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0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是是非非公开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13 10:0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是是非非公开课

   公开课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开放课堂,把教师或学校的教学思想、对教材的理解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向外界公开展示的一种形式,用于教师之间、学校之间、区域之间展示教学水平,交流教学经验,进行课堂交流,同时也成为观摩、研究、评价教学的一种常用形式。广义的公开课有很多类型,包括调研课、观摩课、探究课、评比课、示范课、竞赛课、研讨课等。
  近些年来,无论是教育专家,还是一线教师;无论是公开课的组织者还是参与者,对公开课都颇有怨言。公开课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既是公开课的受益者,又是让公开课饱受诟病的始作俑者。公开课究竟怎么了?
发现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当大家都关注到公开课的是是非非之后,公开课的价值也许会得到进一步彰显。
本期主题策划:肖昌斌  黄立明

第一部分——晒
——遭受诟病的公开课

第一次公开课之旅      
公开课应对得起良心  周海燕
公开课之“美女观”  周玲平
公开课:吃不着葡萄也不说酸  胡学斌
谁是公开课的“托儿”  涂玉霞
“被多媒体”的公开课  王国伟
公开课必须反思的八个问题  左昌伦


第二部分——赞
——伴随成长的公开课

在磨课中成长  王玉环
为公开课叫好     
存在即合理  邹从容
公开课不可取代的六种功能  李情豪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3124b0100j5h6.html) - 201005《特别报道》是是非非公开课(一)_湖北教育综合资讯_新浪博客 第三部分  
——回归本真的公开课

公开课价值评价的多元与歧义  潘纪平
回归公开课的本真  黄解放



晒——遭受诟病的公开课

在公开课的道路上,他们或参与其中,或冷眼旁观,或曾经感受,或正在经历,角色和角度不同,却看到了共性的东西——被异化的公开课。


第一次公开课之旅
/   

   县教研室要举行政治优质课竞赛,学校老师要么因为怕耗费精力不愿意参赛,要么因为不懂多媒体教学不能参赛,于是参赛的“幸运果”就这么“砸”在我这个刚参加工作不到两年的“愣头青”头上。我由此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公开课之旅。
  在前辈的指点下,我选择了容易出彩的《难报三春晖》一课报了名。首先是讲校级公开课,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个多媒体课件,稍作修改,就走上了讲台。结果,听课的老师都说我的课讲得有激情,普通话标准,代表学校讲公开课一定有优势。第一关就这么轻松地过了。
  过了一段时间,我接到代表学校去市里参加比赛的通知。在收到通知后,学校立即安排了专门的指导老师帮我修改课件。为了将代表本校水平的这堂课“包装”好,学校专门邀请了县教研室负责政治学科的主任来听我试讲,并要求全校所有教政治的老师都来听课,听后分别发表看法,少讲优点,多提意见。课后,主任和老师们从课件制作到语言措辞,从课堂气氛到提问设计,提出了很多意见。我赶紧按照他们所提出的意见修改课件,又反复斟酌语言,对着镜子练习表情,直到临去参赛的头天晚上我还在背讲课稿。
  到市里参赛后,我发现高手如云,不禁有些怯场。面对陌生的学生,我使出浑身解数,用尽煽情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来感染学生,结果他们好像没有什么反应。我急中生智编了一个故事:一个孩子家庭条件很差,父母含辛茹苦供她读书,她却叛逆任性,直到父母累病了才体会到父母的爱……最后还不忘加上一句经典台词:“这个孩子就是我。”最终,整堂课以我的个人表演为主而结束。虽然我非常惭愧,但主任还是一个劲地安慰我:“你的经验少,能讲成这样已经不错了。你有点紧张,估计跟学生的配合也有关系,这一节课他们早就上过了,自然感觉没有新意。”
  回到学校,我估摸着我的公开课之旅到此就结束了,连100块钱的评审费也不好意思找学校报销。没想到,过了几天,主任打电话,让我好好准备一下,参加12月份省里的政治优质课比赛。我感到非常意外,甚至有点怀疑自己听错了。主任委婉地告诉我,省里要求每个市里都必须有乡镇学校的代表参赛,换句话说,就是给偏远农村学校的教师一个开阔眼界的机会。虽然是照顾的名额,但是能有机会参加省级的比赛,我还是偷着乐。学校的老师不明就里,都夸奖我能力强。
  见多识广的主任很敬业,他知道以我现在的状况去省里参赛是上不了台面的。因此,他一方面要求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督办,一方面亲自对我的课进行分析指导,并让我在不同的班级把这堂课上了5遍,边上课,边修改。我在网上搜罗了一大堆教案、课件、视频,把所有的精华部分都借用到了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但是上了两遍,我感觉越来越没有激情,更多地像是背书,指导老师们也听腻了,都没有啥意见了。面对主任的热情,我开始有些敷衍。
  几个回合之后,主任要求我到县里去试讲。我既受宠若惊,又惴惴不安。那天,学校派车送我去县一中,副校长还一起来为我助阵。到了县一中才发现,主任为我请了好多指导老师:除了市教研员,还有县一中两位校长,他们都是政治学科的专家。一中的校长要求一中所有的政治老师都来观摩学习。我好不容易按照流程上完了45分钟的课,大部分来听课的老师都走了,看他们的神情,估计这45分钟也忍受得很痛苦。一根烟抽完,市教研员发话了:“首先要肯定的是,你作为一个刚参加工作的老师,能把课上成这样已经是相当不错了。普通话很标准,语言很流畅,教态也很大方,亲和力也比较强。”我料想后面一定有更主要的“但是”。果然,他接着说:“但是,作为一节公开课,你这堂课还有很多需要修改的地方。一是内容太多,没有重点;二是太杂,没有主线;三是太单一,没有互动……”偶尔会有其他老师附和着,或提出更好的建议和新颖的点子,我一条一条地记着笔记,脸红红的,只能“嗯”“哦”“好”地回答着,讨论一直持续到中午,我记了满满10页纸的笔记。最后,市教研员对我说:“提了这么多意见,你做参考。参赛本来就是一个锻炼学习的过程,你作为年轻老师,我本来就没有对你拿奖抱有希望,所以,你的压力不要太大。”市教研员的这番话给了我很大刺激,我暗下决心要把这堂课上好,争取拿个一等奖。我积极主动和主任联系,几次跑到县城当面和他商量课件的制作、图片的挑选、时间的安排、问题的设计……整个课件从头到尾脱胎换骨,有了前呼后应的主线,有了主次分明的设计,有了精心安排的互动,连PPT都做成了立体的超链接模式,就是为了与众不同。
  参加省级比赛的时间很快就到了,副校长和主任陪同我赴武汉参赛,一个负责后勤,一个负责指导。从买火车票、打印资料到安排住宿吃饭,我都没操心,只是一遍遍地反刍整堂课的流程和细节。
  报到的第一天,我们首先去学校熟悉了环境,并听了部分老师的课,知道教室不大,不用话筒,评委和听课老师都坐在学生后面。其次,我和主任还边听课边看其他老师有哪些优点值得借鉴。晚上回到宾馆,我们又将我整堂课进行润色、修改和熟悉,直到凌晨一点才休息。第二天早上,我很早起来化了个妆。尽管天气很冷,我还是放弃了厚重的羽绒服,选择了漂亮的大衣。为了给学生和评委留下好的印象,冻就冻着吧!不知什么原因,赛区组委会临时把我安排到另一所学校比赛,但是没有人通知我。在我还准备和相关人员争论时,主任二话没说,把我要用的资料整理好,拉着我就往那个学校赶,边跑边安慰我:“别着急,沉住气,不要影响情绪,好好发挥!”
等找到比赛地点,推门进去,发现这个多媒体教室就像一个礼堂,上面有很大的舞台,学生都坐在舞台上面,强光照着,非常清晰,下面坐着听课的老师和评委。还没等我观察完,几位工作人员催我赶紧上台。我这才发现所有的听课老师和评委,还有舞台上的那些学生们都在看着我。众目睽睽之下,我机械地走上舞台,工作人员给我一个无线话筒,要我别在衣服上,我别了半天也没有别好,急出了一身汗,最后只好勉强用手扶着。我刚站直喘了口气,准备先跟同学们解释解释,就听见台下“哔”的一声口哨,提示我开始讲课了。我彻底乱了套,像背书一样机械地开始了我的开场白……我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可是学生似乎是被等待耗尽了激情,也似乎是被头顶的射灯照得思绪空白,或者是对我的迟到有意见,情绪怎么也调动不起来,个个都低着头盯着书本,都不愿意和我进行眼神的交流,似乎都在等待着40分钟早点结束。我越发感觉糟糕透了,硬着头皮讲到最后一个环节,忽然想起来时间的概念,我偷偷地看表,已经十一点了。我开始的时间是多少?我还有几分钟的时间?完了,要知道准时结束课程在比赛中可是占很大分值的!我琢磨着前面几个环节都没有学生发言,应该很快,那最后一个讨论的环节就应该多一点时间,以免提前下课。我边组织学生讨论边计算时间,忽然听到下面又“哔”地一声,告知我时间到了。“40分钟到了吗?怎么这么快?”我慌慌张张地走到讲台前,结束讨论,总结陈词。
回到宾馆我就大病一场,一直到比赛结束两天后才痊愈。两位领导一直在悉心地照顾我,还高兴地告诉我得了二等奖。我大喜,顿时觉得这些曲折都不算什么。后来我才知道,这次比赛只设有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只要参加,就能捧个奖回家……
2009年学校的年度总结材料上,赫然写着一项教学成绩:我校某某老师参加全省政治优质课比赛,荣获二等奖!面对参加工作以来的首个荣誉,我感慨万千!
2#
 楼主| 发表于 2010-6-13 10:04:01 | 只看该作者
公开课应对得起良心
/周海燕

   来自偏远农村学校的我,第一次有幸参加全县“小学百节优质课”评选活动,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场面,也从来没有与城里的孩子面对面地交流过,我多少有些紧张。提前到教室与学生沟通是最好的选择。
  在我把学生分成七个小组,安排好小组长并分发学具后,教室里仍乱成一团,学生根本不听我的安排。没办法,我只好请班长维持秩序,但不仅没有好转,还有几个同学玩起了“锤子剪刀布”的游戏。离上课的时间越来越近,怎么办?管不住学生,这节课就没法上。我拿出杀手锏——激将法,抓住一个玩游戏的同学,对全班同学说到:“在我的眼里,城里的孩子个个聪明能干,但现在看来,大家是不是我想象的那样还很难说,你们玩得这么高兴,但是能玩出名堂才叫真正的有本事……”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
  没想到我的激将法真管用,课堂上,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活跃。在导入新课时,一个同学提出了“圆的面积大小与什么有关”这个本来是该我提出的问题,让我差点乱了阵脚,幸好,我经常在网上听特级教师的课,学到了一些应变策略,反问一句:“你认为圆的面积大小与什么有关呢?”学生们开始探索性学习,课程一下子又步入正轨。“可能与半径有关”“可能与直径有关”……我把学生的猜测板书在黑板上,先画了三条长短不一样的半径,然后用圆规进行演示,进一步验证了学生的猜想。一个例子不能说明问题,还得继续进行探索,我问:“有信心挑战吗?”学生的情绪高涨起来,课堂气氛也变得很热烈。在自主探讨的过程中,举手的同学越来越多。
  课堂小结过后,我留了一个课后拓展题,刚准备宣布下课,同学们纷纷举起手来,还要发言。怎么办?时间到了,是下课还是继续?拖堂是要被扣分的,怎么办?我决定豁出去了,扣就扣吧,便请了两个同学发言。结果第二个同学还没有说完,一个同学跑到黑板上,把我写的字擦掉,说:“老师,我还有一种想法。”刷,刷,刷,他很快地写出了自己的思路,推导出来的结论与之前推导的两种结论一样。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此时宣布下课,已拖堂5分钟。
  课后,听课的老师对我说:“你怎么这么傻呀!时间到了先结束课,告诉学生可以等到课后再讨论。拖堂是要扣分的。”但我不后悔,因为我要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能给学生留下遗憾。■
(作者单位:谷城县盛康镇柳铺小学)


公开课之“美女观”
/周玲平

在我校举办的一次全市公开课展示活动上,一名孩子竟在课上强烈要求抱一抱老师,原因之一就是老师太美丽。在当下,美女老师频频出现在各类公开课的讲台上,姣好的面容成了挑选公开课教师的第一标准,好像不美就不足以吸引学生。虽然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单纯追求外表的美丽则是走了极端。
教师的舞台在课堂,教师的魅力也体现在课堂。我曾经听过我区一位年近40岁的女老师的公开课。那一节课她上得高潮迭起,激情澎湃,设计极其精妙。听课教师和学生都深深地被她吸引了。她是那样的有风采,尽管她的眼角已经有了不少皱纹,尽管她的体态不再婀娜。这便是教育的魅力,没有年龄的束缚,没有外貌的禁锢,只要你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你就是最有风采的那一个。
花无百日红,但教育是永恒的。就像教育大 师斯霞老师,到了垂暮之年还在孜孜不倦地教育学生,没有人会挑剔她的样貌,有的只是崇敬。公开课是集中展示教师素质及教育方法的最好平台,这样的平台对于平时的教学教研是极富指导性的。如果将相貌作为门槛,必将打击许多普通老师的热情,不利于教育的发展。■
(作者单位:宜昌市铁路坝小学)


公开课:吃不着葡萄也不说酸
/胡学斌

看到一位校长的博客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小贾,这次的优质课比赛,你可要参加呀,为我们学校也为你自己争光!”“算了吧,校长,拿奖了又能怎样?上公开课又操心,又累人!”小贾说。“证明你的能力呀!”“能力?现在还论能力吗?就是论,也是论经济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小贾一副看破“红尘”的样子。“那对你晋级,评优有好处呀!”我仍不死心,继续劝说。“是吗?考核时还不是考试成绩才是硬道理?”比赛的日子到了,按照比赛方案,每个学校至少一人参与,可结果十所学校参与比赛的仅有四人。
  这种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现象,在我们周围其实很常见。关于公开课这颗葡萄,其实腹诽真的很多。
  葡萄的味道不同。公开课的评价标准,可能会有很大差异。有位很有名的老师在执教《狼》这一课时有一个教学细节:让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后,在原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地方只添加一个表惊讶的“啊”字,在学生完成这一个教学环节时,学习热情出奇的高。当我看到老师的这种教学艺术时,对他的这点技巧产生了无与伦比的佩服!可后来《人民教育》上刊登了一篇持否定意见的文章。我有些愕然,但认真考虑一下,作者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不同的评价标准,往往会让基层的老师不知所措,一位非常优秀的语文老师说:“教了好几年初三语文,现在都不会讲课了!”
  吃不着葡萄就不吃。级别越高的优质课,其含金量越高,这应该是勿庸置疑的。正因为如此,有很多老师经过许多努力,结果总觉得所得到的认可与付出是不相称的。当这种体验次数多了以后,老师就会丧失信心。其实,优质课是一种艺术,艺术往往要靠天赋。要想在某一领域有所成就,后天的努力能弥补一些先天的不足,但无法超越先天的极限。
  葡萄吃了营养不大。公开课与日常教学关系并不大,日常的课堂教学,很多时候并未按照公开课的模式进行,事实上,有少数老师的课,按公开课的标准来说,讲得不是太好,但学生的考试成绩好。因此,当老师们觉得无法模仿公开课教学时,他们更趋向于实用主义,对表演成份过多而“营养不良”的公开课,并不是很感兴趣,反倒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注。老师们往往只有在教学成绩有保障的情况下,才会想着去设计更高效、更精彩的课。
  培植自己的葡萄品种。基层学校的出路在哪儿?从杜朗口中学、东庐中学、洋思中学的课堂改革中,我们看到了希望。这些来自民间的课堂教学改革,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流程,以实用实效为标准,解放学生,放手让学生学,追求有效教学的最大化,从而取得了成功。他们的成功值得我们借鉴,一旦培植出自己的葡萄,那就是我们自己的品牌,到那时公开课评价的话语权就掌握在我们手中。
  叶澜教授在回答“什么样的课算是一堂好课”时,提出了五个“实”:扎实、充实、平实、丰实、真实。其实,公开课就应该是最有用、最实效的课。■
(作者单位:谷城县五山镇中心学校)


