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感恩文化的功能维度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30 15:3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感恩文化的功能维度分析
李倩(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史所研究员
湖北
武汉
430077)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孝文化的题中应有之意,是孝文化在当代的表现形式。中国的感恩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据史籍所载,《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中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的“退避三舍”,《诗经》中的“投桃报李”都表达了这一主题,唐代诗人孟郊留下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更是拨动心弦,催人泪下。民间流传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饮水不忘挖井人”的俗语,以及动物中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的古训。这些都体现了传统中国人的价值观——做人必须懂得知恩图报,且报答要重于恩惠。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提倡感恩文化,重视感恩教育,不仅对于全面深入地把握中国文化、正确继承祖国的传统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弥补工商业文明的不足也具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指出:“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它们都直接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一切文化要素,若是我们的看法是对的,一定都是在活动着,发生作用,而且是有效的。”[1]感恩文化正是应当今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本文将从感恩文化的积极性和消极性两个功能维度进行阐释。


。感恩文化的积极性功能维度


感恩文化在当今社会中是不可多得的一种宝贵财富,它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弥补工商业文明中的不足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其积极性功能在于引导和启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1.感恩文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建立和谐社会,首先要从人际关系入手。只要人与人之间能够和谐相处,整个社会就会变得和美。占中国传统文化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中强调君臣、父子、夫妇、朋友之间的伦理秩序,其中就包括了感恩意识。有学者将其归纳为“忠为报君恩,孝为报亲恩,节为报夫恩,义为报友恩”。[2]有些思想在今天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以代际间关系为例,多元文化的并存使传统的家庭观念受到了冲击,年轻一代为了自己的事业无暇顾及年迈的父母,而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完善,因此老年人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这时候我们有必要倡导感恩文化。中国的亲子关系和西方是大不相同的。中国的父母为了儿女的成长,呕心沥血,没有丝毫私心;而西方的父母追求个性独立和个人生活的享受,对儿女的付出远没有中国的父母多。西方的感恩节重在宗教,中国的感恩文化则重在现实。动物界尚有乌鸦反哺和羊羔跪乳的故事,何况人呢?当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如果能够通过倡导感恩文化,提倡孝道来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整个社会风气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同样,夫妻之间,邻里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如果能时刻铭记他人的恩德,懂得感恩图报,减少一些利益纷争,离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就为期不远了。

2.感恩文化对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现阶段,一些著名企业意识到感恩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十分注重感恩文化的培养,通过对职工进行感恩教育与引导以提高职工的积极性,为企业赢得良好的声誉,并以此提高其经济效益。正如某企业管理者所言:“一个优秀企业的文化体系中,应有一种东西叫‘感恩’。所谓感恩文化,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长期实践所积淀起来的组织与社会、组织与个人、组织内人与人之间的感恩之情、感恩之行的总和。它对企业的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可见,感恩文化对企业发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感恩之心的企业是不能协调好企业内部、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更不用说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了。当然,只有将感恩文化深入到企业文化的高度,内化为自觉的行动,企业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那些单纯为了商业利益而抛出所谓“感恩文化”的企业行为纯属炒作,是不会得到社会的支持的。



3.
弘扬感恩文化,倡导感恩教育,对于培养和提高情商具有重要作用。感恩教育,就是要让受教育者知恩、懂恩,整个社会要营造感恩、互相关怀的氛围,要让孩子有意识地去感谢身边给予他们关心和帮助的人,要让他们懂得恩情的伟大与崇高。年轻一代独生子女较多,从小习惯了家长、亲友和社会对他们的付出,把这些付出当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懂得感恩,更不用说回报了,这种事例在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身上都屡见不鲜。这与情商教育不当或缺失有很大关系。进行感恩教育可以增强责任感、培育爱心,引导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弘扬感恩文化,倡导感恩教育,对于培养和提高情商具有重要作用。



