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幼儿绘画的写实性刍议――兼议幼儿美术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30 15:23: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幼儿绘画的写实性刍议――兼议幼儿美术教育
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td]   叶圣君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比现代艺术家和幼儿的绘画作品来阐述幼儿绘画的写实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艺术教育领域中,如何利用“幼儿绘画的写实性”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价值。
    关键词: 幼儿绘画;写实;艺术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新纲要”)对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改变过去幼儿被驱使进行艺术活动的被动地位;强调艺术教育对幼儿自身的促进作用,改变过去使艺术成为技能训练和表演的功能。绘画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作为幼儿园教师如何正确理解幼儿绘画是正确贯彻新纲要的关键。

    一、关于幼儿绘画的“写实性”论辩

    李文馥教授指出,50 多年来的幼儿美术教育是沿着反幼儿美术规律之道而行的。“美术史的发展变迁是写实→象征→抽象;而儿童绘画发展的进程是抽象→象征→写实……把幼儿美术定位于写实模仿是遵循艺术史的起步程序,针对儿童美术的发展特点而言却是‘倒行逆施’。” ①

    张念芸教授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这种对比出现错位……个体绘画萌芽于线条、图形与实物建立的一致性之中,而非抽象形式之间有规律的组合,也就是说,幼儿绘画从发生开始就蕴含着写实的倾向……如果同样是考察绘画的写实形态的发生发展顺序的话,那么个体的与种系的是吻合的……把幼儿美术定位于写实没有大错。”②

    杨景芝教授也十分注重儿童美术的写生教学,注重对儿童写实能力的培养,“依靠直观直觉让儿童进行写生,可以使儿童的潜在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儿童随着他们生理心理发育,对自然物的感觉和观察会逐步细致、具体,他们开始关心描画细节,并以表现细节来突出自然物的重点部分,随着经验的积累,表现的技法也日趋成熟,对物象的比例关系,透视缩短以及物体间的空间距离、遮挡关系等亦能凭直观知觉表现出来。”③

    二、幼儿绘画是象征的吗?

    有研究认为,幼儿绘画作品是抽象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甚至现代派艺术大师都在模仿儿童绘画。美国厄巴纳-香槟伊利诺伊大学(U.ofIllinoisatUrbana-Champaign)现代艺术史教授乔纳森·范伯格(JonathanFineberg)在研究了许多现代艺术大师:克利、康定斯基、毕加索、米罗等的创作后,认为儿童艺术在从马蒂斯到波拉克这些现代派艺术名家们的作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乔纳森·范伯格甚至认为大师在刻意模仿儿童绘画。就连毕加索也说:“当我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可以像拉斐尔那样作画。后来我花费了很多年来学习如何像一个孩子那样画画。我毕生努力追求的,就是把我的作品画成儿童画般的纯真。”

    抽象(abstraction)是将几个有区别的物体的共同性质或特性形象地抽取出来或孤立地进行考虑的行动或过程。象征是指符号有两个意义,即符号所指称的对象意义和主体赋予对象的比喻和借喻意义。如中国彩陶中的鱼纹图案作为民族的图腾符号,不仅具有鱼本身的含义,还象征着部落民族共同祖先和血缘上的联系,在民间年画中鱼形花纹还象征着“年年有余”。又如太极图案是由两条鱼抽象出来的图案,象征阴阳和谐。

    抽象艺术(abstract art)是指现代西方流行的主要存在于绘画中的一种艺术派别,主张脱离现实,用抽象符号来反映纯精神世界。许多现代绘画是受现代哲学、心理学和生活方式影响产生的,它表现现代社会风情,反映现代人的思维方式。艺术创造的目的就是用各种手段,去构建独立于自然和与自然并行的世界,使人们从中受到启发、感悟和激励。现代绘画观念的变革是有原因的:一方面由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出了新时空理论,致使艺术创作突破了传统绘画的三维空间理论,去表现空间的第四维度――时间。于是许多作品出现了形体变异、重叠、交错、分割、倒置及画面空间层次的变化。另一方面,受到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和梦的解析学说的影响,许多画家追求表现眼睛看不到的、内在的、梦幻的现实。

