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一个善良的人都是我的榜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6 11:4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变偶像崇拜为青春动力
  编者按:
  崇拜偶像是青少年个体成长过程中一个阶段性行为,他们需要情感的依托、成长的认同、烦恼的宣泄、亲友的支持。可是,当许多青少年把偶像当成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时,也有一些青少年却在崇拜的狂潮中迷失了自我。我们应该反思,在多年的榜样教育中,我们是否真正倾听了孩子的心声?青少年其实更需要社会的理解:崇拜偶像也许疯狂和痴迷,但他们只是想在广阔的天空中找寻属于自己的一隅。
  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我们不必视偶像崇拜为恶的渊薮,而是应当主动采取一种“大禹治水”的疏导方式,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让他们去挥洒青春的激情,追逐自己的梦想,毕竟偶像崇拜只是青春期特定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附属品”,青少年最终会从偶像崇拜中走出,去塑造自我的形象。

每一个善良的人都是我的榜样

  ■珠海三中 卢素玫
  上世纪80年代末,一个朋友说他的侄女:专业追星、业余上学。这个调侃道出了那时候部分中学生的一种状况。
  上世纪90年代初,我的一个亲戚的孩子也是近乎于专业追星的状态,对明星可谓如数家珍。至今还记得她那个自制的、用各路搜来的明星照粘贴得密密麻麻的厚厚的本子,家里更是有满满一抽屉的磁带。
  在那个还不算富裕的年代,这已经蔚为壮观了。前几年,一个学生在她的随笔中详尽地写下如何排了很久的队买某个明星新专辑的过程,虽然心疼自己的钱,可还是花了好几百元,买了好几张,准备分送给自己的好友。她一点儿也不隐讳自己的痴迷,甚至还写了一篇长长的文章试图说服我赞同她的看法。还曾有学生真实地记录他在商场偶遇某明星“歌迷会”的情形,他甚至不知道这个歌星是谁,却也被那些尖叫和欢呼吸引,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很幸运地却迷迷糊糊地做了一回粉丝”。
  当然,与这些年代同行的,也有我们的传统榜样教育,每年有纪念雷锋的专门日子---3月5日,还有各种类型的英雄、先进报告会。
  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在现实中远非如此。如今,这些传统的榜样被中学生留在了课堂上,不会跟在他们的书包里,更不会贴在他们的床头。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声音吧:
  “传统榜样在今天这个社会中的影响逐渐消退,这是因为我们今天的价值观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会觉得那些榜样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尤其是在今天这个信息量猛增的社会。”
  “传统教育中的榜样,我认为很重要,但由于重复过多,反而令我们反感排斥。这种传统的精神不能丢,但应该以新的形式和新的内容表现出来,注入新鲜的血液,这样才能被我们这些新新人类所接受。”
  “传统榜样由于离我们时代久远,印象也仅仅来自于课本,所以以他们为榜样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付诸行动的可能性不大。”
  “他们(传统榜样)很伟大,但我们没有处在他们那样的年代、那样的环境,我们应该有更实际更现实的榜样。”
  “我认为他们(传统榜样)只是一种精神上的偶像,他们会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但毕竟时代不同了。”
  “今天再难有这样的人物了,他们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如今已不复存在,感觉如果有那种精神,就好像不真实一样。”
  “传统榜样的教育已经过时了,我们需要新的榜样、新的见识、新的心灵体会。”
  “传统榜样都是一些很伟大很完美的人,只是离我们太远了。”
  这些虽只是部分同学的看法,但颇具代表性。我们应当看到,这一代青少年的特点和上世纪的中学生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信息量的猛增无疑会使他们的视野更为宽广,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带来的价值观的改变使他们不再是单纯的信息受体,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不了解这些,我们传统的榜样教育就只会是一厢情愿的教育。
  所以,我们不难体会中学生追星的心理。也许,正是由于追星,他们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以及宣泄青春激情的方式。更重要的是,相对于传统榜样而言,明星们毕竟能够给他们一个现实的可以效仿的榜样。
  而我们应该看到,追星以致影响了自己生活、学习的学生还是极少数,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止于“喜欢”这个层面。
  传统榜样可敬但不可亲的特点使现在的中学生对他们敬而远之,我们还要不要树立那些近乎完美的榜样?我们要不要人为地再去提炼一个普通人的精神,把他拔高到难以企及的高度?这些都是值得我们重新去审视的问题。
  其实,在生活中,一个善良的普通人可能更容易让中学生感动,直达他们的心灵。因为,这是一个拒绝伪圣化的时代,更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树立那种束缚个性、束缚精神自由、带有公共思维模式的榜样的时代早已经过去,对学生来说,毕竟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奔波在生活中的普通人来得更为真实和亲切,这样的“世俗典范”更能打动他们。
  真实情况也是如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能让他们掉下真诚的眼泪的,正是这样一些普通人,比如“感动中国”里的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再比如汶川大地震中的那些无名英雄。
  钱理群教授认为中学生有最多的梦想、最纯的情感、最强的求知欲。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成熟起来,但是我们常常把孩子青春时期的东西破坏掉,包括他的梦想、他的情感、他的求知欲,认为抛掉就是成熟。所以,对于追星,我们要看到积极的一面,重要的是,让他们去挥洒激情和理想,追逐自己的梦想吧。
  在这个价值不断被重估、被修正,并且趋于多元化的时代,我们不必视传统榜样为教育的灵丹,也不必视中学生追星为恶的渊薮。教育更不能把眼光只对准时代的精英,也应该把视角转向中学生身边草根阶层的“世俗典范”。通过身边的这些故事,来保卫他们柔软的感动和最初的感悟,因为,每一个善良的人都可以是我们的榜样。

