级分类法。一是按句数分类:即按照对联的句数将之分为单句令、多句宝、长绝漫和超长漫四类。单句令即上下联均为一句,其字数则由语法结构所能容纳的字数为限,短则一、二字,长则一二十字;多句宝为单边二句至九句的对联;长绝漫为单边十句至十九句的对联;超长漫为单边二十句以上的对联,有人所收录最长者为二百四十一句漫。值得一提的是,对联的长度不仅由句数的长短所决定,也由每句的字数的多少所决定,因而有些句数少的对联反而长度长,有些句数多的对联反而长度短,其理不言自谕。二是句数相同的对联,按照字数的多少进行分类。三是句数相同、字数相同的对联,再按句式分类。由此三级分类法,则可划分出各种联谱,每一种联谱按照其经典或唯一存在的对联中具有特定意义的字词加以命名,以便使人易懂、易记、易用。
    有人收录联谱凡439种,其中单句令50种,多句宝350种,长绝漫22种,超长漫17种;联例凡908副,其中单句令156副,多句宝462副,长绝漫23副,超长漫17副,技巧联250副。在以上联谱数字中,多句宝占比接近80%,可见多句宝的格式是对联的主要格式,这种与近体诗、词曲容量相近的谱式最为联家所钟爱。(当代长联作家赵晓光先生写的《宝岛情丝》长联,共用了10330个字;他的《爱我中华》长联则用了66666个字,这可是迄今为止最长的长联了) 有人统计过单句令中的五、七言对联的占比在30%以上,而多句宝则低于此比例(此处统计为30%弱,实际对联数量还要打上折扣),可见对联创作受诗律的影响最大。长绝漫、超长漫基本是一联一谱,较为类似散文的创作。
    对联分类的标准可以有多种。
     一 根据对联的字数多少,可将其分成长联和短联。
    上下联由较多的字数组成的对联,称长联。上下联由较少的字数组成的对联,称短联。长联与短联在字数上并无绝对的界限,楹联界对此亦是众说纷纭、尚无定论。笼统而言,有以下四类较有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类主张以全联16字或22字作为长联字数之下限(如陆伟廉先生之说);第二类主张以全联30字或40字作为长联字数之下限(如余德泉先生之说);第三类主张以全联60字或70字作为长联字数之下限(如周渊龙先生之说);第四类主张以全联90字或100字作为长联字数之下限(如常江先生之说)。
    二 根据对联的句子多少及句子间的相互关系,可将其分成单句联、复句联和句群联三种。
    三 根据对联在对仗方面的格律要求和严谨程度,可将其分为宽对、工对、巧对、绝对等。
    四 根据对联的写作技巧或修辞手法,可划分出嵌字联、回文联、谜语联、集句联、隐字联、押韵联等等。
    五 根据对联的内容和用途划分。
节令联  喜庆联(婚联、寿联、新居联)哀挽联  名胜联  行业联   题赠联    杂感联      学术联 (如科普联、佛教联、道教联等。有《触闻集----佛教对联1200副》这样一本书,就是一部以对联的形式将许多佛教人物与佛教义理比较系统地写成的典型学术联专著) 趣巧联等。

作联基本法则   概括为“工、稳、贴、切、新、奇”六字。
    (1)工  即结构和对仗工整。如《声律启蒙:“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2)稳  即要求上下联强弱相当,结构稳定。其一要“形稳”。选择句式时,多将短句置于前,长句置于后。比如:十言联中,四六句式为主;十一言联中,四七句式为主;十二言联中,五七句式为主;十八言联,六五七句式为主。其二要“音稳”。“上仄下平”的尾字,其目的是造成平稳的音韵效果。仄是“不平”,倘若全联以仄字收,就不能平稳。其三要“义稳”。稳的内在涵义,主要表现在强弱上。所谓强弱,即上下联言事范围大小的相对,思想深浅的相对,抽象与具象的相对,感情浓淡的相对。一般情况为,上下联的强弱相当。其四要“人稳”。 即“工夫在联外”的因素,那就是思想的成熟和稳定。(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 舍弟江南殁,家兄塞北亡。)(3)贴  即上下联要求联系自然,意境和主旨统一。如果立意不当,则主旨欠佳;抒情不当,则表态失度;措词不当,则举止无方;用字不当,则形貌多疵。春联、寿联、挽联,分“通用”和“专用”两类,通用联虽“放之四海而皆准”,却没有个性,不“切”,因而,不应成为创作的主要途径,倒是专用联应予大力提倡。(4)切  指撰联时上下联内容完全切合客观事实、现象,紧扣主题,意旨和作用表现出明确的独特性,难以引申移作它处使用。如,晨钟暮鼓,警醒世间名利客,佛号经声,唤回苦海迷路人。(5)新  就是新鲜别致,有独创性,不因循守旧,达到“标新领异”的地步。对联的语言,应该清新、典雅、自然,是新鲜活泼。旧的陈词滥调,应该抛弃,新的标语口号,要杜绝。例:虽云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工夫(理发店联,构思新颖,双关巧妙)。(6)奇  就是构思奇特,语言奇巧,令人拍案叫绝。这样的对联给人印象颇深,往往过目不忘。例:老舍老向凤子,胡风胡考龙生。  三强韩赵魏;九章勾股弦(华罗庚自作巧联,结合时事、在座人名,而且套换数字引领,言之有实,构思相当新奇,不可多得)。
