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陆舍无聊天到深夜快12点才回家。。。。。。。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00:28:47 | 只看该作者
评论家曹功化:
    刚才听了各位老师非常有学术性的见解,那么我来谈谈我个人的感受和听了各位老师发言的感受。前两天我和陈振濂老师在另一个书法聚会上碰到,那天才看到陈老师在美术报上整版的广告,是永江给我看的。我看了发现视觉冲击力比较强,设计得非常好,我说陈老师很牛了,为什么这么说,“陈振濂书法大展”,据我所知一个人的个展没有人敢用大展,一般也是何应辉老师说的中国书法协会群众大运动,书法大运动。当时我就在想陈老师的“大”大在哪里呢。今天我到现场里一看,看的时候朱关田老师过来了,朱老师说这里有个遗憾,场地太小,我在想这又不大,我看了之后知道大在哪里了。我觉得确实是个大展,大在刚刚各位老师讲过的“大”在它的意义,而且它的意义在哪里,它仅仅是个展览,但是从这个展览上我们看到它不仅仅是个展览,而是展览的意义本身也是刚刚老师也说的,这个展览的设计、理念,包括展览中层次的分类,这个都是我们至少在书法领域里面这样的展览还是很少的。实际上用我的话说,刚刚沈浩也说了包括书的编排,实际上是很学院,那么我说沈浩什么叫学院,他说陈老师这样的。我说每个设计都有它的学术方向,在朱光田老师的领导下,我们创办的展览,我老是在强调展览不是挂作品,那么我觉得陈振濂老师这个已经不能说超越挂作品,已经是远远另外一个展览。那么分类也有很多种,我说分类也是有的,按书分类,正草隶篆;按大小分,什么榜书、条幅、还有这个册页等等;比如按年分类,早期、中期、晚期,我说这都没什么,那么在这里它的意义,在它的方向。我也想到那天在书法就业上,金老师讲的这句,他说:“中国文化不讲专,也不讲薄,讲通。”他用了书谱的一句话“通会之际,人书俱老”,那么我觉得这个大就大在通。什么叫通,它是四通八达,它并不是通向一个方向,如果通向一个方向,你的作品再多,你集聚的能量再大,如果只通向一个方向,那么你集聚的也是小。那么什么叫四通八达,首先我们看到它通向的就是刚刚各位老师都说过,通向当代中国文化当中书法担当什么样的身份,书法的一个身份,书法是有身份的,因为在前两年我也写过一篇文章,《失去中国文化身边的书法》,我觉得这首先标明陈老师的意义在书法是有文化身份,是在当下他的身份在哪里,这个我觉得是最大的意义,刚刚老师讲的可能是这个意义。那么我们在讲“通”的时候、“通达”,那么“通达”这个意义方向的时候,实际上说中国文字里面为什么讲“通”,通就是道,通达是一种通的道路,通达这个意思就是一通百通,实际上是通的意思是什么,就是陈老师说的一句话,那么我是从陈老师的笔画里面,通达中国书法在当代文化制度下的确立,那么这笔画并不是虚的,落实到形而下,非常具体的,就是线条,那么我觉得在这么一个以线条这个点,在四通八达的情况下,那么它通到什么地方。于是我们看到,至少看到里面,讲到高端这个词,我觉得学术的高端以被动的形式出现,至少在这里我看到两个队伍,第一刚刚老师讲到为什么没有学院派书法,陈老师的学院派书法是在中国当代书法史上肯定有确定的意义,而且功不可没。它是书法从一种散在的、自由的状态进入了现在学科性的、学院性的、可以设计、可以规划、可以让它向着我们需要方向去的这么一个学科。如果按照我的说法,只有学院派书法成立的时候,书法才能变成一个学科。因为它里面有很多西方的东西在里面,它是西方文化当中拿过来,它是拿来主义,拿过来确实把中国文化引到了它本来可能还要慢的,可能还要久,可能方向不在这里,但是它把我们引到了现实中指导的方向来,是比原来没有学院派书法的时候更好,那么今后会怎么样,我们都不能预测。但是今天我们看到这个展览的时候,我发现一个悖论,恰恰不是一个学院派的书法展览,实际上这个展览我觉得是陈振濂老师可能是对学院派书法的感受,可能是对现在的受学院派书法取悦出来的年轻书法家,现在的严铎平老师,担当起总干部,可能是对他们的警示。仅仅是学院派书法,你是走不出学院派的圈子,很可能变成国际通用学院派,就是保守,就是循规蹈矩,就是把艺术缩到一个框架里面去,用我们现在的说法,把书法格式化,但是不格式化你无法要求,你格式化了就教不出一个文化遗产下的书法家,那么我觉得陈老师,他可能会种下一个范果,可能会向恶的方向发展,他现在给学院派书法一个警示,但是任何人,一个学院派书法当中我觉得陈老师的下一任都是做不到的,为什么,因为他们已经在学院派书法中,因为你在创立学院派书法的时候,你是在学院派书法之外,你是站在更大的背景里,你是通盘考虑这个学院派书法的,我觉得这也是陈老师一个很聪明的策略。如果当时就考虑到是一个文人化的文化意义的书法家,也要在学院里造就,也就是我们学院里的私通了,潜学通,毅力通啊,古今中外通啊,变成书法的一个通人,通汇自己的,你在这个学院里面是造不出来的。那么我们先来一个普及,先来一个设计、策略、战略部署,先把它弄到学院派书法的框架里面,让它从这里起,因为通达书法的时候它有很多地方是,那么在现在这个语境里面把放在学院派的实践当中可能是通达的,当然还要充分考虑我们学院的教学模式,那么这个悖论就非常好的呈现出来,这是一个高端的理念。