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者》几任主编的办刊理念和用人标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4 02:55: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者》几任主编的办刊理念和用人标准

作者: 佚名
  胡亚权认为,《读者》能在甘肃创出奇迹,和甘肃的边关文化有关,这是一种充满责任感、耐得住寂寞、甚至以孤独为美的文化,这有点像《读者》的风格。胡认同这样一种评价:《读者》是一本没有痛苦的杂志,她所宣扬的只是人生最美好的一面,她宣扬积极的人生和美好的未来,她主要给人以希望与启迪。《读者》小心翼翼地守护着人类自身存在的绝对认可。
  因此,胡的编辑部建设和编辑选择标准也有点边关文化的“坚守”色彩。他认为,一个好的编辑部应该是:班子精干,办事高效,作风稳健,人员固定,有鉴赏力。
  在编辑的评判上,胡认为能做出贡献的编辑一定是一位甘于寂寞的文化人。同时,好的编辑还应该是爱书如命的人,视刊物为第二生命的人。   
  胡还有选择编辑的八条“标准”:  
  看着公家的水龙头流水不去关掉的人;  
  约会时常迟到的人;  
  对世界上所有的事都敢轻易下结论的人;  
  十句话中有八句带我的人;  
  常常讽刺善良者的人;  
  说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人;  
  对同事、朋友的要求,件件应允的人;  
  分辨不出五个以上树种的人。 
  胡认为,八条中有六条可对号入座者,则不适合当编辑。
  二、郑元绪(第二任主编)的办刊观点和“四不哲学”
  郑元绪在《读者》主政10年,创造了《读者文摘》的第一个发展高潮,经历了《读者文摘》改名等大事,对如何办好《读者》有诸多总结,主要观点有:文化是民族的血液;
  领先读者,只领先一步;
  人性的力量是永恒的,人性的本质---健康与真实;  
  不要倡导你不喜欢的生活;
  多层次地满足读者需求,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杂志中找到两篇自己喜爱的文章;  
  消灭形容词,消灭惊叹号---不动声色的力量;  
  刊物是编者同读者的较量;  
  有立场才有活着的理由;
  感觉胜于数字;
  一本好杂志归根到底,要有一批好文章;
  不把目光过多地投射到明星、大腕和各类名人身上,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捕捉和宣扬凡人们闪现出的非凡的光彩和人性之美; 
  认真或不认真,都逃不过读者的眼睛;
  无声的市场选择,就是对杂志最严厉、最公正的评判;
  郑还有办刊的“四不哲学”:读者的意见不要全听;兄弟报刊的经验不要全学;潮流不要全跟;受到上级批评不要慌了神。
  三、彭长城(第三任主编):《读者》的几个提法
  刚创刊时,改革开放,是帮读者“打开了解外部的窗口”;
  1985年到1990年,西方思潮比较活跃,大家了解世界的窗口多了,《读者》发行量在徘徊,1986年排在全国第16位,《读者》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比较多; 
  90年代再上台阶,坚持文化的先进性,提出“比读者领先半步”、“选择《读者》就是选择优势文化”;
  进入新世纪,提出“与读者一起成长”,要与社会合拍,但不媚俗,杂志还是有引导的职责;
  近两年,提出“打造中国人的心灵读本”,关注人的心理释放和成长,从对人的关怀的角度选择稿件,如文化的关怀、情感的关怀、成长的关怀、实现自身价值的关怀、社会的关怀等。
  彭认为,人需要文化的丰富和满足,人是需要文字的抚摸和慰藉的。彭和他的团队坚持不追热点,他们最欣赏的一句话是:世界上很多最美丽的花,往往开在无人知晓的地方。
  作为文化产业的管理者,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石星光对《读者》钟爱有加。石说,甘肃130多种期刊的发行量和纯利润的总和不如一本《读者》!实践说明,生产100个次品,不如打造一个精品。《读者》成功的原因就是没有用低俗庸俗媚俗的图文迎合风云变幻的市场,始终坚守优秀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最有生命力的东西。
2#
 楼主| 发表于 2010-2-4 02:58:03 | 只看该作者