谁是公开课的“托儿”
/涂玉霞

   去年,一个数学讲课比赛活动在我们学校举行。一位老师执教的《平移和旋转》一课上得非常成功:合适合理的教师点拨,直观生动的课件演示,学生充满个性的精彩发言,使这节课成为整个比赛活动的亮点。但是,在听课中,有两个现象让我大惑不解,一是原本学过的内容,学生表现得却像是在上新课一样。教师在导入时,师生之间的配合环环相扣,丝丝入理,一点儿看不出学生是已经学过的样子。二是学生的发言非常精彩,他们严密的思维方式,流利的语言,让听课的老师们交口称赞。专家在听这节课时,对学生的表现频频点头,说这个班的学生素质真不错。
  听完这节课,我的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我想,怎么我们班就从来没有学生能把刚学会的知识讲得如此清晰明了呢?这个班虽然不是我带的,但是我也多次在这个班上过研究课,之前从来没有发现这样好的典型。难道我引导学生的水平太差劲了?
  晚上,与下午那个班的班主任聊起了她们班的学生,我说出了疑惑。她笑着说:“别人准备得充分,所以才会讲得这么好。”原来,老师在课前已经打好了少许埋伏,对导入部分进行了发言指导,目的是不让听课老师听出来这节课已经上过了。得知实情,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位老师怕课堂没有按自己的预设来,提前与学生通好气,让学生当“托儿”,共同帮老师来演好这部戏。
  我没有丝毫批判那位老师的意思,因为这是大家见怪不怪的现象,只是我自己心里对这节课大打折扣。为什么在公开课中我们还需要“托儿”?我想无非是教师无法驾驭整个教学,对生成的问题缺乏教学机智,或是为了增加课堂的看点不得已而为之吧。但是,看看我们特级教师的课堂,他们没有任何“托儿”,却把一节课上得智慧飞扬、妙趣横生。这样说来,请“托儿”只是教师教学不成熟的表现,是对自己教学的不自信。建构一个充满活力的立体发展式课堂,作为教师必须要脚踏实地地修炼自己的教学艺术,不能靠这样取巧。当你告诉学生应该说些什么,不应该说些什么时,学生们会怎样看待你?低年级的学生可能没有什么想法,把这个当成一个表现自己的好机会。而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辨别能力,在暗示中,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会大打折扣,有的甚至还会以虚假态度来应对老师。
  真实的课堂可能没有导演好的课堂那么精彩,但是,真实的课堂才是师生发展的真正舞台,是教学走向成熟的最好载体。为了自己和学生们的发展,期望公开课的“托儿”不要再出现。■
(作者单位: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3124b0100j5gz.html) - 201005《特别报道》是是非非公开课(二)_湖北教育综合资讯_新浪博客
“被多媒体”的公开课
/王国伟

每当要举行公开课比赛时,学校的李老师总要瞎忙一阵子。之所以说是瞎忙,是因为一来不是为自己的事忙,二来不是为了学校的工作忙,而是给参加公开课的同事们帮忙。
  李老师对电脑软件应用自如,课件制作的水平也不赖,要讲公开课的老师都喜欢找他帮忙。对此,李老师开始还很乐意显示一下自己的“手艺”,来者不拒。慢慢地名声在外,慕名而来的求助者越来越多,李老师实在是疲于应付却又碍于面子,推脱不掉,只好硬着头皮慢慢地做。后来,不堪压力的李老师想在平时搞一个课件制作的学习讲座,教大家学做课件,既满足老师们工作的需要,又可以避免公开课上多个课件出自一人之手的尴尬。谁知道公开课之后,大家对课件制作的热情全无,李老师经常一个人被晾在一边。为此,李老师只能怪自己不识时务,明明知道除了应付公开课,平时的课堂教学老师们是很少使用多媒体的,既然平时用不着,谁还愿意忙里偷闲专门学课件制作呢?不久,讲座不了了之。
今年的公开课评选又要开始了,张老师、马老师、刘老师在第一时间预约李老师,让他挤出时间赶制上公开课的课件。其实,李老师在会做课件以前,也是想每一节课都用多媒体,体现先进教学理念,等到熟悉课件之后,李老师改变了看法,觉得课堂教学当用课件则用,不合适用课件就不要勉强用,有时传统的教学手段会更好。但其他老师和李老师原来的想法一样,只要上公开课就一定要用多媒体,不然,别人用自己不用显得课堂教学没现代感、没水平。于是,教数学的张老师要求把讲课内容、习题及答案等以动画形式显示,富有动态,吸引眼球。马老师的科目是语文,她想让大段的素材显示在课件里,打字累得李老师手腕发酸。刘老师的英语课件好做一些,本来课件简洁、大方、很实用,可刘老师不满意,非要再插入手绘图片当背景,说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李老师不置可否,一切照办。
老师的忙终于帮完了,虽然累,但想一想公开课上呈现的都是自己的作品,多少还是有成就感的,起码落了个人情。李老师也理解同事们的苦衷,自己不会做课件,还要请人帮忙做,很麻烦,不情愿,可没办法,学校公开课评选标准的第一条就是“具有熟练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展课堂教学的能力”,而且量化分值不低。要是不用多媒体,第一轮公开课评选就会被PASS,不用能行吗?不过,这些公开课李老师是没兴趣去听了。■
(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七中学)


公开课必须反思的八个问题
/左昌伦

当前中小学公开课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公开课步入歧途,背离了教学的本质,因此遭到人们的质疑和批评。公开课应是本真的课,平实的课,高效的课。为了促进公开课的健康发展,真正发挥公开课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作用,我们有必要对当前中小学公开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一、公开课到底为谁服务?
  公开课多在承办学校借班上课,而承办学校总是挑选最好的班。在自己的学校里对外上课的老师,为了达到好的课堂效果,有的甚至从几个平行班中分别挑选出若干名优等生,临时组合成一个班。而在公开课的课堂上,教师或要求学生汇报交流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的情况时,举手的总是那些优等生,发言的也是那些优等生。即使偶尔有后进生发言,一旦回答出错或不完善,教师也会匆匆打断。一些教师害怕后进生发言错误,影响了教学进度,影响了教案上设计的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公开课是一种真实的课堂教学活动,应当符合教学的本色。公开课同日常课一样,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而不应当让学生为教师完成教案上设计的教学任务服务。那种歧视后进生,回避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片面追求教学进度,片面追求教案上设计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做法,完全颠倒了“教”与“学”的关系,偏离了课堂教学的目的,可以说是毫无意义的。

二、公开课不需要了解学情吗?
由于是借班上课,教研部门在举办优质课竞赛时,规定参赛教师可以提前15分钟或30分钟去熟悉原本完全陌生的学生。有的教师,将课前所谓的熟悉学生,变成把课堂上要提的问题事先跟学生讲一遍。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了解学情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一个教师不了解学情,如何真正以学定教,如何真正因材施教?学情涉及的内容很广,比如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思维状况、认知规律、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效果等等。了解学情,不仅要了解学生群体的特点,还要了解学生个体的差异。公开课,尤其是某些示范课、竞赛课,会对听课的青年教师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执教公开课的教师不关注学情,不了解学情,不从学情出发实施教学,不仅背离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听课的青年教师。
  
三、公开课能否少一些机械的预设?
有的教师上公开课,其教案详细得令人惊讶:不仅设计有教师的导语、过渡语、总结语、提问,竟然还设计有学生如何回答,如何质疑问难。而且,教案上的每个教学环节所用的时间规定得死死的。课堂上,只要规定的时间一到,不管学生掌握情况如何,也会赶紧叫停。因此,许多公开课都是下课铃声一响,教学任务完成,时间精准得让人称奇。
  教学过程既有确定性、因果性、预成性、可预测性、可控性,也有不确定性、非因果性、生成性、不可预测性、不可控性。教学过程是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不应完全根据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不断调控,动态发展。教师上公开课时过度预设,是教师不自信的表现,是教师对学生不信任的表现,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背道而驰,使公开课步入弄虚作假、形式主义的误区。
  
四、公开课一定要“彩排”吗?
公开课课前“彩排”,在中小学是公开的秘密。一些教师为了上好公开课,事先在不同的班上进行多次“彩排”。有的教师甚至事先在即将上公开课的班上“彩排”一遍或多遍。
  课前的精心准备是必要的,但这种准备主要是深入了解学情,深入钻研教材,深入研究教法和学法,对教学设计进行精雕细琢、反复推敲。公开课前反复“彩排”,不仅不符合教学的基本规律,容易使公开课步入课堂舞台化、教师演员化、教学表演化的误区,而且会磨灭教师的教学热情,使教师丧失教学个性、教学特色。教学是不可复制的,课堂也不可能十全十美。本真的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有待完善的。
  
五、公开课能否多一些平实?
现在的公开课几乎无一例外地运用多媒体,评课时也把是否运用多媒体作为评价公开课的一个重要标准。一些公开课上,多媒体成了课堂的主角,令人眼花缭乱的课件轮番轰炸。有的教师学习和借鉴他人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显得非常盲目,只重形式而不重实质。某些语文公开课上,学生时而唱歌,时而绘画,时而做游戏,时而毫无目的地分角色表演,时而毫无效果地分小组讨论。
当前许多教师存在浮躁之心,许多公开课存在浮华之风。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形式上花里胡哨,教师无法进入真实的教学状态,学生无法进入真实的学习状态。其实,教学是一种艺术,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平实。公开课应是原生态的课,应是平易朴实的课,教师应有淡定从容的教学心态、简约素朴的教学形态、扎扎实实的教学常态、轻松活泼的教学神态。执教公开课的教师应如叶澜教授所说的那样:“不管谁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部长,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讲给听课的人听的。”
  
六、公开课要不要考虑教学成本?
一位教师在博客上写道:每次学校里有教师参加教学竞赛,都是兴师动众。先是教研组总动员,多次研讨、集体备课、排练、修改;然后是“多媒体总动员”,课件请有特长的教师制作,器材学校里没有就向别的学校借;最后是邀请专家、教研员、学校领导到场指导,直到他们点头满意才罢休。在一些公开课上,学校甚至会为执教的教师配备若干名“助手”。他们帮忙擦黑板、调试电脑、播放多媒体课件、递教具、计时等。
教学应当讲求效率、讲求效果、讲求效益,理应考虑教学成本。当前中小学公开课遭人诟病,与一些公开课不注重教学成本,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日常教学中没有可借鉴性和可操作性有着密切关系。公开课,尤其是具有示范性质的公开课,必须追求高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七、公开课后重新回炉说明了什么?
有一位教师私下告诉我:每次在自己班上完公开课,课后都要将这节课的重点、难点问题重新给学生讲一遍。不少学校,所任教的班被“借”出去上完公开课后,教师一般会按照自己日常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重新回炉一遍。
教学效果是检验一节课最重要的标准。教学效果主要在学生身上体现,一般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去评价。一节公开课,哪怕课堂上再热闹、再吸引人,如果学生没有收获或收获甚少,那绝不是一节好课。令人遗憾的是,目前评价公开课,对教师的课堂表现关注很多(包括一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和非教学的东西),而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关注不多,至于教学效果则时常被忽视。公开课后让学生重新回炉,是对某些华而不实的公开课的巨大讽刺。
  
八、公开课该不该淡化功利性,强化研讨性?
近年来,伴随着各种优质课竞赛,公开课诸功能均衡作用的局面被打破,评比功能被过度地凸显出来。许多公开课成了“面子课”和“形象课”,成了一些教师和学校扬名的阶梯和舞台。在各地教师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定,绩效工资发放,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评选中,上公开课,尤其是竞赛课获奖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当前中小学公开课之所以出现异化的倾向,其根源在于不恰当地突出了公开课的评比功能,误导了一些教师和学校对功利的过分追逐。公开课承载了太多课堂教学以外的东西,巨大的利益诱惑和心理压力影响了教师坦诚的教学态度。其实,举办公开课的精神实质主要是研讨,研究、探讨和交流课堂教学才是公开课的基本要义。要想公开课健康发展,必须淡化功利性,强化研讨性。■
(作者简介:左昌伦,特级教师,现任荆门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系湖北省教育学会理事、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荆门市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主要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学习心理学研究。)
3#
 楼主| 发表于 2010-6-13 10:05:21 | 只看该作者
赞——伴随成长的公开课
公开课作为一种教学研究的方式,在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研究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探讨教学模式、推广成功经验、引导教研教改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对公开课的争议不断,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很多教师伴随着公开课成长成名,更多的教师通过公开课认识和了解了名师。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开课还是制造教育明星的“梦工厂”。