因为陈老师本来就是一个通达之人,比如说他是个书法家,他是一个篆刻家,他是一个画家,他又是一个文学家,他又是一个书画理论家,而且又是管理者,又是我们市的领导,正因为他是通达的,放到这个点上的时候,他好像是滴水库里的水,三峡水库里的水,滴出来的时候一个管子越小,它弹得越高,因为它压力大,但是你如果是一潭水,管子太小也达不到,因为中国文化行不通,因为它边边都有关系。我记得朱光田老师在二三十年前,就对我们说过一些话,我是记忆深刻,朱光田老师说:“当官的,官当得越大,你如果认真地学书法,你一定学得好,比不当官的好。”当然他有历史上的原因,比如王右军、颜鲁公阿什么的,但是朱老师还有非常深刻的话,而且也是普通的说法,他说:“当官的,就是摆平人事关系,人是最难摆平的,人都摆的平,二根线条二个字还摆不平吗?”当然他实际上是各种关系中和谐的协调方法,线条之舞就是线条的协调,讲到线条的“舞”字,我看到相关的媒体报导,说拍照的时候看到笔在跳舞一样,陈老师认可,可能陈老师作艺术学院的院长,他们唱歌跳舞是很大一派,可能是这个意思。36:06那更别说例子了,书法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还有一个陈老师不知道有没有看到过,台湾有个现代舞蹈家,很有名的叫林怀民,他做的云门舞集的一套,中国传统的一套,禅啊,太极啊,大概一个小时左右舞蹈,其中一个叫行草,做得非常好,我觉得这个也是通的方式。我们讲到舞的时候,我也到你们学校做项目的时候就在讲,做舞蹈的时候最关键的是舞蹈的灵魂之音乐,比如说舞剧,我们经常看的柴可夫斯基,他不是舞蹈家,他是作曲家,但是他做的音乐,天鹅湖上的作品,谁编舞谁跳的都不知道,开启现代派音乐,他的作品就是舞蹈,但是这个柴可夫斯基是谁编的谁跳的都不知道,我们现在也有个舞蹈,《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时候是陈继刚的作品,被说是张艺谋的作品,陈继刚非常生气,他说你懂都不懂。我觉得音乐、舞蹈在陈老师的书法语言都有非常好的身段,音乐舞蹈的节奏感在里面,都应该普及,当然这仅仅是个技术问题。现在我来讲讲第二个问题,陈老师从强调书法的“可视性”到“可读性”,准确地说是“阅读性”,这个实际上也是个定律。新时代书法走过来,走到学院派书法也好,走到今天书法也好,最最根本的一点是排除阅读,把它作为真正的作品,把它作为视觉图式,和写文章没关系,今天创作一点和明天创作一点都没关系,甚至错别字也没关系,关键是它书法的本体,书法形式本质,它给我们很多书法以外得不到的视觉上的冲击,但是走到今天的时候突然发现我们走回去了,我们需要阅读的书法,它实际上是不是说我们原来走的路走到这里的时候还需要回过去,这个规律在哪里,它的高明在哪里,我们所有现在当代的文化品质一样,什么叫一样,前段时间办的国际读书活动,电视台给我做过专访,谈谈网络阅读和传统阅读有什么不一样,大家认为一样,我认为不一样。我说网络阅读不叫阅读,,他说为什么,我说叫浏览,传统阅读才叫阅读,网络上你不可能深入,它信息非常多,点击率什么的,另外我就不多讲。我为什么说浏览和阅读不一样,我们为什么要重返阅读,是因为我们现在没有阅读的习惯,刚刚陈老师说过了不要捧我的人场,我的书法也能让你在这里停留2小时,我们为什么要达到这个目的,因为我们不能浏览,为什么呢,没有阅读的书法就是浏览。我们现在所做的所谓大展,成千上万的作品在里面,就好像网络一样,这种文化反而浅文化,让我们的书页浅文化,让我们看一眼,冲击一下就可以,变成快餐。这样的快餐也是我们造成的,因为是我们让他把书法走到这一步,陈老师说的我们还要走回去,我们还要阅读,阅读可以让你得到更多的意义,当时把书法独立当成艺术作品的时候,我们把其他的意义摘除掉,现在我们发现纯粹的书法情境意义是不够的,回到陈老师做的展览,他有意义有言说性,他发现仅仅是书法表象的实际行动是不够,所以他要加另一种演说法,要阅读要看文字的内容。那么这个我也要提提,在音乐出现的时候是没有人,就是一个节奏,突然发现不足以表演,所以我们要歌唱,音乐发展到十八世纪后十九世纪初,基本比较完善,发现人没了,交响乐团标题都不要了,但他发展到顶峰的时候,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时候发现演出还不够,贝多芬首先把实话加入到交响乐团,回归文学研究,那么我们看到现在的作曲家,包括戛木,他的交响乐团就是,为什么呢,可能也是通,有各方面的主题,就是书法要演说的时候,它有更深的意义要表达的时候,我们还要回归到我们祖先给我们的已有的表达形式,在这么两个构建下,我觉得这是一个高端的书法,他给我们提出了高端的书法,就像刚刚老师说的提出一些书法界好的问题,我觉得提问题是最重要的,刚才有的老师说可能你的技术是不完备的,我觉得完备不重要,重要的是方向。我就说这么点,谢谢大家,谢谢陈老师。
2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00:29:42 | 只看该作者
陈洪武:
    谢谢。下面朱以撒老师。
   


