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64|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来自孝感学院的新闻一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22 08:35: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造型艺术系主任库之米乔夫教授莅临我校讲学
--------------------------------------------------------------------------------
发布时间: 2011-4-20  来源: 新闻中心
  

    本网讯(通讯员 张艺辉 申婧)4月19日上午,来自具有215年悠久历史的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造型艺术系主任库之米乔夫·弗拉基米尔·阿尔勒申基叶维奇教授在我校格物楼报告厅作了一场题为《俄罗斯学院派绘画艺术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学术讲座。

库之米乔夫·弗拉基米尔·阿尔勒申基叶维奇教授结合实例,对造型结构、色彩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讲解,并鼓励同学们多通过借鉴和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创作,随后他还声情并茂地介绍了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的建筑特色及师生作品,并欢迎中国学生到彼得堡求学和参观。

此次讲学由美术与设计学院承办,该院党政领导及部分师生听取了讲座。整场讲座气氛活跃、座无虚席。

链接:库之米乔夫先生是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造型艺术系主任,教授、博士、俄罗斯功勋艺术家、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创立于1797年,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著名师范大学之一,也是唯一冠名俄罗斯国家名称的师范大学。库之米乔夫先生1979年毕业于苏联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梅尔尼科夫工作室,并获得艺术家称号;毕业后任教于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库之米乔夫先生从教30多年来,为俄罗斯培养了许多美术家及美术教育人才,发表论文近50篇,并出版有多部个人画集,曾到欧美等国家举办画展、讲学及参加学术研讨会,其作品被许多国家博物馆、美术馆等艺术机构收藏。库之米乔夫先生的绘画题材多样,风景画是他表达情感的主要题材。

(美术与设计学院供稿)
2#
 楼主| 发表于 2011-4-22 08:36:10 | 只看该作者
朴实无华的人最美
——记学校2010年“三育人”先进个人美术与设计学院杜靓老师
--------------------------------------------------------------------------------
发布时间: 2011-4-18  来源: 新闻中心


学生记者 万 慧 王冰妮 刘其锰

采访之前,对我们的采访对象美术与设计学院的杜老师很好奇。究竟从事艺术工作的老师会有怎样的不同呢?会不会让人难以接近……见到杜老师之后,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橙色的外套,线织的围巾,褐色的裙子,再配上皮靴,简单地打了招呼,只有几句话,之前的疑虑就全没有了,因为眼前的老师不仅有一种学艺术的天然美,更是非常的直爽,同她交谈,才发现时尚外表背后的她有着一颗朴实无华的心,没有陌生的感觉,好像我们已认识了许久……

用奋斗美丽自我

唯有永不停息的奋斗,才会换来美丽的人生。正是始终秉持着这样的工作信念,杜老师在教学工作中画出了一道又一道绚丽的彩虹。

2010年,杜老师的论文《粘土玩偶设计中融入中国民间泥塑艺术元素》发表在《电影评介》上,《浅议孝文化节日礼品开发》发表于《中国科教创新导刊》,《孝感雕花剪纸研究 》 发表于《文化月刊》,2008年杜老师主持的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孝感孝文化特色产品包装设计研究” 也于2010年9月结题。此外,杜老师还主持了孝感学院校级人文科研立项《孝感雕花剪纸研究及其特色产品开发》和孝感学院自编教材立项《粘土玩偶实际与制作》。

短短几十个字,我们便写出了杜老师丰硕的成绩,但是,期间付出了几多辛劳,却唯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感知。面对我们的惊叹,杜老师随意地笑了笑,她说,只有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地得到提高才能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除了开展教学理论研究外,杜老师还在工作中大胆进行教学创新。在《设计与手工》的课程教学中,杜老师率先提出采用手工扎染(扎染:采用针、线等工具将织物根据自己的喜好扎紧,然后染色)与软陶相结合的教学内容,这不仅符合了既定的手工班学生的培养目标,也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教材、设备进行综合教学,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教学上,杜老师也积极探索,努力创新,她经常带领学生寻找材料,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软陶雕塑刀,制作出来的雕塑刀不但漂亮而且实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解决了缺乏设备与工具的难题。

