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新编辑策划方式 增强校报可读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29 06:4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size=+2]创新编辑策划方式 增强校报可读性

株洲市南方中学  申玉箫   邮编:412002

    [内容摘要]报刊的个性是其生存发展的灵魂,而这一灵魂在很大程度上是编辑者给与它的,因而编辑的创造精神对于报纸来说至关重要。校报因其自身的特殊性,虽不像大众媒介那样需要担心发行量的问题,但读者的认同度却实实在在摆在面前。因此作为编辑者,要充分考虑内容编辑和版面设计的新颖性,创新编辑方式,增强报纸的可读性。

    [关 键 词]校报  版式设计  创新

    学校作为育人的前沿阵地,文化引领是其教育方式中必不可少的手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网络的应用并不如今天这般普及,各中小学校可依赖的传播手段不外乎校园广播和校报,而校报作为校园文化的舆论前沿阵地的功能,似乎又不是每一所学校都意识到了的。时至今日,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学校,都意识到了校园网络这一传播平台。在这种形势下,校报的传统地位受到了挑战,似乎难以吸引当代青少年的眼球。作为一名校报的编辑人员,危机感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在校报的编辑和版面设计方面融入创新思维,与时俱进,稳固校园文化的前沿阵地。

    株洲市南方中学的校报《晨曦》,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它从手抄报起步,经历了人工刻版、油墨印刷和如今的使用电子排版、专业新闻纸发行,其间也不乏停刊的危机,但它都能够渡过难关,并不断发展壮大,迄今已发行49期,并获得了2006年度全国中小学优秀校报一等奖。其中凝聚了一代代晨曦人的智慧和汗水,一代代的晨曦人和《晨曦》一起成长。

    《晨曦》作为校报,其办报目的在于承载学校的理念文化,在师生之间搭建起交流沟通的平台,引导校园文化健康、良性发展。同时,它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文字记录,凝聚了学校的历史;为学校的对外宣传提供了平台,成为标志性的“名片”。基于此,校报的读者群主要定位于本校师生,同时也包括了其他兄弟学校及社会上的广大受众。

    校报作为校园内的主流媒体,首先必须有正确的舆论导向,报道教育系统和学校的政策及要求,反映国家关于教育行业的方针及工作要点。同时要注重报刊的引导功能,反映学校的特色,体现南方中学师生的精神面貌和办学理念,立足本校,影响行业,辐射社会。大众传播媒介在向公众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起着过滤的作用。主管这种过滤工作的,就是记者和编辑,他们可谓是大众传播媒介的“守门人”。我们校报编辑人员,对于报刊内容要有一个宏观的把握。校报的办报主体和读者群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必须注重互动——领导与教师的互动,教师间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反映在报纸的内容上便要求刊登教职员工关于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方面的论文、建议、散文、随笔等文章,以及学生的习作和编读往来等内容。在版面设计上,我们采取如下方式:报刊每月发行一期,报刊幅面的大小相当于A3纸张,设置头版、第二版、第三版和第四版。头版为新闻板块,报道学校举办的重大活动或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校园生活方方面面的信息动态。第二版为教师板块,刊登南方中学教职员工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意见和建议,给与学生的学法指导和随笔、散文等内容。第三版和第四版为学生板块,用于发表学生的优秀习作。编辑部还会结合教育教学和学生工作的开展,策划专题征文活动,例如青年党校专版、高中生赴日交流专版、南方中学“地球村”哈佛全外教英语夏令营专版等。特别是今年9月份,湖南省启动高中新课程改革,南方中学作为湖南省五所新课改样板校之一,扎扎实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编辑部把握这一契机,从课改的启动到推行进行了系列的追踪报道,内容涵盖了课改理念的贯彻,课程计划的落实等多方内容,并从校长理念、教师感言、学生体会等角度全方位对新课程改革进行解读,真正从读者的角度去设置报纸的内容,大大增强了报纸的可读性。

