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碧山雅集”纵论安陆水墨漫画发展走向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5-8 16:39:13 | 只看该作者
       王顺华:用挚爱浇灌水墨漫画
                                           沈朝霞 安陆台 2009-4-24 孝感电视台 
  文化人风采栏目今天为您介绍安陆市水墨漫画院院长王顺华。
  王顺华自幼喜好绘画,1985年王顺华考入武汉科技学院美术专业,师从曹景山教授学习国画山水及艺术理论。在曹景山的影响下,王顺华对水墨漫画产生了极大地兴趣,并开始从事水墨漫画创作。
  安陆市水墨漫画院院长王顺华水:“墨漫画是我的最爱,因为我觉得它最适合我。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
  经过多年的潜心钻研,王顺华成为我国水墨漫画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中国漫画》杂志曾7次专版介绍他的水墨漫画作品, 2001年初,王顺华到深圳发展,在一家文化公司担任艺术总监,虽然有了优越的生活环境和丰厚的待遇,但王顺华的内心依然不舍水墨漫画的研究和创作。
  安陆市水墨漫画院院长王顺华:“07年我毅然放弃了在深圳的优厚待遇和我自己开公司这样的(机遇),回到了安陆,办起了水墨漫画培训班。目的就是为发展安陆的水墨漫画做出自己的贡献。”
  如今,安陆已有了一支稳定的漫画创作队伍,在全国知名的漫画家达10余人,成立了全国首家水墨漫画院,并创办了“中国水墨漫画网”。这些都离不开王顺华对水墨漫华的执着的付出。
  安陆市文联主席易千元:“王顺华为人谦和,酷爱绘画,他具有深厚的国画功底和中国传统文化功力,在他的带动下安陆水墨漫画蓬勃发展。”
  1993年安陆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漫画艺术之乡”,有万余件作品在国内外发表,数百件作品获奖,十多本专著出版,安陆漫画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艺术品牌。今年初,安陆因漫画再度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5-8 16:42:44 | 只看该作者
     我与安陆水墨漫画                           王顺华