此外,杜老师还参加了软陶的民间组织——软陶艺术在线,在那里,她和来自全国各地的陶友一起探索学习,交流经验,然后把关于软陶的新颖作品和最新材料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们及时掌握自己专业的最新动向,愈发地喜欢上软陶这门课程。

“天道酬勤”是一个普通的词语,但却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真理,上天会实现勤劳的人的愿望,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我们只要不懈努力,最大限度地去完善充实自己,就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像杜老师那样,用奋斗去美丽自己。

用敬业美丽学生

对于学生而言,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杜老师给了我们她的理解:在思想上,能用自己的言行给学生做示范;在专业教学上,能时时处处起到指导作用。这一理念被杜老师始终贯穿在他的教学工作之中,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同。

除了对自己的教学毫不松懈以外,杜老师对学生的学习也是严格要求,因为她坚信,学校就是学习的地方,不管是高中还是大学,都不能懈怠。如果是把扎染做成装饰画的形式,她会要求学生所做的画面不仅构图要完美,还要有个性化的画面语言,并在此过程中,尽力挖掘出每个学生独有的创意与风采,让他们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修养。

在杜老师的指导下,美术学院06级毕业生李文秀同学关于孝感雕花剪纸研究的毕业论文《花间物语》获得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后来该作品被做成装饰画,我校校友会召开期间,被专业爱好者相中并收藏。幽幽花间,呓呓物语,谁在月下轻诉情思?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一件小小的作品,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杜老师的敬业,也看到了学生的美丽。

外人眼中美术学院的学生可能很轻松,因为在其他人的认知里,他们只需要拿着画笔在画纸上涂涂抹抹就够了,但实际上他们的学习压力也很大,同时由于很多学生对学习和未来就业的信心不足,一度陷入迷茫、彷徨之中。这个时候,杜老师会从严师转化为一个循循善诱的开导者,她会从专业的角度向他们详细讲解美术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耐心地安慰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培养兴趣。例如,手工班新开的扎染课,很多同学不理解为什么要上这门课程,而这个时候,杜老师就会给他们解释什么是扎染,然后再告诉他为什么要学这个东西。这样以后,同学们培养了兴趣,学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好与不好是相对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可能表现在不同的方面,而他们自己不知道,这就需要老师去引导,让他们发现自己最大的优势,帮他们找到自信。”杜老师对学生的态度不需要再多言,这句简简单单的话,就能让我们感动,衡量一个好老师的标准,并不一定关乎资历或职称,最重要的是考量他们是否对学生有一颗博爱的心。

“不管以后做什么事情,首先要把现在的专业知识学好,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地把手头上的事情做好。虽然现在就业形势严峻,但不会因为你焦急,就改变这个状态,也不会因为你忧虑,你毕业以后就能找到好工作。你现在把知识学到手,以后自然能找到工作,这个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我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你学的东西,现在看不到成果,以后就会用得着。”对于很多学生关于就业的疑惑,杜老师给出的解释,让很多学生豁然开朗。

杜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不仅体现在学习上,还渗透到了生活之中。为了帮助08级油画1班彭娇、方军等同学解决经济困难,杜老师组织他们参加由她发起的美术培训等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用自己的能力去获取经济收入,同时也把实践和理论融会贯通,使他们的专业素养上升到了一个新层面。

由敬业到升华敬业,杜老师一步一步,用行动滋润了学生的生活,更滋润了学生的心灵。

用爱心美丽社会

2010年五月的一天,正是母亲节,清风阵阵,阳光明媚。大家惊讶地发现,学校林荫道上多了一群可爱的小孩,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专注地做着什么,其间,不时传来阵阵笑声,在校园中久久回荡。

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本该有一个快乐而美好的童年,看着他们灿烂的笑脸,谁能想到他们都是聋哑儿童?他们只是孩子,最小的三岁,最大的也只有十岁,然而却因为身体缺陷,他们的生活就发生了变化:不能正常地上学,不能正常地玩耍,每天活动的范围也仅限于几十平米的狭小室内空间。他们是孝感市聋哑儿童康复中心的小朋友,杜老师在知道这一情况后,主动提出把小朋友们接到学校来,教他们用软陶做一些小饰品,丰富他们的生活,也可以在母亲节送些小礼物给自己的母亲。

