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友[孝感骑迹]的邀友召集帖//单车骑行与户外摄影交流活动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7 14:35:04 | 只看该作者
5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7 14:36:47 | 只看该作者
南方纪实摄影展征集启事
来源:南方多媒短片节纪实摄影展策展办公室  发表日期:10-07-29

2010年南方多媒短片节的明信片(正面)


南方多媒短片纪实摄影展,为南方多媒短片节组委会在短片节期间主办的一项活动。现就本次活动征集摄影作品的有关情况公示如下:

一、展览主题:
本次纪实摄影展以“城市”为主题,要求作品用组照的展示形式、用叙事的镜头语言,真实记录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变迁和市井百态,还原社会生活中人性的作为与价值。

二、征集内容:
纪实摄影组照,每组5-10张。

三、征集方式:
详情请登陆“南方多媒短片节”官方网站www.spff.net(在“摄影作品报名表”一栏填写表格后可直接上传作品)。参展作品必须为必须为JPG格式。每张作品不小于600K。

四、征集时间:
2010年7月20日—8月12日。 
 
五、评奖办法:
2010年8月,评委会将对所有入围的作品进行评奖,获奖名单将在“南方多媒短片节”官方网站上公布,并在“南方多媒短片节纪实摄影展”上展出,同期推出《南方多媒短片节纪实摄影展》画册。

六、奖项设置:
本次纪实摄影展设评委会大奖三名,每名10000元;最佳新人奖五名,每名5000元。
本次纪实摄影展的入围作者将获得奖品,并入选《南方多媒短片节纪实摄影展》画册。
本次纪实摄影展的获奖者将有机会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广东南方电视台、意大利托斯卡纳贸易促进会(ToscanaPromozione)和斯特罗兹宫基金会(FondazionePalazzoStrozzi)组成推荐委员会,从获奖者中推荐优秀短片导演及摄影师,到意大利佛罗伦萨参加《“中国之眼”三分钟影像》的短片及摄影拍摄交流活动。

七、评委会成员:
姜纬:摄影评论家、策展人
段煜婷:摄影评论家、连州国际摄影年展艺术总监
潘辉明:广东南方电视台副总编辑、南方影像沙龙会长
竺培愚:策展人,南方多媒短片节纪实摄影展艺术总监
AndyGolding:英国西敏寺大学摄影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MikeO’Brien:英国桑德兰大学艺术、设计、传媒与文化学院教授

南方多媒短片节纪实摄影展策展办公室
2010年7月18日
  
5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7 14:37:33 | 只看该作者
外滩十八号即将呈献世界摄影盛典系列活动2010年9月30日 西西
世界摄影盛会与2010年Sony世界摄影奖展览日前在上海外滩18号18画廊隆重开幕。同时并定于10月14日—16日,首次年度世界摄影节将在外滩18号举行。这也是世界摄影组织筹办的首个四大最新年度国际节。

世界摄影节关于新兴摄影家与提升摄影技巧的问题举办系列座谈与会谈,另一个具特色的项目是,由中国与国际行业专家组成的特别奖项组合评审工作。

Villa Epecuen的主干道(2010年Sony世界摄影奖学生专项作品)

首次年度世界摄影盛会与世界摄影奖展览将在上海著名的外滩十八号18画廊隆重揭幕。展览定于2010年9月28日开始,展品包括“2010年Sony世界摄影奖”的获奖作品;学生专项作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权利”项目的获奖照片;还包括一个照片墙,张贴着近几年获得提名或获得奖项的中国摄影家的作品。此次摄影盛会向所有摄影爱好者开放,包括专业人士、业余人士和学生。这也是世界摄影组织筹办的年度四个国际摄影节在今年的首次亮相。

2010年Sony世界摄影奖参赛作品

在摄影节上将会推荐世界摄影学会会员和行业专家,例如陈光军(北京798画廊馆长)、D·J·克拉克(《中国日报》签约多媒体记者,亚洲新闻中心视觉新闻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MA国际多媒体新闻课程组长)、斯科特•索德(VII杂志编辑,美国2011年LOOK3摄影节的合作策展人)、顾铮(摄影评论家,影展策展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茹斯·艾希红(《德国国家地理》杂志图片总监)、常河(《东方早报》副主编)、荣荣(摄影师,“三影堂”摄影艺术空间创始人)、姚璐(北京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系副教授)、刘香成(作家,普利策奖摄影奖获奖摄影家)、凯伦·史密斯(摄影与艺术评论家、作家)、比莉安娜•西里奇(策展人)以及此次活动的承办者唐妮诗女士(18画廊艺术总监)。
5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7 14:38:23 | 只看该作者
王久良:垃圾围城里的摄影师文/李静,曹婕     图/王久良

33 岁的自由摄影师王久良因为一组“垃圾围城”的摄影作品获得第五届连州国际摄影展的年度杰出艺术家金奖。他的作品不通过令人作呕的细节震撼观众,而是通过冷静的宏观呈现让观众真实地认识到,“我们居住的城市正在被垃圾包围”。
  普通的地图不同,王久良的地图上密布着黄色的标识,那是他拍摄过的北京周边大型垃圾场。这样的黄色标识有400多个,像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将“北京市”围在当中。
  从2008 年10 月开始,王久良以自由摄影师的身份走访了北京周边的大型垃圾场,拍摄了4000 多张照片。这些垃圾场往往有上万平米规模,密布在北京的五环和六环附近,环绕着这座城市。王久良给自己这个尚未完成的项目命名为“垃圾围城”。
  在不久前举办的第五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上,王久良因为这组尚未完成的作品而获得年度杰出艺术家金奖。

