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67|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文指导十九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3 10:54: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贾志敏老师作文指导十九讲
学写作文要有自信心



作文,就是写文章。


我们小朋友写的文章跟大人们写的文章有些不一样。我们主要学写简短的记叙文,即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及亲身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围绕中心,按一定的顺序用文字表达出来。

作文,即不神秘,更不可怕,只要打好基础,掌握规律,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人人都写好作文。试想,把自己平时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告诉别人,让别人与自己一起分享生活的乐趣,那该是多么快活的事啊!
然而,许多小朋友怕写作文,视作文为洪水猛兽。老师出了题目,愣了两节课,硬是写不出几个字。老师批评,家长责怪,孩子们十分苦恼。
我小时候,跟许多小朋友一样,不喜欢作文。作文的成绩经常得“劣”(劣是最差的一个等第,即不及格)。为此,老师用戒尺打过我的手心,还罚我抄书、背书;父亲说我不是读书的料,还说,已经为我买好一辆黄包车,长大了上街去拉黄包车。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发现了作文的秘密。进中学了,一次老师出了题:“快乐的星期天”,让我们作文。写什么呢?我突然想起,前不久的一个星期天,我随堂叔去竹林打鸟的事儿。哈,那一天,我过得可真快乐。这片竹林里的鸟多得令人目不接。堂叔枪法真准,没过多久,他打下了许多鸟,他打我捡,急得我手直痒痒,也跃跃欲试。堂叔看出我的心思,把枪给我,让我打几枪过把瘾。我拖不起枪管,就把枪搁在树杈上,眯起左眼,对准目标,真是瞎猫逮着死老鼠,居然也让我打下了一只麻雀。我扔掉了枪去捡那只被打下了的鸟。当时,我那股高兴劲儿简直无法形容这一天,我好高兴。
我把这件事写进了作文。竟想不到的是,在讲评课上,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我的这一篇作文,说我写得生动、具体,描绘细腻,感情真实,引得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我。
作文本发下来了,我发现本子上有好多红杠密圈,题目的左边批了个“优”。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打这以后,我初步认识了作文:作文就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如实地写下来。只要肯动脑筋,只要下功夫,谁都能写好作文的。我树立起信心了。
打这以后,我渐渐地不怕作文了。每逢作文,我总是仔细地考虑,认真地回忆。写好作文以后,又多读几遍,发现写得不贴切,读起来不顺口的地方,就反复揣摩,认真修改。没过多久,我的作文成绩提高了许多。这一下,我的信心更足了。
“不是读书的料”的我,也学会写作文了,可见,作文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难事。“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们现在的生活比我们小时候丰富,你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也比我们小时候好得多,再者,你们比小时候的我更聪明。我深信不疑,只要你树立起信心,只要你刻苦努力,只要你明白道理、掌握规律,一定能学会作文,并能写出一篇又一篇的优秀的作文来的。
拿起手中的笔,作好准备吧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10:55:43 | 只看该作者
语句要通
语气要顺