杜老师准备了软陶材料和工具与软陶协会的干事们一起教小朋友们捏东西。但是,因为他们是聋哑儿童,沟通起来很是不便,也有很多孩子因为身体缺陷,不大乐意与人交流。针对这样的特殊情况,杜老师就在活动过程中慢慢地教同学们怎样与孩子们沟通:要有耐心,孩子们不懂的要一遍一遍地教;要有爱心,孩子们哭闹,都要包容;要仔细观察他们,揣测他们的想法,从而知道他们想要什么,要干什么。很快,孩子们就与老师、协会干事们就打成了一片。于是,大家就看到眼前的场景,大人,小孩,其乐融融。

在杜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一起捏出了憨憨的小猪,机灵的小兔子,呆呆的南瓜等很多可爱的小东西,虽然玩偶的做工不甚精致,但小朋友们都玩得十分开心。

最后,在孩子们的强烈要求下,杜老师和他们一起合影留念,大家灿若星辰的笑容在那一刻被定格成永远。

同年7月,杜老师又与孝感市残联合作,每年为孝感市残疾人免费进行两次美术类培训,包括软陶,绘画等,帮助孝感市残疾人士提高兴趣,培养爱好,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没有千万资产的我们,不可能大手一挥,拨多少天文数字的资金,去建希望小学,去扶贫助弱。更多的我们,只是社会上的平凡人,像杜老师一样,有的只是朴实的爱心和比较熟稔的专业技能,但是,在奉献的天平上,这就是平衡的。星星可以照亮夜空,萤火虫也能点亮希望。

“像我们是70后的,70后的人对社会发展有一种责任感,除了要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也希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更希望在社会生活中让自己的个人价值得到最大发挥。”杜老师的话,让我突然想起了另外一位对社会做出莫大贡献的人——雷锋。虽然年代不同,但他们都一样,积极地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之中,用个人的无私奉献美丽社会。

微风习习,坐在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天台上采访的我们,忽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短短的几十分钟,杜老师又给我们上了一课,毕生难忘的一课,那就是要用奋斗去拼搏属于自己的人生,要用敬业的精神干好每一件事,要用我们小小的爱心温暖社会。采访虽然短暂,但这已经足够,足够让我们在心中勾勒出一位朴实无华的老师,而这样的老师永远最美。
3#
 楼主| 发表于 2011-4-22 08:37:01 | 只看该作者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召开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建设研讨会
--------------------------------------------------------------------------------
发布时间: 2011-4-15  来源: 新闻中心

本网讯(学生记者 易小丽 李业甫)4月14日下午,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建设研讨会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召开。我校副院长丁远坤、教务处处长鲁旭东出席会议,文学院院长江胜清、副院长彭爱萍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全体老师参加。会议由江胜清主持。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首席负责人杨光老师就该专业的具体情况作报告。各位老师纷纷就如何确定本专业的发展方向、怎样加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江胜清讲话。他说,在播音与主持艺术的建设中,要找准专业定位,结合校情、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最终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发展模式;要从文学、新闻、播音、艺术表现力等方面去培养高素质的相关专业人才,尤其是要注重学生文化底蕴的培养。

丁远坤作总结。他对文学院为成功申办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所做出的努力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学校将加大支持力度,不断改善我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在未来的专业发展中,逐步形成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在已有基础上实现特色专业的突破。他表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必将走出一条科学的、长久的特色发展之路来。
4#
 楼主| 发表于 2011-4-22 08:37:58 | 只看该作者
我校葛楚英教授专著《人间万象话平衡》受关注
--------------------------------------------------------------------------------
发布时间: 2011-4-2  来源: 新闻中心


本网讯(学生记者 黎燕 汪慧苗)近日,我校葛楚英教授出版的新著《人间万象话平衡》在多家网站和书店销售,并被多所高校作为文科参考书。

本网记者连线远在齐齐哈尔的葛楚英教授,他介绍说,这部著作阐述的意义在于,“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都要受平衡规律的规范、制约和引导,启示我们运用好平衡规律,使自己更好地生存发展。”我校汪伯嗣教授认为这本书“是一部奇书,一部创新之书”。