被垃圾改变的生活
  王久良曾经考上过三次大学。1996 年王久良高中毕业,考上了山东的一所大学,但因为觉得“没意思”,上了一段时间便主动退学。再回到高中复读了两个月文化课之后,顺利考入西安的一所大学。在西安读了一年多,王久良又觉得“没劲”,决定报考传媒大学摄影专业,在回到高中复习了两个月之后,他成为传媒大学里比别人年长7 岁的“新生”。
  1997 年王久良就在济南建立个人摄影工作室,在传媒大学期间,连续三年参加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王久良对自己的摄影专业课成绩非常得意。
  2008 年,为了拍摄《鬼神信仰》,王久良回到了在山东乡下的老家。在田间地头,他看到了无处不在的装农药的塑料袋。小时候家里不是用棕色的瓶子装农药吗?一瓶可以用一年。但现在每用一次,就会产生一个塑料袋。
  王久良并不知道塑料袋的化学成分,只是想到不容易降解,而到处扔的袋子,肯定还有农药残留,会对水源造成影响。小时候曾经捉鱼抓虾的小河,现在什么都没有了。怎么会变成这样?王久良问自己。
  回到北京之后,他马上骑着摩托车到处找垃圾。最初是想拍摄一组针对商品社会消费主义的作品,垃圾只是其中的背景。王久良拿出三次高考的精神,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甚至开始自学化学。随着研究的深入,背景逐渐转变成了主角。
  在北京,究竟有多少垃圾堆?作为一个普通百姓,王久良很难知道。他找到房山区在奥运会前的一个详细的统计表,这一个区就有100 多处垃圾场。统计表上还列出了各个垃圾堆开始填埋时间、垃圾库存量、地理位置和占地面积等。王久良把超过一万平米的都标出来,在他看来,那些一百平米的垃圾场,都只能算是“小垃圾堆”,不在拍摄范围。
  “当距离垃圾填埋场3 公里的时候,就能闻到刺鼻的味道。大型的垃圾填埋场是不适合建立在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紧缺的地方的,而北京恰恰符合这两点。”王久良现在俨然已经是城市垃圾处理专家,说起北京的垃圾处理数据来如数家珍。“现在北京正规大型垃圾填埋场是16 座,而且北京近郊的,5、6环之间的是8 座,可以说就在大家身边,没有地方可以再建垃圾场了。北京现在垃圾生产量是每天1.84 万吨,这是一个相对可靠的数据,垃圾填埋场现在是超负荷运转。”
  钱一直是困扰“垃圾围城”拍摄的问题。拍摄过程中,王久良把个人的需求降到最低点,住便宜的小旅馆,不带换洗的衣服,能吃到什么就吃什么。
  一年多里,王久良为了拍摄“垃圾围城”已经用掉了10 万元,大多来自画廊、朋友和批评家们的资助。那些给予钱和物支持的人,都有着和王久良相似的看法,希望他去完成他们做不到的事。“连州摄影展年度大奖的奖金有1 万元,销售以前的摄影作品也还有一些钱。”究竟还能坚持拍多久,王久良心里也没底。

垃圾地图  
  “垃圾围城”系列的图片都以垃圾场所在的位置和坐标命名。
  在标注着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官牛坊(40°09′06″N ,116°22′14″E)的照片中,一座大型垃圾场就在小河边。以远处电线杆为背景,牛群正在垃圾场内寻找食物。那些黑白相间的奶牛来自附近的养殖场,它们每天在受到垃圾污染的小河里喝水,喝足水之后再到垃圾场美餐一顿。在照片的背后,这些垃圾堆上的奶牛们产出的奶可能正从养殖场运出,分别被送到各大卖场,最后被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喝下。
  编号为“08”的照片拍摄于北京市通州区永顺镇黄瓜园,这里地处朝阳区与通州区的交界处,是一座存量巨大的垃圾山。在王久良的作品中,近处是堆积的粪便,不远处则是已经建成的高档社区。
  编号为“111”的照片,拍摄的也是永顺镇。画面右侧,一个人站在一辆抽粪车上,正在倾倒未经任何处理的粪便,这样的倾倒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王久良找到了400 多个类似的垃圾场,用掉400卷120 胶卷。连州摄影展上展示的,只是从4000 张图片中选出的一小部分。王久良的QQ 头像是一辆摩托车,那是他拍摄“垃圾围城”的交通工具。最初,王久良开着摩托车“跟踪”垃圾车,用这种笨方法寻找垃圾的去向。通过这个笨办法,他到达了北京周边一个又一个的垃圾场,把确切的地点一一标注到“垃圾地图”上。随着地图上代表垃圾场的黄色标志不断增多,摩托车的里程表也达到了7500公里。
  王久良还在不断完善着“垃圾地图”,在最终的版本上,还将标注每个垃圾场的详细地点和规模。“我的目标是达到12500 公里,实现两万五千里长征。”

愿意放弃作品版权
  垃圾与污染近年来正在成为国内外摄影师关注的对象。而与那些将垃圾场的细部放大,通过令人作呕的画面震撼观众的照片相比,王久良的作品则显得安静而平淡。
  “我要代表大众去冷静地看这些垃圾场,相对客观、不带主观色彩地,去呈现垃圾场的基本状况。”为了突破镜头本身的视角局限,王久良使用了数张照片拼接的办法去完成大的场景。但为了保证每一张图片的原始真实性,他拒绝采用数字技术去完成天衣无缝的拼接,因此他的许多作品中可以看到明显的拼接缝,这也让他的作品带上了鲜明的性格烙印。
  王久良不愿“垃圾围城”当成艺术品,也不愿别人以艺术品的名义把这些片子拿去卖钱。他一直让大家把“垃圾围城”想象成证据型的图片,证明早已存在的基本事实。
  “王久良用一年多的时间把一个城市的垃圾现状记录给我们看,令我们震惊。”摄影评论家鲍昆说,“我们在无边无际的垃圾之后看到的是那些现代景观的崛起,它们是那么美丽妖娆,甚至让我们忘记了自己正在被垃圾所吞噬。”
  王久良甚至表示,放弃自己对于“垃圾围城”的版权,欢迎任何形式的传播,只要是对于垃圾围城的现状改变有帮助,可以随便拿去。为了让更多的人理解“垃圾围城”,他还要制作一个深入的纪录片,希望可以生动而详实地说明问题。
  “我们不谈艺术,只看事实。如果做某个事情没有对良性发展起到积极作用,那等于白做,做了有什么意义?难道仅仅是为了做展览,给一帮摄影评论家、一帮摄影媒体去看吗?我更希望看到我片子的是每一个普通民众、各级政府的环卫部门。毕竟垃圾跟我们是有直接的关系的,我们生活在北京,我们吃菜,我们喝水,我们呼吸空气。”

