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91|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 的 收 藏 故 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4 15:37: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 的 收 藏 故 事
                       作者 /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管季超



     我的收藏故事应该从读小学时说起。
     整个小学阶段,我随着当公办教师的母亲在乡下念书。
     乡村小学邻近村庄,但有一点点距离。学校规模很小,老师的未  成年的孩子只有我一人。放了学,我几乎找不到玩伴。
     爱独处、耐寂寞的性格或许是那时形成的吧。虽然也喜欢热闹,能闹腾,但似乎在寂寞中思考更适于我。
    刚刚学会认字的我,求知欲非常旺盛,哪怕是在厕所里发现一张破报纸,也会歪着头看半天。
     那时正是“文革”末期,能看的书实在少得可怜。
      愈是无书可看,愈是拼命搜求。
       在小学阶段,我就将《水浒传》、《三国演义》和那时的“畅销书”《敌后武工队》、《艳阳天》、《金光大道》看了个遍。
      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是一本“小人书”——《东平湖的鸟声》。
      这是一本以叙事诗体为脚本、绘工上乘的连环画,是用卖废品的钱在公社供销社买来的,看过至少有上百遍之多。
      从这本“小人书”开始,我陆续购买和交换来上百册“连环画”书,装在一个肥皂箱内,只对“够哥们儿”的男同学和心生暗慕的女孩子“开放借阅”。
     多少年之后,我确知在这些读者中,真有一位女孩子也很喜欢我。(我猜,应该是更喜欢那些书吧。)
     再见面时,女同学的孩子已即将远赴异地读一所名牌高校。我的儿子则已上了高中。
     我为儿子专门买的近千册各类读物堆在他卧室墙角,好些都未曾细看过。
     从五、六岁时起,我还莫名其妙地喜欢收集香烟盒和糖纸。男老师抽完了烟,都会记得把烟盒送给我;收集到的糖纸和烟盒我会细心地分类夹在“小人书”中,压得平平展展。
     我老婆对我有些缺点颇为恼火,但很佩服我能将近万册个人藏书登记造册,精细地分类,一旦要查用时,举手即获的本领。家里的一应生活用品也由我来整理,各得其所,秩序井然。
     她怎么知道,咱在收藏物品方面早就“自学成才”,有深湛的“童子功”啊。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在孝感市东门中学任校团委书记,当语文教师兼做班主任工作,课余时间还要完成自修课程,照料常年卧病在床的父亲,实在是辛苦、忙碌。
     是书画收藏的业余爱好,给那时的我带来许多“不足为外人道也”的闲趣和望外之喜,冲淡了工作、生活的压力带来的烦恼。
     每每在下午临近下班时,学校负责收发工作的同事就举着一封或几封鼓鼓囊囊的信封喊:“小管,又有信寄给‘管先生’”。拆开来一看,里面一定夹着一件或几件散发着墨香的书画作品。
      从1985年到2000年间,陆续收存全国各省市中青年书法家原作近700件,其中大半作者已成为当今书坛名家或一地书法界领军人物。
      我一直有一个心愿,想把这些作品印成一本《致远斋收藏当代名家书法作品集》,回赠给书人。苦于囊中羞涩,至今未成。
     印这样的一本集子,既是想以此回报惠我手泽的书法界朋友,也是为纪念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或许这本集子是研究上世纪后十几年里中青年书法家的一本绝好的资料,我想。
     1997年春,我迷上了儿童美术启蒙教育研究,又开始搜求一切有关儿童美术教育的资料,借着湖北美术出版社《小画家》月刊特约责编这个角色,得到各地数十位儿童美术教育家、名师的支持,陆续收集到日本、台湾、香港等地和中国大陆地区各省市中小学美术教材数十套之多,各类儿童画册千余册,儿童画原作近5000件。与此同时,我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儿童美术教育“个案”研究,发表了十余篇相关论文,三次参与全国性儿童美术教育学术会议的策划和组织工作,被聘请为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儿童美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担任孝感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以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背景兼任艺术教研工作,赢得了“圈内”的尊重。
     记起梅延德先生这样说过:“文人一般都喜欢收藏一点心爱之物。这种收藏不仅是一种文化,也是人格和文格的补充和注解。文人的收藏蕴含着一种学识和激情,一种深刻的人生感悟。”
热爱生活、敬业爱岗的人,哪一个没有一点收藏癖呢?