                            一  
    水墨漫画古已有之,如宋代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元代李士达的《三驼图》、明清八大山人的《孔雀》以及现代齐白石的《不倒翁》、《自称》都是典型的水墨漫画。不过这都是些文人画家们偶尔为之的即兴之作。真正把它作为专题进行创作的,应该是丰子恺、关良、韩羽等人。而将其命名为“水墨漫画”则是近些年的事。安陆创立水墨漫画院,集中漫画创作爱好者,探索和尝试进行水墨漫画创作研究,开画坛之先河,得到美术界高度肯定。英韬老师甚至提出“安陆画派”这一说法,勉励安陆漫画作者对水墨漫画大力探索。
    安陆单纯以漫画进行创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此时刘镇繁等人的漫画作品时有在省级报刊和《光明日报》发表,算是安陆漫画的先行者。我本人此前一直从事国画创作和书法研究,也有作品入选省级美展和在省级报刊发表。涉足漫画是在1987年,我从武汉科技学院(原武汉纺织学院)工艺美术专业毕业后,时常与安陆文化馆几位漫画作者交流,受其影响,首次用毛笔宣纸创作了漫画《重点》、《生活与艺术》,发表在《人民日报》“讽刺与幽默”这一漫画的最高刊物上。
这两幅作品的发表既给了我自己一个鼓励,也给了安陆漫画界一个新发现,那就是以国画技法创作漫画,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因为我一直钻研国画,师法明末八大山人和近代齐白石、吴昌硕等大师的水墨技法,不由自主将国画水墨技法引入漫画创作。也许是以水墨形式进行漫画创作比较新鲜,我的作品得到了《讽刺与幽默》、《中国漫画》、《漫画世界》、《漫画月刊》等编辑的赏识,先后发表2000多幅,并20多次在全国获一、二等奖。
     1991年我的一组作品《纺织印染厂集趣》在《人民日报》“讽刺与幽默”获得年度奖,这更激励了安陆漫画作者的创作热情。次年,张文斌、徐庆雄同时获得此奖。安陆漫画名声大噪,鉴于此,《人民日报》“讽刺与幽默”副刊决定在安陆召开1993年全国漫画年会。1993年4月,2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获奖作者来此参加颁奖和交流,把安陆漫画创作推向了高潮。这次会议召开前后的几年,是安陆漫画创作的鼎盛阶段。
由于漫画在美术界被视为报刊艺术,认为其艺术性不及其它画种。为此,我以为安陆漫画不能满足于现状,要向更高层次攀登,要登美术界的大雅之堂,要与国画、油画比肩。而安陆漫画要形成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水墨漫画应是突破方向。我的漫画发展理念与北京的一批老漫画家不谋而合。就是这个阶段,华君武、徐鹏飞等提出了水墨漫画这一概念,1992年还在北京举办了首届“全国水墨漫画展”。我的水墨漫画《爷孙读书》被入选展出,并受到老画家们的关注。这次画展,有八位漫画作者的作品被选送美国,制作成电子读物供全世界美术馆查阅,我有幸名列其中。
    著名老画家何韦老师与我交流水墨漫画创作体会,并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让我受益匪浅。大师们的倡导让我在水墨漫画创作方面更增浓厚兴趣。我认定水墨漫画创作前途无量,是提高安陆漫画档次的最好途径,并多次与刘镇繁、张文斌、徐庆雄、刘光明等人吹风,力促他们一起参与水墨漫画创作,共同探讨漫画与国画融合的基本规律。可以说,我在水墨漫画创作方面不遗余力。大家画出了不少好的作品,也发表了不少画作。虽感觉笔墨技法方面还很不足,但大家对水墨漫画却信心十足。
1994年,《中国漫画》杂志举办首届“全国水墨漫画大赛”,在一等奖空缺的情况下,我的《易辙》、刘光明的《羡慕图》获得二等奖,徐庆雄的《防不胜防》、刘镇繁的《一边倒》获得三等奖。全部五名获奖作者,除一名为外地作者,其他均为安陆作者。
    1999年3月26日,《中国漫画》杂志编辑部副主编孔令强等慕名而来安陆,了解安陆漫画,观看安陆首届水墨漫画展并与安陆漫画作者亲切交谈。为了全面介绍安陆在水墨漫画探索方面取得的成就,《中国漫画》1999年第七期开辟专版介绍安陆水墨漫画作品,这在全国是第一次,使安陆作者更加坚定了水墨漫画的创作之路。
    此后《中国漫画》杂志为了推介水墨漫画,先后在封面、封二封三和封底,以彩色版七次劈专版刊登我的水墨漫画作品,共40余幅。其中一期还专门刊登赵金禾主笔撰写的介绍我创作情况的配图文章。
接着,我的漫画作品开始走向海外。国务院侨办刊物《华声报》多次向海外华人圈介绍我的水墨漫画作品。我和刘光明的作品还被日本出版的画集收录,介绍给日本读者。我的水墨漫画两次入选“中日友好漫画展”,在日本巡回展出,也算对中日文化交流尽了绵薄之力。
    1999年6月10日,中国美协漫画艺委会、《中国漫画》杂志编辑部共同主办全国中青年漫画学术研讨会,安陆有5名代表应邀出席。在会上,主持人首先介绍了安陆水墨漫画的创作情况,接着王顺华以《水墨漫画我见》为题发言,从艺术性、民族特色和市场前途等方面作了深入的阐述。这是研讨会唯一以水墨漫画为题的发言,引得了老中青漫画家们的广泛关注。当听到安陆将在全国第一个成立水墨漫画院的消息时,大会报以热烈的掌声,为安陆在高品位水墨漫画探索方面所做出的举措喝彩。会后,由国务院侨办《华声报》杂志记者特地采访了安陆作者,在该杂志以两个版面介绍安陆作者的水墨漫画作品。此次天津之行,进一步奠定了安陆水墨漫画在全国的地位。
    第八届全国美展,我的水墨漫画入选。这是我市首次以水墨漫画入选国展的作品。接着,我的水墨漫画又入选国家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文艺群星奖,同时获得湖北省政府铜奖。到此,安陆漫画创作已完成了由漫画向水墨漫画的转型。
    随着漫画艺术的发展,安陆水墨漫画不仅在文化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而且积极为政治、经济服务,充分发挥其社会功用。1997年,安陆市文化馆以水墨漫画形式(王顺华画)编绘的《邓小平理论大型宣传展》展出后,在全省引起较大反响,先后被荆门、襄阳等5个地、县引进展览,中央电视台、《湖北日报》、《湖北宣传》均予以专题报道。1999年8月至2009年6月,安陆市文化馆、安陆市水墨漫画院先后编辑出版了《邓小平理论诗画》、《交通安全漫画集》、《廉政漫画作品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规漫画知识读本》、《风华人生少年始》、《农民工权益维护知识漫画读本》、《税收·发展·民生·国税知识漫画读本》、《治理隐患·防范事故安全知识漫画读本》、《安陆水墨漫画读本》、《科学发展观知识漫画读本》等10余本漫画专辑。这些书籍的出版发行,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和好评。
    安陆漫画创作成绩斐然,全市形成了一支稳定的漫画创作队伍,在全国知名的漫画家达10余人,先后在全国1000余家报刊及各类漫画展上发表或展出作品8000余件,其中300余件获不同级别的奖励,50多件在日本、伊朗、美国、比利时、韩国、马其顿、罗马尼亚等30多个国家展出、获奖、收藏。
安陆水墨漫画已经成长为全国的一个知名艺术品牌。
    2008年12月,安陆市再一次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漫画)。



