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之友]网专题链式转帖1[朱永新专题]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9-3 18:14:15 | 只看该作者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的五个核心理念[转]
        朱永新: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市副市长。因其《我的教育理想》《新教育之梦》《创新教育论》《享受教育》等著作的相继问世和“新教育实验”突飞猛进式的发展,被人视作当今中国教育上的一匹黑马。
    核心理念之一: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这里不是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是突出“一切人”。朱教授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没有家长的发展也没有学生的发展。教育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人的发展,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要关注学生和教师、校长、家长以及社会上所有人的发展。无论他是贫困的,还是富贵的;无论他是愚昧的,还是睿智的;无论他是健全的,还是残疾的,都应该让他们快速地发展。
    新教育实验的目标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朱教授说,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养积极的态度,真正地让教师、学生和学校一起成长。他认为,参加新教育实验的所有学校的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都要成功,相当部分的老师和学生都能够成才。所有参与实验的人都要感觉到自己在不断地进步,成长并快乐着。
    新教育实验的价值取向是“行动”。朱教授认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不要坐而论道。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不要瞻前顾后,不要犹豫彷徨。从加入实验这一天开始,就要真正地动起来。
    核心理念之二: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朱教授说,目前以成败论英雄、以金牌论英雄、以升学多少论英雄的观点是错误的。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的关键是,教一些让学生一辈子真正有用的东西。朱教授说自己是苏州大学毕业的,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比北大、清华的学生差。他说,我甚至可以到北大、清华去做老师做教授。关键是怎么样让学生有一个真正辉煌的明天,而不仅仅是辉煌的今天。
    核心理念之三: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
    朱教授对精神的作用高度重视,甚至有点儿夸大。他说,好多人都问他:你的身体怎么这样好呢?他说不是身体好,是精神好。自己也有高血压、高血脂。但有了好的精神,就有了一切。他认为,死人与活人的最大区别就是死人的精神不再存在了。他说,有的人虽然活着,但精神不行,生不如死,与死人没有什么两样。这正应了诗人臧克家的一句诗:“有的人活者,他已经死了。”诗人虽然另有寓意,但朱先生却借此说明精神的重要性。重视精神,就要让人们不断地感受成功,从而不断地相信自我,不断地挑战自我,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核心理念之四: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
    特色并不意味着圆满,但特色就是卓越。企业如此,学校如此,凡事莫不如此。去年美国的《时代周刊》评选了世界上九大新兴科技城市,苏州是惟一入选的亚洲城市。那么,能说苏州就是亚洲最好的城市吗?当然不能。但苏州有它的特色,它是一个把传统和现代结合得非常完美的城市,它有一体两翼的城市格局,又有两千五百多年的文化底蕴,是外商投资的聚集地。学校也是这样,没有自己的特色,是谈不上辉煌的。对个体生命来说也是如此。朱教授荣登2003年度《南风窗》为了公共利益人物榜,就是因为他是一位最具人文气质的市长。他透过历史的眼光,长久以来一直探问社会人心的发展,人类文明的演进,深切感到在万众一心发展经济,人文精神的教育严重缺失、人文关怀异常匮乏的当下,人心的异化、社会的失衡以及城市的病态繁荣已是愈演愈烈。正是源自于这种“社会良心”深处的忧虑,朱永新一直在大力倡导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倡导民族精神的变革。这就是个性,就是特色。
    核心理念之五: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
    朱教授认为,如果说当今的教育对人的问题已经开始注意的话,那么,真正对于人类的问题,对于人类的命运,对于人类文化的发展延续,对于文明的进程,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文明有可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或者说在我们这一代教育的手里走向衰落。我们经常说文化的发展是人类发展和延续的根基。要想让我们的孩子、老师能够真正地融入社会,真正地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就要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他认为,阅读中外名著是对话的最好途径之一。
    启动“营造书香校园”读书工程
    新教育实验有一个“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日记、聆听窗外声音、熟练应用外语、建设数码社区、创建特色学校。每一个“行动”都有着独具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由于篇幅受限,记者只就“营造书香校园”略作铺陈,但愿读者能够从中窥一斑而见全豹,并进而领略这六大行动的无限风光。
朱永新先生相信“名师出高徒”这一古已有之的名言,但屈指可数的名师,往往令你投师无门。但他说并非无路可走,人们可以借助一个中介,去聆听名师的教诲。这中介,便是富有文化品位的中外名著。通过这些作品,穿越时空,去索取其思想文化的智慧。从这个角度讲,名师就在你的身边,就教于名师的机会俯拾即是。他说,在读这些作品时,他往往为先贤哲人出奇制胜的警策之语惊叹不已,有一种“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的敬仰感。也有这样一种情况,哲人之言,恰与自己所思所想不谋而合,这会令你激动不已,有一种与伟人心灵对话的美感体验,以及生命价值体认的特殊感受。
所以,几乎是每天雷打不动的两个小时读书,成了令朱教授心迷神痴的精神之旅。他说这是父亲送给他的一笔最为宝贵的财富:在他年仅六岁的时候,父亲就开始让他每天书写两个小时的毛笔字。这种持之以恒的练习虽未成就一个书法大家,但每天5时起床的习惯却沿袭至今。这比他人早起的时间,就全给了读书。他说,捧读一本好书,很快便将自己带到一个宁静的港湾,不知时间流逝,不知烦琐纷争,惟有将自己融入宇宙自然的洒脱与飘逸,从容与愉悦。
    他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无限地相信书籍的力量”可谓一语中的,读书是一道教师必须跨越的坎。所以,朱教授在新教育实验区启动了“营造书香校园”读书工程。要求在小学六年中,师生共读100本课外书;小学生背诵一本中华经典,中学生背诵一本属于美文的英文书。他说,如果背诵了这些书,就会将其精华内化在学生的头脑里,后劲无穷,受益终生。他认为,一个不读书的教师,穷其终生,也只能一个教书匠;而有着一定文化积淀的教师,教学时间未必太久,年龄不一定多大,却能够脱颖而出。
    朱永新教授说,新教育实验的目的不单单让人拥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人拥有智慧。他说,知识并不等于智慧。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知识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
    让师生拥有智慧是智者之言,也是新教育实验走向真正成功的内在归依。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9-3 18:21:22 | 只看该作者

