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方都市报》:同学们,现在是国学课时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5 15:09: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方都市报》:同学们,现在是国学课时间  
(载《南方都市报》2008年3月23日)  

话说这几年,于丹易中天,走上电视扯闲篇,三国唐玄奘,论语武则天。
都说国学炒得热,我却瞧不见,
只闻这边厢追收视率,那边厢数版权钱,
似熬了碗心灵鸡汤,端的是咸。
要睹国学面目,还须勤翻书卷,
今天第一课,且看我手段,
定不输那熏得人醉的百家酒坛!



[/url]

第一堂 [经典课] 你知道“忠恕”的意义吗?

●沈彻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曾经把儒教与基督新教、印度教、犹太教等并置,通过卷帙浩繁的系列宗教研究,试图解释宗教背后的思想、观念、精神通过经济的伦理对人的行动的影响与作用。而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的不同意见则同样具有代表性:“在西方人眼里,中国人的生活渗透了儒家思想,儒家俨然成为一种宗教。而事实上,儒家思想并不比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思想更像宗教。‘四书’在中国人心目中诚然具有《圣经》在西方人心目中的那种地位,但‘四书’中没有上帝创世,也没有天堂地狱。”更有人认为,历史上多被统治阶级独尊的儒家思想客观上阻碍了其他思想流派的自由发展,要为几个世纪思想、经济、社会的守成、停滞、落后负责。从“打倒孔家店”到“批林批孔”,甚至有人开始认同列文森在《儒家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一书中所感叹的:儒教在现代中国已经进入了博物馆。
  但不论你是否同意儒家思想在中国具有如同宗教般的崇高地位,你都无法否认,身为中国人,儒家思想在我们的历史、心理以及日常生活中,都已经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可是,今日又有多少人能从电视机里的速成“讲坛”前转身离开,翻开那些可能早闻大名却从未认真细读的儒家经典,沉下心来咀嚼先哲们的思想、智慧与心境呢?或许我们更多的只是能模糊地想起学生时代语文课上曾经背诵过的只言片语罢了。
   新华出版社近日推出《国学基本教材》一书《论语卷》、《孟子大学中庸卷》共两册。此书实际上是台湾地区中学语文教育里使用长达四十年的国语必修课本《中国文化基本教材》,由台湾地区十几位专门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大学教授编写,供台湾高级中学三学年六学期教学之用,这也是大陆首度出版的台湾地区国学教材。教材编辑目标为“陶铸中学生优雅之气质、高尚之品德,并启导人生意义,弘扬中华文化”。选辑内容之标准为“以能反映中华文化之精髓,培养伦理道德之观念,且具有时代意义者为考量”。
   有意思的是,《国学基本教材》的主编叶匡政在自己的博客讲述了一件让我们大跌眼镜的事:他曾让两位北京某高校的中文博士去做十道台湾地区中学生的语文考题,两位博士只能答对一半,相当于不及格。虽然叶先生也指出,两位博士专攻现当代文学方向,或对古文不甚了解,有的网友也称自己的“成绩”远胜二人,但我们更应当关注的是:为什么精研文学的博士并不熟悉台湾地区中学生必修的国学与语文常识?到底台湾地区国学教材有何特别之处?
   《国学基本教材·论语卷》开篇便明言:“本卷属《论语》选读,为期学习者对于孔子学说能有更深入了解,采分类汇编方式,依孔门四科,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大类,每类之下,再依选辑章句之内容性质,分为若干节目,务使义理相近之章句,得以相互阐发贯通,以见孔子学说之精髓。”并用孔子在《学而》中之语证德行为本、文艺为末之编排顺序。
   不妨以“德行”大类为例,其中又分为“道德”、“修养”、“仁爱”、“孝友”四大节目。首列“道德”,意在阐明德行修为之重要性;次列道德修养最重要之一环“修养”;而孝悌为仁之本,故以“孝友”列于“仁爱”之后;有关修养之章句选辑最多,因此细分子目为“自省”、“远怨”、“论君子”、“论君子与小人”、“论士”、“论好恶”、“论刚毅”等,以便学生掌握要点,得其精义。通过这样提纲挈领的交代与总括,编者使学生在深入学习具体章句前便对本大类、节目、子目的知识结构与相互关系有了宏观而初步的了解,而不是一头扎进具体而零碎的词句中去。这样的做法看似多余,实则有事半功倍之效。在章目里,这样先梳理统括、再精析解读、最后引申收束的结构,更是明显而有益。
   全大类第一小节出自《<里仁>第四·一五》:“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让我们看看编者如何向学生们介绍此节。