小朋友学写作文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好不容易写下了第一句话,却不知道下一句话该写什么。于是,绞尽脑汁,冥思苦想,陷入了困境。熬到了下课,草稿本上留着还是那么一句话。
我们知道,作文的基本要求是:语句通顺,语气连贯。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办法是:我们在作文时,思想必须集中,不分散注意力,想清楚、想妥帖了再写。写好了一句话以后,多问自己几个“怎么样”和“为什么”,然后再写下去。总之,话要一句挨着一句说,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语句要通,语气要顺,意思要表达清楚。
小朋友很喜欢巴金爷爷在年轻时候写的那篇《海上日出》的课文,我们不妨看看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吧!
文章的前两节是这么写的: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细细分析这两段文字便可以发现,它下面的话总是顺着上面的一句话说的。
比如,为了看日出,(我怎么样?)我常常早起。那时(怎么样?)天还没大亮,(四周怎么样?周围很静,(怎么样的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它一句话挨着一句话说,通畅、明达。因此,我们读起来琅琅上口,一点也不觉得拗口。
平时,我们排队要有个序,或由矮到高,或由高到矮,同样的道理,说话、写话也要有个序,一句挨着一句说。
有一位小朋友要表达“我非常喜欢看书”这一个意思。如果光这么说:“我爱看课外书,一有空就看书,我爱看书简直到了入了迷的地步……”内容既空洞,语句也不流畅。后来,他听从了老师的建议,多问自己几个“怎么样”,自问自答,结果写成的一段话,既通顺又连贯,效果好多了。他是这样写的:
“我是个小书迷,(开宗明义,点明我要告诉别人的是我爱看书这一个意思,接着问自己:为什么会迷上书的?)书是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读一本好书就好比跟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从哪里可以说明你是一个书迷呢?)我看到一本好书,就会爱不释手,喜滋滋地捧着它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有时甚至连饭也忘了吃。(有多少书?)我有好多好多的书,一个书橱都放不下。(有些什么书?)有《十万个为什么》《中国古代寓言》《格林童话》《猪八戒吃西瓜》等。(怎么爱书的?)买了一本新书,我就用书皮把它包好,翻阅的时候又十分小心,惟恐弄脏了书。(迷上书以后,带来了什么好处?)自从我跟图书交上了好朋友以后,我的知识丰富多了。(能举几个例子吗?)有一次,一个同学说:“海洋里的鲸鱼可大呢!”我马上纠正他的说法:鲸是用肺呼吸的哺乳动物,因此,不能说它是鱼。同学们好奇地问我:“你怎么知道的呢?”我说:《十万个为什么》里写得清清楚楚。在我的影响下,好多同学跟我一样,也跟图书交上了好朋友。
你看,这一段话写得多生动、多精彩呀!达到了“语句通顺,语气连贯”的要求。
文章写好以后,还得认真阅读,反复修改,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不连贯的地方改连贯。可以这么说,文章是写出来的,文章又是修改出来的。
词和句子要琢磨,连小小的标点也不能放过。你看到过78岁的孩子吗?你一定会说,天大的笑话,哪有这么大岁数的孩子?然而,一个同学确确实实写了这么一句话:
“毛毛是个78岁的孩子。”
很明显,毛病就出在“7”和“8”之间漏了个顿号。
一天,老师让大家讨论如何修改这句话:
“这回的鞭炮响,我觉得比刚才那个响多了。”
同学们众说纷纭,各抒己见:
“这句话不通,要删去前面一个‘响’。”
“‘鞭炮’可以删去,这个词可有可无。”
“要使语言更简洁,还可以把‘多了’两个字删去。”
经修改后,原话只留下“这回的比刚才那个响”九个字。语句通,语气顺,又不嗦。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写作的技巧,其实并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哈,删还能删出好文章呢!
还是那么一句老话:作文要多动脑,多动手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10:56:36 | 只看该作者
作文应该写自己的话
有的同学看了题目心里就嘀咕起来:作文是我自己写的,难道会写别人的话?
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写出来的文章成人腔比较严重,缺乏少年儿童特有的情趣。这些文章内容空洞,语言干瘪,千人一面,千句一腔,千篇一律,读了叫人浑身不舒服。
首先,表现在选材范围狭窄,缺乏新意。《记一件有意义的事》之类的题目年年做,而小朋友写的“公交车辆上让位子”、“马路上捡到皮夹子”、“桥头推车子”、“公园里送回迷路的小孩子”、“十字路口搀扶瞎子”之类的题材也年年看到。可见,小朋友们没有拓展视野,因此,不断重复着别人一直在说的话。
其次,表现在文章语言干瘪,说成人的话,缺乏少年儿童的生活气息。
比如,有一位同学在《发生在家里的一件事》一文中写了这么一段话:
“小弟弟明明吃饭时把饭米粒都掉在桌子上,看到这里,我气愤极了,说:‘浪费粮食是极大的犯罪,粮食是家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古人也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快把这些米粒捡起来吃掉它!”
显然,这不是孩子所说的话,吐露的也不是孩子的真情实感。
同学的作文中犯有“没有儿童的情趣,缺乏真情实感,成人腔很重”的毛病不在少数,要治好这种毛病也不难,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一、从选材上说,应该积极地去反映自己熟悉的、感受深切的事。
文贵以真。孩子有孩子的视角,孩子有孩子的思维方法,孩子们的语言习惯跟成人也不一样。用自己的嘴巴去说别人的话,总让人感到别扭,不自然。所以,十分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口说自己的话,用自己的手写自己的事。不生搬硬套成人的话,吐真言,抒真情,让读了感到朴实无华,真实可信。
不妨举几个例子说吧。老师出了个题目《我小时候》,我个题目可以写的内容可多啦!小时候尿床啦,小时候说谎话啦,小时候偷吃东西啦,小时候胆小、害怕一个人睡觉啦,小时候迷路啦等等,小时候因为不懂事而闹笑话的事实在是太多了。一位同学写了这么一件事:家里买了台电视机,妈妈千叮万嘱要“我”不许擅自开电视机。一天,“我”独个在家闲得发慌,想看看电视节目,此时,电视台正在播放电影《平原游击队》。电源接通以后,屏幕上出现双手持枪的游击队长李向阳,他冲着“我”大声喊:“不许动!”“我”吓得连忙关掉电视机钻到桌子底下去了。晚上,“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听了笑得合不扰嘴。这位同学自己给这篇目作文的题目定为《不许动!》。
如今,随着通讯事业越来越发达,寻呼机(俗称BP机)已进入千家万户,十分普及。然而,很少见同学在作文里反映这方面的材料。有一位二年级的同学写了一篇为《爸爸的BP机》的作文。文章写道:
“爸爸是做生意的,腰间佩着一个BP机。BP机一叫,他就忙着去打电话。这时,妈妈忘了买菜,就用BP机呼叫爸爸:‘下班后请带一块冬瓜。’过了一小时,爸爸果然带回了一块冬瓜。有一次,我作业没有完成,张老师批评了我,回到家,我不敢把这件事告诉爸爸。谁知,爸爸对我直瞪眼,很生气地把BP机给我看,只见中文显示着:“陈彬作业未完成,张老师呼叫。”
文章在结尾时写道:
“爸爸的BP机真顶用,能帮爸爸做生意,能助妈妈做家务,还能让张老师管住我。
这两篇作文讲得都是孩子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字里行间充满着儿童特有的情趣,没有一点儿成人腔调。事情并不复杂,但是平中有奇;语句并不优美,但是前后有联系。读了这两篇作文,我感到亲切自然,真实可信。
二、从表达方式来说,语言要朴实,抒发感情要实事求是,分寸要掌握好。不随意夸大,不借助于想象来写自己并没有产生过的感情。尽量使自己沉浸在所写的事情之中,这样,就能比较深刻、比较贴切地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有一位同学在杭州游览的的时候,带回了一只小天牛。这只小天牛很可爱。小作者是这么描述的:
