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研员自身修养之我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19 10:43: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研员自身修养之我见
———参加“金色种子”培训感想
门头沟区教师进修学校   程桂芳
    市教研中心启动的历时三天的“金色种子” 第二期培训,使我收获颇多。无论是领导、专家,还是教研员代表发言,带给我们许多新的思考。课程改革的全新理念使教研员和教师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在课程改革形势下,需要转变教研员原有的工作职能和教研内容,改变教研员的角色意识和工作方式。因此,我认为作为教研员与新课程同行,伴教师共同发展首先要从提高自身修养做起。
一、深涵养
教研员要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和合作者,就必须进行自我革命,把自己当成教师中的一员,克服多年来形成的居高临下的指导者心态,养成谦虚、朴实的平民心态,新课程要求教研员不再是“权威者”和“真理的代言人”。我们将面对的是两个“零”,即教研工作的“零”起点,教研员与教师之间的“零”距离。我们和教师是平等的,我们的任务是努力为大家创设一个宽松的对话环境,以保证教师始终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积极的思考和充分的交流,以发挥其创造性。这当中,教研员身份的转换,将会引导广大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实现相应的角色变化。总之要做到,一是要学会宽容。不以个人意志要求教师,不以自己的意见代替教师的观点,鼓励教师不同的课例出现,不同教学风格的形成,使教学研究成为一种坦诚无私的对话、交流甚至纷争。二是尊重教师主体地位。要把自己定位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辅助者,先教师之忧而忧,后教师之乐而乐,创设“科学民主、宽松和谐、合作负责、创造发展”的学习研究环境,努力形成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相互尊重、乐于争鸣的教研氛围。
二、厚功底
只有对教学教研有了深刻的认识,有了理论养料,教研员在工作中才不会乱说话,瞎指挥,才会先教师一步,引领教师开展教研。当前,广大教研员特别是远郊区县的教研员,除了负责本区域的教学教研任务外,还兼其他工作。许多教研员被束缚在事务性的工作中,少了学习的意识,少了教研的热情,更多的是成了上传下达的联络员。推进区域性的教学教研工作深入健康发展,教研员必须加强学习,提升自我素质,由“杂家”向“专家”转轨。一是要养成读书习惯。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读课改理论书籍,厚实自身底蕴;二是要培养反思意识。要经常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善于找出教研实践中的不足。三是要提高研究能力。特别是要扎根于日常教学教研实践工作的点点滴滴,针对在推进教研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研究,找出相关对策。
作为一名教研员,要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这样指导教师实施新课改才能够科学、得体和适当。要了解数学学科的发展史和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因此,教研员必须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应涉猎相关领域的知识。也就是说,在横向应具备广博的知识面,在纵向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具有这种广博与精深相结合的知识结构,才能保证自己“库存”的充足;才能从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获得实验的论证,完善对新课程的理解、证明和修正;才能摆脱昔日教而不思、教而不研的低水平重复。否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制约教学行为对新课程的实施。
三、宽视野
一方面,教研员自身应有开放的心态,拒绝闭门教研,善于博取众家理论,不断丰富修正已有的教研经验;另一方面,不断拓宽教研工作的外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的工作是一项接力赛的工作。作为教师,要精通本学科的知识,也要对其他的相关育人知识有所知晓。作为教研人员,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本学段本学科的研究,也要树立大教研观,建立科学、全程(幼儿、小学、初中、高中)的教研理念;不仅通晓教学规律,也要具备广博的教育视野。要站在全程育人的高度研究本学段本学科,站在为人类的发展谋幸福的制高点研究教育与教学。这既是一种能力,更是作为教研人员的历史责任。
面对新课程,我们应树立一种大的教育观,今后的工作绝非单纯研究学科教学,而是研究教育。应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教师如何“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非“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研究如何“用教材教”,而非“如何教教材”。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教材只是教学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内容。现代教学理念已不再把教材看作是教学的“金科玉律”,而把它看作是一种教育资源,教师必须摒弃“教教材”的传统观念,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四、勤实践