B= 外滩画报
W= 王久良

  B: 将垃圾纳入镜头中的摄影师在国外也有,他们的镜头中,垃圾堆积成山,触目惊心。但是你的图像却显得比较平静,甚至有时候要仔细辨别才能分辨垃圾。这么处理的初衷是什么?
  W:我首先是想相对客观地表现垃圾场的基本形态。刚开始拍垃圾场的时候我就考虑过,如果展现脏脏的垃圾场,觉得意义不大。我更多考量的是垃圾场和周边环境的关系,这才是重点。环境又包括两方面,一个是自然环境,一个是人文环境。比如说我拍大兴区的两个垃圾转型站,周边全是菜田。大兴是北京的“菜篮子”,所有大卖场的蔬菜都来自这里。当这么一个垃圾场对地下水造成影响,浇水都取自地下的时候,那么这个垃圾场就跟我们有关系了;当我们喝着牛奶的时候,垃圾堆上生长的奶牛跟我们没有关系吗?当我们吃涮羊肉的时候,羊整个冬天都在吃垃圾,一直在生病,羊倌不停地给它们注射抗生素,跟我们没有关系吗?
  B:你先后拍摄了几百个垃圾场,并且自制了一幅北京周边的“垃圾地图”。在最初拍摄时,你是怎么寻找并确定自己的拍摄对象的?
  W:首先一点是这些垃圾场客观而普遍地存在。前期我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对整个垃圾问题作了一个“补偿性”的学习。对于如何实施拍摄计划,首先是实地考察,我在北京周边已经发现了很多处垃圾场,我也曾经去寻找、观察了几处。然后我借助Google Earth 上的地图,标注了13 座大型垃圾填埋场。根据已经去过的野垃圾场,我在北京五环到六环之间锁定了400 多个具备相当规模的目标,成为我的拍摄对象。
  B:拍摄“垃圾围城”一年多以来,你的生活有怎样的改变?
  W:很多方面有很深刻的影响,和我一起工作的纪录片摄像师现在都不吃肉了。我家人、朋友看到我拍的片子之后都受到很大的影响,不自觉地向环保的方向去靠。这很好。我首先声明,我不是一个极端的环保主义者,我也是人,也是制造垃圾的一分子。但是对垃圾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之后,就会有效地克制自己不必要的欲望。
  在整个社会的大潮中,我们都是被裹挟进其中的。比如坐火车时,饿了,要么吃方便面,制造一个大大的面桶;要么吃盒饭,产生一个塑料袋和一个泡沫盒。我们现在用的舀子和扫帚什么的都是塑料的。但在我小时候,老家种葫芦,葫芦一劈开就是瓢。美丽的植物生长出葫芦,然后制成一个瓢,多美的东西。用坏了也没有关系,随手一扔,很快就降解。
  我现在出门,都是自带牙刷和毛巾,宾馆的拖鞋我从来不穿,宁愿赤脚。我在一个废品回收点见过海量的牙刷、梳子、一次性沐浴液的小瓶瓶,很可怕。把牙刷和毛巾放自己的旅行包里,本身是很简单的事情。这些习惯养成之后,还是能节约很多东西。
  我接受媒体的传播,希望传达给更多的人。后面的创作还要跟进,我想相对深刻地改变人的内心,如何让人养成好的习惯,认识到浪费和污染的危害性,从而改变自己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减少垃圾排放,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源头。
  B: 最近一次的拍摄是在2010 年元旦之前,几千张作品之后,你是不是已经对垃圾麻木了?
  W:拍摄初期和拍到后面是不一样的。刚开始拍摄的时候,我还是愤世嫉俗的、愤怒的。后来就越来越冷静,或者说冷酷也可以。冷酷当中还夹杂着忧虑。刚开始是咬牙切齿,一进垃圾场立马感觉进入拍摄状态;但拍到最后,我进入垃圾场,先是退后三步,先找个安静的地方停下来抽根烟,再去看。那时候心情很复杂,想到很多很多事情,所以拍摄的风格,影像上的呈现也有变化,最初拍的大量的片子,更接近传统纪实。
  B:你继续做“垃圾围城”的理想和生活的现实之间还是有差距,你刚刚结婚,在北京的生活如何继续?
  W:当你把生活水平降到最低的时候,也能过得下去。平时吃饭都在家里,出去拍片子往往是半个月,再回家两天,换换衣服,补充胶卷什么的。那半个月就是能吃什么吃什么,住最便宜的小旅馆。因为我知道钱来之不易。
  像其他普通的、正常的女人一样,我老婆对房子、生活的要求是存在的。如何让她平稳地生活,而且坚持自己的理想?我主要还是灌输价值观念,让她感觉我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她很善良。我无所谓的,一个人是能很简单地生存下去的。但是说心里话,谁不想让家人过得好点?
5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7 14:39:17 | 只看该作者
“城市聚焦”摄影大赛方案
大赛名称:“城市聚焦”——全国城市生态摄影大赛
时间:2010年7月1日~8月23日
影赛范围:全国
评审团:《摄影之友》主编、知名摄影师、艺术评论家等共5人
主办方:《摄影之友》杂志社
协办方:上海大众汽车
协办媒体:《看天下》、《汽车博览》、《Deep中国科学探险》、《动感驾驭》、《GQ》、《铭品生活》、《青年视觉》、《华夏地理》、《新旅行》、《新知客》、《私家地理》、《影像视觉》、《SHAPE你》、《今日人像》、《今日新娘》、网易、雅虎、蜂鸟、色影无忌、1626等
影赛主题:
本次大赛主题为城市生态环保,用影像来参与环保。
钢筋水泥林立的都市里,你是否觉得生态环保遥不可及?没有去过遥远的高原拍摄藏羚羊、没有去过潮湿的湿地拍摄过野生水鸟,金丝猴、大熊猫也只动物园里见过。其实你错了,绿色生态无处不在,就在我们每日匆匆上下班的路上,我们家阳台、楼下的绿地,城市公园、大河岸边的鸟虫,城边湿地的生长和山后花草的绽放,它们其实就在身边……等你去寻找、去发现、拍摄和思考。
现在,上传你的照片,参加“城市聚焦”摄影大赛,和所有人一起分享你身边的绿色感动吧。能和谐共处的城市,会让生活更美好!

参赛时间及细则
1.
本届影赛从2010年7月1日开始征稿,2010年8月23日截稿。2010年9月初评选,9月中公布获奖名单,获奖结果将专函通知获奖者,并在《摄影之友》2010年10月刊上刊登获奖作品。获奖作品将有机会于2010年9月中旬在平遥国际摄影节进行摄影展览。
2.
本次大赛采取开放式征稿,对于身边环保的拍摄,可以是人像作品、生物特写、风光佳作,也可以是纪实抓拍,单张与组照皆可。照片画面的主题性、想象力、原创性、启发性、独特视角、纪念意义、令人惊叹、感动人心是我们的评选标准。
3.
为了给更多的参赛者提供展示机会,每位参赛者单幅类作品限投5幅。组照作品,每组不得超过8张,限投3组。
4.
主办单位有权将所有获奖作品用于“城市聚焦”影赛的推广和宣传活动,不再另付稿酬。
5.
本届影赛不收参赛费,不退稿。
6.
所有的奖品都未缴纳各种税费,与奖项有关的各种税费将由获奖者自理。
7.
《摄影之友》以传统或网络形式收到参赛者投稿,视同所有参赛者同意和接受本参赛细则。
8.
主办单位保留此次影赛在法律范围内的最终解释权。