“小天牛全身是黑色的,翅膀上有一个一个小白点,头的两侧长着两根触角。听别人说,触角上的每一小节表示它有一岁,我数了一下,‘一、二、三……’一共有六节,啊,它有六岁啦。”
有一天,小作者回到家里,发现小天牛不见了,他十分懊丧。他想,小天牛上哪儿去了呢?小作者最后是这么写的:
“我想,它也许去找它妈妈了。我默默地祝愿它:一路平安。”
这种感情的表露是完全符合小孩子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的。孩子的心灵多么美好,多么纯洁!这一笔,使整篇文章生色不少,是神来之笔!
又如,一位小朋友写了一篇题为《百灵鸟的苦恼》的文章。文章介绍道:
“我”爱唱歌,想参加学校百灵鸟合唱团,却遭到父亲的百般阻挠,说“什么小百灵,大百灵的,只要读好书,什么都‘灵’了。”因此,小作者十分苦恼。文章最后写道:
“百灵鸟是最爱唱歌的。然而,百灵鸟唱不了歌,你说,可恼不?”
文章的主题是严肃的,深刻的,有着普遍的意义的。小作者的父亲所说的话是极其普通而又有趣的,没有一点儿成人的腔调、说教的味儿。正是由于这一点。便可以这么认为,这样的作文是成功的。
还是回到题目上那句话:“作文应该写自己的话。”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10:57:41 | 只看该作者
“点睛”与“添足”
有这么一个传说,梁代张憎繇(you)在金陵安乐寺壁上画了四条龙。龙画好了,他故意不给龙点上眼睛,说什么如果我给龙点了眼睛,龙就会腾云驾雾地飞走的。听到此话的人都以为他在说大话,没有一个人相信他的。此时有人执意要张僧繇给龙点上眼睛。当张僧繇刚给两条龙点上眼睛,刹那间,电闪雷鸣,两条龙乘云上天,墙上只剩下那两条没有点上眼睛的龙。
后人借这个传说来说明文章在关键地方的加上一两句重要的话,文章的内容则更为生动,表达的意义更为深刻。
当代作家冯骥才写过一篇叫《挑山工》的文章,讴歌了挑山工那种“认准目标、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精神。文章记叙清晰,文笔清新,寓意深刻,特别是结尾尤为精彩。
“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被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向上登攀。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因为我需要它。”
显然,这里的“它”指的是挑山工的那种可贵的精神。这点睛之笔,升华了文章的主题,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与效果。
又如,有一位同学写了一篇题为《妈妈笑了》的作文。小作者不落俗套,另辟蹊径,记叙了令妈妈高兴的三件事:
1、我克服了胆怯的缺点,独个儿睡觉,妈妈回来见了,高兴地笑了。
2、我把省下来的零花钱捐献给“希望工程”,妈妈知道了,满意地笑了。
3、奶奶的腰病犯了,我为奶奶捶背,这情景正好让妈妈撞见了,她情不自禁地笑了。
应该说,这三个材料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的,反映了妈妈为我的点滴进步而高兴。走笔到此,也未尝不可,然而,小作者不满足于此,在文章结尾的时候,又加了下面的一段话:
“妈妈的三次笑,说明了她为我的进步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妈妈的三次笑,表达了她对我深深的爱意;妈妈的三次笑,寄托着她对我殷切的期望”。
显然,这些话起到了使文章升华的主题,是“点晴”之笔。
“点晴”之笔要精练优美,要耐人寻味,要恰到好处。“准确”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点“歪”了,会弄巧成拙,不但“龙”飞不起来,还会使这条“龙”更加难看。
说了“点晴”,再讲讲“添足”的事儿。
楚国有个人,祭祀后赏给手下的人一大杯酒。大家商量,几个人喝这点酒不够,决定在地上画蛇,谁先画好谁喝酒。其中一个人画好了,他看到别人还在画,就一面拿酒一面再给蛇画上脚。这时,另一个人画好了,把酒抢了过去,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上画脚?”说完,把酒一饮而尽。
后人借这个“画蛇添足”的故事,来告诫人们写文章切勿刻意求工,结果丧失了自然。我们同学在用词、写句、谋篇的时候,往往会犯这样的毛病。
比如,我们常看到这样的句子:
“大约四点钟左右,我们回到了学校”。既然讲了“大约”,再用“左右”,大可不必。删去其中一个,意思反而清楚明白。
用词重复,会影响意思的正确表达。如果语句嗦,也会使文章不简练。在写《记一个关心我的人》的作文时,有的同学喜欢绕着圈子说话: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许多人都在关心着我。有学校里的老师、同学、还有家里的爸爸、妈妈。要问谁最关心我,那不用说了,当然是妈妈喽。那,妈妈是怎样关心我呢?请你耐着性子听我说吧!”
其实,这一节话里边只需留下这么一句话就可以了:
“在家里,数妈妈最关心我。”既简洁又明了,省下了笔墨,尽可以多举一些妈妈关心“我”的事例。
又如。一个同学在写《我》这个作文题的文章时,写了这么一段令人费解话:
“在一条望不到尽头的公路上,一个少年正在飞奔,他长得不高不矮,不胖也不瘦,那绿色的运动服穿在他身上,显得格外有精神。噢,也许你会问,他是谁呢?猜一猜吧,对了,一点儿也没错,那就是我――一个五年级的小男孩。”
这一节话纯属多余,弃之毫不可惜。语言要简练明白,意想要表达清楚,多余的话一概删去。
要“画龙点睛”,不要“画蛇添足”。要做到这么一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一、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加深对所叙述的事物的理解。
二、不断积累语言,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
不信,你不妨一试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10:58:19 | 只看该作者
“不过是换一种说法而已”
有一位作家,一生著作颇丰,拥有的读者也相当不少。当有人向其讨教写作之窍门时,他直言相告:“我从不沿用旁人惯用的写法,我不过是换一种说法而已。
乍听此话,似乎不得其要领,然而,仔细想来,终能悟出一些道理来。“不过是换一种说法而已”,正是这位作家获得成功之捷径。
比如,我们说:“小明哭了。”若换一种说法,变成:“小明眼睛一闭,挤出了几颗银豆豆。”假若再变换一种说法,就成了下面一段话:
“小明站在屋子中间。他望望爷爷,爷爷不理他,瞅瞅奶奶,奶奶不吭声,再看看爸爸、妈妈,他们各忙各的,似乎什么事也没发生过。此时的小明伤心极了,他眨巴着的眼睛,渐渐的。眼圈红了,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突然,他的一双小手往脸上一按,嘴一张,‘哇’地哭出声来。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顺着脸颊往下挂。他一屁股坐在低上,扭动着身子,摆动着双腿,边哭边一个劲的嚷着:‘爷爷坏,奶奶坏,爸爸、妈妈都是大坏蛋。’”
这三种说法讲的都是一个意思。如果要问,那一种说法好?你一定会脱口而出:“当然是第三种写法好!”不错,第三种写法把小明哭的原因、哭的模样,以及他哭的时候所说的话都写出来了,形象具体,活灵活现,读了之后,真有一中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正由于描写得如此惟秒惟肖,所以人们获得印象也特别深刻。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前两种表述方式啊!第一种说法简洁、明了、直截了当;第二中写法比较生动、活泼。这三种写法,各有千秋长短,各有利弊与得失。不能一概而论,笼而统之去评论哪一种方法最佳,哪一种方法次之,那一种方法不好,一切要视表达的需要来决定。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语言现象。
四个孩子相约十时整在学校门口会面,再一起去拜访老师。甲、乙、丙三人均按时抵达,可是左等右等仍不见丁的踪影。正当他们三个人刚要离开时,丁气喘吁吁地赶来了。于是,三人纷纷责怪起丁来了:
甲:你怎么这个时候才来啊!
乙:你如果在晚来一步,就见不到我们了。