*夢想與反思:新教育實驗的緣起

*夢想與反思:新教育實驗的緣起
        作者:朱永新

     人類教育的交響史上,教育的旋律總是跌宕起伏,一串串的音符如精靈般跳躍在不同的時代,構成教育智慧的動人樂章,“新教育”便是這回蕩的音節中最動人的一個符號。
     最近幾年,我逐步地和我的一些朋友們一起探索一條適合我們國情的,更重要的是能夠讓教師和學生比較快的發展和成長的一種教育教學研究的方式,或者說我們學校發展的方式。99年下半年我在太湖之濱做了關於如何做一名理想的教師報告,後來很多報紙,包括中國教育報,都轉載了這篇文章。有的老師的給我寫信,說那一次報告在某種意義上改變了他的人生觀。在新教育雜誌社朋友的鼓勵下,後來我又寫了關於理想的學校、理想的校長、理想的學生、理想的父母等,結集出版了《我的教育理想》,在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這本書所受到的歡迎程度是我始料未及的,顧明遠、朱小蔓等也給了它很高的評價,一時成為基礎教育理論方面的暢銷書。再後來,我又寫了一組新的理想的系列,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體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勞動技術教育,與《我的教育理想》中的第一部分合稱十個理想,並以《新教育之夢》為名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這包含著我與不少志同道合者教育理念的十個理想試圖構築一個框架,構建一個理想的教育藍圖。
     2002年2月,《光明日報》發表了題為《飄揚的烏托邦》的書評。儘管全文對《新教育之夢》充滿著肯定,但是這個題目還是讓很多人誤會:這些教育理想是“烏托邦”嗎?這也是我下決心要扎紮實實做理想教育實驗的一個很重要的驅動力。我們為這個實驗考慮了不少名字,最後還是取《新教育之夢》之名,稱“新教育實驗”。
     對“新教育”一詞大家並不陌生。在西方教育發展史中,從20世紀初到50年代,佔據了主導地位的便是新教育思想,其代表人物有被稱為“新教育之父”的英國教育家雷迪、巴德利、懷德海、沛西·能等,以及德國教育家利茨、法國教育家德摩林、比利時教育家德可樂利、瑞典教育家愛倫·凱。他們主張建立符合現代社會需要的教育,在各自的國家建立“新學校”,最著名的便是雷迪創建的“阿博茨霍爾姆學校”。雷迪認為,學校的任務主要是促進兒童個人的自由發展,即身體和心靈的健全發展,而不是用書本知識去壓抑兒童的發展。杜威在1899年曾經出版了一本書叫《學校與社會》,其中匯集了他三次演講。他在書中明確提出了新教育的概念,而且也對應地提出了舊教育的概念。二十年以後,作為他的學生陶行知先生也明確提出了新教育。陶行知在1919年發表的《試驗主義與新教育》中講了一段話,“夫教育之真理無窮,能發明之則常新,不能發明之則常舊,有發明之力者雖舊必新,無發明之力者,雖新必舊,故新教育之所以新,舊教育之所以舊,則視其發明能力耳。”和他同時代的很多人,對新教育和舊教育都有他們的認識,像蔡元培先生就有一篇文章,《論新教育和舊教育之起點》,陳鶴琴先生把活教育作為舊教育的對立面,他沒有明確提出新教育,但是活教育實際上就是一種新教育,黃炎培先生也在他的很多的論著中用了很多新教育和舊教育的概念。到了1949年,毛澤東主席在闡述我們國家發展的教育方針以及一系列教育問題時,也明確提出“建設新教育要在老解放區的新教育經驗為基礎,吸收舊教育某些有用的東西。”最近也有人寫書用到“新教育”一詞,如陳建翔博士的《新教育的本質:為學習服務》一書。我想,新時代總是要呼喚新的教育的,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教育特徵,它的缺點就是它好象沒有明顯地區別去其他教育的一種提法,因此我覺得這個名稱是可以變化的,只要我們有更合適的旗幟能夠亮起來,我們就可以再來討論我們這個新教育到底它的內涵是什麼,我重點分析一下新基礎教育實驗、新課程改革和新教育實驗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繫。
     葉瀾老師最近一直致力於她的新基礎教育實驗,華師大為此專門成立了研究所,我也是這個所的特聘研究員。新基礎教育實驗的核心是生命教育,比較重視主動和互動,比較強調教師和學生雙方的生命價值的體現。這個實驗的價值觀是,強調未來性,生命性和社會性;學生觀是強調潛在性,主動性,和差異性。學習目標不僅是在認知能力上,同時在道德面貌和精神力量上能夠讓學生比較好的發展。葉老師的主要觀點有四句話,就是: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氣息;把創造還給教師讓教育充滿智慧挑戰;把精神發展主動權還給師生讓學校充滿勃勃生機。這四句話是新基礎教育實驗的靈魂,這個觀點我很欣賞,但我也認為難以操作,好像在我們一線的老師操作起來還缺少真正意義上的抓手。而且,新基礎教育實驗的重點還是課堂,因為從他們所做的工作看,新基礎教育的基本定位的重點還是在課堂。
     我們再來看看新課程,新課程教育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他們提出,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這是作為他們的一個前提,但沒有作為核心理念,他的價值取向主要有五個方面,教育民主,國際理解,回歸生活,關愛自然,個性發展。他的主要的觀點,在知識觀方面,走出課程目標的知識技能取向,重視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一次的新課程的改革,包括很多教材的編寫,都是用新的知識觀來統籌的。學生觀方面強調個性發展,在課程的處理上確立了課程和生活的連續性,也就是強調課程和生活緊密地聯繫,綜合實踐等等都是如此。
     新課程改革,其重點是課程,而葉瀾老師的重點是課堂。我們知道課堂和課程不能構成教育的全部的生活,不可能涵蓋教育的所有的內容,甚至於有的時候還不是重要的內容。因此,我在學習他們的一些做法的同時,一直在反思。我覺得新基礎教育也好,新課程改革也好,儘管目標正確,都是強調能力,強調發展,強調知識情感價值觀,精神世界,道德風貌,但是畢竟僅定位定在課堂和課程,且都沒有一套深入微觀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行動方案。在構架新教育實驗的時候,我們就試圖在這兩個方面能夠做一些突破。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9-3 18:27:44 | 只看该作者
[size=+2]朱永新教育随笔选摘

