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0。9。28/与区实小梅校长同在陡小教学现场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 09:17:54 |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0-10-2 11:56:3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管先生的公益网站




         
13#
发表于 2010-10-2 16:28:42 | 只看该作者
[教师之友网]是所有爱教育者的公共学术交流平台。。。



http://dmfcz.cn21edu.com/

http://dmfcz.cn21edu.com/

感谢应城东马坊初中网链接本站
                 今日网上浏览,偶然发现该校网站作了友链。此前我并不知道。

               谢谢应城东马坊初中的网管朋友。










http://www.hbxgyz.cn/

http://www.hbxgyz.cn/

为找一篇文章,在百度中一搜。又发现;《孝感一中网》也在首页作了本站友情图链。

谢谢孝感一中领导和网管。

                     本站一定坚守创站初衷,文明办网,不负各友盟网站的信任。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6 10:17:08 |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0-10-9 17:12:09 | 只看该作者
让孩子着迷的101本书(zt)
        

    这本书里面介绍的一些故事是我成年之后才读到的,看着熟悉的名字心中感慨万千。童话真的只是写给孩子们看的吗?记得以前看过一幅漫画,年轻的母亲给孩子念童话的故事,自己却被情节吸引得忘了周遭的一切。在心底,总觉得,那些被我们称为“童话”的文字,并不像看来那么简单……
   

  小口袋文学

  宝宝和丘丘去森林散步,结果迷路了。倒楣的是,他们闯进了一座城堡,里面还住着一个吃人巨魔。他们推开厨房门,刚好和巨魔面对面相望,巨魔手上还握着一把小刀!

  宝宝和丘上尖叫:“哇,吃小孩的巨魔!”而巨魔也大叫:“哇!吃巨魔的小孩!

  巨魔吓得不停地颤抖,连小刀掉了都不知道。他飞快地爬到小梯子上面,用细细小小的声音说:“不要,不要,请不要吃我!

  每次读到《善良的吃人巨魔》的这一段时女儿都会哈哈大笑。原来这是个不中用的巨魔,他小时候听妈妈讲过一个巨魔吃小孩的故事,故事讲什么的没记住,却留下了一个“小孩吃掉巨魔”的印象,难怪他一见到小孩就吓得手足无措。

  经过这场别开生面的相识,小孩和巨魔居然成为了好朋友,巨魔不但请两个孩子吃面包和自制的水果酱,还把父亲和祖父的大鞋子拿出来,借给他们穿。宝宝和丘丘穿上魔靴,可以一步跨出去很远,跑起来像飞一样快。每到周末,他们都来拜访这位巨魔,三个好朋友一起聊天、散步,整个森林和城镇,到处是他们爽朗的笑声。

  这本文图故事书是法国巴亚出版社“小口袋文学丛书”(Bavard Poech)中的一本。“小口袋文学”是这家法国老牌出版社的童书品牌,由作家和画家合作创作的故事,至今仍在不断的创作出版中。

  这套丛书中的故事可以用“奇趣”、“清新”、“雅致”的字眼来形容。每本书都有特殊的符号标志韦的不同类别。分别有生活、趣味、神秘恐怖、童话、冒险、爱情、科幻、动物、友谊几大类。可以让小读者们快速找到想要阅读的书。更有价值的是,每本书并不全标志单一符号,有些是多符号组合,说明这套丛书尽可能地给孩子提供均衡、完整的成长养分。  这套丛书选择了比32开更小一些的开本,每本书一般大小40页左右,文图大致参半。每篇故事的长度大致相当于一篇不太短的短篇小说,有完整的情节,人物的性格鲜明,都富有个性。故事大多是从孩子容易理解、容易接受的生活情节中提炼出来的,也有对传统童话故事的反串,在轻松愉快中让孩子们领悟人生哲理。它们新奇别致,结局往往出人意表,读来妙趣横生。作为孩子们可以轻松阅读的文学读物,实在是再恰当不过。

  值得一提的是,这套书的中文引进者,更是别出新意地给它们加上了拼音注音,这样即使是那些刚刚学会识字的孩子也能自己来阅读了。

  许多大人,在孩子的阅读问题上比孩子着急得多,一俟孩子开始独立阅读就要把大人世界的经典塞给他们。如果孩子接受起来困难,就把那些经典去皮卸骨,改编成干巴巴的故事交给他们。不可否认,不少经典作品的故事梗概本身也是有些意思的,但木马即使再像马,也只是木马,骑木马的乐趣怎能与骑真马的乐趣相比?