朱以撒:
    这几年看的展览也多起来了,使我们感到办展的主人需要考虑一个这样的问题,就是所办的展览不要和别人雷同,或者相似,应该有自己的个性,所以办展览不是说随随便便把作品挂上去就可以了,他是有自己方向的,有自己的层次的,那么振濂兄这个展览有个特点是别人达不到的,它是有学术文采在内部作为支撑的,这样使他和别人的展览不一样,所以很符合他的标题:线条之舞,确实是舞动起来了。因为一个人有了文采,有了学识之后,尤其是综合素养这么好,能够把各方面的学科贯通起来进行综合来运用,那么他的力量是相当强大了。我记得清代有个诗人叫袁枚,他曾经说过:“一个人眼睛和耳朵是有用的,难道须眉是无用的吗?”他认为眉毛和胡须都是有用的,因为须眉让你的眼睛耳朵变得更有美感。所以说是单调的还是很丰富的,在表现上肯定是不一样的。有综合素养的贯穿作为内部支撑呢,所表现出来的气度和韵致就跟别人不一样了,所以他有区别,更能表现展览的地方,我觉得就在这里,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这个展览的基调,我想就是清雅。清雅一个是很清新,清新当然是跟作者的取法是有关系的,比如说他取法晋人、宋人,清雅的书风,同时还有个人的胸襟气度,还有一种精神上的结晶,因为他的字面都是很干净的,简单的也不是,不像一些人表面上汤汤水水,甚至搞得很肮脏,很龌龊,火气很大,总是很清新,所以像王羲之所说的“从山阴到山上如在境中行”。这种使人看到很明快很清达、清旷。还有一个就是雅致的问题,雅致就是说有学识的人,这个笔下写出来是诗文人的气质,很诗人,很文雅,没有火气,同时这个雅又是自然的流露,我们看到振濂的作品他不是像很大力气写出来的,用不着这么大的力气,是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的淋漓尽致的,是涌出来的,而不是挤出来的,所以很潇洒、自如,也让人感到很痛快。那么刚才讲到阅读,其实阅读很重要,这次展览不仅让我们看到技巧,而且里面的文字内容也让我们感到需要阅读的,特别是一些短章、小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没有话就这么一句,有话就洋洋洒洒,一大片。那么可长可短,从很短的小品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书法家对某种场景的感受,对某个事物的见解,就是一转念写出来了。那么长篇的呢,就显示出有个大的框架,洋洋洒洒的表现,所以这是建立在有学问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的,那么这点恰恰是现在很多展览所达不到的,专业都是很重要的,我们看展览为什么有些展览能让人流连忘返,就是阅读它里面的文字,因为有些文辞它是很美的,我觉得它里面有古风,古风就是很有味道,遣词造句,这个可以回味,又不像古人作品有古风但是用典太多了,比如我们读文天祥的《正气歌》,他里面的典太多了,不借助注解简直都看不下去,这里也有它的古风,又不怎么用典,行笔流畅,清新,所以整个基调是清新雅致,这种给人的感受就比那种写大的字更能补慰人的心灵,更使人感到心灵的补偿。所以慢慢的欣赏就觉得这方面给我们的体验更丰富一些,柔软一些,而且更雅致一些,更小巧一些。如果有需要,在技巧上能不能稍微慢一些,才子气当然是很好,很潇洒,稍微控制一下,线条稍微控制一下,因为我发现有些控制的很好,有幅比较长的,今天在早上开会的那里,写得比较古拙的,好像是“谈于”什么,这两字很古拙,很有味道,因为那里用笔就比较慢,有些用笔比较快的,再加上他的纸张是比较薄的,就很容易划过去,这里就应该控制一下,让它含蓄一点,稍微重一点,可能会更好些。我就讲这些了。