1、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态度。
2、人是不会被别人打倒的,而是被自己打倒的
3、没有教师的成长,学生的成长是不可能的。
4、很多人在生活中所犯的错误往往被看作德性问题,实际上却是心理问题。
5、一个人要取得成功有两个重要的前提,一个是追求成功,一个是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6、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7、年轻不是坏事,只要你每一天不要去重复,每一天都是在拥抱新的太阳。伟大并不遥远,只要做个有心人,要进行细致的积累,多花点精力在教学上,花在对自己事业的追求上。
8、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9、从总体上说,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已经不是学以致用,而在于学习知识的过程本身,在于通过学习而成为一个聪明的人,文明的人,有高尚精神生活的人。
10、知识关注点是现成的答案、现成的公式、现成的历史事件的归纳,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是求知的过程。
11、学生的大脑不是空荡荡的容器,而是一口蕴藏着丰富水源的深井,教师的使命正是要引导学生挖掘这口井,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一口知识的泉水喷涌而出的“井”。
12、于是,学校在造就少数“成功者”的同时,也造就了大批的失败者,让大多数学生成了心灵自卑、个性萎缩的“精神侏儒”。
13、所谓“减负”绝不是简单地少布置作业或减少课时,其实质应该是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减少教育中师生的无效劳动,增加学生发展的目标。
14、我认为,教育的真谛是帮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帮助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把个人的独特性发挥到极致,从而为民族、为人类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15、最具讽刺意味的是,相当多的中学生能够把中外名著的书名、作者背得滚瓜烂熟,但对作品本身的内容却一无所知!
16、面对互联网,教师应该是“引导者”。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资料库,如何引导学生辨别、选择最有价值的信息,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教师要首先熟悉并运用互联网技术。
17、教育工作者也应当忠实于自己真实的生命体验。
18、我欣赏这样的境界:心中有太阳,脸上有笑容,嘴里有歌声。
19、真正的教育家应当首先是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关注是他们生命的一种自然延伸与提升,其中蕴含着最鲜活的生命形态,充满着本色的活力与生机。
20、教师传授知识,是给学生进行智力体操的训练,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得以发展。通过智育,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并具备持久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情感、坚韧的学习一致,为他们今后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智力基础。
21、世界上最可以变化的是人自己,人可以变得很伟大,也可以变得很渺小。只要自己不断努力,永不放弃,就会不断进步和成长。这是成功者的最基本的信念。相反,失败者却主动出让命运的决定权,不相信人的可变性,从而也丧失了变化、进步与发展的可能性。
22、外语教育:不强调语法结构,重在语言表达、沟通。交际的功能是第一位。
23、改变中国教育的形态,推进学习社区教育功能两件事:大力培养学生强烈的信息意识
与能力,让每一个孩子知识信息时代的特征。学会在这样时代的生存与发展。
24、历史不会记住苦劳,但记住功劳。历史不会记住共性,但会记住个性。
25、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状况存在“三重一轻”——心理负担重、记忆负担重、作业负担重,而学习过程中思维力训练的负担太轻!
26、如果你想拥有健康的心灵,请参加体育活动吧!如果你想拥有强壮的体魄,请参加体育活动吧!如果你想拥有成功的人生,请参加体育活动吧!如果你想拥有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请从学生生涯开始吧!
27、但现在我们的学生离大自然何其远矣!当我们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进行所谓“美育”是,学生早已不懂什么叫“两个黄鹂鸣翠柳”,不懂什么叫“炊烟四五家”,不懂什么叫“惊涛拍岸”,也不懂什么叫“春风亲吻草地的和煦”和“秋雨敲打树叶的凄婉”------大自然是一部无与伦比的“美育教材”,是美育的源头活水。
28、生命的美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懂得生命至高无上的美的价值,特别是要悦纳自己,善待自己,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也尊重他人和其他形态的生命。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不管今后遇到怎样的人生挫折,他都不会轻易放弃生命;不管他处于什么样的人生阶段,他都能享受到属于自己生命的乐趣。
29、生活的美不等于生活的完美,生活的阴影、曲折和困境也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是生活应有的色彩,而且,我们每一个人通过自己的行动也在创造着生活的美。
30、德国是一个崇尚文化艺术、重视美育的国度,在人群中很难找到不了解音乐、不懂乐器的人。这或许是德国人为什么富有创造力的谜底之一。
31、我们不能要求每个老师都优秀,但要求每个老师都能冲击优秀、追求优秀。
32、学校应充分利用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应尽一切可能请进名师专家,让教师和学生有较多的机会聆听大师的声音、与大师对话。这多少会机器他们向往大师、成为大师的冲动,多少会使他们觉得大师就在身边,大师并不遥远。