作品要求
1.
提交的参赛作品必须为参赛者本人原创,黑白、彩色不限。
2.
上传作品需为JPG文件,大小不超过512k。所有入围作品,经主办方通知后,入围作品作者需将作品原始数码照片(JPG格式,PSD打开后完整大小为30兆以上)以E-mai或光盘形式发至大赛主办方。邮寄须以北京接受当日邮戳显示日期为准。邮寄地址以电话联络通知为准。将真实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等联系资料与参赛作品一并发送,并配以20字左右的文字说明。
3.
参赛作品禁止一稿多投,参加过其他同类影赛并获奖的作品不可重复参赛,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 参赛作品如参加过其他汽车厂商参与过的摄影比赛并得奖的,本次比赛概不接受,发现后,将取消参赛资格。
4.
参赛作品可以通过软件后期进行不改变作品原貌的适当处理,但不可进行合成等手法改变作品原貌。

投稿方式
1.
参赛者将稿件寄至《摄影之友》北京编辑部,北京市安定门外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A座318室,并注明“城市聚焦”影赛组。
2.
参赛者也可登录《摄影之友》官方网站(www.fotomen.cn)或上海大众官方网站(http://www.csvw.com),选择指定路径,上传参赛照片。

肖像权和著作权问题
1、参赛者必须拥有参赛照片中所包含人物的肖像使用权以及照片的著作权、同时须保证上传的照片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等其他合法权益。
2、主办方任何时候接到包括有关照片肖像权、著作权等相关投诉的,或者发现投稿作品中包含前条规定之违反内容时,将立即删除相关照片并把相关投诉转送至上传人、由上传人自行解决相关投诉并自行承担费用。
3、因参赛照片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等情形使主办方遭受损失的,主办方有权要求上传人员承担损害赔偿的责任。

评审团专家介绍:
1、罗元熙,《摄影之友》杂志主编
策划“摄影之友榜中榜年度影像器材和人物评选”、新锐摄影评选、策展、担当评委等各种摄影社会活动。主张“享受摄影”概念,着力推进影像媒体的时尚文化品质,让摄影不仅在专业领域,而且在更广泛的大众领域发挥更大影响。
2、安娜伊斯·马田(Anais Martane),摄影艺术家
出生于法国,7年前来到中国,现居北京。专注于肖像摄影,出版有摄影集《中国肖像》(英、法文版)。同时为法国罗森电影公司(Rosem Films)驻中国代表,参与中方电影制片及幕后工作。
3、鲍昆,资深摄影评论家,知名摄影家。
1983北京财贸学院毕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在北京科技大学社科系任教。1983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1983北京财贸学院毕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在北京科技大学社科系任教。1983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
4、宿志刚,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院长、教授。
生于1961年,1984年开始从事摄影教育和摄影理论研究工作。专著《人像摄影教材》被教育部指定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专著《高校现代广告摄影作品技法欣赏》、《广告摄影》,编著《摄影美学》、《中国摄影史略》等。摄影作品曾获二十一届全国摄影艺术展铜奖。2001年获第五届中国摄影金像奖,2003年获中国摄协“德艺双馨”优秀会员称号,2006年获中国摄协成立50周年“
5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7 14:40:24 | 只看该作者
摄影收藏热会慢慢到来 2010-08-19 来源:《深圳特区报》






  如果你想现在进入艺术品投资领域,对于瓷器、家具、书画等传统门类而言,也许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但别着急,还有一个估值洼地没被挖掘,那就是摄影。近日,美国著名摄影评论家、历史学家、作家,著名策展人,第二届大理摄影节艺术总顾问A・D・柯曼来深,应深圳装饰设计协会之邀,在华侨城创意园作了一场《21世纪的摄影收藏》讲座。

  摄影收藏20年前才起步

  A.D.柯曼回顾了近年美国摄影作品收藏市场的发展历程。二十年前美国的专业摄影画廊屈指可数,大多数传统画廊拒绝展示摄影作品。“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你收藏摄影作品会被人认为很怪”。但如今仅纽约就有几百家专业的摄影画廊。从1972年纽约苏富比开始设立摄影作品的常规拍卖起,其后30年间,摄影收藏品的价格一路飙升,摄影艺术品的投资和收藏达到了高潮。

  迄今为止,摄影收藏拍卖拔得最高头筹的摄影作品,其中一幅是2006年2月纽约苏富比拍出的当时最贵照片――美国摄影家爱德华・斯泰肯(1879-1973)1904年摄于长岛的《池塘月光》:292万美元,而这幅作品的最原始销售记录只有75美元。一年后的7月,德国摄影家安德里亚斯・古尔斯基的作品《99美分II》在苏富比艺术品专场拍卖中以334.6万美元成交,也创下了当时摄影作品拍卖价格全球新高。而几个月后的同年11月,里查德・普林斯的《牛仔》则以340万美元的价格又刷新了新纪录。今年6月,虽然金融危机阴霾还未散去,纽约苏富比拍卖又传佳音,由20世纪一些最知名摄影大师,包括安瑟・亚当斯(Ansel Adam)、大卫・贝利(David Bailey)等阵容组成的“摄影大师宝丽来作品”,1260幅宝丽来软片与银盐相纸作品,拍卖总成交额达到1200万美金。

  尽管跟其他艺术品相比,摄影作品在市场上的交易量比较落后,但最近几年摄影却是增长最快的板块,投资回报率也优于多数传统艺术品。有数据显示,摄影作品的价格整体涨幅在艺术品价格网分类统计的包括油画、雕塑、当代艺术品和战后艺术品等十大类中位居第一位,同时也跑赢了全球艺术品综合价格指数。

  大师级作品升值潜力大

  大师级作品无疑是摄影收藏的热门,升值潜力最为可观。A・D・柯曼指出了其中的根本原因,摄影作品的国际走势连年上涨,美国许多美术馆、博物馆专门增设了摄影部,增大了对摄影作品的收藏力度,且收藏的都是大师级的作品,有许多都是永久收藏。还有更多的机构投资也加入到购买的行列中,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市场的热捧也让大师级的摄影作品屡屡创下价格新高。

  以艺术品收藏及投资的“稀缺性”标准来评估,大师级作品市场需求最大,升值潜力也更大。近年来,国际大师的摄影作品也被从事摄影作品交易的专业机构带到了国内,多是以签约代理,并以在画廊及摄影节做展览的方式进行推广。在刚闭幕的第二届大理国际摄影节,由著名影像评论家及策展人组成的学术委员会,专业推荐、策划国际摄影大师展览的北京see+画廊,受组委会的委托专为摄影节策划了国际展系列,举办了温・布洛克摄影作品展、哈罗德・范恩斯坦摄影作品展、凯特・布里基《生灵之愿》摄影作品展、康妮・恩伯顿《静水深流》摄影作品展、杰瑞・史帕格诺里《记忆之镜》摄影作品展、罗伯特・史蒂夫《在人类本性背后》摄影作品展、杰瑞・尤斯曼经典摄影原作展、玛姬・泰勒经典摄影原作展、阿诺・拉菲尔・闵奇恩经典摄影原作展。作为中国唯一签约代理国际大师作品系列的影像画廊,他们还邀约国际大师到场,开展论坛并现场创作,让国内的摄影藏家和摄影爱好者与大师面对面交流,加深了解。