   编者首先在“章旨”中介绍了这段话的主题:“曾子用‘忠恕’来解释孔‘’一以贯之‘之道。”然后在“注释”中先后解释了“参”、“一以贯之”、“唯”、“忠恕”等字词。接下来是“析论”里更为深入的讨论:“’道‘是最高的理想或方法,因此它的内涵比较复杂。孔子心中最高的道是’仁‘,而’忠恕‘是通向仁道最基本可行的门径。’忠‘是尽自己的全部能力,’恕‘是推己之心来对人。’仁‘是至高之德,不易晓解,而’忠恕‘之道是学习者当下的工夫,人人可以尽力。因此曾子以’忠恕‘之道来解释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应该是很适切的。《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说:有一个可以终身奉行的字吗?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吧!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加在别人的身上。)”孔子把“恕”看成是可以终身行之的德行,正好和本章相互阐发。短短的三百字,既丰富了字面理解,又让学生深化了原文在孔子整体思想中的地位与作用,还联系到《论语》中相关的段落。
   后面数节中,在谈到“德不孤,必有邻”时联系孔子修身行道、弟子三千、七十二贤的生平以及《易经》中“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和“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等语句,在谈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时联系《史记·项羽本纪》中曹咎不堪小辱而兵败身亡、三国时司马懿以忍而令六出岐山的诸葛亮无功而返等故事,在谈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时联系《战国策》中“三人成虎”、“曾子杀人”等典故,更是让学生以读《论语》为切入点,在作者循循善诱下不知不觉地接触和熟悉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精华。更重要的是,在全节结尾,编者还在“问题与讨论”中提出:“忠恕明明是两种道德,为什么曾子却以‘忠恕’来解释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这样苏格拉底式的对习以为常的知识的重新提问,绝不能是轻易便能回答的,因此必然促使学生重新回到节中去反复体味和精准理解原文,以及独立地思考和总结出自己的答案,既符合教育与学习的基本规律,也有利于真正做到“忠实于原著,同时又能将传统与现代打通,以现代来激活古老经典”。
   长期以来,我国大陆的国文教育与国学教育中都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从国文教育的制度和方法上看,正如厦门大学教授谢泳所言,“中国大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明显失误是只把中国传统文化停留在技术层面理解,在流行的中国大陆语文教材中,到现在也不过是把文言文的简单识读,看成是最重要的教学任务,而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却极少注意”,“国文”一词暗含着的对母语的自觉体察与认同被“语文”所强调的工具性、实用性、此岸性冲击得所剩无几;从国学教育的态度与手段上看,正如叶匡政先生所说,近年来在“国学热”中出版的相当部分的国学书籍对国学的解释方法是混乱的,对文化的评价系统是偏颇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价值的传达甚至是谬误的,“国学似乎热了,但热的是权谋诈术、是风水阴阳、是求签卜卦、是歪曲历史,而症状也表现为民热官冷、商热学冷、下热上冷,真正可能重塑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统人文精神,在这场‘国学热’中却未得到真正弘扬。”大陆的“国学复兴”看似轰轰烈烈,实则不伦不类,国学成了学术作秀的工具,传统文化成了政绩工程的标志,徒具其表。
   相反,台湾地区自1967年起便要求各中学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课程,故而《国学基本教材》的成熟与成功只是因为它前后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精心打磨和不断修订,而台湾地区的中学国文和国学教育,除了解读“四书”的《国学基本教材》外,还有与大陆《高中语文》课本相似、但绝不收录外国翻译作品、文言文比例高达80%以上的《高中国文》,以及高二分文理科后文科学生必修的、内容为《四库全书》之经史子集的《国学概要》。国学教育作为台湾地区施行多年的基础教育,“国学课承载着树立学生人生观、道德观的职能,教会学生如何孝敬父母,如何善待亲人和朋友”,确实做到了“像呼吸一样自然”,不虚饰、不矫情、不误读、不空谈。
   对待国学,恭敬的态度固不可少,但一味的顶礼膜拜只会使经典被束之高阁,甚至在权力威压下被谀者用以粉饰、在世风日下时被宵小讥为酸腐。更重要的应该是把国学当成朝夕相处的良师益友,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使它通过多年基础教育形成熟知之规和力行之律,而不仅仅是被垄断了解释权的御民之术、歌功颂德的华辞美言、干瘪肉麻的标语口号或者流里流气的评谈戏说。(《国学基本教材:论语卷》,李鍌等著,新华出版社2008年2月版,28.80元。《国学基本教材:孟子大学中庸卷》,李鍌等著,新华出版社2008年2月版,24.80元。)


