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孝文化研究中的一大收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2 17:38: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孝文化研究中的一大收获

刘碧峰



在中共孝昌县委宣传部的鼎力支持下,朱仲先先生历时数年,艰辛搜集素材,精心分析资料,刻苦勤奋笔耕,终于完成了孝感三大孝子之一孟宗的传记文学作品《孟宗的故事》一书,并于2006年7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推出,作为我市孝文化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收获,是一件十分可喜可贺的事情,从填补有关孟宗研究的空白方面来说,本书的出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年以来,我市的孝文化研究,可谓有声有色,成果颇丰,在中国的孝文化研究上已占有重要地位。当我们检索一下研究成果时,却感到有着十分明显的缺憾,那就是我市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三大孝子董永、黄香、孟宗,我们对其的研究很不平衡,董永与黄香的研究成果显得红红火火,成果一批一批地出现,而孟宗的研究却显得有点冷清,与孟宗在孝文化史上的地位极不相称。因此,当今天我们看到这本《孟宗的故事》之后,其喜悦之情是不言而喻的,是真诚地发自内心的!本书的出版,将有力地提升孟宗研究的地位与水平,使孟宗研究与董永、黄香的研究形成并驾齐驱之势,并将大大推动孟宗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孟宗的故事》虽仅十余万字,表面看起来不是那么厚实,但从它的内容和信息量来看,却显得十分凝重,对于孟宗这个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孝子清官,作者进行了令人信服的、有历史真实感的塑造,用形象丰满的典型人物和细腻活泼的语言描写,吸引人、打动人、教育人,使人们读了之后,包括对三国时期的历史环境和风土人情等等在内的多重方面,都会大有收益。而本书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功,我以为主要是本书具有这么几个写作特点:

一是史料和传说的有机结合。

《孟宗的故事》是一本历史人物传记,人物传记当然要以详实的史料作依据,本书作者在这一点上可谓身体力行、呕心沥血。从作者的自序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为搜集史料,感受孟宗的生存环境,曾几度下江南,沿着孟宗工作过的地方觅影寻踪,也踏遍了孟宗故里的山山水水,搜集了大量的史料,考证了众多的遗迹,作者在这上面花的功夫之多,功力之深,我们可以从书后的附录《孟宗史实考证》里,可以窥斑见豹。丰富的、经过精心梳理后的史实,始终贯穿于整部作品,有力地支撑了这部传记赖以为名的骨架,使全书立了起来。

然而,孟宗是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传说人物。大凡深受人们喜爱的人物,都会有许许多多人们口耳相传的故事留传下来,尤其是像孟宗这样以孝立名的人物,受到的偏爱,会更多一些,因此传说的故事也就会更多一些。要以孟宗为主人翁,不写传说,将如两翼削去一翼。作者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在本书中大量地溶入了民间传说,使本书显得鲜活有致,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作品。这也大概是本书定名为《孟宗的故事》而不叫《孟宗传》的原由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第一章就以青龙送子的传说命名。书的起始即是一个传说故事,这在写人物传记作品方面是要冒风险的,但作者行文巧妙,把蟒蛇缠孟宗之事写得虚虚实实,却不虚妄,既增添了传主不平凡一生开局的色彩,也起到了吸引读者兴趣的作用。由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本书写传说时,多采用的这般手法,使传说溶入了史实,如有名的“哭竹生笋”“军营借人”等等,使人感到这些传说并不是传说,就像真实地发生在孟宗的身上,有力地充实了孟宗鲜活可爱的形象。

通读全书,我们很难分清哪是史实、哪是传说,他们都是孟宗曾经经历过的事,他们都为孟宗的形象树立,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因此说,本书是一部具有史料与传说故事有机结合、相德益彰特点,遵循于史实又不拘泥于史实,活用传说又不滥用传说,在写作手法上有创新的作品,应该说能够获得大家的认同。

二是从细节着眼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

一部文学作品,立不立得起来,关键的是人物形象能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也就是说,塑造人物形象,事关全书的成败得失。《孟宗的故事》之所以受到读者的喜爱,也是得力于作者成功的人物塑造。

那么,《孟宗的故事》塑造人物形象,是从哪里着眼的呢,我以为主要是在细节上。作者在塑造本书的人物形象上,没有营造纵横捭搕的气势,也没有渲染人物的通神之能,而是老老实实地立足于细节的描写上。