  这些小口袋文学,还有那些与它们类似的读物,也许比不上传说中的宝马神驹,但至少它们比那些仿制木马更真实,它们是活生生的、健康强壮的小马驹,保存了完整的文学和艺术的骨架和血肉。孩子们骑着它们,可以骄傲地、愉快地在广阔的想象世界里畅游。

  目录:

  前言

  我当“小书迷”的日子(代序)

  第一篇古典名著

  它们真的让孩子们着迷吗? 它们为什么让孩子们着迷? 一点启示 图书信息

  第二篇图画书

  全世界孩子通用的语言 文与图的结晶 图画中的童话世界 征服城里人的幾米绘本 图书信息

  第三篇童话书

  来自民间的童话 融入伟大一生的童话 维多利亚时代的五部经典童话 长袜子皮皮VS.骑鹅旅行记 小王子——献给大人的童话 20世纪的魔法师和精灵童话 划时代的中国童话 图书信息

  第四篇历险、奇遇故事

  快乐的心灵奇遇 吹牛比赛:吹牛男爵VS.格列佛 所有男孩和女孩应该读的历险故事 傻子或疯子或天才的历险故事 两位好好先生的童话和现实的故事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经典探险故事 图书信息

  第五篇动物故事

  不会说话的动物故事 会说话的动物的故事 披着动物皮的人的故事 图书信息

  第六篇侦探故事

  平时不读书的人也爱读书——侦探故事 图书信息

  第七篇科普、科幻故事

  好奇心是人类精神世界的财富 图书信息

  第八篇魔幻故事

  魔幻的天空 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 大衣柜后面的世界 纳尼亚王国传奇 气势恢宏的魔幻峰巅 征服全世界的小魔法师 奇思妙想的百科全书 胆大翻开,胆小走开 古道热肠的吸血侠 中国的魔法学校 吓你一跳的达尔 讲不完的恩德 图书信息

  第九篇成长故事

  童年记趣 不一样的成长,一样的感动 时代少年 少年,成长在那个时代和所有的时代 图书信息

  第十篇漫画故事

  读图时代 图书信息

  索引一:推荐图书适合年龄索引

  索引二:推荐图书名称/作者姓名索引

    索引三:推荐图书版别、价目索引

作者简介:

  阿甲,原名林晓曦,生于197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法律系。

  萝卜探长,原名林晓旸,生于1962年,毕业于武汉化工大学自动化系。

  兄弟二人是无书不读的大书虫。曾分别从事过多种职业,因为醉心于为孩子们做点儿事情,终于投身到整日与孩子们一起疯疯癫癫的事业里。 2000年共同创办儿童网站“红泥巴村-献给孩子们的网络童话”,并努力使它成为最受中国孩子喜爱的儿童网站,策划、编写了“红泥巴村完全上网手册”系列丛书,包括《安全玩转互联网》、《小冒失冲浪秘籍》、《网络的夏令营》、《网际揭秘七七四十九天》。2002年共同创办红泥巴读书俱乐部,积极推广儿童文学和儿童阅读活动。

    书评:

童书鸡尾酒里有我要的芳香

文/邱建果

  去年年底,我正在家休假,每日抱着两个月大的儿子哇呜哇呜地“说话”。此时,收到阿甲和萝卜探长寄来的新著《让孩子着迷的101本书》。我当即左手抱儿,右手翻书,开始读起这本关于童书的书来。这阅读过程是非常缓慢的,虽然我不必时刻抱着儿子,但阅读时时被打断,一会儿儿子哭了要抱着他“散步”,一会儿儿子饿了  
要调奶粉(母乳不足),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我只好不停地把书放下又拿起,拿起又放下。同时这阅读的过程也是非常有趣的,本来就是读一本童趣盎然的书,又伴以小儿的啼哭和养护小儿的点点滴滴,真是相映成趣。慢是慢了点,但感觉像是乘坐一列满载着童趣和欢欣的幸福慢车,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心里怀着一点永远不要到站的巴望。  

  阿甲和萝卜探长是两兄弟,姓林,本名林晓D的萝卜探长是哥哥,本名林晓的阿甲是弟弟。两个人嗜书如命、无书不读,尤其狂爱童书,非但爱,而且将推广童书当作自己的事业乃至生活方式。为推广童书,培养更多更痴迷的小书虫,他们真是不遗余力。这本《让孩子着迷的101本书》,便是他们营造书香童年的又一举措和成果。  