下面以《联律通则》(引言、第一章 基本规则 第二章 传统对格 第三章 词性从宽范围 第四章 附则)为纲,逐条谈谈。
    联律通则(新)“引言”说:“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久盛不衰。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为弘扬国粹,我会集中联界专家将千余年来散见于各种典籍中有关联律的论述,进行梳理、规范,形成了《联律通则(试行)》。在一年多的实践基础上,又吸纳了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修改,制定了《联律通则》(修订稿)。现经中国楹联学会第五届第十七次常务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予以颁发。”
    第一章        基本规则  
    第一条 字句对等。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文心雕龙•丽辞》上谈到“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史通•叙事篇》上也说得清楚:“编字不只,捶句皆双,修短取均,奇偶相配。”    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上联五字,下联六字,字句不对等,是趣联特例)
    第二条  词性对品。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品”,就是类。即词类相当 古人一般把字(词)分作三大类——实字、虚字、助字。其定义是:“无形可见为虚,有迹可指为实;体本乎静为死,用发乎动为生;似有似无者,半虚半实。”“实、虚、死、活”,就是词性概念。“实对实,虚对虚;活对活,死对死”。实字都是名词,如“天、地”;半实是抽象名词,如“文、武”(数量词);虚字(活)是动词;虚字(死)是形容词;半虚除方位词(上、下)之外,还包括一些意义比较抽象的形容词和时间词(另,副词、叹词、拟声词)。助字包括现在所说的连词、介词、助词等虚词。例如,刘心源题湖南长沙岳麓山望湖亭联:     世界半疮痍,城郭人民环眼底;
      英雄一盼睐,山川门户在胸中。
   “疮痍”与“盼睐”,前者意为创伤,亦比喻百姓之疾苦,唐杜甫《雷》诗有:“故老仰面啼,疮痍向谁诉”之句,当属名词;后者意为顾盼,当属动词,但,两者按同义连用字这一传统的对偶辞格成对,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又如,扆军宣题鹳雀楼联:凌空白日三千丈;拔地黄河第一楼。量词“丈”与名词“楼”,则均为实字而符合传统的字类虚实相对之对仗种类。           
    第三条        结构对应。 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上虚下实如“清风”对“皓月”,“暮雨”对“朝烟”(偏正);上实下虚如“风和”对“日丽”,“露重”对“霜浓”(主谓)    词序:五色十光六合春。
    诗词的对仗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只要求字面相对,而不要求句型相同。例如,杜甫《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三分国”是“盖”的直接宾语,而“八阵图”却不是“成”的直接宾语。韩愈《精卫填海》:“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细”字为修饰语后置,“山石细”等于“细山石”,而对句则是一个递系句,心里希望海波变得平静。我们可以倒过来说“口衔细的山石”,但不能说“心望平的海波”。可见对仗是不能过于拘泥于句式结构相同的。鉴于此,对“结构对应”的把握,主要应侧重于上下联词语结构的对应,在此基础上,再适当关注词义配合、词序排列和修辞运用等方面的知识,惟此才有助于对于“对仗”的理性把握。至于把握的尺度,则是“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并非强求一致。
3#
发表于 2011-6-9 11:03:12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2-6-21 05:51:38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2-6-21 05:59:24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 00:39 , Processed in 0.12960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