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陶西平:关注新的教研症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12 16:54: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陶西平:关注新的教研症状
 2010-01-10 陶西平

    最近收到一封邮件,是我的一位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教育学位的年轻朋友发来的。邮件中谈到他在那里学习计算机应用问题时涉及的许多认知学范畴的研究成果。我看了很受启发,并引起许多联想。
        
    比如:关于多媒体教学中使用动画是否能促进学生学习的问题。他们研究的成果是,与静态图片相比,动画效果并没有更明显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这里所指的不包括那些必须用动画模拟或仿真而用静态图片不能实现教学目的的情况。
        
    再比如:文字加图片,或者文字加声音,都可以提高学习效果,但是文字加图片再加声音就是多余的了。也就是说,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两种媒体并用就可以了,多于两种媒体实际上是一种浪费。
        
    他说,这些是他在国内时没有接触也没有想到的问题。在国内使用课件教学的时候,总是喜欢用一些动画效果,例如飞进一张图片、字体跳动等,有时甚至将ppt做得很花哨。其实这都是耗时费力且没有明显作用的,这些在美国的学校好像已经基本形成共识了。而研究证明,授课者声音高低起伏的变化却能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所以,人们在做演讲或授课的时候,ppt演示文稿多是静态的,而演讲人的声调却是高低起伏的。他回想起来,有一次,国内来的几位访问学者做演讲的时候,把ppt上的文字做得满屏飞扬、飘来荡去,而演讲者的语调却一直十分平缓、少有变化。
        
    我对他邮件中所说的那些成果的科学性无法作出判断,因为没有做过这方面的研究,特别是没有在中国学生中进行过这方面的调研,但他所提及的问题却引起我很大的震动。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科学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一位著名的教授曾对我说,现在我们的教育科学研究大致是两种类型,一种可称之为“国策派”,主要研究中国的教育应当怎么办,另一种可称之为“学院派”,主要研究自身的理论体系如何完善,但是有关学校教育的实际问题却很少有人研究。诚然,教育的国策研究、专家自身理论体系的完善,都是大手笔,都是重要的。但是,我们的教育科研确实存在着思辨过多而实验过少,基础理论研究过多而应用理论研究,特别是有效的行动研究过少的情况。

    这样,就导致在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新的教学研究症状。
        
    一种是以概念化的研究取代实效性的研究。比如:把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等同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评价课堂教学单纯以多媒体应用的状况作为标准,而并不重视应用的效果,更谈不上对效果作科学的分析。2007年在北京举行中日小学数学教学研讨活动时,双方共做了11节课,中方的课都有精巧的多媒体应用设计,而日方的课多数是使用原始教具,如木块、镜子等学生动手操作时需要用的东西。我们很难武断地说日本的教学手段落后,更不能简单地说日本的教学理念落后于中国。上述问题在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综合实践课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大家似乎并不想深究多媒体应用的实际效果,对普遍存在的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的教学效益低下问题,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种是以粗放式的研究取代精细式的研究。主要表现为满足于一般化的教学原则的应用,并且停留于此,缺少对教学环节的精细研究,善于用一般化的原则评价一节课,而缺少对一般化原则应用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的深入研究,更缺少对一般化原则自身的质疑。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曾经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他说,现在是没有教过书的人教别人怎样教书。当然,理念的转变、理论水平的提高需要依靠包括没有实际教学体验的教育理论家。但是,单纯如此,就会出现对教学环节中实际存在的问题难以进行研究与指导等问题。这样,我们的教学研究,甚至教育科学的发展就只能停留在一般化的水平上,而且不同程度地游离于实际的教学工作之外。
        
    据说,有人问一位经济学家,你们懂得那么多经济规律,是不是一定会发财?经济学家回答说,我们一样可能排在失业的队伍里到处求职,一样可能付不起房租,不同的是,我们可能会用经济规律解释自己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我想,我们的教育科学的发展最终绝不是只为解释某种现象,而是为了能够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提高教育教学的实际水平。

来 源: 《中小学管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06:05 , Processed in 0.32656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