33、其实,教师不是万能的。谁说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让他去试一试?当然,从道理上说也许没有错。但是在实践中要受到教师本人的经验、智慧、灵感、激情以及教育对象的许多方面的制约,因此完美的教育是困难的。这也并不妨碍我们去追求完美,教师不能轻易放弃。
34、生活中的一些人,为什么没激情?因为他发现不了自己的可爱之处和伟大之处。
35、教师要善于发现教育的乐趣,因为我们每天拥抱的是一个新的太阳,我们每天面对着的都是一些个性迥异的孩子,都是一个个前程不可限量的个体。
36、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37、你不读《论语》,不读陶行知,不读杜威,不读苏霍姆林斯基,恐怕很难成为教育家。
38、教师应该有三历:学历、经历和阅历。不一定将名山大川都走遍,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其价值是一样的。
39、我希望我们的教师认真关注窗外的世界。
40、只会教好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只会教好学生的学校,也不一定是非常优秀的学校。
41、只有爱,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只有爱,才能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只有爱,才能享受到人生的真谛;只有爱,才能感受到人类的伟大;只有爱,才能赢得爱。
42、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我们都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一个人如果不相信自己,还能指望谁相信他呢?
43、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只有具备坚强意志的人,才能活出多彩的人生。
44、以一颗快乐的心对待别人的人通常也会得到同样的快乐。
45、教育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社会对于教育的理解水平。我们在批评教育的时候,不要忘记反思教育赖以生长的环境。因此,改变教育,我们必须改变社会的教育认知水平。
46、教育的神圣是寓与教育的平凡之中的。把教育看的过分神圣,会忽视它的平凡,远离它的真实。把教育看的过分平凡,又会忘记它的神圣,丢弃它的使命。我们每一天都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应该认识教育的这种特性。
47、享受着教育的幸福,这是教育的一种境界。我们扪心追问,在学校的每一天,我自己快乐吗?孩子们快乐吗?答案可能是不乐观的。幸福是一种体验,同样的日子,有人觉得幸福,有人却感觉不到幸福。但是,可以肯定,没有教师的幸福,就不会有孩子们的幸福。
48、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49、生活毁灭人是无声无息的,就象滴水在不经意之间慢慢穿过石头一样。同样,生活成就人也是无声无臭的,只有关注生活的细节和进程,只有成为生活的主人,才能被生活所成就。
50、童心是一种境界。老子的著作、李贽的文章都对童心倍加推崇。难得的是人过童年,仍具有童心,用天真的眼光看世界,看人生。童心可能不成熟,也可能不理性,但是童心可能会有天才的洞察力,惊人的创造力。
51、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过,“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这个命题不知多少次被教育家们说提出,但现实的教育生活总是在舍本求末。没有灵魂的教育其实与训兽差不了多少。
52、每个人都有两个重要的世界----情感世界与智慧世界。一个人是否幸福,是否快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两个世界的满足的情况。教师也是如此。而且,这两个世界又是互相影响的。在情感世界,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够真正地把爱心给所有的孩子,真正地用心对待自己的每一次讲课、每一次与学生的沟通,他一定会感受教育的乐趣、体验教育的幸福。同时,在智慧的世界,他也一定会找到“把发现留给学生”的办法,让学生每一天都在期待和惊喜中度过。
53、“如果说少年期成长的关键是有良好的早期教育背景,那么青年期以后成才的关键则完全取决于主体因素了,取决于一个人有没有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能否选择一个富有意义而又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取决于一个人有没有充分的自信心,相信只有自己才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取决于一个人有没有高度的自控力,努力扼制自己的非目标行为,调节自己的整个身心活动向着目标迈进。在这个意义上说,能否成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心理的训练和不断完善。”
54、只有做到“有所不为”,调节自己的全部身心向既定目标迈进,你才有可能加入成功者的行列,只有自己才是命运的主宰者。
55、父母和老师在培养儿童智力的同时,切不可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应该使年轻一代具有远大的目标、广泛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独立的性格。作为成人,更没有必要对自己的智力水平持怀疑态度,乃至自怨自艾或怨天尤人。应当知道,所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会拼才会赢”,只有自己才是命运的主宰。
56、对我影响较深的教育信念是:教给学生们惠及一生的东西:用传统的精华为其奠基,用人文的环境为其培植,用现代的技术为其武装,用科学的理念引导其发展。
57、“大凡有成就的教师,对教育都应当具有独特的思想建树;而要形成独特的思想建树,又必须深深地扎根于教育实践,对教育有深入的思考与研究。”
58、人与人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在于有没有精神,正如死人与活人的差别在于有没有一口“气”。因此,怎样振作精神,活得精彩,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59、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以不变应万变。其实,教育的真理应该是有永恒的一面的,我们不能老是跟在检查与评估后面跑。这样,我们的行走就会从容一些,心理就会坦荡一些。

