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研员能否与教学一线零距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19 10:4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研员能否与教学一线零距离
发布时间:2010年2月21日
编者的话
  为加强教研队伍和教研职能建设,日前,山东省出台文件对基础教育教研工作进行规范。要求教研工作重心下移,面向学校,实行跟进式教学指导制度,加强教学引领和指导,教研员要固定联系城镇和农村各一所学校。教研员要具备上示范课的能力,履行教学管理、教学指导、上示范课、听评课、案例分析、调查研究、区域交流、网络教研、经验总结推广等岗位职责。建立教研员流动工作制度,教研员在岗工作满5年,要到基层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实践半年至一年。面对这样的职责与要求,承担教研任务的教研员也应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能否从“居高临下”走向教学一线?能否以服务者的身份与教师零距离研讨?能否真正成为广大教师的良师益友和课程教学改革的引领者?

教研员应名副其实
安徽省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 梁好
  教研员,拆开字面即“教”“研”“员”。透过这三个字我们可以看出教研员的职责所在。
  首先,教研员应当做教学的领跑者。教研员是基层教育教学研究的管理者与实施者,应当扎根于教育的田野,根植于实践的课堂。教研员做教学的领跑者不仅可以激发一线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热情,给予一线教师必要的示范与引领,而且可以促进自身教育教学专业技能的提高,促进自我专业化持续发展。
  其次,教研员应当做教育科研的先行者。教研员只有做教育科研的先行者,才能够把握一线教师课程改革的方向,才能分析一线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组织一定范围内的教育科学研究以及专业领域的讨论。教研员有了一流的教育科研能力就能看清教育、看透课堂,就能引领当地教育教学水平整体提升,就能最大可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再次,教研员应当做教育管理的联络员。教研员应该积极开展相关的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创造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通过业务指导,对一线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达到教育管理部门的目标要求,真正做个教育管理部门与一线教师的联络员。
期盼教研员走出书斋
山东省临邑县教育局 吕红燕 林丽霞
  《山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基本规范(试行)》要求各级教研机构根据工作需要,经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学校优秀教师可到教研室担任一定年限的兼职教研员,同时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教研员配置制度,保持一定数量的兼职教研员。这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只要坐上教研员的位子,不退休就不会被赶下来的状况。你的教育观念落伍了,你的创新意识淡薄了,你的专业发展停滞不前了,随时随地都会有优秀的一线教师顶替你。这样想想,教研员还有哪一个敢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一劳永逸?
  说到底,教研员的任务是服务一线教师,是与他们共同商讨、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的。如果你仅仅把自己在书斋中研究得来的东西硬塞给人家,人家会心悦诚服吗?你上节示范课看看,一来是检验一下自己的研究成果是不是真的能提高课堂实效,如果是中看不中用的空中楼阁,那就干脆早点罢手;二来是给一线教师做个榜样,无论成功与否,你的这种严谨笃学的精神,都是对他们的鼓励,都是与教师零距离沟通的桥梁。
  教研员深入教学一线必须有制度支撑。随着教研工作的重心下移,教研员走出书斋,走进学校,通过兼课、听课、评课、研讨等方式,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研训活动,帮助学校分析教育教学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这对创建一支高素质、实干型、专兼职相结合的教研队伍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但是,教研员如何能长久地保持自己的专业引领?如何处理与所联系学校的关系?衡量教研员工作的新尺子是什么?这些都需要相关的行政单位制订一系列学习制度、考核制度、实施制度、评估制度,只有在强有力制度的支撑下,教研员才能更好地深入教学一线,真正成为促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先锋,教研工作才会开展得如火如荼,而不是流于形式。
