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7浙江省美术优质课评比剪影[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30 16:1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7浙江省美术优质课评比剪影





观省优质课评比所感    何秋琴/文
五月的繁花未尽,七月流火未至。难得一个清凉舒适的夏日,早起的疲惫在微风中尘拂怠尽。


因为有一份期待,感觉很快就到了目的地——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第一堂是三年级的泥塑课。老师像个魔术师,让手中的彩泥不 断地“变”。搓、揉、压、绕……彩泥制作的一些基本方法在她的变化中传授给了学生。而不断变出的嘴、鼻、牙等也紧紧地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最后的展示“城堡中的怪人”让这堂课在掌声中圆满结束。

最让人记忆深刻、回味无穷的是沈珏晖教师的《跳舞的点和线》。没想到传统的水墨学习还可以是这样轻松有趣的,不由得让我眼前一亮。沈老师从音乐引出对点线的认识;从生活中的图片中让学生寻找到点与线存在;再以师生比武的方式让学生学习以艺术的方式表现生活中的点与线,整堂课知识容量大却又让人觉得分外轻松。老师随口拈来的一些流行语如“贵宾席”、“PK”,别样的评价语“你说得比画得好!”等,既能很贴切地用到他的教学中,又能很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我想这也是教师的一种个人魅力吧。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教案,不一定每个人都能上得出他的效果来。


陈萍老师的一堂《喜洋洋》也把整个听课会场渲染得喜气洋洋的。不同于沈珏晖老师的风趣幽默,陈老师的温文尔雅,娓娓道来的课堂风格也是男老师学不来的吧。而教材内容的处理上也不同于沈老师的洒脱大气,她只是从学会剪“喜”字这个细小的切口出发,把这节课上透挖深,紧紧围绕一个“喜”字,突出了喜庆气氛,上得扎实有效,学生也学得很有成就感。最后的展示,把整个课堂气氛推到了顶点,让在场所有的人都感受到了中国人特有的喜气。
在回味中略微整理一下听课的收获。


感想之一:教师
自身的积累和特色是上好课的最大支撑点。
像沈珏晖老师幽默诙谐的语言;陈萍老师对教材的细腻处理;徐军老师对书籍装帧及书籍发展历史方面的渊博知识等,都使他们的课更加出彩。
感想之二:学生
从二年级到七年级,学生身上都不难看出他们对美术学科的喜爱。而真正有趣的课可以让学生“乐不思下课”。那堂《跳舞的点和线》,学生在老师宣布下课了还想画,想展示。这让我想到了地下水,只要有个合适的泉眼,水就会源源而出。艺术灵感何尝不是如此呢。
感想之三:课堂展示
看得出,这次每位上课的老师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展示这个环节。而且每堂课的学生作品也都能较及时地呈现。这也归功于老师在选材和选题时的“取巧”吧!《喜洋洋》的大红灯笼配上灯光,让贴在上面的学生作品醒目而别致,很能出气氛。而《风儿吹过》一课学生绘画用的是细沙皮纸,油画棒的效果很棒。
感想之四:课堂教具
几乎每位老师都带了实物资料在课堂上展示。《书》一课中,徐军老师带了各种装帧的书籍,还有特殊书籍。“蝴蝶装”、“旋风装”、柜形的书,制作成火柴盒装的书,心形书等等,要不是听这堂课,我还真不知道书还有那么多讲究呢。而徐老师带的书怕是用几个纸袋都装不下吧。《走近石窗》的曹老师,带了自已雕刻的“石窗”;《风儿吹过》有彩带、红旗、气球等让学生来感受风……
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把课上好、上精、上深、上得有意思,真的很不容易!最后借用省网的评论来结束我的感想:本次活动反映了课改以来,老师教学方式的多元,美术教学更重视美术本体知识,重视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之美,重视文化欣赏与创造,以生活为源泉。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启发引导,紧紧围绕学生的兴趣,围绕美术学习的本体进行教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3 18:18 , Processed in 0.09290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