    成人的抽象绘画作品具备两个幼儿绘画作品不具备的基本要素:第一,创作主体的抽象逻辑思维。画家首先要对来自自然和社会文化的信息进行提炼和抽象构思,这种冷静的抽象逻辑思考幼儿无法做到;第二,经过提炼的视觉符号。

    图 1 和图 2 是瑞士画家保罗.克利的两副作品。画家寥寥几笔,跳舞和打鼓的形象就跃然纸上。画家想表达什么象征意义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很肯定的是画家并不是不会画果树、鼓和人。画家一定对作品所要表达的象征意义和绘画形式进行了一番精心设计。我们所熟知的毕加索的作品《公牛》,也是这样经过几次的筛选而形成的符号化的抽象作品。

图 1《跳舞的水果》
图 2 《业余鼓手》

    可以看出,成人的抽象绘画和幼儿绘画是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的。幼儿绘画是幼儿对生活的稚拙表达,作品中出现的艺术趣味,并不是幼儿有意的追求,是他们情感的自然流露和绘画能力受到局限的一种反应。笔者在许多幼儿绘画活动中发现,幼儿在绘画时既不会主动创造象征符号也不会有意识地运用“最佳”的造型语汇表达自己的感觉和情感,更不会自觉地有规律组合抽象形式,创造新的艺术形象。儿童无法像凡·高那样主动、多次用多弯曲、动荡的线条反映本人急躁而冲动的天性;也无法像吴道子那样用豪放飘洒、用力错落的线条反映作者奔放、雄浑的气质。同样,儿童不会运用色彩的象征意义而总是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去作画。比如幼儿不会自觉运用象征珍贵、华丽、高贵紫色去表现相应的事物,相反,在许多幼儿眼里紫色成了“难看的颜色”。儿童更不会自觉用众所周知的构图理论去安排自己的画面。如用水平式的构图去表现安闲、和平、宁静;用金字塔式的构图去表现稳固、持久;用锯齿形的构图去表现痛苦和紧张……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幼儿绘画从主体意识到形式都不具备抽象或象征的要素,幼儿无论如何也不能独立、自觉地创造出人成人那样的抽象作品,这是由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决定的。可以肯定:乔纳森·范伯格和毕加索其实不懂幼儿绘画,他们是在安慰不懂幼儿绘画的人们。唯一可以解释的是,当现代艺术家们在反叛传统和常规、追求单纯和质朴无华,用原始的、符号化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心和客观的世界时,刚好看到了稚拙的儿童绘画。

    三、幼儿绘画的写实性

    在分析、鉴别绘画作品的方式上,对幼儿和成人有本质的不同。但是,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研究儿童绘画的学者都无一例外地直接关注幼儿绘画的形式,像分析成人绘画作品那样通过解释画面中的线条、色彩和构图找到儿童绘画的心里轨迹。罗达.凯洛格通过研究儿童绘画中的圆形符号特征,发现儿童绘画的“曼陀罗”现象,认为“蝌蚪人”代表着儿童认知进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儿童发展到可以把握外界物体的形体概念,具有创造符号及使用符号的能力的一个标志。美国心理学家罗文菲尔德(Lowerfeld.v.1952)的儿童绘画五段论也是在儿童绘画的线条和构图中找到儿童绘画发展的轨迹。我国屠美如教授有关“图示期”的研究主要借鉴了罗达·凯洛格的研究成果。④

    那么,到底通过什么方式去鉴别幼儿的绘画作品?笔者认为是绘画的主题以及作品所表达的生活情趣,即绘画内容。

    (一)幼儿通过绘画记录生活、表达愿望和宣泄情感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幼儿绘画从发生开始就蕴含着写实的倾向。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幼儿,都在试图用自己的绘画方式表现他所看到的和知道的客观世界。儿童通过绘画记录自己的生活,反映自己的个人经验,这如同成人通过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反映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于幼儿来说,绘画就如同成人的“日记”,所不同的是,成人通过抽象的文字、幼儿通过具象的绘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接触过幼儿绘画的人都会看到,幼儿喜欢画自己所知和看到的事物。