60、教师本身就是课程。 其实,无论是新课程还是旧课程,只要教师是一个不断学习的人,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他的课堂就一定精彩。最好的教育理念不一定是最新的,往往是永恒的。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9-3 18:33:08 | 只看该作者

朱著[新教育之梦]题纲

第一章 理想的德育

一、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生活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

二、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

三、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美的氛围中推进善的教育。

四、理想的德育,应该注重为学生寻找生活的榜样,用真实、感人的道德形象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英雄主义精神。

五、理想的德育,应该科学合于是地设置循序渐进的德育目标,使其兼具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双维视角,形成层次递进,不断完善的德育目标体系。

六、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心灵的沟通,建立起温馨的对话场景,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能在学校的教育中安营扎寨。

七、理想的德育,应该教给学生自警、自诫、自励等自我教育的方法,使学生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

八、理想的德育,应该在全社会形成“做人为本”的共识,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使各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



第二章 理想的智育

一、理想的智育,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础。

二、理想的智育,应该充满民主精神,真正“以人为本”,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过程。

三、理想的智育,应该面对个性,没有失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乐。

四、理想的智育,应该注重协调和谐,融德智体美劳诸育于一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合格+特长”的个性养成。

五、理想的智育,应该使教学活动走出分数的误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使学生成为人类文明之火的传薪者。

六、理想的智育,应该具有开放性,注重实践性,与生活相联系,与社会相沟通,使学生关注窗外的世界,校外的天空。

七、理想的智育,应该让课堂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让课程具有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

八、理想的智育,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学习工具,拓宽智育途径,让学生在风格世界的时空中纵横驰骋。



第三章理想的体育

一、理想的体育,应该能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培养学生在人生路途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并能完善自我,体现人性之崇高。

二、理想的体育,应该注重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永不言败,永不停歇,养成坚忍不拔的品质。

三、理想的体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情怀和爱国情操,使体育活动成为德性养成的重要途径。

四、理想的体育,应该是注重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学会公正、公平的观念,远离弄虚作假,形成诚实的品格。

五、理想的体育,应该培养学生坦然面对竞争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和科学训练,养成健全的心理素质。

六、理想的体育,应该在注重体能训练的同时,为学生打开世界之窗,感受力与美的和谐。

七、理想的体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不把体育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而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现自我,享受自我。

八、理想的体育,应该使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有机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社区或民间的体育资源,同时向社会开放学校的体育设施,体现体育发展的社会化、生活化、终身化的趋势。



第四章 理想的美育

一、理想的美育,应该是一种“自然美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怀,让学生亲和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生命美育”,应该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优化生命,激扬生命。

三、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生活美育”,应该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与生活的主人。

四、理想的美育,应该是“艺术美育”,应该引导和教育我们的学生热爱艺术,欣赏艺术,并具有一定的才艺。

五、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立体美育,应该树立大美育观,形成立体化、网络化的美育模式,构建浓郁的美育氛围。

六、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示范美育”,紧紧依靠具有审美素养的教师,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美丽的人生。

七、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精神美育”,应该注重通过美育让学生形成完美的人格,拥有美的心灵。

八、理想的美育,应该是一种“创造美育”,应该注重在美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创造的冲动与欲望,享受创造的快乐。



第五章 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

一、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注重在劳动中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让学生经常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与喜悦。

二、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鼓励和教育学生从学会自我服务入手,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劳动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三、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注重劳动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增强劳动的智力含量,引导学生手脑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施展。

四、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在立足学校课堂教育的基础上,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走出校门,接触社会,并通过富有特色的劳技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的劳技特长。

五、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注重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内在联系,在劳技教育中“树德”、“增智”、“强体”、“审美”,形成学生良好品德和个性心理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六、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年龄差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课程和行为引导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计划、工作、社交等“关键能力”。

七、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注重学校、家庭和社会齐抓共管的合力作用,构建“大劳育”的教育体系。

八、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有一支优秀的劳技师资队伍和一套具有实用性、特色性的课程教材,为实施劳技教育提供基本的保证。



第六章 理想的学校

一、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

二、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所有品位的学校。

三、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个富有人格魅力、有远大理想的校长。

四、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支创新型的、有活力的教师队伍。

五、理想的学校,应该拥有一批善于探索、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

六、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个面向所有学生的校本课程体系。

七、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个永远对学生开放的图书馆和计算机房。



第七章 理想的教师

一、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

二、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

三、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四、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

五、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六、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

七、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

八、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第八章 理想的校长

一、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能够清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使命,具有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校长。

二、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珍惜学校的名誉胜过爱护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生命的校长。

三、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不断追求自己人生理想和办学理念,具有独特办学风格的校长。

四、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的校长。

五、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善于协调上下左右关系,能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以促进学校发展的校长。

六、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十分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并能成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出色的组织者和身体力行者的校长。

七、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能够给教师创造一个辉煌的舞台,善于让每一位教师走向成功的校长。

八、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能够使学校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的校长。



第九章 理想的学生

一、理想的学生,应该是品德端正、善解人意、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学生。

二、理想的学生,应该是积极进取、敢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富有个性、富有自己独特见解和思想的学生。

三、理想的学生,应该是自信自强,永不放弃,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永不低头,充满旺盛斗志和乐观精神的学生。

四、理想的学生,应该是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特长的学生。   

五、理想的学生,应该是一个善于和人合作、善于和人相处,有着和谐的人际关系、受人欢迎的“人缘儿”。

六、理想的学生,应该是有着扎实的基础知识、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有丰富的想象力,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用最少的时间赢得最高学习效率的学生。