  国内的摄影收藏受到国际趋势的影响,虽然还处在初级阶段,但摄影作品收藏的起点低,对许多藏家和投资人而言极具可操作性,尤其是在相应的市场机制建立之后,这一市场还将不断壮大,摄影收藏热也会随之而来。收藏摄影作品尤其是收藏极具升值空间的大师级作品,是一项非常值得期待的投资项目。

  A.D.柯曼

  1943年12月19日出生于纽约市,现居住在纽约和深圳。美国著名的摄影评论家、历史学家、作家,著名策展人。第二届大理摄影节艺术总顾问。

  从1960年代开始广泛地发表关于摄影史及摄影的评论。

  上世纪60至70年代,在许多媒体任长期专栏作家。出版的书籍有《神奇的摄影》(1977),《批判焦点:国际社会中的摄影》(1995年)。

  1976年获得由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颁发的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摄影评论家奖金。1991年获哈苏基金会奖金。1994年在瑞典成为富布赖特高级学者。1998年,被美国摄影杂志评为年度摄影界百名最具影响力人士。2002年获得了享有声望的德国摄影学会文化奖。2007年与北京see+画廊合作摄影大师在中国系列展览。2010年荣获英国皇家摄影学会颁发的终身摄影写作成就奖。

  相关链接

  “每个人都可成为摄影收藏家”

  每个人都可以收藏照片。你可从家庭照片开始,只要你有兴趣,门槛很低,可以是零成本。A・D・柯曼还总结了十大收藏要点。

  1、所有照片是历史学家和学术研究者们所说的“物质文化”的样本,值得我们重视和保存。

  2、每人都可以收藏照片,不管你的收入和预算有多少。

  3、在你开始建立自己的摄影收藏时,可以简单地基于自己的兴趣和想法开始收藏,这不需要任何规则或计划。

  4、21世纪的摄影收藏,将会是那些按照收藏主题结构的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收藏系列。

  5、有主题的系列收藏,可以告诉我们一个故事,有它的收藏逻辑和目的。

  6、收藏主题的作用就像渔网或过滤器一样,帮助收藏家作出选择。

  7、潜在的可作为收藏的主题非常多。

  8、主题可以从收藏家的个人爱好和兴趣变化而来。

  9、开始摄影收藏的预算不太大,给新进的收藏家们提供容易进入的门槛。

  10、收藏家必须确保他们的收藏品得到最佳的保管或展示环境,尽可能让这些艺术品能保持它们最长的寿命
5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7 14:42:06 | 只看该作者
5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7 14:42:59 | 只看该作者
阅读,再阅读

—— 鲍昆先生摄影批评集《观看·再观看》读后



尽管怀疑与思考是习惯,《观看·再观看》却应该被排除在外,对于不熟悉和处于学习阶段的领域,阅读再阅读之后的认同,是极为少有的事情。从事文字工作的人,透过文字能够读到的,应该是缭绕之后的那个真实的主人和他相对难得正确的思想,这是阅读和被阅读者之间的秘密,分辨和祛除杂存的信息,直抵终点,是中外优秀阅读者与经典靠近的优势,是一个普通阅读者蝶变为优秀创作者或另一个经典制造者的必经之路。《观看·再观看》,是中国摄影人的福音,在茫茫然的中国摄影界,引领的必然已勿庸置疑。



关于中国摄影史



《观看·再观看》,应该是中国摄影走向成熟的抛砖引玉的先锋,拨云见日的号角,客观的观察、独立的思想、准确的分析,决定了它的价值所在。鲍先生的《观看·再观看》,是对摄影长达四十年思考的结晶,当然,我们从不认为,人的年龄混到份上了,他的见解就金贵,就绝对正确,这是不成正比的,常常有一些学人,一辈子讲了一大堆理论,总结了许多经验,但是没有有价值的东西,或者少数有价值,因而,学人能不能思考清楚,并不在于研究的时间长短,而在于看不看得清楚前后左右的形势和分析的正确不正确,拿不拿得出正确方向的结论来。鲍先生的思索,我个人认为,建立在了严肃认真、独立思考,对摄影充满情感和责任感的基础之上,而且,他的许多见解,已经为中国摄影界采纳,已经载入摄影史册。

《观看·再观看》虽然不是摄影史,但却承担了史的功能,而且让我们接受得如此诚服,从《“观看”的力量》开始,到《在历史、文化、政治、伦理中的中国纪实摄影》,很少的文字里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关键是,切中要害,有的放矢的论述,比及长篇大论的从头讲述,更能给人以脉络感,加上鲍先生时时参与其中的摄影史观,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至少,对于任何一个摄影门外汉而言,看《观看·再观看》,比看摄影史要有用得多。《观看·再观看》最重要的作用,是鲍先生以他的学识与修养,经过严肃的思考,在纷纭迷乱的摄影现象里,辨析了众多认识上的误区,整理了诸如纪实摄影、观念摄影、沙龙摄影、人体摄影的概念和历史沿革,把中国摄影放置于国际视野,通过对中外摄影的比较分析,给我们找到了当代中国摄影的发展方向,赋予了摄影以新的生命力,让我们迅速理清思路,不再去走弯路,用心良苦。他不是单纯就摄影谈摄影,而是把摄影置身于一个大文化的背景之下,重新考量摄影、定位摄影,确定中国摄影自主评价体系,具有影响今后中国摄影发展的前瞻性、建设性、指导性,意义重大。

鲍先生区别于其他摄影评论家的最大特点,便是他从不就摄影谈摄影,他的摄影观,建立在诸种学科共同参与分析的结论之上,用他自己的话说,便是:我们解读摄影,必须从世界和历史的维度来全方位地反观它。《观看·再观看》中,我们能够读到他关于政治、文学、美术、历史、包括女性主义等冷僻领域的知识以及这些领域对摄影史及摄影观念和现状的影响的论述,可谓博远透明,触类旁通,令人敬佩。

我不知道,有多少摄影人认真读过《观看·再观看》,也许我不是很了解摄影,或者说,没有接触到真正的中国摄影,所以,我认为很多人都会去看,但是,眼睛里看到的摄影作品,中国摄影频道里主流照片的展示,仍然失望大于希望,也许一种观念的形成需要时间,打破也需要时间,无论是沙龙摄影还是纪实摄影、新闻摄影、人体摄影等等,都需要时间去反思、消化和修正。而我们要做的,是积极的参与与等待。