丙:你呀,让我们干等了多少时间,你来得未免来太早了点吧!
不难看出,尽管三个人说话的内容不尽相同,可是他们焦急的心情是一样的,其表达的意思也都是毫无二致的,即:你来得太晚了!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开国大典》,文中有一段描述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人民政府成立时,场内场外激动人心的场面的话,如果让我表述它的话,我可能会这么写:
“毛主席的话音刚落,全场沸腾起来了。大家热泪盈眶,奔走相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是多么令人难忘的时刻啊!”
不是自吹自擂,我这么写,应该说是蛮不错的,但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我们不妨看一看课文是怎么样描述的:
“下午三时整,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起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导天南地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到大河长江之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两相比较,显然后者比前者表述得更为贴切。它生动、具体、形象,得体。它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词准确,气势磅礴,读起来朗朗上口。
用词可以“换一种说法”:
“我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妈妈。”
“我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妈妈。”
“我把事情的经过,从头到尾地告诉了妈妈。”
句子可以“换一种形式”:
“以后,我再也不吵着要跟在爸爸、妈妈后面了。”
“以后,我再也不做爸爸、妈妈的小尾巴了。”
一段话可以“换一种形式”:
“我十分喜爱集邮。在我的集邮册里珍藏着许多珍贵的纪念邮票。家信的信封上贴着我喜爱的纪念邮票,在征得家长同意之后,我就用剪刀把它剪下,然后小心翼翼地用镊子插入我的纪念邮票册里。有时,我连做梦也梦见我的邮票。”
“我是个集邮迷。听说邮局要发行一套新的纪念邮票,我便取出平时积攒的零花钱去邮票局排队购买。一天中午,我发现一个黑咕隆咚的洞里放着好多邮票,我了不可支,便伸手去掏,掏啊掏……突然,我挨了爸爸一个巴掌。我捂着嘴,呆呆地望着爸爸。只见他怒气冲冲地指着我骂道:‘你这小子,不好好午睡,却把手伸到我的嘴里来掏,掏掏掏,掏什么来着?’”
“换一种说法”,可以让我们另辟蹊径,开拓思路,不落俗套,写得跟别人不尽雷同,有新意,有见地。你若想经常“换一种说法”,就必须多读书,勤思考,打下扎实的基础。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仔细观察生活,对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勤思多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家说的“我从不沿用旁人惯用的写法,我不过是换一种说法而已”这一句话,也许对你学写作文有所启迪,也许能帮助你提高作文能力。我想。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10:58:52 | 只看该作者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只有学好了语文,才有可能学习好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其他各门学科。这里所说的“语文”,当然指的是我们主国的语言文字,准确地说,指的是汗民族是语言和文字,即“汉语”。
学习语文的主渠道是在学校、在课堂。老师教,学生学,学字词,学句子,学作文,学古诗古文,学名家名篇,日积月累,集腋成裘。随着年龄的增长,课文越读越深,知识也越来越丰富,这是毫无疑问的。诚然,主渠道固然十分重要,然而,次渠道也不能忽视。次渠道即“再生活中学习语文”。
前苏联著名的作家高尔基没有跨进过大学的门槛,他把社会视作自己的大学,照样写成《我的大学》等光辉的篇章,成为不可多得的大文豪;我国的高玉宝文化程度很低,连小学也没有毕业,由于他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在人们的帮助下,不也写出了曾经影响了几代人的《高宝玉》吗?由此可见,生活亦是一个大课堂,凡是留心,也可以从中学到不少知识的。正如毛主席所说,语言这东西非下苦功夫不可。语学习言,一从书本上学,二从生活实践中学。
正因为语文有着工具性这一明显特点,因此,在生活中,语文现象无处不在,随处可见。
平时,我们走在马路上,抬头便可以看见各家商店的招牌。人们普遍认为:橱窗是商店的面孔,招牌则是店家的眼睛。为了招揽顾客,店主往往请著名的书法家或社会名流挥毫书写店名招牌。论字体而言,有魏碑,有隶书,有行草,亦有楷体。他们仰或苍劲有力,仰或端庄严谨,风格迥异,特点鲜明,颇具观赏价值。我们边走边看,犹如在欣赏一宗长卷,美不胜收,妙不可言。
上街购物,稍加留意,亦可提高自己的识别能力。小摊边上竖着一块牌儿,上面歪歪斜斜地写着:香焦、平果、波罗……殊不知其中错别字还不少呢,“焦”应为“蕉”,“平”应为“苹”, “波罗”应为“菠萝”。纵然是招牌,也有草率从事的:“x x按(安)装公司”、“x x段(假)肢厂”,一些个体公交路牌上的不规范的字更是比比皆是:“加(嘉)定—青 (浦)”,“陆家咀(嘴)—圹(塘)桥”。还有一些人不知出于何种目的,把早已简化了的汉字故意写成繁体字,不伦不类,造成语言文字的混乱。凡此种种,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难怪,有的少先队组织开展“上街捕捉错别字、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活动呢!
有一天,一位同学走过一工地,见门口写着: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门口还书写着“安全第一”。他读了之后感到挺顺口的,回家问了爸爸才知道,这叫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以后,每逢春节,见到每家每户门口贴着的一幅幅大红春联,他总愿意多看几眼,默记心中。随着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他便对那些精妙绝伦、措词严整的联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他又着手收集起一些熔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的对联来。有一次,他还给我讲了一个《半截春联》的有趣故事呢!
有一年腊月,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从老家山东移居到浙江绍兴落户。乔迁之喜又植新春之乐,王羲之情兴大发,挥毫写了一幅门联:
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不料,贴出后不久,就被人悄悄揭走了。之后,他有重写了一幅对联贴在门上:
莺啼北里;
燕语南邻。
谁知,没过多久,再次被酷爱他手迹的当地书法爱好者偷偷揭去了。临至除夕,急得王夫人不得不催他再写一幅。王羲之略一沉思,取过文房四宝,挥笔写了一幅,又叫儿子将对联拦腰剪断,各先贴上半截: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这半截对联贴出之后,果然无人在揭。大年初一黎明,王羲之亲手把春联的后半截贴在下面,成为: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左邻右舍一看,无不击掌称妙。
这个故事很有趣。这位小朋友以后语文水平提高得很快,我认为,他主要得益于善于观察生活,善于积累知识。
“报纸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大千世界。”“书本是一口深不可测的古井。”平时,我们浏览书刊和报纸,就等于跟千百个有知识的长者谈话。看书读报,摘录文章,剪贴报刊,对增长知识和才干大有好处。