    经过二十年的探索,安陆水墨漫画逐渐形成独有的艺术特色。
它吸收传统国画表现手法,清新隽永、耐人寻味,独具漫画构思特点和观赏价值。水墨漫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笔、宣纸加漫画,而是在笔墨、构图、提款、印章等方面必须严格遵循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艺术规律,它依然应该遵循伍蠡甫先生《中国画论研究》对文人画提出的简、雅、拙、淡的审美标准。
简:是简约,是以一当十,是少少许胜多多许。简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少一笔为少,多一笔嫌多,是要以最洗炼的方式借物写心,表现主题,突出主题。水墨漫画是画思想的艺术,画面的笔墨、造型等必须为更好的表现主题服务,不必要的繁琐会减弱画面的感染力和影响读者更丰富的想象力。除此之外水墨漫画属国画小品范畴,一般尺幅不可过大。除非主题需要大幅外。小幅更能适合水墨漫画的特性。
     雅:是文雅、雅兴、雅观、雅怀等,雅是儒家思想中正平和的审美标准之一。区别于淫邪、古怪、媚俗、霸悍、庸俗等(不包括通俗、习俗、风俗等)。齐白石说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此正适合水墨漫画重神似的特点。在取材上,水墨漫画题材广泛,历史人物、事件、成语典故、生活情趣等等无所不画。或哲理、或谐趣、或讽刺、或庄重、或不食人间烟火、或鸡零狗碎、或鸡毛蒜皮、或茶余饭后、或喜怒哀乐、都能大俗大雅地见于笔端,跃然纸上,寓教于乐、亦庄亦谐,引人向上。艺术非生活的照搬,其取材和画面要以雅为准则,所谓雅观是也。那些粗怪的形象、恐怖的事物,缺乏美感的道具都影响水墨漫画的观赏效果和艺术性。水墨漫画非常讲究是否“入画”。入画的事物是需要提炼的,场景的处理应该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传统文化元素。总之,水墨漫画要注意一个“雅”字,从而提倡一种正气和书卷气,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
     拙。是一种天真、朴素之美。老子云:大巧若拙。明代大书家傅山就有宁拙勿巧之说。拙是大美,区别于人为造作的匠气。有异于浮、滑、飘、脱,是不经意的自然之美。扬州八怪的金农作画,如婴儿学步,歪歪斜斜,造型生拙,时常疏露,面多歪曲,却能出新意。宋代梁楷的泼墨仙人图,现代关良先生的戏剧人物画,就是拙的典范,其憨态可掬的形象让人忍俊不禁,其藏巧于拙的手法非高深学养和极深功力不可为之。现代相声小品无不以拙为美,其侯宝林、赵丽蓉之所以受人喜爱,是与他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语的那种拙朴味有很大关系的。
     淡。是自然而然,毫不经意,平淡天真。苏轼云:凡文字,少年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实非平淡,绚烂之极也。这句话也适用于水墨漫画,水墨漫画语言单纯,没有油彩等其它画种的绚烂、繁复和视觉冲击,看似平淡却让人玩味无穷。这就要靠画家的长期的笔墨磨练和修养方可达到。功夫到家,行笔自然而然,无半点造作方显天趣之美。看似寻常最奇倔,成于容易却艰辛。似乎谁都可以为之,实则是数几十年功夫的体现。在取材上,水墨漫画的平中见奇,不猎奇,淡而有味是高境界。一副作品经得起反复品读才是佳作。
   画好水墨漫画有几个要素:
深厚的文化底蕴  水墨漫画是画思想的艺术。而读书是获得思想的重要途径。好的水墨漫画是饱读诗书后的顺理成章,感悟生活的顺手拈来。每一幅似是不经意的有感而发。生活中一件很常见的小事,在笔下总是妙处横生,让人浮想。水墨漫画原本是文人们的戏作,所谓“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写心中逸气耳”,它把绘画、文学、书法构筑为一个整体,形成富于独特又高雅的东方风格的审美样式。优秀漫画作者多看文学书籍,多交文学朋友,吸取艺术精华,提高文学素养,才能提升水墨漫画品味。
   浓郁的笔情墨趣   任何一幅水墨漫画和国画放在一起比较,都合乎国画的最基本规律,或者说就是一幅国画。构图的布局、疏密的关系、线条的灵动性,要有书写的味道。设色、落款、题字、用印都非常讲究,要耐看。要有中国画的笔墨精神,达到如此境界,需要高超的技法、技巧和深厚的学识修养。水墨漫画的表现手法必须建立在中国画的基础上,讲究笔情墨趣。笔墨本身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笔有情感,墨有趣味,中国书画都是线条的艺术,具有美感的线条可以传达情绪,如颜真卿的祭侄稿,字里行间充满悲愤之情。看齐白石的画展,你会被他舒缓沉着的线条感染。让你一颗浮动的心马上平静下来。关良先生的稚拙、白石的沉静,韩羽的散淡,黄宾虹的不经意,其笔墨都会给读者传达不同的情感。因此要画好水墨漫画具备书法基本功是必要的条件。
独到的用墨技巧  墨从属于笔,墨对笔起着烘云托月的作用,墨分五色,墨的变化又离不开水,水使画面丰富而神奇,千变万化,所以水和墨对画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它的洇润、浸透、流动、涨显,都能使画面产生意外效果。但墨是画面的肉和皮肤,它必须依着在笔这一骨骼之上,才能增添画面的趣味性和精神,提高画面的审美作用。简言之,笔墨是水墨漫画成功的基本要素。
                            三