    陈洪武:
    谢谢朱以撒先生。下面请朱元更发言

    朱元更:
    今天下午听了很多专家、老师的发言,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我要说说自己的感悟,没有以上专家说的这么高端,这么有份量。我的感悟要从上午来的说起,一走进展厅,稍微看了一下作品,中午我不想吃饭,想留下来仔细看看有没有什么感觉,这个感觉比我学习书法那么多年,说句大话,看到得展览我是所有在座的看的最多的人,因为我在北京美术馆旁边呆了15年,全部到中国美术馆办展览的我都看过。今天我看了陈老师的作品以后,第一个感悟是洒脱,这个字是怎么写出来的,不是每个人都写的出来的,洒脱两字不是每个人都做到的,这是我的最震撼的感悟。第二我想说的是最高我们学的书法的气质叫书卷气,陈老师这个书法的线条,完全来自于他自己真正的才气,这个才气就是他的书卷气,我们学书法的人不是每个人都有书卷气的,好多书卷气是从古人那里换过来的,临帖,自己没有的从古人那里临过来的,他是完全来自于自己的,发自内心洒脱出来的,让我们更清晰地闲论一下,他就是像我们跑到山沟里面,像自然界安吉里小沟沟里的清泉流水,这个流水出来,完全是自然的,是非常清静的,刚才惠山老师说的我是非常赞同的,学古人的学出自己面目来的也是不得了的,完全发自自身流露出来的更厉害,这是第二个感悟。第三感悟是所有老师没说的,我现在要说的,我认为仔细看今天陈老师作品的,我会说每件作品的章法都是通过自身的推敲的,我特别看到他的小作品,没有一件作品的方法是雷同的,这就说明陈老师在创作作品的时候是很动脑筋的,我们请过陈老师去湖州讲课,他讲了让我们后学比较深刻的事情“一件作品,字写的好,章法是很平庸的,那就没有震撼力,也吸引不了人家看你的作品”,这句话看起来也是很简单的,但是我认为要记住这个事情是很难的,我们看到很多大家办展览,看一件你看不看是一样的,你想看就看,假如说我们每件作品我们都仔细看,仔细去琢,那就是真正去陷入你的灵魂,你的智慧,你能跟它共鸣,那就是高端的,这是我自己学书法的感悟。第四个感悟是我对陈老师的可敬可畏不是麻木的。我认为陈老师是有思想的人,说这句话可能很多人不满意我这句话,什么叫有思想,活着的人都有思想,可能在座的每个人都有思想,我认为不是活着的人都是有思想的,假如有思想这两个字,任何想法都走在前面的,这就是思想,什么跟在后面跑的都是没有思想的,就像我们有很多委员、很多古人,为我们后人留下可读的和深刻想到的理论,他把一些理论留给你们的,这个人是伟大的,是有思想的,所以我说思想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讲了这句话以后如果不服帖,那么改正自己为人的思想,为人的方法,你自己超前还是有思想的,所以我们看了这个展览之后,我们就感到有很多学习的地方。我想发自内心说句话,不看陈老师这个展览,可能我自己接下去自己要搞展览,或者明年再搞展览,这个展览看了以后,我要玩一玩,为什么呢?差距很大,也很多老师、同道鼓励我,搞展览,你写了几十年的字,也应该回报回报,但是我总是不敢,看到陈老师的展览后我更不敢。我只能说今天有很多的地方、很多作品,有很多喜欢书法的我们应该好好反省,我自己说不是麻木的崇拜人家,真要崇拜一个人,他必须有很多地方让我们值得学习的,那我肯定崇拜他,假如那个人没有我学习的地方,那我就不会去崇拜。所以我今天感到很高兴,陈老师留给我最大的影响。今天你在座的学生里面,如果你们是陈老师的学生,你们应该感到高兴。