表现方式--讲故事  有人说,会讲故事的人就是能赚大钱的人。
  《读者》的内容表现方式很简单--讲故事,而且坚持不懈地讲了20多年。没有口号,没有说教,但是有时候,一个故事,甚至故事里的一句话就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彭长城介绍说,西北师范大学新闻系的教师杨华1989年在火车上看了一本《读者》,上面有一篇关于父亲的文章和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里面说的对杨华这种从农村进入城里的人的心灵有一个很大的震撼。激励他成为一名高校的教师。
  彭也曾经接到一封读者来信,这位读者读了研究生,毕业后去了国外读博士,他说,学校给了我生存的本领,但是《读者》教会我做人的道理。
  彭长城认为,最好的故事是那些最普通、最大众化的。《读者》发表的经典故事如《母亲的帐单》《一碗清汤荞麦面》等都属此类。看《读者》20多年发行量曲线,可以发现,90年代后半叶,曲线是向下走的,原因是那段时间杂志的一些内容过于艰涩,过于“洋化”,同时杂志也不够丰富,文章太长。所以,2000年改成半月刊以后,缩短文章,从原来的一期40篇文章增加到50篇,同时,尽量不涉及一些比较生僻的问题,所刊登的文章尽量是大家关心的,大家喜爱的文章,大量大众化的东西。用通俗的故事讲大道理,好比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研究的问题都是比较高深的,但他领取奖金的时候,必须向中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讲明他的道理,这非常重要。
  彭认为,《读者》所做的,就是在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之间努力寻找最好的沟通桥梁。
  其实,讲故事最成功地解决了刊物的可读性问题。 编辑管理--认稿不认人
  还是先讲个故事:
  财政部某司长喜好诗文,写了首诗交甘肃财政厅某厅长,希望在《读者》发表。稿子从胡亚权转到责任编辑侯润章手里,侯认为不够发表的标准,坚持不发。财政厅是谁也不敢得罪的部门,一个《读者》的编辑就是不怕。
  侯润章说,我们只和稿件有联系,和人没联系。
  责任编辑张涛说,最大的压力不是来自上级,而是来自读者,来自发行量。因为责任编辑对当期杂志内容负总责,发行量下降责任编辑是第一责任人,谁也当不起这个“罪名”。
  所以,《读者》的编辑都在为刊物的质量拼命地努力。《读者》副主编陈泽奎说,因为选稿量大,责任编辑每月必须加班。目前,编辑部每天收到信函来稿500多篇,网上来稿800多篇,还有编辑部订阅的几百种报刊需要翻阅,经过辅助编辑的初选,责任编辑一个月最少也要看2000篇稿件。按20个工作日计,一天要看100篇。
  当然,艰苦的努力也有丰厚的回报。根据目前《读者》编辑部的奖励和考核政策,一个责任编辑年收入可达10万元。
  编辑的“权力”大还和《读者》的管理体制有关。编辑部只负责刊物的日常运转,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在出版社,因此编辑和主编之间多了一份平等,主编并没有“生杀与夺”的大权。绝大多数的编辑都是从出版社选拔的优秀者,而且做到责任编辑一般都要5年以上,因此,“认稿不认人”在《读者》成为一个正常的现象。
  《读者》编辑部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据《读者》副主编陈泽奎介绍,给每个岗位有个基本分,如责任编辑每年主编4期辅编8期可以拿到60分,根据不同的工龄(1年0.1分)、职称可获加分,在中央级刊物发表一篇论文可加2分,在省级刊物发表一篇论文可加1分,但2分封顶,写得太多影响精力,考核导向会出偏差;出现重大失误扣1分,请假1天扣0.1分等。最后的总分还要乘以编辑部全体人员的打分系数,如果一个编辑的工作量分数比较高,但大家给他打的分数比较低,他的总分数也会拉下来。一年考核一次。根据每年的总收入情况确定分值,如2003年1分相当于1000元,则获得80分的年底可获8万元奖金。分数计算标准从主编到普通编辑大家都是一样的。所有人员平时月份的工资、岗位补助等与出版社同资历的人员相同。陈泽奎说,这样,也能得到出版社“穷兄弟”们的理解和支持。
  应该说,《读者》编辑部基本建立了一套有利于稳定队伍、有利于培养资深编辑的管理、激励机制,形成了“认稿不认人”的文化认同。在处理和母体出版社的管理关系方面也是成功的。
