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1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的成因及对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15 13:20: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谈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的成因及对策
【内容提要】教育当前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特别是源于90年代初提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是对教师普遍产生了较重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危机感,而且这种工作压力有日趋加重的趋势,而过重的工作压力使教师产生了高度的紧张与焦虑不适感。这种心理状态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调节,就会引发各种疾病,导致自身生理、心理上各种问题,更严重的是,会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从而影响课改顺利进行。
近期,中小学教师的压力问题,渐渐受到关注。对于教师而言,压力过大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典型生存状态。近年来,我国学者在有关教师压力的研究中发现我国教师群体承担着较重的压力。很多教师抱怨他们每天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已经快要“崩溃”了。他们自我报告感到焦虑和不被理解,特别是对一些问题学生、期望值过高的社会及学生家长、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和没完没了的考试。从以上可以看出:教师压力是一种来自外界的刺激,每天都面对不同的条件的学生,面临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同行之间的竞争,所承受的压力相当大。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给教师心理带来了种种压力,这种压力带来了不良心理状态常会在“传道、解惑”的教师活动中传给学生,影响到新课程中对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要求,所以,对如何缓解教师的压力,特别是新课程下教师的压力,应成为目前教育界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工作压力
成因
对策


一、教师工作压力的主要表现
1、身心憔悴。
这是因为教师工作时间长,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而又无法渲泄、化解造成的。超负荷的工作使教师体质受到严重影响,故主观意识明显,得不到渲泄,郁积形成心理问题。对于一些中小学教师来说,除了每周15~20节课的上课任务外,还要精心备课,给学生批改作业,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等等,基本上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0个小时以上甚至更长。在一些地方教育经费不足,教室紧张、教学设施陈旧、短缺、成班率过高。在我校,很多老师及带班主任,又上两个班的主课,每周16道18节课(初中),每天早上6:00起床,甚至到晚上八九点才能回家,超负荷工作,身心疲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2、紧张,精神不振。
现在实行的校长负责制和教师聘任制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校长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但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校长乃至上级领导权力的专断性。教师主观感觉到领导不易接近,很怕因工作或其它的事而得罪领导,甚至担心自己的“牢骚话”被泄露给领导,因而往往采取“封闭政策”而不愿向别人倾述自己的心理状况,以致每次人事变动等都会造成心理压力,久而久之成为心理问题。不少教师不善于正确处理与同事的关系,也致使人际关系紧张。
3、心理状态失去平衡
感觉教育无力,家长与教师不配合。认为现在的学生难管难教都是家长放纵造成的。特别是现在“留守儿童”的增加以及部分家长放弃对孩子家庭教育趋势的增强,有的家长甚至在老师管教他的孩子时找麻烦,要与老师动手,娇惯孩子,说放在学校就是为了不让他在外面闹事,在笔者所在的学校就发生了好几起,这同样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
感觉待遇偏低,家庭经济负担重。近年来,教师待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总的来说,中小学教师待遇仍然偏低。
总之,教师工作、学习、生活上的种种压力使得他们长期处在、焦虑的心态中,心理状态失去平衡,以致出现自卑、精神不振、焦虑易怒、过分担心、嫉妒情绪较重、有说不出原因的不安或躯体的不适感、无法入睡等心理症状。
二、教师工作压力形成的主要原因
引起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过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环境带来的“压力”
教师在课改中的压力还产生于学校管理者是否支持与同行之间的竞争,即如何面对“荣誉”和“利益”。“不被重视”是教师职业心理的紧张源之一,是否被学校领导重视,是否被同行认可和尊重都容易使教师产生焦虑、紧张情绪,这种负情绪通过师生互动传给学生,从而使学生的心理也处于不平衡状态,影响课改的目标要求。产生新的心理问题。因此,领导者的素质和同事态度对于教师身心健康起着关键作用,间接影响课改顺利进行。
2. 教育改革及角色转变中的现实“压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由“教书匠”转变为科研型、创新型教师;由单一型转变为综合型教师;由传统教学方式转变为现代教学方式;由面向全体学生转变为面向全体与面向个体相结合。这些都对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教师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工作压力明显上升。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即在实施教育的共性指导的同时,更应重视教育的个性差异,这其实是教师面对学生的现实压力。因为,事实上,学生并不像教师期望的那样在“控制”中成长,教师如果仅注重于学科研究与教育,则无法适应充满个性的学生在成长中各种要求。但重视教育的个性差异,又面临着社会、家长的期望“压力”,毕竟考出好成绩才是他们心中硬道理。如果成绩不好,他们会错误认为教师无能,教学水平差,管不好班级。这样一来,又使教师的责任心与学生发展差异之间事实的矛盾难以消除,从而加大了负担感。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普及、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职业也改变了过去的单一性而呈现出现明显的多样化特征,作为教师在新的历史时期,除了要对诸如家庭结构、学生群体等的变化所带来的教育上的新问题,还要应对“现代化教育媒体”,教师也就成为必须掌握前沿“技术”的生力军,为信息、为网络忙得不可开交。
教师为了在新课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那么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也就在情理之中,这样,无论是为了自身的生存考虑,还是为了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教师都必须对自己的学历提升努力奋斗。像本人现在情况就更好的说明了“学无止境”。
在面临诸多的外部压力同时,作为教师还要面对自身的情感问题、婚姻爱情问题、家庭、子女等问题,凡此种种,使教师身上重担远远超出其他职业。
3.教师评价及自我发展带来的“压力”
学校考评作为评价教师的手段,教师们普遍认为这给他们带来较大的压力。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主要采取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显然忽视了教师在改变学生的兴趣、品德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这种评价方式,使教师过分在乎学生考试成绩,是教师工作压力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多数教师都有自我发展的需求,要求能进修、“充电”,但由于各种条件所限,只有极少数教师才有进修学习的机会。一些教师职业发展需要得不到满足,存在很大的心理压力。另外,由于职称评定和进修机会等在教师之间会引起竞争,如果学校处理不好,也容易引起教师之间关系紧张,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教师的职业压力。