据悉,此书在百度、腾讯、搜狐等网站上都有介绍,并被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几十家院校图书馆收藏;在博库书城(新华书店网上书城)纽约网、北京图书大厦网络书店等几十家网上书店出售;在淘宝网上可查到南京、杭州、北京三处有几十家图书专营店有售。



人物简介:

葛楚英,湖北通城人,1925年生,湖北省孝感学院教授,原湖北省人大代表、原孝感学院中文系主任、学报主编。论著有《三国演义与人才学》、《目注此处,手写彼处——金圣叹之艺术神经论》、《三国志中的赤壁及其他》、《平衡——人类生存之路》等。
5#
 楼主| 发表于 2011-4-22 08:39:53 | 只看该作者
文学院举办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开题报告会 --------------------------------------------------------------------------------
发布时间: 2011-3-11  来源: 新闻中心


本网讯(特约记者 黄晔 通讯员 张梦瑶 吴茜)3月10日下午,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大众文化背景下地方高校文科类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会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以下简称“文学院”)会议室举行。

该项目主持人、文学院院长江胜清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存废及其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其质量三方面分析了该项目立项的背景,并具体阐述了自己提出这项研究的原因和必要性。他指出,该研究对于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大作用和意义,不仅能消除现今部分人对毕业论文的误解,使他们正视当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面临着的诸多问题和困境,还能够探索出大众文化背景下地方高校保证毕业论文(设计)水平、提高质量的途径,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项目组成员们就这个课题的研究意义、预期效果和可行性操作等方面展开讨论。组员们各抒己见,他们认为,学生在学术上的信息量储备不足,在论文中不知怎样发问,是造成大学特别是地方高校普通本科毕业论文整体水平和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此外,巨大的就业压力也对毕业论文(设计)造成不小的冲击。在项目实施的具体操作上,组员们则提出了用数据说话、抽样调查、设计问卷调查、地方与部属高校进行纵向及横向的对比研究等方案。项目组成员们还纷纷表示,通过此次会议,加强了成员间的交流,在该项目的研究价值和必要性上达成共识,为该研究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文学院供稿)
6#
 楼主| 发表于 2011-4-22 08:40:52 | 只看该作者
孝感日报社摄影部主任为新闻中心师生讲授工作技巧 --------------------------------------------------------------------------------
发布时间: 2011-2-28 来源: 新闻中心
  



本网讯 (学生记者 赵雪娇 谢悦 冷晨希)2月27日上午,在经法楼506教室,《孝感日报》社摄影部主任代纯为我校10级全体学生记者、新闻中心全体老师上了一节精彩的新闻摄影培训课。

代主任首先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谈了自己对新闻摄影的心得感受。随后,他就现今媒体对新闻图片的技术要求、上传路径、拍摄视角、选择标准等作了具体的阐述与说明。代主任还以新华社图片稿件为例,结合大量新闻摄影获奖作品,详细介绍了图片说明写作的基本要求:准确、客观、简练。他认为,一幅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首先体现在摄影素材的收集上,应包括事实、人物、情景、故事四个部分;其次表现在新闻的拍摄主题与摄影语言的运用上,尤其是在对突发事件和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上,更是要着力凸显人性关怀,而不是简单的情景再现。最后,代主任还特别强调了新闻工作者的道德准则和工作原则。课后,学生记者们纷纷表示,代主任在授课过程中以其渊博的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生动有趣事例,开阔了大家的眼界,增长了大家的新闻摄影知识,使全体新闻工作者掌握了一定的新闻摄影工作技巧。
7#
 楼主| 发表于 2011-4-22 08:42:05 | 只看该作者
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参加第二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获奖
--------------------------------------------------------------------------------
发布时间: 2011-1-12 来源: 新闻中心


本网讯(通讯员 李海娟)从“第二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组委会传来消息,我校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陈俊红的《水来兵挡》、陈军的《陶艺罐》、王振伟的《鸟的家园》喜获美术设计类、造型类三等奖。

第二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由成都蓉城美术馆、中国美术研究院、中国设计师协会联合主办,成都蓉城美术馆策划承办,展览收到来自全国一千余所美术与设计院校的参选作品(有效稿件)九千余件。