  胡亚权把“人员固定”作为一个好的编辑部的重要标准。张涛在谈到《读者》的竞争对手《青年文摘》(半月刊,目前月发行量约200万份)时说,《青年文摘》地处北京,有明显的信息、人才优势,但队伍不稳定带来的刊物内容的不稳定是其难以克服的弱点。张说,他原来和《青年文摘》的编辑很熟,但现在一个都不认识了。
  营销策略--少赚点钱
  彭长城的观点是,让《读者》成为一本读者买得起的杂志。这和美国《读者文摘》创办人华莱士夫妇“少赚点钱”的说法相同。
  这几年,《读者》改半月刊、增加彩页、内文双色印刷、提高纸张质量、给邮局让利、工作人员增加等,投入比较大,但价格一直在3元未动。甘肃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周德祥说,目前每本《读者》只有4-5分钱的利。按每本5分,期发430万测算,年利只有500多万。其他的发行利润要靠副产品获得。
  《读者》的低价策略基于这样几个原因:
  1、《读者》认为自己的基本读者群是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人,大学生为核心读者群。这个群体对价格比较敏感。
  2、“不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价格策略”是《读者》一直坚持的观点,1986年定价为0.98元而不是“方便”的1元,《读者》的解析是:不从读者手中多拿走2分钱的利益。
  3、低价给竞争对手和新进入者设置了很高的门槛。陈泽奎说,如果有人认为办文摘类刊物没什么技术含量,没什么政治风险,可携巨资进入,但相同的容量,以和《读者》相同或更低的价格入市,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谁也不敢冒这个险。
  彭长城比较早就意识到《读者》的赢利来源将逐渐依靠广告。广告量将决定一本杂志的生存和未来。因此,不顾诸多的反对意见,从1984年就开始刊登广告。此后,彭一直分管杂志的营销工作,并且至今还兼任经营部主任,编辑部主任则由副主编陈泽奎兼任。彭说自己是“一个比较了解市场的办刊人”。他说:提高发行量并不只是质量的问题。
  彭长城对杂志营销有一套自己的理念。核心是 "让《读者》成为您身边的杂志",就是营销工作的本质是尽量给读者创造最方便、最快捷、最快乐的购买氛围。
3#
 楼主| 发表于 2010-2-4 02:58:42 | 只看该作者
基于这样的观点,彭实现营销的四个层次是:  1、让最可能多的人知道,《读者》是一本很好的杂志。这可以通过杂志自身的宣传,通过兄弟媒体的宣传,通过公益活动,传播《读者》的形象。2004年8月,中宣部出版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中国期刊协会等单位在京联合主办“《读者》之路”研讨会,对传播“《读者》是本好杂志”的信息可以说是“神来之笔”,这对刊物进入9、10月份的黄金发行季节是个极大的推动。
  2、知道一本杂志就知道如何去买到它,到什么地方去买到它,比如通过订阅,通过零售,通过书摊的购买。杂志社要做的是建设尽可能多的购买渠道。 
  3、当你得到它的时候,感到快乐、感到幸福。比如《读者》坚持亲情订阅,就是动员杂志的订阅者给他的亲友、老师、朋友订这本刊物。彭说,我们有一句口号:"把你的爱意传达出去,找一份每月相逢的感觉"。如果你要怀念一个人,你要感谢一个人,可以为他订阅一份杂志,一年不到72块钱,每个月他看到这本杂志就像看到了亲人。类似的营销活动,每年都会推出。再如和区域强势媒体的合作。从2002年开始,《读者》和北京青年报合作,凡订阅全年《北京青年报》赠送一套《读者》,效果很好,刚开始2000多份,现在3万多份,培养了稳定的读者群。从《读者》2005年1期和2004年1期发行量比较表可以看到,北京地区的订阅数增长了123%,说明他们主动的营销活动结出了硕果。
  4、留住忠诚读者。彭说,读者是流动的,每年有20%的读者进入,又有20%退出。我们要做的就是留住忠诚读者,尽量减少退出。一般大众类刊物的订阅、零售比为2比8,《读者》做到了2.5比7.5,比较理想。这1/4约100万读者就是忠诚读者。当然,要稳定这100万读者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根据编辑部2004年的促销计划,这100万订阅者中的10位将获一辆polo轿车、100位获价值4000元的手机一部、20000人将获价值100元的央视动感网站充值卡一张,总投入是340万(不是现金,是版面及与其他媒体、企业合作投入),而按每册5份利测算,这100万读者只能带来120万元的利润。彭说,忠诚读者的意义超越了5分钱的利益。