为了更有效的推动安陆漫画以水墨漫画为发展方向,我们积极寻求市委、市政府支持。经过市编制委员会批准,于1999年7月成立了安陆市水墨漫画院。《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著名漫画家英韬等专程来安陆祝贺,并题写了《安陆市水墨漫画院》院名。时任市委书记栾春海、市长吴方成亲自揭牌。同时举办了“安陆市水墨漫画展”。中国美协副主席、著名漫画家华君武专门为展览亲笔题词,题词发表在2000年第一期《美术》杂志和《讽刺与幽默》报上。这次参加展览的作品水平都很高,不少作品相继发表于全国报刊。安陆水墨漫画院的成立,在全国是首创,全国各大相关媒体纷纷进行了报道。
水墨漫画院聘请画师15名。我被推举担任首任院长,由市委宣传部下发文件批准,由市文联聘任,显得很隆重和严肃,也显出大家对水墨漫画的期望。水墨漫画院设在市文化馆,为便于协调关系,组织人员,文联干部余成鸿担任常务副院长,文化馆的徐庆雄和刘镇繁担任副院长和授课老师。
水墨漫画院带出了一批漫画作者,如许光彩、廖小辉、江燕、王曦初、周申俊、郭世鸿、刘国强、寇爱明、金建刚、王宏秋等。这些漫画作者精研深思,画出了很好上乘漫画作品,时常见诸报刊。
2001年到2007年我被深圳一家文化公司聘请担任艺术总监。虽然远离了安陆,但我业余时间从未间断对水墨漫画的研究,创作了大量的水墨漫画作品。同时,徐庆雄、张文斌等也不断创作和学习水墨漫画,取得了可喜成果,逐步成为安陆水墨漫画的领军人物。徐庆雄多幅作品入选“中国漫画展”和被丰子恺美术馆收藏。2007年安陆作者在东莞成功举办水墨漫画展。2008年嘉兴举办“全国水墨漫画大赛”,张文斌的作品参加网络投票获得第一名。我的作品经专家评委评审获得二等奖。
在深圳的8年时间里,我一直关心安陆漫画的创作和发展。由于种种原因,此期间安陆漫画在组织上基本没有活动,作者各自为阵。有些作者如刘镇繁、刘光明、吕明山等逐渐离开了漫画创作阵地,作者群开始呈现萎缩趋势。为了重振安陆漫画,我毅然放弃了深圳的工作,回安到陆,应广大漫画爱好者要求,办起了国画研修班,2008年底又在市文联积极推动下,恢复水墨漫画院,培训漫画爱好者,凝聚漫画创作人气,营造创作氛围。经过近两年努力,全市水墨漫画创作骨干发展到20多人,造诣较高者发展到50多人,新增了段春梅、雷景霞、孙克超、阙君、李曦、张云华、孔祥臻、李胜春等一批漫画新人。业余创作也方兴未艾,涌现出机关干部、工人、农民、学生漫画爱好者。市实验小学、紫金路小学都成立了“漫画兴趣小组”,中小学生漫画爱好者发展到1000余人,充满童趣的画作丰富了漫画苑地。
2008年我的水墨漫画《貌似》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国际漫画展。我和张文斌的水墨漫画同时入选第七届中国漫画展,张文斌获优秀奖。
由于全国水墨漫画创作尚处在初级阶段,在理论上还存在很多不明晰的问题。鉴于此,我于2008年9月和中国美协漫画艺委会主任徐鹏飞联系,要求在安陆召开首次水墨漫画理论研讨会,得到徐鹏飞的首肯。
2009年3月23日,安陆市政府与中国美协漫画艺委会联合主办了《首届全国水墨漫画(安陆)理论研讨会》。安陆水墨漫画院与安陆市文化馆联合主办了“安陆市水墨漫画展”,并出版了《安陆市水墨漫画集》,华君武老师为本书题写了书名,同时出版了《安陆水墨漫画理论研讨文集》。会上,100多名与会代表也交流了200余幅各具风格的作品,中国“美协”著名画家对安陆漫画做出了高度的评价,并建议2010年在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全国水墨漫画展”。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5-8 16:44:22 | 只看该作者
好逸斋杂记
转载



