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唐诗概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14 14:2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唐诗概述
       中国几乎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文学样式,唐朝的最典型的文学样式就是诗。从文学史上来分唐朝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唐朝后是五代。隋朝虽然短短的三十七年,但是地位很重要,就像秦一样,隋消灭陈后统一天下,而且它们后面都跟着一个强大的封建王朝,秦朝和隋朝都有很多制度还没有来得及实行就灭亡了,汉承秦制,唐承隋制,在历史上有着惊人的相似。唐朝三百年是中国诗歌史上最灿烂辉煌的时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唐代留下的诗歌一共有五万一千多首,这是空前的但不是绝后的,因为宋代的诗歌有二十多万首。从诗人方面说来,唐朝的诗人有二千二百多个,这也是空前的,像一流的有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一二流的作家可以说是高朋满座,三四流的作家也可以说是胜有如云。唐朝的诗人不仅数量多,主要的特色是阶层广泛,上到皇帝、大臣、将军,下到樵夫、渔夫、妓女、和尚,所以吟咏诗歌的风尚充斥了唐代所有阶层。另外诗歌的体裁也非常广泛,所谓体裁是指诗歌的形式,是指五绝七绝、五律七律等等,这是形式方面,唐诗还是题材丰富,应有尽有,所谓题材就是内容,像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爱情诗、哲理诗、怀古诗等等,人生的各个方面都被唐人写尽了,宋人说唐诗是难以逾越的,所以他们写宋词。唐诗的总体感觉是重情趣,而宋代诗歌重理趣,北大研究唐诗的著名教授林庚先生在九十五岁华诞的时候概括唐诗是“蓝天为路,阳光满屋。盛唐气象,少年精神。”盛唐是充满了理想,积极进取的精神,唐代的诗歌含有充沛的感情去感染人,下面举两首诗歌,题目一样,体裁一样,叫《咏柳》。
一首《咏柳》是唐代贺知章写的。贺知章是浙江绍兴一个有名的诗人,他处于初唐和盛唐这段时间,李白成名的时候贺知章已经是一个老诗人,当李白将自己写的《蜀道难》拿给他看时,贺知章称赞李白是谪仙人,李白最喜欢谪仙这个雅号。《咏柳》写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歌描写初春刚刚到来的时候,诗人感受到的大自然的变化,一种欣喜之情,第一句写柳的主干像碧玉妆成的一样,高高的一树,第二句写柳条像绿色的丝绦,绿色是生命的本色,自问不知细叶谁裁出,自答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就像剪刀一样剪裁出一排排整齐的、鲜嫩的、透亮的绿叶,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的那种喜悦。这首诗第一个是层次分明,从主干写到柳条,再写到柳叶,题为咏柳,实则颂风,因为风是没有颜色没有形体的,不好写,所以越是把柳写得美好,越是对风的歌颂,像柳宗元写的《小石潭记》,也是用的这种手法,写的是鱼之活跃,实则为水之清澈。另一首《咏柳》是宋代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写的,描写的也是刚刚到来的春天,“万条犹未变初黄”,柳条还没来得及改变当初的黄色,“倚得东风势便狂。能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这首诗暗指小人得志不要太猖狂,宋人笔下的柳一点也不美,反而很丑,他是把人在社会中所体悟到的人生的哲理,用柳来物化外露表现出来。这是总体的风格,唐代的诗也有很多写哲理的,宋代重情趣的东西也很多,比如像王安石写的《白梅》,“墙脚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遥远地看去就知道不是雪,因为有缕缕的清香从那里飘来。苏东坡有一首诗《琴》,“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一曲美妙动听的音乐必须拥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客观的一把好琴,一个是主观的高超的技艺,主客观集合才能产生美妙动听的音乐。所以我们读唐诗如饮美酒,唐诗中有热烈的气氛来感染我们,我们读了感到兴奋,读宋诗如饮名茗,要细细地回味,唐诗充满了激情,宋词充满了哲理。