[url=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489ab6b001008p8t&url=http://static9.photo.sina.com.cn/orignal/489ab6b0449791a05f6f8]


第二堂 [常识课] 看古代人的文化生活

●桑小旺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书最初只是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当中的两章通论,而《古代汉语》则是由195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汉语讲义》几经改写得来。通论部分也是在此时最终定稿,可以看做是此书的第一版。如今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为“插图修订第4版”,乃是继1980年与2004年先后两次修订之后的第四次大的修订,既保留了原书的简洁完整,也利用最新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专著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尤其是增加了一部分与文稿相配合的图片,图注的撰写也尽可能地严谨明白,使得整本书增色不少。市面上有不少关于此书版本的争论,其实有心者翻翻后记便知,这一版的来历是再清楚正当不过的了。
   所谓文化常识,无非是关于文化生活面貌的基础知识读本。全书共分十四章,每章一个主题,几乎覆盖了人们日常生活起居的方方面面。宏观来看,有关系到整个社会正常运行秩序的如天文、历法、宗法、礼俗、科举、地理等,也有微观角度的对于单独某一事物的介绍,如车马、宫室、饮食、衣饰、乐律等,纵横交错,驰骋史间。不仅方便阅读,也方便查询求证。
   好读书者大概多数都如我一般,鲜少涉足教材性质的书籍。一来这类书多为仅供某一学科研习的专著,我辈书海迷航者不易抵达;二来多数教材的编撰,也常常只强调学术价值而忽略趣味性和可读性,令人望而止步。这本起初专为中文系学子撰写的入门教材却是一个别致的特例。从内容上来说,它关注的是一种文明的过去,而这种文明又凭着它力撼千军的生命力和众多的因缘际会一直延续到现在,终未断绝。长达五千年的寿命不能不说是一个传奇,而身处传奇当中的我们,对于传奇伊始以及传奇是如何成为传奇,又怎么会无动于衷?传奇里发生过的,如今仍在发生。那么我们对这本书发生的兴趣,不仅仅来自对一个传奇的好奇心,更是来自对我们自身的好奇心。浩瀚星河,任谁经过的轨迹都不会被铭记,用来抵抗遗忘的,最终还是不断发生着的当下。后人看今人,当如今人看古人。因为有了时间的传承和血脉的延续,所有发生过的都在我们每一个后来者的身上不断发生。我们看到的,也是后来的人将要看到的,他们还将看到更多。
   文以载道。除了内容的吸引,这本曾经的“讲义”、而今的常识读本文字上却也趣致得很。这种趣致非柳暗花明满目锦绣。全书多是一丝不苟的考证与古本释义,绝少赘语闲言,论理本该呆板无趣,读完也就罢了。然而许是几经修订,原本并不讨好的刻板文字如璞玉般被大师们摩挲出了温润光泽,即便是简单的历代职官制度罗列得也是潺潺流水一样轻快流畅,毫无阻滞之感。不添闲言,衔接处难免跳跃,在这里反而额外有种大巧若拙的美感,像是孩童的执拗与朴拙掺杂的神气。