  本书以一个超级书虫的阅读经验,以是否让孩子着迷为评判标准,从古今中外适合当代儿童阅读的图书中精选出100余种,分为古典名著、图画书、童话、历险奇遇故事、动物故事、侦探故事、科普科幻故事、魔幻故事、成长故事、漫画故事十个类别,以随笔的形式,不厌其烦地介绍作品的内容和背景,漫话亲身阅读时的生动感受,并努力探究这些作品之所以让孩子着迷的原因。尤为难得的是,书中还收集整理了这些图书的出版信息,从适合阅读的版本、适合阅读的年龄和是否适合大声为孩子读等角度,提供细致的建议。  

  本书是一本导读性质的书,但从头至尾读下来,你绝对感受不到一丝“导师”的威严,贯穿全书的是作者对童年的无限怀恋,对童书的无限痴迷和与读者分享这份怀恋、这份痴迷的真挚。就像一个老朋友在与你聊天,聊童年、聊童书,聊那些经典童书的作家、插画家和翻译家,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如一条缓缓的小溪,间或有幽默的浪花溅起。令人叹服,引人入胜,令人迷醉。一本经典的童书是会醉人的,一份对童书浓浓的爱也是会醉人的。《让孩子着迷的101本书》则是撷取了100多种经典童书的精华,再加上作者对童书的那份浓浓的爱,精心酿制的鸡尾酒,或是勾兑成的迷魂汤。  

  这本书封底有一句话“从此爱上阅读”。本书虽是为那些关心儿童阅读的家长和老师提供建议的图书,但完全有可能,那些家长和老师在指导孩子和学生阅读童书之余,自己也从此爱上童书,在阅读童书的过程中怀想他们忘却已久的童年,更长久地保鲜他们的童心。这,我想是本书及作者更大的用心及意义所指。  

  在儿子的哭哭笑笑和妻子的呼来唤去声中,断断续续地,我花了一个多月才读完了这本书。冬去春来,让孩子着迷的101这本书就像101棵种子,就要在春天里发芽了。










这是一所图书馆中的学校


——深圳市南山区后海小学阅读活动侧记



2010年03月18日

作者:顾雪林

来源:中国教育报



后海小学以“大阅读”的教育理念,对学校教学楼空间进行了大胆利用,在这里,你就像进入了一个学生图书馆,课间看见的都是学生们读书的身影。把教学空间同时变成读书空间,让学生们徜徉在书的海洋里,这真是一个独出心裁的发明




为儿童的幸福人生奠基



日前,中英阅读文化论坛——“通过公共活动推动全民阅读”国际研讨会在深圳市图书馆举行。一位身材高挑、温和而自信的女校长的发言,吸引了场内中外教育专家的注意,她就是深圳后海小学校长袁晓峰,她的发言主题是“快乐阅读——像吃饭一样必须而易行”。

袁晓峰一发言就直奔主题,“我们学校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是什么呢?是阅读,是快乐阅读。我们的快乐阅读是一种积极的‘大阅读’的教育理念,是一种与美国‘读为基础’运动和英国的‘快乐阅读’不谋而合的阅读文化。”听到这儿,在场的来自美国和英国的儿童阅读专家们开始活跃起来。

袁晓峰接着介绍说:“深圳南山区后海小学的快乐阅读是一种以课程形式呈现的、易于操作的、日常性的、持续推进的儿童阅读的实践。其宗旨是:建立起儿童与阅读之间的积极联系,提升其阅读素养,为儿童的幸福人生奠基。”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



  图书馆中的学校



深圳市后海小学虽然小,但绿化得非常精心。教学楼的周边都被高大的绿叶植物覆盖,环校的矮墙上,爬满了藤状的植物,火红的花朵,掩映在绿叶之中,分外好看。在操场边小花园的长廊里,很多图书被栓在一根根细绳子上,随风飘荡。学生们可以坐在长廊里,随意翻看任何一本书。

一进学校的教学楼,可以看见在楼梯的每一节台阶上,都贴有学生们简短的阅读体会,这是后海“童心童语话阅读”的展示。

一进教学楼,我们仿佛走进了书的海洋。天花板上挂着书,墙上贴着书,走廊上放着书……生态阅览室、快乐书吧、梦想中心,等等,书籍都是开架取阅,好书交换站、图书漂流,学校在让更多的书籍流动,让童年与更多的好书相遇。