教研员要真正流动起来
江西省高安市高安三中 周杰民
  教研员流动起来有如下好处:
  首先,有利于教研员自身的成长。教研员是教师的教师,负有指导、引领广大教师专业成长的责任。教研员久居机关,不深入学校,不深入广大教师中,不涉足一线课堂,如何获取第一手资料?如何了解课堂教学情况?如何指导教师进行课改?如何引领教师教与研?教研员只有深入课堂,多听听教师们的课,自己多上上示范课,才能准确了解、把握课堂教学的情况,获得活生生的实践经验,并对这些经验进行总结、提升,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教与研的水平。
  其次,能更好地引领广大教师专业成长。广大一线教师,天天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但由于教学任务繁重等原因,他们中的很多人,往往只习惯于“埋头拉车”,而不注意“抬头望路”,不习惯、不善于反思、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诸多不解的问题,产生种种困惑。而走出去进修学习的机会又少得可怜。这时,他们迫切渴望有人为他们释疑解惑。教研员真正流动起来,深入到广大教师中去,听听他们的课,课后组织好评课活动,有针对性地指出他们授课的优缺点,有利于教师们看到自身的欠缺,并尽力弥补。同时,教研员经常上些示范课,能让教师们在对比中看到自身的差距,看到课改的方向,进而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钻研、学习,充实、提高自己。这些都有利于教师们迅速地成长、成熟起来。
  再次,有利于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让本地名师兼职教研员,为名师提供更广阔的舞台,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当地教育教学及课堂改革的现状。他们深入学校、深入教师中听评课,为教师们上示范课,与教师们座谈、互动等,均有利于拓宽教师们的视野,有效地引领教师们专业成长等等。
兼职教研不能形同虚设
山东省广饶县花官乡乐安小学 高兆华
  由于业务方面表现相对突出一些,王老师有幸被县教研室聘为兼职教研员。原本以为担任了兼职教研员后会有更多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会有更多锻炼和提升的空间,可是现实却令王老师非常失望,除了多了一个兼职以外,他的学习和工作没有因此而发生任何的改变。像这种有兼职教研员却又形同虚设的现象,或多或少地在各地存在着,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是教研和教学脱节的有力证明。笔者认为,兼职教研员是维系“教”、“研”关系的纽带。兼职教研员具有双重身份,俯身教学一线他们可以“教”,服务教研部门他们可以“研”,他们既可以把一线的问题和困惑反馈给教研部门,又可以把研究的最新经验和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忽视了他们,教研部门与教学一线的距离就会拉大,关系就会疏远,“教”、“研”就会错位。兼职教研员还是一线教学的引领者。教研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面对辖区内众多的学校和不同的年级,教研工作要想做到贴近实际不留缝隙是很难的。而兼职教研员则很好地弥补了这个空缺,他们能高效地内化上级的教育精神并付诸实践,他们出色的业务表现会成为引领各地各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路标。
  发挥好兼职教研员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不能光靠当事者一头热,而需要我们各地教育管理部门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赋予他们重要使命的同时,多为他们提供外出培训和参与交流的机会,多为他们创造协作探究和展示自我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教”、“研”上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教研员当走出去,引进来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和顺二中 王东光
    山东省出台文件对基础教育教研工作进行规范,粗略看来似乎多此一举。顾名思义,所谓教研员就是专搞教学研究的人员,无教怎能研?“教”、“研”本一家,何来距离可言?然而,当我们细细思量,却感山东省这一举措不仅不能算荒唐之举,而且应属明智之举。
  “一张报纸一杯茶”的公务员式生活在一日又一日地消磨着这些教研员的生活。这些教研员曾是来自第一线的最优秀的教师,荒废了十年磨一剑的“真功夫”,现在却让人感觉高高在上。