相关帖子

2#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11:42:00 | 只看该作者
记者 却咏梅  给青春期的孩子一个自我的空间,教师和家长应当理解和尊重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在尊重的前提下适当引导,不要逼孩子,更不要把那些“粉丝”们逼上绝路。
  现在很多家长都认为今天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越演越烈,追星越来越疯狂,担心这样下去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难道只有今天的年轻人才有偶像崇拜吗?难道只有今天的年轻人才追星吗?其实,不同的年代,都会有年轻人崇拜的偶像,也都会有追星的年轻人。只是今天的通讯手段发展迅猛,网络、电视、手机的发展速度空前,远比当年只有报纸、广播、广告和电影的年代要丰富得多。一个偶像出来,可能一夜之间就会借助网络、电视、手机、报纸、广播、电影、广告等信息手段迅速走红。再有,今天的媒体对年轻人的追星报道也是不惜篇幅,甚至大量报道某些年轻人追星不顺心而自杀。这些都给人一种好像只有今天的年轻人才会偶像崇拜,好像只有今天的年轻人才会追星的幻象。
  细细一想,在网络、电视和手机不发达的年代,年轻人也有崇拜的偶像。上世纪50年代,很多人看了苏联影片《乡村女教师》,崇拜影片中的女主人公瓦尔瓦拉,于是,很多年轻人毕业后的职业选择都是教师。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了保尔·柯察金。保尔·柯察金说:“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话成了当时很多年轻人的座右铭。
  上世纪60年代,年轻人的偶像是雷锋、王杰、欧阳海和邢燕子;上世纪70年代,从天安门诗抄中可以看出来,年轻人的偶像是周恩来;上世纪80年代,年轻人的偶像有歌星、影星,也有政治明星和科技明星,开始分层和复杂化;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十多年中,年轻人的偶像越来越复杂化,分层更复杂,崇拜的偶像既有歌星影星,也有比尔·盖茨那样的成功人士和千万、亿万富翁。当卡拉OK和录像机、录音机、电脑视频和手机自拍越来越发达以后,如今的社会中,甚至还开始大量出现自我崇拜的倾向。
  在现代词典中,偶像被解释为“泥塑或木刻的人像以供人膜拜”,引申为人们盲目崇拜的对象。如果说当年人们崇拜雷锋、王杰,还有点国家引导崇拜英雄的味道,那么,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年轻人喜欢甚至崇拜邓丽君,今天的孩子们喜欢“超女”,就更多是一种自我选择了。其实,青少年很少终生崇拜什么人,很多青少年所崇拜的偶像是会随着自己年龄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他们今天喜欢这一个,过些时候,他们就又会喜欢那一个,家长和老师们完全可以不必大惊小怪。即使青少年们崇拜和喜欢的人,家长和老师并不喜欢,也不必马上大加罚责,还是因势利导和耐心等待更好些。
  一些青少年教育专家主张,应当淡看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应当给青春期的孩子一个自我的空间,教师和家长应当理解和尊重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在尊重的前提下适当引导,不要逼孩子,更不要把那些“粉丝”们逼上绝路。应当说,这不仅仅是家长和老师的责任,也是媒体和社会的责任。
  总之,爱你的孩子吗,那就让我们共同努力,给孩子们营造一个温暖、友善、和谐的发展空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1 18:11 , Processed in 0.10112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