    三五好友笔会,某君面对一叠上好徽宣,欲写出千古绝笔之势。遂拉开架式,作如履薄冰状,发誓只准成功,不许失败。岂料事与愿违,至纸穷而无一可观者。泄气之余,顺手牵起最后之毛边包皮纸,随意涂抹,曰写着玩。不时一挥而就,众目细审之,齐呼绝笔,悬于壁上,皆唏嘘不已,不知何理。余思之,有心为好,不如随意传神也。

    一日,客季超兄画室,即兴挥毫。耀华兄书就一纸,无闲章可补,管兄寻出余“日日退步”印一方压上。长忠兄观之,喜曰:好极,好极。为学日增,为道日损。求知须积累,为艺须排除后天七情六欲之熏习。去机心,少杂念,罢聪明,清心,寡欲,方可解衣盘薄,通于大道。通大道,则字字真魂耳。

    某年暮春,邀约好友,游于楂山,钓于乡里,憩桃李花下,闻狗吠鸡鸣,枕荒坡石上,听松涛远去。便奢想:若在此筑一土屋,厚藏笔墨纸砚,读闲书,吟旧诗,兴来磨墨,随意点染,掷笔而去,不计得失,想必神仙境界也。

    某日闲游于市,见某小店前立一招牌,红纸黑字,书“销售桐油元肉蜜枣鱼面”,落落大方,率意天真,行走生辣,不失法度,字里行间溢出一股清香,不争不霸,平淡中见奇拙,恬静中见险境。希异之间,惊叹小城中竟有如此藏龙卧虎之辈,想必七老八十老翁所为。打探店主,方知十七八少女急就.不解之余,甚觉汗颜。想我学书二十载,竟不及年龄近我书龄之女子。直想索其墨宝,勤而习之,又觉不妥,不知书法者,无羁绊,少挂碍,亡名利,绝讨好。心地平静,自落纸不凡,倘若求索,必有意而书。无奈,将其拍照,入册,不时揣摩,受益匪浅也。

    暑假,某师办班,收徒数十。一日课徒画西瓜,顷刻数十西瓜姿态各异,稚拙可爱。不料师一一毙杀,皆以方矩圆规正之,并面授机宜,曰:宁方勿圆,众徒儿齐呼吾师高明!余不忍睹,曰:“罪过,罪过。”

    平生一大憾事:惧酒。极佩服大碗饮酒之徒。常言李白斗酒诗百篇,张旭醉后狂书,若不能饮,岂非与艺术无缘!不甘。遂沽酒,日日操练,试以酒后作书,却不堪入目,便作罢。改以习禅,久之,不饮常醉。清醒时常干糊涂事,糊涂时却每有佳作出手。