关于苏珊·桑塔格与摄影



拿到《观看·再观看》,最先读了纪念苏珊·桑塔格一文。苏珊·桑塔格,于我,知道的太迟,2006年某期的《中国图书评论》上,刊有荒林的一篇文章,从女性主义角度谈西蒙·波伏娃、汉娜·阿伦特和苏珊·桑塔格在中国的影响。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早在1998年,在老弟的引导下于当地奥林书店借到看过,思想受到很大冲击。之后,知道了弗吉尼亚·伍尔夫、莎乐美、玛格丽特·杜拉斯、李银河、荒林,直到她们,自然而然的一种延伸,这延伸与现实背道而驰,充满了挣扎的痛楚,然后,孤独中一个人走,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苏珊·桑塔格,如同飘在空中的一股轻烟,淡远、超脱、自由,时刻在我身边环绕,虽然,对于早期的一些文章和观点,她自己都在否定,但行文之间的飘逸,余香长留,让人想到,人的不断成熟的过程,就是不断否定自己的过程。她精力充沛,热爱生活,文章涉及多种艺术形式,她的战斗,不受任何外界影响,真实看透,翻天覆地,却淡薄依然。她是女性,却有着足够的清醒,足够的理性,个人以为,女性身份的参与,对她观察真实与客观的世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鲍先生纪念苏珊·桑塔格,是因为《论摄影》,并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概括。也许因为是男性,也许认为份量不重,鲍先生忽略了苏珊·桑塔格另一部重要的、关于摄影与战争、摄影与政治,更准确的讲,是由女性视角而引出话题的《关于他人的痛苦》。《关于他人的痛苦》一书,上海译文出版社于2006年1月随《反对阐释》、《重点所在》、《疾病的隐喻》一同出版,由《关于他人的痛苦》和《关于对他人的酷型》两篇文章组成。我所认为的《关于他人的痛苦》,应该是缘起于苏珊·桑塔格对人权、对战争的思考,与美国中心主义政治有着紧密关联,其中,女性视角的参与,给了我们面对战争与照片时别样的体会与思索,而这种阵痛与思索,区别于男性的战争观,区别于权利意志下的战争观。

文章由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三几尼》引出话题并贯穿始终,以照片为证据,解析照片背后所存在的战争,以及战争的真实与照片的真实之间隐含的话题,文章并非一次完成,而是多次思考之后的集合,所涉内容除战争所制造的痛苦,还包括被照片批露出来遭遇伤害所造成的人的痛苦。思考之前的情绪流露,是女性面对伤害和恐惧的正常反映,女性本身的善良追求与对暴力的天然厌恶,使之对战争包括暴力所带来伤痛有着比男性更为深切的痛恨和对和平更加期待的渴望。苏珊·桑塔格之前,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三几尼》已经把女性对战争的根源给予了充分的解析,其中不乏情绪的直接宣泄,苏珊·桑塔格则由此延伸,把照片所能揭示的全部一一展开阐明。桑塔格是超越了伍尔夫那一代女性主义思想者的女性思考者,这超越是随着女性处境逐渐改善而递进式的发展,有些后现代的消解之嫌,但又是更为深刻的介入,不仅是针对女性,而是针对整个人类,思考与斗争并没有真正停止,而是更加范围广泛地参与。《关于对他人的酷型》,是她对这种观点进一步的阐释,这篇更关乎美国政治的文章,通过照片中美国军人对阿布格莱布监狱中伊拉克囚徒施加酷刑引发的思考,将权利运作于战争的事实再次翻起,发人深省。而乘着数码时代的东风,照片与政治与之对政治的影响,越来越关乎人的命运的解救,应该是越来越正面的吧,诚如文末桑塔格带着美好希望的预言:不错,看来一张照片胜于千言。即使我们的领导人选择视而不见,也仍会有数以千计的新快照和录像涌现。无可阻挡。

苏珊·桑塔格为解析摄影与战争、摄影与政治提供了一种可能,摄影之于政治的正负两面已被她剖析至深,摄影人能做的,应该是如何使用手中的真相,让摄影在历史的证据中充当光彩的角色,这一点至关重要。鲍昆先生同样表达了这样的愿望,《观看·再观看》中《当摄影离开了对现实的思考,那就没有了力量》、《不得不说的李晓斌》、《沉重的告别》、《谎言和照片》等文章,恰巧与苏珊·桑塔格不谋而合,而这种中国语境内的表达方式,更适合中国摄影人的阅读口味。

关于人体摄影



鲍先生在《艺术的人体和色情的人体》对中国的人体摄影总结了如下一段话:中国的人体摄影家们津津乐道的还是不穿衣服的裸体和人体器官的披露,还不懂得如何用独特的摄影语言去重新解构这些裸露的生命的意义和生命与社会、历史,以及政治、文化的关系。而且,相当多的人还缺少对人体深沉的尊重和理解,所以他们在拍摄时实际上处于一种茫然的、下意识的对异性裸体的玩赏态度。对于这样精辟的总结,我拍手称赞,庆幸中国还有这样清醒的摄影批评家。对于中国的人体摄影,我接触不多,但也有所耳闻,2009年6月,有幸参与了摄影人的一次人体摄影活动,之前,在网上搜看了一些关于人体摄影的文章和照片,读到了鲍先生的这篇文章,心理上还是有所准备的。但是,参与之后,才觉得,鲍先生的表述,实在是太过文明和温和了,在我看来,中国的人体摄影,跟艺术纯粹扯不上边,根源在于,中国的摄影人本身对此没有艺术意识,加上几千年传统文化根植在头脑中的两性关系的客观存在,已经渗透在任何领域,体现在人体摄影上,则更为明显,完全是假借摄影外衣满足自己窥视欲的人在旗帜招摇,美其名曰人体摄影,不过是色情想象有了定格的空间而已。可惜中国正在从事人体模特的、如此勇敢无畏的职业女性们,在这样一群充满猥亵心理的饿狼面前展示美丽,在自己艺术理想的国度里献身,简直悲哀。

如果不是竭力克制,讲出更为难听的话来,都有可能。亲身参与的结果,是我对那些从事人体模特的女孩产生了由衷的敬意和深深的同情,不管她们出于何种理由从事了这一工作,我都为她们感到骄傲,毕竟,她们敢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脱光自己的衣服。同时,希望有更多如鲍先生的有识之士,来告诫摄影人,千万不要让你们糟糕的态度吓跑这些勇敢的献身者。