这也倒罢了,更令人绝倒的是书中的修订文字,也就是由汉学专家刘乐园 (LewisEden)先生执笔修改的部分,尤其妙趣横生。常常是条分缕析的考订文字正渐入佳境之际,不知不觉间竟笔下回峰,转而行向鲜有人迹处。有时是对治学不严的批评,如在“饮食”一章末尾论及茶具时所言:“今日盛行于中国的所谓‘茶道’、茶文化,所谓‘勤和简静’的茶道思想,以及诸多扭捏姿态,全是近三十年来好事者向壁捏造故弄玄虚的胡扯。”有时则是对卑劣现象的抨击,如“衣饰”一章谈及中国结的来历与兴起,充分肯定了台湾学人陈夏生的工作之余,也直截了当地指出:“近年有河北某师大女职工李平利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不便,说中国结的名称是由她复活并宣传到全世界的。李平的作品几乎全部剽窃自陈夏生编写的图书。李平这种下作的行径是可耻的。”原书内容的朴厚憨稚与修订小字中恰到好处的性情中言相映成趣,亦庄亦谐,正是不有趣也难。
   读这样一本书,每一步都好像踩在前人的脚印上,俯身就能撷取昔日的生活片断,看真切了,才发现自己也不曾偏离片刻。各种或生疏或熟识的词与物扑面而来,偶有得证,会心之处,不禁莞尔。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与日月合称七曜,昔日敦煌莫高窟里也曾得见真容;《史记》所载岁阳十名,自焉逢至尚章,国产RPG游戏的拥趸们几乎人人耳熟能详,谁又料到是此间物?历法一章解答了我多年来对阴历中闰月的困惑,比这更神奇的则是中国历史上3500年来的气候变化:三次大规模的寒暖交替,其剧烈程度远远超过今天的全球变暖。寒冷时长江都会结冰,温暖时黄河流域之湿热不亚于今日长江的亚热带气候。为此修订者在章末也不无感慨:“人的命运虽然同这个星球紧密绑在一起,要灭亡却也没那么容易。”
   需要牢记的不是常识,常识是所有知识中,最能够潜入血液,最容易呼吸吐纳,最能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达成默契的那一部分。它不精深,不伟大,不耀眼,可是缺了它,就是缺了一小段时空,一小段你茫然四顾不得而入的时空。我们无法忽略这段时空,就只好忽略自己的茫然。这本书存在的态度,不是冷眼旁观也不是咄咄逼人,它只是表明自己就在那里,想要了解的话,随时都可以前来拜访。常识不是游戏,这古老的常识更加不是,须得认真叩问。它只要你怀一颗真心,不要你强记。记来做什么呢?用得上的时候并不多,实在很急了,搜索工具铺天盖地无孔不入,那一点旧时风致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秘密。平日通信落款不说2008年而硬要写成戊子,也是平白惹人猜疑———况且通信这回事,早已是上世纪的曲目了。然而我还是愿意推荐这本书给有心的人读,为它苍老当中的一点天真稚拙,包罗万象之外的不肯含糊,以及那一点不易察觉的、与这个时代脱节的情意。(《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1月版,25.00元。)


[/url]

