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侯令对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27 00:02: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侯令对话
侯令:去年在湘西凤凰看的那节课(不是腊尔山那节)的确很好,甚至比吉首那位教师做的都好!给我印象很深。象这样的课应当有人下功夫好好抓几节,这样的说服力会更强。
前天参观了《中国农民艺术展》,有一湘西土家族妇女现场织西兰卡普。和她聊才知道西兰卡普的来历。图案很美!你们的研究应涉及到!她是宁山县(?)人离王村不远。

谢丽芳:西兰卡普这一块我们有专门老师在研究,我们会去进一步了解,另外类似姚腾伟老师的课我们也会尽量注意培养,我将把您的意见转告给刘老师和田老师,谢谢!

侯令:蒲公英课题感悟(和一位教师的通信)
1、去年,在湘西凤凰看了一节课小学美术课,是一个苗族的男老师上的,给我一个突出的印象他的课结构非常清楚,每一个环节目的明确,层层递进,最后通过展示活动,使全课达到高潮。像这样的课不要说在湘西,就是在大城市也不多见。事实说明,少数民族地区的老师是大有人才的。
地方文化资源被开发成美术课程,这只是完成了任务的一部分。完成了教学任务,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受益,这才是课程改革的真正目的。所以,课题研究不能仅仅满足于编了几节好课,而要立足上几节好课。应当有人下功夫好好抓几优质课,既有教材的成功编写,又有教学的成功展示,让老师看到自编的教材产生的巨大影响,这样的说服力会更强。
2、前天参观了《中国农民艺术展》,有一湘西土家族妇女现场织西兰卡普。和她聊才知道西兰卡普的来历。原来,西兰是一个女孩,她织的卡普非常出众,后被嫉妒心极强的嫂嫂设计而死。人们为了纪念她,就把卡普称为西兰卡普。
西兰卡普的图案很美,它没有华丽的色彩,但是它把凤凰、云朵、花草全都概括为一些几何形的纹样,非常有现代感。让你很难理解为什么在那么偏僻的湘西会有这样的民间美术高手!
据我所知,湖北省有的老师就专门研究西兰卡普,你们湖南的研究更应涉及到!因为土家族主要就居住在湘西。而且应当在教材中出现这些民间艺人。根据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思路,我们还要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列入教材。这位土家族妇女给了我一张名片,上面写着“第一届中国土家织锦传承人”她是龙山县人,在苗儿寨土家织锦工艺术厂工作,据说离王村不远。相信湘西还会有很多这样的民间艺术家!
3、 最近,有的课程专家提出了还是要加强主流课程的问题。这也是一个课改以来值得注意的问题。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一些地区完全以地方的课程取代国家课程,使学生不知道世界珍贵的艺术遗产,不知道三原色,不会画国画……这样做肯定不对。所以希望你今后提请参加课题组的老师都要注意课程的比例问题:即:国家课程70%,地方课程20%、校本课程10%。在这个问题上不能随意性太强,那些借口“穷”孩子买不起颜色,就可以不讲三原色,不练习色彩的做法,让学生无法完整地学习人类创造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会使我们的孩子长大后无法和世界接轨,三个面向就成为一句空话!所以,以课本为基本的教学内容,按规定适当地加进本地的文化资源课程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案。

谢丽芳:
侯老师您好!
       湖南、湖北是中国土家族主要居住地,而湘西的土家族又大多集中在龙山和永顺,这两个县的课题实验学校都在做西兰卡普的教学和研究,刘宇新老师是土家族,他重点也是在研究这一块.这次在我们编的2+1<民间美术>一书中已有体现,我们将加强对这一部分的研究和学习.并将您的感悟和提示发给湘西的老师.另外,原则上我们的美术课都是按照国家课程70%,地方课程20%、校本课程10%的比例开展的,因为整个实验始终是在国家新课程标准的框架下进行的,但是在大量没有美术老师的学校实施起来的确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我和刘老师一直也在为此感到苦恼,并希望能得到帮助。谢谢侯老师的提示。