拿剪报贴报来说吧。我们拿到一份报纸,浏览之后,用红笔闭在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边上做个记号,休闲时。一一剪下,可按时事要闻、知识一角、学校生活、学习方法、优秀习作、凡人琐事、名人轶事、历史掌故、笑料趣闻、诗情画意等予以整理,以后再分门别类张贴于本子上,加上题头花,画上装饰画,一本本颇有收藏价值的贴报本从你手中诞生了。
逛马路、上商店、看电视、听新闻、与老人聊天、跟小孩儿逗乐等,只要留意,都能从中获得知识,得到教益。关键在于多观察、勤思考。
小课堂里的知识是有限的,大社会的天地则是无垠的。有造诣、有成就的人往往更得于益社会这个大课堂。因为它有着极其丰富、取之不竭的知识。
愿你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学好语文。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10:59:23 | 只看该作者
材料要靠平时的积累
学生学写作文遇到的最大困难莫过于“没有东西写”了。老师出了个题:《难忘的一件事》,小学生往往会抓耳挠腮,想不出一件难忘的事;老师请同学写一篇《我做对(错)了》的作文,同样的,不少同学感到困难重重,无从落笔。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认为,问题出在我们没有养成收集作文材料、积累作文材料的好习惯。古人云:“书到用时方恨少。”意思是,平时很少读书,待到要表达的时候,才感到自己书读得太少,显得力不从心了,。同样的道理,如果平时不去观察生活,不去积累作文的材料,待到写作文的时候,当然会苦于“没有东西写”了。
人的智力有高低,天赋有差异,然而,即使聪明过人,如果他缺乏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缺乏生活和知识的积累,到头来还是写不出什么好文章来的。那些知识渊博的学者、作家、诗人,之所以文思敏捷,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是他们不断积累、不断提炼的结果。
唐朝诗人李贺,七岁能赋诗,人们称他为“神童”。其实,他的成就除了天赋条件之外,主要得益于他平时的勤奋和积累。他每天吃过早饭,背上破旧的布囊,骑驴出门云游,观察生活。一旦有所得,他立即记在纸上,投入囊中。晚上回到家里,再选择、归类、整理。天长日久,他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他运用这些素材,加以创新,终于写出了不少为后人传诵的句篇佳作。
明末清初的学者陶宗仪,常常用树叶做笔记本。平时,只要有所闻,有所见,有所感,有所得,就马上摘下一片树叶,把三言两语记在上面,然后装进瓮里,瓮满了,就埋在树下,十年之后,他积累了十多个瓮。后来,他把瓮挖出来,将树叶上的资料作了分析、归纳、整理,终于写出著名的《辍耕录》三十卷。
中国古人是这样,外国人也是如此。俄国著名的作家果戈里年轻的时候,就十分重视积累写作的素材。十二岁时,他已经上中学了,他坐在马车里,一路上注视着每一个经过的人,又把每一个人的神情、服饰、走路的样子等飞快地记在笔记本上。在学校里,他做完功课之后,又常常去观察不同性格的同学。休息日里,他经常手持笔记本,到街上去观察的各式各样的人。他那厚达四百九十页的笔记本上,记录着著名作家的谈话,记录着历史掌故和地理知识,记录着各地民情和风俗典故,也记录着他自己的所想所感。可以说,这是一本“万宝全书”。而恰恰是这么一本不起眼的“万宝全书”,奠定了他写作的基础,为他后来的创作铺平了道路。
由此,我们得到启迪:好记性不如懒笔头。我们从小要养成这样的好习惯:身边备一本笔记本,作为自己的“作文材料仓库”。凡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都可以储藏到这一个“作文材料库”里去。比如:
我独个儿在家,爸爸的朋友来访,我替代爸爸热情周到地接待了他;
中秋节的晚宴上,我挑了一个最大的螃蟹给爷爷,大家夸我是个好孩子;
家里按上了电话,全家喜气洋洋。拨第一个电话的权利大家赋于了我,我拨通了班主任李老师家的电话,向她问好;
奶奶的腰病又犯了,我为她捶背,奶奶可乐了;
爸爸骑车带我上学去,路上给警察拦住了,还罚了款,我第一次看到爸爸挨别人批评;
爸爸戒烟一个星期了,今天,我见他又独个儿躲在洗手间里抽烟了;
妈妈要我上街去买一块冬瓜,我灵机一动,拨通爸爸的中文寻呼机,过了一会儿,爸爸果然带回了冬瓜。
以上这样材料,尽管一鳞半爪,却又是垂手可得。只要稍加留意,是不难发现的。发现了作文材料,我们还要养成习惯,把它“存放”到“作文材料库”里去。
当然作文材料库里不能杂乱无章、乱七八糟,还得分门别类,这样做是为了便于存放与寻找。比如:
人物类(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
记事类(校园里发生的,家里发生的,马路上发生的等)
状物类(家用电器、文具、生活用品、玩具摆饰、植物等)
写景类(冬、夏、春、秋景,都市街道、农村、田野等)
语言类(谚语、歇后语、警句、名言等)
建立作文材料库,即可培养自己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又能为自己随时随地的提供好的作文材料,真可以说是一举数得。
“作文材料要靠平时的积累”。只要我们持之以恒,积累作文材料,锻炼作文本领,功到自然成。到时候,你就不愁“作文没有东西写”,也就不愁写不出好文章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10:59:55 | 只看该作者
斟字酌句
咬文嚼字
唐朝有一位诗人叫贾岛。他写了一首诗,最后一句是描写一个老和尚夜晚回庙的情景,一共五个字“僧敲月下门”, 为了写好这句诗,他思索了许久。原来他想写“僧推月下门”,后来又觉得可以写“僧敲月下门”。是用“推”字好,还是用“敲”字好呢?他反复地比较,甚至出门骑在驴背上,也用手做“推门”和“敲门”的动作,细心体味。
有一次,他骑在驴背做着“推”和“敲”的动作,潜心研究诗句。没想到迎面一队车马簇拥着一位京兆尹(官名)来了,直到跟随前他才发觉。他连忙向京兆尹道歉,说明自己没有顾得上让路的原因。京兆尹叫来韩愈(唐朝一位有名散文作家),韩愈没有怪罪贾岛,勒住马想了好久,说:“用‘敲’字比用‘推’字好。”并解释道,“敲”字声音更响,更能生动地表达在静静的月夜,一个老僧回庙的情景。
贾岛接受了韩愈的建议,终于写成了“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绝句。
后来,人们把写文章的时候选择词句的工作,叫“推敲词句”了。
这种“推敲词句”的故事,在我国古代和现代的作家中不少。他们往往为了一句话、一个词,要反复推敲,斟字酌句。我们应该学习他们这种苦心钻研的精神,努力把每一句话写好,努力把意思表达清楚。
我们知道,一篇文章是由一个一个句子组成的,每个句子又是由一个一个词组成的。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座大楼,那么,词和句子相当于砖和瓦。碎砖和破瓦是盖不起坚实美观的大楼来的。
我们练习作文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写话”的能力,就是要学习把话写得通顺、简明、生动的本领。
有相当数量的小朋友在写话时,考虑不周,信手写来,结果造成一些不该犯的“低级错误”,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太粗心”。
比如,有一位小朋友在作文中写道:
“奶奶的生日要到了,我想送一样礼物给奶奶,表表我晚辈的一份孝心。送什么好呢?我猛然想起,奶奶的眼睛少了一个盒子。对了,我用自己零花钱给奶奶买一个眼睛盒吧!”毫无疑问,小作者的用心是好,由于粗心所致,把“眼镜”误写成“眼睛”,闹了一个大笑话。难道你非要取下奶奶的眼睛放在盒子里不可?
你看到过78岁的孩子吗?你读到这里一定会说,笑话,哪有这么年迈的孩子?事实上,一个孩子确实写了这么一句话:
“毛毛是个78岁的孩子。”
显然,毛病就出在少了一个小小的标点上。小作者粗心又马虎,竟然在“7”和“8”之间漏了一个顿号。
以上举的是孩子在作文时犯的两个“低级错误”的例子。更多的是在说话、写话时考虑不够缜密,说话啰嗦,意思却又表达不清。
比如,有一个同学写了这么一句话:
“爷爷今年60岁,奶奶今年58岁,爸爸今年41岁,妈妈今年38岁,可是家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得听我的。
你看,这一句话多啰嗦,听起来多费劲!再者,“家里的大大小上的事情都得听我的”,真如他所说还不乱套?如果改成这样,岂不简单明了、合乎情理:

爷爷六十,奶奶五十八,爸爸、妈妈都是四十上下的人了,可是,家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还得听听我的。”

单用一个“听”,表示“服从”;而“听听”,则表示商量、征求意见的意思。相差一点点,表达的意思竟然会大相径庭。
用词不当,语意不清,必然会产生岐义,必然会影响正确意思的表达。请看下面一句话:

“寒假里,我和爸爸有幸来到杭州。”
对这一句话我们不妨来“咬一咬”、“嚼一嚼”吧!
一、“有幸”指机会难得,十分幸运。句子中的“有幸”能管住“我”,而要管“爸爸”却有些牵强了。道理很简单,上海与杭州相距不远,爸爸去杭州的机会一定不少。因此将“有幸”一词置于“我”的后面较为贴切;
二、将“和”改成“随”或“跟”较好,借此以说明晚辈对长辈的尊敬;
三、从行文中可以看出,小作者是在上海写这篇习作的,故不能用“来到”而须用“去”或者干脆删去“来”字;
四、到杭州去干什么?句子没有交代。别人读了就会提出疑问:如果去奔丧、扫墓也算“有幸”?因此后面该加“游览”一词。
这么一“咬文嚼字”就能辨别出一点味道来了。把原句改为:“寒假里,我有幸随爸爸到杭州游览。”意思不是明白多了吗?看似改一个字,添一个词,变换一下词的排列顺序,可是意思却大相径庭呀!
比如,有一位小朋友写了这么一个句子:
“我写的许多文章还发表在报纸杂志上呢!”横看竖看,似乎没有什么可以修改了。让我们静下心来,斟子酌句、咬文嚼字看看吧。
一、“文章”都是写出来的,故“写”字可以删去。
二、“文章”的概念较大,领导人的政论、作家的小说、科学家的学术报告都属“文章”,虽说,小学生写的也属“文章”,但确切地说,应该是“习作”。
三、“发表”一般指的是较重要的、有一定份量的文章登在杂志或报纸上,小学生的作文被报刊或杂志选用,改为“刊登”为妥。
四、“许多”与“不少”意思差不多,将“许多”改为“不少”,似谦虚一点。
如此一改,原句变成:
“我的不少习作还刊登在报纸杂志上呢!”
怪不得俄国作家契诃夫说:
“写作的技巧,其实并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
你看,删,还能删出好文章来呢!
总之,作文之前,要缜密思考;作文之时,要一丝不苟;作文之后,还要斟字酌句,反复推敲。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11:00:35 | 只看该作者
要写得有声有色
作文讲评课上,老师常对同学们说,如果作文写得具体生动、有声有色的话,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怎样才能写得具体生动、有声有色呢?
   俄国文学家格里戈罗维奇写过一篇小说,题目叫《 街头乐师》 。其中有这样几句话:“当街头乐师停止了演奏,一位官员从窗口扔下一枚五戈比的硬币,落在那乐师的脚跟前… … ”当时,另一位作家看了给他提出了意见:“完全不是那样的,你写得太干巴巴了,‘硬币落在那乐师的脚跟前… … ’应该这么说:‘五戈比的硬币落在马路上,丁丁当当地弹跳着… …’”