第三堂 [总论课] 四十门学问,四十个侧面

●孔祥军

   民国十五年钱穆先生在无锡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开设“国学概论”这门课,随讲随录,至十七年完成了随堂讲义的整理,名曰《国学概论》。在此书弁言中,钱先生如此说道:“‘国学’一名,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特为一时代的名词也。”
   这句话除了“将来亦恐不立”外,大抵不错。从《汉志·艺文志》的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六类分法,到《隋书·经籍志》的经、史、子、集四类分法,都未见有“国学”一说。明末清初,一辈学人有感于明人学无根基、空谈误国,积愤难抑遂一反前习提倡笃学之风。此举正中清朝统治高层的下怀,于是朝廷一面鼓吹宣扬究极诂训的朴学之风,另一手则大兴文字狱,在如此的环境中孕育出了所谓的“乾嘉学术”,一辈智者皓首穷经、矻矻以终。待到西方列强破国门而入,内忧外患层叠袭来,而旧学硕儒却拿不出个办法唯有束手,忧民士人只得另辟蹊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纷纷谢幕,直至民国创建“新文化运动”走上历史舞台,将批斗矛头直指传统文化,抛弃一切既往文化的言论比比皆是,甚而有人提出要将汉字也一并废除,矫枉已然过正,太过犹乎不及。在这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将被斩断的紧要关头,有一批饱学旧民站了出来,创办了《国粹学报》、《国故论衡》等一系列旨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刊物,最终形成了“国学”这一称法。
   钱穆先生无法预料到历史又以另外一种面目重演了上述这一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传统文化再次成为了批判对象,“文革”中进入最为惨痛的阶段。整个教育体系中几乎看不到经史之学的影子,只在古代诗文方面偶有遗漏。由于文化根基破坏严重,新时代的到来并未使这种状况发生太大的改变,于是又有一批学人为免传统文化丧失殆尽,将“国学”再次推到了时代的前沿。这一努力已经进行了若干年,国人也逐渐地接受了这一名词,某些著名高校开办了“国学班”,笔者也不量浅学开设了“国学概论”这门课。然而“国学”到底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如何进行学习,却很难简单回答。
   于是对于“国学”教科书的需求变得异常强烈,环顾目前市场上形形色色的国学类读物,大抵不出两种类型。其一,是按照经、史、子、集的传统分法来说,如章太炎《国学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此书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等五个“略说”部分,按照各自的体系条贯而下,读后使人对每一类都有较为清楚的了解。其二,是学术史的写法,如文首提到的钱穆先生的《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此书“于每一时代学术思想主要潮流所在,略加阐发”,读后“得识二千来本国学术思想界流转变迁之大势”,气象宏阔,高瞻远瞩。然而这两类“国学”读本均不适用于普通读者,以时下一般读者的知识修养来说远不能达到能够理解书中阐述的水准,甚至连书中的引文也不一定能读懂。
   有感于此,南京大学卞孝萱先生和胡阿祥先生创设了另一种体例,即将“国学”中较为重要的门类精心遴选,约请各路专家学者分别撰写,最终丛聚一书,名为《国学四十讲》。这四十门当中有热门,如红学、敦煌学、风水学等;有冷门,如本草学、谶纬学、农学等;有显学,如版本学、文选学、文字学等;有绝学,如音韵学、术数学、律学等;有大门类,如经学、诸子学、书画学等;有小门类,如郦学(郦道元撰水经注)、尚书学、墨学等;有专书成学者,如春秋学、通鉴学、龙学(文心雕龙)等;有专业成学者,如博物学、校勘学、训诂学等。收罗广泛,牢笼诸端,一册在手,众学皆有。这样的安排整合了学术界的研究资源,将每一门学问深入系统地展现于读者面前。
   与此同时,也有一个很难避免的弊端,即因作者众多、立意庞杂而使整部书缺少有机体系。对此,执行主编胡阿祥先生通过两手办法来解决。一方面,制定了严格的书写体例。笔者不才,忝列其间,承担了“文选学”的写作任务。胡先生当时是作如此要求的:每讲大抵分为三大板块,“学史回顾”、“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全书四十位作者均如此进行工作,使得整部书体例洁净、一目了然。而且这也符合了一般读者的阅读规律,首先对此门学问的来龙去脉有个大致的了解,再来看看这门学问到底是研究什么的,最后若是有兴趣不妨按照文中提示的研究方法及文末所附详尽的参考文献目录进行可能性的探索。这样,国学再也不是以渊深高远的面目出现在大众的阅读视野中,而是可以切实去了解去把握的,除了普通读者,高校学子甚而是大学教授也能从中获益,这部书的最大价值便体现于此。另一方面,主编通读各门作者提交的文稿,“无论出自大家小家之手,我都逐字读过,在此过程中,或统一格式,或商情修改,或直接改定”(《国学四十讲·后记》),使得篇章结构、句意文法尽量统一。如此,呈现在读者目前的便是一部经过精心编辑的大书而非草草集结的滥作了。
   人们常说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怎么个博大,怎么个精深,读完这国学四十讲,相信会有一个具体的印象。本书主编正在进行《国学四十讲续编》的统稿编辑工作,希望能够早日出版,如此也克尽了一代学人对于“国学”传承的责任。(《国学四十讲》,卞孝萱、胡阿祥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版,120.00元。)