  出现以上情况的教研员绝对不是少数。笔者认为,要想改变教研员的现状,“走出去,引进来”是上策。“走出去”就是教研员要到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地区去,到基层去,到普通教师中去,到课堂中去,真正做到与教学一线零距离接触。“引进来”就是教研员在“走出去”的前提下,研究本地区包括全国各地教育现状,关注教育动态,把优秀的教育理念、教学资源和优秀的教学经验引进来,而不是听完了,记录在笔记本上,装在抽屉里。
  判断一个教研员是不是优秀其实很简单,就看当他走进学校之后有多少老师认识他,和他打招呼、拉家常,因此可以看出这位教研员是否真正走出去了。
让更多优秀教师加盟
江苏省溧阳市实验小学 梅志华
  许多教研员都是从教学第一线成长起来的,并且都是当地教研的佼佼者。时过境迁,随着岁月的流逝,教研员不知不觉远离了课堂。这种远离,使诸多教研员的教研活动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直至走向空洞苍白。而优秀教师一旦成为教研员,他们所拥有的紧密结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实践经验、贴近教师实际情况的教材解读以及对新时期学生心理和学情的了解,都会给他们对区域内教师的指导、服务工作带来便利,使得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更紧密。
  如果说教研员所做的事是“我来教你怎么做”,那么优秀教师的加盟可以给教师带来“请你跟我这样做”的示范效应。一般说来,教研员要将自己先进的教学理念付诸实践,总是通过培养个别优秀的教师去践行。如果优秀教师成为教研员,势必可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效能,直接将先进理念和合理化的操作付诸实践,给全体教师“现场直播”式的示范。
  以小学为例,一个市县的教研员配备往往有6~8名,而且主要集中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而其他诸如音乐、美术、体育、科学和综合实践等学科教研员的配备往往人数较少且还是语数英等学科教研员兼任。而优秀教师的加盟,一方面可以使这些表现比较出色的教师开阔自己的视野,另一方面可以弥补教研员配置上的不足,从而给区域内的更多学科教师以指导、引领和服务,使学科教研不再是“厚此薄彼”。
    在基础教育中,教育理论研究工作由大学的研究机构和教育理论专家担负,具体教学工作由中小学教师承担,教研员其实就处在理论与实践的中间地带。优秀教师加盟教研室不仅使基础教学理论得以创新和发展,更使得中间地带越来越窄,教研天地越来越宽广。

菏泽:让教研助推课程改革
本报记者 吴强
  “之所以在菏泽召开这次会议,就是因为菏泽市的课程改革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面。”面对与会代表提出的为什么选择菏泽作为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工作会议现场的问题,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如是说。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菏泽市教研部门充分发挥研究、指导、管理和服务职能,积极引领新课程实施方向,坚定地走进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在新形势下,他们重新审视教研员角色,大胆创新工作机制,积极转变自身职能,坚持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网络,走出了一条艰辛而又充满希望的道路。
教研进学校
  “教研员进学校是真正发挥教研员作用的一项举措。”菏泽市教育局分管教研工作的副局长王可正说,“教研室的很多职能不仅是学校和教师迫切需要的,也是目前其他机构所无法代替的。”
  新课程实施以来,菏泽市教研部门逐步改变了以往脱离教学第一线,靠坐在办公室里编发资料、试题来指导教学的工作方式,由重布置、检查、评比向重调研、指导、协调转变,进一步强化了教研工作的服务职能。
  菏泽教研部门的教学视导制度中规定,教研员每学期要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深入学校、课堂、教学一线,坚持推门听课,开展同步跟踪教学调研活动。这些制度的实施能及时帮助教师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特殊问题,让教研服务于学校,服务于教学。近两年,菏泽市教研室的教研员全年人均听课在120节以上。
  菏泽市确立了20所高中、30所初中、30所小学作为教研员定点联系学校,其中农村初中和小学占1/2。农村教师学习机会少,信息相对闭塞。市县两级教研室定期选派聘请的兼职教研员,组成“专家讲学团”,开展“送教助教”,通过课堂教学观摩、理论讲座、专题研讨会、互动式培训等方式,将先进的理念、优秀的课例和最新的教学信息送到广大农村教师手中,受到广大基层学校的普遍欢迎。
教研进课堂
  “理论满天飞,就是不实惠;专家来送宝,不知谁的好;落实在课堂,还是老一套!教研员整天就知道给我们讲理论,什么时候也能亲自给我们上一堂示范课啊?”
