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时期教研员面临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区域教研活动的挑战[zt]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20 10:02: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时期教研员面临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区域教研活动的挑战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广大教师要积极参加教学实验和教育科研,教研机构要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明确表述了教研机构在课程改革中的职责与任务,其核心内容是六个字——研究、指导、服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重申了这一要求,并进一步强调: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
在新的课改背景下,教研员组织区域内的教研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听课、评课模式上,应不断思考、探索更有效的教研培训模式。区域教研活动不该只是执教教师按教研员的意图给大家上公开课,教研员点评一下执教教师上得如何。教研活动应重在“研”——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法;而不是“教”——教大家照搬公开课,教研员怎么说,就怎么做。区域内的教研活动应该是教研员和广大一线教师互动的平台;是各校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成果分享的平台。区域教研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建立起有利于“实践反思,合作分享,专业支持”的教学研究制度。
为解决教师个人实践和反思后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困惑,充分发挥本校或临校间学科教师的同伴互助作用。成立校本教研合作组,每个合作组由校内或临校间的5-6名水平相近或相差距离较大的教师结成对子,从组内成员在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开始,每一次活动一个专题(如新课程“新”在哪里、新理念在我的课程中:一个成功之例、教学病例诊断等),建立一套具体、可操作、富有实效的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体系。
通过个人反思和同伴间的交流、讨论,并在教研员和学科指导小组的专业引领下,将共性的问题转化成课题而进行多样化的合作研究活动。合作组的活动要有目标、有计划、有课题、有分工,教师们从不同侧面积极探索,以合作组为单位,积累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后反思、教学论文等多项可操作性的成果。组建的区级教研、片级教研、合作组校本教研的三级教研网络,逐步建立起了有利于“实践反思,合作分享,专业支持”的教学研究制度,做到人人都学习、人人有专题、人人都研究,各种专题的研究是自下而上和自下而上的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相互补充,互为发展。
二、创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学习平台。
观念的转变仅靠专家、教授们的集中灌输是远远不够的,送教师外出学习,人力、财力都有困难,这些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凸现出来。针对这一问题,教研就要校本化和经常化,一线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实践中,会逐渐形成对课改新理念和新思想的自觉认同,然而在实践反思中,将课改新理念和新思想内化为自身的理念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教研员要走进学校,进入教研组和课堂,为一线的教学服务。
三、教研员是新课程课堂的示范者。
新课程要求广大一线教师必须把课程标准提出的各种新理念,有意识地渗透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尤其是课堂教学要有质的变化,其难度可想而知。一方面,一线教师对新理念的理解尚未透彻;另一方面,多年的教学传统与习惯他们难以抛舍。什么样的课堂符合新理念?什么样的课是新课程优质课?基层教师认识不清。这就需要教研员有所作为,主动做新课程课堂的示范者。
在教研工作中,选择典型课例,全程指导。教研员亲自上新课程引路课,结合实践讲理论,将新课程的理念通过课堂直观地表现出来;还可以请教师先讲,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即时走上讲台,参与组织教学,进行即席指导,同时引导听课教师讨论,整个课堂变成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场所。在这里,已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教研员”“教师”和“学生”,大家都是平等的参与者,教师不再把自己当作被动的听课者,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研讨。这种全新的教研模式,为教研员、教师及学生搭建了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使教师们受到空前的锻炼和提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学生的学习观念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四、教研员是新课程理念的解惑者和引领者。
新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遍地开花的时期!各种理论相互激荡,各种观点相互碰撞、交织,使一线教师进入了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状态:如何处理好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与引导学生领会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问题;如何理解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关系;如何把握好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度;如何理解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等等,等等……教研员作为专职业务指导人员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广大教师释疑解惑,为广大教师指点迷津!让他们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
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课题” 研究,在区域间掀起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全体教师都是研究人员,“教室”即“研究室”,“问题”即“课题”,定期进行“新课程教学研讨”,研讨中教研员和教师们即时总结、交流、反思本周教学情况,思考、研讨下周教学内容。在一线不断的教学尝试中,集体攻关。通过全员参与,逐层研究,把具体问题研究深,研究透,并把教育观念化为教育行为。教研员和教师们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达成新的共识,在实践与摸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6 03:04 , Processed in 0.10762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