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说短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6 08:56: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说短话  
                   许锡良

我喜欢听短话,怕开长会,听长话,特别是那些枯燥乏味,空洞无物的老套长话。我想只要是一个正常人,都会有类似的感受吧。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工作中,常常偏偏要被迫听那些老长的套话与空话。这几乎已经成了我们心情纠结的重要根源。
关于讲话,过去有一句流行的话,叫“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说的是要抛弃一点空洞无物的长篇大论。我的朋友北京师大教授肖川先生感觉这样说还不够分量,因此直接将这句话的前半部改成:“有话则短,无话则免。”我以为改得很好。有话说,还要力求简洁精悍,无话说,为什么一定还要勉强说呢?
但是,我更感兴趣的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被迫听那些言之无物,杂乱无章,空洞乏味的长篇大论呢?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就中西教育差异而言,美国的教育是很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的。他们从小学开始就要求口头表达与笔头表达并进,经常展开类似“假如我是美国总统”之类的即兴演讲比赛。而中国的学校教育,从来没有培养过学生讲话的能力。相反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常常不被老师看好。因为,这显然显得很有个性,而有个性在一些人眼中就会留下极坏的印象。这可能与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关,儒家学说主张“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孔子就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刚毅木讷近仁。照说,这里强调的是不喜欢说得太多,但是事实的结果却成了完全忽略一个人的表达能力的培养。待到不得不说的时候,又因为缺乏相关的素养,而变得语无伦次。
缺乏逻辑训练,可能是我们讲长话的病根之一。逻辑是思维的规则。没有规则的思维,常常容易成为胡思乱想。而有过严格逻辑训练的人,自然知道哪些话说得不能够互相矛盾,哪些方面表达应该简洁到位。但是,经过辩证法教条训练的人,其大脑已经坏死了。每每说起话来就生怕人家说他的话偏激、片面,因此,所要讲的话恨不得面面俱到,满堂正确的废话。正面一点,反面一点;左一点,右也一点;黑一点,白也一点。这样是对的,那样也是对的。这个要与那个有机结合起来,那个要与这个密切联系起来。等到感觉事事都关涉到了的时候,其实什么问题都没有说透,什么有价值的东西都没有说出来。因此,那种“常说的老话多、正确的废话多、漂亮的空话多、严谨的套话多、违心的假话多”就是难免的。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还与这个社会缺乏言论自由有关,如果一个社会动辄因言获罪,动辄得咎,那么,人们说话自然不敢片面、偏激与富有个性。讲人人在讲的话,常常是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开口,又力求保险的最好办法。因为,人人都这样讲,即使讲错,也因为法不责众,从而有一定的安全感。因此,每一次讲话,都要把那些政治正确的大话套话放在前面。比如,在XX领导下,在XX的思想与理论的正确指引下,在同事(同学)的关心照顾下,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做了什么什么。类似这样的大话与套话,有时是被逼出来的,因为,你必须表态,但是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结果,形成了一种潜意识与一种习惯性行为。
当然,就个人来说也是负有责任的。当一个人思维混乱,不得不要领,视野又狭窄的时候,表达也就是难免啰嗦繁琐。看高水平的职业拳王赛就是很过瘾。力量、速度、准确与灵活,自然流畅,一气呵成。因为,这些高水准的拳手,出拳常常很凌厉犀利凶猛,几乎没有多余的动作,简直是招招见血。下棋也是如此,高水平的棋手没有废招,甚至也没有闲招,也是招招有力的,通盘考虑的,与之过招,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决不拖泥带水的。
同样,讲话也是如此。世界上许多事情都是相通的。会讲话的人也没有废话。每次讲话,他会考虑现场听众与现实情景,了解他们的知识水平与经验智慧,以及现场所能够给予的时间。不会是一个模式,一个腔调,就那样从南讲到北,从东讲到西,但是讲来讲去,从来只有一种老套的话。而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语不惊人,死不休。宁愿错得深刻,也不愿意对得肤浅。要说就说让人听了有所得的话,有所感的话,至少能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的话,使思想交流能成为思想碰撞与摩擦的一个磨刀石。
高手之间的互相切磋,之所以会简洁有力,酣畅淋漓,如行云流水一般过瘾,是因为,他们会省去那些共同熟悉的知识背景与思想背景,不必在常识的范围内反复强调,反复纠缠。那些早已经形成共识的东西,被省略去了,只谈那些存在分歧的地方,或者有独到发现的地方。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不简洁恐怕都不容易。

据说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给学生讲课,对自己课的要求就是:书上有的不讲,报纸杂志上发表过的不讲,别人讲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也不讲。经过这样严格筛选之后,要讲的东西其实是不会多的。也难怪,听他的课的学生十有八九都听不懂,如坠云雾之中。因为,你要听懂他一堂课,你必须作许多充分的准备。既要读书,又要读期刊上的文章,还要了解别人是怎样讲这个课的,同时还不能够落下那怕一节课的内容。否则,陈先生讲过的都不再重复,你就会对相关的背景知识缺失断链,到时听课就会困难起来。

要学会讲短话,就要学会多读书,多思考,多研讨,多与高手过招,久而久之,你就会知道自己要讲的那点“干货”究竟在哪里。直接将你的“干货”亮出来,不必拖泥带水,这个时候你的讲话就是简明扼要的,简洁有力的。

2010年7月31日星期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 13:30 , Processed in 0.08824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