侯令:刘老师:为了更清楚地表达我的想法,只好用这种方式回信给您,以便交流,不为别的。请原谅!侯令

刘宇新:
侯老师:您好!看到谢老师转来您的信,很受感动。您在百忙之中关心湘西“蒲公英行动”美术课题实验,并对湘西课题实验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值得注意和改进的。在此,我和湘西的老师深深地感谢您。
湘西“蒲公英行动”课题实验在谢老师的主持下开展至今已有5个年头,取得了较大成绩,这些都与全国各地的专家关心和帮助分不开,湘西的老师们始终以一种感恩的心来感谢专家们对我们的帮助与支持。
在课题实验中,我们尽量注意到把实验放在国家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以美术课程标准为依托,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进行本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我们把民间美术引进课堂教学,并非完全取代国家课程,而是建立在国家课程体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框架内的一种校本课程开发,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而采取的一种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开发实验,是对国家课程开发的一种有效补充。当然,在尺度的把握上是否有所偏废,还将请专家们指教。

侯令:我说的比例问题,是看到一篇文章有感而发。不是针对你们那里。但是,我们课标组在重庆调研时发现过类似的问题——为了实验,对国家课程几乎不上,全部上的是泥塑、草编、剪纸等。他们还以为是一个好经验。为了不打击教师的积极性,我们只和校长单独谈了必须重视国家课程的问题。

刘宇新: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是中国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多方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很多农村学校仍然不能按国家课程计划开设艺术课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经济条件制约也是其中主要因素。我曾长期在农村调查,农村大多数孩子连1.2元一盒的水彩颜料(12色)买不起。对于经济条件影响美术教学的现状,龙俊甲老师有一篇3000多字的文章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因此,鉴于目前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情况,开起来比不开要好,只有先开起来才能向开好发展。

侯令;去年我参加了教育部农村调研,走了五个省。也听到过类似的情况,解决这个问题是很难。但是正因为难,你们才要想想办法,怎么解决它!这样你们的经验才会有更普遍意义。

刘宇新:广大农村学校如何开设色彩、中国画等课程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难题,“蒲公英行动”课题组每次向农村实验学校捐物,我们都是大量买彩色画笔和颜料。目前,课题实验在色彩教学方面有较大进步,今后我们将尽量做得更好一些。湘西“蒲公英行动”课题实验第二期结题出书时,学生将会有较多用水彩画、水粉画和中国画表现本土文化的作品出现。
侯令:好!

刘宇新:土家织锦是湘西民间美术的重要内容,在我们课题实验中也始终是教学的重点。我们曾先后带领学生到了永顺王村、龙山、凤凰等地进行采风,向民间艺人学习并拍摄了大量的资料。在谢老师主编的《蒲公英行动美术教育专项课题实验报告》、《民间美术2+1》、《手工入门》等书里也都有土家织锦的教学案例。当然,今后我们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土家织锦的研究与教学。

侯令:我会把那本书翻来看看。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农村非专职美术教师的培养问题。农村大部分教师不是专业美术教师,如何把他们培养成能基本胜任美术课的教师,是农村美术教育面临的具体问题。我不久前到杭州参加了一个农村非专职美术教师的培训班,两年培训几十名老师(每周半天),有作业,有做课等活动,很受教师欢迎。您只有好教师才能把教学任务但当起来,开发的教材才能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你们的课题再往下做,就不是开发资源的问题了。资源从课程角度上看,只是“内容”,第三步是“实施”,也就是要把内容学会,也就是要有师资和教学的问题。所以,我对你们课题的认识不只是做教材的问题,而是怎么抓出一些优质课,培养出一批教师的问题。上次在凤凰看的那节课就很好,这样的课应当多一些,推到全省,全国!当然,还有第四步——评价的问题。只是今天我们先不讨论它。

刘宇新:再次感谢你对湘西“蒲公英行动”课题实验的关心,希望一如既往关心帮助湘西课题实验,欢迎常来湘西做客并指导实验。

侯令;我只是结合这一段的农村调研想了一些问题,不是针对您的课题。有些问题是从全局的角度说的,不是湘西,希望不要引起误会。以后要多交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8 13:45 , Processed in 0.10832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