在磨课中成长
/王玉环

一节好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就像钻石,需要不断地打磨。有幸代表宜昌市参加了湖北省第十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优质课竞赛,我所执教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获得了一等奖,这堂课凝聚着众人的智慧,可谓是百炼成钢。我经历了这场磨课,痛并幸福地成长。
每次磨课,市县专家和学校领导,校内研修组成员都会如约而至。每上一轮课,紧随其后的就是紧锣密鼓的评课。听到的不是敷衍的恭维,而是近乎苛刻的挑刺,大到教学目标的确定、感情的投入,小到一个字的读音、写法,一句话的说法,从每一个细节都对我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市教研中心李德强主任强调:“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要准确,内容上要精于取舍。”我深知,这是要求我在建构课堂前一定要深入解读教材,准确把握年龄段、单元、课时目标,从而形成课堂的骨架。而模糊空洞的目标、面面俱到的设计必定导致蜻蜓点水般的肤浅阅读,背离扎实有效的语文教学追求。
曾校长告诫:“一个年轻教师,课堂上应是活力四射、充满激情的,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与情感。如果自己老气横秋,学生一定是一潭死水!”语重心长的话语中有殷切的希望。我也不断提醒自己: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激情任飞扬。
“学习完‘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后,你出示图片辅助理解,说的是‘这就叫——’,这种说法不妥。你将词语定格为一张图片,局限了学生的认知。”县语文研训员易老师提出了质疑。经过反复权衡,我把这个环节修改为让学生学以致用,在比较理解这两个词后出示图片,用“这真是——”提示学生准确运用所学的两个词,过渡自然,渗透无痕。虽说这只是换了一个说法,却体现了不同的教育理念。
教导处漆主任提醒我:“你在黑板上板书‘特’时,偏旁你写的笔顺不对。”我当即在桌子上写给她看,果然,我先写提,再写竖,而正确的笔顺是先竖后提。我惊呼:“我一直是这样写的。”这个错误几成恶习,终于得以改正,甚幸!
“上课时,教师要以亲和的态度融入到学生中去。一开始学生读课文时,你在行间巡视,中途偶尔背了两次手。”这个批评出自语文研修组长许老师之口。我细细地回想,居然自己没觉察到,这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感叹:原来我的一言一行都已被关注,细节决定成败。
同伴周老师说:“你的普通话蛮标准,但个别字的发音仍存在瑕疵,‘自然段’的‘然’字念‘rán’不是‘ruán’。”我马上又念了一遍,果然,念的是“ruán”。看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于是,普通话的练习成了我课余的必修课。
在一次又一次的磨课中,我就像一个正在经历分娩前阵痛的母亲,每次评课,每个人的点评,都让我的头脑经历了一次思维风暴的洗礼,有困惑的难题,有矛盾的交织,有痛定思痛的摒弃,更多的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后的喜悦;我又像一只即将羽化的蝶,在磨课中极力挣扎,试图摆脱自身的劣势,飞向更灿烂的晴空。磨课,如沏茶,似品酒,千滋百味萦绕心头,磨出了领导对学科教学可持续性发展的高瞻远瞩,磨出了全校老师的精诚团结,磨出了语文课的精彩。
得益于磨课的充分准备,赛课的过程波澜不惊,四十分钟转瞬即逝,我享受并珍惜这属于我的教学过程。赛课结束,当我接过评委手中鲜红的一等奖证书,心中涌动着万般思绪,回首自己从磨课中一路走来的历程,感动与思索同在,激情与智慧共生。这次参赛经历注定会成为我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不是因为奖杯的荣耀,而是我实实在在地在活动中得到了历练和成长。■
(作者单位: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实验小学)



为公开课叫好
/柱子

   至今,我仍沉浸在“西陵区小学习作教学研讨会”成功的喜悦中。本次研讨会主要展示了四节习作教学课,应该说是一次典型的公开课活动。
  习作教学,教师难教,学生厌学。如何提高习作教学质量,西陵区开展了较长时间的研究。通过研究,我们达成了许多共识,“这次公开课,反映了我们对习作教学的认识。”执教教师公开说。“看了这几节课,听了执教教师的评价,我们知道了习作教学应该怎样教,为什么要这样教。”听课教师如是说。“这几节公开课,是我们对习作教学研究的成果,希望老师们由此开展深入研究,下学期,我们将组织习作教学优质课竞赛活动,进一步深化习作教学研究。”活动组织者总结说。
  2010年春节,我收到的很多条祝福语中,有两条令我印象最深。“老师,难忘那次公开课,您的悉心指导改变了我对教育的态度,您的悉心指导激发了我对工作的热情。”“老师,还记得1999年的10月吗?为参加省级优质课竞赛,您到我校蹲点一个月,从钻研教材到教学设计,从课堂教学中的每一句话到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动作,您都一一指导。参加完省级优质课竞赛,我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这两条短信的作者,一位是某市市级领导,另一位是著名特级教师,他们都是公开课的受益者。
  竞赛课、示范课、观摩课、研讨课等,无论哪一类型的公开课,从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角度来看,都是有益的。于执教者及其身后的团队有益,他们在执教公开课中得到锻炼;于听课教师有益,他们在听课中吸取经验教训;于组织者有益,他们把教育理想变成现实,促进深入研究。这样有益的事情,当然应该叫好。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3124b0100j5gn.html) - 201005《特别报道》是是非非公开课(三)_湖北教育综合资讯_新浪博客   这些年来,对公开课的微词颇多:一是公开课与常态课差距甚远;二是组织过程中有些功利。冷静思索,有些说法本身值得商榷。有人说,公开课与常态课有差距,肯定要有差距,不然为什么要组织公开课呢?缩小这种差距,逐步让常态课逼近公开课,这才是教学的进步。有人说,学校组织一个团队帮助执教教师费时费力,但是,如果我是校长肯定也会这样做,学校组织一个团队与执教教师一起共同探讨教学问题,既凝聚人心,又使得执教教师以外的人得到同步锻炼,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作者单位:宜昌市西陵区教研室)




存在即合理
/邹从容

每当听到公开课是否应该存在的探讨之声,我不由自主地会想到黑格尔“凡是存在的即是合理的”与恩格斯“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这两句看似矛盾的名言。
  回顾成长之路,在同行的公开课中,我知道了如何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把握重难点。在骨干教师竞赛课中,我知道了什么是出彩的课堂。在名师公开课中,我知道了真实的课堂是个性化的。在执教公开课时,我曾彷徨过,焦虑过,甚至因为迷茫而曾想放弃,但也源于公开课的学习与锻炼,我变得从容而淡定。从被动上公开课走向主动研究公开课,面对不同学科不同专题的内容、不同层面的对象、不同问题的考验与挑战。经历一次次的磨练,收获的绝不仅仅是掌声或批评意见,更多的是过程的体验、经验的积累、情感的丰富。
  公开课和常态课一样,都具有不可预测性。当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使教与学更有活力,当勇敢地开放课堂去聆听不同声音的时候,我感觉每天都在上公开课。为此,我学会了行动研究,在反思中不断提升自我。身边也不乏一些不尽人意的公开课,也担忧形式大于内容,更同情优者却不占鳌头。但是,因为经历过,所以我更能理解每一个参与者,不论成功与失败。对参与者来说,因为课堂的复杂性,每次公开课自然成了一次教学机智的挑战。追问公开课,无论何种形式,无论水平高低,根本目的还是促进教师发展。公开课始终在教育改革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用黑格尔“凡是存在的即是合理的”来看,不无道理。
  今天,公开课又成了我和基层同行共同成长的载体。学做支持者,鼓励老师大胆地上公开课,以争取更多的机会与平台来积累解决课堂问题的实战经验。学做合作者,树立“一课一得”意识,就问题的解决,与执教者分别拿出方案进行研讨。尊重执教者的意见,共同寻找问题解决的策略。学做领航员,立足真实的场景和问题,提供多种技术路线让执教者参考,指导掌握分析资料与整合信息的策略,做好课程与课堂的中介、行动与反思的中介、实践者与研究者的中介。其次,引领县市区教科研部门、学校、教研组层面以公开课为载体,形成相关的公开课评议制度。
  要拿出好的公开课,必须立足研究,在发展教师能力上做文章。研究什么?研究课堂问题的解决。发展什么?学会规划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预案、学会诊断自我并进行归因、敢于实践并不断调整自我状态。为此,我们以公开课为载体,开展了教师层面的叙事研究,教研组层面的课例研究,学校层面的案例研究、个案跟踪纵向研究等,受到基层同行的普遍欢迎。
  要形成好的公开课研究制度,必须以师生和谐、执教团队和谐为保障,努力建立平等互助的扁平化教研制度文化。我们对传统教研中的公开课制度进行了创新:围绕核心知识与能力,立足备、教、辅、改、考、评等基本环节进行了同课异构、一课多轮等制度研究,让公开课成为单元教研的一个基本环节。
  让公开课成为所有教师的必修课和成长载体,应探索行动研究之路、自主协作研究之路、发展性评价之路。我们始终坚持基于问题的解决,开展以校为本的行动研究。为引领公开课研究方向,在全面性评价的基础上,拿出了专题性课堂观察工具,进行了基于问题解决的课堂观察量表设计研究,建立了教师自主、教研组合作、骨干引领的公开课制度。
唯有制度创新,才能让公开课去弊存利。今天的公开课注重教师应对真实情境的自主创新,昨天的一些简单模仿或照搬必须弃之;现代教育追求的是师生发展,不再是形式上的热热闹闹。由此看来,恩格斯的“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与黑格尔的“凡是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并不矛盾。公开课的存在与创新,本身就是一个发展过程。■
(作者简介:邹从容,中学高级教师,教育学硕士,现任黄石教科院教科室主任。系湖北省学术带头人、湖北省教育科研百佳个人、湖北省骨干教师、湖北省优秀教研员、湖北省教改先进个人、湖北省教育学会先进个人、黄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



公开课不可取代的六种功能
/李情豪

  凭心而论,我对公开课始终有着深厚的情感。可以说,是公开课使我由一个普通的教师变成一个专业的教学研究人员,是公开课让我找到了教育人生的无穷乐趣。亲身经历,让我看到了公开课十分独特的功能,它是其他任何方式无法替代的。
  示范引领功能。对于新上岗的教师,缺少经验的年轻教师,缺乏先进理念的教师,不会使用多媒体等先进教育技术的教师,学校和教研机构就可以利用公开课的方式进行引导。实施课程改革,也需要公开课进行示范引领。仙桃市教科院曾请窦桂梅、于永正、吴正宪、吉春亚等著名特级教师来讲示范课,他们的课引起了听课教师的强烈反响。特别是窦桂梅执教的《再见了,亲人》,让一千多名听课教师震撼不已。教师们深深地思考着:“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什么样的课是好课”“教师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可以说,一节公开课胜过无数空洞的说教。从更深层次上讲,一节好的示范课,能够坚定年轻教师终身从教、终身研究的职业信念。
  新教法推广功能。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如何去推广?应该说,离开了公开课,很难进行。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黎世法教授的“异步教学法”,以及学校、地方总结出来的新的教学方法,要普遍推广,就必然要用到公开课。公开课演示新的教学方法,让人一目了然。
  评比鉴定功能。评比鉴定是公开课的一个很重要功能,也是非议较多的一个方面。学校和教研机构为了发现和培养年轻教师,为了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会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优质课比武。优质课比武能够激发教师潜心研究、积极改革、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事实上,优质课大都凝聚了集体的智慧,经过了长时间的打磨,调用了多媒体等先进教育技术,从不同角度体现着一些宝贵的先进教育元素,正像超越生活的时装表演,总能揭示服装的发展趋势,引领服装的新潮流。
  研究实验功能。公开课具有研究实验功能,我们通常把进行研究实验的公开课叫研究课。有时为了探讨某些重、难点问题的教学,让多名教师采用不同的方式组织教学,即所谓“同课异构”“异课同构”,它不是简单鉴别教学方法的好与坏,而是要启迪思维,寻找和尝试多种有效的攻克重难点的途径和方法。这种课即使上失败了,也不会遭到责难。
  检查印证功能。体现这一功能的公开课,主要是在教学视导、检查和评估时运用。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通过听课来检查教师实施课程改革的状态,诸如课堂是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否转变了旧的教学方式,是否确立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中是否注重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体实现。
  激励鞭策功能。公开课也有激励鞭策功能,学校和教研部门为了鼓励那些勤于探索、勇于改革的教师,往往请他们上“具有成果展示意义”的“汇报课”,并请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热情,加快他们成长的步伐。实践表明,许多优秀教师,包括那些名师,都是通过一节又一节的公开课锻炼出来的。
公开课功能的多样性,给我们一个最重要的启示,就是我们对于公开课的批判不能笼而统之。我们要客观理性地评价公开课,既要看到它的不足,也要充分认识它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我们要努力构建“常态公开课”,以期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开课的教研价值。■
(作者简介:李情豪,仙桃市教科院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中国素质教育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分会理事,省教育厅“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授课教师,省德育学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百佳教科研个人”。)
4#
 楼主| 发表于 2010-6-13 10:05:58 | 只看该作者
思——回归本真的公开课


公开课要还原本色,返璞归真,让公开课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是教育者的共同心声。如何寻找回归本真的公开课,需要在扬弃之间找到一条正确的回归之路。



公开课价值评价的多元与歧义
/潘纪平

1998年,一个美国科学教育代表团到上海市中学听了一堂科学教育的公开课。任课教师是一位优秀的特级教师。这一堂课,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清晰,教学方法灵活,时间安排精当。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下面近百名听课教师掌声雷动。可是几位美国客人却没有表情。第二天,当接待者请他们谈谈观感时,他们的回答令主持者感到意外。他们反问:“这堂课老师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既然老师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这堂课还上它干什么?”对于这一案例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其实反映出不同价值取向、认识取向上的差异。
不同时期对公开课的评价也有极大的差异。1953年,北京市第六女子中学举行《红领巾》公开课的观摩教学。苏联教育专家普希金教授在评议会上作了发言,着重提出以下意见:过低估计了学生的接受能力,6课时太多;教师讲授得太杂、太长,缺乏学生的活动;语言和文学因素不够。同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依照普希金的意见再次试教《红领巾》。7月,《人民教育》发表了叶苍岑先生撰写的《从〈红领巾〉的教学谈语文教育改革问题》的文章。文章详细介绍了试教的经过和意见,同期,还配发了《稳步地改进我们的语文教学》的短评。这一时期,许多学校组织学习讨论和观摩教学,进行教改试验。一时间,“文学分析”成为主要的教学内容,“红领巾教学法”几乎成为语文教学的唯一方法,把“提问”“谈话法”当成唯一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分析课”几乎成为唯一的“课型”。针对上述情况,《人民教育》19541月又发表了《纠正语文教学改革的偏向》的短评,并从3月开辟了“语文教改笔谈”专栏,就许多具体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一堂公开课影响到一段时间的教育,这也充分说明了公开课这一课型的影响力,如果我们用现今的教育观念去衡量当时的教学,应该说评价标准有极大的区别。也就是说不同时期、不同的理念,其评价是不尽相同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都以目标价值为取向来评价,即把评价视为将教学计划或教学结果与预定的教学目标相对照的过程。在这里,预定目标是评价的唯一标准。这种评价在本质上是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的支配,其核心是追求对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这种评价取向推进了教学评价的科学化进程,它简便易行,易于操作,因而在实践中一直处于支配地位。这种评价的缺陷在于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忽略了过程本身的价值。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后,我们更偏重于过程价值的取向以及个体价值取向的评价标准。过程取向强调把教师与学生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的全部情况都纳入评价范围,强调评价者与具体评价情境的交互作用。这种评价在本质上是受“实践理性”支配的,它强调评价者对师生交互作用的认识。评价者是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评价过程本身的价值,对人的主体性、创造性给予一定的尊重。而个体取向评价更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更重视质的评价。对人的自由与灵性予以高度的重视,这都体现出新的教育理念。
即使是在同一时期,对待同一堂公开课,由于评价者的角度不同,要求不同,也会出现评价的多元与歧义。评价者有的从知识的角度,有的从实用的角度,有的从文化的角度,有的从人文的角度,有的从师生活动的角度进行评价,这是非常正常的,但这种评价应该是善意的、宽容的,而不应吹毛求疵,让人无所适从。此外,广义的公开课的类型还包括检查型、评比型、调研型、实验型等。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要求,如调研型的课主要是为了研究、探讨有关教育问题或了解教学改革实验进展情况而进行的;评比型的课主要是针对教师的评优、考核作定性评价依据的。■
(作者简介:潘纪平,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学语文》杂志主编,全国语文学习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语文报刊学会常务理事。)