       ▲注:此文应武汉《书法报·硬笔书法》编辑秦霈同志约稿而撰,刊于 该报春节“集藏”副刊。
2#
 楼主| 发表于 2011-3-13 22:24:08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1-3-18 23:00:23 | 只看该作者
收藏的精神与气质



                                                 刘学明

               

近年来,收藏的风气盛行,各种关于收藏的电视节目和书籍出了不少,专事收藏的人也多了起来。收藏成了一种时髦的事情,从书画、古董到日常杂物,皆有人衷爱、收藏,气势如同一场全民运动。



收的是物,藏的是记忆



收藏的物品包罗万象,千奇百怪,那收藏的本质与意义何在?

简而言之,收的是物,藏的是记忆。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与感受,无论人生辉煌灿烂,还是坎坷不平,但当我们抚摸儿时住过的房子、用过的器物,读过的书本时,大概都会有种说不出的激动。

收藏也无外乎于此。记得马未都曾说起他的一位收藏家朋友,去参加香港佳士得的拍卖会。虽然他的这位朋友并没有拍到自己喜爱的藏品,然而他却为自己现场举过一次牌而兴奋不已,因为他拥有了那幅作品一秒钟,这足以值得回味。

种种感动皆因为那些物与事唤起了我们内心深处的记忆。通俗来看,记忆包括日常记忆和历史记忆,日常记忆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怎样知道自己活着,那是因为我们每一分每一秒都没有离开过记忆。人不单是要靠记忆活着,还需要有文化,有历史的生活,从而实现从自然人到文明人的过度。于是,一种用物见证历史,传承人类文明的活动就产生了——收藏。

前一段时间,文学家李陀在《70年代》中说:“我们似乎正在进入一个失去历史记忆的时代,一个没有历史记忆也可以活下去的时代。”这位文化学者所担心的事情正在我们周围发生,看看北京城的鼓楼、牌坊、胡同……这些浓缩了百年、千年记忆的文化符号正在城市扩建中拆除、消失。

一个人,一座城市都需要收藏历史记忆,更何况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这也许才是中国几千年收藏的精神本质。



收藏的格局



中国自古就有收藏的传统,但收藏作为一种文化肇始于宋代。此后,历朝历代收藏家的气质秉性、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便构成了中国收藏文化的灵魂。

综观历史,早期的收藏家多为文人士大夫。一来文人有文化,有修养,对传统文化有着颇深的理解;二来,文人有时间,有闲情来把玩书画、鼎彝等文物;三就是他们有闲钱。于是,在“崇古、雅玩”的文人思想引导下形成了早期的收藏格局。

明清之时,商人收藏兴起。商贾介入到收藏领域,不仅仅是对文人收藏的一种补充,他们的好尚为收藏注入了新的趣味与思想。在历史上最为有名的是盐商文化发达的扬州收藏家,他们求新、求异的思想促成了“扬州八怪”风格的形成。

到了民国,收藏家的身份略微出现了变化。许多银行家和实业家涉足其间,他们的身份和古代商贾有相近之处,但在收藏的出发点上产生了不同。很多时候为了文物不至于流失海外而花重金购入,然后捐给国家;他们更愿意展览自己的藏品,以便更多的人来了解中国的文化遗产,而不是藏之高阁,秘不示人。



收藏的气质



收藏可以塑造一个人,同样人也可以主导收藏。自鸦片战争后,中国收藏变得有血有肉,尤其是在收藏家的引导下,具有了强烈的时代气质。

19世纪末以来,中国最大的变革就是外来文化的冲击。在收藏界的反应就是出现了“另类收藏”,尤以上海最为突出。在上海的知名收藏家中,如收藏钟表的王安坚,算具收藏家陈宝定,就连当时上海的文人也趣味怪异,如程十发收藏照相机、陈巨来收藏打火机、郑逸梅收藏名片、杜宣收藏烟斗……

这些“另类收藏品”是现代“西方文明”的产物,尽管藏品有点“俗”,但在上海的收藏家手中,玩成了“大俗”、“大雅”,这是海派收藏文化的特点,也是上海地区收藏家独有气质。