[url=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489ab6b001008p8t&url=http://static15.photo.sina.com.cn/orignal/489ab6b0449791a2bbe8e]


第四堂 [专业课] 与古人一起仰望夜空

●桥东里

  中国最优秀的科幻小说家刘慈欣曾经在他的一篇小说里,把一个原始人好奇地仰望星空的动作视为产生文明的第一步。他说:“当生命意识到宇宙奥秘的存在时,距它最终解开这个奥秘只有一步之遥了……如果说那个原始人对宇宙的几分钟凝视是看到了一颗宝石,其后你们所谓的整个人类文明,不过是弯腰去拾它罢了。”
  即使不是从这么玄妙的角度去理解,天文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也仍然是显而易见的。它差不多能算得是人类最古老的一门学问,在出土的殷商甲骨刻辞上就有了某些星宿的名称和日食、月食的记载。虽然“天文”在古代中国人心目中的含义与性质大抵近于今人所说的“星占学”,但是科学意义上的天文学与星占学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的,星占学之于天文学正相当于炼金术之于化学。至于历法,在中国古代就是包含在古天文学之中的。它包括定节气、置闰月、预测日食与月食等,而这些无论在农业意义还是政治意义上,都是当时社会上的头等大事。
  因此在《史记》的八卷“书”里司马迁就用了两卷的篇幅来撰成“历书”与“天官书”。后世的学者在创作诸如《五杂组》与《广东新语》这样的百科全书时,也必定是以“天部”打头。
  不过天文历法之学向来号称绝学,不易研习。随着时代的推移,尤其如此。顾炎武在《日知录》里就感慨过,“三代之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
  说起“七月流火”,我就想起三年前的一位大学校长说过“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今天我们某某大学的师生以火一般的热情在这里欢迎……”;如果不是因为这桩引发大讨论的公案,也许还有不少人用这个描述恒星心宿二在夏历七月西移、暑热渐消的成语,来形容炎夏的酷热天气呢。
  但以天象入诗文的古籍俯拾皆是,如果不掌握一些基本知识,阅读古籍必然举步惟艰,处处陷入无法求得确解的困境。张闻玉在《古代天文历法讲座》里就列举了五个例子,比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名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很多人都知道“天狼”指的是天狼星,但这颗明亮的一等大星的位置是在南方天空,“西北望”又如何射得中它呢?原来不仅是“天狼”,连“雕弓”也是来自天象,它是在天狼星东南方的星宫“弧矢”,“主备盗贼,常向于狼”,就是射天狼用的。
  这本《古代天文历法讲座》分七讲,对纪时、观象、授时、编历等古代天文历法知识都作出了初步介绍和大致解释。作者说:“日月在天,具备基本的天文知识,古书中的文字就容易把握。”这在“七月流火”和“射天狼”上都得到了验证。因此就算对这门“绝学”表示畏难,但还想读些古诗文的年轻人或许还得翻翻这本书。
  作者还说:“涉及历术,就得学会推算,用四分法推算实际天象。推演历日是最重要的步骤,不下这个功夫,历法就无从谈起。”因此也谈到了推演的具体方法。其中最简单的是将年月日的公元与干支互相换算,我照着上面的公式算了几个,倒也有意思。
  清儒说不通历法职官地理,无以读史书。要谈国学,还是先把这一课给补了罢。
2#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15:10:21 | 只看该作者
《南方都市报》:中学生语文题,博士考不及格?
 台湾地区使用40年的《国学基本教材》首度引进内地,部分考题引起网友热议

(载《南方都市报》2008年03月11日,记者:田志凌)



  在台湾地区中学语文教育里使用长达40年的《国学基本教材》近日由内地新华出版社出版。该书的主编叶匡政近日在自己的博客里贴出几道台湾中学生的语文考题,称两位北京某高校的中文博士只能答对一半,相当于不及格。这篇博文引来了网友的广泛关注,点击率极高。

两个中文博士只答对一半?