在后海小学,图书馆像孩子们的家一样温暖舒适,窗帘是书页,讲述着孩子们在图书馆的故事,规范着孩子们的言行。许许多多的书在那神奇的“芝麻开门”的门上争奇斗妍,爱读书的孩子往那扇门走去,门就自动为他开启。能舒舒服服靠着、躺着的沙发和垫子,让孩子们可以边读书边做梦。“爱心树”、“愿望树”、播撒美丽种子的花婆婆伴随着孩子美美地阅读。读完就可以动手DIY的小型工具,让孩子们快乐地播种希望,幸福地放飞梦想。在后海,书籍不会整整齐齐端坐在架子上成为文物,而是想方设法展示出它们迷人的部分——让书脸绽开,按各种需要陈列——新书快递、主题阅读推介、作家专题推介等。那些七彩花瓣似的小桌子上,那些掀起来就可以展示的小凳子,都能让孩子们的笑脸与书的笑脸相遇。

墙上,是学生们自己画的快乐阅读生活画,画幅巨大,满满地占满了几面墙。墙下,高低不等的各式书柜顺墙摆放,一直到尽头。

  每个书柜的格子里,都摆上了各种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图书,学生们可以随时拿取阅读。据学校杨主任介绍,这些书是经常更换的,让孩子们常看常新。



  阅读课程多样化



后海小学把“快乐阅读”课程拆成可操作的、可选用的、简洁明了的、易推广的一个个“迷你”课程:“图画书阅读”课程、“儿童诗阅读”课程、“科学阅读”课程、“大声朗读”课程、“合作思考阅读”课程、“课内外结合阅读”课程、“儿童创作”课程、“手制书”课程、“亲子阅读”课程和“快乐书吧”课程等。

后海小学“快乐阅读”的总目标是:在小学阶段实现热爱阅读,习惯阅读,并能享受阅读的乐趣;会自发阅读,能通过阅读来学习;在阅读中健全人格,成长心灵,和谐发展,丰富人生。

低年级以“图画书阅读”开始快乐的阅读旅程,中年级以“合作思考阅读”为成熟阅读奠基,高年级以“阅读策略研究”来促进儿童做成熟的阅读者。

后海小学以“大阅读”的教育理念对学校教学楼空间进行了大胆利用,让人惊叹。在这里,你真的进入了一个学生图书馆,学生们随便坐在哪里,都可以很方便地从身旁的书架上拿起一本书阅读。随意在后海小学教学楼的各层参观,走廊里、拐角处、楼梯上、窗台下,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图书架,一些矮小的图书架,学生们可以坐在上面读书。

课休时,看见的都是学生们读书的身影。把教学空间同时变成读书空间,让学生们徜徉在书的海洋里,这真是一个独出心裁的发明。



  阅读方法多元化



在后海小学三楼的一间教室,记者和学校50多位热爱读书的孩子们探讨“阅读”话题时,讲台下学生们的小手举起了一片,大家活跃异常,答案五花八门。学生们说,用眼睛看书是阅读,是文字阅读;用耳朵听也是阅读,是聆听阅读;用手摸也是阅读,是触摸阅读;看电视也是阅读,是聆听阅读和视觉阅读的综合阅读。该如何规范这些阅读的说法,也许可以商榷,但你不能不佩服这些学生发散性思维和研究性学习的态度。

在该校的童话书书林,你可以随手翻看挂在书林中的童话书;在学期荐书栏,你可以了解不同年级的图书推荐书目和推荐给家长阅读的书目;在快乐森林读书报前,你可以看到当下最新图书书评以及内容简介;在求书荐书、以书易书的“快乐书市”栏,展示着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的精美的图书推荐卡、求书卡。门外的快乐画廊,是孩子们爱阅读的历程与佐证;阅读阶梯上的童心童语,浓缩了孩子们对阅读的爱;走廊书架,是每个班图书上架的地方,是每本书寻找知音的地方;家庭书斋联盟,是家校共同引导孩子们快乐阅读合力的最佳见证;儿童手制书展,是孩子们从读书到创作的升华。

后海小学并没有让学生们死读书,而是大力提倡对学生读书的积极引导,让学生们在读书过程中活跃思维、提出问题、探讨问题、交流思想并有所创造。

在后海小学的学生自创图书展示架上,《小老鼠如意》、《我爱阅读》、《美美和呼噜》等一大批学生自创的已经公开出版的图书,让参观者目不暇接。这是孩子们读书后的创造成果。