初唐时期有两个人,沈全期和宋之问,他们把格律诗歌定型化,所以格律诗又叫做沈宋体。所谓格律诗第一是篇有定句,不能多也不能少,只能是八句,这是铁的规律。第二是句有定字,五言律诗每句必须五个字,七言律诗每句必须七个字。第三是中间对仗,对仗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词对数词。诗两句为一联,前一句叫起句,后一句就对句,诗的第一联是首联,第二联是颔联,第三联是颈联,最后是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不对仗就不是律诗。第四是讲究平仄,仄就是不平,一句中讲究平仄相间,二句中讲究平仄相反。第五是注重押韵,首句可押韵可不押韵,偶句必须押韵;必须押平仄韵;一韵到底,不许换韵。前三条给人一种形式上的美,即建筑美,后两条给人一种韵律上的美。任何艺术都有最基本的要素,绘画最基本的要素是线条和色彩,音乐最基本的是节奏和旋律,平仄就使得诗歌非常有韵律。
这里讲一下对联,对联是中国文学艺术中最具有独特的民族性的,世界上任何其他语言都没法组成对联,中国语言由于是单音节方块字,一个字发一个音,所以才能组成对联,对联的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仄起平收。在格律诗的基础上产生了绝句,所以绝句在格律方面是最自由的,可以说从唐代开始到今天,称得上是诗人的都写过绝句,绝句是我们最喜闻乐见的。初唐后期的五十年有“初唐四杰”,为盛唐时期铺平了道路,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是陈子昂,首先他从理论方面批评不好的文风,为盛唐诗歌扫清道路,第二他以自己的观点来写诗歌,具有慷慨激昂的气势,比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他屡次把自己治国的办法呈给武则天,武则天不但不用,反而把他打到牢里,他后来就死在牢中。当他登上幽州台的时候,看到以前重用才能的人已经没有了,未来重用才能的人还没有出现,他一个人对着广阔的平原,没有一个人重用他,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请缨无路,一腔悲愤之情豁然而起。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没有才华,他也没有大的激愤,没有大的悲情,一个人有大的才华,大的理想,又得不到重用,这时候才能激发大的悲愤,大的愤慨。金代的元好问评价陈子昂,“沈宋横驰翰墨场”,翰墨场指文坛,“风流初不废齐梁”,风流者影响很大也,水流一条线,风流一大片,“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物质上的黄金没有铸成陈子昂的像,但是我们用精神上的黄金把陈子昂的像高高地铸在了唐代的诗坛上。
公元755年,爆发了一场震撼唐代也震撼中国历史的事件,就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跟抗日战争一样长,“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得唐王朝元气大伤,一蹶不振,这是唐朝的转折,如果从中国整个封建王朝的大势而言,唐的由盛到衰就是整个封建王朝的由盛到衰,宋元明清虽有起伏,但也没有鼎盛得超过唐朝。唐朝两个最著名的诗人是李白和杜甫,虽然他们相差只有十一岁,但却代表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精神,李白是在唐朝开始鼎盛的时期走上自己人生创作的舞台,他主要的诗歌都体现了唐朝走向鼎盛的气质,而杜甫是在苦难的时候走上人生创作的舞台,所以可以说李白是结束了盛唐的鼎盛,杜甫开辟了后来的道路。中唐的白居易、李贺、李商隐都趋近于杜甫,都是现实主义的。盛唐五十年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盛唐气象充满了一种积极进取的、奋发向上的、昂扬的气息,每一个人都像少年一样充满了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盛唐时期王维的边塞诗充满了英雄主义的精神,到了中唐边塞诗变成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到了晚唐像陈陶的《陇西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像这样的诗歌催人泪下,英雄主义荡然无存。盛唐时期的岑参写道“人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人的一生特别高兴的朋友能有几个呢?要是这样的朋友来了一定要痛饮一番。像李颀写的“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我腹中藏着一万卷的书,怎能甘心永远存在于下流呢?