    一友见面,问曰:“近日作甚”。答曰:“玩儿”。次又见曰“作甚”。“玩儿”。再次问之答如从前。友不解:“长此以往,定无为也”。答曰:“正是。无为而无不为也。”玩者,玩笔墨,玩文字,玩人生。大凡绝活系玩出,岂有忙出之理。
                              
                                                                              (二)

          俗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此话是真理。师傅只能作入门向导,真正开悟,还得靠自己。何如此,原因有二:其一,师傅能教导者,属语言文字层次。而本质奥理,却不可言说。如跟未见雪者谈雪,言似面粉,则以为可食;言似尿素,则以为可肥田;言似石灰,则以为可糊墙。雪到底为何物,还是不知。无奈,只有赴北国一观,方才恍然。因此释迦有拈花示佛一说。禅师多用棒喝踢打,让其自我证悟。其二,师傅所证之法,不一定适用于弟子,因各人条件不一。如握笔,有人效师傅姿式,累而无功,改己式,得心应手。善书者,抹布亦可出佳作,能达目的就行,何必死守师规。从无师到有师又离师,才能成就。这有点似父子,子大离去,不依父而自主,才算成“家”了。

    面对一张白纸,须有指挥千军万马之气概方能驾驭那枝笔,如此气概,非胸怀广阔不行,欲广阔,须先自私。无我才能高旷,才能大器,才有境界。心胸狭窄者,字必多障,瞻前顾后,畏畏缩缩,气就不通,不开张,自然就小家子气了。因此,我方对古人画品人品有所解。

    初学者,力求胸有成竹,及至一定程度,还是胸无成竹的好。胸有成竹,心中毕竟有个框框,会束缚即兴发挥。所以郑板桥说写到生时是熟时。熟为何,乃老一套、程式。“生”则是心中无旧识,写了上字,不知下字如何写。“不知”就能出新意。

    为人须本分,为艺却不可老实。要天真,要异想天开,身不出户,思想要神游,要超出自我观世界。不能总是按照常规方式思维。因常识中多相对真理。“清早起来贼咬狗,捡个狗来打石头,从来不说颠倒话,阴沟踏到足里头”。这些看似不合逻辑的东西,就是要人突破常识思维而发奇想。

    理论文章,我喜欢浅显一类。新名词,新概念一大堆,故作深奥,其实是作者自己还没有吃透之故。简易高人致,能深入浅出者,方算高手。一如做人,肚里有点学问就故作深沉、拿架子,及至真正学问高了,又平易近人了。

    古人书法,我喜欢汉简。因其境界太高,又不敢轻易为之,稍一不慎,便俗不可耐,观今人习汉简者,无一不俗。可见雅和俗,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大凡高水平的东西平易近人,简淡质朴,容易看走眼,造成好学而学不好。

    电视剧《红楼梦》里那些女子,个个标致,结果分不出谁是谁,因其无个性。有个性者都有几份丑,丑人多耐看,因之,刘姥姥至今记忆犹新。艺术不是拒绝丑的,甚至以丑为美。树直无姿,怪石有态。这样看来,我们写字也不必字字去求漂亮了。有些字,丑一点又何妨,美是依了丑才存在的。西人小说中有“陪衬女”的故事,看来,那贵妇人是懂哲理的。

    孩子游戏,兴致所致,无所挂碍,倘若大人规定非按某种玩法不可,否则不给饭吃,想必成负担,焉有乐趣可言,艺术亦然,创作本为享受,若作为一种商品,非按某种要求生产不可,否则卖不出价钱,定然很累。艺术创作,如同旅游,是在付出中享受,爬一座山,既花力气又花钱,但乐在其中。

    生活中喜巧不喜拙,这在艺术中就行不通,近年相声不景气,恐怕就与追求“巧”有关。以绕口令为能事,油嘴滑舌,小情调,小聪明,让人不爱看。赵本山们所以受欢迎,主要是以土的方式表现了一种“拙”,以拙藏巧,这叫大巧若拙。贾平凹之所以受人喜欢,就是行文美,不漏锋芒,蔫蔫的,拙拙的,朴实无华,耐人寻味。

    武术表演,我最喜太极拳,外柔而内刚,从容不迫,启承转接,连绵不断,阴阳顿挫,一气呵成,让人心旷神怡。表演者享受了,观众也享受了。搞书法时时去体会太极拳,想必不无裨益。