第十章 理想的父母

一、理想的父母,应该是把孩子的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首位,努力培养孩子追求卓越、独立自主、持之以恒、勤俭节约等个性品质和良好习惯的父母。

二、理想的父母,应该是永远保持年轻的心境,懂得把童年、童心还给孩子,让孩子轻松、自由、愉快成长的父母。

三、理想的父母,应该是善于发现孩子天赋,善于挖掘孩子潜能,善于培养孩子特长的父母。

四、理想的父母,应该是以大朋友的平等身份来对待孩子,而不是以长辈的身份来压制孩子和以棍棒的方式教训孩子的父母。

五、理想的父母,应该是有着和谐家庭关系,能以身作则,一诺千金的父母。

六、理想的父母是永远不对孩子失望,决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和鼓励,决不使用侮辱性批语的父母。

七、理想的父母,应该是善于学习,具有教育理性和自觉,能够善于利用各种教育情景,富有教育机智的父母。

八、理想的父母,应该是努力配合学校、社区对孩子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从而促使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父母。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9-3 18:42:22 | 只看该作者

鲁迅论教师

鲁迅论教师
作者:朱永新    文章来源:转载   
我们知道,鲁迅先生“曾经做了十五年之久的教育部官吏,又兼任了十多年的教师生活”,在教育方面有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鲁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是他光辉业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甘做“培养天才的泥土”
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一切文明的国度里,教师都受到全社会的尊重。鲁迅先生也认为教师是一项神圣而崇高的职业。在为曹靖华的父亲曹元培老先生撰写的一篇碑文中,鲁迅赞颂曹老先生“躬居山曲,设校授徒,专心一致,启迪后进;或有未谛,循循诱之,历久不渝,惠流遐迩。”鲁迅在《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一文中,曾经非常感激地回忆起在日本留学时的老师藤野先生对他“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他深情地写道:这个普通的教师,“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知道”。
鲁迅先生不仅爱戴教师,而且十分热爱“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业。在北师大附中的一次演讲中,鲁迅热情地赞美了培养花朵的“泥土”。他指出,这泥土“不是艰苦卓绝者,也怕不容易做;不过事在人为,比空等天赋的天才有把握。这一点,是泥土的伟大的地方,也是反有大希望的地方。而且也有报酬,譬如好花从泥土里出来,看的人固然欣然地赏鉴,泥土也可以欣然地赏鉴,正不必花卉自身,这才心旷神怡的──你如当作泥土也有灵魂的话”。这“泥土”就是教师的象征。
为了培养年轻的一代,鲁迅先生甘当“人梯”,愿做“泥土”,甚至宁愿做“会朽的腐草”。他说:“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正是出于对青年一代的热爱,他“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但对培养青年却从不吝啬时间。“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这是鲁迅先生毕生事业的真实写照。
不要“误人子弟”
鲁迅认为,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说做一个教师,“为别人引路”是十分“不容易”的。“施以狮虎式的教育,他们就能用爪牙,施以牛羊式的教育,他万分危急时也会用一对可怜的角。”
鲁迅先生知识十分渊博,在文学和历史等社会科学领域通晓古今中外,在自然科学领域也有一定造诣,但他觉得“教书是很吃力的”,仍怕“上讲台,讲空话”,“误人子弟”。在《北京通信》中,鲁迅写道:“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活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走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狭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负责。然而向青年说话可就难了,如果盲人瞎马,引入危途,我就该得谋杀许多人命的罪孽。”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教师的要求是多么高,对培养人的事业是多么严肃认真!
鲁迅先生在教学活动中也总是身体力行,兢兢业业,诲人不倦,一丝不苟。在给许广平的一封信中,他曾提到,为了教好书,就“要预备足”。这是他从事教学工作的经验之谈。鲁迅从日本归国之初,在杭州任教时,就经常“灯下看书,每至深夜”。
鲁迅对那些不负责任、不学无术、“误人子弟”的所谓“导师”或教员深恶痛绝。在小说《高老夫子》中,鲁迅塑造了一个满身沾满遗老臭味的历史教员“高老夫子”。这人自诩“学贯中西”,标榜“整理国史”,且经常哀叹“世风有些可虑”,但其实不过是一个整日“打牌、看戏、喝酒、跟女人”的家伙。鲁迅通过他在课堂上的丑态、窘相的描绘,鞭挞了当时教育制度对学生的摧残,揭露了这个封建卫道士虚伪而腐朽的灵魂。鲁迅告诫青年不要跟那些“糊涂的导师”走,“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向什么荆棘墓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
要“知道孩子的世界”
鲁迅先生认为,作为一个教师,必须了解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懂得一些心理学和教育学,也就是要“知道孩子的世界”。他曾经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要下河,最好事先学一点浮水功夫。”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指出,要教育好孩子,“开宗第一,便是理解”,因为“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所以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本位”。鲁迅还指出应当重视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者在指导过程中“决个能用同一模型,无理嵌定”。鲁迅认为,当时的教育,“不过是制造许多适应环境的机器的方法”,主张要恰如其分,发展人的个性,“用全部精神,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
鲁迅先生在许多文章中还具体分析了儿童心理的特点。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回忆散文中,他以亲切动人的笔触,回忆自己童年时人塾读书前后的生活,将天真烂漫的儿时游乐与入塾后的刻板读书生活作对比,抨击了束缚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封建教育。鲁迅认为,孩子们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所以教师一定要有渊博的知识。“孩子们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因此,做教师的如果没有“上至宇宙之大,下至苍蝇之微”这样一些“切实的知识”,是“决难胜任的”。
鲁迅先生也看到儿童的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特点,主张尽可能提供感性材料,动员学生的多种感官参加知觉过程。在《连环图画辩护》一文中,他指出,“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他认为,将来“不但生物学,就是历史地理,也可这样办”。
鲁迅先生还指出,青年们“十之九感觉很敏,自尊心也很旺盛”。所以,他对待青年总是十分慎重。对青年的幼稚和缺点,他从不嘲笑、苛责,相反,总是循循诱导,积极鼓励。在《“感旧”以后》这篇杂文中,鲁迅写道:“现在有两个人在这里:一个是中学生,文中写‘留学生’为‘流学生’,错了一个字;一个是大学教授,就得意洋洋做了一首诗,曰:先生犯了弥天罪,罚往西洋把学流,应是九流加一等,面筋熬尽一锅油。我们看罢,可笑是哪一面呢?”鲁迅还坚决反对粗暴简单的教育方法。他指出,“从前的塾师,学生背不出书就打手心,但愈打愈背不出,我以为还是不要催促好。”鲁迅还对顾黎民说:“我希望你们有记性,将来上了年纪,不要再随便打孩子。不过孩子也会有错的,要好好地对他说。”
尽管鲁迅先生并不是一位有独立理论体系的教育家,他的大部分时间用于从事文学活动和革命活动,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散见于大量的杂文、书信、小说之中,十分零碎,但我们还是认为,鲁迅关于教师的论述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和研究的。鲁迅先生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光辉典范。
选自《朱永新教育文集》卷五:《享受与幸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9-26 10:31:05 | 只看该作者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言说方式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言说方式
本报记者 王珺