研究是教研员的天职。但是,中国不是缺少科学家,而是缺少像袁隆平一样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引路人。同样,目前不是缺少教育理论,而是缺少一线教师急需可用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教研员是桥梁与纽带。作为教育理论的诠释者,教研员研究的天地在学校、在课堂。教研员只有亲力亲为,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有了切身体会,才有发言权,教育理论才会更好的转化为教学生产力。因此,作为教研员,面对纷繁复杂的教学现象,一是要树立问题意识。要能够有一种敏锐的职业意识,善于从一般的现象中捕捉到存在的问题,从表面的繁荣中透视出教育的本质。二是要树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研究指导意识。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教研员要能高屋建瓴,找出问题所在,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为教师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中令他们感到困惑的问题。 教研员在领悟课改精神上,在对新理念的理解和把握上有一定的优势,但真正的教学经验还是要在一线教学中产生。因此,教研员要想感受新课程,必须深入课堂,善于听,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多与一线教师交流探讨,倾听广大教师在课改实践中的收获与困惑;善于思,思考和反思教育教学问题,为教师改进教研方向;善于说,努力使自己成为校本培训的培训者;善于评,用新课程理念来分析教师的教学实践,评析课堂教学;善于研,承担或参与课题研究。有条件的教研员亲自在一线课堂上课,为教师上示范课、研究课,在亲身实践中自我反思。只有这样,我们的教研工作才有扎实的根基。 教研指导重在使基层形成“造血”机制。教研员对教学的指导主要是对教学起支持和保障作用,指导的目的重在培养基层的“造血”机制,逐步使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自我成熟和自我完善。目前,许多教师对教研员尚存一定的依赖心理,作为教研员,要帮助广大教师消除这种依赖心理,使他们能在课程改革中迅速成长。 就教师和教研员的关系而言,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首席”是教研员的最佳定位;在合作共建基础上的“指导”是教研员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互动、交流过程中的“服务”更是教研员不变的宗旨。
五、 善规划
课程改革与实验工作是一项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的事业。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决不是各自为营,需要的是各个学校整体联动,协作攻关。肩负着全区教学改革实验组织和管理工作任务的教研员,应树立全局观念,既亲历亲为,也要善于谋篇布局,统一指挥,整体规划区域性的教学研究工作。在教学研究特别是当前实施课改的进程上,要目标明确,既有长远规划,又有近期目标;既着眼于眼前现实,又寄予希望,展望未来。在推进区域课改均衡发展上,要高昂城区龙头,紧抓深山区骨干,促进课改进程的均衡发展,使全区的课改实验工作呈现出和谐发展、循序渐进的态势。
课程改革与实验工作也是一项成就人的事业。当前“校本教研”的教师群体教研形式倍受欢迎,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构成基本力量。教研员应在“专业引领”这一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努力做到重心下移深入到教师中间,在与教师的交流、研讨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充分发挥教研员“中介”和“枢纽”的作用,使教研工作向更高的层面提升。当前,教研工作服务的主旨应是帮助教师成长,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关注教师的个性成长,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新课程下我们培养的不仅是教学能手,更应是个性突出和风格鲜明的教育教学专家。
教研员在教育行政部门与教师之间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因此教研员带好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学科教师队伍是首要任务。其次对教师要传播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的客观要求。再次,教研员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对一个学校的点上或全区的面上教研起着组织、推进的作用。因此教研员要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要能独当一面,出面组织各类课题研究,举行不同层次、不同时空的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以点带面加以推广,进而推进面上的教研活动。在推进实施新课程工作的进程中,教研员特有的工作性质决定他与教师在一起摸爬滚打,因此,现代教研员还必须懂得掌握运用社会交往技能。重构与教师的新型关系,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伙伴甚至知己,尽职尽力帮助年轻教师尽快走向成熟、年长教师独具风格、骨干教师成为专家。
六、乐奉献
教师是照亮学生成长道路的蜡烛,同样,教研员是帮助实现教师自我成长的助燃剂。教研员既要有实现自我成功的愿望,也要有甘为他人作嫁衣、成就他人成功的美好品质。要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研工作中,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思想、经验传授给教师。既要自身取得发展,也要惠及他人;既要让少数教师修成正果,也要广洒甘霖普渡众生;既要以厚实的底蕴征服教师,也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教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 04:54 , Processed in 0.20559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