没有读过所谓的美术史和摄影史,对于人体的审美与创作,无论是美术界还是摄影界,我想都应该是男人的独创,而且焦点逐渐向女性靠拢,到了中国,就变成了女性身体等同于人体,而且必须是脱光了衣服后的人体的概念了。我甚至在想,无论男女,当人体被暴露到一览无余的时候,会有什么艺术和色情的区别?难道人体的概念,一定要限定到脱了衣服是人体,不脱衣服就不是人体的狭隘空间里去吗?鲍先生说得没错:东方的人体图像,几乎从未摆脱行而下的色情纠缠,而我要说的是,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之下,不仅仅是摄影和人体,我们的目光、我们的思维、我们的一切,几乎都没有摆脱过行而下的色情纠缠。如同一切西方的舶来品,人体的美、人体的意义到了中国就变了味道,人体的色情,到了其他领域,就变成了犬儒、世俗,变成了嫖客和妓女,皇帝和太监,变成了清高的道德下放纵的私欲,猥亵和肮脏的交换。

中国的摄影人和人体、和人体摄影之间,因为涉及敏感话题,因而更能分辨得清。我们的摄影人,对于人体和人体摄影,大多有着模糊的解不透的情结,因为把自己局限到了脱光了衣服的女性身体的谬解里去,所以不能轻易靠近,故而靠近了就把握不住尺寸,加上只把人体局限在女体,就更有一种酸酸苦苦甜甜的味道交织其中;能够靠近的呢,则是一副得了便宜又卖乖的表情,大有不讲尽女性私处的各有千秋势不罢休的态势,绝无半点行而上的优雅。如果仅是艺术上认识的分歧,可以坐下来交流协商,可惜的是,我们的摄影人和人体模特之间,因为牵了一层利益关系,便把自我认定的艺术都同之折价,更有甚之,恶毒到了身体的污蔑与攻击,这攻击往往是单方面受损的,因为穿衣服者无论怎样也受伤不过脱光衣服者的尊严。外加男性生来的优越感,女性模特真是在针尖上行走,穿着为艺术献身的外衣,却遇着比看妓女还色情、恶毒与挑剔的目光,真是无辜;摄影人呢,花钱买上不满意的所谓的艺术训练,不反思自己的艺术思维和眼光,却抱怨着模特的种种不足,也挺无辜。

我想,在鲍先生的引领下,中国的摄影人和中国的人体模特们,都应该反思一下人体摄影的概念了,人体本身是个物体,却又是区别于任何物体的人体,它本身并不具有褒贬之别,所谓的区别,全在于看它者的眼光如何,想来一头猪断然不会有这具人体好那具人体差的分别,也不会有这具色情还是那具艺术的对待之别,同样,人也不会对一头猪是公是母而产生艺术的还是色情的对待之别,只有人对人,才会有这样的眼光与意识之分,也正因为如此,人体摄影才出现如此复杂与难解的课题。对此,鲍先生就人体摄影的概念,用《艺术的人体和色情的人体》这样一篇文字来梳理一下,实在很有必要,既然人类对自己的身体有着除交配和繁衍之外如此强烈的欣赏与挖掘兴趣,那么,就给自己立个规距,做得像个人的样子,别到处丢人现眼了吧!
5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7 14:44:15 | 只看该作者
6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7 14:45:37 | 只看该作者
观念摄影:人人都是艺术家?
观念摄影成当代艺术新潮流平遥国际摄影节获奖引发关注和争议
本报记者 金煜  2006-09-27  新京报

■沙龙人物
刘树勇: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摄影评论家。

薇姬·戈德堡:美国著名摄影文化评论家。平遥摄影节国际论坛演讲人。 吴鸿:平遥摄影节《5×7照相双年展》的策展人,Tom网站美术同盟主编。 李天元:观念摄影家。代表作品有《水》、《天元工作室》等系列。   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行为艺术遍地开花的热潮已退去,那卷过来的又一轮热浪或许就是观念摄影了。刚结束的平遥国际摄影节,也有不少带观念形式的展览,比如艺术家与普通人参展的“画幅决定态度”5×7照相双年展。最后入围摄影节15名优秀摄影师提名中,也有3个摄影师作品是观念摄影。观念摄影的概念是否准确?它在当代艺术的定位如何?怎么看待观念摄影的商业化与数码技术带来的大众化冲击?本期沙龙采访了几位摄影评论家与艺术家,共同讨论了这些问题。
  观念摄影家邱志杰的名作《好》系列之一。观念摄影表达观念思想,很多时候需要“摆拍”,与传统摄影要求的“客观”背道而驰。
洪磊的带血腥色的苏州园林摄影作品。   美国著名的影像大师杰里·尤斯曼的作品《飞越湖泊》,暗喻人类最早的梦想实现之后,还会有新的梦想。杰里·尤斯曼擅长于暗房特技制作,用象征、变形、夸张、抽象的荒诞效果折射现代生活的内在本质。现在他被看作是早期的观念摄影家。
 