    图 3 是一个 3 岁幼儿的作品。他用不到 3 分钟的时间创作了这副画。憨态可掬的八戒、威风的孙悟空拿着金箍棒、骑马拿着禅杖的唐僧……图 4 是一个 6 岁幼儿的记忆画,笔者通过和这个小朋友交流得知:他也养了一只狗,而且经常和妈妈一起溜狗,他很想画一幅自己溜狗的作品,可是看着自己的狗画了几次都不满意,于是他参照了一本书中叼着肉骨头的狗的形象,这样大大的狗很威风,实际上他家的狗没有这么大。他很喜欢看彩虹,可是彩虹很难见到,所以在绘画的时候自己添上远处的彩虹。这两个幼儿不是画“看到”的而是“知道”的“现实”。在这样的创作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现实和想像的混合。我们还发现,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试图描画“真实”的欲望越来越强烈。

图 3《八戒、悟空和唐僧》(3 岁)
图 4 溜狗 (6 岁)

    在瑞吉欧教育者看来,绘画正是儿童的“图像语言”,它充分展现了儿童认识世界、记录世界的心路历程。幼儿的日记式绘画在各领域的学习中充当重要角色。如图 5,孩子画的家庭调查《我的家人最爱干什么?》:爸爸爱钓鱼、做饭,妈妈爱看电视、做卫生。其实,哪里是爸爸爱做饭、妈妈爱做卫生呢?只是他天天看到自己的父母这样做,他就“一厢情愿”地认为他们喜欢做而已。图 6 是一个五岁半幼儿的美术日记,记录自己生病时到医院打针的情景:第一幅画表现医生让他趴在床上,桌上放着一个夸大了的针;第二幅画医生拿起针管推出里面的空气;第三幅画表现打针情形;第四幅画表现作者勇敢地瞪着眼,咬紧牙挺住了打针的疼痛。这样的四格连环画式绘画方式在中班后期和大班十分普遍,反应了幼儿在写实绘画过程中“想记述连续事件”的心理需求。

图 5 家庭调查《我的家人最爱干什么?》
图 6 《打针》(5.5 岁)⑤

    在记录生活方面,原始绘画倒是和幼儿绘画有许多本质上的相通。图 7 是一个 5 岁的幼儿在看完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之后自由创作的作品,轻功表演、蒙古包、郭靖带兵打仗……各种剧情历历在目,童趣十足。图 8 是一幅原始崖画,年代虽然相隔久远,但是所创造的视觉符号却惊人相似,都表现了人物的动态和生活场景。

图 7《射雕英雄传》(5 岁)
图 8 杂技图(沧源岩画)

    (二)幼儿绘画的写实不是真实再现现实

    幼儿的写实并不等于美术院校专业的“写生”。受年龄水平和绘画技能限制,孩子还不能如实客观地描绘现实世界,还不能建立线条、图形与实物的一致性,所以幼儿往往用两种方式去表达:一是单纯稚拙,用类似成人抽象绘画的“符号语言”去表现现实;二是添加想象,有时幼儿会不甘于简单,在绘画的过程中会加进自己的想像和经验,有时还会用刚刚学来的装饰技法对作品进行装饰。他们会把看似毫不相关的生活经验融合在一起,如绘画“我们逛公园”中画面上方出现的飞机,实际上可能是幼儿喜爱的玩具飞机。当幼儿囿于技能的限制,画不出清晰可辨的形象时,他们会以语言补充,完成主题的创作。

