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童文学和小学语文教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11 08:2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儿童文学和小学语文教学

文章作者:徐冬梅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6·9C 

  今天的这个议题是第二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的主题。肯定不少朋友要问,儿童阅读也好,母语教育也好,要研究的问题很多,为什么论坛偏偏选择这个主题呢?
  一、主题的择取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更多地被描绘为一门艺术,这虽然不能算错,但却忽略了小学语文教学实际上首先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过多地强调它的艺术性,可能会延缓这门学科的建设,许多理论问题将得不到梳理和解决;当然实践问题,例如课程的构建、教材的建设、教法的研究、教师的培养就不能有稳当、切实的理论根基。
  亲近母语实验研究是从对母语教育的反思开始的。在研究的初期,我们将探索儿童文学和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致力于构建儿童阅读新课程作为研究的重点。为了构建一个广阔对话的平台,展示我们前期研究的成果,吸引更多的朋友同道而行,2004年9月,第一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在扬州举行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儿童阅读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全国的儿童阅读推广、书香校园建设逐渐形成氛围,儿童阅读研究和实践对小学母语教学的促进作用逐渐显现。为了将各项工作引向深入,经过调研,我们决定将儿童文学和小学语文教学作为第二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的主题。
  二、主题的剖析
  儿童文学和小学语文教学究竟是什么关系?儿童文学可以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什么?
  1.儿童文学和小语文教学的受众相同:都是儿童
  我以为,小学母语教育的三个要素是儿童、母语和社会发展。毋庸置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应该成为教育的主体,儿童的语言发展、情感、想象、自我意识等,既是出发点,也是目标。但实际的情形是,因为应试教育越演越烈,我们的母语教育缺乏对儿童心理、情感的了解和尊重。母语教育回到儿童本位应该成为所有小学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
  2.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相当比例的儿童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是指根据儿童的需要,专为儿童创作或改编,适合他们阅读的文学作品。
  近代以来,儿童文学作品就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儿童文学作品究竟应该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多大的比重,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择取儿童文学作品进入小学语文教材不是这篇文章要讨论的问题,但不可置疑的是,新课标的无论哪一套教材,都将儿童文学作品作为一个重要的部分,年级越低,占的比重越大。
  3.儿童文学是儿童阅读的主要材料
  很长时间以来,小学母语教育将对儿童的阅读指导排除在课程之外,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基本处于没有引导的状态。新的课程标准虽然提出了阅读总量和分量的要求,并且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但因为没有课程定位,大多数学校并没有将这些要求落到实处。
  儿童文学是儿童阅读的最主要的材料,儿童对文学的需要是一种天性。儿童文学伴随着很多孩子长大。从小时候听父母讲故事开始,他们会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主动地接近不同的文学作品。
  怎样根据儿童发展的需要、母语教育的需要,推荐适合各种年龄、各种个性孩子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并且积极组织引导他们进行交流和吸收也是我们要做的工作之一。
  4.儿童文学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缺乏的素养之一
  因为我国师范教育体制的问题,儿童文学师资不足,很多中师生,包括大专毕业生,师范本科毕业生都没有修习过儿童文学课程,或者只是学习过教材,而没有真正阅读过一定数量的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欣赏儿童文学、教学儿童文学的能力都不够。我们希望借助这个主题的讨论,让更多的老师看到,什么样的儿童文学是优秀的,为什么一个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阅读儿童文学。所以本届论坛我们特别邀请了著名的儿童文学评论家、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方卫平教授主讲了《什么是优秀的儿童文学》。
  三、主题的演绎
  面对这个关系,我们该做些什么,论坛做了些什么?
  1.呼吁完善课程体系,探索儿童阅读指导的具体方法
  建国以来,我们的语文课程基本停留在一本语文教材就等于语文课程的全部的状态。实验开展五年来,亲近母语一直致力于探索和构建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为目标的儿童阅读新课程。我们开设了阅读指导课,并且全方位推广班级读书会”“教师读书会”“亲子共读”“社区读书会。积极倡导学生诵可亲的经典,读有趣的名著。本届论坛就全面展示了前期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各个实验学校交流了开展儿童阅读活动、建设阅读新课程的经验。我们邀请台湾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长方素珍小姐执教了儿童诗的教学,课题组老师执教了各种形式的读书课。这些课的教学内容都不在原来的课程框架内,都是对整本童书的阅读指导,是在其他一般的培训会上不能见到的课型。
  2.应该积极探究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的方法
  经典的或者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进入小学语文教材后,我们应该怎样教?