  一名教师发来的电子邮件,引起了菏泽市教育局局长张修田的沉思:教研员的主要任务究竟是什么?教研员能不能通过课堂教学而不是通过理论说教来传输课改的精髓、引领课改的方向?
  经过认真讨论,菏泽市教育局决定从市教研室开始,开展教研员进课堂活动,每个教研员每个月至少要在所联系学校上两节公开课或示范课。
  于文江是市教研室的一名初中物理教研员,离开教学一线已经十几年了。为了准备一节以初三物理“电功”为课题的系列探究课,她在课前进行了精心准备,并设计了20多个课堂教学问题,印发给每位听课老师,让老师带着问题听课,课后与全体听课老师一起研讨总结。
  这节课在听课教师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我们以前认为教研员就是坐在办公室布置布置工作,组织组织检查评比什么的。没想到他们居然还能讲示范课,更没想到居然讲得这么好。”
  教研员走出办公室,参加学校老师的集体备课,组织互动式听评课,与骨干教师同台示范,进行案例研讨,由“权威”转变成教师成长的伙伴、建议者、引导者、促进者,由原来唱“独角戏”变为与教师合作探究,与教师建立起了一种平等对话的合作伙伴关系。
教研进网络
  菏泽市教研室利用山东省网络教研平台建设了菏泽市教研网,并充分利用这个网络平台,拓展教研功能,创新教研方式,提升教师教学、教研能力。目前,全市九县区的教研室全部建设了自己的教研平台,470多所中小学学校开通使用了教研网,其中农村学校占了很大的比例。
  为激励教研员积极投身网络教研,市教育局在《菏泽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工作年度考核细则》中专门增加了20%权重的考核分数,用以考核教研员在提供教研信息、教学资源与优秀教师教学案例,撰写教研员博客等方面的工作。
  菏泽市教研室网络教研的先导工作激发了县区和各级学校网络教研的热情。2009年,全市共有近1500位一线教师加入了网络教研,发表教研日志、教研博客,浏览教研信息。教师们积极投入网络教研,促进了自身教学教研能力的提升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研员一定要多上课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教研室 朱国红
  转眼间,我做教研员已经整整五年了,听过千余节课,也点评过近千节课,但是唯独缺少了边研究边上课。非常欣赏于永正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因为事实的确如此。
  课堂,这个令我熟悉而又亲切的地方,如今等待我的常常是坐在其中看老师们上课。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教师上课的时候煞有介事地坐在一隅,急于捕捉对方亮点的同时,也会不失时机地抓住对方的问题,评课的时候一分为二、头头是道地絮絮叨叨。尽管我一直是很尊敬老师们的,我对大家的态度是温和的,我的评价是比较客观的,但是我少了一个行动:你说得这么好,这个课你上一上,我看看怎么样?我想这是很多老师对教研员的真实想法!
  我突然向几所学校的校长和主任说我想去上节课的时候,他们那种热切期盼的眼神,以及上课时老师们不约而同纷纷去听课的热情和专心,都让我感到教研员应该上常态课、研究课、展示课。
    教研员是教学研究人员,也应该是一名最普通的教师,所有的研究都应该为引领教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而服务。教研员长期远离课堂,就会造成思维与语言表达的严重脱节,也许可以想得很周全,设计得很用心,但指导不得力,没有关注到学生。教学不仅需要我们想得周全,还要表达得好;教师不仅能够表达得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主动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研员只有同时做老师的时候,才能体会到一线教师的不容易。我们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是需要调动多方面的器官的,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既要将教学设计谙熟于心,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这时候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无法预知的问题,这就更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只有当教研员能够用课堂实践展现自己的教学研究成果的时候,老师们才会真正平等地与教研员进行对话交流,这时候教研员方可听到教师真实的声音。
  教师会提出,一篇课文的解读本身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教师结合课程标准如何对教材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教师还会提出,一节评优课,经过无数人的参与,集体研究、备课,反复磨课、上课,最后成为一节完美无缺的表演课。那么日常教学呢?我们既要将每一篇课文都备好上好,又要按时批改作业,进行班级管理,还要做无尽的事务性的工作,如何提高家常课的研究效率呢?