我自己真正的体会近两三年,我真心诚意地请教了陈老师,他最大的优点也是难得可贵的,他会跟你讲真心话,有时候我们拿了作品给人家看,都是表扬的话,没有提出问题的。这也算是正面鼓励你,但是我们听了好话后不知道哪里我们需要改进的,陈老师在这个方面跟人家不一样的,他能说出你的不足之处,希望你在哪个地方再去提高、历练,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我说的就是这些方面,谢谢大家。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00:30:31 | 只看该作者
陈振濂:
    第一个是对于刚才大家的批评,尤其是对我的很多的评论,我觉得受之有愧,实际上,我觉得我们只是老老实实在这条路上走,其实一开始并没有想那么多的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没有想到,但是大家这么好意来做这么一个解释,对我来说是个激励,其实我觉得与其说说现在是在评论,帮助我来做这个定位,不如说是帮助我在做一个指明一个方向,我还没有到老年,所以刚才曹工化讲说的这一点我觉得很对,圆满和方向相比,可能方向更重要,我们可能后面还至少几十年的一个努力。所以方向非常重要,那么我觉得今天能有这样一个方向,知道后面哪些是对的,第二是对于大家,这么大热的天到这里来讨论我的一个展览,我觉得过意不去,其实这次展览在准备的过程中间有很多人投入,还有很多像今天专程从外地赶来的,我刚才数了一下,大概至少有三十多个人是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啊,三十多个人,这些人以前都是在各种场合跟我学过书法或者说跟我讨论过书法,那么三十多个人从最远的好像是从东北,然后从四川,然后河南、山西的都有,我看了以后今天晚上还有一场他们年轻人自己设计的叫做“网络互动”,因为现在是个网络社会,所以他们有一批年轻人拉我去坐一坐,他们要通过这样的一个展览和很多的在线的现在的网民们一个互相交流互相论辩的自由谈论的过程,非常有吸引力,刚才我碰到那个书法网的佘天玲,他们已经在前天,大前天在网上征集很多问题,据说网上已经有很多问题了,那么我觉得晚上可能是少状态热水沸腾吧,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年龄段,但是我在读书的时候陆维钊先生跟我说,你太浮躁,你给我做主坐到图书馆里去看,拿那个古代发霉的线装书,那个时候那个书,一翻开来就是一股霉味,点句,让我去做标点,古装书没有那个点句嘛,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一个把古文的功夫给打好了基础,还有一个当时很重要的目的是要让我坐的下来,20多岁的小伙子哪里肯坐下来,那个时候老师的命令往板凳上一按,现在我人到中年,然后慢慢的开始稳定开始成熟了,我觉得可能今天下午听的是专家致言,今天晚上呢可能还能感受一下比较火爆,比较激烈的那样一些讨论,所以我在这里非常感谢大家那么大热天下午到这里来,然后这个会议结束的时候我们还有一个宴会,这个杨总他们那里有一个没有做的太好,没有通知,这个研讨会,他不知道是在后面,所以我想趁现在这个时间通知大家一下,今天晚上杨总他们那里在附近一个酒店做了几桌酒,给大家一起来聚一聚,这样的话就是晚上大家还有年轻人还有一个狂欢,和今天下午的专家致言有点不一样,好,谢谢,非常感谢大家!
   