    其实,20世纪前半期,中国收藏最为突出的一个气质是爱国与启蒙。虽然这个时代并非太平盛世,却出现了许多有志之士致力于收藏,而不是为了牟利。如民国时期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就酷爱收藏,他曾花四万大洋买下《平复帖》,后来又花了240两黄金买来展子虔的《游春图》,这两幅作品最后都捐给国家。为了这两幅作品,张伯驹也是变卖豪宅,穷其所有,反映出来的是民国那一代收藏家热爱传统文化,赞助社会的心态。



当代新藏家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收藏家。毕竟,一个时代的文化、社会才是孕育收藏精神与气质的土壤。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出现了历史上的第四次收藏热,而且涌现出来了一批带有现代中国特色的收藏家,尤其是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

在刘益谦这位靠炒股发家的现代企业家身上,具有中国民间企业家鲜明个性。好勇斗狠,不遵循规则是中国民营企业家在激荡三十年里的典型形象。从刘益谦的收藏中可以嗅到商业资本的气息。匡时的老总董国强曾有过切身的感受:“他买东西时不是说这件东西我喜欢到一定程度,也许一件东西私下里1000万卖给他,他不买。在场上他举5000万,他喜欢这种横刀夺爱的感觉。”

同样是企业家,经营实业的女性张兰却有自己的收藏之道。她把艺术收藏引入生活,花千金打造艺术会所;她把现代的经营理念融入收藏,从而实现自己的女人梦。而北京的藏家李国昌则是历史上典型的“北京藏家”代表,文化的重担与社会的责任是他们收藏的内在动力。

管艺,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者。他的收藏则带有强烈的波西米亚气质,他收藏飘在空中的理念,收藏外人眼中“荒唐”、“颓废”的作品,他成为了一个发现者,因为他有一个文化游牧主义的灵魂。

显然,这个时代有太多的收藏者,而且各具气质、秉性,尽管他们如今还难称“收藏家”,但他们的艺术收藏却融入了现代社会,终将成为一个时代的有力注脚。
4#
 楼主| 发表于 2011-5-4 22:10:50 | 只看该作者
记起梅延德先生这样说过:“文人一般都喜欢收藏一点心爱之物。这种收藏不仅是一种文化,也是人格和文格的补充和注解。文人的收藏蕴含着一种学识和激情,一种深刻的人生感悟。”
热爱生活、敬业爱岗的人,哪一个没有一点收藏癖呢?
5#
发表于 2011-5-5 11:06:50 | 只看该作者
藏家•炒家•玩家

文/朱中原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艺术品开始跻身于世界十大暴利行业之列。而越来越多的人士,也热衷于到里面去分一杯羹。再加上最近几年,很多炒房团的民间游资,在强大的楼市调控政策面前望而却步,并开始将资金砸向政策管制稍显松散的艺术品。尤其是由温州富商、山西煤老板和潮汕商帮这几波势力组成的民间游资,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俨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炒画集团军”(简称“炒画团”)。

这其中当然以温州帮势头最猛、实力最强。据统计,每年进入艺术品市场的温州民间游资就多达百亿元之巨。这不但无可厚非,而且对助推艺术品市场当功莫大焉。因为,艺术品的繁荣本身也需要资本的介入。

然而,资本往往是一柄双刃剑。艺术品毕竟不等同于一般的商品。它是一种凝聚了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历史人文价值的特殊商品。正因如此,它才需要真正的藏家的介入。

真正的藏家,他的收藏行为就是为了搜罗文化遗产,以弥补群体力量或者公共力量之不足。越是精妙的艺术,越具备天下公器的公共价值。

所以,真正的大藏家,其实是以一己之力,为天下保存文化的元气和脉搏,即达到“天下为公”的境界。若说收藏乃为天下文化之公器,当毫不为过。否则,你就无法理解张伯驹为什么会见了陆机《平复贴》和展子虔《游春图》,欣喜若狂——不是若狂,是真狂,不惜倾家荡产买回,甚至遭匪徒绑架,最终又分文不取地捐赠给国家,自己因此反倒落得晚景凄凉。