比如写母贤子孝,作者细致地写了孟母夜伴读书、为村邻排忧解难、勤俭持家、义退池鱼等等,写孟宗四岁捉鱼孝母、十岁上悬崖采药救母以及哭竹生笋、违律奔丧等等,这一应故事都有极细致入微的描写,有力地烘托了作者要表达的要义,突出了孟母及孟宗的形象,令人读了如品甘饴,人物鲜活跃然纸上。

再如写孟宗的大智大勇,作者着力于写了军营借人、声东击西、化装私访、智破望江案、平反焦家冤案等等一个个小故事,这些故事都运用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多重手法,把细节描写得有声有色,引人入胜,读者随着笔法的展开,时而欢欣,时而愤怒,时而紧张,时而宽怀,不须作者鼓与呼,读者从字里行间,已经领略了孟宗的智慧谋略。

本书中像这样的细节描写还有很多,如对张山母子的描写,如对孙权处事的描写,如对朱骠将军的描写,都很好地利用细节展示了他们各自的行为特点,使人物显得多姿多彩,也使全书显得活泼生动,显得极富有可读性和感染力。

三是抒情达意间倾心张扬社会道德的旗帜。

孟宗作为一代著名孝子,写孟宗必然要写他的孝心,而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道德进步中不可或缺的一支主干,可以说,做好孝文化,打造孝品牌,对于张扬社会道德的旗帜,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孟宗的故事》在写孟宗的丰功伟业之时,着力于结合描写这个家喻户晓的孝子之孝举,从他的孝母至纯演绎到对社会上所有老人的关爱,直至忠君爱国爱人民的大孝,由此昭示出孟宗的人格魅力,让人感悟到,孟宗之所以成就于那一番丰功伟绩,决不是无根之木,而是有着坚实的品质基础的。

而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本书中,通过写孟宗之孝之勤,倾心张扬社会道德的旗帜,不是直白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思想,而是利用优美的抒情手法,在故事一波一波的进展中,婉转地表达自己的立意,让人在享受文字的美感中,体验到社会道德的巨大力量,可谓是寓教于乐,读完全书,同时接受了一番社会道德的洗礼。

尤其要说明的是,作者的抒情手笔,不是一味的文辞堆砌,而是广泛采用人们最为熟悉的词语甚至是白描手法,往往还有乡俚俗语夹杂其间,我们常常一章读下来,并看不到所谓的诗情画意,但我们却被文中浓烈的情感所怦然心动,这种抒情写意的手法,是一种独特的手法,它能使作品真正达到雅俗共赏的目的,受到各阶层读者的欢迎。

中国目前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状况十分复杂,社会问题呈现多元化、社会道德有下滑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在《孟宗的故事》一书中,站在一个历史的高度上,倾力塑造孟宗的孝道,并以其孝,倾力张扬社会道德的旗帜,毫无疑问,本书将会对弘扬传统美德,建设社会公德的大厦,起到应有的作用和贡献。

总之,本书的出版,对于我市孝文化研究,是一项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工作,尤其是对孟宗的研究,更有打基础的重要意义,而本书的创作特点,也不是我这样的几点感想可以概括的,有待于更多的研究者进一步开发、总结,我想,随着本书读者的增多,本书在写作上的成就,会引起更大的关注,而从本书入手,也会更加有力地促进孟宗研究,乃至孝文化研究的更大发展。

感谢孝昌县委宣传部的领导和同志们为孝文化研究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感谢朱仲先先生为孟宗研究的呕心沥血,我相信,有领导的重视,有广大作者的努力,孝昌的孟宗研究乃至整个文学创作和研究,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2#
 楼主| 发表于 2011-5-2 17:39:47 | 只看该作者
长篇小说《膏盐地》序

刘碧峰



我与本书的作者徐元芳先生相识,说起来已有20多年了,那时候,我在家乡应城县文化馆编一份小文艺刊物,徐元芳先生时不时投一些小说、散文之类的稿件给我,他由于长期在乡镇工作,对农村、农民、农业的生活十分熟悉,他的作品因此而充溢着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对农民的喜怒哀乐表达得十分到位,刊出后颇受欢迎。后来,我调到孝感,编《槐荫文学》,还经手发过他的一部中篇小说,同样是写农民生活的,照例受到读者的喜爱,但由于种种原因,后来就渐渐失去了联系。