主持人陈洪武:
    刚才陈振濂老师的这段话是发自肺腑的,但同样大家应给予回报,我想今天下午研讨会非常自由,非常轻松,但是在轻松和自由下有包含非常高的学术价值,有很多闪光的地方,充满了激情。我在想有个哲人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你的心有多大,你就拥有多大的世界”,用这样一个学说,这样一个观念来观照陈振濂先生的书法经历和各方面的成就来划,他是把自己的头颅紧紧地伸向天空,而用把自己的脚跟踩在传统的大地上,一直人们把他属于很多陈振濂型的商标,教育家,理论家,甚至是学者,理论家,篆刻家,画家以及行政领导干部,但是今天我想对于专家的发言,他骨子里流淌着书家的血液,因此我今天的小结围绕他书家这个命题,来简要地把各位书家的意思表达出来。第一点,我觉得陈振濂勇于拓荒,有思想的书家,我们从他80年代末,相继提出的学院派书法、中国画的图式研究、篆刻复态研究、魏碑艺术化运动以及新帖学等等,他的每一次提出就正如刚才专家所讲的,在书坛上崛起了一次又一次学术上的关注,陈振濂先生是伴随着学术的关注和争论而成长,正如周俊杰的表述来讲的,描写当代书法史绕不开陈振濂这个人物,我想这句话含金量很高,那么换句话说,陈振濂用他的形而上的思考确立了他自己的一种理论家的品质,有思想性,他的追求在当代书坛可以说也高起了一种视为如飞星的城市气象。第二,我觉得陈振濂是复合型的学者书家,我们都知道陈振濂先生在教育、创作以及理论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成果。因此人们给他标上全面的、高品位的书家的一个标志,涉及到书法、篆刻、国画乃至于诗词等诸多领域,应该说他在艺术的、多方位的、立体的沉思与探索,回答提供了学术心理上的包袱。而且就在当代书坛也同样打上了陈振濂的深刻烙印,与大家所向往。第三点,我觉得陈振濂先生是创立了独特的“陈家样”式的文人书家,刚才正如何应辉老师所说的,陈老师的书法最代表他的是行书,文人气是他心里自然流露的,我想刚才大家的评说已经标志了在这个文人气格的东西,在30年的素养当中已经得到充分展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这个展览的推出,他的陈式风格有机会独显,更为深刻。尤其我觉得传统文人的那种古典唯美情怀再加上现代学者的开放精神,陈振濂先生都得到了统一,并且在他的书法世界当中不断地加以光大、发扬,这为当代书坛提供了一个极为成功的模式,所以今天我们的学术研讨会在这里剖析与研究这样的个案都非常具有意义。最后我受主持人朱关田老师委托再一次提议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陈振濂先生“线条之舞”艺术大展的成功举办表示诚挚的祝贺。感谢各位专家精彩的发言。谢谢!研讨会到此结束。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00:32:11 | 只看该作者