回归公开课的本真
/黄解放
  现在,一提起公开课,大家就会把它与“标准课”“竞赛课”“表演课”“任务课”“豪华课”,甚至“作假课”联系起来。在教师们的心目中,公开课的名声有每况愈下之势。公开课到底怎么了?难道我们坚持推行了这么多年的一种课堂教学研究形式,就是这个样子吗?显然不是。当前公开课的一些表现,实际上是公开课的异化,它偏离了公开课的内涵,玷污了公开课的本色。我们亟需回归公开课的本真。
  什么是公开课?“公”有“公信、公正、公众”等含义,这里所体现的是“真实”和“大家的参与”;“开”有“开展、开放、开创”等含义,这里所体现的是“大家一起研究、探索新的东西”。我们还要认识到,公开只是课的一种形式,公开课的落脚点在课,课是学生、教师、教学内容三要素的融合与追求;课以学生是否得到发展为目的;一切形式都必须为课服务。由此可见,公开课的第一要素是教师授课的真实展示,听课者(领导、教研人员、同行教师、家长)的真诚参与,并真正发挥公开课的基本功能: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传递先进教学理念,推广成功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认为,公开课的主要类型应该是“教学目标检测课”“教学方法探索课”“教学课题研究课”“教学经验交流课”“教学问题诊断课”“教学培训示范课”“接受社会检验课”等,应把“竞赛课”从公开课类型中剔除,让公开课真正成为学科研究、校本研究、教师培养、校际交流、听取社会意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常态教学研究课。

  一、公开课要去“利”存“常”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3124b0100j5gd.html) - 201005《特别报道》是是非非公开课(四)_湖北教育综合资讯_新浪博客   有些地区和学校往往以教师一两次公开课的成败论英雄,公开课上得好坏,直接与教师个人的教学形象、年度考评、职称、工资福利、职务晋升等切身利益挂钩,使公开课成了教师追求名利的渠道。在这种做法的影响下,有的教师为准备公开课,放弃常规教学工作,集中精力去“做”一两节公开课,使公开课成了“非教学”甚至“反教学”的名利竞争课。在此基础上,公开课又滋生成“商业课”,为了迎合一些教师的需求,公开课商业市场迅速展开,买票看名家上课,成为公开课获利的又一方式。
其实教师们非常明白,凡是以获利为目的的公开课都是变了味的公开课。真正的公开课是以促进教学改革、探索最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它的最终目的在于指导教师上好平时教学的每一节课。因此,公开课应主要是基础的常态课研究形式,名利当头的公开课只会脱离实际、违背规律、弄虚作假、恶意竞争,有损教育的形象。
公开课是一种促进常规教学的重要手段,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要树立科学的公开课评价观,鼓励教师不在乎名利,在公开课中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即使一种新的教学尝试不成功,还可继续探索。大家要懂得,教师的能力水平不在于能上好一两节课,而在于能努力上好每一节课。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依靠平时的常规教学研究。公开课只有去“利”存“常”,才能真正发挥引导教学脚踏实地发展的作用。
  
二、公开课要去“奢”存“实”
  为了上公开课,组成专家领衔的备课团队,请专业人员制作教学课件和道具,上课时,多种手段齐上,如录像、录音、课件演示、图片道具、师生表演等等,唯恐不“先进”,课堂教学使人眼花缭乱。还有的公开课,教师往往将一章节的内容去头掐尾,挑选最精彩的内容,集中在40分钟里展示出来。这种课准备时间长,成本高,被教师们称之为“豪华课”。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和基本形式,是广大教师和学生必须长期坚持的双边活动。公开课是为常规课堂教学提供经验的教学研究课,公开课同样要体现课堂教学的朴实性,这样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才能被广大师生接受,更能体现教学的实效。“豪华”课“华”而不实,常规教学中不可复制,多半只能看,不能用。难怪许多教师在观摩一些公开课后感叹,“课上得很漂亮,但我们上不起,学不了。”
  公开课是课堂教学探索性的展现,必须以实际、实效为根本。公开课要去奢华之风,存朴实之规。我们倡导公开课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但不要画蛇添足;我们倡导公开课教学不断创新,但不要买椟还珠。
  
三、公开课要去“秀”存“真”
  在一些公开课教学中,作秀的成分有增无减。为了上好公开课,教案写成了剧本,执教教师反复试教演练,组织学生预习配合,正式上课甚至挑选最优秀的学生上场。这时,课堂成了舞台,为了使教学好看,上课成为了一种表演。这样的公开课失去了教学的真正意义,容易产生对教师的误导。我听过一些特别精彩,特别顺利的课,课后,一些教师就提出质疑:“这个班的学生怎么这么聪明!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都有精彩的回答。”
  课堂教学是育人的重要过程,教育本质决定教学必须遵循真实性原则。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信息源(教材、教辅、音像、补充案例等)的真实,教学过程的真实,检测考评的真实。教师要真实地了解班情、学情,教师备课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备自己,使教学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学习实际,这样才能真实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上课与演出有着本质的区别,演出能够背好台词,反复的表演,课堂教学却不能这样,教师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心灵的约会。公开课教学更要强化真实,只有真实,才会出真知;只有真实,才会有真正的教学引领意义。我们想一想,作秀的公开课,对学生会产生什么影响?对执教教师和听课教师会产生什么影响?公开课绝对要去掉作秀表演的虚假,坚持真实的纯净,以启迪学生的真情实感,让学生获得真才实学,使课堂教学研究得到真知灼见。这样才能做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四、公开课要去“全”存“特”
  有些地方,公开课比较强调一定的模式,讲究备课设计的全力、讲授内容的全面、教学环节的全程、运用手段的全能,好像不“全”的课就不标准。一次我听一位教师讲课,课中一名学生提了一个怪问题,教师为了帮这名学生解决问题花费了时间,到下课铃响时,还有一个教学环节没有完成,结果被评委扣了分。公开课要求的“全”,往往阻滞课堂教学特性的生成,要求“全”的公开课并不能体现公开课的本质特点,公开课不应该有固定的模式,要允许百花齐放,让教师带着各自的实际问题去研究。
  我们开展公开课教学活动,一般不要搞大而全的标准课的研究,要提倡带着新问题、带着难问题去上公开课,以引起大家的思考,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的公开课更实在、更有特色。公开课对听课者来说是特殊的课,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常态课,不要以公开课严肃、规矩的课堂造成学生的紧张。我经常对教师们说,课堂教学要有“三声”,即课堂教学中要有笑声、赞美声、惊讶声,学生在有特色的、放松的、活跃的课堂上学习会更有收获。其实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并不强求全,一节课能够解决一两个问题,特别是能够解决一个新发现的问题,这就很有效率了。我们开展公开课教学研究,一定不要求“全”,重在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新的探索,这样的课才有特别的研究价值。

  五、公开课要去“教”存“学”
  当前,对公开课的评价,大多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把教师平时所坚持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给颠覆了。大家觉得,在公开课中,教师不多讲一些、问题不多提一些、道具不多用一些、指导环节不多设一些,就不能展示教师的教学水平。由此公开课成了教师主体才艺的展现过程。在上公开课之后,我们大多听到的是对教师教的评价,很少听到对学生学得怎样的评价。公开课与平时常规教学出现反差,对广大教师教学的引领会产生误导。
  教师上课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成功的唯一检验标准,就是看学生是否学会了学习。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是为了不教”,公开课应该实践并主导“不教”的教学规律,让公开课重在展现学生怎样学会学习,这对教师教的要求更高。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要看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第一要看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符合学生特点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全体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而不应只是领着少数几个优生围着教师的教学转。课上得好不好,主要看动手、动口、动脑的学生多不多,要看有没有被遗忘的“角落”,有没有学困生发言和参与教学活动。第二要看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课堂上,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不是只看教师提了多少问题、问题提得好不好,更要看学生能不能向教师提问题,同学之间能不能争论问题。如果一节课上下来,学生都懂了,这要么呈现出的是教学的假象,要么就是教学没有深度。要改变对公开课主体内容的评价,去掉单一的、包场的“教”,坚存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使公开课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探索出更多的经验。

六、公开课要去“赛”存“研”
  公开课的异化,最大的影响来于“竞赛课”。竞赛课的“赛”,决定了参赛者(教师)、参赛方(学校或地区)利益名望的竞争。于是,各人各方都会千方百计地去设计、包装、排练出自己最好的课参加角逐。竞赛课奖项的颁发,又会与参赛教师个人和单位的名利相联系,怪不得现在大家把竞赛课的讲课,取名为“做课”。“做课”必然要使用许多做好的方法,以至于这些方法成了公开课的基本要素,于是,竞赛课成了公开课的代名词。为了给参赛者谋利益,竞赛课主办方还常常提高获奖档次,不设三等奖,增设特等奖,并增加获奖名额,好让参与教师皆大欢喜。
我为什么提出要把竞赛课剔除到公开课类型之外,让竞赛课作为独立类别去运行,并进行改革、改进?其目的就在于消除对公开课的影响,使公开课回到研究课本质上来。公开课本来就是引起教师商讨、引发教师反思、引导教师探求的教学研究的好形式。公开课教学研究要摒弃“赛”的心态,强化“研”的导向,形成人人参与的探索氛围,公开课和公开课前后的研究活动紧密联为一体,这样才能实现公开课执教个人和参与研究的教师群体共同受益。真正的公开课与竞赛课的根本区别在于:竞赛课主要是上给评委看的,而公开课是上给教学者自己研究的;竞赛课要尽可能选最好上的课上,而公开课可以选最难上的课上,重在解决实际问题;竞赛课要体现现场课的好看,要展现精彩环节,而公开课讲求教师能够紧扣知识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看准疑点、突出特点、探索亮点,强调把知识技能的学习训练有机地转换成学生能持续学习能力的落实。所以,真正的公开课要去“赛”存“研”,回归公开课的本真。■
(作者简介:黄解放,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国务院津贴享受者,湖北大学、武汉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咸宁市教育学会副会长。)
5#
 楼主| 发表于 2010-6-13 10:42:13 | 只看该作者
把握公开课评价角度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作者:王 燕 来源: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评课具有较强的导向、激励、调节等功能,要更好地发挥其功能,不仅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评价方法,制订简约可行的评价标准,还要根据不同学段、不同科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课型把握不同的评价角度。学校在对课堂教学进行宏观管理过程中,经常通过一定规模的公开课评价活动为教学指明方向,使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在这样的活动中,针对不同的讲课目的把握不同的评价角度尤为重要,因为这直接关乎公开课的效果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研讨课——突出“研”,提倡“究”
  因为研讨课本身具有研讨价值,因此尽管授课者准备详尽,也难免有不完善之处。所以,对此类课应突出“研”提倡“究”。应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去认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而不是只抓一点不及其余。
  研讨课重在研究教学问题,因此无论授课或评课都要从研究的角度出发。评价研讨课时,应特别注意:
  第一,明确交代该研讨课侧重研讨什么问题以及该项研讨的意义。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到核心问题上来,并调动起研讨问题的积极性。
  第二,要创设一种探讨、切磋问题的氛围。既然是探讨,就应允许各种不同意见争鸣,鼓励大家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既然是切磋,就应心平气和地、平等地商量研究。
  第三,组织者要对研究和评价情况作简洁的归纳。包括:对问题的研究有了什么收获和进展,大家对问题的看法主要有几种,哪一种比较有代表性或比较合理,根据是什么,以及对此类问题的教学建议等等。这实际上概括了研讨课的价值所在,与一般评课的角度和标准显然有所区别。
  第四,研讨课对授课的教师来说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不管结果如何,都应在评课现场给予鼓励,以号召更多的人开展教学研究。
  二、示范课——突出“范”,提倡“学”
  示范课的授课者不论在理论修养上,还是教法、学法的处理上,都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之处。而学校安排示范课的目的,也正是想把授课者许多方面的优点展示于众,供人借鉴。示范课突出“范”提倡“学”,因此评课的立意要高,在一般要求之上还要评出一些可供学习或借鉴的东西。在组织对示范课的评价时,应特别注意的有:
  第一,明确交代本课要示范什么。
  第二,请授课教师介绍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设计意图,便于评课人从总体上认识和理解这节课,并以此为前提作出正确的评价,也可让大家学到更有价值的东西。
  第三,组织者在做总结性发言时,要特别指出哪些优点是堪称典范值得推广的,便于大家学习。
  三、达标课——突出“导”,提倡“帮”
  因为达标课的授课者大多数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他们在讲课的各个环节上尚处于不成熟阶段,各个方面的可塑性都比较大,所以要突出“导”提倡“帮”。对于新上岗教师,评课侧重点要放在备课、上课的基本思路和教学基本功上,重在引导他们尽快步入正轨。因此,对待达标课的评课,应当从帮助、培养新人的目的出发,全方位地给予指导,诸如备课、重点难点的把握、讲述、提问、教育机智、板书、讲练时间的分配等,应当从各方面予以重视,进而提供准确实用的建议,而非理论层面的套话和后续性的帮助,而非评课过后不再过问。
  四、评优课——突出“严”,提倡“公”
  对于这类公开课的评价,要突出“严”提倡“公”。要严格依据统一的评价标准评出优秀课,要求每一位评价者细致考察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作出有理有据的判断,然后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确定评价结果,以保证评优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总之,把握不同公开课的评价角度对于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如果评课评得有失公允或只是走走过场,那么必然会使公开课失去应有的意义,甚至会带来一些负面作用。同时,无论讲还是评,都要以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为前提。要想站在一定的高度去评课,教师就要深入学习理论;要想满腔热情地支持教改,教师就必须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要想在本学科有独到的见解,就必须深入钻研课标、熟悉教材、关注本学科热门话题。所以,评课必然要求教师苦炼内功,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老河口市第七中学  王  燕)
6#
 楼主| 发表于 2010-6-13 11:00:11 | 只看该作者
公开课:一次破茧成蝶的生命历程 作者:唐静 来源:《湖北教育》