此次学年展整体艺术水平和专业化程度颇高,参选之作精品荟萃,充分展示了我国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的成果,也代表了高校师生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平。
8#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05:55:37 | 只看该作者
“全民创新阅读”·名师进校园 ——著名作家田天莅临我校作读书讲座
--------------------------------------------------------------------------------
发布时间: 2011-4-25 来源: 新闻中心




本网讯(学生记者 易小丽 程兰 程思琪)4月23日是第16个“世界读书日”,由中国移动孝感分公司和孝感学院团委联合承办的第二届“全民创新阅读”系列活动“名师进校园”在我校教一楼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著名作家田天应邀莅临我校作读书讲座。

首先,田天作了简短的自我介绍,并对“世界读书日”的来源及原因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当今社会读书习惯已经边缘化,人们更倾向于网络平台,因而开展全民读书活动极具必要性。随后,他就“为什么读书”、“读什么样的书”以及“怎样读好书”三个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说。他强调,读书有利于提高素养和陶冶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同时也鼓励同学们从自身兴趣出发选择读物。他还提出了两点读书建议:一、在选择书籍方面,要以经典原著、现代文学作品及外国文学原著作品为重点;二、在读书心态方面,要认识到“读书,就是越狱”,学会在书中解放自己的思想。

最后,他耐心细致地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并结合自身成功经历勉励同学们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充分实现读书的价值。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9#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05:58:36 | 只看该作者
北京大学龙协涛教授与人民大学肖群忠教授莅临学报指导工作
--------------------------------------------------------------------------------
发布时间: 2009-10-19 来源: 新闻中心




本网讯:10月17日下午,刚刚参加完2009中国·孝感“孝文化与科学发展观”国际研讨会的北京大学学报前主编龙协涛教授与人民大学肖群忠教授莅临学报指导工作,学报编辑部主任余志平与全体成员出席了座谈会。

会上,余志平对两位德高望重的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学报的基本情况,并就学报的发展向二位专家请教。肖群忠教授十分关注学报的“中华孝文化”特色栏目,对此栏目的建设提出不少建议,并表示愿意主持这一特色栏目的编审工作。

龙协涛教授作为期刊界的学术名家,对学报的长远发展提出设想,并指出目前学报发展中的不足之处,以及应对策略。他指出,学报应狠抓质量关,精选优稿好稿,提高转载率,扩大影响因子;要办好特色栏目,扩大学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栏目设置上应尽可能灵活多样,以吸引读者。

余志平对两位专家的莅临和指导表示感谢。(学报编辑部供稿)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05:59:23 | 只看该作者
孝文化研究中心人员赴孝昌县考察新农村建设 --------------------------------------------------------------------------------
发布时间: 2009-7-9 来源: 新闻中心


本网讯(记者 陆安 报道)7月9日上午,根据学校党委安排,学校孝文化研究中心人员在常务副主任李上文的带领下,考察了孝昌县两个“孝文化与新农村建设基地”的建设情况,为今年第三届孝文化国际研讨会的有关议题做准备。

孝文化研究中心的几位专职研究人员考察了孝昌县高岗村。该村自上世纪70年代起即有意识地规划住房建设,业已形成良好格局,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嘉奖。走访中,浓厚淳朴的乡风民风扑面而来。该村近20年来无一刑事案件发生,在“两委”的领导下,每年都有近400人次参加义务劳动,干群关系和谐,给了中心研究人员极大的启发和教育。

在该县周巷镇,中心研究人员重点了解了该镇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的情况。周巷镇是汉孝子孟宗的故里,拥有一定的孝文化资源和孝文化传统,在新时期涌现了一批以刘青枝、汤圣猛为代表的省和国家级的“孝老爱亲”楷模;该村最早成为孝感市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单位,以花卉苗圃为支撑经济,逐步实现基础建设的新突破,受到省市县等有关领导的好评。

中心常务副主任李上文针对两村的实际情况,结合秦皇岛等有关地市打造孝德教育品牌的实践活动提出意见:他认为,孝文化与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孝德教育在家庭和谐中的作用和位置;二是孝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着落点。他点出的两个学术问题给同行人员以极大的鼓舞和教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6 13:25 , Processed in 0.10216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