最能代表盛唐精神的还是诗仙李白,他抱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精神,“我辈岂是蓬蒿人”,他不走科举之路,一层一层太麻烦,他说“要则不飞,一飞冲天。要则不鸣,一鸣惊人。”果然到了长安后一鸣惊人。李白一生最喜欢喝酒,最喜欢明月,在安徽马鞍山一个叫采石矶的地方,他坐在小船上喝酒,看见水中的明月就伸手去捞,结果掉在水中淹死了,所以在马鞍山有个李白墓。李白去世后很多诗人都到他的墓前写诗,白居易写得比较好,“可怜荒陇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这是白居易对李白的称赞,一生很有才华,但是没有得到重用。明代一个姓梅的进士有一首打油诗,“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杜甫是伟大的诗圣,他一生忧国忧民,最伟大的在于他的利他主义精神,这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杜甫四岁就丧父丧母,被送到洛阳一个姑母家抚养,她姑母是一个非常善良,非常具有传统美德的中国妇女,为了救杜甫她自己的孩子夭折了,这件事情在杜甫脑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导致他以后能凡事先想到国家,忧国忧民,“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一种共产主义精神。中唐时期的白居易是唐朝留下诗歌最多的诗人,一共留下了二千七百多首诗歌,他妻子为他新制布裘,他写道“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孟子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宋代人黄彻评价白居易和杜甫在思想上的区别,白居易是“推身利以利人”,而杜甫是“宁苦身以利人”,这种精神使得杜甫被称为诗圣,我们应该“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人世上有四种人,第一种就是我们难以企及的“宁苦身以利人”之人,第二种就是“推身利以利人”的人,第三种是只管自身不管别人,第四种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所以我认为杜甫的精神是我们应该向往追求的。“大家”者要有大手笔、大才华、大智慧,更要有大胸襟、大境界、大气魄,如果只有大手笔、大才华、大智慧,那只是名家,只是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的成就。最能体现盛唐诗风的则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让人看到希望,“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又让乡愁淡了许多。
中唐时期主要的诗人有白居易、韩愈、柳宗元,白居易用诗歌来反映民生疾苦,例如《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越寒冷他自己冻得越厉害,他宁愿自己冻得厉害而让炭的价钱卖得好一点。白居易从五十岁开始就给自己的诗编诗集,所以他的诗保存得最好,《长恨歌》和《琵琶行》是其最精彩的诗歌,《长恨歌》是前期的作品,《琵琶行》是被贬后的作品,这两首诗歌使得白居易可以永垂不朽。《琵琶行》是中国音乐描写最好的一首诗歌,用诗歌来描写音乐,首先它的手法是以声拟声,用生活中常见的声音模拟琵琶的声音,引起联想,第二描写效果,通过对效果的描写来说明事物本身的好,像汉乐府有一首《陌上桑》,描写秦罗敷非常美丽,不是直接描写多么美,而是通过写行人看见罗敷就放下担子捋胡须,少年见到罗敷就摘下帽子,露出头带以引起她的注意,耕地的人忘记了犁,锄地的人忘记了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用美所产生的效果惊人来说明美得惊人,而且想有多美就有多美,可以丰富,可以补充。《琵琶行》中“忽闻岸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忘发”,这就是效果,最后两句最精彩,“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声停四周的人才如梦方醒,又回到了人世中,又回到了现实,才看到皎洁的明月。
    最后送给大家一首诗歌,是唐玄宗李忱写的。在白居易去世后,他写了首诗来悼念称赞白居易,“童子能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他做太子的时候到庐山游玩,一个禅师陪着玄宗,看到庐山瀑布的时候,禅师说我写前两句,你填后两句,“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暗指人生的出处要高,玄宗说“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希望大家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攀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5 02:08 , Processed in 0.13198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