  公开课自诞生以来,赞成和反对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从来没有停止过。因此,对于公开课这种特殊的教学研究形式很有必要加以研究。笔者认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公开课给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一堂公开课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执教者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应该说,每一节经过精心打磨的公开课,都是听课者手中的标本,无论课成败与否,都有许多值得教师们探讨的地方。成功了,要学习成功的经验;失败了,要琢磨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因此,公开课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不少教师对公开课不以为然,可能与对公开课的定位不太准确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平时更多的是从常态课的角度来看公开课,以常态教学为参照来看公开课教学,这样难免会觉得公开课高高在上,功利而虚伪。其实,公开课和常态课是密不可分的。常态课是公开课的基础,公开课又引领常态课。不可否认,许多教师的常态课是有缺陷的,如教学结构松散、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语言不简洁等等。很多时候,公开课是常态课的一种理想状态,是教师们努力的方向。
  公开课的核心价值在于提高常态课的教学质量,即通过公开课这种特殊的教学研究形式,研究公开课背后的理论基础,研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学技巧,研究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的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从而提高更多教师常态课教学水平,使学生在最大程度上受益,使师生的生命活力在每堂课中都能得到展现。我们听公开课,尤其是特级教师的公开课时,常常会从心底发出由衷的赞叹:精妙啊!怎么会这样巧妙地解读文本呢!我们不能不佩服执教者深度剖析文本的态度和本领。我们会发现,这种独到的解读与执教者深厚的文化素养是密不可分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励听课教师向授课者学习,努力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一节好的公开课,总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听课教师解读文本的方式。如果我们将公开课的功能定位在教学研究这个层面上的话,我们会发现,公开课其实为我们的常态教学开辟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然而,不可否认,当前的一些公开课有着过多的虚假繁荣、过多的表演成分、过多的理想色彩。教师和学生就像演员似的,表演着既定的内容、既定的方案、既定的语言、既定的表情,甚至于有的课上出现了孩子举手说“老师,这句话不应该他回答”的笑话。这样的课,只要童言不露真,就“天衣无缝”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演大于教的现象呢?因为公开课的“变质”。有的公开课已经演变成一种竞赛,缺乏学术交流和教学研究的作用,更多的是一种竞争,竞争的是个人的荣誉,竞争的是学校的荣誉。当前的公开课似乎评人更重于评课,如评教师的专业素养、评教师的教学智慧、评教师的教学技巧、评教师的教学水平。这种评价使教师们上公开课时战战兢兢,生怕“演”砸了,毁了自己的名声。公开课不是万能的,但上不好比赛课(公开课)则万万不能,连一节课都上不好,谁还会相信你是个好教师呢?在这种心态的左右下,教师又怎么可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呢?如果只是考虑着怎么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怎么展现个人的教学风采,怎么使听课的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满意,那么这样的公开课必然是一堂功利的课、作秀的课。因为这种课只为教师,不为学生,过度关注教师教了什么,却忽略了学生学到了什么。这种公开课缺少的不是高超的教学技巧,缺少的是对课堂主体———学生的关注,缺少的是对人的发展的关注。
  那么,怎样的公开课才是好的公开课呢?笔者很赞同叶澜教授的观点:有意义,应当是衡量一堂公开课的首要标准。而一堂公开课要有意义,首先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态度、习惯和方法,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洗礼,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甚至于终身发展,学生走进课堂要有收获,能够享受到优质课堂带来的愉悦和幸福;其次,教师们要有收获,要能从中学到新理念,学到值得推广的新思路、新方法,能够领略到优质课堂带来的充实和满足。一堂好的公开课应该是焕发生命活力的,应当最终达到提升师生生命质量的目的。
  其实,从公开课对于教学研究和教学评论的作用来看,公开课不过是开展教学研究的一种载体,是开展教学评论的一种特殊的形式。所以,我们要评的当然不是人,而是课。公开课的目的是为教学研究提供载体,通过这个载体,我们评论公开课中所凸显的先进教学理念,评论公开课上教师展现的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评论公开课上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我们更会评论这一切对课堂中的学生的现在和将来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荆州市教科院  罗金华
  荆州市沙市区北京路第二小学  杨东山  许  晖)
  公开课作为一种很重要的教研形式,一直在教学一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其要“公开”,所以也就不可避免地带上了表演色彩。但如果表演过了头,就不仅起不到交流的作用,反而会让人反感,这也正是近几年来公开课广受诟病的原因。那么,怎样的公开课才是应该提倡的呢?
  1. 课堂上“意外”不断的公开课
  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但完全出乎授课者备课时的预料,并且不得不当堂处理的特殊情况,如学生提出“怪异”的问题等。发生在课堂上的这种“意外”,最能考验一个教师随机应变的能力和综合素养,也往往能够引来意外之高潮。如果一节课“意外”不断,说明教师的引导得法,学生的思维活跃;反之,如果一节课按部就班地在授课者的控制之下结束,甚至连下课时间都把握得分毫不差,那就只能说明这节课是事先“排练”好的,没有多少探讨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位教师执教李白的《把酒问月》(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分析到“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一句时,有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我觉得用‘飞镜’比‘月亮’,很形象也很贴切,可是,用‘绿烟’来比‘云彩’就不太恰当,云怎么能是绿色的呢?”这个问题提得很突然,听课教师的心都悬了起来。这位教师虽然也有点措手不及,但并没有因此乱了方寸。他先肯定了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探讨价值,然后略作思考,反问学生:“大家想一想,在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有没有类似的句子呢?”学生们讨论了三、四分钟,得出结论:没有。这时,教师说:“我倒是想起了杜牧的《阿房宫赋》里有一句:‘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然后把这个句子写在黑板上,简单地翻译了一下,要求学生对照“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找规律。学生们经过一番讨论后,得出结论:两例中的“绿烟”“绿云”都是跟镜子一起出现。教师相机引导:“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镜子入手,古人用的是什么镜子呢?”有学生高声回答:“铜镜。”教师接着问:“铜镜跟绿色有关系吗?”学生们大多表示没有必然的联系,问题似乎又搁浅了。突然,一个男生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我觉得绿色跟镜子有联系,古人用的是铜镜,铜锈是绿色的。”这位教师趁热打铁,总结道:“是啊,铜锈是绿色的,把铜镜上的锈擦去,铜镜就明亮了,这不是‘绿烟灭尽清辉发’吗?如果不擦去,对镜梳妆不就是‘绿云扰扰,梳晓鬟也’吗?”
  在这里,“绿烟”之“绿”,到底是不是铜锈已经不重要了(笔者课后查阅了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里面也有“绿即铜锈”的说法)。重要的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一次跨学科的探索,并且得出了一个能够自圆其说的结果,这就足够了。笔者认为,这节课至少能在如下方面给听课教师以启发:语文课堂上该怎样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2. 能够引发激烈争论的公开课
  这里说的争论,不是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争论,而是评课时评课者之间关于所听之课的争论。这样的争论点越多,争论得越激烈,说明该节课越具有突破性与创新性,也越值得思考和借鉴。如果一节课上完,评课者的意见完全倒向一边,哪怕是好的一边,也不见得这就是一节真正意义上的好课。
  曾听过一位教师执教的《〈论语〉十则》(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时。教师在课上主要解决了如下几个问题:(1)关于孔子。突出了孔子的求学精神(用“孔子学琴于师襄”“韦编三绝”两个故事来体现);突出孔子的自强自立精神(通过“三岁丧母,十六岁丧父”等内容来体现);对孔子“仁”的主张以及孔子作为教育家的贡献做了简单的介绍。(2)关于《论语》。主要介绍了《论语》的作者、体例及其对后世的影响。(3)如何解读《论语》。教师先把自己的一篇解读《论语》的心得文章发给学生,结合文章谈了自己是如何从一个教师的角度解读《论语》的,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怎样解读《〈论语〉十则》?应该重点关注《〈论语〉十则》中对哪些问题的相关论述?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在解读方法上,我们应该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体验与《〈论语〉十则》中的相关论述进行比照,从而寻找、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在内容上,我们应该重点关注《〈论语〉十则》中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做人原则等问题的论述。
  评课时,一种观点认为:整节课没有涉及课文,既没有课文朗读,也没有对课文进行讲解,甚至连生字词都没有强调,在设计上严重偏离了主题,而且所讲的内容对初中生来说,也有点儿深;另一种观点认为:孔子是位文化巨人,《论语》是一部经典著作,执教者用一节课时间介绍孔子、《论语》,也未尝不可,而且教师用自己的文章做示范,教给学生解读《〈论语〉十则》的方法,这就为后面几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教师对孔子和《论语》有自己的研究成果,正好体现了一个研究型教师的本色。两种观点针锋相对,难分高下,虽然最终也没有争论出一个明确的结果,但毫无疑问,这节课引发了所有听课者的思考。
  3. 敢于坚持自己教学理念的公开课
  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如既往地坚持并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并在方法上不断探索,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如果一节课上,执教者始终在努力贯彻着自己的教学理念,并且展示了自己的哪怕还不够成熟的教学风格,笔者认为仍不失为一节好课(当然,对其不成熟的地方应该予以善意的提醒)。建议大家在说课时先说说自己的教学理念,评课时也别忘了先了解一下执教者的教学理念。
  数年前,笔者曾参加过一次“同课异构”活动,教学内容是朱自清的《背影》。第一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较多地使用了多媒体,有关于父亲的流行歌曲的播放,有关于父亲的经典画作的展示,还有名家的经典范读,甚至连文中重点描写的父亲为“我”买橘子的过程也用动画来表现。相比之下,另一位教师的教法就“土”得多了。朗读课文时,他老老实实地“亲口”示范;讲解课文时,有条不紊地抓住文中对父亲的语言、动作描写(特别是父亲为“我”买橘子的细节描写)和有关“我”的心理描写,层层深入地揭示了父亲的爱子之情和“我”的懊悔、自责,分析得很透彻,讲解也很动情。但在评课时,第二位教师还是受到了一些听课教师的指责,说他思想保守,教法陈旧,“还在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教法上课”。评完课,笔者跟这位教师进行了沟通,他很委屈地说:“我不是不会用多媒体,我只是觉得,文学,就应该从文字学,就应该踏踏实实地引导学生通过解读文本来感受它的魅力……”
  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时,不得不承认:第二位教师也是很有远见的,他的那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教法”,也还远没有落后到令人唾弃的地步。
  4. 教师全身心投入的公开课
  蔡芸芝老师深情的朗读在作家魏巍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寿镜吾老先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所表现出的那种痴迷,也使鲁迅先生终生难忘。当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时,“言教”就不知不觉地转化成了“身教”,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比较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授课者和听课者当时都难以估量的,应该用长远的眼光给予肯定。笔者曾听过一位中年教师讲授白居易的《琵琶行》(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很受震动。这位教师在交代了琵琶女凄惨的身世和白居易当时的处境后,就开始一板一眼地读课文。教材中节选了《琵琶行》的前32句,他居然范读了全篇。其间,他时而摇头,时而叹气,兴之所至,还有拍手、跺脚等动作,却全无矫揉造作之态,一首88句的长诗读完,他竟然连课本都没有翻一下。虽然他的普通话不太标准,但学生们还是听得津津有味,甚至目瞪口呆。听课的二三十多位教师也都神情越来越严肃,态度越来越恭敬,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下课铃响时,绝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背诵课文了。这样的教学效果,如果不是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是难以达到的。
  5. 没有装饰痕迹的公开课
  这一点似乎已形成共识,此处不再赘述。需要提醒的是:现在把多媒体拿来当作表演和装饰的道具,并借以掩饰自己在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不足的情况已相当普遍,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总之,一节公开课,执教者应该尽可能充分展示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力求在某些方面给听课者或多或少的启发。这样的公开课才是应该提倡的公开课,也只有这样的公开课,才能真正起到教研的作用,达到交流的目的。
  (甘肃省兰州铁路第四中学  徐生坛)
  
  公开课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是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途径,特别是在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它对先进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又不难发现很多公开课似乎中看不中用,甚至出现“课上热闹课后补”的怪现象。冷静分析自己所经历的众多公开课,我认为目前的公开课存在以下三大误区。
  1. 教学过程完美无缺
  凡事求完美,乃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听到的大多公开课看上去简直完美得无可挑剔,似乎找不出什么漏洞。精彩的导入,自然的过渡,课堂上时而亮点闪现,时而悬念迭出,教学环节丝丝相扣,伴随着下课的铃声,恰到好处的结束语让整节课“完美”落下帷幕。整个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师生配合天衣无缝,学生高呼“新鲜”,听课教师直叫“精彩”,大家似乎在享受一顿美味的教学大餐。这样的课,虽然赏心悦目,但静心想想,是不是觉得表演的成分太浓?课前教师经过多少次演练,才谙熟于胸?
  叶澜教授在谈到一堂好课的标准时强调: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公开课要上成没有一点问题的课,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解读中国教育》一书上有这样一个典型例子:上海一物理特级教师上了一堂我们认为很精彩的公开课,教师发问,学生流畅、准确地回答,下课铃响起,预设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中国听课的专家和教师都认为这是一节无懈可击的完美的课!而美国专家并不以为然,甚至很困惑:“既然学生都会了,你们还教什么?为什么学生没有问题?”一语惊醒梦中人!多年来我们追求的所谓“完美的课”,原来恰恰是问题最严重的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的心理特征、智力水平、家庭背景等各方面的情况不可能一致,因此课堂上有许多未知的因素。可能有教师面对学生发问而回答不出的尴尬,可能有学生面对问题所做出的“越轨”行为,可能有未能完成预定教学目标的遗憾,这都是正常的。教师应该善于抓住课堂上的生成资源,抓住精彩的瞬间,让生成与预设相映成辉,哪怕它在带来精彩的同时也可能带来缺憾,甚至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丧失程序上的完美。但是,有时候,正是因为“不完美”,才显出真正的“美”来。
  2. 教学内容包罗万象
  时下,公开课除了教学过程完美无缺,教学内容更是面面俱到:课前搜集资料、课内讲解交流、课外拓展延伸……执教者总希望通过一堂课展现给大家三维目标的和谐实现,年段目标、单元目标似乎要在一节课中展现得淋漓尽致;部分教师为了展示课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往往将两课时的内容压缩到一课时中,课堂内容呈现出高密度、大容量的特点,学生也因此忙得不亦乐乎。殊不知,课堂是一个特殊的公共空间,这个空间需要思维的碰撞,需要观点的交流,需要智慧的生成。如果学生没有读书、思考、交流的时间,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便会茫茫然不得要领,导致教学的低效。
  崔峦老师曾指出:我国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就是内容太多、太杂,教师驾驭不了,无论“西瓜”还是“芝麻”统统要捡,“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学内容丰富的课堂固然是精彩的,但如果在内容的选择与安排上不顾及学生的意愿,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那么再多的精彩也只是教师个人的精彩。曾在学校一次公开课中,我执教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前我收集了大量关于杜甫的资料,用以丰富课堂,并利用多媒体多次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最后还拓展延伸了另外两首杜甫的诗。整节课时而画面,时而音乐,时而范读,时而讨论,时而动笔……师生忙得不亦乐乎。但是,在教学接近尾声,检查学生背诵课文的情况时,举起小手的人寥寥无几,能背诵课文的还不到十人。评课时,大家认为,这节课课堂容量大,教学形式多样,但教学重点未突出,过多地拓展课外资源,占用了学生感悟的时间,应该以“读”为本,让学生多读多悟,很显然这是一节不成功的公开课。
  一节课只有40分钟,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必须追求教学内容的简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在深入解读文本上下工夫,在精选教学内容上做文章,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学生实际等选择能让学生终生受用的“核心内容”进行教学。在每节课上,力求突破一个知识点,解决一个疑点,让学生一课一得,扎扎实实地实施课堂教学。
  3. 教学课件眼花缭乱
  当前,多媒体课件成为众多教师课堂上的“宠儿”,只要是公开课,几乎没有不做课件的,没有不用多媒体的。那闪动的鼠标、美妙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成为公开课上一道必不可少的风景线。但是,是否所有的课都一定要制作课件?不用课件就不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吗?众所周知,课件都是按照设计者的思路事先预设的,每一个环节都编入执行程序,教师仅仅充当操作键盘的“操作工”。这样既不利于教师根据教学进展及时灵活地调整、修改教学内容,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当教学中出现一些偶发事件,打乱了预设的教学程序时,教师就会乱了方寸。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教师对过程的调控作用都无法充分发挥。所以,多媒体课件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其实,并非不使用课件就不能上成一节好课。在一次公开课展示活动中,每位教师都精心准备了课件。当其中一位教师上课时,突然停电了,课件不能使用了。然而,执教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凭借黑板、粉笔、课本这些传统的教学工具,照样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成为最让大家满意的一节课。我们也常常看到,支玉恒、于永正这些大师在课堂上就凭着一支粉笔一张嘴,谈笑之间,就把学生带入了美妙的境界。所以,真正的好课不在于教学手段是否先进,而在于是否能充分运用学科魅力调动学生。我们并不反对使用多媒体课件,但一定要明确使用多媒体的目的,把握“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从学科的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合理利用,让多媒体课件为教学内容服务,为教学目标服务。
  公开课也好,常规课也好,我们都应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做到目标简明、内容简化、过程简洁、手段简单,求真务实,回归公开课自然、真实、质朴的本色。
  (长阳县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  易振秀)
  