    音乐是讲节奏和旋律的,否则就是噪音。书法亦然,书家行笔如乐音之演奏,按其节奏和旋律运动,就能产生千变万化而又和谐优美的线条。因此,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就象听一曲音乐那样赏心悦目。

    初学画时见关良戏剧水墨人物,如童稚所为,甚为不屑。二十年再看,五体投地,妙不可言,方知何谓返朴归真。

    困了就睡,醒了再读,何必悬梁刺股。兴来纵情涂抹,无趣便罢笔,岂可无病呻吟。瓜熟蒂落,行云流水,一任自然。

    要学会内涵,学会蓄力。越是精彩处,越似不经意为之,如同侯宝林说相声,让人捧腹处反轻描淡写,不露声色。

    书画到一定功夫,动脑要勤于动手。并非一味写才识练功。艺术是形而上之“艺”和形而下之“术”相结合之产物,形而下的东西好把握,形而上的东西则不然,要靠悟性。什么是悟性,就是自身固有的直觉,是非语言文字能表达的意会,能举一反三,能透过万事万物之现象看到其本质。因现象虽纷繁复杂,而其理相通。古人观舞剑,观担夫争道而悟及书法就是例子。条条大路通罗马,拨开云雾见太阳,一通百通是也。

    写字作画,功利目的不可太强。今天为某展而书,明天为某赛而画,时时刻刻在讨好,力求精美,往往落得太理智,让人激动的东西就不多。古人书写,不为展示,意在转达信息,记载事物,不经意中,反把字写好了,这叫无为达到有为之目的。

    手握毛笔如同围棋执黑先行,不要一味只顾黑子如何落,须顾及白子在争夺地盘,须注意做活眼,否则就是死棋,有了活眼方能扩大地盘,如写“寿”字,前几笔若不做活,穿插处构搭不当,那伸出的一笔就扎不稳。计白当黑,无字处皆成妙。如其说泼墨不如说是布白,此如道家言“有无相生”,佛家言“色空不二”。

    有些名家虽个人面貌独特,但不宜办个展,因看一幅足矣。好的个展应每看一幅有柳暗花明之感,让人流连忘返,如同观苏州园林,网狮园,拙政园,园园各异,却又都属苏州味。

    万事皆有缘,缘是网目之边缘,通释为条件。据说王羲之书兰亭后,重书百余遍而不可复得,其因是缘没了。此时笔此时墨,此时天地人和,都是缘,缺一不可。因此,有些好的东西是偶得的,一去不返。

    创作要学会随机,一笔下去,顺势生发。有人一下笔就说“糟”,其实这“糟”许是未合头脑中理想之顾,或许按其“糟”味写下去,就是一幅好作品呢。

    东方人说话,每喜拐弯抹角,以言外之音弦外之音表达意思。所指事物,言语中只字不提,却让人领会其意,实为语言之“艺术”。不直说,曲意才有味。书法亦然,要告诉人笔墨之外的东西,让人产生联想,才算高明。

    艺术需要创造,要创造,想象力最重要。这一点,往往要到儿童那里去找。儿童想像力最丰富,可惜我们知识越多,创造力、想象力反越少,知识成了框框、教条、模式、障碍。所以要谈返朴归真,找回婴儿乃至娘肚子里那种状态,所谓赤子之心是也。大师之作,其共同点便是都有童稚味,质朴、天真、自然、无拘无束。这是大师学富五车之后,又找回了婴儿时那个心。有人问儿童书画是否就算大师书画呢?非也,因儿童是不自觉的,纯属天然境界,而大师则是自觉为主,属天人合一境界。是水到渠成,若着意学儿童体,便是造作了。

    有人写字如“五官争位”,力求字字皆美,结果相互减弱,其因是不知书法须有争让,呼应、疏密、虚实、松紧、精粗、刚柔、枯湿等矛盾。有些字必在通幅特定环境下方有美感,如兰亭中的字都很美,但将某字搬出兰亭外,味就差了。
有些字笔画须精到,有些字点到即止,这就是写意,意思到了,就足够了,不必面面俱到。

    书画分能妙神逸四品,神品就像见了皇帝,你敬之畏之。而逸品就像见了菩萨,可亲可敬,似乎人人可为,其实你为不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5:03:38 | 只看该作者
心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14:57 , Processed in 0.12056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