这个例子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如果那位街头乐师的脚跟前有一块磁铁的话,那么,这一枚五戈比的硬币就会悄无声息地落在那儿,否则,硬币落在马路上,必然会丁丁当当地弹跳着。写硬币落地时“丁丁当当地弹跳着”,确实准确生动多了。这样写,能给人一种如闻其声如见其物的感觉。这样写,把事物的动态如实地反映出来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留心观察动态的事物;在阅读文章时,我们要注意哪些是事物的动态;在作文的时候,我们则要研究怎样准确生动地反映事物的动态。
   小学教材中有一篇课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怎样写董存瑞炸暗堡呢?如果这么写也未尝不可:董存瑞站在桥底下,把导火索一拉,炸药包爆炸了,桥炸毁了,英雄也壮烈地牺牲了。这样写不是太枯燥乏味了吗?请看课文中那生动的描述:


董存瑞向四周一看,这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抖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两次把炸药包放到桥沿上,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暗堡。这时候,燎亮的冲锋号吹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万分紧急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在桥底下,左手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导火索。导火索“味味”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1秒钟、2秒钟… …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这一段文字,将董存瑞炸暗堡这件事的动态的顺序写得很有条理,而这些划线的动词,把连续动作又反映得极为准确。

因此,我们在叙述事件的时候,不能“三级跳”,也就是说,把有些应该写出来的动作没有写出来。有一位同学在记叙一次劳动的过程时是这样写的:“我们包饺子包得可欢啦!有的擀面粉,有的洗菜切菜,干着干着我不想干了 …… ”说他们“干得可欢”,可是下面只有十多个字的概述,这个欢乐的劳动场面,本来就写得过于简单,紧接着就写他“不想干了”,本来干得可欢,怎么又突然间不想干了呢?这中间断了线,跳过去了。这样写,就显得不够具体,也让人看了摸不着头脑。事后经了解,这位同学在劳动的时候,并没有留心当时大家劳动的情况,因此对劳动的场面也不太了解,感受当然也不深。俗话说“看不真,写不清”,这话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水浒传》 在好几个地方写了打虎的故事。像解珍、解宝兄弟二人猎虎,黑旋风李逵沂岭杀虎,尤其是武松在景阳冈打虎这几节文字,更是写得栩栩如生。
   《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为什么能把打虎的故事写得如此活灵活现呢?原来,施耐庵是一位非常认真严肃的作家,他为了了解老虎的生活习性,曾经不顾危险,多次来到人烟稀少、老虎经常出没的深山老林里。他爬到大树上,长时间地观察老虎行走、猎物、扑食等一举一动。同时,他还访问过很多有经验的猎户,向他们了解猎虎以及与猛虎搏斗的情况。
   顺便提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注意,这就是重视词语的积累,特别是有关动词的积累。反映任何事物动态的文章先要把“动”的过程写清楚,其次要靠准确的动词反映不同的动态。就拿“扫除”这件事来说吧,我们就要正确使用下列动词:扫,抹,擦,揩,掸,洗,冲,拖,铲,拾,拉,撮等。汉语的词汇是极其丰富的,在平时,我们一面要不断留心观察事物的动态,一面还要注意会写会用反映它们的动词,只会说不会写不行,写不正确、用不准确也不行。