当然,在纷繁扰攘的今日,已然很难区分到底谁是藏家、谁是炒家、谁是玩家了。因为,很多炒家,也号称是藏家,其实干的是投机倒把的事;也有很多一开始纯粹是抱着玩一玩心态的玩家,玩着玩着,却发现越来越有趣,玩出感情来了,最后竟也成了真正的行家。

尤其是近几年掀起的民间藏宝热,让很多老百姓都加入了收藏大军的行列,不少人甚至抱着一夜暴富的天真想法,总是梦想着哪天捡个大漏,但却往往遭遇尴尬。原因很简单,这个行当的水太深,古玩店的老板,个个比猴都精,即使有漏,又哪能让你轻易捡了?

问题的关键其实不在于有没有漏可捡,而在于藏宝者的心态。其实,真正的收藏与捡漏的心态企求没有多大关系,当然捡到了是你的福气,但不是说没有了捡漏这收藏就干不成了。过重的捡漏心理不是真正的收藏,而是投机需求。

真正的收藏家,会为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小瓷碗而不惜血本,甚至倾家荡产。当年的张伯驹和张大千都是如此。收藏家的心态是不计回报、不计付出的。除此之外,要做收藏家,还得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你得先有钱有闲,最起码,不能把钱太当钱了。对于普通人来说,不是不可以收藏,而是得端正心态,玩玩则可,别太当真,但若想以此发大财,那赔进去的钱,可能还不够交学费。

想靠艺术品赚钱,当然无可厚非,但是,炒家的盛行,对于艺术品行业是有害无益,它会扰乱市场,扰乱公众的视线,让当代艺术品价格虚火过旺,让很多艺术品的艺术价值与市场价格发生倒挂,而且还会让很多人无所适从,难辨高低真假。因为,很多文物艺术品的升值,不是依靠其艺术价值的升值,而是靠炒家在不断地倒卖中升值的。

一个真正的文化大国,需要真正的民间收藏,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民间藏宝热的到来,令人欣慰。毕竟,让收藏回归民间,总比把那些宝贝放在博物馆里闷着发酵要好得多。但问题的关键是,现在的藏宝热,与真正的收藏还很远,而是有点全民投机的味道。

收藏不能抱着太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更不能急功近利,否则会越陷越深。从北京卫视《天下收藏》节目中王刚砸“宝”的现场我们可以看到,民间收藏90%以上的藏品都是赝品。中国每年生产赝品的数量比艺术家生产真品的数量远远要大得多,而且,赝品制造者的智商,远远高于鉴定专家的智商。

所以,理想的状态是做一个玩家。就是既不要太当回事,也不能太不当回事。一切都建立在兴趣和专业基础之上,再加上有钱有闲,那么离收藏的层次也就不远了。
6#
发表于 2011-5-5 11:07:32 | 只看该作者
影视明星的收藏经

朱中原  文


不论音质,还是形象,王刚是个“存在感”极强的人,即使坐在初夏北京的咖啡馆里,他一开口,就是一股子“哈尔滨的春天,好像是被日本侵略者卡住了一样,竟来得这样迟缓……”的味道。

这是王刚给人的第一感觉。

在影视界,王刚以演和珅和反派角色著称,在主持界,王刚以幽默和制造悬念著称,而在收藏界,王刚则以捣鼓瓷器著称。


王刚:与瓷器恋爱,和收藏结婚


人皆知王刚有三段婚姻,但鲜有人知,王刚的第三段婚姻与收藏有关。

2008年,王刚在两度婚姻失败后,又重新觅得良缘。而王刚的第三任夫人便是一位从事收藏行业的圈外人士,与王刚可称得上是志同道合。王刚常说自己和收藏品谈恋爱,“收藏品和人,都很可爱。”

王刚对他的宝贝,有时心疼得能让人酸掉牙。不怕碰的物件,他会摆在家里柜子或架上,每天回家就感受这些宝物的静蕴氛围,格外愉快。怕碰怕摔的,王刚会摆在机密之地,定期和同好之人一起赏玩,“此时这些五六十岁的人,当场变成玩玩具的小孩子,返老还童,格外有趣”。