学生们的画也许还是稚嫩的,学生们编写的故事也许需要再精心推敲,但你不能不承认,学生们从这些创造中第一次体验到成功。家长们从这些创作中体验到阅读对孩子的意义。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在这里,营养像淙淙溪水,涓涓流到孩子们的神经末梢、血管和心田。

后海小学校长袁晓峰说:“快乐阅读,像吃饭一样必须而易行。”
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主席亚当娜女士在参观了后海小学后说:“你们所做的一切,是让你们的孩子能成长为出色、强大、有创造力和充满爱心的人,也就是这个世界需要的人。”


图为:深圳市南山区后海小学校长袁晓峰和孩子们





如何指导学生自能读书
来源:互联网 作者:宋祥栋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课外阅读量作了具体的规定,这就把学生课外阅读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然而学生阅读能力的水平并不让人乐观,为此,教给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十分有必要。读书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教会了学生读书也就教会了学生对语文的自主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的读书水平亟待提高,于是尝试教给学生一种四步读书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一、 读通
   一篇好的文章到手,对于喜欢读书的学生当然是先睹为快,然而由于小学生识字量的限制,不可能对文章中的每一个字都能认识,这就需要首先扫除文字障碍。而要解决文字障碍,可以求教于老师、同学,也可以借助于工具书。我们常说:字典是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小学生在低年级就已经学习了汉语拼音,又学习了常用的查字典的方法,完全可以通过字典来扫除文字障碍。因此,对于独立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利用工具书既可以读通课文,又可以在查到字音的同时,了解一下字意,为下一步读懂课文做一下铺垫。待每一个生字都已经被你克服,你不仅读通了文章,同时,还增大了识字量,为以后进行课外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步克服了学生在读书中抄近路,想偷懒的做法,那种在读书中念偏旁、漏生字的情况得到了控制。
  二、 读熟
   课外阅读的一个重要的作用是为写作积累素材。由于小学生的读书能力有限,很难做到读一遍文章就可以读准确,因此,在读通课文之后,必须趁热打铁把文章读熟,才能不至于很快遗忘。根据心理学中有关记忆规律的原则:及时的复习是克服遗忘的最好方法。而且,扫除文字障碍之后,多读几遍达到能够熟练地朗读,做到一字不错,可以保证在以后能准确运用。在这一环节中还可以鼓励学生摘抄文章中的好词佳句,扩大自己写作词汇的积累,以备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通过这一读书步骤的要求,学生读书养成了习惯,变得愿读书、爱读书,这样,在大量读书中,学生积累了很多的东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 读懂
   在前面两步读的基础上,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语感,对文章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如果能进一步地展开阅读,并能努力地去理解每一个句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而体会文章思想,达到真正读懂文章。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大量阅读中自然地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就形成了较强的语感。这样,必然会伴随着学生读书量的增大而让读书变得轻松,读书的兴趣也就会越来越高,理解能力也会得到很大提高。在真正读懂了文章的基础上,再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学生既进行了小练笔,提高了写作能力,又进一步扩大了语言的积累,充分起到了课外阅读的作用。
   在这一步中,学生对课文和外来读物都能正确断句,以前那种死记硬背性的读书方法得到了改变,通常所说的读破句子的现象明显减少。
  四、 读美
   读美,即美读,也就是有感情地朗读。当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能够真正理解之后,也就有了自己的认识。这时,要求能够有感情地把文章读出来,也就完成了学生自己对文章的再创造。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就告诉我们对于同一篇文章来说,每个人的理解可能不同。当你能够把自己对文章中情感的把握完整地表达出来的时候,也就真正地学会了这篇文章。这时再进一步鼓励学生写出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大胆对文章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又可以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同时,强化个性,使之逐步形成独立写作的能力。
   这一步的读书教学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学生读书习惯得到加强,同时,那种和尚念经式的读书已荡然无存,代之以充满感情的优美朗读。
   通过四步读书法的指导,我们班学生的读书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学生的读书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在教学中我又不失时机的开展了一系列的读书竞赛和类似的活动,学生读书的劲头更加高涨,课本中的很多课文学生都能熟练背诵,还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都得到提高。