  《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在江苏省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的话语系统中,“理想”和“梦”是出现频率极高的两个词汇。在他对“理想的校长”的阐述中,他把强烈的成就动机排在了第一位。有人说,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直接影响着他的话语方式。透过朱永新的言说方式,我们试图探寻他思想的路径。

  说起来朱永新的身份很有些复杂,他既是苏州市的副市长、全国政协常委,又是苏州大学教授、博导,同时,由于近两年积极投身基础教育实践,他作为“新教育实验”的主持者而倍受中小学校长、老师们的“追捧”。外显的个性使他具有了某种“明星”的特质,与人们心目中传统的学者形象和固有的政府官员形象都相去甚远。而他敢怒敢言的做派和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气质又使他既受拥戴也招致非议。

  星期天为理想打工

  记者:
近两年您在教育界好像特别活跃,经常到各地学校调研、演讲,还主持着“教育在线”网站,并且不时有文章著述见诸报端,大家都想知道,您用什么时间当市长呢?

  朱永新:我曾说过:“每周一到周五,我为苏州市打工。每周六、日我为自己的理想打工。”我绝大部分精力毫无疑问在政府,我分管的工作不能说最出色,但可以说是最出色的之一。无论是教育、文化、体育还是新闻出版,应该说做得都是很棒的,创造了很多经验,出台了很多在国内有影响的条例、法规。我做了7年的市长,自己觉得问心无愧,对我这个城市我是尽心尽力的。并不像有些人讲的,这个人不务正业,市长不好好做去做学问。

  记者:有这样的说法吗?

  朱永新:当然有。因为我这些年文章写了不少,但他们不知道我每天早晨五点钟起来,到九点上班我有三四个小时的时间,别人可能睡懒觉、搓麻将、喝酒,我在看书,在思考问题。我想这是别人不知道的。

  记者:听许多校长谈起您就像谈他们的老朋友。在您身上确实少见“官”气,倒是彰显出一种非常个性化的气质。您怎么评价这种个性?

  朱永新:我承认自己比较张扬。但也得承认,任何个性都有两面性。外显的个性使很多人容易跟我一见如故,大多数人喜欢这种率性、率真的风格,跟我相处不需要考虑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比较容易坦诚相见。我在和很多校长接触时,常会单刀直入,直陈这个学校的缺点,他们一时可能比较难堪,但过后他们会理解。当然,也有人觉得我喜欢出风头,说我搞“新教育实验”就是标新立异,以此标榜自己。我倒不是很在乎,也很少考虑别人怎么说。我知道这种个性和中国传统的谦谦君子风格相去甚远。

  记者:但您的身份比较特殊,如果仅仅作为一个学者,您尽可以保持这种鲜明的个性;现在您还是个政府官员,有没有刻意地去改变什么?

  朱永新:我从未想过改变,因为人改变自己的性格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所谓个性就是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思想的自由表达,是一个人快乐的源泉。有人开玩笑说,你能够在中国的官场上存活下来是个奇迹。我想一个重要原因是我生存的这个环境比较宽松,我们的历任市委书记、市长和我的同事们,对我都很理解和宽容,大家知道我是从大学里来的,相对来说,大学里的人总是比较率真、耿直、敢讲话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有好的生态环境非常重要,我有幸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

  搞“上天入地”的教育科研

  记者:
一说教育理论,教育研究,好多人就会觉得头痛,觉得高不可攀。我注意到,在“新教育”的实验学校和“教育在线”网站都有一批热衷撰写教育随笔的校长和老师,而从“新教育”核心理念的表达和您的文风来看,短小、活泼、言之有物的话语风格已成为“新教育实验”的切入点。