  读者关系管理--心灵沟通

  我们认为,《读者》的最成功处,是读者关系管理做得最好,他们始终通过不同方式寻找与读者沟通的最佳点。这也被胡亚权认为是《读者》最核心、别人拿不走的东西。
  我们问胡:如果你带一批人再做一份类似的杂志,能否成功?胡认为,胜算几乎没有,因为《读者》和读者的关系带不走。
  实际上,离开《读者》的第二任负责人郑元绪,原责任编辑刘英坤、高海军等,
  都是继续做文摘类刊物,但没有一家能与《读者》形成对手。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胡的说法。
  《读者》的读者关系管理有以下一些特点:
  1、 特殊的编、读关系。
  《读者》鼓励读者推荐好稿,选用的还给推荐者付稿费,因此,《读者》的一篇文章,要付作者、原发报刊、推荐者3份稿费,同时也密切了4方关系,吸引更多的好文章。很多人把《读者》当作自己参与“制作”的杂志,当年《读者文摘》因面临美国《读者文摘》的官司而征集新刊名时,收到的读者来信超过10万封;1995年,《读者》征集刊徽,3个月就收到3万多件作品,要知道,这必须是有一定的美术基础的读者。
  2、 请读者评稿。
  1987年,《读者》组织了第1次“阅读奖”,收到了近10封来信,至今已举办6届,参与的读者超过100万。
  现在,他们利用新技术,和新东方教育在线合作,请读者短信推选最受欢迎的文章:读者只要把文章所在的期数和文章标题所在页码组成的4位数发送到指定的号码(一个手机号每期只能发一次),编辑部的电脑立刻就有显示。每期前三名最受欢迎的文章的作者可获得价值1000元的奖品,每期还抽出10位读者各获价值500元的奖品。
  我们观看《读者》短信平台时,正好有读者推选原创版试刊第2期(发行83.5万)最好文章的记录,最好的文章有5000多个投票,可见读者参与的热烈。这些办法,既稳定读者,又了解阅读取向。
  3、 把《读者》变成读者之间心灵交流的平台。
  现在《读者》每期除2篇“原创精品”外,其他都是文摘,但在目录页留了1/3版每期登一篇读者写来的“心声”,体现读者对《读者》的判断、评价、感情。
  4、 认真对待每一封读者来信,认真对待每一个字。
  据《读者》介绍,创刊至今,共收到100多万封读者来信,杂志社回复1万多封,其中胡亚权一人就回复4000多封。胡认为,商业上有一条250定律,就是每个人的身后约有250个亲友,如果得罪一个人,就意味着得罪250人,如果帮助一个人,就意味着帮助了250个人。所以,对读者千万不能怠慢。 
  兼任《读者》编委会主任的甘肃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傅保珠,负责每期杂志的最后终审。他坚持每期要看完杂志的每一个字。他说,自己看出一个错别字,就等于看出了800万个,这800万个错别字影响着《读者》的形象与质量。
  5、 通过公益活动,把读者组织起来,进行刊物之外的互动与引导。
  影响最大的是“读者林”和“希望工程助学行动”。彭长城介绍说,几年来为希望工程募款152万元,全国120万人次为“读者林”募集资金400余万元,建设林地近2万亩。这些活动,都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吸引和稳定了读者,也提升了《读者》的形象。
4#
 楼主| 发表于 2010-2-4 02:59:19 | 只看该作者
基于这样的观点,彭实现营销的四个层次是:  1、让最可能多的人知道,《读者》是一本很好的杂志。这可以通过杂志自身的宣传,通过兄弟媒体的宣传,通过公益活动,传播《读者》的形象。2004年8月,中宣部出版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中国期刊协会等单位在京联合主办“《读者》之路”研讨会,对传播“《读者》是本好杂志”的信息可以说是“神来之笔”,这对刊物进入9、10月份的黄金发行季节是个极大的推动。
  2、知道一本杂志就知道如何去买到它,到什么地方去买到它,比如通过订阅,通过零售,通过书摊的购买。杂志社要做的是建设尽可能多的购买渠道。 
  3、当你得到它的时候,感到快乐、感到幸福。比如《读者》坚持亲情订阅,就是动员杂志的订阅者给他的亲友、老师、朋友订这本刊物。彭说,我们有一句口号:"把你的爱意传达出去,找一份每月相逢的感觉"。如果你要怀念一个人,你要感谢一个人,可以为他订阅一份杂志,一年不到72块钱,每个月他看到这本杂志就像看到了亲人。类似的营销活动,每年都会推出。再如和区域强势媒体的合作。从2002年开始,《读者》和北京青年报合作,凡订阅全年《北京青年报》赠送一套《读者》,效果很好,刚开始2000多份,现在3万多份,培养了稳定的读者群。从《读者》2005年1期和2004年1期发行量比较表可以看到,北京地区的订阅数增长了123%,说明他们主动的营销活动结出了硕果。