  诗人、出版商叶匡政在自己的博客里贴出的10道语文题,他称是从台湾中学的国文考题里挑的。比如,“万古丹心盟日月,千年义气表春秋”和“未劈曹颅千古恨,曾医关臂一军惊”分别说的是关羽/华陀/项羽/孟子里的谁。“大启而宇,长发其祥”、“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和“室有芝兰春自永,人如松柏岁长新”三个对联如何对应乔迁新居、分店开幕和七十大寿三种情况等等。
  叶匡政说,某日恰逢两位北京某高校的中文系博士生来玩,他就挑了10个题目给他们试作。两位博士做了10多分钟,结果答对的竟然只有一半。他当即许诺要将自己出版的《国学基本教材》各送一套给这两位博士。
  这篇博文立即引来网友的关注,不少网友做完题目之后,有的感叹的确难,台湾的国文教育搞得不错;有的则表示自己做得比博士还好,只能说明博士太“水”。
  叶匡政昨天告诉记者,这两位博士是现当代文学专业的,这可能是他们对古文不熟悉的原因。“其实我也一样。80年代我们反传统,只看尼采、博尔赫斯、卡夫卡。现在我对国学都知之甚少。但到了一定的年龄,你就会不自觉地想要回归传统,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叶匡政表示,近日出版的《国学基本教材》在台湾使用40多年,覆盖80%的台湾中学。这套教材最大的好处是培养一种成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现在内地的语文教育只教文学、字词句段落大意,却不教思想。事实上传统典籍是教做人的。如何对待人生,如何对待财富、朋友、挫折,这些生活价值观在今天的中国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很需要在中学生里面提供这样的思想资源”。
  针对传统价值观是否在今天适用的问题,叶匡政认为这套教材的好处正是在于将这些价值观跟今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且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选择。

国学大家任继愈给予支持

  叶匡政出版《国学基本教材》是因为北师大语文教育研究所的王丽找到了他。王丽2002年参与了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感到内地教材存在诸多问题,她查阅了大量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材,又在一个偶然的机缘接触到台湾的这套教材,于是萌发了将之引进出版的想法。
  王丽说,最初是厦门松柏中学的林采凤老师托人从台湾捎来这套《国学基本教材》作为语文选修课教材,教了一年之后,发现学生都不知不觉变得温文尔雅了。王丽就从林采凤那里拿到了这套书。
  “我一看就喜出望外,觉得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国文课本。”王丽说,在内地人心中,四书五经是老古董,枯燥陈旧,与当今的生活距离很远。而台湾这套教材将经典转化成高中生能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指导意义的深入浅出的东西。“它首先非常尊重原文,不是随便发挥。另外书中有‘问题和讨论’部分,启发学生思考在当下的意义。比如讲‘岁寒知松柏之不凋’,就提出一个问题,在追求志向的道路上如果一再遇到困难,是应该继续坚持,还是放弃并重新调整方向?这样的问题给学生思考,是非常有意义的。”
  王丽从2006年开始萌生出版《国学基本教材》的想法,但屡屡碰壁,都记不清自己找了多少家出版社。
  在这个过程中,国学大家任继愈给了她很大鼓励。任老评价这套书是“忠实原文,朴素、简要、有新意,深入浅出,是一套很适合青少年读者的好书。”认为国内十几年内根本编不出这样的书来。王丽一直找不到出版社准备放弃的时候,任继愈总是劝她:“别泄气,再想想别的办法。”“任老还跟我说,如果找不到出版社来出,他愿意凑一份钱,我们自己来出。”
  2007年,王丽找到叶匡政,两人观点不谋而合,这套书才终于得以面世。著名学者谢泳评价说,与中国大陆流行的语文教材不同,台湾《国学基本教材》试图把经典与当下社会经验沟通。“中国大陆中学语文教学一个明显的失误是只把中国传统文化停留在技术层面理解。在流行的中国大陆语文教材中,到现在也不过是把文言文的简单识读看成是最重要的教学任务,而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却极少注意……现在引进台湾《国学基本教材》,我以为正当其时,它的一个最大优点不光是让学生识读文言,而是理解和体会儒家文化的精神,特别是这种精神的现代意义。”
3#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15:11:18 | 只看该作者
《华商报》:台湾国学课本 试行厦门语文课堂