行文到此,我们似乎可以明白这样的道理,要写得具体生动、有声有色,不能说空话,而要注意用形象来说话,把此时此情此景如实地写下来。
   这里不妨举个学生习作中的例子。一位四年级的孩子写他小时候学棋不专心,他是这么写的:
   记得我在幼儿园念大班的时候,妈妈让我学围棋。每当我和小朋友下棋的时候,我总是“猴子屁股坐不住”。那一年,我参加市里的围棋比赛,跟我对弈的是那些戴红领巾的大哥哥大姐姐。比着比着,我没有心思继续下了,一会儿钻到桌子底下检棋子,一会儿绕着桌子转几个圈儿。我的教练卜老师见了,干脆把我抱在他的大腿上继续比赛。这次比赛我胜四负二,连升两级,得到了八级证书。后来我升到高级训练班了,一个星期得训练三个晚上,由于我吃饭速度慢,加上作业多,没有时间去参加训练而辍学了。教练卜老师为此很惋惜,说我是个很有天赋的孩子,如果坚持训练下去的话,说不定会成为“第二个常昊、罗洗河”什么的。
   这一段文字很精彩,也很传神。其主要原因便是小作者没有说空洞、乏味的话,他十分注意把自己学棋是如何不专心写得具体生动,真切感人。

还是那句老话:想得周到,才能写得清楚;乍得真切,才能写得得生动。
妙笔能生辉。 “语不惊人死不休”,古人是这么说的。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11:01:21 | 只看该作者
要形似,更要神似
时下,我们上商场购物,就怕买到假货。同样,我们看别人的文章,就怕读到假话。读到假话,就似乎遭人欺骗一般。俗话说的“假、大、空”均是脱离实际的东西。远离人们生活实际的东西,人们就会感到厌恶。作文,要吐真言,说真话,抒真情。切忌说假话,说大话,说空话,装腔作势,矫揉造作。写人,更要写真人,记真事。
老师常让我们学记人的记叙文,比如:我熟悉的一个人,我的老师,同桌,榜样,我忘不了他等。这一类的作文怎么写?
我说,很简单,要写活他!
    要写好人物,首先要了解他,熟悉他。熟悉他的音容笑貌,熟悉他的一言一行,熟悉他的兴趣爱好,熟悉他的喜怒哀乐。

写人的基本要求是:写得像,写得传神。要写得像,就必须抓住人的外形特点;要写得传神,就必须抓住人的性格特点。一句话,要写活他,既要写得形似,更要写得神似。
    先说写得像。把人物的外部形态特点写好,这是第一步。

我一直记得十六年前读到的顾宇小朋友写的习作《 朱老师的眼睛》。文章一开头,就用简练的笔墨把朱老师的外形特点给勾勒出来了:
    朱老师的眼睛是双眼皮儿,乌黑的眼珠儿又圆又大。初看好像没有什么特别。可是你仔细一瞧啊,嘿,朱老师的眼睛会说话。

文中的朱老师我认识,她的确是这么一个人,她的眼睛的确很有神,的确“会说话”。顾宇同学把朱老师写得很像。
    还有一位小朋友,她叫唐文晔。她写了一篇叫《圆圆》的作文。她是这么描绘主人公圆圆的:
    外婆家的隔壁有个小女孩叫文文,才五岁。这孩子有点儿特别,圆圆的胖脸蛋,圆圆的大眼睛,圆圆的小嘴巴,一笑,腮边就露出两个甜甜的小酒窝儿,又深又甜。一张小脸上,除了鼻子微微翘起以外,哪个部位都是没棱没角的。冲着这,大伙儿干脆都叫她“圆圆”。久而久之,大家都称呼惯了,至于她的真名,倒很少有人知道了。
    你看,这个孩子的形象是不是给画出来了?真是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要写得像,不算太难;要写得传神,则不是那么容易了。所谓传神,就是笔触要深人到人的灵魂深处,要写出人的精神。只有写出了人的精神,这样的人才不会徒有外表,而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只有达到了传神的地步,写出来的人物才能“面目精神,跃然纸上”。
    《在炮兵阵地上》一文是写彭德怀大元帅担任国防部长时下基层检查工作的小故事。当他发现“弹药库竟然修在阵地前沿,结构不符合要求,就再也忍不住了”。他电闪雷鸣般地发作了,对那位团长说:“你这个团长,撤职!送军法处!"

挨了严肃批评的团长很内疚,不肯坐下就餐。彭总发现了也感到自己批评过重,有点自责。文中是这么描述的:

    彭总拉着团长,让他在自己的身边坐下。彭总说:“我今天又说了错话,向你道个歉!但是只错了一句,不该说要把你撤掉,送军法处。其余的话都对!当然,你认为不对的,还可以批评我,不能赌气不吃饭啊!”
    这一段话写得十分精彩,把彭老总快人快语、坚持原则、敢于作自我批评的精神、品质、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也可以这么说,作者

把彭老总写活了。
    果戈理是个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的作家。他对自己的每一部作品都要反复推敲,一再修改。不满意的作品,则毫不惋惜,往往付之一炬,不管那是自己多年辛勤劳动的结晶。有一次,果戈理请当时的著名诗人茹科夫斯基来评价他的一个新剧。一吃完午饭,他就开始朗读起来。可是,年迈的诗人有午睡的习惯,他无法抗拒睡魔,静静地打起吨来。过了一会儿,才睁开眼睛。这一切都让果戈理看到了。
    “你看,华西里· 安特里维奇,”果戈理向诗人说,“我希望听到你的意见,而你的磕睡就是最好的批评。”话音刚落,果戈理就把自己的新作投人了正在燃烧的火炉之中。
    让我们再看看一位小朋友笔下的《表弟斌斌》:
    一天,斌斌趴在桌子边看我写字。
    “写错啦,写错啦!”他突然一迭声地叫喊起来,吓了我一大跳。没等我开口,他又操起橡皮擦去我刚写好的“犬”字,并拿起笔,歪歪抖料地写了个“大”字:“怎么样?‘大’字多写了一点吧!"

这么一个细节描写,把他表弟斌斌的淘气、天真、可爱的特点全表现出来了。纸上的表弟是一个活生生的孩子。
    在平时生活中,只要我们留意观察四周各种各样的人,留意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一定能把人物写活的。
    切切记住:写人,不但要形似,更要神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 16:00 , Processed in 0.14358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