    笔者的研究证明,幼儿对成人式的“写生”不感兴趣,即使是“写生”课,教师详细讲解了观察的方法和写生的方法,幼儿的绘画所表现的仍然掺杂了幼儿丰富的想象、个人意愿和生活经验。如在中班的写生实验课《芦荟》中,在观察完芦荟之后,不少孩子在绘画创作时夸张地表现了芦荟的刺,因为在触摸芦荟的时候,他们感到刺扎手;有很多孩子还想让芦荟更加丰满一些,因为他们看到的芦荟太瘦弱了,花盆里的土也太干了……所以,有很多孩子画了雨(滋润芦荟),把芦荟画的十分粗壮。(见图 9.10)在这里,绘画和游戏似乎没有什么区别。

图 9 孩子们在观察芦荟和兰花草
图 10 孩子夸张表现的芦荟和兰花草
    皮亚杰曾指出,“幼儿绘画是信号性功能的一种形式,它被看做象征性游戏和心理表象之间的中介……是把客观现实吸收到主体自己图示种的一种自发的同化作用。”⑥ 法国儿童画研究者吕凯(G.H.Luquet)也把把幼儿绘画归属为一种游戏。同时,他把儿童绘画分成四个阶段:偶然的写实阶段(画的像什么就说画什么)、不完全的写实阶段(想画实物,由于技术欠缺不能很好地构成)、知的写实阶段(画所知而不是画所见的)、视的写实阶段(画自己看到的)。幼儿期的绘画基本属于不完全的写实阶段和知的写实阶段。据此,我们知道,“蝌蚪人”实际上不是幼儿概括抽象出来的符号,而是幼儿在力图表现现实中的人时,在技能上遇到很大的障碍时的必然绘画形式。

    (三)幼儿绘画的本质是创造

    戴思蒙·莫里斯(Desmond Morris)对黑猩猩的艺术创作进行了非常严肃的研究。研究者试图训练智力相当于 2-4 岁儿童水平“刚果”进行绘画。在有关人员的教导下,它很快就学会了如何使用画笔和画刷,并用它们来画画,而不是拿着它们玩或者吃掉它们。“刚果”在画画的过程中,它总是严格地在画纸范围内操作,不会画到纸张外面去。同时,它完全知道自己要画什么、什么时候该停笔,如果有人中途影响它创作,它会生气;没有画完,它不会放下画笔。

图 11 黑猩猩刚果的涂鸦作品
图 12 婴儿涂鸦(2 岁)

    绘画艺术最基本的要素是线条、色彩和构图。如果仅对画面的形式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刚果的作品色彩丰富、构图饱满,乍一看很像一丛花。(见图 11)而儿童涂鸦期绘画似乎更为单调。(图 12)那么,是否可以证明同样处于 2~4 岁智力水平的儿童不如黑猩猩呢?

    创造力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仅仅通过画面形式的分析是永远找不到解析儿童绘画的密码的。我们应该发现,黑猩猩的绘画停留在低级的涂鸦阶段,它的绘画实际上只是玩弄颜料和画笔,画面没有任何主题和生活情趣。而图 12 的儿童是在试图表现人物和太阳。虽然画面的形式受智力发展、生理发展和生活经验的制约而显得单调,但这并不能掩盖儿童作为天生艺术家的潜力。随着幼儿智力、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和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幼儿将会以更加独特的表现手法和绘画智慧去绘画。用形式鉴别的方式去判定幼儿绘画就如拿了一把错误的钥匙去开门。如同上面所论述的,通过形式鉴别的方式比较现代艺术家和幼儿的绘画是只见树叶不见森林。

注释:
① 转引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41-142.
② 张念芸.《新<纲要>与幼儿艺术教育改革》读后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3,(4) .
③ 转引自杨景芝.儿童绘画解析与教程[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110.114.
④ 屠美如.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9-109.
⑤摘自杨景芝.儿童绘画心理与教育[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31-32.
⑥转引自[瑞士]J.皮亚杰 B.英海尔德著,吴福元译.儿童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49.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美国]乔纳森·范伯格(JonathanFineberg). 天真之眼:儿童艺术与现代艺术家(The Innocent Eye:Children’s Art and The Modern Artist)[M],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97.
[3][法国]J.德比其等著,徐庆平译.西方艺术史[M].海南出版社.200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3 22:35 , Processed in 0.16027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