每一个收藏者都要交很多学费,当然也包括遗憾。王刚亦不例外。

2008年,王刚特地赶到天津去参加拍卖会,并看中了一件乾隆年间的青花龙纹瓷瓶,底价120万,几轮叫价后,他喊出了180万的报价,事实上这也是他能接受的最高价位,但很快,场内就有人喊出200万的报价,接下来这件瓷瓶一直喊到599万才成交。“我当时心想这帮人真是神经病,花近600万买这东西,没想到多年之后,这件瓷器又现身拍卖会,竟然卖出了3568万的天价,3年之内价值又翻了五六倍。”

  王刚表示,收藏品确实升值很快,但是从他多年的鉴宝经历来看,民间收藏95%是赝品,老百姓很容易上当。

   2007年王刚开始主持《天下收藏》,动用了他一直钟爱的侦探小说要素,用黏劲十足的悬念感和精准的信息呈现节奏,带领收藏者进入真假难辨的收藏世界。

  王刚爱在节目里玩悬念,有一回差点玩出大乱子。播出中,他明明看得真真的一件五彩瓷瓶,王刚照例先抄起金槌,边晃悠,边演准备砸。惊得藏家紧拿手护着宝贝。王刚心里有数,无非“虚晃一枪”,可递上来的专家的鉴定是“现代工艺品”。王刚嘴上没闲着,照例佯装淡定地说着:青花五彩跟五彩有什么区别?五彩跟粉彩有什么区别?然后把单子放回专家台上,专家觉得不对了,然后赶快递上另外一张来。后来才知,工作人员将第三张当成第二张单子递上来了。“下来以后,我真的急了。你设想一下,一下子砸下去,咱们惹多大的祸啊!我赔人家20多万啊!很险的!”

王刚和老搭档张铁林、张国立不仅戏内是“铁三角”,戏外也都有收藏嗜好,而且时常会因一件宝贝而“争夺”一番。

有一次在上海,王刚和张铁林一起逛古玩店,张铁林还像皇上似的挺胸背手从一家店踱到另一家,王刚也像和珅似的在后面跟着。王刚看中一对同治粉彩盖碗,刚要和老板砍价,张铁林便问王刚看中了什么,王刚赶紧掩饰说没什么,没什么。张铁林从王刚手上把盖碗拿过去端详了一阵,问多少钱,老板开价3000,张问老板1500能不能卖,老板风趣地说:‘皇上看中的东西,怎么敢不给呢。’张于是掏钱买下。回去一路上王刚都在批评张不懂行里的规矩,“别人没放下,你怎么能抢呢!”“那怎么办?”张铁林问。王刚抢过一个盖碗,给了张铁林750元,不服气地说:“盖碗咱俩一人一个。”

60年光阴,每一次个人职业、行为的改变,总伏贴着大的时代背景。王刚于是用十余年时间,“反刍”般写作自传,借此回望世情人心。2010年年底,《王刚自传——我本顽痴》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王刚说,“写自传,前提是‘真’——真事、真情、真观点,所记述的是自己不用太细去回味的事,选择给自己有深刻烙印的事,是很自然的。”王刚所说的真,恰是他从事收藏鉴定行业的写照。

  

张铁林:“收藏手札好比把西施变老婆”


张铁林玩手札的名气也许远不如他在演艺界的名气。但是,张铁林玩手札的兴趣却远远大于他拍戏的兴趣。

有圈内人士开玩笑说,最近几年国内手札市场的价格,起码翻了好几番,“这跟张铁林有一定的关系”,因为他曾创下一个人包圆买下一场拍卖会上的全部手札藏品。对此,张铁林说,他的收藏经历并不长,而且只喜欢“带字儿的东西”。

张铁林承认,自己所藏的名人手札,属于目前还比较不为大多数人熟悉的古籍善本领域。他说:“手札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短信,名人的手札看起来很亲切,很有收藏价值。”

张铁林的收藏也让他的财富快速增长。在2003年前后,他以225万元的价格,在上海的春拍上拍得赵之谦的《国朝汉学师承续记》的39通手札。当时,很多人都觉得张铁林是不是“太二了”。谁知仅仅到了当年的秋拍时,价格就已经翻了一番。

