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7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27 16:39: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占鳌头
                            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小悟乡险峰中学 叶建桥
       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朗读,而且要求把它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但是现在无论是中考,还是平时的考试,都没有对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行考查。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学生琅琅的读书声差不多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要么是教师对美文美段的详细讲解,生怕漏掉什么、学生不懂而一讲再讲;要么是一上课就抓紧时间“自主、合作、探究”,一节课四十分钟,时间有限只能把朗读这一环节当作走走过场,不加任何的指导;要么一上课就多媒体化,教学表演化,课堂舞台化,你方唱罢我登场,一堂课上得热热闹闹,学生什么却没有学到,教师完全忽略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殊不知朗读才是学生表达自己对文本理解程度的最好方式。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应该包括听、说、读、写四项,不可偏轻偏重。” 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朗读可以把无声的文字化作有声的语言,把单纯的视觉活动转化为各种感觉的综合活动,从而加强对书面语言的感知和理解,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语文教师在组织语文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的读为主,“读”占鳌头,充分重视朗读的重要作用。
(一)朗读可以更好的了解作品内容,体悟作者感情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朗读的作用显而易见。我们通过朗读就可以更好的了解作品内容,进而体悟出作者的感情了。如《春》一文,在讲课之前,学生读了此篇文章,我通过介绍朱自清而把话题引入到朱自清写得最美的一篇文章恐怕要数本文《春》了,那么《春》美在何处呢?我先让学生闭起眼睛,再播放在电脑上下好的课文录音,然后要求学生自由诵读文章(给出朗读提示),最后点一名学生起来朗读,检查朗诵效果。在听读——人人自由读——个人读的充分朗读基础上,我问了一个问题:通过朗读,大家认为朱自清的《春》美在何处?学生的回答令我吃惊:美在春天的山、水、太阳;美在春天的草;美在春天的花……当然我不会放弃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学生在回答完后我紧接着说:“不错,朱自清笔下的草很美丽,那你能否用优美的语言把它的美给大家朗诵出来呢?”学生开始读,读完后,我给他示范朗读了一次,接着又问了一句:“你个人认为朱自清为什么能把春天的草写得如此之美呢?”学生回答:“因为他喜欢春天的小草,所以对小草经过细致的观察。”…… 我完全没有讲,全是学生通过反复的读自己领悟出来的,就算学生的回答不是标准答案,也离标准很近了。还有教材中的一些诗歌,它们的无穷意蕴往往不是教师用苍白的语言可以解释清楚的,而学生对作品的感悟有时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师要更加的重视朗读。
(二)朗读可以更好的品味作品语言,把握人物形象
          如果说作品是世界微缩、心灵摄影的话,那么朗读的任务就是唤醒文字,复活语言、通过朗读就可以更好的品味语言,进而把握人物的形象。如在《唐雎不辱使命》一课,用人物间的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也塑造了一个贪婪狡诈、凶狠残暴的秦王。那么在讲授此课时,教师完全没有必要在那里死命的分析唐雎是一个怎样的人,秦王是一个怎样的人,可以直接找两个同学起来大声的朗读,一个读秦王的话,一个读唐雎的话,学生读完后,如果没有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教师可以示范的读,再叫学生读,一直让其他学生能够在他们的对话中体悟出秦王和唐雎的性格特征为止,在明白了秦王和唐雎的性格后,再分组来读,一组读唐雎,一组读秦王,反复的读,这样教师不必多费唇舌,这两个人物的形象经过学生的朗读就跃然纸上了。
(三)朗读可以更好的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和能力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一些不喜欢上语文课的学生平时可能很喜欢看语文书,究其原因我想无非是书中文字所滋生的情感吸引了他们。那么,如何唤起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呢?朗读,因为朗读才是走进文本最好的手段。语文课堂上,学生在听老师一味讲解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走神的现象,学生对老师的讲“充耳不闻”、“熟视无睹”,这样教师讲的唾沫横飞却没有效果,可谓功亏一篑,吃亏不讨好;学生也没有学到什么知识。而朗读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朗读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去挖掘蕴藏在文字中的感情,和作者达到共鸣,加强自己的情感体验。叶圣陶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的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只有通过吟诵,才能把理解的东西化而为自己的语感。因此我们的每一堂课,都要力求让学生感到是一种美的体验,是一种艺术的感受,一上我们的语文课就感到欢悦,那么这样的教学才等于成功了。初中教材中有大量的经典美文,我们何不让学生大声的朗读呢?这样既可获得读书的美感,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又可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充分发挥朗读教学的功能,就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作品内容,体悟作者的感情,品味作品的语言,把握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和能力。因此朗读不仅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更是语文教学回归本色的一条路径。
2#
发表于 2010-4-27 17:19:59 | 只看该作者
孝昌县小悟乡险峰中学叶建桥先生大鉴

       欢迎你登陆本站,发表原创作品.

       [教师之友网]是我创办的为全国语文教师同行提供公益服务的学术网站.

       孝昌/孝南本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

        欢迎建桥君,欢迎所有认同本站网管风格的好朋友.

                                                                   孝南区教研室  管季超  顿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6 09:17 , Processed in 0.12641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