4.
学校管理方式带来的“压力”

在一些中小学,传统的教师管理方式给教师带来额外的压力。教师管理过份强调制度管理,事事处处、一言一行都有明确的规范和规章加以约束,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的作业、早晚辅导、教案详略、听课笔记等都要“循规蹈距”,教师管理过份追求量化,用简单化的几条指标和抽象的分数,去衡量复杂且模糊的教育问题。对教师的要求过多,检查过多,评比过多,扼杀了教师工作的创造性,窒息了教师内在的专业发展的愿望、需求和动力。
除此之外,当前我国教师又面临着一个新的压力源,即工作聘任方面的压力。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在教育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了不合格教师的待聘、下岗等人事制度改革,教师们聊以自慰的职业稳定性已不复存在。因此,伴随当前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以及教师队伍数量的相对饱和,一些教师产生了生存危机,教师聘任制的实施对教师的压力不断增大。
2#
 楼主| 发表于 2008-7-15 13:21:02 | 只看该作者
三、解决教师“压力”问题的对策
研究表明,适度的工作压力可以排除心中的空虚和郁闷,令人振奋,给人向上的力量,有益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但过度的工作压力,则易使人产生生理、心理以及行为失调反应。要缓解中小学教师过大的工作压力,笔者认为应由教师个人、学校、教育行管部门和社会多方面配合,积极进行调整:

(一)教师个人

教师是工作压力的承受者,教师本人应以积极的态度来调适工作压力。
1.学会自我调节,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自我,包括认识自己的个性、兴趣、优缺点、工作能力及所负担的角色,有利于减轻工作压力。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如依据自己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处事主观、迅速还是民主、松散等来决定自己的教学风格。在繁重的工作任务及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中小学教师要正视生活和工作中的挫折和困难,调整好心态和情绪,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学会自我减压。笔者平时就通过放松训练,转移注意,与人交谈等方法来减轻工作压力。教师要不断提高个人修养,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增强感受及抵抗工作压力的能力,积极应对课程改革。
新课程实施顺利与否,虽然来自社会与学校管理者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但最重要还是来自教师自身操作方面。因而当教师在面对新课程中新问题时,应当学会一些有效的应对的策略,善于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自我支持在缓解教师的压力方面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例如:当一名教师平时认为:“自己就应该是很出色的教师”可以为自己“打气”,让自己更有自信。但是现实中出现压力时,你也不妨对自己说,“教师也是人,也会有失误”,这样你也许就改变原有的认识定势,认为“我应该尽可能做一名出色的教师”。无形之中缓解了原有的认知“压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对教师的职业精神及专业能力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不断学习,牢固地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与意识,将学校视为自己不断学习的场所,将教育教学改革视为提升专业能力的机会,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解决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有效地促成专业潜能的发挥,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课改带来的压力。
教师不断进行专业的学习是教师角色适应与发展新课程要求的必要条件。也是解决新课改压力的根本出路,作为教师,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二个方面进行专业学习。
(1)教学反思。具体做法可以在每授完一节课后写些教后反思,小结一下自己的教学方法。反思能力的养成可以说是确保教师不断再学习的最基本条件。教师在个人反思或集体反思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个人及他人的优缺点,从而拓宽专业视野,激发不断追求超越,解决问题的动机,从而以积极心态缓解新课程压力。
(2)专业合作。教师要实现深入发展,减轻新课程带来压力必须突破目前普遍存在的教师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教师必须走出在结构上趋于封闭的教室设计,与来自不同教育及学校的教师进行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专业视野更加宽广,进而扩充个人的专业实践理论的内涵。
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与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将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通过工作与学习的结合,不断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解决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2.保持良好的人际沟通。
保持良好的人际沟通,是缓解工作压力的重要途径。沟通的好处是既能了解别人,又能从别人那里进一步了解自己,也能容纳别人与自己不同的观点,这对于完善自我人格有很大的帮助。教师要掌握沟通技巧,做到与他人之间坦诚、友好、信赖、尊重、同情与理解,这样将会加强人际间的互助关系,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他人和谐相处,减轻来自同事之间的压力。

