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冒出来的“小燕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9 16:0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冒出来的“小燕子”
── 一次语文课堂信息反馈的处理
杭州市省府路小学 翁静芳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反馈信息是多方面的,例如:学生是否专心听讲,是否认真听取同学的朗读和发言;是否积极思考问

题;是否大胆举手发言;是否按老师的要求正确回答问题;是否提出疑难问题;学习情绪是否饱满;是否按老师的要求完成课堂作业

等等。

   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这些“反馈”信息,方能有针对性地处理这些信息。

   那么,怎样及时、正确地处理语文课堂教学的信息呢?

   我从一次语文教学中获得了一些启迪:

    又是一堂平常的语文课,我揣着语文书走进课堂,准备执教《燕子》一课,清了清嗓子喊完“上课”之后,一切就在设

定的程序中开场。

   “同学们,春光明媚,万物复苏,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燕子”,提起小燕子,同学们都很熟悉…”

    我边写着课题边娓娓道来之时,瞥到了孩子们的神情似乎有那么一点不对劲。由于时间安排的紧凑,我顾不上孩子的


情绪闪躲,继续动情地说,“小燕子伶俐、活泼,在百花争艳的初春,它也来到我们的课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燕子长什

么样吧?!”

    话音刚落,有些孩子显得兴奋起来,角落里一个调皮的孩子摇头晃脑地言语起来:

“走进一间房。四面都是墙。



抬头见老鼠,低头见蟑螂。”



    随着这首诗的吟出,整个教室,就象炸开了锅,你一言,我一句,“课堂气氛”顿时异常活跃。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谈论

起电视中《还珠格格》的小燕子形象来。

   “皇阿玛,我也来念一首?!”

   “对对对,有个什么春意什么然的?”

   “春眠不知晓,下一句是什么?五阿哥快来一起说说啊!”

    从孩子们神情言语中,我明显感觉到他们已经进入到一个爱乱作诗的小燕子形象了。“有趣”而又“琅琅上口”的打


油诗不时地从教室角落传来──

    我当时十分气愤,这可怎么上课呀,真想拍桌子让他们静下心来念书,可嘴还没张,又有一个声音传出来,“还有,


还有听我来念一首”:

师傅眼睛圆又圆,一拳过去少半边,



大家笑得乱糟糟,皇上一哼静悄悄。



    看着他们这热闹劲,我灵机一动,也来了一个现场发挥,说道:“你们别小瞧小燕子,小燕子还挺难当的,她在皇上面

前能脱口而出地作诗,换了你们,你们也只有随口吟吟罢了。”

    一个学生笑道:谁说的?我来?只见他张口就说:

我的屁股圆又圆,一看过去是两边,



爸妈打得噼啪响,喀嚓一声分几片。



    看着笑得前仰后合的他们,我故作正经地说:“那你们还能以春天的景色来作诗吗?同样也要这样琅琅上口?!

    这时,孩子们个个瞠目结舌了,我见状连忙把话题转入课堂说道:“不过,要学小燕子也挺容易,看书吧……

    这么一来,学生的注意力引入了课文,尽管刚才的话题与课文内容无关,但这一课堂小片段恰恰极大地激起了学生地学习积极


性。快下课时,让学生再来作诗,学生还真能做出一点门道来:

春意昂然桃花红,山青水秀杨柳绿。



燕子飞累歇休息,电线杆上成曲谱。

    ……


    这次教学过程尽管没有任何作诗的教学要求,但恰恰通过这次成功的教学反馈,使我更明白了一个道理: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不仅应及时了解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各种“反馈”信息,而且要善于及时点拨和

诱导,通过有效地信息反馈,就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情趣,及时点拨和辅导,就能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唉!这只冒出来的“小燕子”还真的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 本帖最后由 宋伟 于 2008-7-9 16:15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0 14:44 , Processed in 0.1003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