西






      庆贺霍松林先生从教六十周暨八十寿诞

           
  学



  
我国著名的古典文学家、文艺理论家、诗人、书法家霍松林教授从教六十周年暨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于20001128日在陕西师大隆重举行。这次大会由陕西师大主办,陕西师大文学院筹办。参加大会的有陕西省政协主席安启元、陕西省委常委、栗战书、陕西省教育厅厅长胡致本、陕西省文联主席李若冰、甘肃省天水市委书记王洪宾、西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程群力、陕西省人民政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社联、省作协、天水市人民政府、市文联,西安市人民政府、市人大、市作协、市文联、市卫生局、河南省偃师市委、市政府、市政协、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等单位的领导及霍先生亲友和遍及全国的弟子100余人,场面宏大,气氛热烈。会议大厅内外展列的诗书画界名流为霍先生创作的近百幅书画作品,洋溢着对这位学界泰斗的真诚祝嘏。
霍先生1921年诞生于甘肃天水县霍家川,早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中文系,1951年来陕西师范大学任教至今。半个多世纪以来,霍先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硕果累累,誉满天下。陕西师大党委和行政十分重视这次庆祝活动,一年前就成立了筹备委员会,出版了《霍松林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文集中收集了钱仲联、程千帆、姚奠中、吴功正、吴调公、王钟陵、钟振振等著名学者及霍先生诸弟子的诗、文、词、联数百篇,八十多万字。海内外书画名家为祝贺霍先生寿辰而创制的四百余幅书画,结集为《庆祝霍松林先生八十寿辰书画集》,由霍先生的子女筹资出版,九十三岁高寿的钱仲联先生亲笔题签。

与会人士高度评价了霍先生作为一代学术宗师在半个多世纪中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及对新中国学术文化教育事业的突出贡献。他们主要从五个方面评述了霍先生的学术品格和思想情操。第一,求实创新的开拓意识。霍先生在筚路篮缕创业艰维的五十年代,以务实求新的态度,撰写了一部富有开拓性的文艺理论教材《文艺学概论》,这是解放后我国最早出版的一部新型文学理论专著,奠定了我国新时期文艺理论的基础。第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霍先生有句名言:“我的岗位工作是教学,所谓研究,其实是备课”,他先后讲授了文艺学、现代诗歌、现代文学、古代文论、中国古典文学等多门课程。他本着教什么,研究什么的态度,每门课都撰写系统、全面而见解独特的讲稿。因而他所讲授的各门课,效果突出,备受好评。不仅如此,他所讲授的每一门课,都能写出许多高质量的论文和专著,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果。第三,坚持真理、百折不挠的顽强品格。在当年的极“左”思潮和“文革”中,霍先生因坚持“形象思维”等正确的艺术观念而受尽磨难,然而他没有屈服。粉碎“四人帮”之后不久,他又发表了《重谈形象思维》等一系列文章,重申自己的观点,并澄清了当时学界在形象思维方面的诸多模糊甚至简单片面的认识。第四,德才兼优、知能并重的素质教育观。他所说的“知”,既要求“博”,又要求“精”,“博”是“精”的前提;所强调的“能”,包括学术研究、文学创作、学以致用等方面。实践证明,霍先生的教育是成功的。近20年来,霍先生培养的研究生有18名获硕士学位,30多名获博士学位,遍布北大、清华、首都师大、武汉大学等全国许多高校,绝大多数都是所在单位的教学、科研骨干,有不少人已是卓有成就的中青年学者。第五,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大师风范。霍先生是“品学兼优”、“知能并重”的楷模,他有着高尚的人品、广阔的学术视野、卓越的诗词书法创作艺术。在“学以致用”的“用”方面,他更是身体力行。八十年代初,他发起成立了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此后他长期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他主编会刊《中国唐代文学研究年鉴》十卷,筹办唐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五次,促进了国内、国际文化交流。担任中国杜甫研究会会长期间,他先后召开过四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推动了国内杜甫研究的深入。霍先生以“振兴诗教”为己任,作为中华诗词学会的重要领导,为当代诗词队伍的壮大和诗词创作水平的提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提倡诗词革新,用新声新韵创作了《金婚谢妻》和《八十述怀》二十七首七律,被诗词界公认是“新声新韵的奠基之作,在中华诗史上有划时代意义”。
霍松林先生是本世纪杰出的人文学者之一,他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极大地丰富了二十世纪的学术文化。这次祝嘏活动将通过学习和弘扬老一辈学者的做人为学之道,激励新一代学人勇攀科学高峰,创造无愧于前辈的事业。这是与会者的共识。
  


(庆贺霍先生八十华诞会务组)