黄岗实小“第二届教师读书报告会”于5月29日晚在前四楼电教室隆重举行。五位教师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各具特色的读书心得。
    五位教师代表做了精彩的发言。从他们的发言里,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实验小学教师们心底里流淌的那份向上进取的激流,更为他们质朴的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的真诚所感动。
教研室胡小军主持会议

黄邱玲老师报告

张猛老师报告

乐欢老师报告

卲朝辉老师报告

林卫华老师报告

王海清校长总结发言





乐伢书屋进校园 学生“拍”书献爱心(图文)
时间:2010-12-02 来源:武汉崇仁路小学 作者:语文教师张德卿
         11月30日下午2时,由武汉广播电视总台和武汉妇联儿童工作部联合举办的“乐伢书屋——孩子们的爱心书屋”活动在我校六楼报告厅举行。此次活动由学生喜爱的少儿频道节目主持人万小小和肥牛博士共同主持、采取“拍卖会”的形式将学生带来的旧图书捐赠给贫困灾区的儿童。我校三年级200多名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并捐出图书达900多册。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既了解了拍卖会的基本形式又以实际行动奉献了自己的爱心。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1 17:06:40 | 只看该作者
与本站互链友好网站

《孝感教育网》
《孝感教育科研网》
《孝感一中》
《小学科学教师》
《郭声健艺术教育网》
《江西书法网》
《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中国书道网》
《孝感教育论坛》
《应城东马坊初中》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19:06:40 | 只看该作者
城乡理解教育:学校价值观教育的新内容
2010-09朱小蔓 王善峰
    作为一种“现代社会进步和变革的动力”,教育需要而且也可以在社会变革、转型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这既是社会的需求,也是教育的使命。面对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急剧加快带来的新情况、新机遇和新挑战,价值观教育应该成为首先需要考虑的事情。作为系统地培养人的公共机构,学校面对的是成长中的具有很强可塑性的人,在传承知识的同时,更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公共精神,关注人的心灵培育和精神成长。因此,学校需要有针对现实的价值观教育。学校教育,尤其是价值观教育,应该而且也必须抓住珍贵的教育契机,将富有时代性和本土化的新内容通过良好的方式传递给青年人,帮助他们树立新的价值理念,培植起健康的情感,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改造发展中的社会。在中国当前城乡急剧变动的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理解教育正是一项体现社会现实需要的价值观教育新内容。

    城乡理解教育的提出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文化、价值与信仰日益多元化发展成为重要的时代特点。有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化率1982年为20.60%,至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时已达到36.09%,现在约为45%,有学者预测到2020年要达到60%左右,2050年将要达到70%至75%。据测算,2009年至2020年农村向城镇转移的人口数将达到1.6亿至1.8亿。这样巨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对社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文化氛围的改变,使流动人口融入当地社区生活还存在很多障碍和困难。而城市——不论是政府还是居民,面对滚滚而来的流动人口,在采取自我保护措施的同时也强化着社会群体间的隔阂和排斥。文化、价值与信仰日益多元化的发展在给人们提供可选择性的同时,也带来了精神上的焦灼以及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诸多冲突。在城市,人的孤独感日益增强,压力、焦虑、紧张和不安全感弥漫,人们缺少与自然的接触与联系,生活、工作环境生态化程度低;而在农村,人们充满对城市文化的向往,对城市文化风潮的盲目崇拜和对物质文明的片面追求正不断侵蚀着传统文化的根基。这种农村文明向城市文明单向度的模仿与靠拢,正在使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和浓郁深厚的传统文化日渐衰弱,乃至濒于衰亡。我们应当探寻适当的发展方式,引导人们转变观念和意识,以实现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的优势互补与和谐共进。

    社会的变化也必然反映在学校中:学生流动,学校布局调整,学校生源日益多样化,不同地缘、不同地域文化的学生越来越有机会进入共同的学校生活和学习。笔者在调研浙江的一所中学时发现,学生来自近20个省份。学生生源的日益多样化和文化习俗的多样性,为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农民工入城及其子女入学中出现的社会排斥现象是城乡理解教育提出的一个直接动因。调查数据显示,2004年农民工举家外迁的有2470万人,比2003年增长1.6%,约占农村外出人口的20.9%。据测算,今后每年增加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接受义务教育的随迁子女有150万人左右。作为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新的社会群体,农民工是由农村向城市人口转移的主力军,而今日接受义务教育的农民工子女,绝大多数就是明日建设和享受城市生活的新市民。今天他们所经历的生活体验、所接受的教育都是明天他们建设和回馈社会的原始素材,关注、关心今天的他们,就是关注、关心明天社会的健康发展。