一晃五、六年过去,今年,也就是2006年的春天,徐元芳先生忽然来到我的办公室,寒喧过后,从提包掏出一叠厚厚的稿纸,说是做生意之余,写作了一部长篇小说,请我看看,并邀我为其作序。

我不禁有点惊讶,如今这年头,过去在文坛上纵横弛骋的许多人,都已搁笔,更不谈下面基层的业余作者了。我所熟知的,又与我一起在80年代初涉足文坛的一大批文朋诗友,如今还偶尔提笔写点文学作品的,已不足十分之一。徐元芳先生多少年以前,就已在商海搏奕,并小有所成,在两广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他怎么还有时间、还有兴趣搞业余文学创作呢?

但这部厚实的、端端正正抄写在稿纸上长达20万字的长篇小说,就摆在我的案头上。我不禁眼睛湿润了,我以自己从文的多年经历,深切地知道业余创作的艰辛,我们坐在温暖的家里,且不耐寂寞,难以静下心来,搞一点长点的东西,何况一个在商场打拼,在异地漂泊的人,他是需要多么大的毅力来完成这么一部作品啊!

我本不喜与人作序,但徐元芳先生的精神却深深地打动了我,于是,在这部书稿到手的三天里,我认认真真地读完了它。读完全书后我感到有点意外,徐元芳先生没有写他最轻车熟路的农村生活,却调头写出了这么一部近代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开始时我为他有点担心,舍弃自己最熟悉的生活,重起炉灶,能写出好的作品吗?何况,写应城膏盐洞矿的革命历程、矿工的所思所爱、民族资本家的多面人生,他把握得住吗?他占有的材料充实吗?读完书稿后,我心里的一块石头放下了,因为他成功地写出了那一时期膏盐洞的发展变迁和劳资双方人物的思想状况,揭示了膏盐工人在党的领导下奋起革命的精神风貌,也生动地描绘出了革命岁月中的应城风土人情,小说既具有思想性、又具有艺术性,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作品。

这部作品的写作手法,注重写实一路,也许是作者特重真实的原因,他在每一个出场的人物、每一次战斗和事件方面,都着力地进行了一番考证引述,为不影响文本的流畅,他还详尽地另写了注释,可以说把小说当史料写,这种作文法,是文学作品的一大忌,稍不留神,就会散架。但徐元芳先生较好地驾驭住了,把小说写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而又真实可信,使人读了,不仅可以获得文学上的享受,还可同时获得对现代膏盐矿业资本聚集阶段时期相关生活的了解,对产业工人投身革命的历史背景、现实环境、心路历程都有一定的认识,进而达到对全民抗战热潮兴起之必然的深层次理解。

徐元芳先生是有很深功底、很长创作实践的作家,在结构的把握上、情节的进行上、语言的锤炼上以及景物的描写上,都有他的独特之处,在这里我不想赘述,读者朋友自己可以在书中去慢慢领略与体味。我只想说说他在刻苦著书上的那一种令人感动的精神。徐元芳先生从行政上退休以后,才进入商界,主要搞粉笔销售,兼及其它石膏制品销售。与膏品打交道多了,那颗时时跃动的文心,就按捺不住,便决定写一部有关膏盐题材的大部头。于是,稍有闲遐或利用四方游奔的便利,想方设法地搜集相关的资料,且历时数年而不稍怠,待资料准备齐全,却又没有充裕时间来一气呵成,也没有良好的写作环境,但他同样没稍怠,又在远离故乡近二千里的广西一个乡镇的小学教室里,每天晚上辛勤笔耕,在凄风苦雨中寻求欢乐,在寂寞孤独中寻求安慰,锲而不舍地完成了这么一部令人读了兴奋不已的小说。我们可以想象,在这样的境况下,没有一种顽强的精神,要完成这部作品,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在这里,特别想谈谈的,就是他的这种真挚的对文学的热爱,真挚的信史写作态度,或者说,他虔诚的对文学的追求精神。

徐元芳先生是个勤奋的人,又具坚强的毅力。几十年来,不论环境如何变化,始终没有松懈在文学这块园地中的耕耘,结下了丰厚的果实。我想,凭着他的才华、他的努力,他一定能够写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之作,我热切地期待着,期待着读到他的新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6 08:37 , Processed in 0.10094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