张铁林笑称:“在博物馆和展览会上看到好东西,现在在拍卖行里也能看到,但自己掏腰包去买回来的时候,感受就不一样了。我的老婆可能没有你的漂亮,但我有机会看很多美女,但是一旦把西施接到家里做老婆,那个感受一定是不同的。”

张铁林说,至今他收藏的手札已经超过千通。“这方面的收藏以前并不热,所以像我这样进入得早的,在当时花费并不多。”

如此丰富的收藏,故事自然不会少。

张铁林说,几年前当他在上海的拍卖会上看准了一套赵之谦的手札之后,进行了详细了解得知,这套手札还曾在国学大师罗振玉手中保存过,并且当时全国的研究专家齐聚上海召开会议,但却没人有能力购买这套手札时,他就下定了志在必得的决心。

“哪知道拍到120万以后价格还在上升。”张铁林说,与他竞争的是一个没到现场通过电话委托遥控指挥的藏家,“我在明处他在暗处,根本闹不清楚情况究竟怎样。”张铁林说,尽管如此他还是坚持要将这套手札收入手中,于是一直与对方比拼加价,直到他加价到250万以后,对方才终于放弃竞拍。“后来我才了解到,对方是一位日本资深藏家,对这套手札也是格外关注,后来我们还成了朋友。”

张铁林说,文人手札中,大多记述了自己的生活趣事,有着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他指着一幅齐白石的手札说,“你仔细看看内容。这是一件齐白石卖画的信件,信中他把自己写成一副衣食无着、可怜巴巴的样子,不得已而只能卖画,让人忍俊不禁。”


“硬汉”张涵予:为收藏不择手段


近年来的影视剧中,多了一个“硬汉”形象,这便是张涵予。张涵予的爆红,源于《集结号》。从此之后,人们便把张涵予与“谷连长”联系在一起。

然而,比《集结号》更早的,却是他的古董收藏。张涵予收藏古家具,已有十余年历史。

在他看来,古家具跟人很亲密,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传递下来,有很深厚的历史感,也能传递一种文化信息。

张涵予的收藏,缘于他的北京胡同生活:“从小我在北京长大,对于古代的文物可谓耳濡目染。”他说,他玩古董也是从潘家园开始的。当时因为完全不懂,结果买的都是新仿,当时还当宝贝似的藏在床底下。

而玩真正入道则是在拍电影《大腕》期间。

他张涵予在片子里客串了一个神经病。当时片中的神经病院是租的艾未未在大山子那儿的工作室。张涵予就到隔壁溜达,看到一个广汉堂古代家具艺术馆,进去一看把他惊呆了,那是在潘家园市场里看不到的。后来他才知道,这个馆的老板是京城里做古董家具生意20多年的老前辈,是专供晋作家具的。

张涵予介绍,家具分四大名作:晋作、苏作、广作、京作。山西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大官人,不当官了就会把宝贝带回去,而且一代代传下去。所以那时候的古董贩子尤其是北京河北一带的都喜欢到山西淘换去。他就在这天买了一对明代的大号“榆木大漆肆出头官帽椅”。

慢慢地,张涵予也开始学会鉴别真假好坏,同时也认识了很多“铲地皮的”——那些农民,从老乡那铲完东西回来卖给古董贩子,然后古董贩子再卖给客户。“有时候我跟着‘铲地皮的’就到山西了。我觉得一般人是受不了,简直就是非人的日子。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把原来收藏的部分东西换掉,开始以质取胜。”

就这样,张涵予慢慢步入了正轨。

张涵予属于那种要古董不要钱的玩家。有时遇到一件好东西,当砍价砍不下来的时候,他也会向卖家“借钱”,然后,就像分期付款一样“还钱”。

张涵予毫不谦虚,他认为自己属于一线“磨砺”过的眼睛,尤其在木头和石头方面,根本骗不了他。像很多藏家一样,张涵予至今还没有卖掉过一件自己的藏品,一是舍不得;二是觉得根本没必要,用他的话说“现在又不愁吃喝,干嘛要卖?还没玩够呢。”

这句话正印证了一个行规:真正的收藏家从不卖藏品。
7#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21:09:18 | 只看该作者
8#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21:10:06 | 只看该作者
9#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21:10:52 | 只看该作者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21:11:58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16:21 , Processed in 0.09400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