傅绍良
博士
执笔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08:13:55 | 只看该作者
孝感本土书画名家网络展系列——
                     《陆舍无作品理论研讨会》


时间:2010年10月16日(周六)上午9:00——12:00

地点:似水年华茶艺坊(乾坤阳光店)   
      




主办:槐荫论坛书画版


承办:似水年华茶艺坊


赞助:仙合家纺


参加者
         
          孝感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左剑桥先生
        《论坛》总版主雪山飞狐先生
        《论坛》南楼月 总版主
        《论坛》笑揖清风 总版主
        《书画》版主
          系列展学术主持 孝感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管季超先生
         来自应城/安陆/大悟/云梦/孝昌/汉川/孝南及市直单位的20余位书法家嘉宾
         [系列展/之一]作者 《教师之友网》资深注册会员陆舍无先生
         [研讨会]赞助方代表
         
会程安排

         1,左剑桥先生讲话;
         2,《论坛》总版主讲话
         3,《书画》版主/系列展策划人李波先生介绍[系列展]策划意图;
         4,陆舍无先生发言[介绍书法创作体会];
         5,与会嘉宾自由发言[研讨环节]。
         6,会议学术主持管季超总结发言/感谢到会嘉宾 承办方 赞助方。      

会     务
          1,《书画》版主刘刚先生用录音/笔记作发言记录;
          2,承办方义助会场布置。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08:21:53 | 只看该作者
为本土书法名家举行[研讨会],首开新河



网上展,网下谈,书艺展示与研讨,互动新形式


《论坛》管理者/社会有识之士与书法界协力,共襄此举


书法家茶聚,探讨书艺,交流情感,畅所欲言,为本土文艺事业添佳话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25148&extra=&page=1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25148&extra=&page=1


值 得 期  待。。。。。。。。。。。。。。。。。。。。。。
2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08:25:08 | 只看该作者
槐荫书画名家网络展系列——
                     
《陆舍无作品理论研讨会》


      管季超邀请本站[遥望天河][寒梅]两位版主到会。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11:24:50 | 只看该作者
     我友老无[陆舍无]是个认真的人,他昨晚写了一个在会上发言的简短稿。本站获准提前首发。

[研讨会记要稿]将由刘刚先生整理,本站在18号[周日]发出,请坛友留意。。。。








各位领导,各位书友;

      首先感谢市书协、《槐荫论坛》为我在《槐荫书画版》举办个人书法网展,并为此举办《理论研讨会》。

      说心里话,就我个人的书艺水平而言,并没有资格享受这么高规格的待遇。李波版主、管季超先生要我在这个会上讲几句。

     感谢各位领导/同道/朋友牺牲休息时间光临捧场,真诚地期待各位给我批评和指教。

      我学书三十余载,走了不少弯路,起初没有老师引导,完全凭自己的喜好,靠自己摸索,跌跌撞撞瞎摸走到今天。

     上中学之前,我就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的小学老师、中学老师以及村里的私塾先生对我的影响很大,他们是我的书法启蒙老师。

     我也像其他初学者一样,先后临写过唐楷诸家,写过魏碑、汉碑,钟、王小楷也临过,但这些仅仅是写字而已,后来也对宋四家以及元、明、清各家潜心研习过。但真正进入创作状态还是九十年代以后,近些年更注重书法创作上的探索,取得了一点点成绩,实际上只是书法方面懂得了一点皮毛而已。

     有朋友认为,我的书法给人的感觉是现代人的影响重一些,有流行书风之嫌。其实,我并非刻意去追‘流行书风’。我习惯于中锋用笔,笔笔实在。偏爱古拙、雅朴、敦厚,有禅意,有韵致这一路的书风。

    宋刘正夫《论书》云:“字美观,则不古……字不美观者必古”; 黄山谷尝言:“士生于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古人这些书学思想对我的影响很深,所以我的作品求雅守拙,不大能‘雅俗共赏’,真正喜欢的人可能不多。

    今天,李波和老管费心筹划,邀请同道们共聚于此,真诚期望大家畅所欲言。我想听听大家的真心话。

   各位都是行家,老无在此虚心求教。

                                                     [老无2010.10.15夜撰]
2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11:30:21 | 只看该作者
3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16:39:49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6 08:40 , Processed in 0.12929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