.感恩文化的消极性功能维度

尽管感恩文化的提倡和发扬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对于提高情商和增长经济效益有巨大的积极促进作用,但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表现在堕性、惯性等深层次思维方式的滞后,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造成一定的障碍。其消极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感恩文化容易产生愚忠、愚孝的观念而使人们陷入价值判断的误区。感恩在传统社会中主要表现为忠和孝。而这里的忠和孝不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而是臣对君、子对父的绝对服从。在古代社会,即使皇上再无能,做臣子的也必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一代名臣,也只能尽力辅佐无能的阿斗;文天祥在明知没有希望的情况下依然为南宋流尽最后一滴血;岳飞一心只想“精忠报国”,却不幸被奸臣所害,而奸臣也不过是昏君的走狗而已。只忠于自己的“君”,而没有一个客观的价值尺度,使他们产生了狭隘的民族观和国家观,而后人评价他们时同样也陷入了价值判断误区,认为这样的“忠”才是真正的“忠”,而没有想到当时的“国”、“君”是否值得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去捍卫。以“孝”而言,作为维持社会秩序,对社会成员进行软控制的有效手段是不可或缺的,而为了统治阶级的需要而过分宣扬孝道则是不合适的。如“郭巨埋儿”、“割股侍亲”的故事等,都是不尊重个人生命权的愚孝行为。为了使自己的父母衣食无忧,居然宁愿牺牲自己子女的性命,或者残害自己的身体,殊不知这样只会给老人加重心理负担,而不能真正让父母颐养天年。古代官员的“守制”制度,即父母去世后要在家守孝三年之后方可归仕,而三年之中风云难测,有的人也许从此只能空怀抱负而无施展才华的舞台了。明朝宰相张居正为了推行新政,为天下苍生谋福利而选择放弃“守制”,引起了士林的极大愤慨。但如果不是他果断地采取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明朝的赋税改革也不会顺利进行,他也就不能名垂青史了。我们今天讲“感恩文化”,对父母的感恩是其核心内容,但我们必须摆正父母和子女的位置,既要尊重父母,又不能盲从,不能愚孝,对于自己的上司或老师,也必须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不能愚忠。


2.感恩文化容易使人们感情用事而产生“情大于法”的错误观念。懂得感恩,在恩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施以援手,是合情合理的。但如果不顾实际情况,一味袒护恩人,甚至无视法律的尊严,成为今日罪人的帮凶,是很不理智的。古人强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同时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情与法并非是水火不容的矛盾体,但当两者产生冲突时,我们应该遵守法律,大义灭亲。在当前反腐败斗争中,缉拿贪污犯首先从家人入手,而那些家属平时受贪官的恩惠颇多,觉得告发罪犯是不仁不义,知恩不报的行为,会为其他人所不耻,因此宁愿冒着违法的危险知情不报,甚至窝藏罪犯,事实上这种行为不仅帮不了恩人,自身也难保。因此我们讲报恩,首先要弄清楚怎样做对恩人有益,并能给他带来实际帮助,在这里道德和法律是永远的准绳,否则就会误入歧途。

3.感恩文化易禁锢人们的思想而使人们缺乏创新精神。这种影响尤其表现在父母和子女、上级和下级之间。长期以来,人们把感恩片面地理解为服从,对父母的顺从,对上司的服从是他们感恩的方式。因此,人们惯于服从父母或上级的权威,而没有对他们的做法提出意见,即使心里有疑问,也在感恩的驱使下没有化为实际行动。久而久之,他们渐渐地不会思考,而只是遵循习俗和惯例行事,一代一代传下来,这些人就成了履行规范的机器,缺乏活力和创造力。中国在礼仪和工艺技术方面都做得非常完美,却没有发明现代机器以至于落后挨打,同创新精神的缺乏有密切联系,而中国人缺乏创新精神的重要原因在于对感恩文化的错误理解。

综上,感恩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在今天的工业文明社会中依然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促进社会和谐,教育青少年,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发面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感恩文化的过度泛化,使它产生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愚忠愚孝,情大于法等,同时它还使人们的创造力得到限制。但这些都不是感恩文化的主流。只要我们正确认识感恩文化并合理利用它,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快更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2]任现品《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 孔子研究 2005年第1期。
[3]沈晓晟《有一种文化叫“感恩”》,《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8 15:05 , Processed in 0.15644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