  老师们还会提出很多的问题……前提是他们听了教研员的课后,愿意真正参与教学研究,否则,他们会长期保持缄默,被动地做教研员的听众,敢怒不敢言。所幸的是,现在很多老师都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因为网络是畅通的,全国各地的一线老师似乎都在质疑教研室和教研员的存在价值,舜网上时常会出现批评教研员的讨论帖子。这说明,大家对教研工作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认可。
  于是,我不断告诫自己:在和老师一起研究课的同时更要去上课,上好课,上可以为老师提供研究的课,上可以让老师张嘴言说自己教育教学思想的课。


草根研究,培养
善于思考的教师
山东省肥城市仪阳乡小学教研室 纪成涛
  在广大的农村小学,一谈到教研,教师就会很快与什么理论、什么专家引领、什么领导支持、什么课题组等等挂起钩来,以至于每次到村小调研,只会看到一摞摞崭新的教研资料,却一直看不到学校的特色发展,教研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已经成为一种负担和压力。笔者作为一名乡镇教研员,结合村小的教研现状,引导教师开展了以“课例研讨、问题解决、教学叙事”为主要形式的“草根教研”,广大农村小学教师积极参与这种“平民化、个性化”的草根研究,对于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课例研讨:指导教师上一节成功的课
  课例研讨的最大特点就是基于课堂的真问题、基于教师的发展。我们通过“磨课”的形式,组织教研组成员按照“听课——发现问题,研讨——诊断问题,改进——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帮助教师研究一节成功的课例。磨课的过程是一个反复打磨、反思、不断否定、不段超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感受到了一堂真正意义上的好课是不断“打磨”出来的。同时,教研组作为一个教研共同体,其中的每一名教师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执教者通过磨练,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肯定会有所提高;参与者通过说长论短,研讨切磋,既能明晰自我教学设计的优点,以便扬长而为,又能清楚自我教学设计中的不足,以便避短而行。
  问题解决:帮助教师解决一个实践性问题
   “教研就是对自己教学行为和思想的思考,并在思考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草根研究”的核心思想。要逐渐让广大的一线教师明白,教研不神秘,思考并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就是教研。在教师的教育实践中,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存在着如何批改作文更有效,怎样撰写评语更科学,应该怎样进行读书的指导与评价等琐碎的小问题,而每解决其中一个问题,便是一次教研。当然,解决此类问题并不是像解答数学题那样简单,它需要教师通过敏锐观察——发现问题,缜密思考——分析问题,大胆实践——解决问题。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会让老师认识并经历一次生动的教研,这对于教师的成长无疑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教学反思:记录自己的教学故事
  对于绝大多数的村小教师而言,一提到教学反思,他们就会想到自己的亮点、不足,写现场再现、理论提升,写再教设想,对于这样的程序化、模式化的教学反思教师们已经失去了兴趣。面对这种情况,我引导教师写“叙事性反思”,就是记述教育教学的故事,并且针对这些故事谈自己的想法。“完成一篇教学叙事就是经历一次教研”的思想在每位教师的头脑中树立起来,教研对于他们而言不再复杂和神圣,而是简单易行,教师参与教研的兴趣和欲望也会大大增强。
    “草根教研”说到底,就是要培养善于思考的教师。因为会思考,才能发现问题;因为会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会思考,才能通过实践做进一步的反思,并不断改进。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 07:03 , Processed in 0.15314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