    自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确立了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以流入地为主,以公立学校为主”的“两为主”解决思路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利。这些政策措施发挥了积极的效果,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以解决。但是当前,无论是农民工,还是其随迁就学的子女,在融入城市生活的过程中均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承受着城市社会种种形式的歧视和排斥。现实表明,城市人对乡村人的歧视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在学校教育的场域中,对流动儿童实现从“接收”到“接纳”,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城乡变动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生存状态,城乡矛盾是我们对生存状态的感受,城乡理解是我们对新的价值的诉求。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学校要培养数以亿计的学生,向这些发展中的人传播和传递契合社会发展的价值观是学校教育的使命。

    城乡理解教育的内涵

    城乡理解教育是回应当前城市化进程的社会现实提出的教育理念,旨在通过教育的途径,发挥教育的先导性功能,引导和教育城乡学生及成人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树立互相尊重的意识,增加了解和理解,增强信任,消除歧视和社会排斥,促进社会群体之间良好相处,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回应社会现实,城乡理解教育包蕴着的正是当代中国致力于建设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所需要加强的那些价值观,如尊重、平等、关爱、包容,承认差异、学会共处、相互适应等。作为一个价值范畴,它包括对城乡不同文化的尊重,对城乡发展进程、城乡互动与统筹的知识和政策的认知,对城乡人口流动中人与人的关爱、尊重、互助与接纳等正面情感,以及歧视、排斥、孤独、压抑等负面情感的体验,包括在思维方式上培养不同人群个体间相互欣赏、理解、包容和接纳的取向。

    城乡理解教育是在城乡维度上一组价值观的统整和新体现。我们可以把这个价值观念群所包蕴的价值观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中心价值观或核心价值观,指城乡人群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接纳与共处。二是相关价值观,可以区分为循环往复的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是爱与同情,对他人关怀同情,对自己自尊自立,二者之间是乐于分享;第二层级是和谐与公正,包含尊重人权、平等、对多样化的尊重等;第三层级是系统性、统筹性、统整性思维与智慧,包含远见、明智和良知等。不同层级的划分并不是截然相对的,其间有交叉有包容,实现方式和进程也是可以协调的。

    作为一项价值观教育的新内容,城乡理解教育紧紧把握当下城镇化发展和人口大规模流动的社会现实,把握城乡人群交融相处的教育契机,培养城乡人群间友好相处的理念、情感与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希望通过相应的教育,引导学生能够对城市和农村的历史和现状有较为客观的认识,能够客观、公正、历史地正确看待城乡经济发展、风俗文化、生活习惯之间的差别,尽量消除城乡之间的错误认知;能够向城市和乡村的学生传播城乡平等的思想理念,培养学生尊重、同情、理解、包容的情感品质和“思想上的开放”,乐于和能够接纳不同特色的地域文化;能够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倾听能力和对话能力,能够在不同的文化底色中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具有救助他人的行动意愿和行动能力,愿意为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城乡理解教育的推行

    在学校中进行城乡理解教育,以下几方面的努力是必要的:

    首先,校长和教师需要树立城乡理解教育的理念,在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学生活动、主题教育及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作出积极的调适,将城乡理解教育的理念融入其中。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多样化的聚集,是对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挑战,也为学校德育带来了重要契机。现在,有的学校对城市和乡村不同生源的学生实行“分离”的管理政策,异校、异班区分安置,人为地增加了不同生源之间的隔阂;某些教师对城乡之间的差异和特点认识不足,带有偏见,在教育教学中将自己的态度传递给学生,加剧了学生之间的排斥。贯彻城乡理解教育,应同校安置不同生源的学生,混合编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城市和乡村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特点,认识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在不同生源的学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增进交往和理解,减少偏见和排斥,将尊重多元、包容共处的美好情感植入学生的心田。

    其次,城乡理解教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可以渗透于现行的课程结构和教育教学体系中,依托正式课程及隐性课程展开,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开设有针对性的校本课程或微型课程。现行课程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在城乡理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灵活地推进不同生源地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理解与尊重。