  ·经验一览·
  公开课是教师之间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推广教学经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与家常课相比,公开课可能更多地脱离了“教学体系”,转而强调个体的“研究性”,是一种以教师发展为导向的教学研究活动,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方式。公开课既是教师基本素养、审美情趣的展示,也是教师教学理念、教学风格的体现。作为一名成长中的教师,在多次执教公开课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公开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结茧———选课:众里寻他千百度
  “万事开头难”,准备公开课的第一步就是选课。选好课是上好公开课的前提。那么,如何才能选好一节课呢?
  首先,考虑教师的个性特点。每位教师由于生活经历、知识修养、气质、性格等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选课首先要考虑执教者本身的特点。试想,如果所选内容教师自己都不喜欢,怎么能上出激情、研出深度来呢?一般来讲,理性思维较强的教师适合上论说类文章,情感丰富细腻的教师适合上抒情类散文。在公开课中我们看到,同样的课文,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如有的教师在教学《月光曲》时,充分运用音乐来帮助激情、理解、欣赏、想象等,把学生带到一个星光灿烂的美妙夜晚;有的教师在教学《登鹳雀楼》一课时,充分运用自己简笔画这一特长,在黑板上寥寥几笔就勾出高山、河流、红日、阁楼的画面,让学生联系画面读诗句,看图说话等。因此,选择合适的课型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特长,有利于教师用自身形象及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有利于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为学生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
  其次,考虑教材的典型意义。现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课文,选择哪一篇课文执教更能体现公开课的示范作用呢?我们在选课时把握一条基本标准,即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结合。如我在一次公开课上选择了执教《索溪峪的“野”》(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文章在表达上有两个特点:一是谋篇布局上,采用先概括后具体描写的方法,在概括地介绍索溪峪“野”的特点后,从山、水、动物、游人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二是遣词造句上,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表现索溪峪与众不同的野性美。这样的文章语言精妙,能为学生的听说读写找到附着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同时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和喜爱之情,能为师生的情感找到诗意的栖居,让学生情动而辞发,获得精神上的熏陶和享受。
  再次,考虑教法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公开课特别关注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思维,使之产生欲罢不能的精神需求,从而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仍以《索溪峪的“野”》这篇课文为例,文本表达风格独特,排比、比喻、拟人等多种表达方式灵活运用,尤其适合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或倾听、或交流、或观察、或揣摩,内容的操作性较强,适合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因为只有学生真正“动”起来了,课堂才能洋溢生命的活力。
  最后,考虑内容的拓展程度。新课程倡导大语文的教学观,教学的外延应当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公开课教学所选择的课题必须与生活同构共生:从生活切入教学,让课堂流入“源头活水”;把教学引向生活,为文本知识和经验提供“固着点”;让教学走向生活,让知识和技能在生活实践中得到“物化”和提升。《索溪峪的“野”》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具有关联性,能将学生的课外记忆在课堂内唤醒,很多学生有外出游山玩水的经历,正适合让学生读中学写,学以致用,通过感悟语言、理解语言、品味语言,从而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     
  可见,选课为结茧,寻找切入点,选准立足点,方能结出饱满的虫茧。“众里寻他千百度”,这是一个筛选文本、验证自我、平衡体验的复杂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反复思索,历练心智,激活智慧,获得成长。
  破茧———磨课:为伊消得人憔悴
  “好课多磨”,磨课从关注教师的课堂操作开始,研究自身、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教材等,着眼的是“教师操作”这一教学主导因素的发展变化给教学效果带来的发展变化。所以,磨课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锻炼教师的“临床”经验,为教师提供一个新课程下专业成长的抓手,给教师开创了实施新课程的工作界面。那么,在磨课中如何“磨”出精彩呢?
  1. 珍视个人的独立探究
  磨课即“磨”人,教师个体应从多角度、全方位对即将执教的公开课进行琢磨。
  磨教材———文本解读要透。钻研教材对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环节的安排都建立在对教材深入钻研的基础上。教材即文本,教师对文本的准确解读,决定了教学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磨目标———教学目标要实。教师应充分把握教学的阶段目标,提出明确、具体的三维教学目标,避免课堂教学中的随意性、盲目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课程功能,以实现教学的发展功效和育人功能。
  磨环节———教学环节要简。语文课堂尤其要化繁为简,削枝去叶,突出主干,凸显主体,理清主线,改变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或脱离课文语言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因此,教师应设计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坚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磨学生———学生情况要明。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落脚点也是学生。不同的学生造就不同的课堂。教师应充分了解和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关注“最近发展区”,设想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达成的目标及可能会遇到的困难。磨课的过程不仅是教师与文本交流的过程,也是教师深入研究学生的过程。
  磨细节———细节考虑要精。细节决定成败。课堂上问题如何提出?回答如何反馈?朗读如何指导?过渡如何设计?情境如何创设?这一系列问题都必须在课前考虑周全。教学现场瞬息万变,课前预设越细致,课堂生成越精彩,才越能体现执教者的教学功底。
  2. 重视与同伴的互促共研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而磨课则是这“三位一体”的综合体现。公开课前,执教者请专家或同伴给予选课、备课方面的专业指导,这种向专家求教或同伴研讨的过程,也是磨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互动交流,反思提高。磨课需要教师间协作互助,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组内教师要协作共同完成多轮的备课、说课、试教和评议活动。在这种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实现由个体反思向群体反思、由肤浅反思向深度反思的转变,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使自己在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上快速成长。
  循环往复,创新发展。磨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实现与教育专家零距离的对话,实现与名家大师们进行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在这种交流过程中,教师多了独立思考,研究型教师团队多了思维碰撞,产生了更多的新观点、新智慧。在这样的循环过程中,教师自身的进步也许一日千里。
  因此,磨课即破茧,在“千锤百炼”中寻找出路,在“精雕细刻”中寻求光明。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她是用一生的时间在备一节课,可见用心磨课的重要性。教师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才能真正地“磨”出一堂又一堂好课。
  化蝶———做课:漫卷诗书喜欲狂
  公开课的现场,观者如云。随着上课铃声的敲响,课堂,首先成为教师张扬个性的舞台。执教者全情投入,如痴如狂:课堂时而行云流水般顺畅,时而鸦雀无声地等待,时而慷慨激昂般喷薄,时而百川归海般澎湃,执教者的魅力、风格、才情,得到最大化呈现。课堂,还成为学生纵情欢畅、放飞思想的舞台。学生自由地选择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自由地选择合作的伙伴,自由地选择表达内心独特体验的方式。执教者为孩子设计了最大的活动时空,为孩子营造了最舒适的课堂氛围,为孩子解除了一切思想上的束缚。一堂公开课,让孩子感受到的是一个色彩斑斓的童年梦想,让孩子聆听到的是一曲回味绵长的童年乐章,让孩子观赏到的是一幅终生回味的童年画卷。
  这样的公开课,是无法预约的精彩。此时的课堂就是舞台,因为它为执教者和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的广阔天地、舒展情怀的自由空间;此时的课堂又不是舞台,因为这里没有事先编好的台词,没有矫情做作的表演,一切都在教师机智的调控下和学生的独特体验中自然地运行。
  一堂真正意义上的好公开课,需要教师用情去浇灌文本,用心去唤醒学生,不断地否定自我、超越自我、感动自我,这是一个学会反思、追求完美的过程,这是一个走近学生、熔炼自我的“重生”过程。“炼课”是教师实现自我成长,获得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正如熊川武教授在《反思性教学》一书的绪论中写到:“反思性教学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因为当教师全面反思自己教学行为时,他会从教学的主体、教学目的等方面,从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等环节获得体验,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起来。”的确,一堂成功的公开课,要经受反复的打磨,不断地反思,方能透出金属般的质地。在这不尽的磨练中,课堂由微澜的“死水”渐渐地转化为活泼而流淌不歇的“清泉”,执教者与学生从“等距离平行”到渐渐地“相交”,直至“重合”,教学观也由以前的片面、模糊,逐渐走向全面、清晰。上公开课,其实就是每个教师的“第二种”生命意义,其实就是“凤凰的涅槃”。选课是结茧,磨课在破茧,做课的教师在课堂上幻化成一只最美的蝴蝶,过程虽然痛苦,收获的却是快乐,这是一次“破茧成蝶”的生命历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通过不懈的追求和努力,才能品尝成功的喜悦。公开课给了我们思想的启迪,给了我们教育的激情,给了我们成长的快乐。它磨练了我们的慧眼,唤醒了我们的批判精神,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稳健,走得更潇洒。
  让我们记住窦桂梅老师说的话:“一定要争取多上公开课!这是对你们最好的‘炼炉’。”课堂,永远是我们锤炼自己的最佳舞台,“家常课”是小舞台,“公开课”是大舞台。不论舞台大小,也不论台上台下,敬业的“演员”会同样认真地在这块阵地上反复摸爬滚打,练就过硬的本领,展示自己的才能。让我们牢记“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底色”的教学宗旨,始终体现课堂的真实、纯净,在公开课的舞台上绽放出花儿一样美丽的青春,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努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改之路,充分实现个人在专业上的发展。
7#
 楼主| 发表于 2010-6-13 11:01:15 | 只看该作者
怎样的公开课应该提倡 作者:唐静 来源:《湖北教育》



