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评论情感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21 09:30: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评论情感论
  发布日期: 2004-05-29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 所长 教授 刘尧
  内容摘要:教育评论中的情感因素是无法回避的。因此,本文分析了情感对教育评论的作用和教育评论主体对情感的调控问题。
  关 键 词:教育评论  教育评论主体  情感
教育评论是教育评论主体以教育价值主体需要为基础衡量教育评论客体意义的认识活动。教育评论结论是教育评论主体按照自己所形成的包括情感在内的教育价值观念体系作出的。在教育评论活动中,情感犹若一部振荡器,它以一种弥散的方式,在教育评论过程中发挥着导向和动力功能。   一、情感对教育评论的作用   在教育评论活动中,情感是以一种弥散的形态而存在,并以一种弥散的方式通过对教育评论主体心理背景中智力因素的激发,而对教育评论的取向和程度发生影响。情感不是教育评论活动的某一独立环节,而是存在于智力活动诸环节中,并对每一环节都发生影响的一种导向机制、动力机制。情感对教育评论主体心理背景中智力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情感对教育评论活动的信息接收、信息选择所发挥的过滤作用和对智力因素??包括感知、联想、理解、体验、想象、判断等所发挥的激发作用两个方面。   其一,情感对教育评论活动的信息接收、信息选择发挥着重要的过滤作用。在教育评论活动中,当教育评论客体确立后,教育评论主体会不由自主地对教育评论客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倾向。这种情感的产生,或是源于以往的经验;或是由于客体使教育评论主体形成的第一印象;或是导因于“情感的传递”等等,不一而足。这种初级阶段就形成的情感,将对教育评论客体的信息择取、信息理解等产生重要的作用。教育评论主体会有意无意地受到这种情感的驱使,使教育评论主体的注意指向能满足其需要的信息,而回避或忽略与教育评论主体情感需要相悖的信息,或者对这些相悖的信息作出与教育评论主体情感需要相一致的理解。同时,情感还将对教育评论主体的稳定性、注意的强度产生影响。对所喜爱的教育评论客体,教育评论主体会保持更久的注意,同时注意的程度也更强烈,对教育评论客体的体验更加细微。因此,也就越能发现客体的优秀之处,越易对客体作出肯定性评论,从而也就越能满足教育评论主体的情感需要;而对所厌恶的教育评论客体,教育评论主体往往注意时间较短,注意强度也较弱,因而也就不易发现客体的真正性质,不易对客体的价值作出客观的评论。教育评论主体对教育评论客体所具有的情感强度越高,教育评论过程中情感的支配作用就越大,这种过滤作用也就越加明显。   其二,情感对教育评论过程有激发作用。即教育评论主体的情感可能会增强或减弱他在教育评论过程中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判断力等。当教育评论主体处于消沉、焦虑不安、心情烦燥的情绪状态时,他大脑的感受力降低,神经活动迟钝,不易形成暂时性神经联系,因而使得教育评论的感知力等各种智力降低或减弱,从而影响了教育评论的质量;而当教育评论主体处于良性情绪状态时,他的大脑感受力增强,神经活动的灵活性增强,暂时性神经联系易于建立,因而增强了教育评论的深刻性和新颖性。另外,情感还以一种弥散的方式影响着教育评论的性质??使教育评论主体趋于对教育评论客体意义的肯定或否定,同时也影响着肯定与否定的程度。教育评论主体的情感状态在教育评论活动中,对教育评论客体和以教育评论客体为核心所形成的教育评论客体群的感知、理解等一系列智力活动都有很强的定势作用。它使教育评论主体不由自主地将内在情感移至教育评论客体,从而使教育评论活动笼罩着一种情感色调,使教育评论活动具有一定的与主体情感保持一致的倾向性。在现实评论中,教育评论主体对同样的教育信息,在不同的情感状态往往作出截然不同的感知和理解,因而也就易对同一客体作出截然不同的评论结论。即使是处于积极情感状态下的教育评论主体,由于其情感的强度不同,感受将不同,对教育评论客体所作的肯定性评论的程度也将不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6 15:10 , Processed in 1.04711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