    再其次,城乡理解教育植根于生活,需要确立生活教育的理念,引导学生发现和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在知识认知的基础上,丰富个体情感体验,逐步形成理解性品质及城乡理解价值观。作为一项价值观新内容,城乡理解教育需要诉诸认知学习、情感体验与表达,以及理性思考与判断,但本质是情感性的内在经验,是一种“身体知识”,需要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参观、访问、社会实践、生活体验等都是很好的教育方式。城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假期到农村生活体验一段时间,农村的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到城市中参观、体验,城乡接合部的学校可以将不同生源学生混合编班,扩大同龄人之间的交往,增进理解,结为伙伴,建立起友谊。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的志愿活动,到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实地调查、做志愿服务,等等。

    当然,城乡理解教育的推行和实现还需要包括教育体系本身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变革与发展:需要制定更加公平的教育政策,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师培训、考试评价等各方面观照城乡差别,注重渗透城乡理解教育的理念;需要进一步改革现行的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及其附加的系列制度,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公民权利和社会地位平等的城乡一体化社会体制与结构,破除人为的城乡分化的“社会壁垒”,为城乡居民的交流和理解奠定平等的法律条件;需要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逐步使农业、农村和农民摆脱贫穷、落后的处境,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需要在“两为主”的基础上,继续探讨新的制度和机制,加大对流动人员子女受教育权的保护,并努力向非义务教育阶段延伸,为教育和社会的均衡发展创设良好的法律环境,等等。

    城市和农村的关系是一个长远的话题。中国城市化发展方兴未艾,城市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前所探讨的城乡统筹、可持续、科学发展的思路对于城乡的良性互动和发展是良好的契机。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格局中,多种因地制宜的发展方式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在这样的条件下,城乡理解教育既必要,又可行。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城乡理解教育的理念对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将是一个有益的贡献。

    (作者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来源:中国教育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06:37:19 | 只看该作者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09:45:37 | 只看该作者
网易微博地址是 http://t.163.com/13971958105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11:40:50 | 只看该作者
读人比读书重要
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喜悦,那一份苦难,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感慨生命的短暂。但是有了阅读就能进入不同时空下他人的不同世界,就能拥有自身之外的经历和经验,也具有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读书
饭可以不吃,书不可以不读。但读书可以使人向善也可以使人变坏,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是也,因此选择很重要。
以前是没的选择的,看的主要是主流媒体的报纸杂志,如新华日报和人民日报,读别的是不可以的,因为很多书是被限制的,根本看不到。看的电视台是中央电视台,你想看翡翠台是不可能的,因为电视机只能收到中央电视台的信号。
而现在是选择多到不知该如何选择,据统计,2008年全国共出版图书274123种,其中新版图书148978种,重版、重印图书125145种,总印数70.62亿册(张),总印张561.13亿印张,折合用纸量131.91万吨。除此之外,互联网上的博客、微博、大大小小的网站,截至2009年底,国内网站数量达到323万个,年增长率12.3%。这么多的选择对象,并非每个都是好的、适合你的,这就需要选择,上帝和魔鬼是邻居,进错了门,你的人生也就此改变。
读人
卞之琳先生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桥下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被人的梦
人是一本书,一本复杂的书。每个人是本书,每个人又是读者,你在看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看着你。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但荀子认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其实人性,其本质恰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禀赋最优良的,精力最旺盛的,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经过教育学会了他们应当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因为他们能够做出极多、极大的业绩来;但如果没有受过教育而不学无术的话,那他们就会成为最不好、最有害的人,因为由于不知应该选择做什么,就往往会插手于一些罪恶的事情,而且由于狂傲激烈,禀性倔强,难受约束,就会做出很多很大的坏事来。”
现在,道德的失范甚至沦丧的状况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有人称之为“道德的沙尘暴”,道德的沦丧就像沙尘暴一样使人的道德水平普遍下降。沦丧的原因之一就是道德约束力的不足,约束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在的良心的信念,一是外在的舆论。也可称之为自律和他律,本来自律就很成问题了,现在他律也很成问题。他律的严重不足表现在,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官员的腐败,很多不是一个人的腐败而是一个团体的腐败。作为个体想要改变他律很难,但改变自律,完善自己,影响他人,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读人首先要读懂自己、了解自己、提升自己。站的高,自然就看的远。
读人比读书重要
荀子说,“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辩也(能思维)”。物质决定意识,不同的个体会有不同的意识,而正确的意识是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的。
人的一生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而读人,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自我完善,做个有德之人。会读人会做人,然后才可能好读书,读好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4 12:33 , Processed in 0.11281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