  公开课自诞生以来,赞成和反对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从来没有停止过。因此,对于公开课这种特殊的教学研究形式很有必要加以研究。笔者认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公开课给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一堂公开课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执教者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应该说,每一节经过精心打磨的公开课,都是听课者手中的标本,无论课成败与否,都有许多值得教师们探讨的地方。成功了,要学习成功的经验;失败了,要琢磨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因此,公开课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不少教师对公开课不以为然,可能与对公开课的定位不太准确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平时更多的是从常态课的角度来看公开课,以常态教学为参照来看公开课教学,这样难免会觉得公开课高高在上,功利而虚伪。其实,公开课和常态课是密不可分的。常态课是公开课的基础,公开课又引领常态课。不可否认,许多教师的常态课是有缺陷的,如教学结构松散、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语言不简洁等等。很多时候,公开课是常态课的一种理想状态,是教师们努力的方向。
  公开课的核心价值在于提高常态课的教学质量,即通过公开课这种特殊的教学研究形式,研究公开课背后的理论基础,研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学技巧,研究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的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从而提高更多教师常态课教学水平,使学生在最大程度上受益,使师生的生命活力在每堂课中都能得到展现。我们听公开课,尤其是特级教师的公开课时,常常会从心底发出由衷的赞叹:精妙啊!怎么会这样巧妙地解读文本呢!我们不能不佩服执教者深度剖析文本的态度和本领。我们会发现,这种独到的解读与执教者深厚的文化素养是密不可分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励听课教师向授课者学习,努力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一节好的公开课,总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听课教师解读文本的方式。如果我们将公开课的功能定位在教学研究这个层面上的话,我们会发现,公开课其实为我们的常态教学开辟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然而,不可否认,当前的一些公开课有着过多的虚假繁荣、过多的表演成分、过多的理想色彩。教师和学生就像演员似的,表演着既定的内容、既定的方案、既定的语言、既定的表情,甚至于有的课上出现了孩子举手说“老师,这句话不应该他回答”的笑话。这样的课,只要童言不露真,就“天衣无缝”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演大于教的现象呢?因为公开课的“变质”。有的公开课已经演变成一种竞赛,缺乏学术交流和教学研究的作用,更多的是一种竞争,竞争的是个人的荣誉,竞争的是学校的荣誉。当前的公开课似乎评人更重于评课,如评教师的专业素养、评教师的教学智慧、评教师的教学技巧、评教师的教学水平。这种评价使教师们上公开课时战战兢兢,生怕“演”砸了,毁了自己的名声。公开课不是万能的,但上不好比赛课(公开课)则万万不能,连一节课都上不好,谁还会相信你是个好教师呢?在这种心态的左右下,教师又怎么可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呢?如果只是考虑着怎么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怎么展现个人的教学风采,怎么使听课的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满意,那么这样的公开课必然是一堂功利的课、作秀的课。因为这种课只为教师,不为学生,过度关注教师教了什么,却忽略了学生学到了什么。这种公开课缺少的不是高超的教学技巧,缺少的是对课堂主体———学生的关注,缺少的是对人的发展的关注。
  那么,怎样的公开课才是好的公开课呢?笔者很赞同叶澜教授的观点:有意义,应当是衡量一堂公开课的首要标准。而一堂公开课要有意义,首先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态度、习惯和方法,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洗礼,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甚至于终身发展,学生走进课堂要有收获,能够享受到优质课堂带来的愉悦和幸福;其次,教师们要有收获,要能从中学到新理念,学到值得推广的新思路、新方法,能够领略到优质课堂带来的充实和满足。一堂好的公开课应该是焕发生命活力的,应当最终达到提升师生生命质量的目的。
  其实,从公开课对于教学研究和教学评论的作用来看,公开课不过是开展教学研究的一种载体,是开展教学评论的一种特殊的形式。所以,我们要评的当然不是人,而是课。公开课的目的是为教学研究提供载体,通过这个载体,我们评论公开课中所凸显的先进教学理念,评论公开课上教师展现的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评论公开课上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我们更会评论这一切对课堂中的学生的现在和将来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荆州市教科院  罗金华
  荆州市沙市区北京路第二小学  杨东山  许  晖)
  公开课作为一种很重要的教研形式,一直在教学一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其要“公开”,所以也就不可避免地带上了表演色彩。但如果表演过了头,就不仅起不到交流的作用,反而会让人反感,这也正是近几年来公开课广受诟病的原因。那么,怎样的公开课才是应该提倡的呢?
  1. 课堂上“意外”不断的公开课
  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但完全出乎授课者备课时的预料,并且不得不当堂处理的特殊情况,如学生提出“怪异”的问题等。发生在课堂上的这种“意外”,最能考验一个教师随机应变的能力和综合素养,也往往能够引来意外之高潮。如果一节课“意外”不断,说明教师的引导得法,学生的思维活跃;反之,如果一节课按部就班地在授课者的控制之下结束,甚至连下课时间都把握得分毫不差,那就只能说明这节课是事先“排练”好的,没有多少探讨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位教师执教李白的《把酒问月》(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分析到“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一句时,有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我觉得用‘飞镜’比‘月亮’,很形象也很贴切,可是,用‘绿烟’来比‘云彩’就不太恰当,云怎么能是绿色的呢?”这个问题提得很突然,听课教师的心都悬了起来。这位教师虽然也有点措手不及,但并没有因此乱了方寸。他先肯定了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探讨价值,然后略作思考,反问学生:“大家想一想,在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有没有类似的句子呢?”学生们讨论了三、四分钟,得出结论:没有。这时,教师说:“我倒是想起了杜牧的《阿房宫赋》里有一句:‘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然后把这个句子写在黑板上,简单地翻译了一下,要求学生对照“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找规律。学生们经过一番讨论后,得出结论:两例中的“绿烟”“绿云”都是跟镜子一起出现。教师相机引导:“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镜子入手,古人用的是什么镜子呢?”有学生高声回答:“铜镜。”教师接着问:“铜镜跟绿色有关系吗?”学生们大多表示没有必然的联系,问题似乎又搁浅了。突然,一个男生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我觉得绿色跟镜子有联系,古人用的是铜镜,铜锈是绿色的。”这位教师趁热打铁,总结道:“是啊,铜锈是绿色的,把铜镜上的锈擦去,铜镜就明亮了,这不是‘绿烟灭尽清辉发’吗?如果不擦去,对镜梳妆不就是‘绿云扰扰,梳晓鬟也’吗?”
  在这里,“绿烟”之“绿”,到底是不是铜锈已经不重要了(笔者课后查阅了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里面也有“绿即铜锈”的说法)。重要的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一次跨学科的探索,并且得出了一个能够自圆其说的结果,这就足够了。笔者认为,这节课至少能在如下方面给听课教师以启发:语文课堂上该怎样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2. 能够引发激烈争论的公开课
  这里说的争论,不是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争论,而是评课时评课者之间关于所听之课的争论。这样的争论点越多,争论得越激烈,说明该节课越具有突破性与创新性,也越值得思考和借鉴。如果一节课上完,评课者的意见完全倒向一边,哪怕是好的一边,也不见得这就是一节真正意义上的好课。
  曾听过一位教师执教的《〈论语〉十则》(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时。教师在课上主要解决了如下几个问题:(1)关于孔子。突出了孔子的求学精神(用“孔子学琴于师襄”“韦编三绝”两个故事来体现);突出孔子的自强自立精神(通过“三岁丧母,十六岁丧父”等内容来体现);对孔子“仁”的主张以及孔子作为教育家的贡献做了简单的介绍。(2)关于《论语》。主要介绍了《论语》的作者、体例及其对后世的影响。(3)如何解读《论语》。教师先把自己的一篇解读《论语》的心得文章发给学生,结合文章谈了自己是如何从一个教师的角度解读《论语》的,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怎样解读《〈论语〉十则》?应该重点关注《〈论语〉十则》中对哪些问题的相关论述?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在解读方法上,我们应该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体验与《〈论语〉十则》中的相关论述进行比照,从而寻找、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在内容上,我们应该重点关注《〈论语〉十则》中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做人原则等问题的论述。
  评课时,一种观点认为:整节课没有涉及课文,既没有课文朗读,也没有对课文进行讲解,甚至连生字词都没有强调,在设计上严重偏离了主题,而且所讲的内容对初中生来说,也有点儿深;另一种观点认为:孔子是位文化巨人,《论语》是一部经典著作,执教者用一节课时间介绍孔子、《论语》,也未尝不可,而且教师用自己的文章做示范,教给学生解读《〈论语〉十则》的方法,这就为后面几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教师对孔子和《论语》有自己的研究成果,正好体现了一个研究型教师的本色。两种观点针锋相对,难分高下,虽然最终也没有争论出一个明确的结果,但毫无疑问,这节课引发了所有听课者的思考。
  3. 敢于坚持自己教学理念的公开课
  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如既往地坚持并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并在方法上不断探索,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如果一节课上,执教者始终在努力贯彻着自己的教学理念,并且展示了自己的哪怕还不够成熟的教学风格,笔者认为仍不失为一节好课(当然,对其不成熟的地方应该予以善意的提醒)。建议大家在说课时先说说自己的教学理念,评课时也别忘了先了解一下执教者的教学理念。
  数年前,笔者曾参加过一次“同课异构”活动,教学内容是朱自清的《背影》。第一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较多地使用了多媒体,有关于父亲的流行歌曲的播放,有关于父亲的经典画作的展示,还有名家的经典范读,甚至连文中重点描写的父亲为“我”买橘子的过程也用动画来表现。相比之下,另一位教师的教法就“土”得多了。朗读课文时,他老老实实地“亲口”示范;讲解课文时,有条不紊地抓住文中对父亲的语言、动作描写(特别是父亲为“我”买橘子的细节描写)和有关“我”的心理描写,层层深入地揭示了父亲的爱子之情和“我”的懊悔、自责,分析得很透彻,讲解也很动情。但在评课时,第二位教师还是受到了一些听课教师的指责,说他思想保守,教法陈旧,“还在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教法上课”。评完课,笔者跟这位教师进行了沟通,他很委屈地说:“我不是不会用多媒体,我只是觉得,文学,就应该从文字学,就应该踏踏实实地引导学生通过解读文本来感受它的魅力……”
  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时,不得不承认:第二位教师也是很有远见的,他的那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教法”,也还远没有落后到令人唾弃的地步。
  4. 教师全身心投入的公开课
  蔡芸芝老师深情的朗读在作家魏巍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寿镜吾老先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所表现出的那种痴迷,也使鲁迅先生终生难忘。当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时,“言教”就不知不觉地转化成了“身教”,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比较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授课者和听课者当时都难以估量的,应该用长远的眼光给予肯定。笔者曾听过一位中年教师讲授白居易的《琵琶行》(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很受震动。这位教师在交代了琵琶女凄惨的身世和白居易当时的处境后,就开始一板一眼地读课文。教材中节选了《琵琶行》的前32句,他居然范读了全篇。其间,他时而摇头,时而叹气,兴之所至,还有拍手、跺脚等动作,却全无矫揉造作之态,一首88句的长诗读完,他竟然连课本都没有翻一下。虽然他的普通话不太标准,但学生们还是听得津津有味,甚至目瞪口呆。听课的二三十多位教师也都神情越来越严肃,态度越来越恭敬,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下课铃响时,绝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背诵课文了。这样的教学效果,如果不是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是难以达到的。
  5. 没有装饰痕迹的公开课
  这一点似乎已形成共识,此处不再赘述。需要提醒的是:现在把多媒体拿来当作表演和装饰的道具,并借以掩饰自己在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不足的情况已相当普遍,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总之,一节公开课,执教者应该尽可能充分展示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力求在某些方面给听课者或多或少的启发。这样的公开课才是应该提倡的公开课,也只有这样的公开课,才能真正起到教研的作用,达到交流的目的。
  (甘肃省兰州铁路第四中学  徐生坛)
  
  公开课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是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途径,特别是在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它对先进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又不难发现很多公开课似乎中看不中用,甚至出现“课上热闹课后补”的怪现象。冷静分析自己所经历的众多公开课,我认为目前的公开课存在以下三大误区。
  1. 教学过程完美无缺
  凡事求完美,乃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听到的大多公开课看上去简直完美得无可挑剔,似乎找不出什么漏洞。精彩的导入,自然的过渡,课堂上时而亮点闪现,时而悬念迭出,教学环节丝丝相扣,伴随着下课的铃声,恰到好处的结束语让整节课“完美”落下帷幕。整个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师生配合天衣无缝,学生高呼“新鲜”,听课教师直叫“精彩”,大家似乎在享受一顿美味的教学大餐。这样的课,虽然赏心悦目,但静心想想,是不是觉得表演的成分太浓?课前教师经过多少次演练,才谙熟于胸?
  叶澜教授在谈到一堂好课的标准时强调: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公开课要上成没有一点问题的课,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解读中国教育》一书上有这样一个典型例子:上海一物理特级教师上了一堂我们认为很精彩的公开课,教师发问,学生流畅、准确地回答,下课铃响起,预设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中国听课的专家和教师都认为这是一节无懈可击的完美的课!而美国专家并不以为然,甚至很困惑:“既然学生都会了,你们还教什么?为什么学生没有问题?”一语惊醒梦中人!多年来我们追求的所谓“完美的课”,原来恰恰是问题最严重的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的心理特征、智力水平、家庭背景等各方面的情况不可能一致,因此课堂上有许多未知的因素。可能有教师面对学生发问而回答不出的尴尬,可能有学生面对问题所做出的“越轨”行为,可能有未能完成预定教学目标的遗憾,这都是正常的。教师应该善于抓住课堂上的生成资源,抓住精彩的瞬间,让生成与预设相映成辉,哪怕它在带来精彩的同时也可能带来缺憾,甚至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丧失程序上的完美。但是,有时候,正是因为“不完美”,才显出真正的“美”来。
  2. 教学内容包罗万象
  时下,公开课除了教学过程完美无缺,教学内容更是面面俱到:课前搜集资料、课内讲解交流、课外拓展延伸……执教者总希望通过一堂课展现给大家三维目标的和谐实现,年段目标、单元目标似乎要在一节课中展现得淋漓尽致;部分教师为了展示课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往往将两课时的内容压缩到一课时中,课堂内容呈现出高密度、大容量的特点,学生也因此忙得不亦乐乎。殊不知,课堂是一个特殊的公共空间,这个空间需要思维的碰撞,需要观点的交流,需要智慧的生成。如果学生没有读书、思考、交流的时间,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便会茫茫然不得要领,导致教学的低效。
  崔峦老师曾指出:我国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就是内容太多、太杂,教师驾驭不了,无论“西瓜”还是“芝麻”统统要捡,“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学内容丰富的课堂固然是精彩的,但如果在内容的选择与安排上不顾及学生的意愿,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那么再多的精彩也只是教师个人的精彩。曾在学校一次公开课中,我执教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前我收集了大量关于杜甫的资料,用以丰富课堂,并利用多媒体多次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最后还拓展延伸了另外两首杜甫的诗。整节课时而画面,时而音乐,时而范读,时而讨论,时而动笔……师生忙得不亦乐乎。但是,在教学接近尾声,检查学生背诵课文的情况时,举起小手的人寥寥无几,能背诵课文的还不到十人。评课时,大家认为,这节课课堂容量大,教学形式多样,但教学重点未突出,过多地拓展课外资源,占用了学生感悟的时间,应该以“读”为本,让学生多读多悟,很显然这是一节不成功的公开课。
  一节课只有40分钟,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必须追求教学内容的简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在深入解读文本上下工夫,在精选教学内容上做文章,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学生实际等选择能让学生终生受用的“核心内容”进行教学。在每节课上,力求突破一个知识点,解决一个疑点,让学生一课一得,扎扎实实地实施课堂教学。
  3. 教学课件眼花缭乱
  当前,多媒体课件成为众多教师课堂上的“宠儿”,只要是公开课,几乎没有不做课件的,没有不用多媒体的。那闪动的鼠标、美妙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成为公开课上一道必不可少的风景线。但是,是否所有的课都一定要制作课件?不用课件就不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吗?众所周知,课件都是按照设计者的思路事先预设的,每一个环节都编入执行程序,教师仅仅充当操作键盘的“操作工”。这样既不利于教师根据教学进展及时灵活地调整、修改教学内容,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当教学中出现一些偶发事件,打乱了预设的教学程序时,教师就会乱了方寸。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教师对过程的调控作用都无法充分发挥。所以,多媒体课件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其实,并非不使用课件就不能上成一节好课。在一次公开课展示活动中,每位教师都精心准备了课件。当其中一位教师上课时,突然停电了,课件不能使用了。然而,执教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凭借黑板、粉笔、课本这些传统的教学工具,照样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成为最让大家满意的一节课。我们也常常看到,支玉恒、于永正这些大师在课堂上就凭着一支粉笔一张嘴,谈笑之间,就把学生带入了美妙的境界。所以,真正的好课不在于教学手段是否先进,而在于是否能充分运用学科魅力调动学生。我们并不反对使用多媒体课件,但一定要明确使用多媒体的目的,把握“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从学科的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合理利用,让多媒体课件为教学内容服务,为教学目标服务。
  公开课也好,常规课也好,我们都应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做到目标简明、内容简化、过程简洁、手段简单,求真务实,回归公开课自然、真实、质朴的本色。
  (长阳县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  易振秀)
  