  相比于其他教材文本,儿童文学文本往往比较贴近儿童的心理,着力于表现儿童真实的情感世界,从题材的角度说,往往集中在三大母题(爱、顽童、自然)上;从表现方式的角度来说,往往通过儿童形象(动物、植物等实质上是泛化的儿童形象)来表现生活;从形式的角度说,既然是文学文本,自然在结构、语言、体裁等要素上,有较强的艺术性。
  所有文本的阅读价值最终要通过阅读者来实现。但经典文学文本一般具有更大的阅读空间,是一个自足同时又相当开放的召唤结构,因此用通常的分析性的教学方式,模式化的教学方法来解读、教学这些文本往往会使他们失去应有的魅力。
  我个人以为教学这类文本应该关注以下问题:
  1.必须认识到阅读儿童文学经典文本对学生语言发展的作用
  学习文学文本对于个体学习语言有重要意义。个体语言的形成过程,依赖于获得充分的语言滋养,多种风格的、有张力、有质感的语言,才能真正唤起儿童语言表达的激情和潜能。经典的儿童文学文本表现的是孩子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世界,最能打动孩子的心灵,也理所当然地是学生学习语言最好的材料。一篇节选自《呼兰河传》的《我和祖父的园子》,即使教师什么也不讲,就让孩子多读几遍,读出我对祖父和园子、童年的记忆和怀念,也会比一些语言贫乏的课文,教师费多少口舌讲解才能达到的效果好。
  2.尊重儿童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的语言生长
  学生语言能力的成长依赖于学生情感的体验。不少公开课的课堂上,教师往往满足于展示个人对文本的理解,然后生拉硬拽着学生达到自己理解的深度。真正成功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经历酣畅的情感体验和成长的同时,获得语言发展。儿童文学作品为学生喜闻乐见,在阅读这些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往往有比较活跃的思维和情感体验,教师应该善于体察、尊重和引导。因为学生情感的共鸣点一般就是语言的生长点,所谓情动于衷而发于外
  3.阅读讨论应该多样、深入
  面对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的文本,我们的话题讨论,不要老是问这样的问题:文章写了什么?怎样分段呢?哪里是你最感动的句子?而要能设计一些可以使学生沉入文本,细致品味文本的问题。例如周益民老师在教学《小王子》的驯养时,在让学生说对这本书的基本印象,和朗读最打动自己的句子后,重点和学生谈对驯养的理解。他设计了几个问题:1.这里的驯养和我们平时说的有什么不同?2.驯养容易吗?驯养需要哪些?3.在这个驯养过程中到底是小狐狸改变了小王子,还是小王子改变了狐狸?4.在这世上真的有小王子和狐狸吗?这些问题促使学生潜心去阅读文本,调动自己的思维和情感体验。
  面对文学文本,我们不仅要在内容理解的层面下工夫,更应该在形式层面下工夫,因为这些文本语言往往具有典范性,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当然不同的文本研读的着眼点不同,例如《去年的树》,我们就可以从文本的空白点切入讨论,《我和祖父的园子》就可以从语言的节奏感切入,《月迹》可以从这个字眼入手讨论等等。
  这个问题在本届论坛上没有能展开谈论,将是我们下一届讨论的重点议题之一。
  4.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儿童文学素养,论坛积极倡导小学语文教师成长的新方式
  解决以上问题,将儿童阅读、母语教育改革推向深入的关键在于教师。一个热爱儿童、懂得儿童,能读会写的教师才是一个好的语文教师。而要想获得这些素养,阅读儿童文学是一个捷径。
  多年来,亲近母语积极倡导小学语文教师阅读儿童文学,并且通过课题组研讨、教师读书会等方式,促动老师们去阅读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了解儿童文学史,给孩子们讲述故事,写作读书笔记、大声读名著给孩子听,上读书课,开展教学反思,撰写教育随笔甚至写作儿童文学作品。初步探索了一条新的培养书香教师的途径。在上次论坛请梅子涵老师做《阅读经典的儿童文学》的基础上,本届论坛我们请他做了《讲述儿童文学的技巧》的讲座,梅老师用自己的示范启发老师们热爱儿童文学,用热情去讲述。
  四、主题的延展:遭遇的困惑
  儿童文学和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对他们关系的深入考察,可以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很多新的启示。本届论坛对他们的关系进行了一些探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在论坛期间开展的各种沙龙和研讨中,老师们提出了很多我们暂时很难解决而应该努力解决的问题,包括:学生阅读的图书如何获得;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方式的变革,以及选文(与教材编写队伍的结构有关)等问题。
  儿童文学和小学语文教师是一对亲密的伙伴,用儿童文学的视野来考察小学语文教学,将给小学语文教学吹来很多新鲜的空气,帮助我们解决一些以前一直没有处理好的问题。搞好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加强儿童阅读的指导,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将不仅仅促进小学母语教育的变革,它还有更深广的意义:例如为儿童文学培育读者,从而促进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进而产生我们民族自己的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和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家;例如让孩子们从小受到文学美的熏陶,感知母语的优美和丰富,从而让我们母语的纯粹和传承更值得期待;例如给孩子们一个幸福的童年,保护他们的童心、想象力、幻想力,将给我们的民族一个有创造力、有童心的可爱的未来等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3 08:56 , Processed in 0.15996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