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贵港市“校园文化建设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4 10:26: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贵教发〔2006〕24号
关于印发《贵港市“校园文化建设年”
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教科局)、市直各学校
现将《贵港市“校园文化建设年”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县市区、本学校的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不断提升我市中小学管理层次和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附件:贵港市“校园文化建设年工作实施方案



贵 港 市 教 育 局

二○○六年二月二十七日

主题词:校园文化建设年
实施方案
通知

贵港市教育局办公室
2006年2月27日印发


(共印30份)

贵港市
“校园文化建设年”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精神,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的通知》(教基厅[2005]1号)自治区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的通知(桂教基教 [2005]39号)要求,切实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中小学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中小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和窗口,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陶冶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精神,提高师生文明程度,而且可以通过学校辐射社会、示范家庭,积极推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二)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中小学校园文化是学校整体育人环境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道德素养;有利于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优化育人环境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文明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对中小学校园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抵御各种消极、颓废文化对学生的侵蚀,发挥环境育人的积极作用,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成才。

二、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以“三个面向”和科学发展观为行动指南,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突出“以人为本、和谐育人”的办学理念,强化“三风”建设,建设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具有传承性的校园文化,为学生的成长、教师水平的提高和学校的发展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使校园成为师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二)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思想性原则。就是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校园文化阵地。(2)教育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促进师生全面、和谐发展。(3)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坚持整体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全员参与,持之以恒。(4)个性化原则。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既要注重规范要求,又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形成特色。(5)以人为本的原则。高度重视“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把体现学校教育人文本质和培养学校的人文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6)发展性原则:校园文化具有发展性、动态性等特点,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体现发展主题,培育时代精神。

(三)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遵循“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体现个性、促进发展”的原则,通过加强学校物质文明建设,形成学校的物质文化;通过全员参与,开展各种创建活动,形成学校的行为文化;通过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学校的制度文化;通过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办学育人理念,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加强校园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模式,努力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使校园文化朝着现代化、规范化、个性化、人本化、艺术化方向发展。

三、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要求

(一)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中小学校园文化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组成的有机整体,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了一个学校精神价值取向,表现了一个学校的校风校貌,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
各县市区、各学校在现阶段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中小学校园环境建设。校园环境包括校园建筑、校园活动场所和所有教学设施设备,它们既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形式。学校环境建设品味要高,要根据教育的特点、民族的特点、时代的特点,遵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吸纳中外文化的精华,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要特别重视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充分利用精美的雕塑、醒目的标语、优美的画廊以及草坪和花木等,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愫,起到怡情励志的作用。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图书室、阅览室、网络教室的设施、设备,充实藏书量,加强图书室、网络教室管理员的培训,健全管理制度,积极向学生开放,让图书室、阅览室、网络教室成为学生吸取文化食粮的重要场所。各学校要根据自身条件建设好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宣传栏、阅报栏等校园文化载体,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创办校园文学刊物,为学生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要搞好教室文化,相应的表格要设计美观的样式,悬挂张贴;教室内物品设置要讲求实用性、美观性,教室内可设置展示学生作品或教育成果的有特色的园地或专栏,积极支持班级建立“图书角”。寄宿制学校要搞好寝室文化,各种制度的张贴、物品摆放要能够美化环境,定期评选文明宿舍。
   
2、努力培育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是育人目标的高度概括。校园精神不但是对学校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而且还应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表现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工作目标,突出表现在校风、教风和学风上。各校要认真总结提炼本校优良传统,紧密结合时代精神,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园精神。校园精神要通过校徽、校歌、校报校刊、校树、校花和校风、教风、学风宣传牌等载体表现出来,让师生耳濡目染,受到校园精神的熏陶和激励。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建立校史陈列室、荣誉室,举办校史展览、校庆活动等,增强师生对校园精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3
、建设有利于师生健康成长的制度环境。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既是广大师生的行为准则,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各县(市、区)、各校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做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实施,要按章办事,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学校管理要实行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学校要形成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制度环境,促进广大师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4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活动设计要体现通俗性、高雅性、益智性和趣味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活动内容要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多方面的素质,表现校园文化精神。
   