  ·经验一览·
  公开课是教师之间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推广教学经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与家常课相比,公开课可能更多地脱离了“教学体系”,转而强调个体的“研究性”,是一种以教师发展为导向的教学研究活动,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方式。公开课既是教师基本素养、审美情趣的展示,也是教师教学理念、教学风格的体现。作为一名成长中的教师,在多次执教公开课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公开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结茧———选课:众里寻他千百度
  “万事开头难”,准备公开课的第一步就是选课。选好课是上好公开课的前提。那么,如何才能选好一节课呢?
  首先,考虑教师的个性特点。每位教师由于生活经历、知识修养、气质、性格等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选课首先要考虑执教者本身的特点。试想,如果所选内容教师自己都不喜欢,怎么能上出激情、研出深度来呢?一般来讲,理性思维较强的教师适合上论说类文章,情感丰富细腻的教师适合上抒情类散文。在公开课中我们看到,同样的课文,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如有的教师在教学《月光曲》时,充分运用音乐来帮助激情、理解、欣赏、想象等,把学生带到一个星光灿烂的美妙夜晚;有的教师在教学《登鹳雀楼》一课时,充分运用自己简笔画这一特长,在黑板上寥寥几笔就勾出高山、河流、红日、阁楼的画面,让学生联系画面读诗句,看图说话等。因此,选择合适的课型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特长,有利于教师用自身形象及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有利于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为学生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
  其次,考虑教材的典型意义。现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课文,选择哪一篇课文执教更能体现公开课的示范作用呢?我们在选课时把握一条基本标准,即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结合。如我在一次公开课上选择了执教《索溪峪的“野”》(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文章在表达上有两个特点:一是谋篇布局上,采用先概括后具体描写的方法,在概括地介绍索溪峪“野”的特点后,从山、水、动物、游人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二是遣词造句上,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表现索溪峪与众不同的野性美。这样的文章语言精妙,能为学生的听说读写找到附着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同时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和喜爱之情,能为师生的情感找到诗意的栖居,让学生情动而辞发,获得精神上的熏陶和享受。
  再次,考虑教法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公开课特别关注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思维,使之产生欲罢不能的精神需求,从而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仍以《索溪峪的“野”》这篇课文为例,文本表达风格独特,排比、比喻、拟人等多种表达方式灵活运用,尤其适合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或倾听、或交流、或观察、或揣摩,内容的操作性较强,适合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因为只有学生真正“动”起来了,课堂才能洋溢生命的活力。
  最后,考虑内容的拓展程度。新课程倡导大语文的教学观,教学的外延应当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公开课教学所选择的课题必须与生活同构共生:从生活切入教学,让课堂流入“源头活水”;把教学引向生活,为文本知识和经验提供“固着点”;让教学走向生活,让知识和技能在生活实践中得到“物化”和提升。《索溪峪的“野”》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具有关联性,能将学生的课外记忆在课堂内唤醒,很多学生有外出游山玩水的经历,正适合让学生读中学写,学以致用,通过感悟语言、理解语言、品味语言,从而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     
  可见,选课为结茧,寻找切入点,选准立足点,方能结出饱满的虫茧。“众里寻他千百度”,这是一个筛选文本、验证自我、平衡体验的复杂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反复思索,历练心智,激活智慧,获得成长。
  破茧———磨课:为伊消得人憔悴
  “好课多磨”,磨课从关注教师的课堂操作开始,研究自身、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教材等,着眼的是“教师操作”这一教学主导因素的发展变化给教学效果带来的发展变化。所以,磨课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锻炼教师的“临床”经验,为教师提供一个新课程下专业成长的抓手,给教师开创了实施新课程的工作界面。那么,在磨课中如何“磨”出精彩呢?
  1. 珍视个人的独立探究
  磨课即“磨”人,教师个体应从多角度、全方位对即将执教的公开课进行琢磨。
  磨教材———文本解读要透。钻研教材对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环节的安排都建立在对教材深入钻研的基础上。教材即文本,教师对文本的准确解读,决定了教学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磨目标———教学目标要实。教师应充分把握教学的阶段目标,提出明确、具体的三维教学目标,避免课堂教学中的随意性、盲目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课程功能,以实现教学的发展功效和育人功能。
  磨环节———教学环节要简。语文课堂尤其要化繁为简,削枝去叶,突出主干,凸显主体,理清主线,改变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或脱离课文语言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因此,教师应设计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坚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磨学生———学生情况要明。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落脚点也是学生。不同的学生造就不同的课堂。教师应充分了解和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关注“最近发展区”,设想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达成的目标及可能会遇到的困难。磨课的过程不仅是教师与文本交流的过程,也是教师深入研究学生的过程。
  磨细节———细节考虑要精。细节决定成败。课堂上问题如何提出?回答如何反馈?朗读如何指导?过渡如何设计?情境如何创设?这一系列问题都必须在课前考虑周全。教学现场瞬息万变,课前预设越细致,课堂生成越精彩,才越能体现执教者的教学功底。
  2. 重视与同伴的互促共研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而磨课则是这“三位一体”的综合体现。公开课前,执教者请专家或同伴给予选课、备课方面的专业指导,这种向专家求教或同伴研讨的过程,也是磨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互动交流,反思提高。磨课需要教师间协作互助,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组内教师要协作共同完成多轮的备课、说课、试教和评议活动。在这种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实现由个体反思向群体反思、由肤浅反思向深度反思的转变,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使自己在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上快速成长。
  循环往复,创新发展。磨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实现与教育专家零距离的对话,实现与名家大师们进行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在这种交流过程中,教师多了独立思考,研究型教师团队多了思维碰撞,产生了更多的新观点、新智慧。在这样的循环过程中,教师自身的进步也许一日千里。
  因此,磨课即破茧,在“千锤百炼”中寻找出路,在“精雕细刻”中寻求光明。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她是用一生的时间在备一节课,可见用心磨课的重要性。教师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才能真正地“磨”出一堂又一堂好课。
  化蝶———做课:漫卷诗书喜欲狂
  公开课的现场,观者如云。随着上课铃声的敲响,课堂,首先成为教师张扬个性的舞台。执教者全情投入,如痴如狂:课堂时而行云流水般顺畅,时而鸦雀无声地等待,时而慷慨激昂般喷薄,时而百川归海般澎湃,执教者的魅力、风格、才情,得到最大化呈现。课堂,还成为学生纵情欢畅、放飞思想的舞台。学生自由地选择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自由地选择合作的伙伴,自由地选择表达内心独特体验的方式。执教者为孩子设计了最大的活动时空,为孩子营造了最舒适的课堂氛围,为孩子解除了一切思想上的束缚。一堂公开课,让孩子感受到的是一个色彩斑斓的童年梦想,让孩子聆听到的是一曲回味绵长的童年乐章,让孩子观赏到的是一幅终生回味的童年画卷。
  这样的公开课,是无法预约的精彩。此时的课堂就是舞台,因为它为执教者和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的广阔天地、舒展情怀的自由空间;此时的课堂又不是舞台,因为这里没有事先编好的台词,没有矫情做作的表演,一切都在教师机智的调控下和学生的独特体验中自然地运行。
  一堂真正意义上的好公开课,需要教师用情去浇灌文本,用心去唤醒学生,不断地否定自我、超越自我、感动自我,这是一个学会反思、追求完美的过程,这是一个走近学生、熔炼自我的“重生”过程。“炼课”是教师实现自我成长,获得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正如熊川武教授在《反思性教学》一书的绪论中写到:“反思性教学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因为当教师全面反思自己教学行为时,他会从教学的主体、教学目的等方面,从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等环节获得体验,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起来。”的确,一堂成功的公开课,要经受反复的打磨,不断地反思,方能透出金属般的质地。在这不尽的磨练中,课堂由微澜的“死水”渐渐地转化为活泼而流淌不歇的“清泉”,执教者与学生从“等距离平行”到渐渐地“相交”,直至“重合”,教学观也由以前的片面、模糊,逐渐走向全面、清晰。上公开课,其实就是每个教师的“第二种”生命意义,其实就是“凤凰的涅槃”。选课是结茧,磨课在破茧,做课的教师在课堂上幻化成一只最美的蝴蝶,过程虽然痛苦,收获的却是快乐,这是一次“破茧成蝶”的生命历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通过不懈的追求和努力,才能品尝成功的喜悦。公开课给了我们思想的启迪,给了我们教育的激情,给了我们成长的快乐。它磨练了我们的慧眼,唤醒了我们的批判精神,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稳健,走得更潇洒。
  让我们记住窦桂梅老师说的话:“一定要争取多上公开课!这是对你们最好的‘炼炉’。”课堂,永远是我们锤炼自己的最佳舞台,“家常课”是小舞台,“公开课”是大舞台。不论舞台大小,也不论台上台下,敬业的“演员”会同样认真地在这块阵地上反复摸爬滚打,练就过硬的本领,展示自己的才能。让我们牢记“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底色”的教学宗旨,始终体现课堂的真实、纯净,在公开课的舞台上绽放出花儿一样美丽的青春,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努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改之路,充分实现个人在专业上的发展。
8#
 楼主| 发表于 2010-6-13 11:02:10 | 只看该作者
走出公开课的三大误区 作者:易振秀 来源:《湖北教育]

  公开课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是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途径,特别是在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它对先进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又不难发现很多公开课似乎中看不中用,甚至出现“课上热闹课后补”的怪现象。冷静分析自己所经历的众多公开课,我认为目前的公开课存在以下三大误区。
  1. 教学过程完美无缺
  凡事求完美,乃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听到的大多公开课看上去简直完美得无可挑剔,似乎找不出什么漏洞。精彩的导入,自然的过渡,课堂上时而亮点闪现,时而悬念迭出,教学环节丝丝相扣,伴随着下课的铃声,恰到好处的结束语让整节课“完美”落下帷幕。整个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师生配合天衣无缝,学生高呼“新鲜”,听课教师直叫“精彩”,大家似乎在享受一顿美味的教学大餐。这样的课,虽然赏心悦目,但静心想想,是不是觉得表演的成分太浓?课前教师经过多少次演练,才谙熟于胸?
  叶澜教授在谈到一堂好课的标准时强调: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公开课要上成没有一点问题的课,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解读中国教育》一书上有这样一个典型例子:上海一物理特级教师上了一堂我们认为很精彩的公开课,教师发问,学生流畅、准确地回答,下课铃响起,预设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中国听课的专家和教师都认为这是一节无懈可击的完美的课!而美国专家并不以为然,甚至很困惑:“既然学生都会了,你们还教什么?为什么学生没有问题?”一语惊醒梦中人!多年来我们追求的所谓“完美的课”,原来恰恰是问题最严重的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的心理特征、智力水平、家庭背景等各方面的情况不可能一致,因此课堂上有许多未知的因素。可能有教师面对学生发问而回答不出的尴尬,可能有学生面对问题所做出的“越轨”行为,可能有未能完成预定教学目标的遗憾,这都是正常的。教师应该善于抓住课堂上的生成资源,抓住精彩的瞬间,让生成与预设相映成辉,哪怕它在带来精彩的同时也可能带来缺憾,甚至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丧失程序上的完美。但是,有时候,正是因为“不完美”,才显出真正的“美”来。
  2. 教学内容包罗万象
  时下,公开课除了教学过程完美无缺,教学内容更是面面俱到:课前搜集资料、课内讲解交流、课外拓展延伸……执教者总希望通过一堂课展现给大家三维目标的和谐实现,年段目标、单元目标似乎要在一节课中展现得淋漓尽致;部分教师为了展示课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往往将两课时的内容压缩到一课时中,课堂内容呈现出高密度、大容量的特点,学生也因此忙得不亦乐乎。殊不知,课堂是一个特殊的公共空间,这个空间需要思维的碰撞,需要观点的交流,需要智慧的生成。如果学生没有读书、思考、交流的时间,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便会茫茫然不得要领,导致教学的低效。
  崔峦老师曾指出:我国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就是内容太多、太杂,教师驾驭不了,无论“西瓜”还是“芝麻”统统要捡,“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学内容丰富的课堂固然是精彩的,但如果在内容的选择与安排上不顾及学生的意愿,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那么再多的精彩也只是教师个人的精彩。曾在学校一次公开课中,我执教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前我收集了大量关于杜甫的资料,用以丰富课堂,并利用多媒体多次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最后还拓展延伸了另外两首杜甫的诗。整节课时而画面,时而音乐,时而范读,时而讨论,时而动笔……师生忙得不亦乐乎。但是,在教学接近尾声,检查学生背诵课文的情况时,举起小手的人寥寥无几,能背诵课文的还不到十人。评课时,大家认为,这节课课堂容量大,教学形式多样,但教学重点未突出,过多地拓展课外资源,占用了学生感悟的时间,应该以“读”为本,让学生多读多悟,很显然这是一节不成功的公开课。
  一节课只有40分钟,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必须追求教学内容的简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在深入解读文本上下工夫,在精选教学内容上做文章,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学生实际等选择能让学生终生受用的“核心内容”进行教学。在每节课上,力求突破一个知识点,解决一个疑点,让学生一课一得,扎扎实实地实施课堂教学。
  3. 教学课件眼花缭乱
  当前,多媒体课件成为众多教师课堂上的“宠儿”,只要是公开课,几乎没有不做课件的,没有不用多媒体的。那闪动的鼠标、美妙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成为公开课上一道必不可少的风景线。但是,是否所有的课都一定要制作课件?不用课件就不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吗?众所周知,课件都是按照设计者的思路事先预设的,每一个环节都编入执行程序,教师仅仅充当操作键盘的“操作工”。这样既不利于教师根据教学进展及时灵活地调整、修改教学内容,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当教学中出现一些偶发事件,打乱了预设的教学程序时,教师就会乱了方寸。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教师对过程的调控作用都无法充分发挥。所以,多媒体课件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其实,并非不使用课件就不能上成一节好课。在一次公开课展示活动中,每位教师都精心准备了课件。当其中一位教师上课时,突然停电了,课件不能使用了。然而,执教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凭借黑板、粉笔、课本这些传统的教学工具,照样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成为最让大家满意的一节课。我们也常常看到,支玉恒、于永正这些大师在课堂上就凭着一支粉笔一张嘴,谈笑之间,就把学生带入了美妙的境界。所以,真正的好课不在于教学手段是否先进,而在于是否能充分运用学科魅力调动学生。我们并不反对使用多媒体课件,但一定要明确使用多媒体的目的,把握“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从学科的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合理利用,让多媒体课件为教学内容服务,为教学目标服务。
  公开课也好,常规课也好,我们都应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做到目标简明、内容简化、过程简洁、手段简单,求真务实,回归公开课自然、真实、质朴的本色。
9#
 楼主| 发表于 2010-6-13 11:03:25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心目中的公开课作者:罗金华 杨东山 许 来源:《湖北教育]


  公开课自诞生以来,赞成和反对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从来没有停止过。因此,对于公开课这种特殊的教学研究形式很有必要加以研究。笔者认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公开课给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一堂公开课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执教者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应该说,每一节经过精心打磨的公开课,都是听课者手中的标本,无论课成败与否,都有许多值得教师们探讨的地方。成功了,要学习成功的经验;失败了,要琢磨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因此,公开课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不少教师对公开课不以为然,可能与对公开课的定位不太准确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平时更多的是从常态课的角度来看公开课,以常态教学为参照来看公开课教学,这样难免会觉得公开课高高在上,功利而虚伪。其实,公开课和常态课是密不可分的。常态课是公开课的基础,公开课又引领常态课。不可否认,许多教师的常态课是有缺陷的,如教学结构松散、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语言不简洁等等。很多时候,公开课是常态课的一种理想状态,是教师们努力的方向。
  公开课的核心价值在于提高常态课的教学质量,即通过公开课这种特殊的教学研究形式,研究公开课背后的理论基础,研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学技巧,研究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的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从而提高更多教师常态课教学水平,使学生在最大程度上受益,使师生的生命活力在每堂课中都能得到展现。我们听公开课,尤其是特级教师的公开课时,常常会从心底发出由衷的赞叹:精妙啊!怎么会这样巧妙地解读文本呢!我们不能不佩服执教者深度剖析文本的态度和本领。我们会发现,这种独到的解读与执教者深厚的文化素养是密不可分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励听课教师向授课者学习,努力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一节好的公开课,总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听课教师解读文本的方式。如果我们将公开课的功能定位在教学研究这个层面上的话,我们会发现,公开课其实为我们的常态教学开辟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然而,不可否认,当前的一些公开课有着过多的虚假繁荣、过多的表演成分、过多的理想色彩。教师和学生就像演员似的,表演着既定的内容、既定的方案、既定的语言、既定的表情,甚至于有的课上出现了孩子举手说“老师,这句话不应该他回答”的笑话。这样的课,只要童言不露真,就“天衣无缝”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演大于教的现象呢?因为公开课的“变质”。有的公开课已经演变成一种竞赛,缺乏学术交流和教学研究的作用,更多的是一种竞争,竞争的是个人的荣誉,竞争的是学校的荣誉。当前的公开课似乎评人更重于评课,如评教师的专业素养、评教师的教学智慧、评教师的教学技巧、评教师的教学水平。这种评价使教师们上公开课时战战兢兢,生怕“演”砸了,毁了自己的名声。公开课不是万能的,但上不好比赛课(公开课)则万万不能,连一节课都上不好,谁还会相信你是个好教师呢?在这种心态的左右下,教师又怎么可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呢?如果只是考虑着怎么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怎么展现个人的教学风采,怎么使听课的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满意,那么这样的公开课必然是一堂功利的课、作秀的课。因为这种课只为教师,不为学生,过度关注教师教了什么,却忽略了学生学到了什么。这种公开课缺少的不是高超的教学技巧,缺少的是对课堂主体——学生的关注,缺少的是对人的发展的关注。
  那么,怎样的公开课才是好的公开课呢?笔者很赞同叶澜教授的观点:有意义,应当是衡量一堂公开课的首要标准。而一堂公开课要有意义,首先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态度、习惯和方法,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洗礼,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甚至于终身发展,学生走进课堂要有收获,能够享受到优质课堂带来的愉悦和幸福;其次,教师们要有收获,要能从中学到新理念,学到值得推广的新思路、新方法,能够领略到优质课堂带来的充实和满足。一堂好的公开课应该是焕发生命活力的,应当最终达到提升师生生命质量的目的。
  其实,从公开课对于教学研究和教学评论的作用来看,公开课不过是开展教学研究的一种载体,是开展教学评论的一种特殊的形式。所以,我们要评的当然不是人,而是课。公开课的目的是为教学研究提供载体,通过这个载体,我们评论公开课中所凸显的先进教学理念,评论公开课上教师展现的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评论公开课上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我们更会评论这一切对课堂中的学生的现在和将来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8 13:11 , Processed in 0.09772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