(
二)学校方面

学校是教师的直接管理者,学校领导在教师工作压力调适中应扮演重要角色。
1.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支持教师的工作。
要减轻教师工作压力,学校领导要着力营造和谐的校内人际交往氛围。一是在改善上下级关系方面,学校领导一定要出于公心,依照有关规定及程序办事,为人处事公正、合理,程序公正对个体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要大于结果的公正。二是要及时处理教师间的各种破坏性冲突,这是消除隔阂,形成轻松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一环。在处理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奖金发放等易产生矛盾的问题时,领导一定要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多渠道多方面进行疏通、劝导,缓解矛盾,平衡教师的心理。
帮助教师将“压力”转变为“动力”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学校管理者的态度,作为具有管理职能的校长,应对参与课改的教师工作加以肯定,使教师感到自己的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受到尊重的,是得到信任的,从而获得满足感、成就感,帮助教师树立自信心,从容面对课改工作中得与失,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把压力转化为动力。
2.积极营造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
学校大力宣传校园精神文明及教职工的先进事迹,倡导敬业爱岗精神。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纲要》等法律、法规。努力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工会组织要积极倾听教职工的心声,及时向校行政反映意见和情况,关心教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例如,笔者所在学校每月给同一个月过生日的教师集体过生日;组织文体比赛如乒乓球、篮球、象棋等文体活动,既活跃了身心,又增进了友谊,深受全体教职工的欢迎。
3.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健康。
及时对年老体弱的、生病住院的教职工进行慰问,做好对经济困难的教职工的补助帮困工作,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同志们的真情。对由于精神压力过大,出现心理障碍的教师,采取个别谈心,正确引导,从政治上,思想上鼓励、帮助教师走出误区,走向成功。
利用各种形式向教职工宣传卫生知识,提高教职工的卫生意识,如对教职工进行健康教育讲座,定期组织教职员工进行体检,使每个人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早发现是否患有何种疾病,以便对症治疗。
4.构建合理的管理机制,让教师获得成功和自信。
学校领导要从“以人为本”出发,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学校各项制度的改革要循序渐进,根据实际情况,要考虑到大部分教师的实际情况及心理承受能力。教师考核要着重体现教育工作本身的特征和规律,反映教师工作的全部,避免由形式主义引发的过重工作压力。同时,学校管理还要努力营建宽松和谐的、有利于教师积极性发挥与创造力发展的管理氛围。
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富有理想,可以通过自我教育不断地自我完善,达到自我实现。学校管理者应尽可能地给教师提供自我发展的机会,要设法创造教师进修学习、自我实现和自我提高的机会,鼓励教师参加各种竞赛,组织校内各种评优活动,帮助教师提炼自己的教学特色,让每位教师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让他们获得成功和自信。
3#
 楼主| 发表于 2008-7-15 13:21:21 | 只看该作者
(三)教育行政部门
教育行政部门是教育制度、政策的制定者,采取适当措施有利于调适教师工作压力。
1.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
教育行政部门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要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要求学生减负和教师减负同步进行。在示范校、先进单位等评比过程中,弱化升学率等带有应试教育色彩的指标,引导学校淡化学生的考试成绩,避免把升学的压力“传递”给教师,为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2.搞好教师培训。
面对来自课程改革的压力,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能力提高了,及时掌握了新知识、新技能,就能很快适应新要求,就会变得更加自信,心理压力就自然减轻了。
3.调整和完善教师评价体系。
教育行政部门要依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师评价制度,使教师评价体系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更加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改变只以学生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工作的做法。素质教育强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也要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评价指标,注重过程评价,注重教师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工作态度等的综合评价,引导教师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四)社会
全社会关注、重视教师。传统观念中教师的形象是完美的,理想化的,无形之中使教师的精神负担高于其他职业的人群。所以,应当通过提供社会支持,尽量预防教师的心理紧张和焦虑,使教师从社会给予的教师完美化的期望中摆脱出来,成为现实中的人,能正视自身弱点的人,放下教师架子,使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地位,让全社会认同新课标下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从而更好展示教师的社会性特点和创新精神,展示生活中真实的自我。为此,笔者呼吁有关主管部门应多在经济上给予教师更充分的肯定,来提高其社会地位,不要只停留在平时“雷声大、雨点小”的层次上。
综上所述,社会的发展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教师。中小学教师担负着中国的基础教育工作的重担,他们的心理健康将直接影响到千千万万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5 19:22 , Processed in 0.11941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