  4、留住忠诚读者。彭说,读者是流动的,每年有20%的读者进入,又有20%退出。我们要做的就是留住忠诚读者,尽量减少退出。一般大众类刊物的订阅、零售比为2比8,《读者》做到了2.5比7.5,比较理想。这1/4约100万读者就是忠诚读者。当然,要稳定这100万读者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根据编辑部2004年的促销计划,这100万订阅者中的10位将获一辆polo轿车、100位获价值4000元的手机一部、20000人将获价值100元的央视动感网站充值卡一张,总投入是340万(不是现金,是版面及与其他媒体、企业合作投入),而按每册5份利测算,这100万读者只能带来120万元的利润。彭说,忠诚读者的意义超越了5分钱的利益。
  读者关系管理--心灵沟通

  我们认为,《读者》的最成功处,是读者关系管理做得最好,他们始终通过不同方式寻找与读者沟通的最佳点。这也被胡亚权认为是《读者》最核心、别人拿不走的东西。
  我们问胡:如果你带一批人再做一份类似的杂志,能否成功?胡认为,胜算几乎没有,因为《读者》和读者的关系带不走。
  实际上,离开《读者》的第二任负责人郑元绪,原责任编辑刘英坤、高海军等,
  都是继续做文摘类刊物,但没有一家能与《读者》形成对手。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胡的说法。
  《读者》的读者关系管理有以下一些特点:
  1、 特殊的编、读关系。
  《读者》鼓励读者推荐好稿,选用的还给推荐者付稿费,因此,《读者》的一篇文章,要付作者、原发报刊、推荐者3份稿费,同时也密切了4方关系,吸引更多的好文章。很多人把《读者》当作自己参与“制作”的杂志,当年《读者文摘》因面临美国《读者文摘》的官司而征集新刊名时,收到的读者来信超过10万封;1995年,《读者》征集刊徽,3个月就收到3万多件作品,要知道,这必须是有一定的美术基础的读者。
  2、 请读者评稿。
  1987年,《读者》组织了第1次“阅读奖”,收到了近10封来信,至今已举办6届,参与的读者超过100万。
  现在,他们利用新技术,和新东方教育在线合作,请读者短信推选最受欢迎的文章:读者只要把文章所在的期数和文章标题所在页码组成的4位数发送到指定的号码(一个手机号每期只能发一次),编辑部的电脑立刻就有显示。每期前三名最受欢迎的文章的作者可获得价值1000元的奖品,每期还抽出10位读者各获价值500元的奖品。
  我们观看《读者》短信平台时,正好有读者推选原创版试刊第2期(发行83.5万)最好文章的记录,最好的文章有5000多个投票,可见读者参与的热烈。这些办法,既稳定读者,又了解阅读取向。
  3、 把《读者》变成读者之间心灵交流的平台。
  现在《读者》每期除2篇“原创精品”外,其他都是文摘,但在目录页留了1/3版每期登一篇读者写来的“心声”,体现读者对《读者》的判断、评价、感情。
  4、 认真对待每一封读者来信,认真对待每一个字。
  据《读者》介绍,创刊至今,共收到100多万封读者来信,杂志社回复1万多封,其中胡亚权一人就回复4000多封。胡认为,商业上有一条250定律,就是每个人的身后约有250个亲友,如果得罪一个人,就意味着得罪250人,如果帮助一个人,就意味着帮助了250个人。所以,对读者千万不能怠慢。 
  兼任《读者》编委会主任的甘肃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傅保珠,负责每期杂志的最后终审。他坚持每期要看完杂志的每一个字。他说,自己看出一个错别字,就等于看出了800万个,这800万个错别字影响着《读者》的形象与质量。
  5、 通过公益活动,把读者组织起来,进行刊物之外的互动与引导。
  影响最大的是“读者林”和“希望工程助学行动”。彭长城介绍说,几年来为希望工程募款152万元,全国120万人次为“读者林”募集资金400余万元,建设林地近2万亩。这些活动,都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吸引和稳定了读者,也提升了《读者》的形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6 18:28 , Processed in 0.09093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