  朱永新:是这样。我们原来的教育科研往往是专家关在书斋里搞的,因此与教育实际是脱节的。我们的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科研?我概括为四个字:上天入地。“上天”就是能影响决策;“入地”就是能影响一线教师和学生的行为,真真正正地贴近教育实际,从教育实际出发,为教育实际服务。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有了这样的觉悟的?尤其是对教育科研和教育实践的关系的认识。

  朱永新:在大学里我主要做教育史、心理学史的理论研究,接触的还是理论形态的教育,是没有和社会联系在一起的教育,我相信现在大学中的绝大部分老师做的还是这样的教育研究。我大约在2000年初读过一本叫《管理大师德鲁克》的书,书中主人公的朋友熊比特在弥留之际对德鲁克说,我到现在才真正明白:研究多少理论写多少书都是无足轻重的,除非你的理论能改变生活。这段话对我心灵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我开始想我写那么多书为什么?思考究竟什么才是最有价值的学问。我自觉地想这些问题并试图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式,这时我开始往学校去了,去中小学。我写的东西也不再是那些谁都看不懂的“大”文章,而是开始写活泼的小文章了。你看我现在很多文章都是千字文。没想到的是原来写的许多专著没人看,现在的小文章倒有很多的读者,甚至不少人都能够背诵。

  记者:您觉得是您文章中的什么东西打动了他们?

  朱永新:我想可能是最朴实、平白的表述方法,无非是说出了他们想说却没有说出来的话。我似乎在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一个走近中小学老师的学者。

  记者:“上天入地”,您觉得自己做得怎么样?

  朱永新: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可以通过提案的方式建言献策;而作为苏州市的副市长,使我有机会将自己的教育理想在苏州实践。说到“入地”,我把“新教育实验”当作我耕作的园地。

  “新教育”越发展,我就越惶恐

  记者:
从2002年9月,“新教育”首个实验基地在江苏省昆山玉峰实验学校挂牌至今,参与实验的学校已达到200多所,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可以说发展势头非常迅猛。但同时也有来自多方面的异议,您如何对待不同的声音?

  朱永新:据我了解,大家的意见主要是:“新教育实验”不新;“新教育实验”没有什么理论体系。关于“新”的问题,我们知道,在欧洲历史上有新教育运动,后来影响到美洲。新教育本来就是教育历史上的财富,我们以此命名,是自觉地把我们做的东西和传统的具有人文精神的教育理念挂起钩来,力求成为新教育运动整个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我们对“新”的理解是,过去时代的“新”,对我们这个时代是久违的,就有新意;很多东西以前提得比较模糊,现在渐渐清晰了,那就是新的;很多东西可能过去有人说过,但没有人好好去实践,比如说读书,我们做了新的诠释,那就是新的。“新教育”的“新”不是推倒别人,而是继承。

  关于理论体系问题,我不否认我们还没有或者说还没有完全形成非常严密的理论体系,因此与其说它是新教育的理论还不如说它是新教育的行动。我们用的是行动研究的方法,名义上是实验,实际上是试图变革教育的尝试,所以我觉得把它作为实验也未尝不可。我们的教育缺少的不是理论体系,或者说不是拼凑起来的理论体系,最缺少的就是行动,缺少能真正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让我们的老师和孩子更加快乐的原生态的行动的方式。我想恰恰是这种行动研究使“新教育实验”在没有政府推动、也没有媒体广泛宣传的情况下,却能流传这么广的原因吧。

  记者:您认为“新教育实验”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

  朱永新:简单、实用、可行,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我觉得这就是“新教育实验”最有特点的地方。我们从基本观点出发,鼓励学校去创造,去尝试,然后我们把大家做的加以总结和提炼,不断提升,相信理论会在实践过程中产生。我想“新教育”走的是另外一条研究路径,而不是传统的教育研究的方法。

  记者:有人对实验学校的老师、学生以及“教育在线”网站出书过多、过快等现象尖锐地提出:“新教育实验”或许会成为新的名利场。您觉得这是耸人听闻吗?

  朱永新:首先,我认为无论是实验学校还是网站,都不存在出书过多过快的问题。从网站的情况来看,我们一共才出了20多本书,而且大部分是老师长期的个人积累,相对于我们网上200多万条帖子,是不多的。其次,说到名利心,其实,扪心自问,我们都是凡夫俗子,有一点名利心也是很自然的,有时候,适当的名利心,未尝不是人们进取的动力。所以,对这个问题,我的态度是不要太紧张,当然,也不能不警惕。我们的事业是开创性的,许多问题是一边探索一边前进,一边行动一边总结的。我们不能期望所有的结果都是完美的。

  “新教育”发展到今天,越是发展,我越是心虚,我常常自问:你的实验能不能真正成为教师自觉的行动?而我的行政力量最多只能影响苏州的学校,外省的学校到底是真做还是假做,是全心全意的做还是形式主义的做,我心里并没有太大的底。所以我非常坦诚地希望大家来批评“新教育”。

  记者:理想和梦,在坚硬的现实面前难免显得飘渺和脆弱,作为高举教育理想大旗的理想主义者,您怎么看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冲突?

  朱永新:我一向认为,理想主义本质上是人类本性和理性的斗争,人类在发展中不断需要一群理想主义者站出来,和本性的东西抗衡,人类就在这样的抗衡中调整自己的步伐,从而得以前进和发展。我想我们的探索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相信它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有生命力,因为我们倡导的教育理想和几千年来人类追求的人文主义之美是一脉相承的。

  《中国教育报》2004年6月29日第9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6 20:57 , Processed in 0.08943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