1、学校每学年组织一次校园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定期举办书画展、文艺表演、演讲比赛、小制作比赛、科普作品展览等各种融以趣味性、思想性和知识性的活动;至少观摩一场艺术演出、参观一次教育场馆、游览一次家乡名胜古迹、参加一次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参加一次实践成果展“五个一”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活动技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2、围绕学习宣传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中小学积极开展小图画、手抄报、小卡通和小动漫等制作比赛活动,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校园行为,引导学生遵纪守法,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
3、学校要充分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及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围绕“民族精神代代传”和“小公民道德建设进学校”等主题活动,组织中小学生编创、演唱儿童歌曲,开展小话剧、舞台剧的创作和表演、比赛活动,开展唱100首好歌、看100部好电影、读100个好故事、诵记100条格言的“四个一百”活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推进小公民道德建设,培育广大中小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4、童谣、格言和儿童诗歌具有简洁明快、幽默风趣、朗朗上口、童趣盎然的特点。内容健康的新童谣和儿童诗歌对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近期,要在中小学校积极开展推广普及新童谣和儿童诗歌的活动,在全市中小学广泛开展新童谣、学生格言和儿童诗歌编创和咏读比赛,形成“学、编、说、传、唱、演、画、书、用”新童谣和儿童诗歌的热潮。

5、要加强学校图书室(馆)建设,在注重增加藏书量的同时,更要重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充分利用学校阅览室和图书室,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开展建设“书香社区”、“书香学校”、“书香家庭”,读名著、学名人、做高尚的人等活动,提倡学生每年读5至 10本名著,读 1至2部名人传记,培养学生“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同时利用讲座、演讲、征文等形式组织校园读书节,推动学生读书活动的进一步开展,使学生开拓视野,了解社会新思想、新科技的发展。
(二)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要求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使全市中小学办学方向更加明确,办学特色更加突出,育人环境更加优化,精神面貌更加振奋,学生发展更加全面。通过3-5年的努力,使全市所有学校达到:校园环境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采,规章制度齐全、规范、科学,校风、教风、学风体现团结拼搏、和谐文明、以人为本的精神,最终形成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提高认识,采取措施,保证投入,全面推进。
   
(一)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年”活动的组织领导。市教育局成立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基教科),具体负责对“校园文化建设年”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各县市区教育局(教科局)、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具体负责本单位“校园文化建设年”活动的组织实施,确保各项活动落到实处。
(二)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年”活动的投入。各县市区教育局(教科局)和各学校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其它建设结合起来,把校园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学校预算,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给予物质保障,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效益。
(三)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年”活动的指导和评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近期的重要工作切实抓好,要从学校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制订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和措施,持之以恒,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培育一批校园文化建设的先进典型,通过召开现场会、研讨会等形式交流经验,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扩大先进群体,全面推动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五、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要求
(一)各县市区教育局(教科局)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中小学校全面和谐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各中小学校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提高学校管理层次,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推动学校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有效载体。在工作中要坚持“四个结合”:一是坚持校园文化建设和环境建设相结合。注重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重视校园人文景观建设,提高环境建设品味,不断完善图书、阅览等设施,丰富校园文化载体,实现校园整体环境的和谐发展;二是坚持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管理相结合。学校要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体现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做到制度管理和文化氛围相协调;三是坚持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养成性教育相结合。注重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师生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激励,注重教室文化、寝室文化的引导和培育,把校园文化精神融入到师生日常生活和行为,注重一点一滴教育效果的积累,使之对学生美好情感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四是坚持校园文化建设和创建特色学校相结合,使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体现学校的发展方向,发挥导向、激励作用,做到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创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展示学校的校风和精神风貌。
(三)市教育局将在适当时机组织校园文化建设现场观摩和交流,并通过贵港教育信息网定期通报“校园文化建设年”活动开展情况;将举办“贵港市校园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集中展示我市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年底开展县市区教育局“校园文化建设年”优秀组织奖、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对获奖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各县市区、市直各学校应将落实本《方案》精神、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情况及时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

附件:贵港市“校园文化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名单

贵港市 “校园文化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名单



长:吴能枝(市教育局局长)
副组长:杨锦兴(市教育局副局长)

苏志勇(市教育局副局长)


(市教育局纪检组组长)


员:丘树毅(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

黄克互(市教育局人事科副科长)
夏焕生(市教育局财务基建科副科长)
覃胜辉(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


宾胜冠(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副科长)

卢仲贵(市教育局职成教科科长)
曾德超(市教育局督导室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电话:457303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7 06:22 , Processed in 0.08170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