   你能看出这两幅平遥摄影节参展作品中哪一幅是平遥当地居民所拍,哪一幅是观念摄影家的作品吗?前一幅作品是艺术家缪晓春的作品《升》。   观念摄影定义   当代艺术属性与挑战传统摄影   1997年,刘树勇在《现代摄影报》上发表了“权力———关于观念摄影的对话”一文,并翻拍了摄影大师的经典之照,其中将美国海军在二战胜利后当街亲吻身边一名陌生护士的经典照片注解为“驻青岛美军在街头侮辱中国少女”,这一行为在摄影圈引起了轩然大波。而他也因此成为第一个在学术上引入“观念摄影”之人。   但这个概念并不为所有的学者和艺术家所认同。策展人吴泓和观念摄影艺术家李天元就表示了对此概念的不理解。在刘树勇一开始就下的定义中,“干预公共事务”是判定观念摄影最为关键的因素。   而曾写出过《摄影的力量:照片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经典摄影著作的薇姬·戈德堡则讲述了作为艺术的摄影是如何在西方崛起的。   正方:观念摄影就是当代艺术的一种   刘树勇:我的《权力》摄影系列几乎放弃了照相机的使用。我是想通过这个系列告诉读者,摄影不一定是记录真实,它的背后遍是权力关系。   人们对观念摄影的理解比较薄弱。观念摄影应该是超越摄影之上的东西,不仅仅是描述客观存在。   对于观念摄影来说,对象、器材、技巧等有关摄影的一切,都沦落为一个材料,一种资源,主体则是观念本身。这点是对原来摄影行业的突破。   国外先有conceptual photograph的概念,后来引入中国就翻译成‘概念摄影’的意思,但和观念摄影并不是一回事。   很多观念摄影师都是画家出身。相比摄影界,美术界的人比较有知识储备,他即使画的画不出名,也可以拿起相机搞艺术。   因此,从艺术大角度来说观念摄影就是当代艺术的一种,不过我当时提出这个概念主要是针对中国过于受限的摄影行业,是为了拓展其发展。我想说,在充满权力的摄影之外,还有很多种可能性。   反方:没有统一定义,没有统一标准   吴鸿:是当代艺术就是当代艺术,不是就不是。以前的观念油画、观念水彩画说法就已经很荒谬了。现象永远在前,理论总是滞后的。   当代艺术的很大特点就是艺术家可以结合各种手段来展示自己的艺术创作。油画、摄影都是形式,只要有独立的判断,那就是艺术。   没有统一定义,没有统一标准。很多当代艺术家从反技术的角度出发创作,这根本不能用以前的标准来衡量艺术价值,如果真要有个标准的话,那就是艺术家必须保持敏感的思维。   李天元:摄影是一种角度,一个焦点,它模仿人的眼睛,最重要的是你从哪个角度来看。人心就是宇宙中心,推动大千世界变化。   我不太清楚观念摄影指哪方面,不过目前摄影的主要功能还是记录,艺术家用摄影语言来进行创造的不多,真正用摄影材料发挥美感,富有创造力的很少。人们习惯用摄影记录了,就不懂运用这种特殊的视觉语言。   中立方:任何形式都可能出现   薇姬·戈德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根本没有一家博物馆或画廊收藏摄影,直到1969年才有了第一家全日制摄影画廊。而除了艺术家通过摄影进入画廊之外,另一个导致其发展的原因是,有些聪明的收藏家觉得油画太贵,因而把目光转向摄影。到了当代,摄影非常多元化,概念摄影和纪实摄影并存,艺术家可以用各种方式进行创作。   摄影艺术师翻拍绘画,摄影师翻拍其他摄影作品,绘画家翻拍摄影作品,以及用电脑将绘画、摄影、数码结合等等,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摄影创作,摄影最大的趋势就是没有趋势,任何形式都可能出现。   德国、日本的艺术家倾向于从艺术史中汲取元素进行创作,中国的艺术家也有同样的特点。   观念摄影的商业挑战   消费主义席卷:为“卖”而创作   与观念摄影的概念走红相应的是其在艺术市场的迅速得宠。众多摄影师的作品被国内外收藏家以天价买走,一幅数码相片在尺幅扩大后,竟然能以与一幅油画相差无几的价格被收购,这让不少传统摄影师和画家跌落了下巴。几位嘉宾都对观念摄影这个新艺术面临的商业挑战表示了担心,其中画幅大小尤其带来了艺术价值判断的混淆。   薇姬·戈德堡:作为艺术的摄影在蓬勃发展之外,存在的问题就是水平良莠不齐。这种水平差异的不同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艺术家不是为了“创作”而创作,而是因为“好卖”而创作。   我非常确信有相当多作品不值一看。消费主义的潮流出现在其他艺术行业,现在也出现在了摄影行业。   刘树勇:90年代后期,观念摄影开始时髦起来。大家都开始拿观念摄影来标榜自己。就跟之前的行为艺术一样,说是反收藏、反购买,但最终还是为了吸引购买。   行为艺术转化为照片、录像带卖了大价钱,思想的结果转化为商品,这很荒谬。现在观念摄影也是这样。完全是个虚假的市场。   不是表现个人性的都是观念摄影。定义观念摄影最关键一点就是:它不仅仅是内心情感的外化,而必须关注公共话题,在公共事务平台上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因此,它是有质疑能力,会产生影响力的。   一个飞着的苍蝇就是苍蝇,一个放大到10×10的苍蝇就是艺术了。现在艺术判断建立在尺幅、环境基础上了。艺术已经失去了评判标准,而决定艺术品价值的则有很多东西,比如资本。   吴鸿:数码技术让图像扩大成了可能,结果导致图像泛滥。如果单靠画幅大小的形式,而内容不具震撼力的话,那就舍本求末,只是一幅空洞的作品。我在自己的展览中保持了所有作品5cm×7cm的尺幅,目的就是为了质疑很多摄影作品凭借画幅巨大而提升艺术价值。   薇姬·戈德堡:今年美国破了拍卖纪录的一幅作品叫做《九毛九》,用超级市场里堆积成山的打折商品来表现消费主义,而这幅2米高,2米长的照片最后被卖出了209万美元。   大幅的作品有可能是褪色的,摄影师们采取一种非常特殊的手段来装裱这幅作品,即在作品表面装一层塑料一样的东西,这个东西被划破非常难修复的。这就意味着花了200多万美元买的一张照片,面临两个问题,要么不能持久,要么过不了多长时间还要再去买一幅。   数码带来的挑战   人人都能成为艺术家?   因为数码技术的普及,摄影门槛降低,大众参与度增加,对此,观念摄影作为一门新兴艺术会面临怎样的机遇或挑战呢?吴泓在本次的《5×7照相双年展》中让十名服务员、三轮车夫等民众参与到展览中去,以期对普通人的艺术潜能进行试探。吴鸿、刘树勇与李天元都肯定了大众参与给观念摄影带来的积极意义,但吴鸿也表示出对数码技术带来图像泛滥的担忧。   吴鸿:观念摄影作为当代艺术的一种,就具有当代艺术的属性,即在大众参与下,是永远没有标准的。   当代艺术如果有标准的话,就死亡了。传统艺术家一幅画出名,就永远成名了,对当代艺术来说,技术本身没有门槛,艺术家、摄影师可以“立地成佛”。对摄影来说,以为数码技术的提高,技术已经不成问题,因此当代艺术就成了最具平民化的艺术,像装置或行为,医生、工程师都可以去做,不像以前那样必须有专科背景。摄影也是这样,你只要能思考,有想法,具备一定表达能力就可以,艺术技巧倒是其次。   当然反过来说,当代艺术有陷入泛化的趋势,前两年行为艺术和人体彩绘泛化就是例子。而摄影陷入泛化首先带来的问题就是,因为数码技术的普及,按快门、冲印成本的降低,出现了图象泛滥的问题,导致图像垃圾化。   所以我们一方面说“人人都是艺术家”,另一方面“人人也成不了艺术家”,因为很多人被主流的东西给蒙蔽了。我这次做了个实验,让一些服务生、三轮车夫参与到我的画展中去,让他们随便拍,结果发现他们的思维已经被传统、主流的方式给占据了。   刘树勇:观念摄影是放在公共事务平台上的,有影响力,光在圈子里,没什么意义。普通人当然可以参与进来,公众参与了才有一定的干预意识,否则就是精英分子自己的游戏。观念摄影是个行为,不是口号,甚至不一定是照片。它是利用影像资源表达思想。   李天元:拍摄重要的是思考,技术是手段,所以手机、针孔相机等都是其次。只要内心开放,就可以表达思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状态,他们拍下的世界也不同。民工和高级摄影家、艺术家拍出的城市是不一样的。重要的在于他们不断让人看到以前没看到的东西,能够用镜头去捕捉经常被忽视的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8 06:59 , Processed in 0.11122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