(载《华商报》2008年03月11日,记者:狄蕊红)


    日前,一套中国台湾地区沿用了40年的《国学基本教材》被首度引进到大陆,一些专家建议中国大陆的语文教育当效仿台湾,甚至可以用该书取代大陆的语文课本。不少网友却认为对当前的语文教育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没有必要矫枉过正。

主编叶匡政:大陆“国学虚热”,台湾教材重修养

  这套《国学基本教材》内容精选自儒家经典“四书”,其中《论语》自成一卷,《孟子》、《中庸》、《大学》合辑一卷。
  作为这套教材的大陆版主编,叶匡政先生2007年接触了一些台湾中学的国文考题,觉得有些题目出得很有意思。年末,他便随机挑了10题,给两位北京某所大学中文系的博士生做着玩,但让他惊讶的是,两人的正确率都未过半。
  叶匡政认为,近三十年以来,大陆的国学研究一直偏重校勘文献、考据史实、析解名物,几乎少有学者认真做过国学的现代阐释工作,使中国传统思想的微言大义根本无法进入公共话语平台,更不用说指导普通民众的生活与认知了。
  他认为现在的“国学热”中,很多人对国学的解读大多带有偏颇的个人视角。“国学似乎热了,但热的是权谋诈术、是风水阴阳、是求签卜卦、是歪曲历史,而症状也表现为民热官冷、商热学冷、下热上冷,真正可能重塑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统人文精神,在这场‘国学热’中却未得到真正弘扬。”
  厦门松柏中学语文教师林采凤在该书出版前托人从台湾带了一套国学教材回来,给学生作为选修课。她在接受采访时称,台湾的国学教育比大陆要好,很活,很贴近生活,“教了一年后,我能够感觉到这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变得明辨是非、温文尔雅了。”

评论家建议用其取代语文课本

  文化评论家萧夏林专门为此书撰文《让台湾的国学教材取代我们的语文课本》,记者昨日电话采访他时,他说自己很早就听说这套以四书为根本的国学教材,也感觉这套教材很了不起。
  他认为台湾虽小,但是中国文化传统的血脉和香火依然未断;大陆虽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诞生地,但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上,中国大陆的教育部门一直没有积极的措施。
  他认为大陆的语文教材里四书一直缺席,而现在大陆语文教育中的白话文教育是一种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教育,是无需一次次朗诵背诵的,是语文的外围教育,是不需要进入课堂的。“我建议,大陆全面引进台湾的国语课本,取代大陆的语文教材。语文教学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强制化的经典性,语文教白话文根本没有价值,金庸那些作品完全没有必要进入课本。”萧夏林说。

网友质疑:没必要矫枉过正

  虽然学界的呼声很高,但是网上反对的声音也很高,很多网友对《国学基本教材》取代语文课本并不赞同。
  “这只能说明两岸教育的差异性,大陆的中学知识台湾学生也未必知晓吧!”
  “那意思就是要在中小学开设专门的古文课,要知道现在的中小学生已经被课程压得直不起腰,如果开设古文课,势必加重学生负担,又妄谈什么减负?”
  “中国矫枉过正之风久矣。继承传统文化是必要且必须的,《国学基本教材》都是儒家经典,兼收并蓄,才是文化繁荣的根本。”
  “即使对现行教材不满,也不用‘一竿子打下一船鸭子’。那些经典中的封建思想已经把中国人束缚了几千年,难道还要再传给下一代?”
  对这些反对的声音,萧夏林说:“我们现在只是一种呼吁,肯定不会一下子取代,说这些经典中的封建思想束缚人就更加可笑了,经典是什么?它是横亘千古、永远与时俱进的,今天的人也不会愚蠢到照本宣科接受三纲五常的地步,我们学经典吸取的是其中文化的魅力、文学艺术的魅力。”
  也有网友建议将台湾现用教材引进,把大陆教材作为必修,台湾教材做课外读物。“可以考虑在语文课本中增加古典文学所占的比重,但不能完全复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6 19:55 , Processed in 0.10059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