    在五花八门的各色信息层出不穷的今天,文章对读者的吸引力不能仅仅依靠其内容的深刻,“快餐文化”在学生中的影响不容小觑,我们很难去想象年少气盛的孩子们对一篇冗长的文章津津乐道,即使是“定力深厚”的成年人,也会被满版大块的文章所带来的阅读和审美疲劳而影响到阅读的效果,这对我们报纸的编辑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报纸是为读者而办的,读者是报纸生存的基础。对于当下盛行的“眼球经济”,我们不得不承认,它在吸引注意力的效果上,确实可以达到“惊鸿一瞥”的效应。有鉴于此,我们试图从激活版面的角度来激活报纸。因为版式是报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人们的阅读心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对于头版,我个人认为“坚持传统就是一种创新”。头版由于其内容的新闻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走正统路线,充实信息量,实现新闻纸即是信息纸的价值回归。这在标题的字体设置方面体现的最为明显,除了黑体和宋体,其他的字体属于禁止范畴。但也并非毫无文章可做,我们可以将横向标题和竖向标题变通应用,活用文章的分栏数和文字走向,避免“马路”的贯通,图文结合并注意图片的位置分布,从而达到整个版面层次分明、庄重而不失灵活的效果。

    至于二、三、四版,编辑人员就可以大展拳脚了。校报的主要读者群是青少年,青少年意味着活力,意味着朝气,意味着前卫和新锐。记得《南方都市报》曾对深圳高交会的报道进行了这样的策划:它活用金庸版武侠小说的话语结构设置版名,以武侠小说之灵怪,谈笑风生,使人产生阅读欲。

    A17:风云集会通栏标题:科技先锋二度出手
            记者述评:该来的都来了
            栏    目:青梅煮酒论英雄
  A18:盖世英雄之名人通栏:冠盖云集星光闪耀
  A19:盖世英雄之名商通栏:万商奔赴科技盛宴
  A20:华山论剑之国内通栏:剑走高新国手风流
  A21:华山论剑之国外通栏:舶来科技大放异彩
  A22:华山论剑之论坛通栏:高谈阔论点石成金
  A23:排兵布阵之馆内通栏:展台设计尽显风骚
  A24:排兵布阵之馆外通栏:场外功夫做到极致

    这样的报道,既鲜活可读,面广点新,又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读者对焦点新闻的多角度了解。对于我们校报的编辑者来说,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借鉴。

    在文章形式方面,可以根据事件性质的不同来选用不同的文体,确定最佳的表现形式。尤其要重视照片的作用。照片以其本真的状态呈现在读者面前,不似文字般需要读者从抽象到具象的思维转换,它凭借直觉优势就能切实说明新闻本源的实有状况,有文字不可比拟的证实性和保真度。正如传播学家施拉姆所说:一幅画就是一种完整的传播。我们在学生英国游学夏令营专版中,初步尝试采用了这一方式。事后回想,其实完全可以将步子迈得再大一些,以铺天盖地的照片形成版面强势,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不仅活跃了整个版面,更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外,还应注重点、线、面及色彩的配合,注重各种美术字体的搭配与应用。有人说:报纸不是手抄报,不应过分活泼。我个人对此不敢苟同。校报作为一个整体服务于同一目的——引领校园文化,但同时各个版面作为相对的个体,应体现自身的特点,版面之间“和而不同”,整个报纸亦庄亦谐,才是青年人的报纸所应具有的特点。

    校报的发展空间与其编辑者的独特思路、设计能力、投入程度和手段技巧密不可分。在报纸的编辑过程中,我们领悟到了采编人员的创造性思维和行动得到充分发挥的无限可能,对于亲手办出的每一份报纸,我们都像珍视自己的孩子般珍视它,更希望用我们自身的不懈努力,赢得《晨曦》的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南方都市报〉的新闻策划》,吴国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6 16:14 , Processed in 0.10328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